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47819.7

文献号 : CN10687816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祝勋尹行蔡友华

申请人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数据丢包的情况,保证中继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达到拓展上行链路带宽、实现QoS分类和上行链路备份等目的。

权利要求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包括以下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报文具体包括:检测码和安全码,所述安全码包括经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配置信息,所述检测码是所述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所述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具体包括:利用所述检测码确定所述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

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码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

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具体包括:针对每种链路介质,利用所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链路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和上行链路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

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包括以下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以使所述中继设备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7.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探测报文是所述路由设备通过如下链路介质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发送的: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配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探测报文具体包括检测码和安全码,所述安全码包括经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配置信息,所述检测码是所述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中,利用所述检测码确定所述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码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在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中,针对每种链路介质,利用所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链路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和上行链路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11.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包括以下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以使所述中继设备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在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说明书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改变,近几年内,各类无线路由器逐渐进入到普通家庭。无线网络的方便与高效,使得无线路由器得到迅速普及。但是,无线路由器在家庭使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混凝土墙体、钢筋龙骨、石材材料等遮挡物的存在,导致房屋部分区域存在无线信号的覆盖盲点。目前,解决无线信号覆盖盲点的方式是:部署中继设备,通过中继设备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达到扫除无线信号覆盖盲点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04] 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
[0005] 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06] 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0007] 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08]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路由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0009] 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
[0010] 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以使所述中继设备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11] 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0012] 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13]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0014]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
[0015] 配置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16] 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0017]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18]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路由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0019] 生成模块,用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
[0020]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以使所述中继设备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21] 获取模块,用于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0022]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23]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路由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当某种链路介质的传输效果不好时,还可以通过其它链路介质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减少数据丢包的情况,保证中继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达到拓展上行链路带宽、实现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分类和上行链路备份等目的。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26] 图2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27] 图3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0028]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0030] 图6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0031]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路由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0032] 图8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34]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0035] 目前,无线路由器与中继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是无线方式,即终端设备将数据发送给中继设备后,中继设备通过无线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将数据发送至Internet。然而,由于无线干扰等问题,会导致网络质量下降,中继设备发送给无线路由器的数据会出现丢包,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0036]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包括中继设备(如无线中继器或者有线中继器)和路由设备(如无线路由器或者有线路由器)的系统中,参见图1所示,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中继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37] 步骤101,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
[0038] 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配置信息。具体的,所述探测报文可以包括检测码和安全码,该安全码包括经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配置信息,且该检测码是该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基于此,可以确定出探测报文携带的检测码对应的加密算法,继而可以使用该加密算法对安全码进行解密;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路由设备的MAC(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SSID(服务集标识)和密码、无线参数。
[0039] 步骤102,利用该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40]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利用该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利用该检测码确定该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利用该加密算法对该安全码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利用该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41] 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0042]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利用该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针对每种链路介质,利用该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该链路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和上行链路配置。
[0043] 步骤103,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该链路质量和该链路参数为该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0044] 步骤104,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45]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
[0046]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参见图2所示,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路由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47] 步骤201,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
[0048] 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配置信息。
[0049] 具体的,所述探测报文可以包括检测码和安全码,该安全码包括经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配置信息,且该检测码是该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基于此,路由设备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将该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添加到探测报文,并将加密后的配置信息确定为安全码,将该安全码添加到探测报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无线参数。
[0050] 步骤202,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以使中继设备利用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51] 步骤203,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该链路质量和该链路参数为该链路介质分配权重。
[0052] 步骤204,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53]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
[0054] 参见图3所示,为该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55] 步骤301,路由设备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
[0056] 在一个例子中,路由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意两种或者多种: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0057] 以路由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存在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为例进行说明,则路由设备可以为电力线介质生成探测报文1,为无线局域网介质生成探测报文2,并为有线以太网介质生成探测报文3。其中,不同链路介质对应的探测报文的类型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为电力线介质生成的探测报文1可以为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报文,为无线局域网介质生成的探测报文2可以为Beacon(信标)报文,为有线以太网介质生成的探测报文3可以为DHCP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探测报文的类型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取探测报文的类型。
[0058] 在一个例子中,路由设备在生成探测报文时,可以在探测报文中添加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设备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SSID(Service Set 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和密码、无线参数(如HT(High Throughput,高吞吐量)模式、信道要求等)等信息。在实际应用中,探测报文1、探测报文2和探测报文3可以携带相同的配置信息,如均可以携带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无线参数等信息,也可以携带不同的配置信息。
[0059] 进一步的,出于安全性考虑,路由设备还可以使用预设加密算法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配置信息添加到探测报文中。具体的,路由设备可以使用预设加密算法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将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添加到探测报文,并将加密后的配置信息确定为安全码,将该安全码添加到探测报文。
[0060] 其中,该检测码可以是字符串,且不同的检测码可以对应不同的加密算法,例如,检测码A可以对应加密算法1,检测码B可以对应加密算法2等。假设路由设备使用加密算法1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则将检测码A添加到探测报文。
[0061] 步骤302,路由设备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0062] 步骤303,中继设备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
[0063] 针对步骤302和步骤303,在一个例子中,路由设备可以通过电力线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1,中继设备通过电力线介质接收探测报文1。而且,路由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2,中继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接收探测报文2。而且,路由设备可以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3,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探测报文3。
[0064] 步骤304,中继设备利用该配置信息(即探测报文中携带的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65]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利用该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利用该检测码确定该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利用该加密算法对该安全码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利用该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066] 其中,不同的检测码可以对应不同的加密算法,而且,中继设备可以维护检测码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如检测码A与加密算法1的对应关系,检测码B与加密算法2的对应关系。基于此,针对“中继设备利用该检测码确定该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的过程,中继设备可以先从探测报文中解析出检测码(如检测码A),并通过查询检测码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该检测码对应的加密算法,如加密算法1等,该加密算法也就是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
[0067] 其中,针对“利用该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针对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中的每种链路介质,利用该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该链路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和上行链路配置。
[0068] 步骤305,针对每种链路介质,中继设备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该链路质量和该链路参数为该链路介质分配权重,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路由设备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该链路质量和该链路参数为该链路介质分配权重,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069]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中继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中继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
[0070]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路由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或者,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
[0071] 在一个例子中,若中继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即有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则中继设备还可以按照预设策略从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选取一个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针对选择的路由设备,中继设备利用配置信息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其中,预设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和/或探测报文的接收顺序。例如,假设有线以太网介质的优先级优于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优于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优先级,若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则选取路由设备1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若中继设备先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后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选取路由设备1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若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先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后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选取路由设备1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
[0072]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中,路由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进行数据传输,这样,当某种链路介质的传输效果不好时,还可以通过其它链路介质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减少数据丢包的情况,保证中继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并提高用户使用体验,达到拓展上行链路带宽、实现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分类和上行链路备份等目的。
[0073] 以下结合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中继设备和路由设备之间存在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图2中以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为例进行说明。电力线介质是基于电力线的数据通信介质,可以采用HomePlug(Home Plug PowerLine Alliance,家庭插电联盟)协议,基于电力线介质的中继方式称为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中继。同轴电缆介质是基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网使用以太网协议的数据通信介质,可以采用HomePlug协议,基于同轴电缆介质的中继方式称为同轴电缆中继。无线局域网介质是基于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Medical,工业科学医疗)频道(如2.4G、5G等)的数据通信介质,可采用IEEE802.11(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协议,基于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中继方式称为无线中继。有线以太网介质是基于同轴缆、双绞线和光纤的数据通信介质,可采用IEEE802.3协议,基于有线以太网介质的中继方式称为有线中继。
[0074] 在上述应用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75] 步骤1、用户在路由设备完成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如配置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无线参数(如HT模式、信道要求等)等信息,对此过程不再赘述。
[0076] 步骤2、路由设备为本设备支持的所有链路介质生成探测报文,如为电力线介质生成探测报文1,为无线局域网介质生成探测报文2,并为有线以太网介质生成探测报文3。其中,不同链路介质对应的探测报文的类型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为电力线介质生成的探测报文1可以为DHCP报文,为无线局域网介质生成的探测报文2可以为Beacon报文,为有线以太网介质生成的探测报文3可以为DHCP报文。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探测报文的类型不做限制。
[0077] 步骤3、路由设备周期性的通过每种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
[0078] 步骤4、中继设备接收路由设备通过每种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
[0079] 例如,路由设备可以周期性的通过电力线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1,以使中继设备通过电力线介质接收探测报文1。而且,路由设备可以周期性的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2,以使中继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接收探测报文2。而且,路由设备可以周期性的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3,以使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探测报文3。
[0080] 其中,路由设备发送探测报文的周期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配置,每次到达发送周期时,就通过每种链路介质发送探测报文。在一个例子中,如果探测报文的周期比较短,则探测报文的发送频率较高,可能占用较多资源,而如果探测报文的周期比较长,则探测报文的发送频率较低,可能导致中继设备无法及时接收到探测报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探测报文的周期设置为60秒。
[0081] 在一个例子中,路由设备在生成探测报文时,可以在探测报文中添加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无线参数(如HT模式、信道要求等)等信息。
[0082] 进一步的,出于安全性考虑,路由设备还可以使用预设加密算法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配置信息添加到探测报文中。具体的,路由设备可以使用预设加密算法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将预设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添加到探测报文,并将加密后的配置信息确定为安全码,将该安全码添加到探测报文。
[0083] 其中,该检测码可以是字符串,且不同的检测码可以对应不同的加密算法,例如,检测码A可以对应加密算法1,检测码B可以对应加密算法2等。假设路由设备使用加密算法1对配置信息进行加密,则将检测码A添加到探测报文。
[0084] 其中,可以在探测报文中增加Vendor Specific(特定供应商)字段,并在Vendor Specific字段添加检测码和安全码,检测码的内容为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安全码的内容为经过加密的配置信息。如表1所示,为Vendor Specific字段的一个示例,Element ID(元素标识)为100表示Value(值)字段的内容是检测码。Element ID为101表示Value字段的内容是安全码,安全码是经过检测码A对应的加密算法(如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算法、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数据加密标准)算法等)进行加密的配置信息。
[0085] 表1
[0086] Element ID字段 Value字段100 检测码A
101 安全码X
[0087] 在一个例子中,由于不同链路介质所采用的报文封装格式不同,因此,可以使用不同标识来表示当前报文是探测报文。例如,针对电力线介质,可以将探测报文的MAC Header(头)中Type(类型)值设置为第一标识(如1111),以表示当前报文为探测报文,若中继设备通过电力线介质接收到报文后,解析出MAC Header中Type值为1111,就确定这个报文是探测报文。针对无线局域网介质,可以将探测报文的MAC Header中Type值设置为第二标识(如0000),并将MAC Header中Subtype(子类型)值设置为1111,以表示当前报文为探测报文,若中继设备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接收到报文后,解析出MAC Header中Type值为0000,且MAC Header中Subtype值为1111,就确定这个报文是探测报文。针对有线以太网介质,可以将探测报文的MAC Header中Type值设置为1111,以表示当前报文为探测报文,若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报文后,解析出MAC Header中Type值为1111,就确定这个报文是探测报文。
[0088] 步骤5、若中继设备在预设时间内,只接收到一个路由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则将该路由设备确定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若中继设备接收到至少两个路由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则按照预设策略从至少两个路由设备中选取一个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进一步的,针对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中继设备执行步骤6。
[0089] 其中,中继设备可以等待预设时间,并基于预设时间内接收到的所有探测报文,选取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在一个例子中,如果预设时间较短,则中继设备可能无法关联到理想的路由设备,如果预设时间较长,可能导致中继设备完成网络中继的速度较慢。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将预设时间设置为60秒。
[0090] 其中,预设策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路由设备与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和/或探测报文的接收顺序。例如,假设有线以太网介质的优先级优于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优于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优先级,若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则选取路由设备1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若中继设备先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后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则选取路由设备1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若中继设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先接收到路由设备1发送的探测报文,后接收到路由设备2发送的探测报文,则选取路由设备1为需要中继的路由设备。
[0091] 步骤6、中继设备从接收到的探测报文中解析出检测码和安全码。
[0092] 其中,针对上述探测报文1、探测报文2、探测报文3,中继设备的处理过程相同,为了简化描述,后续以中继设备对一个探测报文的处理为例进行说明。
[0093] 在一个例子中,中继设备在接收到探测报文后,可以分析探测报文的Vendor Specific字段,并找到Element ID100对应的Value字段,该Value字段的内容也就是检测码(如检测码A)。而且,中继设备还可以找到Element ID101对应的Value字段,该Value字段的内容也就是经过加密处理的安全码(如安全码X)。
[0094] 步骤7、中继设备利用该检测码确定该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
[0095] 其中,不同的检测码可以对应不同的加密算法,而且,中继设备可以维护检测码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如检测码A与加密算法1的对应关系,检测码B与加密算法2的对应关系。基于此,针对“中继设备利用该检测码确定该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的过程,中继设备通过查询检测码与加密算法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检测码对应的加密算法,该加密算法也就是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
[0096] 步骤8、中继设备利用该加密算法对该安全码(即从探测报文中解析出的经过加密处理的安全码)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
[0097] 在一个例子中,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路由设备的MAC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无线参数(如HT模式、信道要求)等信息。
[0098] 基于此,中继设备还可以检查安全码中的MAC地址与探测报文的实际MAC地址(即探测报文的源MAC地址)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成功,探测报文通过安全认证,如果不一致,则校验失败,丢弃该探测报文。
[0099] 步骤9、中继设备确定本中继设备与路由设备之间的链路介质。
[0100] 在一个例子中,由于中继设备可以通过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接收到路由设备发送的探测报文,因此,中继设备可以确定本中继设备与路由设备之间的链路介质为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0101] 步骤10、中继设备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102] 其中,针对每种链路介质,中继设备可以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链路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链路介质的上行链路配置。
[0103] 针对“中继设备利用配置信息进行电力线介质/同轴电缆介质的上行链路配置”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方式:中继设备可以将端口设置为链路层互通模式;中继设备可以利用配置信息在路由设备完成注册,从路由设备申请链路标识(即后续传输报文时使用的链路标识);基于路由设备的IP地址,通过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方式,从路由设备申请IP地址,并将本中继设备的默认路由设置为路由设备的IP地址。
[0104] 针对“中继设备利用配置信息进行有线以太网介质的上行链路配置”的过程,可以将端口设置为链路层互通模式;基于路由设备的IP地址,通过DHCP方式从路由设备申请IP地址,将中继设备的默认路由设置为路由设备的IP地址。
[0105] 针对“中继设备利用配置信息进行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上行链路配置”的过程,中继设备可以将端口设置为链路层互通模式;基于无线局域网的SSID和密码,中继设备尝试连接路由设备的无线网络,并与路由设备建立无线连接,在无线连接建立成功之后,基于路由设备的IP地址,中继设备可以通过DHCP方式从路由设备申请IP地址,并将默认路由设置为路由设备的IP地址。
[0106] 针对“中继设备利用配置信息进行电力线介质、同轴电缆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的过程,中继设备可以基于无线参数(如HT模式、信道要求),将本中继设备设置为Client(客户端)模式,并进行下行无线网络的设置,并将所述将无线参数保存在配置文件中。
[0107] 其中,无线参数是路由设备对中继设备的无线参数的建议。例如,路由设备为多频无线路由器,中继设备为多频无线中继器时,路由设备建议中继设备以5.1G方式中继路由设备的无线信号,即终端设备通过2.4G或者5.8G方式将数据传输给中继设备时,中继设备通过5.1G方式将数据传输给路由设备,相当于指定中继设备使用5.1G频段做无线中继,使用2.4G和5.8G频段做无线覆盖。
[0108] 步骤11、针对每种链路介质,中继设备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该链路质量和该链路参数为该链路介质分配权重,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路由设备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该链路质量和该链路参数为该链路介质分配权重,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109] 其中,针对中继设备获取电力线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即上行链路的质量)的过程,中继设备可以按照一定时间周期(如1秒),通过电力线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请求报文,并通过电力线介质接收路由设备返回的ICMP响应报文。基于ICMP响应报文的丢包率、报文延时等内容,中继设备可以统计出电力线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例如,当丢包率越小时,链路质量越好,当丢包率越大时,链路质量越差;当报文延时越小时,链路质量越好,当报文延时越大时,链路质量越差。
[0110] 同理,针对中继设备获取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的过程,与获取电力线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的过程类似,区别在于: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ICMP请求报文,并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接收路由设备返回的ICMP响应报文,对此不再赘述。
[0111] 其中,链路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连接速率、连接带宽、链路优先级等参数,中继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到连接速率、连接带宽、链路优先级等参数。例如,电力线介质的连接速率A、连接带宽A,无线局域网介质的连接速率B、连接带宽B,有线以太网介质的连接速率C、连接带宽C。有线以太网介质的优先级优于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优于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优先级。
[0112] 其中,针对“中继设备根据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为链路介质分配权重”的过程,各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可以是一个常数,是参考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等因素,基于预设策略分配的。在分配权重的过程中,预设策略的一个示例可以为:不可达的链路介质的权重为0。对于可达的链路介质,若链路质量越好,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大,若链路质量越差,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小;若连接速率越大,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大,若连接速率越小,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小;若连接带宽越大,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大,若连接带宽越小,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小;若链路优先级越大,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大,若链路优先级越小,则分配到的权重越小。
[0113] 对此预设策略,可以根据实际经验进行配置,如采用上述策略,对此不做限制。在后续过程中,为方便说明,以为有线以太网介质分配的权重是6,为电力线介质分配的权重是3,为无线局域网介质分配的权重是1为例进行说明。
[0114] 针对“中继设备根据各链路介质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继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路由策略,采用不同方式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例如,若路由策略为链路负载均衡策略,中继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若路由策略为业务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策略,中继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若路由策略为链路备份功能策略,中继设备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主链路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在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0115] 情况一、中继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例如,假设有线以太网介质的权重是6,电力线介质权重是3,无线局域网介质的权重是1,则有线以太网介质、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分担的流量比为6:3:1,即针对10个数据报文,有6个数据报文可以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发送,有3个数据报文可以通过电力线介质发送,有1个数据报文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发送。
[0116]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接收到数据报文后,根据数据报文的固定字段的内容(如源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报文特征码等)进行HASH计算,得到HASH摘要,并对HASH摘要与权重和10进行取余处理,若取余结果为0-5,则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发送该数据报文,若取余结果为6-8,则通过电力线介质发送该数据报文,若取余结果为9,则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发送该数据报文。
[0117] 当然,上述方式只是一个示例,所有能够实现“针对10个数据报文,有6个数据报文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发送,有3个数据报文通过电力线介质发送,有1个数据报文通过无线局域网介质发送”的方式,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之内。
[0118] 情况二、中继设备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
[0119] 例如,假设有线以太网介质的权重是6,电力线介质权重是3,无线局域网介质的权重是1,则有线以太网介质的优先级优于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电力线介质的优先级优于无线局域网介质的优先级。而且,根据数据的报文特征码(如某个固定字段的数值)、目的IP地址等字段,可以识别出业务类型,对此识别方式不做限制,并基于业务类型确定数据的优先级。进一步的,可以将高优先级的数据通过高优先级的链路介质进行转发,将中优先级的数据通过中优先级的链路介质进行转发,将低优先级的数据通过低优先级的链路介质进行转发。
[0120] 情况三、中继设备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主链路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在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0121] 例如,假设有线以太网介质的权重是6,电力线介质权重是3,无线局域网介质的权重是1,则将有线以太网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有线以太网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有线以太网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所有数据。在有线以太网介质发生故障时,将电力线介质切换为主链路介质,并通过电力线介质向路由设备发送所有数据。
[0122] 在一个例子中,由于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各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会发生变化,导致各链路介质分配的权重发生变化。对于情况一,当链路介质的权重发生变化时,重新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即可。对于情况二,当链路介质的权重发生变化时,重新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并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向路由设备发送数据即可。针对情况一和情况二不再详加赘述。
[0123] 但是,对于情况三,当链路介质的权重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主链路介质切换为备用链路介质,备用链路介质切换为主链路介质,而主备切换会导致网络暂时中断,影响用户体验。基于此,为了避免反复调整主链路介质/备用链路介质,可以引入链路弹性机制来解决主链路介质/备用链路介质的反复调整问题。
[0124] 例如,设置链路弹性上限为第一数值(如3),设置链路切换次数的初始值为第一数值3。由于中继设备是周期性统计链路质量的,因此,在每次统计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时,若基于当前的链路质量,导致发生主备切换事件(说明链路不稳定),则将链路切换次数减1;若基于当前的链路质量,未发生主备切换事件(说明链路稳定),如果链路切换次数为第一数值,则保持链路切换次数不变,若链路切换次数小于第一数值,则将链路切换次数加1,以此类推。
[0125] 进一步的,在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如果链路切换次数不为0,则不会执行“将主链路介质切换为备用链路介质,将备用链路介质切换为主链路介质”,如果链路切换次数为0,则可以执行“将主链路介质切换为备用链路介质,将备用链路介质切换为主链路介质”。但是,在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则表示主链路介质已经不可达,此时,可以将备用链路介质切换为主链路介质。
[0126] 在一个例子中,针对“路由设备获取该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的过程,路由设备可以采用上述中继设备获取链路质量的方式,在此不再赘述,也可以是中继设备在获取到各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后,将各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通知给路由设备,以使路由设备获取到各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在此不再赘述。针对“路由设备获取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参数、根据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为链路介质分配权重”的过程,参见上述中继设备的处理,在此不再赘述。针对“路由设备根据各链路介质的权重,与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参见上述中继设备的数据传输过程,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0127] 经过上述处理,中继设备可以成功中继路由设备的数据,而且,中继设备在成功中继路由设备的数据后,可以通过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指示灯,置为常亮状态,以提示用户已经中继成功。当然,也可以通过LED指示灯的其它状态,提示用户已经中继成功,对此过程不做限制。
[0128]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应用在中继设备上。其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的中继设备的处理器,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装置所在的中继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5所示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外,中继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网络接口、内存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该中继设备还可能是分布式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0129]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0130] 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路由设备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发送的探测报文,其中,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配置模块12,用于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获取模块13,用于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发送模块14,用于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131]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接收模块11接收的所述探测报文具体包括检测码和安全码,所述安全码包括经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后的配置信息,所述检测码是所述加密算法对应的检测码;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路由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和IP地址、无线局域网的服务集标识SSID和密码、无线参数;
[0132] 所述配置模块12,具体用于在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中,利用所述检测码确定所述安全码对应的加密算法;利用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安全码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
[0133] 在一个例子中,所述接收模块11接收的所述探测报文是所述路由设备通过如下链路介质的任意两种或者多种发送的:电力线介质、无线局域网介质、有线以太网介质、同轴电缆介质;
[0134] 所述配置模块12,具体用于在利用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的过程中,针对每种链路介质,利用所述解密后的配置信息进行所述链路介质的下行链路配置和上行链路配置。
[0135] 所述发送模块14,具体用于在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路由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发送数据;或,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0136]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应用在路由设备上。其中,该数据传输装置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的路由设备的处理器,读取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装置所在的路由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7所示的处理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外,路由设备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如负责处理报文的转发芯片、网络接口、内存等;从硬件结构上来讲,该路由设备还可能是分布式设备,可能包括多个接口卡,以便在硬件层面进行报文处理的扩展。
[0137]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提出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所述装置包括:
[0138] 生成模块21,用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分别对应的探测报文,所述探测报文包括配置信息;发送模块22,用于通过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向中继设备发送探测报文,以使所述中继设备利用所述配置信息进行所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链路介质的链路配置;获取模块23,用于针对每种链路介质,获取所述链路介质对应的链路质量和链路参数,并根据所述链路质量和所述链路参数为所述链路介质分配权重;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0139] 所述发送模块22,具体用于在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对应的权重与所述中继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根据每种链路介质分担的流量比发送数据;或者,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权重确定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根据每种链路介质的优先级以及数据的优先级发送数据;或,将权重最大的链路介质确定为主链路介质,将其它链路介质确定为备用链路介质,在所述主链路介质未发生故障时,通过所述主链路介质发送数据,在所述主链路介质发生故障时,切换到备用链路介质发送数据。
[0140]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0141]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0142]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43]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144]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145]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146]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以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者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以采用在一个或者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147]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