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膜识别仪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241603.4

文献号 : CN1070254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屈娜吴昭武吴浩宇

申请人 : 北京天泰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虹膜识别仪,包括由传送部和固定在传送部右侧底部侧面上的锁固件组成的锁固杆,传送部左侧底部侧面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螺线杆,第一螺线杆右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方设有锁固头,锁固头右侧相对的锁固件左侧侧面内设有锁固槽,锁固槽右侧的锁固件内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后侧的锁固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第一传送腔与第三滑槽之间设有挡板,第一滑槽右侧的传送部内设有第二传送腔;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锁固工作提高整体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虹膜识别仪,包括由传送部和固定在传送部右侧底部侧面上的锁固件组成的锁固杆,其特征在于:传送部左侧底部侧面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螺线杆,第一螺线杆左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方设有锁固头,锁固头右侧相对的锁固件左侧侧面内设有锁固槽,锁固槽右侧的锁固件内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后侧的锁固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第一传送腔与第三滑槽之间设有挡板,第一滑槽右侧的传送部内设有第二传送腔,第二传送腔左侧内侧面与第一滑槽右侧内侧面之间设有第一贯孔,第二传送腔内底面与第一传送腔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贯孔,第二传送腔内设有花键轴,花键轴上滑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贯孔内设有第一杆轴,第一杆轴顶部伸到第二传送腔内且末尾处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杆轴底部伸到第一传送腔内且末尾处设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前侧下方齿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第三滑槽内运行配合连接有轮盘,挡板内设有前后延向设置的第二杆轴,所述锁固头左侧设置有识别屏,所述识别屏上设置有扫描部;

所述锁固头右侧侧面设有电接部,所述电接部右侧侧面上设有电接杆,所述锁固头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设有锁固块;所述第二传送腔左侧内顶面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螺线杆,所述第二螺线杆左侧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底部设有伸到所述第二传送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两侧夹合配合连接的夹合端;所述轮盘右侧设有与所述锁固槽长度相同的盘面,所述盘面内侧的所述轮盘内设有电槽,所述盘面背端的所述轮盘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三滑槽右侧内侧面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感应器配合连接的第二感应器;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器为输出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为输入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线杆右侧伸到所述第一贯孔内且末尾处与所述花键轴左侧延向末尾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槽左侧与所述锁固槽右侧端相贯连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轴前侧延向段贯连所述轮盘且与所述第三滑槽前侧内侧面运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杆轴后侧延向末尾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孔上下两侧内均与所述第一杆轴外侧面运行配合连接。

说明书 :

一种虹膜识别仪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虹膜识别仪。

背景技术

[0002]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等),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
[0003] 由于虹膜识别仪通常固定装设在墙上,需要在墙上打孔用螺线丝等进行固定,而且日常维护检修需要整体拆下后重新装上,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虹膜识别仪,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包括由传送部和固定在所述传送部右侧底部侧面上的锁固件组成的锁固杆,所述传送部左侧底部侧面内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螺线杆,所述第一螺线杆右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下方设有锁固头,所述锁固头右侧相对的所述锁固件左侧侧面内设有锁固槽,所述锁固槽右侧的所述锁固件内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后侧的所述锁固件内设有第一传送腔,所述第一传送腔与所述第三滑槽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第一滑槽右侧的所述传送部内设有第二传送腔,所述第二传送腔左侧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滑槽右侧内侧面之间设有第一贯孔,所述第二传送腔内底面与所述第一传送腔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贯孔,所述第二传送腔内设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滑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贯孔内设有第一杆轴,所述第一杆轴顶部伸到所述第二传送腔内且末尾处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杆轴底部伸到所述第一传送腔内且末尾处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前侧下方齿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三滑槽内运行配合连接有轮盘,所述挡板内设有前后延向设置的第二杆轴,所述锁固头左侧设置有识别屏,所述识别屏上设置有扫描部。
[0006]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锁固头右侧侧面设有电接部,所述电接部右侧侧面上设有电接杆,所述锁固头与所述第一滑块之间固定设有锁固块。
[0007]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线杆右侧伸到所述第一贯孔内且末尾处于所述花键轴左侧延向末尾固定连接。
[0008]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槽左侧与所述锁固槽右侧端相贯连设置。
[0009]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杆轴前侧延向段贯连所述轮盘且与所述第三滑槽前侧内侧面运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杆轴后侧延向末尾与所述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送腔左侧内顶面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螺线杆,所述第二螺线杆左侧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底部设有伸到所述第二传送腔内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两侧夹合配合连接的夹合端。
[0011]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轮盘右侧设有与所述锁固槽长度相同的盘面,所述盘面内侧的所述轮盘内设有电槽,所述盘面背端的所述轮盘上设有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三滑槽右侧内侧面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感应器配合连接的第二感应器。
[0012]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感应器为输出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为输入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电接。
[0013]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贯孔上下两侧内均与所述第一杆轴外侧面运行配合连接。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通过第一滑槽内设第一螺线杆,第一螺线杆右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方设锁固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锁固工作,方便拆装检修,减少人员操作,提高锁固效率。
[0016] 2. 通过第二传送腔内底面与第一传送腔内顶面之间设第二贯孔,花键轴上滑接第一锥齿轮,第二贯孔内设第一杆轴,第一杆轴顶部伸到第二传送腔内且末尾处固定设第二锥齿轮,第一杆轴底部伸到第一传送腔内且末尾处设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前侧下方齿合连接第四锥齿轮,第三滑槽内运行配合连接轮盘,挡板内设前后延向设置的第二杆轴,从而实现第一驱动装置与轮盘的传送连接配合,自动控制轮盘的调节工作,在锁固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槽外露,在锁固完成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槽隐藏,提高安全性。
[0017] 3. 通过第二传送腔左侧内顶面上设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第二螺线杆,第二螺线杆左侧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底部设伸到第二传送腔内且与第一锥齿轮两侧夹合配合连接的夹合端,从而实现控制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齿合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0018]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锁固工作提高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三滑槽和第一传送腔分布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相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锥齿轮最大程度脱离第二锥齿轮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虹膜识别仪锁固连接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的锁固头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虹膜识别仪,包括由传送部7和固定在所述传送部7右侧底部侧面上的锁固件6组成的锁固杆5,所述传送部7左侧底部侧面内设有第一滑槽71,所述第一滑槽71内设有第一螺线杆72,所述第一螺线杆72右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75连接,所述第一螺线杆72上螺线纹配合连接有第一滑块73,所述第一滑块73下方设有锁固头74,所述锁固头74右侧相对的所述锁固件6左侧侧面内设有锁固槽621,所述锁固槽621右侧的所述锁固件6内设有第三滑槽62,所述第三滑槽62后侧的所述锁固件6内设有第一传送腔63,所述第一传送腔63与所述第三滑槽62之间设有挡板65,所述第一滑槽71右侧的所述传送部7内设有第二传送腔61,所述第二传送腔61左侧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滑槽71右侧内侧面之间设有第一贯孔611,所述第二传送腔61内底面与所述第一传送腔63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贯孔64,所述第二传送腔61内设有花键轴613,所述花键轴613上滑接有第一锥齿轮614,所述第二贯孔64内设有第一杆轴641,所述第一杆轴641顶部伸到所述第二传送腔61内且末尾处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642,所述第一杆轴641底部伸到所述第一传送腔63内且末尾处设有第三锥齿轮643,所述第三锥齿轮643前侧下方齿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652,所述第三滑槽
62内运行配合连接有轮盘622,所述挡板65内设有前后延向设置的第二杆轴651,所述锁固头74左侧设置有识别屏744,所述识别屏744上设置有扫描部743。
[0027] 其中,所述锁固头74右侧侧面设有电接部742,所述电接部742右侧侧面上设有电接杆7421,所述锁固头74与所述第一滑块73之间固定设有锁固块741。
[0028] 其中,所述第一螺线杆72右侧伸到所述第一贯孔611内且末尾处于所述花键轴613左侧延向末尾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花键轴613的运行以及带动第一锥齿轮614的运行。
[0029] 其中,所述第三滑槽62左侧与所述锁固槽621右侧端相贯连设置。
[0030] 其中,所述第二杆轴651前侧延向段贯连所述轮盘622且与所述第三滑槽62前侧内侧面运行配合连接,所述第二杆轴651后侧延向末尾与所述第四锥齿轮652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由第四锥齿轮652带动第二杆轴651以及轮盘622的运行。
[0031] 其中,所述第二传送腔61左侧内顶面上设有第二滑槽612,所述第二滑槽612内设有第二螺线杆6122,所述第二螺线杆6122左侧端与第二驱动装置6123连接,所述第二螺线杆6122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6121,所述第二滑块6121底部设有伸到所述第二传送腔61内且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14两侧夹合配合连接的夹合端6124,从而实现控制第一锥齿轮
614与第二锥齿轮642的齿合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0032] 其中,所述轮盘622右侧设有与所述锁固槽621长度相同的盘面6221,所述盘面6221内侧的所述轮盘622内设有电槽6222,所述盘面6221背端的所述轮盘622上设有第一感应器6223,所述第三滑槽62右侧内侧面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感应器6223配合连接的第二感应器62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123带动第二滑块6121左右滑。
[0033] 其中,所述第一感应器6223为输出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623为输入感应器,所述第二感应器623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123电接。
[0034] 其中,所述第二贯孔64上下两侧内均与所述第一杆轴641外侧面运行配合连接。
[0035] 初始状态时,第一滑块73位于第一滑槽71的最左侧位置,使锁固头74上的电接部742最大程度远离锁固槽621,此时,第二滑块6121位于第二滑槽612的最右侧位置,使夹合端6124带动第一锥齿轮614右侧底部与第二锥齿轮642左侧顶部齿合连接,同时,轮盘622上的盘面6221位于右侧的第三滑槽62内,此时,盘面6221为竖直状态,同时,盘面6221背端的轮盘622外接圆伸到锁固槽621内。
[0036] 当需要安装虹膜仪时,首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75控制第一螺线杆72运行,由第一螺线杆72带动花键轴613以及花键轴613上的第一锥齿轮614运行,并由第一锥齿轮614带动第二锥齿轮642运行,由第二锥齿轮642带动第一杆轴641以及第一杆轴641底部的第三锥齿轮643运行,并由第三锥齿轮643带动第四锥齿轮652以及第四锥齿轮652上的第二杆轴65运行,最后由第二杆轴651带动轮盘622运行,同时,第一螺线杆72带动第一滑块73逐渐沿第一滑槽71右侧方向滑,直至如图3所示轮盘622转180°,此时,轮盘622上的盘面6221位于第三滑槽62内的左侧位置且为竖直状态,同时,盘面6221背端的第一感应器6223与第二感应器623相接,此时,第二感应器623发送信号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123带动第二螺线杆6122运行,使第二螺线杆6122带动第二滑块6121沿第二滑槽612左侧方向滑,由第二滑块6121带动夹合端6124和第一锥齿轮614逐渐朝左侧滑,使第一锥齿轮614逐渐脱离第二锥齿轮642,直至如图4所示第二滑块6121滑到第二滑槽612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控制第二驱动装置6123停止运行,同时,第一锥齿轮614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锥齿轮642,此时继续通过第一驱动装置
75控制第一螺线杆72运行,由第一螺线杆72带动第一滑块73继续沿第一滑槽71右侧方向滑,直至如图5所示第一滑块73滑到第一滑槽71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锁固头74上的电接部742完全插入锁固槽621且电接部742右侧侧面与盘面6221相抵接,同时,使电接部742上的电接杆7421经过入锁固槽621后完全插入电槽6222完成锁固连接;当锁固完成需要拔出锁固头74时,首先通过第一驱动装置75控制第一螺线杆72反转,使第一螺线杆72带动第一滑块73逐渐朝左侧滑,同时,第一滑块73带动锁固头74逐渐朝左侧滑,直至锁固头74上的电接部742完全脱离锁固槽621,同时,使电接杆7421完全脱离电槽6222时,此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6123控制第二螺线杆6122反转,使第二螺线杆6122带动第二滑块6121沿第二滑槽
612逐渐朝右侧滑,同时,由第二滑块6121带动夹合端6124以及第一锥齿轮614逐渐朝右侧滑,直至第二滑块6121滑到第二滑槽612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第一锥齿轮614与第二锥齿轮
642齿合连接,然后继续控制第一驱动装置75带动第一螺线杆72反转,使第一螺线杆72继续带动第一滑块73逐渐朝左侧滑,同时,第一锥齿轮614带动第二锥齿轮642反转,使第二锥齿轮642带动第一杆轴641以及第一杆轴641底部的第三锥齿轮643反转,由第三锥齿轮643带动第四锥齿轮652以及第四锥齿轮652上的第二杆轴651反转,最后由第二杆轴651带动轮盘
622反转,直至第一滑块73滑到第一滑槽71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电接部742最大程度远离锁固槽621,同时,轮盘622反转转180°,使轮盘622上的盘面6221位于右侧的第三滑槽62内且为竖直状态,同时,第一感应器6223最大程度远离第二感应器623。
[003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8] 1.通过第一滑槽内设第一螺线杆,第一螺线杆右侧端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下方设锁固头,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锁固工作,方便拆装检修,减少人员操作,提高锁固效率。
[0039] 2. 通过第二传送腔内底面与第一传送腔内顶面之间设第二贯孔,花键轴上滑接第一锥齿轮,第二贯孔内设第一杆轴,第一杆轴顶部伸到第二传送腔内且末尾处固定设第二锥齿轮,第一杆轴底部伸到第一传送腔内且末尾处设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前侧下方齿合连接第四锥齿轮,第三滑槽内运行配合连接轮盘,挡板内设前后延向设置的第二杆轴,从而实现第一驱动装置与轮盘的传送连接配合,自动控制轮盘的调节工作,在锁固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槽外露,在锁固完成时实现自动控制电槽隐藏,提高安全性。
[0040] 3. 通过第二传送腔左侧内顶面上设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第二螺线杆,第二螺线杆左侧端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第二螺线杆上螺线纹配合连接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底部设伸到第二传送腔内且与第一锥齿轮两侧夹合配合连接的夹合端,从而实现控制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齿合连接以及脱离工作。
[0041] 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自动控制实现锁固工作提高整体安全性。
[00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