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63881.5

文献号 : CN10703123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W·波伯里希特

申请人 : C·约瑟·雷梅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壳体的书写装置,其包括能相对彼此转动前壳体部件和后壳体部件,在第一相对转动位置中,笔尖缩回到前壳体部件中,并且触点元件缩回到后壳体部件中,在触点元件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中的情况下,笔尖通过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可移动到从所述壳体中移出的书写位置中,在第一转动运动中,在后壳体部件保持固定的情况下,前壳体部件从所述中心位置出发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且在笔尖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中的情况下,触点元件通过所述前壳体部件的第二转动运动可移动到从所述壳体中移出的工作位置中,在第二转动运动中,在后壳体部件保持固定的情况下,前壳体部件从中心位置出发沿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权利要求 :

1.书写装置,所述书写装置具有壳体(12),所述壳体具有配设有笔尖(16)的第一壳体部件、即前壳体部件(14)以及配设有用于在触摸敏感的屏幕上输入的触点元件(20)的第二壳体部件、即后壳体部件(1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部件(14)和后壳体部件(18)能相对彼此转动,其中,在前壳体部件和后壳体部件(18)之间的第一相对转动位置、即中心位置中,所述笔尖(16)缩回到前壳体部件(14)中并且所述触点元件(20)缩回到后壳体部件(18)中,其中,在所述触点元件(20)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中的情况下,所述笔尖(16)通过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可移动到从壳体(12)中移出的书写位置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运动中,所述前壳体部件(14)在所述后壳体部件(18)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从中心位置出发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并且在所述笔尖(16)保持在其缩回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触点元件(20)通过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二转动运动可移动到从壳体(12)中移出的工作位置中,在所述第二转动运动中,所述前壳体部件(14)在所述后壳体部件(18)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从中心位置出发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和第二转动运动分别借助分别与它们相配的切换曲面(34、36)通过如下方式转化为笔尖(16)或触点元件(20)的相应的移动运动:在第一转动运动中,与笔尖(16)处于作用连接中的引导部(38)沿其中一个切换曲面(34)被引导,而在第二转动运动中,与所述触点元件(20)处于作用连接中的引导部(46)沿另一个切换曲面(36)被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曲面(34、36)与所述前壳体部件(14)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曲面(34、36)与所述前壳体部件(14)一件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装置(10)的第一切换件(40)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中,所述第一切换件(40)具有引导部(38),所述第一切换件的该引导部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转动的情况下沿所述书写装置(10)的第一切换曲面(34)被引导,所述第一切换件(40)的引导部(38)和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切换件(40)在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中在朝具有笔尖(16)的书写装置端部(22)、即书写装置前端部的方向运动,并且所述第一切换件(40)与笔尖(16)如此作用连接,使得所述笔尖(16)通过第一切换件(40)的该运动移动到书写位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与前壳体部件(14)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朝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倾斜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4a),所述引导部(38)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中沿该第一切换曲面部段被引导,使得所述第一切换件(40)朝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4a)沿周向方向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轴向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4a)沿周向方向连续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轴向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尖(16)是长形笔芯(26)的部件,在所述第一切换件(40)朝所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一切换件(40)对所述长形笔芯的与所述笔尖(16)相对的后端部进行加载并且使得所述后端部朝同一方向一起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40)不可相对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书写装置的第二切换件(48)上,使得在所述第一切换件(40)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切换件一同旋转,并且该第一切换件能沿轴向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切换件(48)具有引导部(46),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进行第二转动运动中,沿所述书写装置(10)的第二切换曲面(36)引导所述第二切换件的引导部,所述第二切换件(48)的引导部(46)和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在所述第二转动运动中,所述第二切换件(48)朝与所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相对的书写装置端部(24)、即书写装置后端部的方向运动,并且所述第二切换件(48)与书写装置(10)的触点元件(20)如此作用连接,使得所述触点元件(20)通过所述第二切换件(48)的这一运动移动到所述工作位置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与前壳体部件(14)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朝所述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方向倾斜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6a),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进行所述第二转动运动中,沿所述第二切换曲面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引导所述引导部(46),使得所述第二切换件(48)朝所述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方向运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6a)沿周向方向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轴向间距。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6a)沿周向方向连续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轴向间距。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不倾斜的第二切换曲面部段(34b),在所述第二转动运动中,沿所述第二切换曲面部段引导所述第一切换件(40)的引导部(38),其中,所述引导部(38)和所述第二曲面部段(34b)可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切换件(40)在此不执行朝所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的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部段(34b)沿周向方向不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前端部的轴向间距。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不倾斜的第二切换曲面部段(36b),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进行所述第一转动运动中,沿所述第二切换曲面部段引导所述第二切换件(48)的引导部(46),其中,所述引导部(46)和所述第二曲面部段(36b)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所述第二切换件(48)在此不执行朝所述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方向的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曲面部段(36b)沿周向方向不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轴向间距。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4、

36)分别具有连接到相应切换曲面(34、36)的相应第一曲面部段(34a、36a)上的保持凹部,在所述笔尖(16)在书写位置中时或者所述触点元件(20)在工作位置中时,相应引导部(38、

46)的引导端部沉入到所述保持凹部中并且通过弹性回位元件(28、52)的保持力保持在那里。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或者两个切换曲面(34、36)分别具有这样的保持凹部:在中心位置中的相应的引导部(38、46)的引导端部沉入到所述保持凹部中并且通过弹性回位元件(28、52)的保持力保持在那里,在所述中心位置中时,所述笔尖(16)缩回到前壳体部件(14)中,而所述触点元件(20)缩回到后壳体部件(18)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回位元件(28、52)是弹簧。

2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切换曲面(34、36)设置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切换曲面(34、36)与所述前壳体部件一件式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件(48)与具有所述触点元件(20)的触点元件体(50)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件(48)与具有所述触点元件(20)的触点元件体(50)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40)的朝向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切换件端部能轴向移动并且支承在第二切换件(48)的与所述切换件端部相匹配的轴向空腔中。

28.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件(40)的朝向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切换件端部与所述第二切换件(48)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地支承在第二切换件(48)的与所述切换件端部相匹配的轴向空腔中。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件(40)的朝向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所述切换件端部贴靠在长形笔芯(26)的与所述笔尖(16)相对的端部上,所述笔尖(16)是所述笔芯的部件。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克服以保持力对在缩回位置中的笔尖(16)进行加载的弹性回位元件(28、52)的回位力实现,并且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二转动运动克服以保持力对在缩回位置中的触点元件(20)进行加载的回位元件(28、52)的回位力实现。

说明书 :

书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壳体的书写装置,该壳体具有配设有笔尖的第一壳体部件(前壳体部件)以及配设有用于在对触摸敏感的屏幕上输入的触点元件的第二壳体部件(后壳体部件)。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具有前书写端部和后书写端部的组合式书写装置,该后书写端部具有在对触摸敏感的屏幕上使用的触点元件。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任务是进一步改进这种书写装置。
[0004] 据此,前壳体部件和后壳体部件相对彼此可转动地构成。在所述前壳体部件和后壳体部件之间的第一相对转动位置(下文称“中心位置”,替选地也可考虑称为“中间位置”)上,笔尖缩回到前壳体部件中,并且触点元件缩回到后壳体部件中。根据本发明,所述笔尖可通过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而移动到从壳体中移出的书写位置中,在所述第一转动运动中,前壳体部件在后壳体部件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从中心位置出发沿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确切地说是在所述触点元件保持在其缩回到壳体中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触点元件又可通过前壳体部件的(相反的)第二转动运动而移动到从壳体中移出的工作位置中,在所述(相反的)第二转动运动中,前壳体部件在后壳体部件保持固定的情况下从中心位置出发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转动,确切地说是在笔尖保持在其缩回位置上的情况下。
[0005] 本发明的这种设计方案具备多种优点,其中,限定了中心位置,在朝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笔尖可从所述中心位置向外移动,而在朝相反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触点元件可从所述中心位置向外移动。
[0006] 因此,在非使用位置或者说中心位置中,根据本发明的书写装置的壳体一方面能够在其长度上保持相对紧凑(尽管不仅笔尖、而且触点元件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因为所述笔尖和触点元件同时处在壳体中。在使用触点元件的情况下,笔尖于是继续受到壳体保护,在使用笔尖的情况下,触点元件相应地继续受到壳体保护。此外,通过限定所述中心位置,只需分别朝着所述一个或者另一个转动方向转动非常小的转动角度,以使使笔尖或者触点元件从壳体中移出。
[0007]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将前述优点集合到同一个书写装置中。在此应保持:重要的当然不在于前壳体部件是否相对于保持固定的后壳体部件发生转动或者后壳体部件相对于保持固定的前壳体部件发生转动。
[0008] 优选所述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和第二转动运动分别借助分别配设给这些转动运动的、尤其与所述前部壳体部件不可相对转动的、尤其是一件式连接的切换曲面通过如下方式转化为笔尖或触点元件相应的移动运动:在第一转动运动中,沿所述一个切换曲面引导与笔尖处于作用连接中的引导部,而在第二转动运动中,沿所述另外的切换曲面引导与触点元件处于作用连接中的引导部。
[0009] 在本发明另外的构造方案中,书写装置的第一切换件能转动地支承在前壳体部件中。在此,第一切换件可具有引导部,在前壳体部件转动的情况下,该引导部沿书写装置的、尤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前壳体部件连接的第一切换曲面被引导。第一切换件的引导部和第一切换曲面可这样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在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中,第一切换件朝具有笔尖的书写装置端部(书写装置前端部)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切换件可与笔尖如此作用连接,使得笔尖通过所述第一切换件的该运动移动到书写位置中。
[0010] 第一切换曲面可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沿书写装置前端部的方向的倾斜的、尤其沿(周向)方向优选连续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前端部的轴向间距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在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中,所述引导部沿该第一切换曲面部段被引导,使得第一切换件朝书写装置前端部的方向运动。
[0011] 优选所述笔尖是长形笔芯的部件,在所述切换件朝书写装置前端部的方向运动的情况下,所述切换件对该长形笔芯的与笔尖相对的(后)端部进行加载并且使该(后)端部朝相同方向一起运动。
[0012] 所述第一切换件优选不可相对转动地支承在书写装置的第二切换件上,使得在第一切换件转动的情况下,该第二切换件一起旋转,并且同时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地支承在该第一切换件上。所述第二切换件可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前壳体部件的第二转动运动中,沿书写装置的第二切换曲面被引导。在此,所述第二切换件的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切换曲面可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在第二转动运动中,所述第二切换件在朝与书写装置前端部相对的书写装置端部(书写装置后端部)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切换件可与书写装置的触点元件如此作用连接,使得该触点元件通过第二切换件的该运动移动到工作位置中。
[001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另外的构造方案,所述第二切换曲面可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沿书写装置后端部的方向倾斜的、尤其沿(周向)方向优选连续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后端部的轴向间距的第二切换曲面部段,在前壳体部件的第二转动运动中,所述引导部沿该第二切换曲面部段被引导,使得第二切换件朝所述书写装置后端部的方向运动。
[0014] 所述第一切换曲面可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不倾斜的、尤其沿(周向)方向不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前端部的轴向间距的第二切换曲面部段,在第二转动运动中,所述引导部沿该第二切换曲面部段被引导。在此,所述引导部和第二曲面部段可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所述第一切换件在此不执行朝所述书写装置前端部的方向的运动。
[0015] 此外可规定,所述第二切换曲面具有相对于径向平面不倾斜的、尤其沿(周向)方向不缩小其到书写装置后端部的轴向间距的第二曲面部段,在所述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中,所述第二切换件的引导部沿该第二曲面部段被引导。在此,所述引导部和所述第二曲面部段可如此构成并且共同作用,使得第二切换件在此不执行朝书写装置后端部的方向的运动。
[0016] 一个或者两个切换曲面可分别具有这样的保持凹部:(相应的)引导部的一个或者所述引导端部在中心位置上沉入到该保持凹部中并且通过弹性回位元件(尤其弹簧)的保持力保持在那里,在所述中心位置中,笔尖缩回到前壳体部件中,并且触点元件缩回到后壳体部件中。
[0017] 一个或者两个切换曲面也可分别具有这样的保持凹部:在笔尖的书写位置中或者触点元件的工作位置中,(相应的)引导部的一个或者所述引导端部沉入到该保持凹部中并且通过弹性回位元件(尤其弹簧)的保持力保持在那里,在所述书写位置或所述工作位置中,笔尖缩回到前壳体部件中,并且触点元件缩回到后壳体部件中。
[0018] 所述两个切换曲面优选设置在前壳体部件上,尤其与该前壳体部件一件式连接。但是作为替选,这些切换曲面也可设置在其它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前壳体部件连接的单独的构件上。
[0019] 所述第二切换件优选不可相对旋转地与具有触点元件的触点元件体连接。
[0020] 所述第一切换件的朝向书写装置后端部的切换件端部可能够轴向移动地设置或支承在与切换件端部相匹配的空腔、尤其所述第二切换件的轴向孔、自由空间或者凹部中。
[0021] 优选所述第一切换件的朝向书写装置前端部的切换件端部贴靠在长形笔芯的与笔尖相对的端部上,所述笔尖是该长形笔芯的部件。
[0022] 在本发明另外的构造方案中,前壳体部件的第一转动运动可克服以保持力对处在缩回位置中的笔尖进行加载的弹性回位元件的回位力而实现,而前壳体部件的第二转动运动可克服以保持力对处在缩回位置中的触点元件进行加载的回位元件的回位力实现。

附图说明

[0023]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从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得出。附图如下:
[0024] 图1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书写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0025] 图2a示出图1中的书写装置的局部透视的斜视图,包括移出的触点元件,其中省去后壳体部件;
[0026] 图2b示出根据图2a的斜视图,包括移出的笔尖;
[0027] 图3示出图2中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8] 图4在透视的斜视图中示出前壳体部件的上部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示出的书写装置10具有壳体12,该壳体具有第一端部22和相反的或者说相对的第二端部24。所述第一端部22配设有笔尖16,所述第二端部配设有用于对触摸敏感的屏幕的触点元件20。为了简单起见,所述第一端部22称为“前”端部,所述第二端部24称为“后”端部。此外,“前”和“后”的说明可根据意义始终相互关联地理解或者可参照这些端部22或者24理解。
[0030] 壳体12或者书写装置10具有长形的第一前壳体部件14,该长形的第一前壳体部件通常构成第一握持部,当使用者想要使用书写装置进行书写时,其在该第一握持部上握住书写装置。所述壳体部件14相应配设有笔尖16。此外,所述壳体12具有第二后壳体部件18,该第二后壳体部件构成第二握持部,当使用者想要使用书写装置10在对触摸敏感的屏幕上实现输入时,其在该第二握持部上握住书写装置10。所述后壳体部件18相应地配设有触点元件20。
[0031] 必要时,所述触点元件20可构造为整体或者部分导电的,以确保电容屏幕的最优的响应性。但是并非必须如此。
[0032] 笔尖16是长形笔芯26的部件。在本发明中,所述笔尖被弹性加载地(参见回位弹簧28)位于前壳体部件14中或者该前壳体部件的空腔内。
[0033] 在笔芯26或笔尖16在图1中示出的缩回位置中时,所述笔芯26完全设置在前壳体部件14内。在此,所述笔尖26位于前壳体部件14逐渐变成圆锥形的(前)端部内。
[0034] 在图1中示出的位置中,触点元件20完全缩回到后壳体部件18中或该后壳体部件的相应的空腔中。
[0035] 所述“缩回”位置在此理解为:所述笔尖16或者所述触点元件20分别沿轴向方向不突出于书写装置10的通过前壳体部件14或者后壳体部件18相应的端部限定的外边缘或者外侧面。
[0036] 所述后壳体部件18借助旋转支座32可转动地支承在前壳体部件14上。
[0037] 在此,所述前壳体部件14在端部突出到后壳体部件18中或者伸入到后壳体部件18内的相应的空腔中。
[0038] 在图1中示出在前壳体部件14和后壳体部件18之间的相对转动位置,该相对转动位置称为中心位置。
[0039] 从所述中心位置出发,前壳体部件14可在后壳体部件18(被使用者)保持固定的情况下朝第一转动方向转动(第一转动运动),该第一转动运动导致:笔尖16从在图1中示出的缩回位置朝轴向方向、即朝书写装置10的前端部22的方向运动到在图2b中示出的、从前壳体部件14中移出的书写位置中。
[0040] 从所述中心位置出发,又在后壳体部件18(被使用者)保持固定的情况下,可通过将前壳体部件14朝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另外的转动方向转动(第二转动运动)使触点元件20从在图1中示出的缩回位置从后壳体部件18中移出到在图2a中示出的工作位置中。
[0041] 如在图2a、图2b中可见的那样,在笔尖16移出的情况下,触点元件20移入到壳体12中或者后壳体部件18中,而反之在触点元件20移出的情况下,笔尖16移入到壳体12中或者前壳体部件14中。
[0042] 为了使笔尖16或者触点元件20从相应的书写位置或者工作位置重新进入到中心位置中,所述前壳体部件14相应进行相对于所述后壳体部件18的转动运动,该转动运动与相应的第一转动运动或者相应的第二转动运动相反。
[0043] 下面还将更详细地说明根据本发明的这种作用方式的机械的实施方案。
[0044] 所述书写装置10具有第一切换曲面34以及相比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与后端部24设置更小间距的第二切换曲面36。
[0045] 在本发明中,这些切换曲面34、36分别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前壳体部件14连接。也可以不同于这样。例如所述切换曲面可以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后壳体部件18连接。
[0046] 所述不可相对转动的连接确保,壳体部件14的转动必然导致相应的切换曲面34、36转动。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切换曲面34、36直接是前壳体部件14壳壁的部件。但是也可以不同于这样。
[0047] 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配设有以部段方式设置在前壳体部件14内部的第一切换件40的引导部38。所述切换件40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地、以及在此能转动地支承在前壳体部件
14内。
[0048] 所述引导部38(在此即沿轴向方向在切换件40上外侧延伸的突出件)与第一切换曲面34共同作用。在该第一切换曲面上引导所述引导部。
[0049] 确切地说如此引导,使得在执行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时,沿相对于径向平面倾斜延伸的(确切地说在所述转动运动中沿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倾斜延伸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4a引导所述引导部38。
[0050] 换言之,所述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4a如此构成,使得所述第一切换曲面部段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轴向间距沿所述部段的(周向)方向逐渐变小或缩小。
[0051] 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运动,前壳体部件14旋转并且随之所述切换曲面34或者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4a围绕书写装置10的纵向中轴线旋转,自动沿所述倾斜部段34a引导在所述倾斜部段34a上引导的引导部38(该引导部能沿轴向方向移动地支承,参见上文)并且由此朝所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运动。
[0052] 相应地所述切换件40运动、尤其切换件40的配设给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前端部42朝同一方向运动,所述引导部38与该切换件固定连接。由此,笔芯26朝所述书写装置前端部22的方向运动,切换件后端部42贴靠在所述笔芯的后端部44上,使得所述笔芯26的笔尖16于是从所述前壳体部件14中移出。
[0053] 通过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引导与所述第一切换件40不可相互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切换件48的引导部46。
[0054] 此外,所述切换件48尤其能轴向移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切换件40上。
[0055] 在所述第一切换件40和第二切换件48之间的不可相互转动的连接可以是形锁合连接。但该连接也能以其他方式构成。
[0056]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述第一切换件40的在横截面中呈多角形的端部件位于第二切换件48的与该轮廓相匹配的、在横截面中同样呈多角形的空腔内部。
[0057] 所述第二切换件48(不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地与具有触点元件20的触点元件体50连接并且能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后壳体部件18内部。
[0058] 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具有类似于所述第一切换曲面34的、但是朝反方向倾斜于径向平面地延伸的第一切换曲面部段36a。
[0059] 所述第二转动运动确保:所述第二切换曲面36围绕纵向中轴线转动,并且沿所述倾斜的切换曲面部段36a引导所述引导部46。由此,所述能轴向移动地支承在后壳体部件18内部的第二切换件48朝书写装置后端部24的方向移动。同时,所述与第二切换件48固定连接的触点元件体50朝同一方向移动并且所述触点元件20随之移动到工作位置中。
[0060] 所述切换曲面36具有不相对于径向平面倾斜的、即在径向平面中延伸的第二切换曲面部段36b。所述切换曲面34也以类似方式具有不相对于径向平面倾斜地延伸的第二切换曲面部段34b。
[0061] 所述不倾斜的切换曲面部段34b或36b确保,当实施所述第一转动运动或者所述第二转动运动时,相应地仅所述两个切换件40、48的其中一个切换件朝相应的书写装置端部22或24的方向运动。因为所述两个切换曲面34及36如此相对彼此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切换件48的引导部46在不倾斜的切换曲面部段36b上延伸,使得当在所述第一转动运动的框架中沿所述倾斜的切换曲面部段34a引导所述引导部38时,所述第二切换件48不产生轴向运动。反之,当沿所述倾斜的切换曲面部段36a引导所述第二切换件48的引导部46时,沿所述不倾斜的切换曲面部段34b引导所述第一切换件40的引导部38。
[0062] 此外,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一转动运动克服以保持力对在缩回位置中的笔尖16进行加载的弹性回位元件28或者相应弹簧28的回位力实现。为了实现该目的,回位元件28在所述前壳体部件14内支撑在贴靠面上。
[0063] 所述前壳体部件14的第二转动运动克服以相应的保持力对在缩回位置中的触点元件20或者触点元件体50进行加载的回位元件52的回位力实现,该回位元件相应支撑在后壳体部件16中的贴靠面上。
[0064] 此外,在附图中还可见在切换曲面36中的保持凹部54a、54b。
[0065] 所述引导部46或所述引导部的朝向切换曲面36的端部在中心位置中嵌入所述保持凹部54a中并且通过所述回位元件52的保持力保持在那里,在所述中心位置中,笔尖缩回到前壳体部件14中,而触点元件20缩回到后壳体部件18中。
[0066] 在所述工作位置中,所述引导部46的朝向切换曲面36的端部嵌入所述保持凹部54b中并且通过所述回位元件52的保持力保持在那里。
[0067] 除此之外,所述切换曲面34也具有(未示出的)至少一个保持凹部,在笔尖16处在书写位置或者说移出的位置中的情况下,同一引导部的朝向所述切换曲面34的端部嵌入所述至少一个保持凹部中并且通过所述回位元件28的保持力将所述笔尖保持在那里。
[0068] 当使用者使书写装置10从中心位置运动到工作位置或者书写位置中时,或者反之从工作位置或者书写位置返回所述中心位置中时,这些保持力相应地必须首先由所述书写装置的使用者消除。
[0069] 附图标记列表
[0070] 10  书写装置
[0071] 12  壳体
[0072] 14  前壳体部件
[0073] 16  笔尖
[0074] 18  后壳体部件
[0075] 20  触点元件
[0076] 22  书写装置前端部
[0077] 24  书写装置后端部
[0078] 26  笔芯
[0079] 28  回位元件
[0080] 32  转动支座
[0081] 34  切换曲面
[0082] 34a 切换曲面部段
[0083] 34b 切换曲面部段
[0084] 36  切换曲面
[0085] 36a 切换曲面部段
[0086] 36b 切换曲面部段
[0087] 38  引导部
[0088] 40  切换件
[0089] 42  前端部
[0090] 44  后端部
[0091] 46  引导部
[0092] 48  切换件
[0093] 50  触点元件体
[0094] 52  回位元件
[0095] 54a 保持凹部
[0096] 54b 保持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