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403411.4

文献号 : CN10704614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明达简瑞益郭宗源

申请人 : 见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先制备出两整合电极,电极板设有多个电极开口,二电极侧板分别设有侧板开口与面向彼此的内壁面。将二螺合件分别贴合于二电极侧板的内壁面。制备两框体,使两框体包覆电极板与二螺合件而整合为整合电芯框体,框体的二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侧板开口。将多个具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电芯组合于上述两整合电芯框体。最后使第二电极电性连结于两整合电极中的一个,将多个导线分别打接连接第一电极与所对应的电极板的打接部以制造出电池模块。本发明整合电芯框体均为相同的设计,只需要开设一种模具,降低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以制造出一电池模块,并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制备出一第一整合电极与一第二整合电极,所述第一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一电极板与二第一电极侧板,所述第一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开口,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自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一侧板开口,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一内壁面;所述第二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二电极板与二第二电极侧板,所述第二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二电极开口,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自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二侧板开口,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二内壁面;

步骤(b):将二第一螺合件分别贴合于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一内壁面,并将二第二螺合件分别贴合于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二内壁面;

步骤(c):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使所述第一框体包覆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二第一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并使所述第二框体包覆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二第二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所述第一框体设有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多个第一框体开口以及二第一框体侧开口,所述多个第一框体开口一一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开口,并使所述第一电极板邻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一打接部,所述二第一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一侧板开口;所述第二框体设有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多个第二框体开口以及二第二框体侧开口,所述多个第二框体开口一一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开口,并使所述第二电极板邻近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二打接部,所述二第二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二侧板开口;

步骤(d):将多个电芯组合于所述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及所述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使所述多个电芯对应地部分容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与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各电芯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开口裸露出,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开口裸露出;以及步骤(e):将多个第一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打接部,将多个第二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的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所对应的所述第二打接部,使所述多个第一导线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作为多个保险丝,藉以制造出所述电池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合件与所述第二螺合件为一螺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截面为一矩形截面、一圆形截面以及一椭圆形截面中的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芯容置部与各第二电芯容置部设有至少一黏着槽,所述至少一黏着槽供填充一黏着剂,藉以黏着所对应的所述电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三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四卡合部,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部、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部、所述至少一第三卡合部与所述至少一第四卡合部为一凸块与一凹槽中的一个。

6.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包含:

一第一整合电极,包含:

一第一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开口,所述第一电极板邻近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一打接部;以及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自所述第一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一侧板开口,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一内壁面,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一内壁面分别贴合有一第一螺合件;以及一第一框体,包含:

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

多个第一框体开口,对应地与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相连通,并一一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开口;以及二第一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所述二第一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一侧板开口;

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包含:

一第二整合电极,包含:

一第二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二电极开口,所述第二电极板邻近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二打接部;以及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自所述第二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二侧板开口,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二内壁面,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二内壁面分别贴合有一第二螺合件;以及一第二框体,包含:

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

多个第二框体开口,对应地与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相连通,并一一对应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开口;以及二第二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所述二第二电极侧板的所述第二侧板开口;以及多个电芯,对应地部分容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与所述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并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开口裸露出,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开口裸露出;

其中,所述多个电芯的所述第一电极经多个第一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打接部,所述多个电芯的所述第二电极经多个第二导线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所对应的所述第二打接部,而所述多个第一导线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作为多个保险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合件与所述第二螺合件为一螺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与所述第二导线的截面为一矩形截面、一圆形截面以及一椭圆形截面中的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各第一电芯容置部与各第二电芯容置部设有至少一黏着槽,所述至少一黏着槽供填充一黏着剂,藉以黏着所对应的所述电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三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四卡合部,所述至少一第一卡合部、所述至少一第二卡合部、所述至少一第三卡合部与所述至少一第四卡合部为一凸块与一凹槽中的一个。

说明书 :

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共享同样的整合电芯框体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的高涨及环保意识的抬头,现有许多业者研发出如生质柴油、燃料电池、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的替代能源以供车辆使用,其中,目前仍以电动车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动车所使用的电池模块一般包含有多个电芯、一正极电极以及一负极电极,在组合后可依实际需求来使电池芯串联或并联。
[0003] 然而,现有制造电池模块的过程中,普遍需要特别制造正极整合电芯框体与负极整合电芯框体以分别电性连结于电芯的正极与负极,并且需要进一步因应尺寸的不同来设计模具,因此需要开设两种以上不同的模具,因此在实务上的制造中,普遍有高制造成本的问题。
[0004] 另外,上述正极整合电芯框体与负极整合电芯框体制造出后,在将总线连接至整合电芯框体时,普遍使用焊接的方式将总线连接至整合电芯框体,但此种连结方式普遍具有无法调整总线与整合电芯框体之间的电阻且也有电阻不均的问题,因此在实务上仍具备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现有电池模块的制程因应电芯的正极与负极的设计,普遍需要开设二种以上整合电芯框体的模具而具有成本高且无法调整总线与整合电芯框体之间的电阻与电阻不均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其主要使整合电芯框体均有相同的设计,藉以解决现有技术成本高及危险性高的问题。
[0006]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出一电池模块,并包含步骤(a)至步骤(e),步骤(a)制备出一第一整合电极与一第二整合电极,第一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一电极板与二第一电极侧板,第一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开口,该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自第一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一侧板开口,该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一内壁面;第二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二电极板与二第二电极侧板,第二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二电极开口,该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自第二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二侧板开口,该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二内壁面。步骤(b)将二第一螺合件分别贴合于该二第一电极侧板的第一内壁面,并将二第二螺合件分别贴合于该二第二电极侧板的第二内壁面。步骤(c)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使第一框体包覆第一电极板与该二第一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并使第二框体包覆第二电极板与该二第二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第一框体设有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多个第一框体开口以及二第一框体侧开口,该些第一框体开口一一对应于该些第一电极开口,并使第一电极板邻近该些第一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一打接部,该二第一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该二第一侧板开口。第二框体设有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多个第二框体开口以及二第二框体侧开口,该些第二框体开口一一对应于该些第二电极开口,并使第二电极板邻近该些第二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二打接部,该二第二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该二第二侧板开口。步骤(d)将多个电芯组合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及第二整合电芯框体,藉以使该些电芯对应地部分容置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各电芯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且第一电极与第一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第一电极开口裸露出,第二电极与第二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第二电极开口裸露出。步骤(e)将多个第一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将多个第二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的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打接部,使该些第一导线与该些第二导线作为多个保险丝(fuse),藉以制造出电池模块。
[0007] 其中,上述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附属技术手段之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螺合件与第二螺合件为一螺帽,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截面为一矩形截面、一圆形截面以及一椭圆形截面中的一个,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中的一个铝线或其他低温熔点金属线时,作为对各电芯限流保护的保险丝(fuse),藉以制造出具电芯限流保护功能的电池模块。此外,各第一电芯容置部与各第二电芯容置部设有至少一黏着槽,该至少一黏着槽供填充一黏着剂,藉以黏着所对应的电芯,而第一螺合件的中心孔对准该二第一电极侧板的侧板开口中心,第二螺合件的中心孔对准该二第二电极侧板的侧板开口中心。另外,第一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第二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三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四卡合部,该至少一第一卡合部、该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至少一第三卡合部与该至少一第四卡合部为一凸块与一凹槽中的一个。
[0008] 本发明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包含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以及多个电芯,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包含一第一整合电极以及一第一框体。第一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一电极板以及二第一电极侧板,第一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开口,第一电极板邻近该些第一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一打接部。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自第一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一侧板开口,该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一内壁面,该二第一电极侧板的第一内壁面分别贴合有一第一螺合件。第一框体包含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多个第一框体开口以及二第一框体侧开口,该些第一框体开口对应地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相连通,并一一对应于该些第一电极开口。二第一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该二第一电极侧板的第一侧板开口。第二整合电芯框体包含一第二整合电极以及一第二框体,第二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二电极板以及二第二电极侧板。第二电极板设有多个第二电极开口,第二电极板邻近该些第二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二打接部,该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自第二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二侧板开口,该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二内壁面,该二第二电极侧板的第二内壁面分别贴合有一第二螺合件。第二框体包含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多个第二框体开口以及二第二框体侧开口,该些第二框体开口对应地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相连通,并一一对应于该些第二电极开口,该二第二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该二第二电极侧板的第二侧板开口。该些电芯对应地部分容置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并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一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第一电极开口裸露出,第二电极与第二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第二电极开口裸露出。其中,该些电芯的第一电极经多个第一导线连接于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该些电芯的该第二电极经多个第二导线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打接部,而该些第一导线与该些第二导线作为多个保险丝(fuse)。
[0009] 其中,上述电池模块的附属技术手段之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螺合件与第二螺合件为一螺帽,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的截面为一矩形截面、一圆形截面以及一椭圆形截面中的一个,而该些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中的一个铝线或其他低熔点金属线时,作为各对应电芯的限流保护功能的保险丝。此外,各第一电芯容置部与各第二电芯容置部设有至少一黏着槽,该至少一黏着槽供填充一黏着剂,藉以黏着所对应的电芯。另外,第一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第二框体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三卡合部,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四卡合部,该至少一第一卡合部、该至少一第二卡合部、该至少一第三卡合部与该至少一第四卡合部为一凸块与一凹槽中的一个。
[0010] 在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的主要技术手段后,由于整合电芯框体均为相同的设计,因此实务上只需要开设一种模具,因而可降低制造成本。
[0011]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实施例,将藉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 图2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整合电极的立体示意图;
[0014] 图3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螺合件贴合于第一内壁面的侧视图;
[0015] 图4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整合电芯框体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0016] 图4A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7] 图5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整合电芯框体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0018] 图6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0019] 图7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20] 图8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总线连接于第一电极侧板与第二电极侧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
[0022] 1:电池模块
[0023] 11:第一整合电芯框体
[0024] 111:第一整合电极
[0025] 1111:第一电极板
[0026] 11111:第一电极开口
[0027] 11112:第一打接部
[0028] 1112:第一电极侧板
[0029] 11121:第一侧板开口
[0030] 11122:第一内壁面
[0031] 112:第一框体
[0032] 1121:第一电芯容置部
[0033] 11211:黏着槽
[0034] 1122:第一框体开口
[0035] 1123:第一框体侧开口
[0036] 1124:第一卡合部
[0037] 1125:第二卡合部
[0038] 12:第二整合电芯框体
[0039] 1221:第二电芯容置部
[0040] 12211:黏着槽
[0041] 1224:第三卡合部
[0042] 1225:第四卡合部
[0043] 13:电芯
[0044] 131:第一电极
[0045] 132:第二电极
[0046] 2:第一螺合件
[0047] 3:第一导线
[0048] 4:打接点
[0049] 5:黏着剂
[0050] 6:螺丝
[0051] 7、8:总线
[0052] L1:第一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由于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中,其组合实施方式不胜枚举,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仅各列举一个较佳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0054]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图1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整合电极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螺合件贴合于第一内壁面的侧视图,图4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整合电芯框体的第一立体示意图,图4A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框体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整合电芯框体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7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0055] 如图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用以制造出一电池模块1,并包含以下步骤:
[0056] 步骤S101:制备出一第一整合电极与一第二整合电极,第一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一电极板与二第一电极侧板,二第一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一内壁面,第二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二电极板与二第二电极侧板,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二内壁面。
[0057] 步骤S102:将二第一螺合件分别贴合于二第一电极侧板的第一内壁面,并将二第二螺合件分别贴合于二第二电极侧板的第二内壁面。
[0058] 步骤S103:制备一第一框体与一第二框体,使第一框体包覆第一电极板与二第一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使第二框体包覆第二电极板与二第二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并使第一电极板邻近多个第一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一打接部,使第二电极板邻近多个第二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二打接部。
[0059] 步骤S104:将多个电芯组合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及第二整合电芯框体,各电芯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并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的各第一电芯容置部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的各第二电芯容置部的至少一黏着槽填充一黏着剂,藉以黏着固定所对应的电芯。
[0060] 步骤S105:将多个第一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的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将多个第二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的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所对应的第二打接部,藉以制造出电池模块。
[0061] 其中,在步骤S101中,如图2所示,通过冲压制程制备出一第一整合电极111与一第二整合电极,第一整合电极111包含一第一电极板1111与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图中仅标示一个)。其中,第一电极板1111为金属材质,并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开口11111(图中仅标示一个),而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开口11111为圆形,但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此,此外,第一电极板1111还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图未标示),以供制程定位使用。
[0062] 该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分别自第一电极板1111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一延伸方向L1延伸出,并分别设有一第一侧板开口11121,该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一内壁面11122。
[0063] 而在此需要一提的是,第二整合电极与第一整合电极111的结构都相同,也就是说,第二整合电极包含一第二电极板(图未标示)与二第二电极侧板(图未标示),第二电极板同样为金属材质,并设有多个第二电极开口(图未标示)。同样地,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开口为圆形,而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还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图未标示),以供制程定位并强化电芯框体与电极板的结合强度使用。
[0064] 该二第二电极侧板分别自第二电极板的相对应的两端沿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出,而此第二延伸方向与第一延伸方向L1相同,于附图中都为向下。第二电极侧板还分别设有一第二侧板开口,并分别具有一面向彼此的第二内壁面(图未标示)。
[0065] 步骤S102中,如图3所示,将二第一螺合件2分别贴合于该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的第一内壁面11122,并将二第二螺合件(图未标示)分别贴合于该二第二电极侧板的第二内壁面(图未标示),其中,第一螺合件2与第二螺合件均为螺帽,其内部设有内螺纹,另外,将两个第一螺合件2分别对应贴合于两个第一内壁面11122的方法中,例如可利用焊接、黏着或是其他种可使第一螺合件2附着于第一内壁面11122上的方式,因此并不限于此,第二螺合件也是,在此不再予以赘述,且第一螺合件2的中心孔对准该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的侧板开口中心,第二螺合件的中心孔对准该二第二电极侧板的侧板开口中心。
[0066] 步骤S103中,如图4与图5所示,制备一第一框体112与一第二框体,使第一框体112包覆第一电极板1111与该二第一螺合件2而整合为一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1,并使第二框体包覆第二电极板与二第二螺合件而整合为一第二整合电芯框体12。
[0067]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制备第一框体112的方法中,将第一整合电极111放置于一模具内,并使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的外壁面(第一内壁面11122的另一面,同时第一螺合件2贴合于第一内壁面11122)不贴合于模具内的模具壁上,接着再采用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出第一框体112,使得第一框体112除了包覆第一电极板1111与该二第一螺合件2外,还进一步包覆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而此第一框体112的材质以绝缘性较佳的材质为佳;同样地,制备第二框体的方式与第一框体112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予以赘述。
[0068] 其他实施例中,制备第一框体112的方法中,将第一整合电极111放置于上述模具内,并使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的外壁面贴合于模具内的模具壁上,接着再采用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出第一框体112,使得第一框体112仅包覆第一电极板1111与该二第一螺合件2,因此,除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外,仍可视实务上的设计选择性地采用如上所述的其他实施例。
[0069] 其中,步骤S103中,还使第一电极板1111邻近该些第一电极开口11111处裸露出多个第一打接部11112,并使第二电极板邻近该些第二电极开口处裸露出多个第二打接部(图未标示),其制备方法例如以模内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出上述的第一打接部11112与第二打接部,但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此。
[0070] 第一框体112设有多个第一电芯容置部1121、多个第一框体开口1122(图中仅标示一个)以及二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图中仅标示一个),该些第一框体开口1122一一对应于该些第一电极开口11111,该二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分别对应于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的第一侧板开口11121。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上述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方法制备出第一框体112时,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为圆形的孔洞;若采用其他实施例(第一框体112未包覆二第一电极侧板1112)的方法制备出第一框体112的话,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则为“ㄇ”字型的开口。
[0071] 同样地,第二框体设有多个第二电芯容置部1221、多个第二框体开口(图未标示)以及二第二框体侧开口(图未标示),该些第二框体开口一一对应于该些第二电极开口,二第二框体侧开口分别对应于二第二电极侧板的第二侧板开口,也就是说,第一框体112与第二框体的结构均相同(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此,可不设有第二框体开口,其视实务的设计而定)。
[0072] 步骤S104中,如图6所示,将多个电芯13组合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1及第二整合电芯框体12,藉以使该些电芯13对应地部分容置于该些第一电芯容置部1121与该些第二电芯容置部1221,各电芯13具有一第一电极131与一第二电极132,且第一电极131通过第一框体112而与第一整合电极111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第一电极开口11111裸露出,其中第一电极
131为正极,第二电极132为负极,但其他实施例可为相反。另外,第二电极132也是通过第二框体而与第二整合电极相间隔,并自所对应的第二电极开口裸露出。
[0073] 此外,在此步骤S104中,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并于第一整合电芯框体11的各第一电芯容置部1121与第二整合电芯框体的各第二电芯容置部1221的至少黏着槽11211、黏着槽12211填充黏着剂,藉以黏着固定所对应的电芯。具体来说,各第一电芯容置部1121与各第二电芯容置部1221分别设有四个黏着槽11211(其他实施例中可为一个)与黏着槽12211,该至少一黏着槽11211供填充一黏着剂(图未示),藉以黏着所对应的电芯13,而黏着剂可为现有具有黏着能力的液体(例如点胶)。
[0074] 步骤S105中,如图7所示,将多个第一导线3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13的第一电极131与第一电极131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11112,并将多个第二导线分别打接连接各电芯13的第二电极132与第二电极132所对应的第二打接部,藉以制造出电池模块1(该些第一导线3与该些第二导线作为多个保险丝)。在此需要一提的是,虽然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电极131与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11112仅打接一第一导线3,但其他实施例中可视实务上的设计选择性地打接两条或以上。
[0075] 此外,需要一提的是,本发明所指的打接指将电极与打接部通过导线连接并固定而使导线接触于电极与打接部,而固定的方式例如为点焊或是通过涂布锡膏并过锡炉的方式来进行固定,而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采用点焊。另外,本发明所指的保险丝也不限于丝状结构,其视导线的截面而定。
[0076] 此外,步骤S105中,还将多个第二导线(图未示)分别打接连结各电芯13的第二电极132与第二电极132所对应的第二打接部(打接方式同第一导线3,不再赘述)。
[0077] 其中,第一导线3与第二导线的截面为一矩形截面、一圆形截面以及一椭圆形截面中的一个,若为矩形截面时,第一导线3与第二导线例如为一金属片;若为圆形截面或椭圆形截面时,第一导线3与第二导线例如为现有的金属导线,例如可为镍线、铝线或是其他可供作为保险丝的导线。另外,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镍片作为保险丝,但其他实施例中并不限于此。
[0078] 此外,在第一导线3与第二导线、第一整合电极、第一电极131、第二电极132、第二整合电极与外接负载成一回路时,第一导线3与第二导线中的一个若采用铝线或其他低熔点金属线,并选用适当线径使其为该回路中耐电流能力最差的,以作为保险丝之用。
[0079] 此外,每一个第一电极131与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11112打接一第一导线3后,再于第一导线3的两端打接点4填充一黏着剂5,藉以在步骤S105时,作为第一导线3的两端打接点4的保护作用,举例来说,其可防止第一导线3的两端自焊点脱落。另外,黏着剂5可为现有具有黏着能力的液体(例如点胶),第二导线与第一导线3作法相同,不再赘述。
[0080] 此外,虽然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31是电性连结于第一电极131所对应的第一打接部11112,而第二电极132是电性连结于第二电极132所对应的第二打接部,但其他实施例中可为相反。
[0081] 此外,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框体112的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卡合部1124(图中显示两个,仅标示一个),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卡合部1125(图中显示两个,仅标示一个),第二框体的一侧设有该至少一第三卡合部1224(图中显示两个,仅标示一个),相对应的另一侧设有该至少一第四卡合部1225(图中显示两个,仅标示一个),该至少一第一卡合部1124为一凸块与一凹槽中的一个,该至少一第二卡合部1125为凸块与凹槽中的一个,该至少一第三卡合部1224为凸块与凹槽中的一个,该至少一第四卡合部1225为凸块与凹槽中的一个。
[0082] 需要一提的是,一般来说,实际上的结构中,只要一侧是为凸块,那么相对应的另一侧则为凹槽,举例来说,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指第一框体112与第二框体的一侧与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及第二框体侧开口的位置不同,且第一卡合部1124为凸块(卡钩),第二卡合部1125为凹槽(卡槽),第三卡合部1224为凸块,第四卡合部1225为凹槽,但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此种配置方式,上述第一卡合部1124、第二卡合部1125、第三卡合部1224与第四卡合部1225是于实务上中有多组电池模块时,用于串接或并接另一组的电池模块。
[0083] 请参阅图8,图8显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总线连接于第一电极侧板与第二电极侧板的立体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模块1中,第一侧板开口11121与二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供至少一螺丝6穿设,也就是说,实务上可通过螺丝6穿过第一侧板开口11121与第一框体侧开口1123锁合于第一螺合件2,藉以使总线7通过第一螺合件2接触于所对应的第一电极侧板1112,具体来说,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电极侧板1112大部分被第一框体112的侧部遮挡,因此总线7主要是通过第一螺合件2接触于所对应的第一电极侧板1112,并与第一电极侧板1112之间具有接触电阻。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第一电极侧板1112未被第一框体112的侧部遮挡的话,那么总线7是直接接触于第一电极侧板1112,而第一螺合件2同样也是接触于第一电极侧板1112,并与第一电极侧板1112之间仍具有接触电阻。
[0084] 同样地,第二侧板开口与二第二框体侧开口也是供螺丝6穿设以锁合于第二螺合件,使得另一总线8可通过第二螺合件接触于所对应的第二电极侧板,其他不再予以赘述。
[0085] 而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实务上在螺丝6锁合于第一螺合件2与第二螺合件时,可通过控制扭力的方式来使多个接触电阻都一致。
[0086] 综上所述,在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电池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后,由于整合电芯框体均为相同的设计,因此实务上只需要开设一种模具,因而可降低制造成本,也由于在连接总线的过程中,可通过螺丝锁合于螺合件而控制总线与整合电芯框体之间的接触电阻,因此可因应实务上的设计需求,通过控制扭力来选择性地调整接触电阻而大幅提升方便性。
[0087]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示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的范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