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煮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10959095.4

文献号 : CN1068942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尚贵臣于泳魏拥辉袁敬伟钟延军孙长征白升锐武国庆林海龙熊强

申请人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蒸煮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蒸煮器,该蒸煮器包括蒸煮管(2)和卸料部件,其中,所述卸料部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管道(4)和横向管道(5),并且所述竖直管道与所述蒸煮管连通,所述竖直管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松动螺旋(6),所述横向管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出料螺旋(7),所述松动螺旋以及所述出料螺旋可各自独立运转。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器通过设置松动螺旋,在保证出料口料封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松动卸料部件的竖直管道中的物料,防止因系统压力而将物料挤压成块,保证出料通畅。

权利要求 :

1.一种蒸煮器,该蒸煮器包括蒸煮管(2)和卸料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部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管道(4)和横向管道(5),并且所述竖直管道(4)与所述蒸煮管(2)连通,所述竖直管道(4)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松动螺旋(6),所述横向管道(5)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出料螺旋(7),所述松动螺旋(6)以及所述出料螺旋(7)可各自独立运转,所述松动螺旋(6)的螺距为50-150毫米;所述松动螺旋(6)与所述出料螺旋(7)垂直错开;所述松动螺旋(6)的旋向为向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器,其中,所述松动螺旋(6)的螺距与所述出料螺旋(7)的螺距相同或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煮器,其中,所述松动螺旋(6)与所述出料螺旋(7)的间隙的垂直距离为3-1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煮器,其中,所述松动螺旋(6)的高度高于所述竖直管道(4)中的固体料封,且低于所述蒸煮管(2)的下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煮器,其中,所述蒸煮器还包括喷放阀(8),所述喷放阀(8)与所述横向管道(5)连通。

说明书 :

一种蒸煮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蒸煮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蒸煮器。

背景技术

[0002] 蒸煮器最初用于造纸,是横管连蒸系统的一部分,横管连蒸系统由混合器和多根蒸煮器串联组成,植物纤维和碱液在其中加热蒸煮,出料时为液体,其中混有植物纤维,出料顺畅。当蒸煮管用生产纤维素酒精时,出料为固体纤维质颗粒,出料的动力为加热蒸汽,由蒸汽带动固体纤维质颗粒喷出,为了节约蒸汽,在实际生产中,出料侧需有一定的料封。
[0003] 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所采用的蒸煮器中,物料通过进料口1进入蒸煮管2进行蒸煮的过程,利用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蒸煮后的物料在推料螺旋3和蒸汽的作用下进入卸料部件中,经过卸料部件的竖直管道4后,进入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5,在出料螺旋7的推动下,蒸煮后的物料经过喷放阀8离开卸料部件进入常压分离器中。
[0004] 在蒸煮压力系统中,将系统中的物料,通常为固体纤维质颗粒物料喷射到常压的外界,通过压力的突然变化,来使纤维质物料破碎成更加微小的颗粒,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维持系统的压力,同时也为了节约蒸汽,在出料侧要有一定高度的固体料封,固体料封的一侧为带压的系统,一侧为常压分离器,固体料封经常会被系统压力挤压得非常密实,造成出料口堵塞无法正常出料。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蒸煮器出料口经常堵塞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蒸煮器,该蒸煮器包括蒸煮管和卸料部件,其中,所述卸料部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管道和横向管道,并且所述竖直管道与所述蒸煮管连通,所述竖直管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松动螺旋,所述横向管道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出料螺旋,所述松动螺旋以及所述出料螺旋可各自独立运转。
[0006] 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蒸煮管进行蒸煮的过程需要通入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然后蒸煮后的物料在推料螺旋和蒸汽的作用下进入卸料部件中,在竖直管道中的松动螺旋向上的推动作用下,蒸煮后的物料得到松动,然后进入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在出料螺旋的推动下,蒸煮后的物料离开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经过喷放阀进入常压分离器中。在蒸煮器运转过程中,松动螺旋和出料螺旋同时运转。
[0007] 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器通过松动螺旋的推动作用,在保证出料口料封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松动卸料部件的竖直管道中的物料,防止因系统压力而将物料挤压成块,保证出料通畅,使物料连续地从喷放阀排出,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安装容易。
[0008]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0]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器的装置示意图;
[0011]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蒸煮器的装置示意图。
[0012] 附图标记说明
[0013] 1 进料口              2 蒸煮管
[0014] 3 推料螺旋            4 竖直管道
[0015] 5 横向管道            6 松动螺旋
[0016] 7 出料螺旋            8 喷放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8]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煮器,该蒸煮器包括蒸煮管2和卸料部件,其中,所述卸料部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管道4和横向管道5,并且所述竖直管道4与所述蒸煮管2连通,所述竖直管道4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松动螺旋6,所述横向管道5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出料螺旋7,所述松动螺旋6以及所述出料螺旋7可各自独立运转。
[0019] 在本发明中,所述蒸煮器可以为横管连续蒸煮器。
[0020] 所述蒸煮管2的尺寸可以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优选地,蒸煮管的长度为8-15米,直径为500-1500毫米。
[0021] 所述蒸煮管2的数量为本领域的常规选择,例如,蒸煮管的数量一般不超过3根。
[0022] 所述蒸煮管2可以包括蒸煮管壳体和推料螺旋3。所述推料螺旋3与蒸煮管壳体的内表面的间隙可以为15-20毫米。当蒸煮管2的数量超过1根时,从上至下的蒸煮管2中的推料螺旋3的转速依次减小。
[0023] 在进入蒸煮管2之前,物料通常要先经过螺旋喂料器,然后通过进料口1进入蒸煮管2。所述螺旋喂料器可以包括喂料螺旋、锥形壳体、料塞管和传动装置。螺旋喂料器的作用是在系统进料的同时使料片被压缩成料塞来封住蒸煮管中的蒸汽压力的反冲。
[0024] 物料通过进料口1进入蒸煮管中进行蒸煮过程,利用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所述蒸煮的条件可以根据物料进行选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0025]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动螺旋6的螺距可以与出料螺旋7的螺距相同或不同,所述松动螺旋6的螺距可以为50-150毫米,优选为50-100毫米。
[0026]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动螺旋6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所述松动螺旋6与出料螺旋7垂直错开,间隙的垂直距离可以为3-15毫米,优选为6-12毫米。所述松动螺旋6与竖直管道4的管壁距离可以为5-30毫米。
[0027] 在发明中,所述松动螺旋6和出料螺旋7的相对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在主视图上,可以如图1所示,出料螺旋7在前,松动螺旋6在后;也可以松动螺旋6在前,出料螺旋7在后。
[0028]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动螺旋6的旋向可以由驱动装置控制,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松动螺旋6的旋向为向上。在蒸煮器运行过程中,松动螺旋6向上翻动出料(又称蒸煮后的物料,下同)。
[0029]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松动螺旋6和出料螺旋7的驱动方式均为单端驱动。
[0030] 在本发明中,所述松动螺旋6的高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的,所述松动螺旋6的高度高于所述竖直管道4中的固体料封,且低于所述蒸煮管2的下沿。
[0031] 在本发明中,所述蒸煮器还可以包括喷放阀8,所述喷放阀8与所述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5连通,将出料(蒸煮后的物料,下同)排放至常压分离器中。
[0032] 蒸煮后的物料在推料螺旋和蒸汽的作用下进入卸料部件,在竖直管道4内的松动螺旋6的向上翻动下,出料得到松动,进入卸料部件横向管道5中,在出料螺旋7的推动下,出料离开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5经过喷放阀8进入常压分离器中。在蒸煮器运转过程中,优选地,松动螺旋6和出料螺旋7同时运转。
[0033]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蒸煮器中,该蒸煮器包括蒸煮管2和卸料部件,其中,蒸煮管2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1,蒸煮管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推料螺旋3,卸料部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管道4和横向管道5,并且竖直管道4与蒸煮管2连通,竖直管道4内沿其轴向设置有松动螺旋6,横向管道5内沿其轴向设置有出料螺旋7,横向管道5的出口侧连接有喷放阀8。物料经过螺旋喂料器的压缩后,通过进料口1进入蒸煮管2进行蒸煮的过程,利用蒸汽对物料进行加热,然后出料在推料螺旋3和蒸汽的作用下进入卸料部件中,在竖直管道4内的松动螺旋6向上翻动下,出料得到松动,进入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5,在出料螺旋7的推动下,出料离开卸料部件的横向管道5经过喷放阀8进入常压分离器中。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器通过设置松动螺旋,在保证出料口料封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松动卸料部件的竖直管道中的物料,防止因系统压力而将物料挤压成块,保证出料通畅。
[0034]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5]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36]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