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121161.1

文献号 : CN1068733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村洋功

申请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具备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鼓单元具有凸缘、框架、齿轮部以及导向部件。所述凸缘与所述感光鼓一体地设置。所述框架支撑所述感光鼓并且覆盖所述感光鼓的侧方。所述齿轮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凸缘的外周面,外径比所述感光鼓的直径尺寸大。所述导向部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上面,当从所述装置主体拔出所述鼓单元时,将转印带的边缘部向上方引导。所述导向部件的上表面具有形成于比所述边缘部的边缘位置靠所述感光鼓的中央侧的第一导向面,和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靠所述鼓单元插入方向侧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比所述边缘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低,所述第二导向面比所述齿轮部的上端位置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

鼓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预定的安装位置的筒状感光鼓,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水平地插拔;以及转印带,在所述安装位置的所述感光鼓的上方,与所述感光鼓的外周面能够接触地相对配置,所述鼓单元具有:

凸缘,固定在所述感光鼓中的、所述鼓单元的插拔方向的插入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内孔中,与所述感光鼓一体地设置;

框架,将所述感光鼓能旋转地支撑,并覆盖所述感光鼓的侧方;

齿轮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凸缘的外周面,外径比所述感光鼓的直径尺寸大;以及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面,在所述鼓单元已配置于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以所述转印带的所述感光鼓侧的对置面上的所述插入方向侧的边缘部被配置的边缘位置为界,沿所述插拔方向延伸设置,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拔出时,将所述边缘部向上方引导,所述导向部件的上表面具有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靠所述感光鼓的中央侧的第一导向面,和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靠所述插入方向侧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比所述边缘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低,所述第二导向面比所述齿轮部的上端位置高,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被传递部,与所述齿轮部的下端部相连结,在所述感光鼓旋转时,从所述齿轮部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鼓单元具有覆盖所述齿轮部的上侧的外周面的薄膜状被覆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在从所述第一导向面到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区域具有倾斜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覆部件沿所述齿轮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弯曲状,至少一端固定于所述导向部件。

说明书 :

具备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数码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具备用于对薄片体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由显影装置形成调色剂像的感光鼓。形成于感光鼓的调色剂像由一次转印装置转印到转印带上,再由二次转印装置从转印带转印到薄片体上。感光鼓与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的框架等一起被单元化,作为鼓单元可装拆地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作为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所述鼓单元可以水平插拔地设置,已为公众所知。
[0003] 作为所述鼓单元的一个例子,具备固定在感光鼓的轴向端部的凸缘的产品,已为公众所知。所述凸缘一体地形成齿轮部,用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其他被驱动件。
[0004] 但是,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鼓单元中,在齿轮部的外径(齿顶圆直径)比感光鼓的外径大的情况下,当拔出所述鼓单元时,齿轮部有可能挂住所述转印带的边缘部,导致损伤转印带的边缘部。另外,由于齿轮部摩擦所述转印带的转印面,有可能划伤所述转印面。另外,当齿轮部涂敷有润滑脂等润滑剂时,润滑脂有可能附着到所述转印面上,从而降低所述转印面上的调色剂像的附着性,导致图像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0005]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拔出鼓单元时、感光鼓的齿轮部接触转印带的图像形成装置。
[0006] 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装置主体;鼓单元,具有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预定的安装位置的筒状感光鼓,能够相对于所述装置主体水平地插拔;以及转印带,在所述安装位置的所述感光鼓的上方,与所述感光鼓的外周面能够接触地相对配置,所述鼓单元具有:凸缘,固定在所述感光鼓中的、所述鼓单元的插拔方向的插入方向侧的侧端部的内孔中,与所述感光鼓一体地设置;框架,将所述感光鼓能旋转地支撑,并覆盖所述感光鼓的侧方;齿轮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凸缘的外周面,外径比所述感光鼓的直径尺寸大;以及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上面,在所述鼓单元已配置于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以所述转印带的所述感光鼓侧的对置面上的所述插入方向侧的边缘部被配置的边缘位置为界,沿所述插拔方向延伸设置,当所述鼓单元从所述装置主体拔出时,将所述边缘部向上方引导,所述导向部件的上表面具有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靠所述感光鼓的中央侧的第一导向面,和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靠所述插入方向侧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比所述边缘部的下端的高度位置低,所述第二导向面比所述齿轮部的上端位置高,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被传递部,与所述齿轮部的下端部相连结,在所述感光鼓旋转时,从所述齿轮部传递旋转驱动力,所述鼓单元具有覆盖所述齿轮部的上侧的外周面的薄膜状被覆部件。
[0007] 按照本发明,能够防止拔出鼓单元时、感光鼓的齿轮部与转印带接触。
[0008] 本说明书适当地参照附图,通过对以下详细说明中记载的概念进行总结的方式来进行介绍。本说明书的意图并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特征,此外,意图也不是限定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主题的范围。此外,在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对象,并不限定于解决本发明中任意部分中记载的一部分或全部缺点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0]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断面图。
[0011]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中间转印单元以及鼓单元的配置位置的立体图。
[0012] 图4是鼓单元的立体图。
[0013] 图5是表示鼓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0014] 图6是图5中的主要部件VI的放大图,表示感光鼓的左端部的结构。
[0015] 图7A和7B是表示安装于感光鼓的凸缘的薄膜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像形成装置10设置为能够使用状态(图1所示的状态)下,将垂直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7。另外,在所述设置状态下,将图1所示的供纸盒24被插拔的面作为正面(前面),定义前后方向8。此外,将所述设置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面作为基准,定义左右方向9。
[0017]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是至少具备印刷功能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0是所谓串列式彩色打印机。
[0018]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壳体10A(装置主体的一个例子)。箱体10A整体来说是略长方体形状。壳体10A内部配置有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部分。
[0019]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中间转印单元5、光扫描装置13、二次转印辊20、定影装置16、岀纸盘18、供纸盒24、操作显示部25(参照图1)、带清洁装置6以及控制部2等。
[0020] 各图像形成单元4分别具备显影装置31、一次转印辊32、具有感光鼓51的鼓单元50等,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图像形成单元4在壳体10A的内部沿前后方向8并列设置,根据所谓串列方式形成彩色图像。图像形成单元4将各种颜色调色剂像从感光鼓51重叠转印到转印带46上,在转印带46上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带46上的调色剂像由二次转印辊20转印到从供纸盒24输送来的印刷用纸上。
[0021] 中间转印单元5设置在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的上侧。即,中间转印单元5设置在四个鼓单元50的上侧。如图3所示,中间转印单元5具备主体框架45和转印带46。另外,主体框架45的前后方向8的两端具备驱动带轮5A以及从动带轮5B。转印带46以分别架设在驱动带轮
5A和从动带轮5B上的方式被支撑。这样,在转印带46的带面水平的状态下沿前后方向8上延伸设置。转印带46的表面可以边与各感光鼓51表面接触边向箭头19的方向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鼓单元50在壳体10A内已配置在预定的安装位置时,转印带46被支撑为能够与各感光鼓51的外周面接触,并与各感光鼓51的外周面相对。
[0022] 具体地说,转印带46是环状的带部件。转印带46具有与感光鼓51长边方向上的长度相同的宽度。转印带46内部具有基材层部,其表面具有表层部。所述基材层部由热塑性树脂形成。例如,所述热塑性树脂是PC(聚碳酸酯)、PVDF(聚氟亚乙烯)、PA(尼龙)和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所述表层部是在所述基材层部涂覆热固性树脂形成的。例如,所述热固性树脂是PI(聚酰亚胺)、PAI(聚酰胺酰亚胺)和AC(丙烯)等。
[0023] 鼓单元50具有感光鼓51。感光鼓51形成为圆筒状,在铝制粗加工管的表面形成使用非晶态硅(a-Si)系感光材料的薄的感光层。即,在感光鼓51的表面形成感光层。在该感光层形成静电潜影。感光鼓51配置在一次转印辊32的下侧,由感光鼓51和一次转印辊32之间的夹缝部夹持转印带46。此外,将在后面叙述鼓单元50。
[0024] 光扫描装置13设置在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的下侧。光扫描装置13根据输入的各种颜色的图像数据生成激光,并使该激光照射各鼓单元50的感光鼓51的表面。由此,在各感光鼓51的表面的感光层上形成静电潜影。
[0025] 供纸盒24设置在壳体10A的底部(最下部)。供纸盒24收纳规定尺寸的印刷用纸。供纸盒24可装拆地支撑在壳体10A上。供纸盒24安装在壳体10A的内部预定的安装位置。在壳体10A的后方侧形成从供纸盒24经二次转印辊20到定影装置16的纵输送通道26。另外,供纸盒24的后端部的附近设置有供纸单元24A。在供纸盒24已安装到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供纸单元24A一张一张地取出层叠放置在供纸盒24中的印刷用纸,并向纵输送通道26输送。
[0026] 二次转印辊20设置在壳体10A的后侧与驱动带轮5A相对的位置。调色剂像由二次转印辊20从转印带46转印到印刷用纸上。
[0027] 定影装置16设置于二次转印辊20的上侧。定影装置16加热印刷用纸并使调色剂像定影到印刷用纸上。定影装置16具有一对辊对即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从二次转印辊20输送到定影装置16的印刷用纸由加热辊16A和加压辊16B边夹持边输送。此时,热量从加热辊16A传递到印刷用纸,印刷用纸上的调色剂融溶,定影到印刷用纸上。由此,在印刷用纸上形成彩色图像。
[0028] 如图2所示,在从定影装置16到薄片体排出口27之间形成排出通道28。在排出通道28中,排出辊对23设置在薄片体排出口27的附近。排出辊对23由驱动辊23A和与驱动辊23A压力接触的从动辊23B构成。已通过定影装置16的印刷用纸被输送到排出通道28,然后,由排出辊对23从薄片体排出口27排出到岀纸盘18。
[0029] 以下,参照图3~图7B,对感光鼓51以及具备该感光鼓51的鼓单元50的构成进行说明。
[0030]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鼓单元50。鼓单元50是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51的部件,如图4所示,由感光鼓51、带电辊52(本发明的被传递部件的一个例子)、清洁部53以及支撑这些部件的框架54构成。另外,鼓单元50具备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51的旋转轴62。旋转轴62支撑在框架54上。即,感光鼓51是通过将带电辊52、清洁部53、旋转轴62等都安装到框架54上而单元化。
[0031] 带电辊52是使感光鼓51的表面带有均匀的电位的辊状旋转体。带电辊52设置在感光鼓51的下侧。在带电辊5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设置支承轴,该支承轴可旋转地支撑于框架54。清洁部53是去除残留在感光鼓51表面的调色剂的部件,内部设置有刷辊或清洁刮板等清洁部件。清洁部53一体地安装于框架54。
[0032] 图4和图5是表示鼓单元50的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鼓单元5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5是用通过旋转轴62的中心的铅垂面剖切鼓单元50时的剖面图。如图4和图5所示,鼓单元50是一个方向较长的形状的单元体。鼓单元50以在图4中、其长边方向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左右方向9一致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0A内。此外,以下,以鼓单元50已安装于壳体10A内的状态为基准,定义相对于鼓单元50的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
[0033] 鼓单元50设置在壳体10A的内部预定的安装位置。鼓单元50可滑动地支撑在壳体10A的内部框架等上,使其能够相对于壳体10A沿水平插拔。在本实施方式中,鼓单元50能够从壳体10A的右侧面向内部沿左右方向9水平地插拔。当鼓单元50插入到壳体10A的内侧时,鼓单元50被安装到能够形成图像的所述安装位置。
[0034] 其中,鼓单元50的感光鼓51表面的感光层每当重叠形成图像时就会劣化、摩损。若感光层劣化,带电性就变差,若磨损就不能带有规定的电位,都会导致图像质量降低。因此,感光鼓51需要在预定的更换时机进行更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感光鼓51内置于鼓单元50。因此,更换感光鼓51时,鼓单元50从壳体10A中被拔出。另外,维护图像形成装置10的内部时也能根据需要拔出鼓单元50。
[0035] 框架54是鼓单元50的壳体。框架54形成为一个方向较长的形状。框架54在其长边方向与左右方向9一致的状态下,可卸下地安装到壳体10A的内部框架等上。框架54支撑旋转轴62的两端。并且,该旋转轴62支撑感光鼓51,使其能够绕旋转轴62旋转。框架54具有在左右方向9隔开的支撑部63、64。旋转轴62由支撑部63、64支撑为可旋转。另外,框架54具有覆盖感光鼓51的后方侧的周面的侧面盖部61。侧面盖部61以架在支撑部63和支撑部64上的方式沿左右方向9延伸设置。侧面盖部6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清洁部件。
[0036] 如图5所示,感光鼓51的一侧(左侧)的端部(左端部)51A设置有凸缘65(参照图5)。具体地说,凸缘65设置在相对于壳体10A插入鼓单元50时的插入方向D1侧的左端部51A。凸缘65嵌合在感光鼓51的左端部51A的内孔中,与感光鼓51一体地固定(连结)。感光鼓51的另一侧(右侧)的端部(右端部)51B设置有凸缘71(参照图5)。凸缘71嵌合在感光鼓51的右端部
51B的内孔中,与感光鼓51一体地固定(连结)。
[0037] 凸缘65的中央部形成有轴孔66(参照图6),凸缘71的中央部形成有轴孔(未图示)。旋转轴62分别可旋转地插入凸缘65的轴孔66以及凸缘71的轴孔中。
[0038] 旋转轴62贯通支撑部63并向左侧突出。壳体10A的内部框架设置有输入齿轮69,用于接受由未图示的马达等驱动源传递的旋转驱动力。当鼓单元50已安装于壳体10A时,旋转轴62的左端部62A插入到形成于输入齿轮69的中心的轴孔中。所述旋转驱动力从输入齿轮69通过后面所述的接头74传递到凸缘65,并从凸缘65传递到感光鼓51。接受该驱动旋转力后,感光鼓51绕旋转轴62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
[0039] 如图6所示,凸缘65安装在感光鼓51的左端部51A。凸缘65是由结晶性树脂构成的树脂部件,例如由摩擦系数小、滑动性好的聚缩醛树脂(POM)构成。凸缘65相对于后面所述的接头74的筒部74A在周向上卡合连接。由此,凸缘65从接头74接受旋转驱动力。
[0040] 具体地说,凸缘65具有压入部65A、齿轮部65B和轴部65C,这些都是由模具一体地形成。凸缘65由树脂部件构成。
[0041] 压入部65A是从齿轮部65B的右侧面向轴向的外侧(右侧)突出的圆筒部分。压入部65A被压入并嵌合到感光鼓51的内孔中。由此,压入部65A被固定在感光鼓51上。此外,在凸缘65的中心部,具体地说在压入部65A的中心部形成有轴孔66。旋转轴62插入到轴孔66中。
[0042] 齿轮部65B一体地形成于凸缘65的外周面。齿轮部65B形成为外径比感光鼓51的直径尺寸大。齿轮部65B与用于清洁带电辊52的清洁辊(未图示)可传递驱动地连结。当感光鼓51旋转时,旋转驱动力从齿轮部65B传递到所述清洁辊的输入齿轮,带电辊52的所述清洁辊旋转。为了良好地传递所述旋转驱动力,同时降低连结驱动时的驱动声音或磨损,齿轮部
65B上涂覆硅润滑脂等润滑剂。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部65B是轴向具有倾斜的齿的斜齿轮。当然,齿轮部65B也可以是直齿轮或锥齿轮。
[0043] 轴部65C从齿轮部65B的左侧面向轴向的外侧(左侧)突出。在凸缘65的压入部65A被固定于感光鼓51的左端部51A的状态下,轴部65C从齿轮部65B的左侧面的中心向轴向的外侧突出。轴部65C形成为外径比齿轮部65B、压入部65A小。轴部65C形成内部为空洞的圆筒状。轴部65C的内径比接头74的筒部74A的外径大。因此,筒部74A能够插入到轴部65C的内孔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筒部74A插入到轴部65C的内孔中,凸缘65和接头74在周向上卡合连结。例如,筒部74A的外周面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卡合加强肋(未图示),轴部65C的内部的内表面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卡合槽(未图示),在筒部74A插入到轴部65C的内孔中时,通过所述卡合加强肋插入到所述卡合槽中,轴部65C和筒部74A在周向上相互连结,从而在轴向上能够相互相对移动。
[0044] 凸缘65的左侧设置有接头74。接头74是接受输入到输入齿轮69的旋转驱动力、并将该旋转驱动力传递到凸缘65的部件。如图6所示,接头74具有外径互不相同的筒部74A和筒部74B。筒部74A形成为外径比筒部74B小。在接头74中,筒部74A设置在凸缘65侧,筒部74B设置在与其相反的一侧(输入齿轮69侧)。另外,接头74的中心形成有筒部74A以及筒部74B共用的轴孔75。旋转轴62插入到轴孔75中。筒部74B形成有能够与输入齿轮69相连结的卡合槽(未图示)等,通过后面所述的螺旋弹簧67施加作用力,输入齿轮69和筒部74B相对于旋转方向卡合,连接接头74和输入齿轮69。
[0045] 如图6所示,凸缘65和接头74之间设置有螺旋弹簧67。螺旋弹簧67通过规定的弹簧力(弹性力)将接头74压靠向轴向的外侧(左侧)。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67是作为压缩弹簧动作的,安装于凸缘65的轴部65C的内部的空洞部分。在该状态下,筒部74A插入到轴部65C的内孔中。由此,螺旋弹簧67能够将接头74向轴向的外侧(左侧)弹性压靠。
[0046] 另外,设置筒状的保护罩77以覆盖接头74的筒部74A和凸缘65的轴部65C。保护罩77插入到形成于支撑部63的开口63A中,其一部分露出在外部。支撑部63的插入方向D1侧的上端部形成有倾斜面63B。当鼓单元50插入到壳体10A中时,该倾斜面63B与转印带46的边缘部相抵接,担负引导使该边缘部向上方抬起的导向面的作用。
[0047] 其中,在鼓单元50中,在凸缘65的齿轮部65B的外径(齿顶圆直径)比感光鼓51的外径大的情况下,当更换或维护时,从壳体10A中拔出鼓单元50时,齿轮部65B有可能挂住转印带46的边缘部46A,损伤转印带46的边缘部46A。因此,以往,图像形成装置10中设置有众所周知的退避机构,例如,拔出鼓单元50时、使鼓单元50向远离转印带46的方向(下方)下降的机构,或在拔出鼓单元50之前,使转印带46向上方移动的机构等。但是,如上所述,转印带46由树脂部件构成,并且由驱动带轮5A和从动带轮5B以规定的张力张紧架设,所以转印带46会产生松弛。因此,即使通过所述退避机构使转印带46和感光鼓51相对地分离,由于所述松弛有时转印带46也会变成与感光鼓51相接触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拔出鼓单元50时,齿轮部65B会挂住转印带46的插入方向D1侧的边缘部46A。另外,即使齿轮部65B未挂住边缘部46A,当拔出时若齿轮部65B与转印带46的表面接触,则涂覆在齿轮部65B上的所述润滑剂会附着到转印带46的表面上,从而降低转印带46的表面的调色剂像的附着性和转印性,有可能引起图像质量下降。
[0048]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鼓单元50中,在框架54的侧面盖部61的上面设置有导向部件80,还设置有薄膜部件90(本发明的被覆部件的一个例子),以覆盖凸缘65的齿轮部65B。由于设置这些导向部件80和薄膜部件90,所以当拔出鼓单元50时,能够防止凸缘65的齿轮部65B与转印带46接触。
[0049] 导向部件80是在从壳体10A中拔出鼓单元50时,将转印带46的边缘部46A(参照图6)引导向上方的部件。如图4所示,导向部件80设置在框架54上。具体地说,导向部件80设置在侧面盖部61的上面。导向部件80也可以与框架54一体地形成。另外,导向部件80也可以构成为与框架54不同的部件。当导向部件80为不同的部件时,导向部件80通过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安装到侧面盖部61的上面。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件80设置在侧面盖部61的上面,在插入方向D1的端部的附近。在鼓单元50已配置到壳体10A中的所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导向部件80以配置转印带46的插入方向D1侧的边缘部46A的边缘位置P1(参照图6)为界,在左右方向9(感光鼓51的插拔方向)上延伸。
[0051] 如图6所示,导向部件80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导向面81、第二导向面82和倾斜导向面83。第一导向面81在导向部件80的上表面,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P1靠感光鼓51的中央侧。
第二导向面82在导向部件80的上表面,形成于比所述边缘位置P1靠插入方向D1侧。另外,倾斜导向面83在导向部件80的上表面,形成于从第一导向面81越过所述边缘位置P1到第二导向面82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面81比上下方向7(高度方向)上的边缘部46A的下端的高度位置P2低。另外,第二导向面82比边缘部46A的所述高度位置P2高,并且,比齿轮部65B的上端位置P3高。
[0052] 由于设置这样构成的导向部件80,当从壳体10A中的所述安装位置拔出鼓单元50时,导向部件80最先接触边缘部46A。并且,在拔出鼓单元50的过程中,边缘部46A边接触导向部件80的上表面,边从导向部件80的第一导向面81,经由倾斜导向面83引导到第二导向面82。由此,边缘部46A被抬起到齿轮部65B的上端位置P3。其结果,当拔出鼓单元50时,齿轮部65B不会与边缘部46A接触,能够防止由于接触导致的边缘部46A的损伤。
[0053] 此外,当导向部件80作为与框架54不同的部件构成时,导向部件80不必由与框架54相同的树脂部件构成,能够由例如海绵状部件或刷子部件、绒毛部件、无纺布等,兼具能够缓和与边缘部46A接触时的冲击的柔软性以及接触时能够将边缘部46A向上方抬起的刚性的原材料构成。
[0054] 如图4所示,薄膜部件90安装于框架54的支撑部63,以覆盖凸缘65的齿轮部65B。由于齿轮部65B与带电辊52的输入齿轮相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薄膜部件90被安装为覆盖除了与所述输入齿轮的连结部即齿轮部65B的下端部的区域,具体地说,覆盖齿轮部65B的上侧的外周面。薄膜部件90沿齿轮部65B的外周面形成为弯曲状,其一端部91(参照图7A)固定于导向部件80,另一端部92(参照图7A)固定于支撑部63。
[0055] 薄膜部件90是以例如聚酯为原材料的薄膜。如图7A、图7B所示,另一端部92弯折成大约垂直,通过另一端部92插入到形成于支撑部63的狭缝状的槽中固定。另外,导向部件80的侧面也形成有沿水平延伸的狭缝状的槽,通过一端部91插入该槽中固定。
[0056] 如图6所示,薄膜部件90从齿轮部65B的插入方向D1的端部向插入方向D1突出。
[0057] 由于设置这样构成的薄膜部件90,在拔出鼓单元50时,齿轮部65B不会直接接触转印带46的下表面。其结果,涂覆在齿轮部65B上的所述润滑剂不会粘附到转印带46的下表面,能够防止转印带46下表面上的调色剂像的附着性和转印性降低。
[0058] 另外,由于薄膜部件90从齿轮部65B的插入方向D1的端部向插入方向D1突出,所以即使凸缘65旋转时,润滑剂从齿轮部65B向插入方向D1侧移动,也能够防止该润滑剂越过薄膜部件90向上方的转印带46移动。尤其是,应用斜齿轮作为齿轮部65B的情况下,当斜齿轮向凸缘65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倾斜时,润滑剂容易向插入方向D1侧移动。在该结构中,通过使薄膜部件90从齿轮部65B的插入方向D1的端部向插入方向D1突出,能够有效地防止润滑剂附着到转印带46上。
[0059] 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内容,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定义,可以认为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只是举例说明,而并非进行限定。因此,所有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更改,以及等同于权利要求的范围、界限的内容都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