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铰复合刀具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265335.X

文献号 : CN10700895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海左小陈曾晓锋卞玲玲

申请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柄部和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所述副切削刃包括两组刃带组,每组所述刃带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一条主刃带和至少一条副刃带,各所述副刃带依次设于所述主刃带的一侧,两组刃带组关于所述柄部轴线中心对称,其中一组刃带组中的主刃带与另一组中最后一条副刃带的之间形成两条主排屑槽,在每组刃带组中,所述主刃带与第一条副刃带之间以及各副刃带之间形成副排屑槽,所述主刃带为锋刃,所述副刃带为圆柱刃,所述主刃带的外径大于各副刃带的外径,所述主刃带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副刃带的轴向长度。本发明集钻削铰削为一体的,具有简化了加工工艺、表面加工质量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柄部(10)和切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包括主切削刃(1)和副切削刃(2),所述副切削刃(2)包括两组刃带组,每组所述刃带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一条主刃带(3)和两条副刃带(4),各所述副刃带(4)依次设于所述主刃带(3)的一侧,两组刃带组关于所述柄部(10)轴线中心对称,其中一组刃带组中的主刃带(3)与另一组中最后一条副刃带(4)的之间形成主排屑槽(5),在每组刃带组中,所述主刃带(3)与第一条副刃带(4)之间以及各副刃带(4)之间形成副排屑槽(6),所述主刃带(3)为锋刃,所述副刃带(4)为圆柱刃,所述主刃带(3)的外径大于各副刃带(4)的外径,所述主刃带(3)外径与各副刃带(4)外径之间的差值为0.002mm~0.01mm,所述主刃带(3)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副刃带(4)的轴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刃带(4)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分屑槽(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副刃带(4)上的分屑槽(7)错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屑槽(7)的底部为内圆弧状,所述分屑槽(7)的两侧壁之间具有夹角α,α取值为55°~65°,所述分屑槽(7)的深度为

0.2mm~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切削刃(1)的后刀面上具有内冷油孔(8),所述内冷油孔(8)贯穿所述切削部(20)。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钻铰复合刀具,其特征在于:在每组刃带组中,所述主刃带(3)的轴向长度与任一条副刃带(4)的轴向长度差值为1mm~3mm。

说明书 :

一种钻铰复合刀具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铰复合刀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金属切削加工行业中,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孔通用的加工工艺为钻孔→扩孔→铰孔。即在加工时,首先使用钻头打孔,再使用铰刀进行精加工,在铰刀进行精加工前需要使用扩刀进行半精加工。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而且还增加了换刀时间,导致加工效率低,刀具成本增加。随着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客户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简化加工工艺,提高效率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钻削铰削为一体的、简化了加工工艺、表面加工质量好的钻铰复合刀具。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柄部和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所述副切削刃包括两组刃带组,每组所述刃带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一条主刃带和至少一条副刃带,各所述副刃带依次设于所述主刃带的一侧,两组刃带组关于所述柄部轴线中心对称,其中一组刃带组中的主刃带与另一组中最后一条副刃带的之间形成主排屑槽,在每组刃带组中,所述主刃带与第一条副刃带之间以及各副刃带之间形成副排屑槽,所述主刃带为锋刃,所述副刃带为圆柱刃,所述主刃带的外径大于各副刃带的外径,所述主刃带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副刃带的轴向长度。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 所述主刃带外径与各副刃带外径之间的差值为0.002mm~0.01mm。
[0008] 所述副刃带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分屑槽。
[0009] 各所述副刃带上的分屑槽错开设置。
[0010] 所述分屑槽的底部为内圆弧状,所述分屑槽的两侧壁之间具有夹角α,α取值为55°~65°,所述分屑槽的深度为0.2mm~0.4mm。
[0011] 所述主切削刃的后刀面上具有内冷油孔,所述内冷油孔贯穿所述切削部。
[0012] 在每组刃带组中,所述主刃带的轴向长度与任一条副刃带的轴向长度差值为1mm~3mm。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4] 1、本发明的钻铰复合刀具,进行切削时,主切削刃先接触工件,进行正常的钻削,当主切削刃加工完成后,副切削刃进入工件,由于主刃带轴向上高于副刃带,且主刃带为锋刃,所以主刃带首先进行切削作用,当主刃带完成切削作用后,副刃带进入工件,由于副刃带为圆柱刃且外径略小于主刃带,所以副刃带进行挤压加工,使工件得到更好的加工表面质量,简化了加工工艺,该结构的钻铰复合刀具,副切削刃集钻削铰削为一体的,同时具有切削和挤压的作用,即先切削,再挤压,很好的保证了工件上孔的表面质量。
[0015] 2、本发明的钻铰复合刀具,在副切削刃上设计分屑槽,可有效的断屑及分屑,使铁屑可以顺利的排出而不进入切削区域,从而很好的保证了零件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的分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的主刃带、副刃带的轴向长度示意图。
[0021] 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2] 1、主切削刃;10、柄部;2、副切削刃;3、主刃带;4、副刃带;5、主排屑槽;6、副排屑槽;7、分屑槽;8、内冷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钻铰复合刀具的一种实施例,该钻铰复合刀具包括柄部10和切削部,切削部包括主切削刃1和副切削刃2,副切削刃2包括两组刃带组,每组刃带组包括呈螺旋状设置的一条主刃带3和至少一条副刃带4,各所述副刃带4依次设于主刃带3的一侧,两组刃带组关于柄部10轴线中心对称,其中一组刃带组中的主刃带3与另一组中最后一条副刃带4的之间形成主排屑槽5,在每组刃带组中,主刃带3与第一条副刃带4之间以及各副刃带4之间形成副排屑槽6,主刃带3为锋刃,两个副刃带4为圆柱刃,主刃带3的外径大于副刃带4的外径,主刃带3的轴向长度均大于各副刃带4的轴向长度。
[0025] 本实施例中,在每组刃带组中,紧挨着主刃带3的副刃带4为第一条副刃带4,与第一条副刃带4相邻的为第二条副刃带4,与主刃带3相隔最远的为最后一条副刃带4。本实施例以每组刃带组包括一条主刃带3和两条副刃带4为例,如图2所示,两组刃带组之间形成两个大的主排屑槽5,四个小的副排屑槽6,即一组的主刃带3与另一组的最后一条副刃带4之间形成主排屑槽5,每组中第一条副刃带4与主刃带3之间形成副排屑槽6,第一条副刃带4与第二条副刃带4之间形成副排屑槽6。
[0026] 进行切削时,主切削刃1先接触工件,进行正常的钻削,当主切削刃1加工完成后,副切削刃2进入工件。由于主刃带3轴向上高于副刃带4,且主刃带3为锋刃,所以主刃带3首先进行切削作用,当主刃带3完成切削作用后,副刃带4进入工件,由于副刃带4为圆柱刃且外径略小于主刃带3,所以副刃带4进行挤压加工,使工件得到更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本实施例的钻铰复合刀具,副切削刃2同时具有切削和挤压的作用,即先切削,再挤压,很好的保证了工件上孔的表面质量。
[0027] 在具体应用实例中,主刃带3外径与副刃带4外径之间的差值在0.002mm~0.01mm内。本实施例中,两条主刃带3外径尺寸大于四条副刃带4,差值为0.01mm。
[0028] 在每组刃带组中,主刃带3的轴向长度与任一条副刃带4的轴向高度差值为1mm~3mm。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刃带3的轴向长度H,其余两条副刃带4的轴向高度为H1和H2,H>H1,H与H1之间的差值为1mm,H1>H2,从而保证了两条为锋刃的主刃带3先进行切削,四条为圆柱刃的副刃带4后进行挤压,从而一次性加工同时达到钻孔和铰孔的效果。
[0029] 本实施例中,副刃带4上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分屑槽7。各副刃带4上的分屑槽7错开设置。分屑槽7的底部为内圆弧状,分屑槽7的两侧壁之间具有夹角α,α取值为55°~65°,分屑槽7的深度h为0.2mm~0.4mm。本实施例中,α为60°±5°,其h取值为0.4mm。在切削的过程中会产生细长的铁屑,这种铁屑由可能会进入刀具的后刀面,与被加工表面产生摩擦,从而破坏表面质量。本实施例在副刃带4上设计分屑槽7,可有效的断屑及分屑,使铁屑可以顺利的排出而不进入切削区域,从而很好的保证了零件的表面质量。
[0030] 本实施例中,主切削刃1的后刀面上具有内冷油孔8,内冷油孔8贯穿切削部。进行切削时,主切削刃1先接触工件,进行正常的钻削,由于主切削刃1后刀面具有内冷油孔8,可以大大的降低切削所产生的热量,有效的保护了主切削刃1,降低其磨损,也有利于铁屑顺利的排出。
[0031]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