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319744.3

文献号 : CN1070095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鑫黄勃蔡卫娟

申请人 : 湖南三一快而居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预制件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所述预制件生产方法包括:在底模安装多孔网,或多孔网和边模,及放置钢筋骨架,使所述钢筋骨架位于所述多孔网或所述多孔网和边模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所述预制件包括钢筋骨架、多孔网和预制件本体,所述多孔网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预制件本体通过将预制件本体原料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形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生产方法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难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底模安装多孔网,或多孔网和边模,及放置钢筋骨架,使所述钢筋骨架位于所述多孔网或所述多孔网和边模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包括钢筋骨架、多孔网和预制件本体的预制件;

其中,所述多孔网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溢出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毛刺面的第二过孔;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插入钢筋箍,并使所述钢筋箍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

所述多孔网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从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插入钢筋箍,并使所述钢筋箍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的步骤,包括:从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将所述钢筋箍于所述第一过孔插入;以及向靠近所述钢筋骨架的位置处移动所述钢筋箍,使所述钢筋箍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所述预制件脱离所述底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底模安装多孔网和边模,形成容纳空间的步骤,包括:在底模安装至少一个边模,使所述边模形成开环空间;以及

在所述底模安装多孔网,使所述多孔网位于所述开环空间的开环处,并使所述边模与所述多孔网组合形成闭环状的所述容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件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为混凝土,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混凝土;以及

通过振动密实和养护工序,形成预制件。

5.一种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骨架、多孔网和预制件本体,所述多孔网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预制件本体通过将预制件本体原料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形成;

其中,所述多孔网上开设有多个用于溢出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毛刺面的第二过孔;所述预制件还包括钢筋箍,所述钢筋箍一端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多孔网并延伸至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

所述多孔网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多孔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钢筋箍的第一过孔,以及多个用于溢出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毛刺面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由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钢筋箍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延伸至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网设置有多根肋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件本体为板式结构。

说明书 :

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预制件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建筑产业化,由工厂先进行预制件生产,然后到工地现场进行装配。工厂生产的预制件包括墙板、楼板、阳台、楼梯等。在工地现场各个预制件通过伸出的钢筋相连,然后进行二次混凝土浇筑,将每个预制件连接成一个建筑物整体。现有技术中,预制件在生产线上的生产工艺存在着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效率低的弊端,同时也增加管理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包括:
[0005] 在底模安装多孔网,或多孔网和边模,及放置钢筋骨架,使所述钢筋骨架位于所述多孔网或所述多孔网和边模形成的容纳空间;以及
[0006] 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
[0007] 进一步地,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08] 从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插入钢筋箍,并使所述钢筋箍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网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从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插入钢筋箍,并使所述钢筋箍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的步骤,包括:
[0010] 从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将所述钢筋箍于所述第一过孔插入;以及[0011] 向靠近所述钢筋骨架的位置处移动所述钢筋箍,使所述钢筋箍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
[0012] 进一步地,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3] 使所述预制件脱离所述底模。
[0014] 进一步地,在底模安装多孔网和边模,形成容纳空间的步骤,包括:
[0015] 在底模安装至少一个边模,使所述边模形成开环空间;以及
[0016] 在所述底模安装多孔网,使所述多孔网位于所述开环空间的开环处,并使所述边模与所述多孔网组合形成闭环状的所述容纳空间。
[0017]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为混凝土,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的步骤,包括:
[0018] 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混凝土;以及
[0019] 通过振动密实和养护工序,形成预制件。
[0020]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件,包括钢筋骨架、多孔网和预制件本体,所述多孔网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预制件本体通过将预制件本体原料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形成。
[0021]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件还包括钢筋箍,所述钢筋箍一端与所述钢筋骨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多孔网并延伸至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
[0022]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网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多孔网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钢筋箍的第一过孔,以及多个用于溢出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毛刺面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由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0023] 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的端部,所述钢筋箍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并延伸至所述多孔网远离所述钢筋骨架的一侧。
[0024]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网设置有多根肋条。
[0025]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件本体为板式结构。
[002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使钢筋骨架位于多孔网,或多孔网和边模形成的容纳空间,并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于钢筋骨架,通过多孔网可以自动形成毛刺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用在需要二次浇注的面冲洗出毛刺面,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难度。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孔网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0032] 图5为图4中步骤S100的辅助性说明图。
[0033] 图6为图4中步骤S100的另一种辅助性说明图。
[0034] 图7为图4中步骤S100的子步骤流程图。
[0035] 图8为图4中步骤S300的子步骤流程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生产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0037] 图10为图9中步骤S200的子步骤流程图。
[0038] 图11为图10中步骤S210的辅助性说明图。
[0039] 图12为图10中步骤S230的辅助性说明图。
[0040] 图13为图10中步骤S210和步骤S230的辅助性说明图。
[0041] 图标:10-预制件;100-钢筋骨架;200-多孔网;210-第一过孔;220-肋条;221-第一肋条;222-第二肋条;230-第二过孔;300-预制件本体;400-钢筋箍;20-底模;30-边模;40-第一固定装置;50-第二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3]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4]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件10,包括钢筋骨架100、多孔网200和预制件本体300。所述多孔网200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端部,所述预制件本体300通过将预制件本体原料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100形成。
[0045] 所述钢筋骨架100可以是钢筋网,也可以是钢筋笼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可以是混凝土,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于制作预制件10的原料。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本体300为板式结构。
[0046]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200可以设置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一端,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相对的两端,还可以同时设置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多端。例如,当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轮廓为板式结构,包括两个侧面和四个端部时,所述多孔网200可以设置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一个端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两个端部,还可以设置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四个端部。
[0047]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10还包括钢筋箍400。所述钢筋箍400一端与所述钢筋骨架100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多孔网200并延伸至所述多孔网200远离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一侧。
[0048] 其中,所述钢筋箍400可以是U形钢筋,也可以是直条状钢筋。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箍400是U形钢筋,包括开口端和闭口端。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箍400的开口端与所述钢筋骨架100连接,闭口端延伸至所述多孔网200远离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一侧。
[0049] 请结合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200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可选地,所述多孔网200开设有多个用于插入钢筋箍400的第一过孔210,以及多个用于溢出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毛刺面的第二过孔230,所述第一过孔210和所述第二过孔230由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0050]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端部。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箍400远离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210并延伸至所述多孔网200远离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一侧。
[0051] 为了增强所述多孔网20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多孔网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多根肋条220。
[0052]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多孔网20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根肋条220可以交错设置。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根肋条220包括第一肋条221和第二肋条222。所述第一肋条221和所述第二肋条222错列式排布,任一行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肋条221之间设置一根所述第二肋条222,任一列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肋条222之间设置一根所述第一肋条221。
[0053] 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强所述多孔网20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根肋条220与所述多孔网200为一体成型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肋条220可以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对多孔网原材进行冲压产生。
[0054] 可选地,所述多孔网20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多根肋条220,所述第一侧面位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端部。预制件本体原料浇筑于所述钢筋骨架100之后,部分预制件本体原料流向所述多孔网200的第一侧面并凝结。由于所述多孔网200的第一侧面设置有多根肋条220,因而增加了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与所述多孔网20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了所述多孔网200与所述预制件本体300的凝结紧密程度。
[0055]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原材为收缩率与预制件本体原料的收缩率相近的薄型板材。例如,当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为混凝土时,所述多孔网原材可以是钢板。
[0056] 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预制件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57] 步骤S100,在底模20安装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及放置钢筋骨架100,使所述钢筋骨架100位于所述多孔网200或所述多孔网200和边模30形成的容纳空间。
[0058]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步骤S100时,可以先安装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形成容纳空间,然后再将钢筋骨架100放置于容纳空间中,也可以先在底模20上放置钢筋骨架100,然后再安装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围成容纳空间,使钢筋骨架100置于容纳空间内。本实施例中,对先安装钢筋骨架100还是先安装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只要使钢筋骨架100位于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围成的容纳空间中即可。
[0059]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骨架100可以是钢筋网,也可以是钢筋笼等,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需要说明的是,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的所述钢筋骨架100的端部可以与所述多孔网200接触或者连接,但也可以与所述多孔网200存在间隔,或者穿过所述多孔网200。
[0060] 此外,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平整的底模20上进行所述多孔网200,或所述多孔网200和边模30的安装。所述底模20可以是生产线上移动的模台,也可以是固定不动的模台。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孔网200和边模30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即根据需求预制件10的预设形状选择。本实施例中,将以所述预制件10的预制件本体300为矩形板式结构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0061]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200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为了增强所述多孔网20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所述多孔网200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设置有多根肋条220(如图3所示)。
[0062] 为了进一步增强所述多孔网20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根肋条220可以交错设置。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肋条220包括第一肋条221和第二肋条222。所述第一肋条221和所述第二肋条222错列式排布,任一行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肋条221之间设置一根所述第二肋条222,任一列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肋条222之间设置一根所述第一肋条221。
[0063] 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强所述多孔网20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多根肋条220与所述多孔网200为一体成型结构。此外,可选地,所述肋条220可以通过冲压成型工艺对多孔网原材进行冲压产生。
[0064]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原材为收缩率与预制件本体原料的收缩率相近的薄型板材。例如,当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为混凝土时,所述多孔网原材可以是钢板。
[0065] 请结合参阅图7,在执行步骤S100时,若所述容纳空间由多孔网200和边模30形成,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100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30两个子步骤。
[0066] 步骤S110,在底模20安装至少一个边模30,使所述边模30形成开环空间。
[0067]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开环空间即为未封闭的环状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开环空间由所述边模30形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边模30可以是两个,两个所述边模30相对设置,且存在间隔,此时,两个所述边模30之间的空间即为所述开环空间。所述边模30也可以是三个,三个所述边模30围设成一侧开口矩形结构,此时,三个所述边模30之间的空间即为所述开环空间。
[0068] 步骤S130,在所述底模20安装多孔网200,使所述多孔网200位于所述开环空间的开环处,并使所述边模30与所述多孔网200组合形成闭环状的所述容纳空间。
[0069] 当所述边模30是两个时,可选地,所述多孔网200设置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多孔网200设置于两个所述边模30的端部,且该多孔网200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边模30的端部,另一个所述多孔网200设置于两个所述边模30的另一端部,同样,该多孔网200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边模30的另一端部,以使两个所述多孔网200与两个所述边模
30组合形成闭环状的所述容纳空间。
[0070] 在底模20只安装一个边模30时,所述多孔网200可以安装三个,三个所述多孔网200与所述边模30组合形成闭环状的所述容纳空间。
[0071] 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还可以只通过所述多孔网200形成。例如,可以在所述底模20安装四个所述多孔网200,使四个所述多孔网200组合形成矩形,轮廓大致为板式的容纳空间。
[0072]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先在所述底模20安装多孔网200,而后安装边模30,具体实施方式可以通过所述步骤S110和步骤S130得到启示,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0073] 为了使得所述边模30可以稳固的安装,可选地,步骤S100还包括子步骤步骤S120。
[0074] 步骤S120,在所述边模30远离所述开环空间的位置处设置第一固定装置40,固定所述边模30。
[0075] 同样,为了使得所述多孔网200可以稳固的安装,可选地,步骤S100还包括子步骤步骤S140。
[0076] 步骤S140,在所述多孔网200远离所述容纳空间的位置处设置第二固定装置50,固定所述多孔网200。
[0077] 步骤S300,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形成预制件10。
[0078] 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为可以用于制作预制件10的多种原料。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为混凝土。
[0079] 请结合参阅图8,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0可以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30两个子步骤。
[0080] 步骤S310,在所述容纳空间浇筑混凝土。
[0081] 步骤S330,通过振动密实和养护工序,形成预制件10。
[0082] 为了使得使得预制件本体原料初凝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强度,可以在自然环境下对预制件10进行养护,也可以通过高温对预制件10进行养护。
[0083] 请参阅图9,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84] 步骤S200,从所述多孔网200远离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一侧插入钢筋箍400,并使所述钢筋箍400与所述钢筋骨架100连接。
[0085]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200包括第一侧面和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多孔网200开设有多个第一过孔210(如图3所示),可选地,所述第一过孔210由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
[0086] 请结合参阅图1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30两个子步骤。
[0087] 请结合参阅图11,步骤S210,从所述多孔网200远离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一侧将所述钢筋箍400于所述第一过孔210插入。
[0088] 请结合参阅图12,步骤S230,向靠近所述钢筋骨架100的位置处移动所述钢筋箍400,使所述钢筋箍400与所述钢筋骨架100连接。
[0089]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箍400可以是U形钢筋(如图11和图12所示),也可以是直条状钢筋(如图1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钢筋箍400为直条状钢筋时,插入钢筋箍400的步骤还可以与所述步骤S100同时执行。例如,可以先在底模20上放置钢筋骨架100,然后插入钢筋箍400,使所述插入钢筋箍400与所述钢筋骨架100连接,再安装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围成容纳空间,使钢筋骨架100置于容纳空间内。
[0090] 此外,为了增强所述预制件10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使所述钢筋箍400与所述钢筋骨架100连接之后,还可以通过固定件将所述钢筋箍400牢固的绑定于所述钢筋骨架100。
[0091]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步骤S30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92] 步骤S500,使所述预制件10脱离所述底模20。
[0093] 预制件10养护完成之后,将底模20脱离。本实施例中,在脱模过程中,可以利用侧翻设备,将预制件10和所述底模20脱离。
[0094] 在执行步骤S100时,若所述容纳空间由多孔网200和边模30形成,那么在脱模过程中,可以先将所述预制件10与所述边模30脱离,再利用侧翻设备,将预制件10和所述底模20脱离,形成图1所示的预制件10。
[0095]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预制件10与所述多孔网200结合,无需脱离。如此,不仅使得模具无需反复装拆、清洗、检测,而且在预制件10的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由于所述多孔网200的设置,避免了所述预制件10边缘磕碰,造成边角破损,而影响预制件10的质量。
[0096]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网200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溢出所述预制件本体原料以形成毛刺面的第二过孔230(如图3所示)。在执行步骤S300,具体地,在执行步骤S310时,预制件本体原料有一部分从所述第二过孔230流出,形成了毛刺面,进而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冲洗形成的露骨料面,在二次浇注的时增强混凝土结合面的强度。本实施例中,开设所述第二过孔230之后,该部分多孔网原材可以不完全脱离所述多孔网200,而凸出于所述多孔网200的第二侧面。如此,从所述第二过孔230流出的预制件本体原料即可将该部分多孔网原材凝结并包裹在内,使该部分多孔网原材成为所述毛刺面的骨架,进而增强了所述毛刺面的结构强度。
[0097]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使钢筋骨架100位于多孔网200,或多孔网200和边模30形成的容纳空间,并浇筑预制件本体原料于钢筋骨架100,通过多孔网200可以自动形成毛刺面,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不用在需要二次浇注的面冲洗出毛刺面,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管理难度。
[0098]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生产方法及预制件在脱模过程中,只使得预制件10脱离底模20,或只使得预制件10脱离底模20和边模30,简化了装模和拆模过程,同样节省了大量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0099]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生产方法,采用模具结构简单,具有极强的通用性,且无需如现有技术般封堵边模30出钢筋孔。
[010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再例如,可以是相互接触,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0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端”、“另一端”、“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10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