驱动传递装置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025699.2

文献号 : CN10684287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水野雅彦

申请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驱动传递装置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驱动力接受部、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以及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驱动力接受部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接受驱动力。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各个第一旋转体传递。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能够切换为第一传递状态和第二传递状态,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各个第二旋转体传递,第二传递状态将来自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仅向第一构造体的第二旋转体传递。本发明的驱动传递装置能够以一个驱动电机来根据需要驱动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

权利要求 :

1.一种驱动传递装置,将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分别包括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组合,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驱动力接受部,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接受驱动力;

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所述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为,能够将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各个所述第一旋转体传递;以及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所述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为,能够通过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将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切换成第一传递状态和第二传递状态,所述第一传递状态是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各个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的状态,所述第二传递状态是将所述驱动力仅向所述第一构造体的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的状态,所述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包括:

驱动传递中继部件,所述驱动传递中继部件能够从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直接接受驱动力的传递,并将所述传递而来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各个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以及机械离合器,所述机械离合器将所述驱动传递中继部件向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驱动力的状态机械切换成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和所述第二传递状态,所述机械离合器通过设置在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之间的构成驱动传递切换路径的切换齿轮旋转驱动,沿旋转方向以不等间隔形成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通过由电磁驱动器进行依次切换对所述第一卡合部以及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机械锁定和通过其解除而对所述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机械锁定,依次执行所述驱动传递中继部件中的驱动力的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和所述第二传递状态的切换动作,通过进行预定时间的由所述电磁驱动器的所述机械锁定的解除,执行在所述第一卡合部进行所述机械锁定的初始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构造体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力接受部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输出轴直接啮合的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将来自所述第一齿轮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旋转体传递,所述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为,能够根据来自所述第二齿轮的驱动力,将来自所述第二齿轮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和所述第二传递状态。

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具备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分别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组合;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产生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系统的驱动力;以及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向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所述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体是具有承载显影剂像的外周表面的图像载体,

所述第二旋转体是向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供给显影剂的显影辊。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具备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分别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组合;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产生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系统的驱动力;以及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传递装置,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向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所述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所述驱动力接受部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的所述输出轴直接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将来自所述第一齿轮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旋转体传递,所述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为,能够根据来自所述第二齿轮的驱动力,将来自所述第二齿轮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切换成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和所述第二传递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体是具有承载显影剂像的外周表面的图像载体,

所述第二旋转体是向所述图像载体的外周表面供给显影剂的显影辊。

说明书 :

驱动传递装置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向多个旋转体传递驱动力的驱动传递装置、以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全彩色的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单元等,该图像形成单元包括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及黑色(Bk)这四种颜色的感光体鼓和显影装置。各图像形成单元由于包括配置在感光体鼓或显影装置上的显影辊等旋转体,因此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的驱动电机、以及将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向所述旋转体传递的驱动传递装置。
[0003]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传递装置能够根据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彩色图像还是单色图像来切换来自驱动电机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驱动传递装置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向四个颜色的全部显影辊传递来自驱动电机的驱动力,在形成单色图像时,仅向黑色的显影辊传递驱动力。如此,由于需要根据所要形成的图像的种类来切换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因此,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单独具备青色、品红色、黄色的彩色系的显影辊用驱动电机和黑色的显影辊用驱动电机,或者还具备用于切换传递状态的驱动电机。因此,驱动电机的个数变得越来越多。

发明内容

[0004] 但是,使用很多驱动电机会使图像形成装置的成本上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驱动传递装置和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向多个旋转体传递驱动力,能够通过一个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切换针对旋转体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
[0005]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将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的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所述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分别包括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组合。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具备驱动力接受部、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和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所述驱动力接受部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接受驱动力。所述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为能够将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各个所述第一旋转体传递。所述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为能够通过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将来自所述驱动力接受部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切换成第一传递状态和第二传递状态,所述第一传递状态是将所述驱动力向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的各个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的状态,所述第二传递状态是将所述驱动力仅向所述第一构造体的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的状态。
[0006]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具备第一构造体和第二构造体,所述第一构造体和所述第二构造体分别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组合;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产成用于驱动所述成像系统的驱动力;以及上述记载的驱动传递装置,所述驱动传递装置向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传递所述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
[0007]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通过一个驱动电机所产生的驱动力来切换针对旋转体的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驱动传递装置、以及具备该驱动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0008] 图1从斜方向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9] 图2从斜方向示出改变了斜视方向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0] 图3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截面;
[0011] 图4示意性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截面上标注的驱动传递系统;
[0012] 图5从斜方向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卸下左侧板的状态;
[0013] 图6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中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的构成;
[0014] 图7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中的、第二驱动传递系统的构成;
[0015] 图8以平面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中的、形成驱动传递路径的齿轮组。
[0016] 图9从上方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中的、显影传递系统的齿轮组;
[0017] 图10A和图10B以平面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中的显影传递系统的结构,图10A示出安装有罩的状态,图10B示出卸下了罩的状态;
[0018] 图11A和图11B以平面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中的显影传递系统的结构,图11A从内侧示出,图11B从外侧示出;
[0019] 图12A至图12C从斜方向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中的显影传递系统的结构;
[0020] 图13A至图13C从斜方向放大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传递系统中的凸轮杆的附近,图13A示出凸轮杆和凸轮的关系,图13B和图13C示出凸轮杆和连杆部件的关系;
[0021] 图14A和图14B分解并从斜方向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传递系统中的旋转杆和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的结构;
[0022] 图15A和图15B示出形成彩色图像时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传递系统的驱动传递状态,图15A以平面示出显影传递系统,图15B示出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的截面;
[0023] 图16A和图16B示出形成单色图像时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显影传递系统的驱动传递状态,图16A以平面示出显影传递系统,图16B示出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和图2从斜方向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图像形成装置1是全彩色打印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是全彩色的复印机、传真装置、具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等。
[0025]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上”或“下”、“前”或“后”、“左”或“右”等表示方向的术语仅用于说明清楚的目的,并不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原理作任何限定。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片材”的术语意味着复印纸张、铜版纸、OHP片材、厚纸、明信片、描图纸或接受图像形成处理的其他的片材材料或图像形成处理以外的任意的处理的片材材料。
[0026]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主体壳体10,该主体壳体10是容纳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各种装置的箱形的装置主体。主体壳体10的前后左右的侧面被分别兼做外包装的前侧板101、左侧板102、右侧板103和后侧板104覆盖。此外,主体壳体10的右后方角部通过角侧板
103A而覆盖。主体壳体10的上表面被顶板105覆盖。在顶板105的后方侧具备有膨出部106,该膨出部106包括排纸口17H,在前方侧具备有接收从排纸口17H排出的片材的排纸托盘
107。另外,在顶板105的右端附近配置有从用户接收针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信息的操作部108。在主体壳体10的底部装卸自由地安装有供纸盒11。
[0027] 图3从斜方向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图3中示出在供纸盒11的下方增设有供纸装置12的状态。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供纸部、成像单元2(成像系统)、中间转印单元3、定影单元4、和片材运送系统。供纸部具备供纸盒11、供纸装置12和手动进纸托盘13。成像单元2形成调色剂像(显影剂像)。片材运送系统包括上述供纸部和排纸托盘107,在主体壳体10内运送片材。
[0028] 供纸盒11容纳要转印调色剂像的片材S的叠。供纸盒11具备容纳所述片材S的叠的片材容纳部111、放置所述片材S的叠的升降板112、以及将所述片材S的叠的最上面的片材向主运送路P1送出的供纸辊113。供纸装置12是安装在主体壳体10的底部的可选供纸单元,同样具备片材容纳部121、升降板122和供纸辊123。供纸装置12具有被供纸辊123抽出的片材通过的联络运送路P4,在其下游端配置有送出辊124。手动进纸托盘13是放置手动片材的托盘。在手动进纸托盘13的附近配置有取入手动片材的压印辊131、将手动片材向手动运送路PM送出的手动供纸辊132。沿着手动运送路PM配置有多个运送辊133。
[0029] 成像单元2具备分别成像黑色(Bk)、黄色(Y)、青色(C)和品红色(M)的各色的调色剂像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即,成像单元2具备用于成像黑色的调色剂像的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用于成像黄色的调色剂像的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用于成像青色的调色剂像的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以及用于成像品红色的调色剂像的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构造体,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中的至少一个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构造体。
[0030] 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和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分别具备感光体鼓21(图像载体)、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23、一次转印辊24、清洁装置25。即,成像单元2包含四种颜色的感光体鼓21和显影装置23的组合。进一步,成像单元2具备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共通使用的光扫描装置26。
[0031]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特别说明分别在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和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所具备的感光体鼓21和显影装置23(显影辊231)的情况下,将作为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中所具备的旋转体的感光体鼓和显影辊分别称为“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一旋转体)”、“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旋转体)”,将作为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中所具备的旋转体的感光体鼓和显影辊分别称为“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一旋转体)”、“第二显影辊231Y(第二旋转体)”,将作为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中所具备的旋转体的感光体鼓和显影辊分别称为“第三感光体鼓21C(第一旋转体)”、“第三显影辊231C(第二旋转体)”,将作为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中所具备的旋转体的感光体鼓和显影辊分别称为“第四感光体鼓21M(第一旋转体)”、“第四显影辊231M(第二旋转体)”。
[0032] 感光体鼓21是圆筒状的部件,在其外周表面上承载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像(显影剂像)。感光体鼓21具备向左右方向延伸的鼓旋转轴,被驱动为围绕该鼓旋转轴的轴旋转。带电装置22使感光体鼓21的外周表面大致均匀带电。光扫描装置26包括发出扫描用的激光的光源、偏向用的多棱镜及成像光学系统。光扫描装置26对大致均匀带电的感光体鼓21的外周表面照射与图像数据对应的激光,形成静电潜像。
[0033] 显影装置23将静电潜像显影并有形化,包括显影辊231,显影辊231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鼓21的外周表面供给调色剂(显影剂)。显影辊231具备向左右方向延伸的辊旋转轴,被驱动为围绕该辊旋转轴的轴旋转。通过来自显影装置23的调色剂供应,在感光体鼓21的外周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
[0034] 一次转印辊24从上方相对于感光体鼓21对置配置,以两者夹着后述的中间转印带31而形成转印压印部。一次转印辊24上被施加用于向中间转印带31转印感光体鼓21承载的所述调色剂像的转印偏压。清洁装置25在调色剂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之后,去除感光体鼓21的外周表面残留的调色剂。
[0035] 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向显影装置23补给调色剂的调色剂盒27。在图3中仅图示出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用的调色剂盒27,省略了其他颜色用的调色剂盒。调色剂盒27具备储存各色的调色剂的盒主体27H、配置在盒主体27H的内部、将储存调色剂向图示省略的调色剂排出口运送的盒供给器271。盒供给器271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的周围的螺旋片,被沿着所述旋转轴周围旋转驱动。
[0036] 中间转印单元3配置在成像单元2的上方,包括一次转印感光体鼓21的外周表面上承载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31、以及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31的带驱动辊32和张力辊33。中间转印带31是环状带,具有一次转印所述调色剂像的外周面。中间转印带31在带驱动辊
32和张力辊33之间拉伸设置,通过带驱动辊32被旋转驱动而旋转运行。二次转印辊15隔着中间转印带31压接在带驱动辊32上,形成二次转印部。
[0037] 定影单元4包括内置热源的定影辊41、以及与定影辊41一起形成定影压印部的加压辊42。定影辊41和加压辊42具备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被驱动为围绕该旋转轴的轴旋转。定影单元4将在所述二次转印部中转印了调色剂像的片材在所述定影压印部中一边加热和加压一边运送,由此实施使调色剂在片材上熔敷的定影处理。
[0038]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片材运送系统,该片材运送系统包括供纸部、上述的排纸托盘107、各种片材运送路、和运送辊。供纸部包括上述的供纸盒11、供纸装置12和手动进纸托盘
13,供给二次转印调色剂像的片材。排纸托盘107接收二次转印后的片材。片材运送辊配置在这些片材运送路上。
[0039] 所述片材运送路包括主运送路P1、反转运送路P2、联络运送路P3、P4以及已经叙述过的手动运送路PM。主运送路P1是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经由中间转印单元3(二次转印部)和定影单元4(定影压印部),从所述供纸部向排纸托盘107引导片材的运送路。反转运送路P2是在片材上实施双面印刷时,从主运送路P1的下游端附近向上游端附近逆向运动片材的运送路。主体壳体10侧的联络运送路P3和供纸装置12侧的联络运送路P4是供纸装置12被安装在主体壳体10上时互相连通的运送路。联络运送路P3的下游端和手动运送路PM的下游端连接在主运送路P1的上游端附近。
[0040] 作为所述片材运送辊,除了已经叙述过的供纸辊113、123、132、送出辊124和运送辊133之外,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配置在主运送路P1上的张紧辊14、二次转印辊15、定影出口的运送辊16和排纸辊17、以及配置在反转运送路P2上的反转运送辊181、182。
[0041] 张紧辊14在主运送路P1上配置在比所述二次转印部靠上游侧。张紧辊14在使片材临时等待之后,以规定的时刻向所述二次转印部供给片材。二次转印辊15隔着中间转印带31与带驱动辊32对置配置,形成所述二次转印部。通过二次转印部的片材一边与二次转印辊15和中间转印带31接触一边向下游侧运送。
[0042] 运送辊16是将通过定影单元4的片材朝向排纸口17H运送的辊。排纸辊17是将实施了二次转印和定影处理的片材从主运送路P1经由排纸口17H朝向排纸托盘107排出的辊。反转运送辊181、182是在反转运送路P2上逆向运送片材的辊。此外,定影辊41和加压辊42的对(pair)也起到在主运送路P1上的片材运送的作用。
[0043] 图4示意性示出图3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截面图上标注的驱动源和驱动传递系统。此外,在图4中,省略了调色剂盒27的记载。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成像单元2所包含的感光体鼓21和显影辊231、中间转印单元3所具备的带驱动辊32、定影单元4的定影辊41和加压辊42、所述片材运送系统所包含的运送辊群等、需要旋转驱动的多个旋转体。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驱动这些旋转体的驱动源,仅包括两个驱动电机、即第一驱动电机M1和第二驱动电机M2。
[0044] 第一驱动电机M1所产生的第一驱动力通过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向预定的各部传递。另外,第二驱动电机M2所产生的第二驱动力通过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向预定的各部传递。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和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分别包括多个齿轮部件和各种离合器部件,它们与各驱动电机M1、M2一起在专用箱内组装成一体。
[0045] 图5示出保持第一驱动电机M1和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的第一驱动箱50B向主体壳体10安装的状況。图5从斜方向示出从图1的立体图中卸下左侧板102的状态。
[0046] 第一驱动箱50B安装在主体壳体10的左侧面的一侧。另一方面,保持第二驱动电机M2和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的图示省略的第二驱动箱安装在主体壳体10的右侧面一侧。如此,通过将第一驱动箱50B和第二驱动箱分别配置在相互对置的侧面,能够使一侧的震动不会对另一侧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图像质量产生影响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难以受到第二驱动电机M2和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的震动的影响。
[0047] 接着,参照图4、图6和图7,对包含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和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而构成的驱动传递装置进行说明。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5中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的构成。图7示出驱动传递装置5中的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的构成。
[0048] 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仅向感光体鼓21和显影装置23的显影辊231传递第一驱动电机M1所产生的第一驱动力。具体而言,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由所述第一驱动力从第一驱动电机M1直接传递的两个传递系统构成,即由作为至感光体鼓21的驱动传递系统的鼓传递系统51(第一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以及至显影辊231的驱动传递系统的显影传递系统52(第二旋转体驱动传递系统)构成。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具备单向离合器5Bk、5Y、5C、5M、电磁驱动器52A、机械离合器52B和多个传递齿轮。
[0049] 鼓传递系统51经由组装在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的第一感光体鼓21Bk的鼓旋转轴上的单向离合器5Bk、组装在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的第二感光体鼓21Y的鼓旋转轴上的单向离合器5Y、组装在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的第三感光体鼓21C的鼓旋转轴上的单向离合器5C、以及组装在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的第四感光体鼓21M的鼓旋转轴上的单向离合器5M分别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和第四感光体鼓21M是平行的被旋转驱动体,第一驱动电机M1驱动时,即图像形成时,不管要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还是彩色图像,全部被旋转驱动。对于鼓传递系统51的详细的结构将在后述。
[0050] 显影传递系统52向第一图像形成单元2Bk的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旋转体)的辊旋转轴、第二图像形成单元2Y的第二显影辊231Y(第二旋转体)的辊旋转轴、第三图像形成单元2C的第三显影辊231C(第二旋转体)的辊旋转轴、以及第四图像形成单元2M的第四显影辊231M(第二旋转体)的辊旋转轴分别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
[0051] 机械离合器52B是通过由电磁驱动器52A进行机械卡合及其解除来能够切换来自第一驱动电机M1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构成的离合器。在要形成的图像是彩色图像的情况下,机械离合器52B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M1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设为向四种颜色的全部的显影辊(即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一传递状态。另一方面,在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机械离合器52B将来自第一驱动电机M1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设为仅向黑色的显影辊、即第一显影辊231Bk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二传递状态。对于显影传递系统52的详细结构将在后述。
[0052] 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向配备在主体壳体10内的、需要感光体鼓21和显影装置23以外的驱动的旋转体传递第二驱动电机M2所产生的第二驱动力。具体而言,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向包括中间转印单元3、定影单元4、调色剂盒27、和供纸装置12的片材运送系统传递所述第二驱动力。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具备电磁离合器611、612、613、614、电磁驱动器621、622、63、连结齿轮641、642、和多个传递齿轮。
[0053] 第二驱动传递系统60包括:将所述第二驱动力从第二驱动电机M2的第二电机输出轴直接传递的两个传递系统(即至中间转印单元3的带驱动辊32的驱动传递系统的带传递系统)、以及至除此之外的单元的驱动传递系统的共用传递系统。该共用传递系统包括第一分支传递系统和第二分支传递系统。第一分支传递系统向定影辊41、加压辊42、排纸辊17、运送辊16以及反转运送辊181、182传递所述第二驱动力。第二分支传递系统向张紧辊14、供纸辊113、手动供纸系统的各辊131、132、133、运送调色剂和废调色剂的盒供给器271和废调色剂供给器272、以及供纸装置12传递所述第二驱动力。
[0054] 所述第二驱动力被直接从第二驱动电机M2传递给带传递系统的带驱动辊32。带驱动辊32旋转驱动中间转印带31。因此,通过第二驱动电机M2的旋转速度控制,能够形成容易准确地进行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速度控制的结构。另外,感光体鼓21通过第一驱动电机M1驱动,而中间转印带31通过第二驱动电机M2驱动,因此能够分别对两者进行速度控制。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图像。
[0055] 在所述第一分支传递系统朝向定影辊41的传递系统上并不特别组装离合器等,第二驱动电机M2在驱动时总是向定影辊41传递所述第二驱动力。加压辊42在按压定影辊41的状态下,随着定影辊41的旋转而从动地旋转。另一方面,在加压辊42上设置有用于使其从定影辊41分离的电磁离合器611。电磁离合器611通过使与保持部件抵接的凸轮部件动作,而使加压辊42从定影辊41分离,其中,保持部件使加压辊42可旋转地保持。另外,经由电磁离合器612向运送辊16、排纸辊17和反转运送辊181、182传递所述第二驱动力。各辊通过电磁离合器611、612在预定的片材运送时刻与共用传递系统连结,施加用于片材运送的驱动力。
[0056] 至排纸辊17的驱动传递系统上组装有包括太阳齿轮和行星齿轮的行星齿轮机构171。电磁驱动器621通过将行星齿轮机构171的输出侧、在所述太阳齿轮周围使行星齿轮旋转切换,来进行排纸辊17的旋转方向的切换。排纸辊17在使片材排到排纸托盘107中时被正转驱动,而为了进行双面印刷向反转运送路P2运送片材时被反转驱动。
[0057] 在所述第二分支传递系统朝向张紧辊14的传递系统上组装有电磁离合器613。张紧辊14由于进行片材的倾斜校正,并在预定时刻向二次转印部送入片材,因此反复进行旋转驱动和暂时停止,该驱动控制通过对电磁离合器613的动作控制而实现。
[0058] 在朝向供纸辊113的传递系统、以及朝向手动供纸系统的压印辊131、手动供纸辊132和三个运送辊133的传递系统上组装有电磁离合器614。这些辊113、131、132、133通过电磁离合器614在从供纸盒11或手动进纸托盘13进行供纸的预定时刻与共用传递系统连结,被施加用于送出片材的驱动力。在所述第二分支传递系统上也连接有供纸盒11的升降板
112的升降驱动机构。该升降驱动机构能够通过电磁驱动器622实现与共用传递系统连结和分离。
[0059] 在朝向各色的调色剂盒27的盒供给器271的传递系统上分别组装有电磁驱动器63。各电磁驱动器63在各色的显影装置23上需要补充调色剂的时刻等,使盒供给器271与共用传递系统连结,在除此以外的时刻,使盒供给器271从共用传递系统分离。废调色剂供给器272配置在图示省略的废调色剂运送路内,是将废调色剂向图示省略的废调色剂盒运送的供给器。该废调色剂供给器272通常与共用传递系统连结。
[0060] 在所述第二分支传递系统朝向供纸装置12的传递系统上介入有主体壳体10侧的连结齿轮641、以及供纸装置12侧的连结齿轮642。两个连结齿轮641、642在供纸装置12被安装在主体壳体10时啮合。由此,能够向供纸装置12所具备的升降板122、供纸辊113传递所述第二驱动力。
[0061] 接着,参照图8~图16A和图16B来对驱动传递装置5中的、由鼓传递系统51和显影传递系统统52构成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统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0062] 图8以平面示出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统50中的、形成驱动传递路径的齿轮组。另外,图8所示的面是朝向主体壳体10的内侧的面。
[0063] 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统50包含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第一齿轮)和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第二齿轮)、鼓传递系统51、以及显影传递系统统52而构成。
[0064] 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和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与第一驱动电机M1的第一电机输出轴M1S直接啮合。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和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构成从第一电机输出轴M1S直接接受所述第一驱动力的驱动力接受部。
[0065] 鼓传递系统51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以及第四感光体鼓21M的各个传递。鼓传递系统
51包括第一鼓驱动传递齿轮531、第二鼓驱动传递齿轮532、第三鼓驱动传递齿轮533和第四鼓驱动传递齿轮534、第一鼓齿轮511Bk、第二鼓齿轮511Y、第三鼓齿轮511C以及第四鼓齿轮
511M。
[0066] 第一鼓驱动传递齿轮531与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啮合,在该第一鼓驱动传递齿轮531上啮合有第二鼓驱动传递齿轮532。在第二鼓驱动传递齿轮532上啮合有与第一感光体鼓21Bk的鼓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一鼓齿轮511Bk。通过第一鼓驱动传递齿轮531、第二鼓驱动传递齿轮532和第一鼓齿轮511Bk形成用于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一感光体鼓21Bk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一鼓驱动传递路径”)。
[0067] 第三鼓驱动传递齿轮533与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啮合,在该第三鼓驱动传递齿轮533上啮合有第四鼓驱动传递齿轮534。在第四鼓驱动传递齿轮534上啮合有与第二感光体鼓21Y的鼓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二鼓齿轮511Y。通过第三鼓驱动传递齿轮533、第四鼓驱动传递齿轮534和第二鼓齿轮511Y,形成用于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二感光体鼓21Y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二鼓驱动传递路径”)。
[0068] 另外,在第四鼓驱动传递齿轮534上啮合有与第三感光体鼓21C的鼓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三鼓齿轮511C。通过第三鼓驱动传递齿轮533、第四鼓驱动传递齿轮534和第三鼓齿轮511C,形成用于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三感光体鼓21C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三鼓驱动传递路径”)。
[0069] 另外,在第二鼓驱动传递齿轮532上啮合有与第四感光体鼓21M的鼓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四鼓齿轮511M。通过第一鼓驱动传递齿轮531、第二鼓驱动传递齿轮532和第四鼓齿轮511M,形成用于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四感光体鼓21M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四鼓驱动传递路径”)。
[0070] 如上所述构成的鼓传递系统51不管所要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还是彩色图像,都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经由所述第一鼓驱动传递路径、第二鼓驱动传递路径、第三鼓驱动传递路径和第四鼓驱动传递路径向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以及第四感光体鼓21M的各个传递。
[0071] 图9从上方示出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中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齿轮组。显影传递系统52构成为能够将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传递。进一步,显影传递系统52构成为能够通过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将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切换成第一传递状态和第二传递状态,该第一传递状态是向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状态,该第二传递状态是仅向第一显影辊231Bk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状态。显影传递系统52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设为第一传递状态,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设为第二传递状态。
[0072] 显影传递系统52包括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驱动传递中继部件)、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第三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3、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第五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5和第六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6以及第一显影齿轮521Bk、第二显影齿轮521Y、第三显影齿轮521C、第四显影齿轮521M。
[0073] 如图9所示,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包括同轴上配置的第一齿轮部55a和第二齿轮部55b。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第一齿轮部55a直接啮合在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上。进一步,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第二齿轮部55b通过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能够相对于第一齿轮部55a在轴方向上连结和分离。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具有作为显影传递系统52中的驱动传递的中继点的功能,经由第一齿轮部55a从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直接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并将该传递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经由第一齿轮部55a和第二齿轮部55b向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第三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3、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第五显影驱动传递齿轮
545、以及第六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6传递。
[0074] 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构成为能够经由第一齿轮部55a将从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直接传递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以及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传递。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在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的状态下,成为向各显影辊231Bk、231Y、231C、231M的各个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一传递状态。另外,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在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分离的状态下,成为仅向第一显影辊231Bk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二传递状态。
[0075] 如图9所示,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包括同轴上配置的第一齿轮部541a和第二齿轮部541b。在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中,第一齿轮部541a啮合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一齿轮部55a上,第二齿轮部541b啮合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上。
[0076] 如图9所示,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包括同轴上配置的第一齿轮部542a和第二齿轮部542b。在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中,第一齿轮部542a与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的第一齿轮部541a啮合。
[0077] 第三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3啮合在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的第二齿轮部542b上。在该第三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3上啮合有与第一显影辊231Bk的辊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一显影齿轮521Bk。通过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的第一齿轮部541a、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的第一齿轮部542a以及第二齿轮部542b、第三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3以及第一显影齿轮521Bk,形成将经由与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直接啮合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一齿轮部55a的、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一显影辊231Bk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一显影驱动传递路径”)。
[0078] 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与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啮合。在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上啮合有第五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5,在该第五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5上啮合有第六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6。在该第六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6上啮合有与第二显影辊231Y的辊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二显影齿轮521Y。通过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第五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5、第六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6和第二显影齿轮521Y,形成用于将经由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的、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二显影辊231Y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二显影驱动传递路径”)。此外,通过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的状态下,向第二显影驱动传递路径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一传递状态),在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分离的状态下,不向第二显影驱动传递路径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二传递状态)。
[0079] 另外,在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上啮合有与第三显影辊231C的辊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三显影齿轮521C。通过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和第三显影齿轮521C,形成用于将经由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的、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三显影辊231C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三显影驱动传递路径”)。此外,通过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的状态下,向第三显影驱动传递路径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一传递状态),在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分离的状态下,不向第三显影驱动传递路径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二传递状态)。
[0080] 另外,在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的第二齿轮部541b上啮合有与第四显影辊231M的辊旋转轴同轴配置的第四显影齿轮521M。通过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的第二齿轮部541b和第四显影齿轮521M,形成用于将经由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
55b的、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四显影辊231M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第四显影驱动传递路径”)。此外,通过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的状态下,向第四显影驱动传递路径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一传递状态),在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分离的状态下,不向第四显影驱动传递路径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第二传递状态)。
[0081]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显影传递系统52构成为能够切换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显影传递系统52成为经由所述第一显影驱动传递路径、第二显影驱动传递路径、第三显影驱动传递路径和第四显影驱动传递路径,向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以及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一传递状态。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显影传递系统52成为经由所述第一显影驱动传递仅向第一显影辊231Bk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二传递状态。
[0082] 具体而言,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的状态,显影传递系统52成为向第一显影辊
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以及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一传递状态。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
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分离的状态,显影传递系统52成为仅向第一显影辊
231Bk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二传递状态。
[0083] 根据上述的驱动传递装置5,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和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从第一驱动电机M1的第一电机输出轴M1S直接接受所述第一驱动力。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所接受的所述第一驱动力,通过鼓传递系统51,经由所述第一鼓驱动传递路径、第二鼓驱动传递路径、第三鼓驱动传递路径和第四鼓驱动传递路径向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和第四感光体鼓21M的各个传递。另外,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
54所接受的所述第一驱动力被用在针对显影传递系统52中的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切换动作中。因此,能够通过一个第一驱动电机M1所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驱动第一感光体鼓
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和第四感光体鼓21M的各个,并且可以构成为能够切换针对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以及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结构。
[0084] 另外,在上述的驱动传递装置5中,在第一驱动电机M1的第一电机输出轴M1S上直接啮合有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和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并且,鼓传递系统51将来自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和第四感光体鼓21M的各个传递。另外,显影传递系统52构成为能够通过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切换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结构。即,鼓传递系统51和显影传递系统52构成为经由与第一驱动电机M1的第一电机输出轴M1S直接啮合的鼓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3和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而分支的构造。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通过作为相同分支阶层的鼓传递系统51和显影传递系统52,将第一驱动电机M1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各感光体鼓21Bk、21Y、21C、21M和各显影辊231Bk、231Y、231C、231M传递。因此,能够形成容易通过第一驱动电机M1的旋转速度控制来容易进行准确的各感光体鼓21Bk、21Y、21C、
21M和各显影辊231Bk、231Y、231C、231M的旋转控制结构。
[0085] 接着,参照图10A和图10B~图16A和图16B来说明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中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更详细的结构。图10A和图10B以平面示出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中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结构。图10A示出安装有罩的状态,图10B示出卸下罩的状态。图11A和图11B以平面示出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中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结构。图11A示出从内侧观察的图,图11B示出从外侧观察的图。图12A、图12B和图12C从斜方向示出驱动传递装置5的第一驱动传递系统50中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结构。
[0086] 显影传递系统52除了前述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第一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1、第二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2、第三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3、第四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4、第五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5、第六显影驱动传递齿轮546、第一显影齿轮521Bk、第二显影齿轮521Y、第三显影齿轮521C、以及第四显影齿轮521M之外,还包括电磁驱动器52A、机械离合器52B、凸轮522、凸轮杆523、连杆部件524、旋转杆525、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6、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7、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和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
59。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6、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7、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及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依次在上下方向的从下侧到上侧配置的齿轮组。
[0087] 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6与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一齿轮部55a啮合。在该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6上啮合有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7,在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7上啮合有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在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上啮合有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
[0088] 机械离合器52B与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同轴配置。机械离合器52B是用于将至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机械切换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和所述第二传递状态的离合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6、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7、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和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形成作为用于执行机械离合器52B的传递状态切换动作的驱动力而将经由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一齿轮部55a的、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向机械离合器52B传递的驱动传递路径(以下,称为“显影驱动传递切换路径”)。
[0089] 机械离合器52B形成通过经由所述显影驱动传递切换路径传递的来自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的所述第一驱动力来执行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切换动作的结构。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通过机械离合器52B的能够传递高转矩且小型轻量的特征,尽管作用高转矩,也能够小型化驱动传递装置。
[0090] 电磁驱动器52A配置在与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同轴配置的机械离合器52B的上方。电磁驱动器52A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转换器,具有通过线圈(螺线管)使固定铁芯产生磁场而在该磁场中作为可动铁芯的爪部52Aa动作的功能。若通过线圈使固定铁芯产生磁场,则作为可动铁芯的爪部52Aa向上方退避,与电磁驱动器52A的机械离合器52B的机械锁定被解除。若结束通过线圈使固定铁芯产生磁场,则作为可动铁芯的爪部52Aa由于弹簧或自重向下方移动,与电磁驱动器52A的机械离合器52B机械锁定。
[0091] 具体而言,沿着机械离合器52B的外周面,形成有分别与电磁驱动器52A的爪部52Aa卡合的、在圆周方向具有阶梯形状的第一卡合部52Ba和第二卡合部52Bb。在固定铁芯为非励磁状态下,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和第二卡合部52Bb卡合,机械离合器52B的驱动传递方向的旋转被限制。另一方面,在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的外周上形成有作为未形成齿轮的区域的第一缺齿部59a和第二缺齿部59b。在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卡合的状态下,第一缺齿部59a在与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的啮合位置对置地配置,即使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被驱动旋转,也不向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驱动传递,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成为旋转停止的状态。另外,在爪部52Aa与第二卡合部
52Bb卡合的状态下,第二缺齿部59b在与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的卡合位置对置地配置,即使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被驱动旋转,也不向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
59驱动传递,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成为旋转停止的状态。此外,在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或第二卡合部52Bb卡合而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被停止的状态下,通过从后面详细说明的凸轮杆523作用于凸轮524的力,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上被施加使之向驱动传递方向旋转的施加力。
[0092] 这里,当以线圈使固定铁芯在短时间产生磁场时,在该时间内,爪部52Aa和第一卡合部52Ba或第二卡合部52Bb的卡合被解除,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此时,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通过从凸轮杆523对凸轮522作用的力而向驱动传递方向旋转,第一缺齿部59a或第二缺齿部59b移动,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的齿轮部与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啮合而传递驱动,从而进一步旋转。但是,通过线圈使固定铁芯产生磁场的时间是比下一个卡合部通过爪部52Aa为止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所旋转的时间更短的时间。若固定铁芯的励磁被解除,则爪部52Aa向下方移动并与机械离合器52B的外周面抵接滑动,与下一个卡合部卡合。由此,每次在预定时间使固定铁芯产生磁场,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和第二卡合部交替卡合而停止。如稍后将说明的,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卡合的状态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爪部52Aa与第二卡合部52Bb卡合的状态为所述第二传递状态。
[0093] 此外,当对图像形成装置1接通电源时,各种参数被初始化,执行定影单元4的温度设定等的初始设定。随着初始设定的进行,在预定的定时,第一驱动电机M1和第二驱动电机M2被旋转驱动。在初始设定中,在第一驱动电机M1和第二驱动电机M2被旋转驱动的期间,通过线圈使固定铁芯暂时产生磁场。此时,在通过线圈使固定铁芯产生磁场的时间被设置得比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从第一卡合部52Ba旋转至第二卡合部52Bb的时间长,比从第二卡合部52Bb旋转至第一卡合部52Ba的时间短。因此,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接通电源之前,即使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和第二卡合部52Bb中的某个卡合,在初始设定中爪部52Aa也成为与第一卡合部52Bb卡合的状态(第一传递状态)。
[0094] 机械离合器52B通过由电磁驱动器52A的爪部52Aa进行机械锁定及其解除来执行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切换动作。通过设置成这样的结构,即使不使用检测用于执行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切换动作的信号的传感器,也能够通过由电磁驱动器52A进行机械锁定及其解除来执行机械离合器52B对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的切换动作。
[009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同轴上以隔着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与机械离合器52B对置的方式配置有凸轮522。凸轮522被设置为其外周面与旋转轴的距离不固定的曲面。在凸轮522的外周面形成有第一外周部分522a和第二外周部分522b,在被机械离合器52B切换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时,后述的凸轮杆523的凸轮抵接部523b抵接于第一外周部分522a,在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为所述第二传递状态时,凸轮抵接部523b抵接于第二外周部分522b。
[0096] 凸轮杆523形成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配置在与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同轴配置的凸轮522的上方。另外,连杆部件524形成为沿着第一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6、第二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7、第三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8、和第四驱动传递路径切换齿轮59的齿轮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条棒状。图13A、图13B和图13C从斜方向放大示出显影传递系统52中的凸轮杆523的附近。图13A示出凸轮杆523和凸轮522的关系,图13B和图13C示出凸轮杆523和连杆部件524的关系。
[0097] 凸轮杆523具有设置在长边方向一端部的支点部523a、在长边方向中间部朝向凸轮522向下方侧突出的凸轮抵接部523b和轴承部523c。另外,连杆部件524具有在长边方向的上方侧的一端部贯通厚度方向而设置的轴支承部524a、以及向长边方向的下方侧的一端部突出而设置的支点部524b。凸轮杆523在支点部523a插通于连杆部件524的轴支承部524a的状态下与连杆部件524连结。另外,连杆部件524通过未图示的弹簧部件而向下方施力。
[0098] 凸轮杆523在通过机械离合器52B而切换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时,即爪部52Aa与第一卡合部52Ba卡合的状态下,凸轮抵接部523b与凸轮522的外周面中的所述第一外周部分抵接。并且,凸轮杆523以轴支承部523c为中心、支点部523a位于比凸轮抵接部523b靠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的方式旋转。随着这样的凸轮杆523的旋转动作,在轴支承部524a中,与凸轮杆523的支点部523a连结的连杆部件524向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直线移动。
[0099] 另外,凸轮杆523在通过机械离合器52B而切换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为所述第二传递状态时,即,在爪部52Aa与第二卡合部52Bb卡合的状态下,凸轮抵接部523b与凸轮522的外周面中的所述第二外周部分抵接。并且,凸轮杆523以轴支承部523c为中心、支点部523a位于比凸轮抵接部523b靠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方式旋转。随着这样的凸轮杆523的旋转动作,在轴支承部524a中,与凸轮杆523的支点部523a连结的连杆部件524通过弹簧部件的施加力而向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直线移动。
[0100] 在连杆部件524的支点部524b上连结有旋转杆525。图14A和图14B分解并从斜方向示出显影传递系统52中的旋转杆525和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结构。
[0101] 旋转杆525形成沿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具有在长边方向一端部贯通厚度方向而设置的长孔状的轴支承部525a、以及在长边方向中间部和长边方向另一端部贯通厚度方向而设置的一对插通孔525b。旋转杆525以连杆部件524的支点部524b插通于轴支承部525a的状态与连杆部件524连结。
[0102] 旋转杆525以插通到轴支承部525a的连杆部件524的支点部524b为中心,随着连杆部件524的上下方向的直线移动动作而旋转。随着通过机械离合器52B而切换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时的、连杆部件524向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的直线移动,旋转杆525旋转,以使设置在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插通孔525b位于比轴支承部525a靠上下方向的下方侧。另外,随着通过机械离合器52B而切换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为所述第二传递状态时的、连杆部件524向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直线移动,旋转杆525旋转,以使设置在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插通孔525b位于比轴支承部525a靠上下方向的上方侧。
[0103] 在旋转杆525的一对插通孔525b中连接有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对于本实施方式的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结构,参照图14A和图14B、图15A和图15B、以及图16A和图16B来进行说明。图15A和图15B是用于说明形成彩色图像时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驱动传递状态的图,图15A以平面示出显影传递系统52,图15B示出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截面。图16A和图16B是用于说明形成单色图像时的、显影传递系统52的驱动传递状态的图,图16A以平面示出显影传递系统52,图16B示出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截面。
[0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A和图14B所示,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除了前述的第一齿轮部55a和第二齿轮部55b之外,在旋转轴L的同轴上配置按压作用部55c和连结状态切换部55d而成。另外,在第一齿轮部55a和第二齿轮部55b之间设置有线圈弹簧55e。通过线圈弹簧55e,第一齿轮部55a和第二齿轮部55b被向在旋转轴L方向上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此外,线圈弹簧55e的施加力设定得比连杆部件524的施加力弱。
[0105] 如前所述,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第一齿轮部55a与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直接啮合。进一步,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第二齿轮部55b能够在旋转轴L的轴方向上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以及分离。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以连结状态切换部55d的一对突起部55da分别插通于旋转杆525的插通孔525b的状态与旋转杆525连结。
[0106] 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按压作用部55c在旋转轴L的轴方向上能够移动地卡合于连结状态切换部55d。按压作用部55c随着旋转杆525的旋转动作引起的连结状态切换部55d的旋转动作,向旋转轴L的轴方向移动。
[0107] 具体而言,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如图15A和图15B所示,随着设置在旋转杆525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插通孔525b位于比轴支承部525a靠上下方向的下方侧的这样的旋转动作,按压作用部55c向靠近第一齿轮部55a的方向移动。通过该按压作用部55c向靠近第一齿轮部55a的方向的移动,第二齿轮部55b在轴方向受到按压力而向靠近第一齿轮部55a的方向移动,从而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如此,通过处于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与第一齿轮部55a连结的状态,显影传递系统52成为用于向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一传递状态。
[0108] 另外,在所要形成的图像为单色图像的情况下,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在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随着设置在旋转杆525的长边方向另一端部的插通孔525b位于比轴支承部525a靠上下方向的上方侧的那样的旋转动作,按压作用部55c向远离第一齿轮部55a的方向移动。通过该按压作用部55c向远离第一齿轮部55a的方向的移动,第二齿轮部55b通过线圈弹簧55e的施加力而向远离第一齿轮部55a的方向移动,第二齿轮部55b从第一齿轮部55a分开。如此,通过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的第二齿轮部55b处于与第一齿轮部55a分开的状态,显影传递系统52成为仅向第一显影辊231Bk传递所述第一驱动力的第二传递状态。
[0109] 根据上述的驱动传递装置5,由电磁驱动器52A进行机械锁定及其解除的机械离合器52B,能够通过显影驱动力接受部齿轮54接受的所述第一驱动力,将显影驱动传递中继齿轮55中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传递状态和所述第二传递状态。因此,能够通过一个第一驱动电机M1所产生的所述第一驱动力来驱动第一感光体鼓21Bk、第二感光体鼓21Y、第三感光体鼓21C和第四感光体鼓21M的各个,并且能够切换针对第一显影辊231Bk、第二显影辊231Y、第三显影辊231C和第四显影辊231M的各个的所述第一驱动力的传递状态。
[011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驱动传递装置5及具备它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下面的变形实施方式。
[0111]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具备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单元2Bk、2Y、2C、2M的驱动传递装置5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驱动传递装置5只要是具备至少两个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即可。
[0112]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感光体鼓和显影辊作为旋转体应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感光体鼓和显影辊以外的其他旋转体。例如,也可以不是显影辊,而是向显影装置23的内部配置的未图示的螺旋部件传递驱动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