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267055.2

文献号 : CN1069067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钱育蓉张文冲马倩李亚涛詹世举

申请人 : 钱育蓉张文冲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是一种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包括交叉路口本体、引桥组和弯道组,交叉路口本体为十字路口,交叉路口本体包括左侧路口、右侧路口、前侧路口和后侧路口;引桥组包括右上坡道、右下坡道、一层低坡道、二层低坡道、二层水平道和二层高坡道,右上坡道简称为S,右下坡道简称为X,一层低坡道简称为M,二层低坡道简称为N,二层水平道简称为H。本发明可实现交叉路口的人车分流,使得行人过马路能轻松自在,无需时刻注意信号灯的变化;无需设置红绿灯,可省去行人和车辆的等待时间,缩短在路上的时间,交通路线连贯流畅,能有效避免出现堵车现象和交通路线,使交通运行更加有序,从而提高出行的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 :

1.一种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路口本体、引桥组和弯道组,交叉路口本体为十字路口,交叉路口本体包括左侧路口、右侧路口、前侧路口和后侧路口;引桥组包括右上坡道、右下坡道、一层低坡道、二层低坡道、二层水平道和二层高坡道,右上坡道简称为S,右下坡道简称为X,一层低坡道简称为M,二层低坡道简称为N,二层水平道简称为H,二层高坡道简称为G,S、X、M、N、H和G均为单行道,S的最高端和X的最高端位于同一高度,N的最高端和G的最高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M的最高端和H的最高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N的最低端与H的一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弯道组包括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二层双路直角弯道、调头弯道和右拐弯道,在N与H的相邻端设有与H处于同一高度的调头弯道,且调头弯道的两个进出口分别和与之相邻的N的最低端以及H的一端无缝对接;在左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前至后依次为S、M、H、N、G、X;在右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后至前依次为S、M、H、N、G、X;在前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右至左依次为S、G、N、H、M、X;在后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左至右依次为S、G、N、H、M、X;位于左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前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前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右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右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后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后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左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

位于左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与位于后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位于前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与位于右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位于左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与位于前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二层双路直角弯道,位于后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与位于右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二层双路直角弯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S、X、M、N、H和G均为仅能容纳单辆车通行的单车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S、X、M、N、H和G均为至少能容纳两辆车并驾齐驱的多车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右拐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S或X的最高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一层双路直角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或/和,二层双路直角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一层双路直角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或/和,二层双路直角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二层双路直角弯道、调头弯道和右拐弯道的底部均设有支撑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二层双路直角弯道、调头弯道和右拐弯道的底部均设有支撑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包括横梁和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分别位于对应弯道的下方的左右两侧,两根支撑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支撑在对应弯道底面上的横梁。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支撑部件包括横梁和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分别位于对应弯道的下方的左右两侧,两根支撑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支撑在对应弯道底面上的横梁。

说明书 :

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计技术领域,是一种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交叉路口人车混行,行人和车辆等红绿灯时间越来越长,堵车现象非常严重,加上越来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很多司机情绪焦躁,往往会匆忙赶最后变灯的几秒钟加速,路口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在等待时间较长时,还会有部分司机产生机会主义心理,漠视交通规则而任意变道,加剧交叉路口的堵塞状况,导致交通混乱,增加出行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交叉路口存在的人车混行,等红绿灯时间长,堵车现象非常严重,路口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通混乱,出行的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包括交叉路口本体、引桥组和弯道组,交叉路口本体为十字路口,交叉路口本体包括左侧路口、右侧路口、前侧路口和后侧路口;引桥组包括右上坡道、右下坡道、一层低坡道、二层低坡道、二层水平道和二层高坡道,右上坡道简称为S,右下坡道简称为X,一层低坡道简称为M,二层低坡道简称为N,二层水平道简称为H,二层高坡道简称为G,S、X、M、N、H和G均为单行道,S的最高端和X的最高端位于同一高度,N的最高端和G的最高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M的最高端和H的最高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N的最低端与H的一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弯道组包括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二层双路直角弯道、调头弯道和右拐弯道,在N与H的相邻端设有与H处于同一高度的调头弯道,且调头弯道的两个进出口分别和与之相邻的N的最低端以及H的一端无缝对接;在左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前至后依次为S、M、H、N、G、X;在右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后至前依次为S、M、H、N、G、X;在前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右至左依次为S、G、N、H、M、X;在后侧路口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左至右依次为S、G、N、H、M、X;位于左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前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前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右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右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后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后侧路口的S的最高端和位于左侧路口的X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位于左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与位于后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位于前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与位于右侧路口的M和H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位于左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与位于前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二层双路直角弯道,位于后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与位于右侧路口的G和N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二层双路直角弯道。
[0005]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 上述S、X、M、N、H和G均可为仅能容纳单辆车通行的单车道。
[0007] 上述S、X、M、N、H和G均可为至少能容纳两辆车并驾齐驱的多车道。
[0008] 上述右拐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S或X的最高端之间均可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0009] 上述一层双路直角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可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0010] 上述二层双路直角弯道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可设有连接段,连接段为水平端或坡段。
[0011] 上述一层双路直角弯道、二层双路直角弯道、调头弯道和右拐弯道的底部均可设有支撑部件。
[0012] 上述支撑部件包可括横梁和两根支撑柱,两根支撑柱分别位于对应弯道的下方的左右两侧,两根支撑柱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支撑在对应弯道底面上的横梁。
[0013]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利用引桥组和弯道组的配合可实现交叉路口的人车分流,使得行人过马路能轻松自在,无需时刻注意信号灯的变化,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无需因匆忙计数而加快步伐,大幅提高其交叉路口通行的安全系数;无需设置红绿灯,可省去行人和车辆的等待时间,缩短在路上的时间,交通路线连贯流畅,能有效避免出现堵车现象和交通路线,使交通运行更加有序,从而提高出行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2为附图1的立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左侧路口,2为右侧路口,3为前侧路口,4为后侧路口,5为S,6为X,7为M,8为N,9为H,10为G,11为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2为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3为调头弯道,14为右拐弯道,15为连接段,16为横梁,17为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8]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9]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0] 如附图1、2所示,该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包括交叉路口本体、引桥组和弯道组,交叉路口本体为十字路口,交叉路口本体包括左侧路口1、右侧路口2、前侧路口3和后侧路口4;引桥组包括右上坡道、右下坡道、一层低坡道、二层低坡道、二层水平道和二层高坡道,右上坡道简称为S5,右下坡道简称为X6,一层低坡道简称为M7,二层低坡道简称为N8,二层水平道简称为H9,二层高坡道简称为G10,S5、X6、M7、N8、H9和G10均为单行道,S5的最高端和X6的最高端位于同一高度,N8的最高端和G10的最高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M7的最高端和H9的最高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N8的最低端与H9的一端相邻且位于同一高度;弯道组包括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调头弯道13和右拐弯道14,在N8与H9的相邻端设有与H9处于同一高度的调头弯道13,且调头弯道13的两个进出口分别和与之相邻的N8的最低端以及H9的一端无缝对接;在左侧路口1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前至后依次为S5、M7、H9、N8、G10、X6;在右侧路口2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后至前依次为S5、M7、H9、N8、G10、X6;在前侧路口3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右至左依次为S5、G10、N8、H9、M7、X6;在后侧路口4上引桥组的排列由左至右依次为S5、G10、N8、H9、M7、X6;位于左侧路口1的S5的最高端和位于前侧路口3的X6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14,位于前侧路口3的S5的最高端和位于右侧路口2的X6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14,位于右侧路口2的S5的最高端和位于后侧路口4的X6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14,位于后侧路口4的S5的最高端和位于左侧路口1的X6的最高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右拐弯道14;位于左侧路口1的M7和H9的相邻端与位于后侧路口4的M7和H9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位于前侧路口3的M7和H9的相邻端与位于右侧路口2的M7和H9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位于左侧路口1的G10和N8的相邻端与位于前侧路口3的G10和N8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位于后侧路口4的G10和N8的相邻端与位于右侧路口2的G10和N8的相邻端之间设有两端分别与其无缝对接的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在使用过程中,以左侧路口1和前侧路口3的交通路线为例,右侧路口2的交通路线以左侧路口1为参照,后侧路口4的交通路线以前侧路口3为参照;其使用均以单车道为例,多车道以单车道为参照,当各个引桥和弯道均为单车道时,对应各引桥组对接路口的路面均为六车道,六车道按照其在相应路口的位置由左至右依次称为左一、左二、左三、右三、右二、右一。对于左侧路口1而言,右一上的车可依次通过左侧路口1的S5、右拐弯道14、前侧路口3的X6实现右拐过程;右二和右三上的车汇入左侧路口1的M7,其中需要左拐的车可依次通过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后侧路口4的M7实现,需要直行的车可依次通过一层双路直角弯道
11、后侧路口4的H9、调头弯道13、后侧路口4的N8、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右侧路口2的G10实现。对于前侧路口3而言,右拐以左侧路口1的右拐过程为参照,左拐和直行过程为:右二和右三上的车汇入汇入前侧路口3的G10,其中需要左拐的车可依次通过二层双路直角弯道
12、左侧路口1的G10实现,需要直行的车可依次通过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左侧路口1的N8、调头弯道13、左侧路口1的H9、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后侧路口4的M7实现;由此所有的车辆在经过交叉路口本体时,均可通过上下桥完成,使得桥下成为行人通过的区域,实现强制性人车分流,确保通行的安全性。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利用引桥组和弯道组的配合可实现交叉路口的人车分流,使得行人过马路能轻松自在,无需时刻注意信号灯的变化,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无需因匆忙计数而加快步伐,大幅提高其交叉路口通行的安全系数;无需设置红绿灯,可省去行人和车辆的等待时间,缩短在路上的时间,交通路线连贯流畅,能有效避免出现堵车现象和交通路线,使交通运行更加有序,从而提高出行的安全系数。
[0021]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交叉路口人车分流立交桥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2] 如附图1、2所示,S5、X6、M7、N8、H9和G10均为仅能容纳单辆车通行的单车道。这样可避免出现强行超车、乱变道的现象,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出现的安全系数。根据需求,S5、X6、M7、N8、H9和G10均可预设应急车道。
[0023] 如附图1、2所示,S5、X6、M7、N8、H9和G10均为至少能容纳两辆车并驾齐驱的多车道。根据需求,S5、X6、M7、N8、H9和G10也可采用单车道和多车道混合搭配的形式,以满足更加复杂的交通状况。
[0024] 如附图1、2所示,右拐弯道14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S5或X6的最高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15,连接段15为水平端或坡段。这样可便于道路施工,连接段15可根据需求添设,以满足不同的高度需求。
[0025] 如附图1、2所示,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15,连接段15为水平端或坡段。这样可便于道路施工,连接段15可根据需求添设,以满足不同的高度需求。
[0026] 如附图1、2所示,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的两端和与之对接的相邻端之间均设有连接段15,连接段15为水平端或坡段。这样可便于道路施工,连接段15可根据需求添设,以满足不同的高度需求。
[0027] 如附图1、2所示,一层双路直角弯道11、二层双路直角弯道12、调头弯道13和右拐弯道14的底部均设有支撑部件。根据需求,支撑部件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如桥墩、桥台、支撑架等。
[0028] 如附图1、2所示,支撑部件包括横梁16和两根支撑柱17,两根支撑柱17分别位于对应弯道的下方的左右两侧,两根支撑柱17的顶端之间连接有支撑在对应弯道底面上的横梁16。
[0029]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