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通风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183378.3

文献号 : CN10694006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劳月清

申请人 : 浙江立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通风系统,包括控制组件、鼓风装置、管路组件以及过滤组件,还包括进风管、回风管及与进风管相连通的气流控制模块;气流控制模块包括多节出风管,多节出风管呈并列排布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出风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出风孔,出风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出风管出风量及出风方向的百叶;回风管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回风管上开设有回风孔,出风管的出风孔与回风管的回风孔之间形成空气气流,通过并列设置出风管,并在出风管内滑移设置隔风板,使得出风管上的出风孔出风面积能够方便的调节变化,从而改变室内气流的大小,并排设置的出风管也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室内气流层次的改变。

权利要求 :

1.一种室内通风系统,包括控制组件(1)、鼓风装置(2)、管路组件(3)以及过滤组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风管(5)、回风管(6)以及与所述进风管(5)相连通的气流控制模块(7);

所述气流控制模块(7)包括多节与所述进风管(5)相连通的出风管(8),多节所述出风管(8)呈并列排布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所述出风管(8)沿其轴向开设有气流通道(9),所述气流通道(9)内滑移套设有隔风板(32)以及驱动所述隔风板(32)沿所述气流通道(9)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出风管(8)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呈长条形的出风孔(10),所述出风孔(10)的两相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出风孔(10)出风大小及出风方向的百叶(11),所述百叶(11)由设置于所述出风管(8)上的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

所述回风管(6)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所述回风管(6)上开设有回风孔(12),所述出风管(8)的出风孔(10)与所述回风管(6)的回风孔(12)之间形成空气气流;

所述进风管(5)与所述回风管(6)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进风管(5)及回风管(6)中气流进行换热的换热组件,以及用于改变回风管(6)与进风管(5)中气流方向的换向组件;

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1)控制连接,响应于控制组件(1)的控制信号控制百叶(11)的转动角度以及隔风板(32)在出风管(8)中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沿所述气流通道(9)长度方向设置的丝杠(13)以及驱动所述丝杠(13)转动的电机(14),所述隔风板(32)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杠(13)外壁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丝杠(13)穿设与所述螺纹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沿所述出风管(8)长度方向设置的电磁轨道,所述隔风板(32)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磁轨道相配合的磁性块并受所述电磁轨道上的电磁力驱动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10)呈长条状且沿出风管(8)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出风管(8)的侧壁上,所述气流通道(9)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气流通道(9)内空气的加热件(16),所述气流通道(9)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流通道(9)内气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所述温度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组件(1)信号连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控制组件(1),所述控制组件(1)与所述加热件(16)控制连接,响应于所述温度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件(16)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8)上设置有静电发生器(19),所述气流通道(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片与所述静电发生器(19)相接的软性集尘片(18),所述软性集尘片(18)与所述静电发生器(19)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上设置有进气口(20)、出气口(21)、内毛细管(22)以及外毛细管(23),所述内毛细管(22)同轴心线设置于所述外毛细管(23)的内部,所述进气口(20)与所述出气口(21)分别与多根所述内毛细管(22)与外毛细管(23)相连通;

所述进风管(5)与回风管(6)分别与所述进气口(20)与出气口(21)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分别包括设置于进风管(5)与回风管(6)上的电磁多通阀(24),其中,所述进风管(5)与回风管(6)呈交叉设置,所述电磁多通阀(24)设置于所述进风管(5)与回风管(6)的交叉处,所述电磁多通阀(24)与所述控制组件(1)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8)与进风管(5)相接处设置有限流片(25),所述限流片(25)呈圆环形且可拆卸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管(8)的内壁上,所述限流片(25)上开设有过流通孔(26),所述过流通孔(26)的的直径大小与所述过流通孔(26)距离进风管(5)进风口的距离呈反相关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风板(32)的边缘向外延伸设置有软性刷片(27)。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室内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包括,控制面板(28),包括设置于室内墙体上的开关选择按键,或无线信号收发器及与之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器;

存储器(29),用于存储不同温度条件或自动控制模式下的室内气流控制数据;

处理器(30),与控制面板(28)、温度传感器(17)以及存储器(29)电连接,用于将各控制信号、检测信号及存储数据根据设定规则转换成控制信号并输出;

外围驱动电路(34),与所述处理器(30)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加热件(16)以及所述电磁多通阀(24)控制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处理器(30)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内气流通风状态。

说明书 :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室内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构造上,通常设置有通风系统以满足建筑内室的人员生活需要。现有的室内通风系统,主要由进气设备、过滤设备、送风通道以及排气设备组成,通常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上述系统中还会加入一些例如空气净化设备、增温加湿设备等。
[0003] 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3687278U的中国专利,便提出了一种科技馆楼宇的被动式通风系统,主要包括建筑框架主体,所述的建筑框架主体两侧设有送风通道,建筑框架主体底端设有带有进风口的地下室,送风通道之间为若干个办公间,办公间之间通过通风口连通,所述的建筑框架主体上端设有与办公间连通的烟囱。上述对比文件公开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类似,都是固定的出风口结构,上述结构的优点是安装方便,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通风系统不能在室内形成多层次、多方向的气流,例如室内某一区域始终感知不到气流的存在,而处于出风口区域内却风力强劲,这种设计降低了室内人员的舒适感;上述结构由于在建筑物内采用统一出风进风的方式,在夏天和冬天气流中施加的冷量或热量损失极大,增加了建筑通风系统的耗能。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实际运用中室内通风系统气流层次方向单一、舒适感差,耗能高这一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室内通风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包括控制组件、鼓风装置、管路组件以及过滤组件,还包括进风管、回风管以及与所述进风管相连通的气流控制模块;所述气流控制模块包括多节与所述进风管相连通的出风管,多节所述出风管呈并列排布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所述出风管沿其轴向开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内滑移套设有隔风板以及驱动所述隔风板沿所述气流通道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出风管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呈长条形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的两相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出风孔出风大小及出风方向的百叶,所述百叶由设置于所述出风管上的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所述回风管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所述回风管上开设有回风孔,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孔与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孔之间形成空气气流;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回风管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进风管及回风管中气流进行换热的换热组件,以及用于改变回风管与进风管中气流方向的换向组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控制连接,响应于控制组件的控制信号控制百叶的转动角度以及隔风板在出风管中的位置。
[000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技术中出风方向及出风量恒定的固定出风孔改为活动出风口孔,并且通过出风管的并列排布,在调节各个出风管的出风量以及出风方向的同时使得室内的气流能够呈现出多层次的变化,提升室内人员的舒适感;通过设置换热组件,使得整个通风系统的能耗更低,并且利用换热组件,使得整个通风系统的温度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在室内出现温度上的突变;换向组件使得整个通风系统的气流流向更加的灵活多变,并且能够避免管路组件中由于气流流向单一而聚集细菌或灰尘。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沿所述气流通道长度方向设置的丝杠以及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电机,所述隔风板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杠外壁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丝杠穿设与所述螺纹孔中。
[00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隔风板运动,隔风板运动使得出风孔的出风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精确地调节室内风量、风速以及气流层次。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沿所述出风管长度方向设置的电磁轨道,所述隔风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电磁轨道相配合的磁性块并受所述电磁轨道上的电磁力驱动运动。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流在电磁轨道上的变化便可以精确地控制隔风板的位置,使得整个室内通风系统的出风量与气流层次能够被精确地控制。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孔呈长条状且沿出风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出风管的侧壁上,所述气流通道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所述气流通道内空气的加热件,所述气流通道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流通道内气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组件信号连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加热件控制连接,响应于所述温度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加热件工作。
[00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件设置于出风管内,在建筑外部的气流进入到室内的末端对气流进行加热,减少了气流中的热量由于长距离传输而造成的损耗,降低能耗;并且由于各个出风管呈并列排布,通过在出风管内设置加热件,不同的出风管内输出的气流温度不同,将会在室内形成微小的热对流,这种由于空气热交换而引起的气流相较于鼓风设备鼓动的气流渗透性更强,能够抵达室内的各个角落,给人的感觉也更加自然舒适。
[0013]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上设置有静电发生器,所述气流通道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片与所述静电发生器相接的软性集尘片,所述软性集尘片与所述静电发生器电连接。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出风管内进一步吸附滤除掉气流中的杂质,使得出风管吹出的风更加清洁,并且当出风管没有气流时,设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的出风管也能够起到吸附室内杂质灰尘的作用。
[0015]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内毛细管以及外毛细管,所述内毛细管同轴心线设置于所述外毛细管的内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分别与多根所述内毛细管与外毛细管相连通;所述进风管与回风管分别与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相连通。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进风管与回风管时,只需要将进风管与回风管接通到进气口与出气口即可,在运行过程中,进风管与回风管内的气流在毛细管中进行热交换,由回风管排出的气流温度更加接近于进风管内气流的温度,而进风管内进入到室内的气流温度也最终接近于回风管内的温度,即室内的温度,在减少能量损耗的同时能够保证室内气流温度不会发生突变,提升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组件分别包括设置于进风管与回风管上的电磁多通阀,其中,所述进风管与回风管呈交叉设置,所述电磁多通阀设置于所述进风管与回风管的交叉处,所述电磁多通阀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001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磁多通阀可以选通进风管与回风管中气流的流向,简单方便地实现进风管与回风管之间的气流换向。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管与进风管相接处设置有限流片,所述限流片呈圆环形且可拆卸固定设置于所述出风管的内壁上,所述限流片上开设有过流通孔,所述过流通孔的的直径大小与所述过流通孔距离进风管进风口的距离呈反相关设置。
[002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各个出风管内的气流流速相对均匀。
[0021] 进一步的,所述隔风板的边缘向外延伸设置有软性刷片。
[002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隔风板运动的同时利用隔风板上的软性刷片清洁出风管内壁。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0024] 控制面板,包括设置于室内墙体上的开关选择按键,或无线信号收发器及与之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不同温度条件或自动控制模式下的室内气流控制数据;处理器,与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以及存储器电连接,用于将各控制信号、检测信号及存储数据根据设定规则转换成控制信号并输出;外围驱动电路,与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加热件以及所述电磁多通阀控制连接,接收并响应于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内气流通风状态。
[00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室内的气流流向及气流层次可以被精确地控制,存储器中可以存储各个温度条件下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流方向及层次数据,从而实现室内气流方向及层次的自动控制,使得整个室内通风系统更加的智能化。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7] (1)通过并列设置出风管,并在出风管内滑移设置隔风板,使得出风管上的出风孔出风面积能够方便的调节变化,从而改变室内气流的大小,并排设置的出风管也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室内气流层次的改变;
[0028] (2)通过设置活动的百叶,可以调节吹向室内的气流方向,结合隔风板的作用实现对室内气流大小方向以及气流层次的调节;
[0029] (3)通过设置换热组件,在降低整个室内通风系统耗能的同时,使得室内的气流温度更加的稳定,保证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0030] (4)通过设置智能化的控制组件,使得整个室内通风系统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者是使用者个人的偏好精确地控制室内气流层次及大小,在最小的能耗基础上保证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0031] (5)通过设置换向组件,使得整个室内通风系统的风向更为多变,也使得整个管路组件更加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视角一);
[0034] 图3为本发明出风管的结构示意图(视角二);
[0035] 图4为换热组件的示意图;
[0036] 图5为进风管与回风管换向组件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控制组件框架示意图。
[0038] 附图标志:1、控制组件;2、鼓风装置;3、管路组件;4、过滤组件;5、进风管;6、回风管;7、气流控制模块;8、出风管;9、气流通道;10、出风孔;11、百叶;12、回风孔;13、丝杠;14、电机;16、加热件;17、温度传感器;18、软性集尘片;19、静电发生器;20、进气口;21、出气口;22、内毛细管;23、外毛细管;24、电磁多通阀;25、限流片;26、过流通孔;27、软性刷片;28、控制面板;29、存储器;30、处理器;31、滑槽;32、隔风板;33、微型电机;34、外围驱动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0040]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整体上包括控制组件1、鼓风装置2、管路组件3以及过滤组件4。还包括与管路组件3相连通的进风管5、回风管6以及与进风管5相连通的气流控制模块7。
[004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气流控制模块7包括多节与进风管5相连通的出风管8,多节出风管8呈并列排布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设置在室内天花板上,各个出风管8处于同一平面内设置且相互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3倍出风管8的底面宽度,上述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借助于出风管8本身起到天花板的装饰作用,尤其适用于一些开阔的室内办公场地,在保证美观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各个出风管8出风量的均匀与层次感。
[0042]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出风管8沿其轴向开设有气流通道9,气流通道9内滑移套设有隔风板32以及驱动隔风板32沿气流通道9运动的第一驱动件。上述气流通道9呈矩形或者椭圆形,在气流通道9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31,相应的在上述隔风板32的边缘开设有与所述滑槽31相对应的滑片。就第一驱动件而言,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件包括沿气流通道9长度方向设置的丝杠13以及驱动丝杠13转动的电机14,电机14的转轴与丝杠13通过法兰同轴设置,隔风板32上开设有与丝杠13外壁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丝杠13穿设与螺纹孔中。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电机14的转动带动隔风板32运动。在出风管8的侧壁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呈长条形的出风孔10,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个,出风孔10呈长条状且沿出风管8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出风管8的侧壁上。隔风板32运动使得上述出风孔10的出风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可以精确地调节室内风量、风速以及气流层次。
[0043] 为了能够使得出风管8吹出的风方向更为多样,出风孔10的两相对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用于调节出风孔10出风大小及出风方向的百叶11,百叶11由设置于出风管8上的第二驱动件驱动转动。如图3所示,百叶11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轴承转动连接,上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微型电机33,通过微型电机33带动百叶11转动,从而调节出风管8的出风方向。
[0044] 为了能够在室内产生气流通路,回风管6设置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回风管6上开设有回风孔12,出风管8的出风孔10与回风管6的回风孔12之间形成空气气流。
[0045] 上述方案中,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均与控制组件1控制连接,响应于控制组件1的控制信号控制百叶11的转动角度以及隔风板32在出风管8中的位置。
[0046] 传统的进风管5与回风管6之间设置有温度调节设备,但是上述设备往往设置于进风管5的入口处,在气流的初期对气流进行加热或者冷却,由此导致气流在长距离的传输过程中,气流中所包含的热量或者冷量会出现流失,使得整个建筑内部的通风系统耗能巨大。为此,本发明中,进风管5与回风管6之间设置有用于对进风管5及回风管6中气流进行换热的换热组件,上述换热组件的位置位于建筑中单个的室内进风口处而非整个建筑物的进风口处。如图4所示,具体而言,上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箱,换热箱上设置有进气口20、出气口
21、内毛细管22以及外毛细管23,内毛细管22同轴心线设置于外毛细管23的内部,进气口20与出气口21分别与多根内毛细管22与外毛细管23相连通;进风管5与回风管6分别与进气口
20与出气口21相连通。在安装进风管5与回风管6时,只需要将进风管5与回风管6接通到进气口20与出气口21即可,在运行过程中,进风管5与回风管6内的气流在毛细管中进行热交换,由回风管6排出的气流温度更加接近于进风管5内气流的温度,而进风管5内进入到室内的气流温度也最终接近于回风管6内的温度,即室内的温度,在减少能量损耗的同时能够保证室内气流温度不会发生突变,提升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0047] 除上述换热组件的设置外,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室内的温度,在气流通道9的顶壁上设置有用于加热气流通道9内空气的加热件16,气流通道9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气流通道9内气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与控制组件1信号连接,输出温度检测信号至控制组件1,控制组件1与加热件16控制连接,响应于温度检测信号控制加热件16工作。上述技术方案实质上构成了一个室内温度的闭环控制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许多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16优选为电热片或者电热丝,加热件16设置于出风管8内,在建筑外部的气流进入到室内的末端对气流进行加热,减少了气流中的热量由于长距离传输而造成的损耗,降低能耗;并且由于各个出风管8呈并列排布,通过在出风管8内设置加热件16,不同的出风管8内输出的气流温度不同,将会在室内形成微小的热对流,这种由于空气热交换而引起的气流相较于鼓风设备鼓动的气流渗透性更强,能够抵达室内的各个角落,给人的感觉也更加自然舒适。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5与回风管6之间设置有用于改变回风管6与进风管5中气流方向的换向组件。如图5所示,换向组件分别包括设置于进风管5与回风管6上的电磁多通阀24,其中,进风管5与回风管6呈交叉设置,电磁多通阀24设置于进风管5与回风管6的交叉处,电磁多通阀24与控制组件1电连接。上述技术方案,电磁多通阀24可以选通进风管5与回风管6中气流的流向,简单方便地实现进风管5与回风管6之间的气流换向。
[0049] 出风管8上设置有静电发生器19,气流通道9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片与静电发生器19相接的软性集尘片18,软性集尘片18与静电发生器19电连接。综合上述换向以及静电除尘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出风管8内进一步吸附滤除掉气流中的杂质,使得出风管8吹出的风更加清洁,并且当出风管8没有气流时,设于室内天花板或墙体上的出风管8也能够起到吸附室内杂质灰尘的作用。
[0050] 为了在隔风板32运动的同时利用隔风板32上的软性刷片27清洁出风管8内壁,隔风板32的边缘向外延伸设置有软性刷片27。
[0051] 为了保证各个出风管8内的气流流速相对均匀,优化的,出风管8与进风管5相接处设置有限流片25,限流片25呈圆环形且可拆卸固定设置于出风管8的内壁上,限流片25上开设有过流通孔26,过流通孔26的的直径大小与过流通孔26距离进风管5进风口的距离呈反相关设置。
[0052] 在本发明中,如图6所示,控制组件1主要包括控制面板28、存储器29、处理器30、外围驱动电路34。
[0053] 控制面板28包括设置于室内墙体上的开关选择按键,或无线信号收发器及与之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器。与传统的开关选择按键类似,本发明中的按键设置在墙体上,供使用者操作。为了实现室内气流通风环境的远程控制,例如采用遥控板或者其它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器件来控制室内的通风环境,本实施例中加入了无线信号收发器及与之通信连接的人机交互器,上述无线信号收发器包括WIFI无线通信模块或者GPRS通信模块,对应的人机交互器采用内置有设定控制程序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0054] 为了实现本实施例中的通风系统智能自动控制,在整个控制组件1中还设置有存储器29,存储器29用于存储不同温度条件或自动控制模式下的室内气流控制数据,上述存储器29采用列表存储的方法,包括存储芯片以及数据读取电路,方便数据的读取调用。
[0055]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30与控制面板28、温度传感器17以及存储器29电连接,用于将各控制信号、检测信号及存储数据根据设定规则转换成控制信号并输出。上述处理器30采用微处理器30芯片,例如单片机或FPGA及其外围电路等,对使用者的输入信息进行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
[0056] 外围驱动电路34与处理器30信号连接,与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加热件16以及电磁多通阀24控制连接,接收并响应于处理器30的控制信号控制室内气流通风状态。上述外围芯片主要包括数模转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用于将处理器30输出的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而后放大,直接控制各个被驱动件的工作状态。
[0057]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室内通风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室内的气流流向及气流层次可以被精确地控制,通过不断改变各个气流通道9内隔风板32的位置,可以实现室内气流的多向化控制。存储器29中可以存储各个温度条件下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流方向及层次数据,从而实现室内气流方向及层次的自动控制,使得整个室内通风系统更加的智能化,相较于传统的单一的控制输出模式,上述控制方式使得室内的人员感受更加的舒适。
[0058] 实施例二
[0059] 一种室内通风系统,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驱动件包括沿出风管8长度方向设置的电磁轨道,隔风板32上设置有与电磁轨道相配合的磁性块并受电磁轨道上的电磁力驱动运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流在电磁轨道上的变化便可以精确地控制隔风板32的位置,使得整个室内通风系统的出风量与气流层次能够被精确地控制。
[006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