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04353.6

文献号 : CN1071079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坪繁宏伊藤友祐福元英树三濑善统藤井博之白崎润

申请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即使在设置有径向的止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设定各径向上的弹性比而获得优异的弹性连结性能。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装配于在轴梁(60)的一端所设置的筒状的壳体部(62)、且将台车框架(50)和轴梁(60)弹性连结,其中,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开口的兜状部(40)通过在一方的外分割体(14a)贯通形成的窗部(30)而朝外部敞开,并且在兜状部(40)配置有由内轴部件(12)支承的止动件(26),通过止动件(26)和壳体部(62)的抵接而构成对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14b)的相对移位量进行限制的移位限制机构,另一方面,主体橡胶弹性体(16)通过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14b)所形成的开口部(36)而在兜状部(40)的相反侧朝外部露出。

权利要求 :

1.一种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70),在内轴部件(12)的外周配置有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对置的一组外分割体(14a、14b、72a、72b),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74)将所述内轴部件(12)和一组外分割体(14a、14b、72a、72b)相互弹性连结,将该内轴部件(12)安装于铁路用车辆的台车框架(50),并且,将该一组外分割体(14a、14b、72a、72b)安装于在轴梁(60)的一端所设置的筒状的壳体部(62),由此将该台车框架(50)和该轴梁(60)弹性连结,所述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70)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16、74)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兜状部(40),通过在所述一组外分割体(14a、14b、72a、72b)的任一方贯通形成的窗部(30)而使得该兜状部(40)朝外部敞开,并且,在该兜状部(40)配置有由所述内轴部件(12)支承的止动件(26),该止动件(26)通过该窗部(30)而相对于所述壳体部(62)以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对置配置,通过该止动件(26)和该壳体部(62)的抵接而构成对该内轴部件(12)和该一组外分割体(14a、

14b、72a、72b)的相对移位量进行限制的移位限制机构,

另一方面,在该一组外分割体(14a、14b、72a、72b)的另一方形成有开口部(36、76),使得该主体橡胶弹性体(16、74)在该兜状部(40)的相反侧通过该开口部(36、76)而朝外部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36)形成于另一方的所述外分割体(14a、14b)的周向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开口部(36)的开口面积设为大于所述窗部(30)的开口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70),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76)形成于另一方的所述外分割体(72a、72b)的周向中间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70),其特征在于,

以与所述窗部(30)相同的开口形状以及开口面积而形成所述开口部(76),并且,该开口部(76)配置于相对于该窗部(30)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7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橡胶弹性体(74)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减薄凹部(78),该减薄凹部(78)通过所述开口部(76)而朝外部敞开。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7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62)由前后一组半筒部件(64a、64b)构成,该壳体部(62)的该前后一组半筒部件(64a、64b)相对于所述一组外分割体(14a、14b、72a、72b)分别从对置方向的外侧以重叠的方式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0),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定位单元(34),该定位单元(34)在周向上将所述一组外分割体(14a、14b)的至少一方和所述壳体部(62)相互定位。

说明书 :

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轴梁的一端与铁路用车辆的台车框架弹性连结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铁路用车辆中一般采用如下构造:使轴梁从对车轴进行支承的轴箱部沿车辆前后方向伸出,并利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将该轴梁的端部与台车框架弹性连结。还如在日本特开2014-20487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的那样,该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在内轴部件的外周侧分别配设有沿周向延伸的一组外分割体,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上述内轴部件和一组外分割体相互弹性连结。而且,将内轴部件的轴向两端部安装于台车框架,并且将外分割体安装于在轴梁的一端设置的筒状的壳体部,由此借助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而将轴梁弹性支承于台车框架。
[0003] 但是,在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中,有时为了在预想输入有较大载荷的特定的径向上对内轴部件和一组外分割体的相对移位量进行限制而设置止动件。即,在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中,由于在相当于车辆前后方向的径向上输入有减速时的较大载荷,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从内轴部件朝向任一方的外分割体而在该径向上突出的止动件。而且,内轴部件和一方的外分割体借助止动件而相互抵接,由此使得内轴部件和外分割体的相对移位量在特定的径向上受到限制,从而能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的提高、作为目的的铁路用车辆的制动性能等。
[0004] 然而,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内轴部件与一方的外分割体的径向对置面之间配置有止动件、且在止动件与一方的外分割体之间连续地设置有主体橡胶弹性体,则存在如下不良情况:不仅在输入有较大载荷时,对于行驶过程中等输入的台车与车轴之间的通常的振动,在止动件所配置的径向上,主体橡胶弹性体也在止动件与外分割体之间的狭小的对置空间内被压缩而使弹性特性变硬,从而会对台车的悬架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由于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止动件与外分割体之间连结,因此,若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内轴部件与外分割体之间输入有周向的载荷,则因主体橡胶弹性体被止动件压缩而发挥的较硬的弹性还有可能会对台车的悬架特性造成影响。
[0005] 另外,在日本特许第3747783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如下构造:在止动件与壳体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使得由内轴部件支承的止动件仅在输入有较大载荷时与壳体部抵接。在该专利文献2中,一组外分割体上下对置地配置,止动件配置于上述上下的外分割体的周向端部之间,从而,不会由主体橡胶弹性体在径向上将止动件的突出前端和外分割体连结,而是在止动件的突出前端侧形成规定的间隙。
[0006] 但是,在止动件与壳体部的径向之间形成有间隙的如上所述的构造中,在配置有止动件的径向上主体橡胶弹性体的橡胶量减小,因此,与其他径向相比,在该径向上弹性常量容易变小,在行驶时等通常的振动输入状态下特性的调谐自由度有可能变小。
[0007] 另外,由于外分割体上下对置地配置,因此,在安装于如专利文献2的图13所示那样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割的构造的壳体部的情况下,有可能因壳体部的分割端缘的啃咬等而使外分割体的外周面受到损伤,在未采用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的特别的构造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地进行向轴梁的装配操作。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0487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7477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2]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3]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构造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即使在特定的径向上设置有止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设定各径向上的弹性比而获得优异的弹性连结性能。
[0014]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5]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可以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方式而采用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
[0016]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在内轴部件的外周配置有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对置的一组外分割体,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上述内轴部件和一组外分割体相互弹性连结,将该内轴部件安装于铁路用车辆的台车框架,并且,将该一组外分割体安装于在轴梁的一端所设置的筒状的壳体部,由此将该台车框架和该轴梁弹性连结,上述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兜状部,通过在上述一组外分割体的任一方贯通形成的窗部而使得该兜状部朝外部敞开,并且,在该兜状部配置有由上述内轴部件支承的止动件,该止动件通过该窗部而相对于上述壳体部以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分离的方式对置配置,通过该止动件和该壳体部的抵接而构成对该内轴部件和该一组外分割体的相对移位量进行限制的移位限制机构,另一方面,在该一组外分割体的另一方形成有开口部,使得该主体橡胶弹性体在该兜状部的相反侧通过该开口部而朝外部露出。
[0017] 根据形成为依照这样的第一方式的构造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设想由片式制动器等产生的较大载荷的输入,仅在一个径向上设置有止动件,在任一方的外分割体形成有使得止动件露出的窗部,并且,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形成有开口部。由此,能防止弹性仅在配置有止动件的径向的单侧减小,从而使得在内轴部件与各外分割体之间配置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在径向两侧彼此接近。故此,在止动件不与壳体部抵接的铁路用车辆的通常的行驶状态下等,止动件的突出方向与该突出方向的相反侧之间的弹性比的调谐变得容易,针对向成为外分割体的对置方向的径向两侧输入的振动而能够获得优异的特性。
[0018] 另外,一组外分割体在止动件的突出方向上相互对置,在输入有载荷的止动件的突出方向及其相反侧,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起到支配性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进一步,由于通过压缩弹性而能够获得较硬的弹性特性,因此,通过在外分割体形成窗部、开口部,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对弹性特性进行调谐。
[0019] 进一步,在一方的外分割体局部贯通地形成有窗部,因此,在窗部的轴向外侧,针对向止动件的突出方向的输入,能在内轴部件与外分割体的径向之间有效地发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因此,因形成使得止动件露出的窗部所导致的弹性的下降难以构成问题,从而能够较大地确保弹性的调谐自由度。
[0020] 另外,例如若在止动件与兜状部的内表面之间设置间隙,则在内轴部件与外分割体之间输入有周向的载荷时,能避免由止动件对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容易将弹性设定得较小,因此,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对台车的悬架性能、弹性等特性进行调谐。
[0021]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另一方的上述外分割体的周向端部。
[0022] 根据第二方式,极其容易形成开口部。而且,能够有效地在外分割体的周向中间部分获得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以及拉伸弹性,并且,容易在周向中间部分设置壳体部和外分割体的定位构造等。
[0023]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将上述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设为大于上述窗部的开口面积。
[0024] 根据第三方式,通过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的周向两端部形成开口部,同在周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窗部的一方的外分割体与内轴部件的径向之间相比,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与内轴部件的径向之间,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分量更具支配性。其结果是,通过使开口部比窗部更大地开口,并使另一方的外分割体相对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固接面积小于一方的外分割体相对于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固接面积,从而容易在止动件相对于内轴部件的配设方向及其相反侧设定彼此接近的弹性。
[0025]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第一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开口部形成于另一方的上述外分割体的周向中间部分。
[0026] 根据第四方式,开口部与窗部同样地形成于外分割体的周向中间部分,从而能够更简单地在止动件配设方向及其相反侧设定彼此接近的弹性。概言之,这是因为,通过将窗部和开口部的形成位置设为各外分割体的周向中间部分,使得窗部的形成对弹性的影响、和开口部的形成对弹性的影响在一组外分割体所对置的径向上的两侧彼此接近。
[0027]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第四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以与上述窗部相同的开口形状以及开口面积而形成上述开口部,并且,该开口部配置于相对于该窗部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对置的位置。
[0028] 根据第五方式,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以彼此相反的方式而配置开口部和窗部,从而使得窗部的形成对止动件配设方向上的弹性的影响、和开口部的形成对止动件配设侧的相反侧的弹性的影响更加接近,能够更简单地对上述止动件配设侧的弹性及其相反侧的弹性进行调谐。而且,若不仅使得开口部和窗部的配置相同而且还使得开口部和窗部的开口形状以及开口面积也相同,则能够简单地将止动件配设方向及其相反侧的弹性设定为大致相同。
[0029]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第四方式或第五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减薄凹部,该减薄凹部通过上述开口部而朝外部敞开。
[0030] 根据第六方式,在主体橡胶弹性体形成通过开口部而朝外部敞开的减薄凹部,从而形成为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减薄凹部的形成侧和兜状部的形成侧彼此对应的构造,容易在止动件配设方向及其相反侧将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设定为彼此更加接近。
[0031]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壳体部由前后一组半筒部件构成,该壳体部的该前后一组半筒部件相对于上述一组外分割体分别从对置方向的外侧以重叠的方式安装。
[0032] 根据第七方式,壳体部形成为将在周向上分割的一组半筒部件组合而成的分割构造,从而能够容易地将一组外分割体安装于壳体部,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向轴梁的装配操作变得容易。另外,当将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安装于壳体部时,使一组半筒部件从一组外分割体的对置方向外侧重叠,从而容易防止半筒部件的周向端缘与外分割体的外周面接触,能避免由啃咬而造成损伤。
[0033]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第一方式~第七方式中任一方式所记载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基础上,设置有定位单元,该定位单元在周向上将上述一组外分割体的至少一方和上述壳体部相互定位。
[0034] 根据第八方式,能够以规定的朝向将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定位安装于壳体部。特别是相对于需要由止动件施加移位限制作用的较大载荷的输入方向,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设定止动件的配设方向,从而能够实现作为目的的弹性连结性能以及基于移位限制的较高的耐久性等。
[0035] 发明效果
[0036] 根据本发明,在任一方的外分割体形成有窗部,并且,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形成有开口部,因此,配置于内轴部件与各外分割体之间的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弹性彼此接近,在止动件从内轴部件突出的方向及其相反侧之间的相对的弹性的调谐变得容易。进一步,一组外分割体在止动件突出方向上相互对置,针对止动件突出方向的压缩力以及拉伸力的输入,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以及拉伸弹性起到支配性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并且,通过在外分割体形成窗部、开口部,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对弹性进行调谐。更进一步,窗部贯通形成于一方的外分割体的局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在窗部的轴向外侧获得主体橡胶弹性体的压缩弹性和拉伸弹性,从而因窗部的形成所导致的弹性的下降难以构成问题。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梁用橡胶衬套的立体图。
[0038] 图2是图1所示的轴梁用橡胶衬套的俯视图。
[0039] 图3是图1所示的轴梁用橡胶衬套的右视图。
[0040] 图4是图2的IV-IV剖视图。
[0041] 图5是图4的V-V剖视图。
[0042] 图6是图4的VI-VI剖视图。
[0043] 图7是从其他角度表示图1的轴梁用橡胶衬套的立体图。
[0044] 图8是以向铁路用车辆的装配状态而表示图1的轴梁用橡胶衬套的右视图。
[0045]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梁用橡胶衬套的俯视图。
[0046] 图10是图9的X-X剖视图。
[0047] 图11是图10的XI-XI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49] 在图1~图3中,作为形成为依照本发明的构造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了用于铁路用车辆的轴梁用橡胶衬套10。如图4~图6所示,轴梁用橡胶衬套10具有如下构造: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部件12、和在该内轴部件12的外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前后的外分割体14a、14b相互弹性连结。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未特别说明,则分别地将在向铁路用车辆的装配状态下大致成为铅直的上下方向的图3中的上下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将在向铁路用车辆的装配状态下大致成为车辆前后方向的图3中的左右方向称为前后方向、且将在向铁路用车辆的装配状态下大致成为车辆左右方向的图2中的左右方向称为左右方向。
[0050] 更详细而言,内轴部件12是由铁、铝合金等形成的高刚性的部件,如图4~图6所示,该内轴部件12具有如下构造:在具有实心的圆形杆状的中轴主体18的两端部一体形成有凸缘状的内凸缘部20和安装部22,其中,上述内凸缘部20向外周扩展,上述安装部22比内凸缘部20进一步朝轴向外侧突出。此外,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安装部22具有近似多棱柱形状,并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贯通形成有上下延伸的螺栓孔24。另外,内凸缘部20的轴向外表面在大致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扩展,并且,轴向内表面的内周部分形成为锥面,内周部分朝向外周逐渐减薄,并且,外周部分以大致恒定的厚度而扩展。此外,对于内轴部件12的形状,不应根据实施方式中的具体记载而进行限定性的解释,构成内轴部件12的各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的中轴主体18、内凸缘部20、安装部22、螺栓孔24)的具体形状等也未被特别限定。
[0051] 进一步,在内轴部件12的中轴主体18安装有止动件26。如图4、图6所示,止动件26形成为内周面以及外周面由在周向上弯曲的弯曲面构成的块状,且设为由金属、硬质的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高刚性的部件。而且,止动件26与内轴部件12的中轴主体18的外周面重叠,并借助焊接、粘接、螺栓连接等方法而固定于轴向的中央部分。此外,止动件26并非一定要预先固定于内轴部件12,例如,可以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硫化成形时与内轴部件12分开地设置于模具中,并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而定位保持于内轴部件12。
[0052] 外分割体14a、14b均具有以不足半周的长度沿周向延伸的弯曲板形状,并在轴向两端一体形成有朝外周侧折弯的外凸缘部28。此外,外凸缘部28朝向外周而朝轴向外侧倾斜,并与内凸缘部20的内周部分倾斜地对置。
[0053] 另外,在一方的外分割体14a形成有窗部30,该窗部30以近似四方截面而将外分割体14a的周向及轴向的中央部分贯通。窗部30以未到达外凸缘部28的轴向尺寸而形成,在窗部30与各外凸缘部28的基端的轴向之间分别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固接部32。
[0054] 另外,如图7所示,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14b形成有定位孔34,该定位孔34以小径的圆形截面而将外分割体14b的中央部分贯通。本实施方式中的定位孔34以充分小于窗部30的开口面积的开口面积而形成,但定位孔34的截面形状、大小并未被特别限定。
[0055] 进一步,在另一方的外分割体14b,在周向的两端部形成有开口部36。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部36遍及包含外凸缘部28的外分割体14b的整个轴向范围地形成,因在周向两端部形成有开口部36而使得外分割体14b的周向长度比外分割体14a的周向长度短。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开口部36、36的开口面积的合计设为大于窗部30的开口面积。但是,开口部36、36的开口面积可以根据所要求的前后方向上的弹性特性等而适当地变更,有时也将上述开口部36、36的开口面积的合计设为窗部30的开口面积以下。
[0056] 而且,外分割体14a、14b相对于内轴部件12的中轴主体18在外周侧分离地配置,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上述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14b相互弹性连结。此外,外分割体14a和外分割体14b隔着中轴主体18而在径向上对置地配置,上述外分割体14a和外分割体
14b的周向端部在周向上彼此分离。
[0057] 主体橡胶弹性体16整体具有厚壁的近似圆筒形状,并在轴向两端部一体形成有朝外周突出的橡胶凸缘部38。而且,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形成为圆筒形状的轴向中央部分的内周面与内轴部件12的中轴主体18的外周面硫化粘接,并且,外周面与外分割体14a、14b的对置内表面硫化粘接。另外,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橡胶凸缘部38,配置于内轴部件12的内凸缘部20与外分割体14a、14b的外凸缘部28、28的对置面之间,并与上述内凸缘部20以及外凸缘部28、28硫化粘接。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为具备内轴部件12以及外分割体14a、14b的一体硫化成形品。
[0058] 另外,如图4、图6所示,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兜状部40。兜状部40形成为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开口的凹部状,并形成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轴向中央部分。而且,在兜状部40的开口周围,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固接于外分割体14a,并且,外分割体14a的窗部30相对于兜状部40的开口而定位,兜状部40通过窗部30而朝外周敞开。此外,兜状部40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在周向及轴向上局部地形成,并且,窗部30在外分割体14a的周向及轴向上局部地形成,因此,主体橡胶弹性体16还与外分割体14a的固接部32硫化粘接,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径向上连续地将内轴部件12和固接部32弹性连结。
[0059] 进一步,由内轴部件12支承的止动件26在兜状部40突出,并以至少前端部分相对于兜状部40的壁内面在轴向及周向上分离的方式配置于兜状部40的中央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止动件26的朝外周突出的前端部分从主体橡胶弹性体16露出,但是,例如,止动件26的突出前端面可以由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缓冲橡胶、相对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分体的缓冲橡胶、分体的缓冲发泡体等覆盖。
[0060] 另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定位凹部42。定位凹部42是小径的圆形凹部,其在兜状部40的径向上的相反侧、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开口。而且,定位凹部42相对于外分割体14b的定位孔34而定位,该定位凹部42通过定位孔34而朝外周开口,并且,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在定位凹部42的开口周围与外分割体14b硫化粘接。
[0061] 另外,如图4、图7所示,在设置有兜状部40的那侧的径向上的相反侧的半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外分割体14b的周向外侧通过开口部36、36而朝径向外侧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分割体14a也以不足半周的周向长度而形成,在设置有兜状部40的那侧的半周,主体橡胶弹性体16也在外分割体14a的周向外侧朝向外周露出。总之,主体橡胶弹性体16在外分割体14a与外分割体14b的周向两端部之间朝外部露出。
[0062] 进一步,在外分割体14a与外分割体14b的周向之间露出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面开口有图2所示那样的环状槽44。环状槽44构成为包括:沿外分割体14a的周向端部以及外分割体14b的周向端部在轴向上延伸的凹槽;以及沿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橡胶凸缘部38的基端在周向上延伸的凹槽,该环状槽44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上述露出部分处以近似矩形环状而连续地延伸。进一步,如图4、图5所示,将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由环状槽44包围的区域设为朝外周突出的缓冲突部46。
[0063] 如图8所示,形成为这样的构造的轴梁用橡胶衬套10安装于铁路用车辆的台车48。台车48具备如下构造:具备台车框架50以及车轮52,利用轴弹簧58将对车轮52的车轴54进行支承的轴箱部56与台车框架50弹性连结,并且,轴梁60从轴箱部56朝车辆后方延伸。而且,利用轴梁用橡胶衬套10将在轴梁60的延伸端部设置的壳体部62与台车框架50连结。
[0064] 更详细而言,将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对置的近似半圆筒状的半筒部件64a、64b彼此固定而构成近似圆筒形状的壳体部62。而且,将轴梁用橡胶衬套10的上述外分割体14a、14b夹入于半筒部件64a、64b的对置方向之间,由此以插入状态将轴梁用橡胶衬套10嵌合安装于壳体部62。
[0065] 进一步,将轴梁用橡胶衬套10的朝向设定为外分割体14a、14b的对置方向成为车辆前后方向,半筒部件64a、64b从外分割体14a、14b的对置方向外侧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半筒部件64a的对置内表面形成有未图示的定位凸部,将该定位凸部插通于外分割体14b的定位孔34,由此构成相对于壳体部62而对轴梁用橡胶衬套10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元。这样,壳体部62形成为由前后一组半筒部件64a、64b构成的分割构造,从而通过简单的操作将外分割体14a、14b安装于壳体部62。
[0066] 在此基础上,分别以不足半周的周向长度而形成的外分割体14a、14b前后对置地配置,相对于上述外分割体14a、14b从对置方向外侧以重叠的方式对前后一组半筒部件64a、64b进行安装。故此,还能避免半筒部件64a、64b的周向端部的角部与外分割体14a、14b的外周面接触而因啃咬而使外分割体14a、14b受到损伤。
[0067] 另外,轴梁用橡胶衬套10的内轴部件12的设置于轴向两端的安装部22,利用插通于螺栓孔24的未图示的安装螺栓而安装于台车框架50。
[0068] 这样,将轴梁用橡胶衬套10的内轴部件12安装于台车框架50,并且将外分割体14a、14b安装于车轮52侧的轴梁60,由此借助轴弹簧58和轴梁用橡胶衬套10而将车轮52相对于台车框架50相互弹性连结。而且,当车轮52随着轴弹簧58的变形而上下移位时,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变形而允许以内轴部件12为中心的轴梁60的摆动,从而将振动及冲击吸收。
[0069] 另外,虽然在轴梁用橡胶衬套10还输入有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压缩及拉伸载荷,但一组外分割体14a、14b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对置,针对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输入,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压缩弹性以及拉伸弹性起到支配性的作用。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耐久性的提高,并且能够获得基于压缩弹性以及拉伸弹性的相对较硬的弹性特性,因此,通过在外分割体14a、14b形成窗部30、开口部36,能够以较大的自由度对弹性特性进行调谐。此外,当铁路用车辆行驶时,保持为止动件26朝壳体部62的内周分离的状态,从而能够基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变形而获得线性弹性特性。
[0070] 另外,在台车框架50设置有制动装置66,利用液压等从前后的任一侧将制动蹄68按压于车轮52的外周面,由此对车轮52的旋转实施制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台车48中,将制动装置66设为片式制动器。
[0071] 而且,例如,若从车辆前方将制动蹄68按压于车轮52,则朝向后方的力作用于轴梁60,因此,使得轴梁60向后方移位,并使内轴部件12在外分割体14a、14b的对置方向上相对移位。此处,在轴梁用橡胶衬套10中,这样的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14b的相对移位量因止动件26和壳体部62(半筒部件64b)的抵接而受到限制。
[0072] 即,止动件26配置为从内轴部件12朝向半筒部件64b突出,并通过窗部30而与半筒部件64b前后对置。而且,若在车辆的制动时半筒部件64b相对于内轴部件12大幅地进行相对移位,则内轴部件12和半筒部件64b经由止动件26而抵接,由此对内轴部件12和壳体部62乃至外分割体14a、14b的前后径向上的相对移位量进行限制。通过设置这样的移位限制机构而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变形量进行限制,由此避免因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损伤。
[0073]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定位单元将轴梁用橡胶衬套10相对地定位于壳体部62,因此,高精度地将止动件26的突出方向设定为车辆前后方向。由此,能够稳定获得由止动件26带来的移位限制作用,从而能实现作为目的的特性和耐久性。
[0074] 另外,为了构成如上所述的移位限制机构,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有对止动件26进行容纳的兜状部40,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中,将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连结的部分的橡胶量减小。此处,在外分割体14b的周向两端部形成有开口部36,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中,将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b连结的部分的橡胶量减小。通过形成这样的开口部36而对由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b的径向之间的橡胶所发挥的弹性进行调节,能够在车辆前后的两侧获得作为目的的弹性特性。
[0075] 特别是,虽然由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的径向之间的橡胶所发挥的弹性因窗部30以及兜状部40的形成而容易变小,但通过设置开口部36、36而使得由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b的径向之间的橡胶所发挥的弹性下降,由此容易在车辆的前后侧设定彼此接近的弹性特性。其结果是,在车辆的制动时能够实现由止动件26对移位的限制,并能够在通常的行驶状态下以较大的自由度对轴梁用橡胶衬套10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弹性特性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获得优异的弹性连结性能。
[0076] 而且,配置有止动件26的兜状部40、以及与兜状部40的开口对应的窗部30在轴向及周向上的局部开口,兜状部40的周围与外分割体14a的窗部30的周围硫化粘接。由此,不仅是在周向上偏离窗部30以及兜状部40的部分,在轴向上偏离窗部30以及兜状部40的部分,也配置为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的径向之间连结。故此,在上述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14a之间能比较大地发挥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弹性,更容易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前后方向的弹性进行调节。
[0077] 另外,由于开口部36形成于外分割体14b的周向端部,因此,能够更简单地形成开口部36。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遍及包括外凸缘部28、28的外分割体14b的轴向全长范围地形成有开口部36,因此,通过缩短外分割体14b整体的周向长度,能够极其容易地形成开口部36。
[0078]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开口部36、36的开口面积的合计设为大于窗部30的开口面积,由此将前后方向的弹性设定为更加接近。概言之,这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窗部30在大致上下方向中央朝大致车辆前后方向开口而形成,另一方面,开口部36、36形成于外分割体14b的周向端部、且相对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于上下偏离的位置。
[0079] 另外,当因车轮52的上下运动等而对轴梁用橡胶衬套10输入周向的扭转载荷时,止动件26的突出前端面以及周向端面从主体橡胶弹性体16露出,从而难以产生由止动件26对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压缩。故此,能够防止周向的弹性因压缩分量而变得过硬,从而能够有利于获得台车48的悬架特性的调谐自由度等。
[0080] 图9~图11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梁用橡胶衬套70。轴梁用橡胶衬套70具有如下构造: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74将内轴部件12和外分割体72a、72b相互弹性连结。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实质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以及部位,在图中标注相同的符号并将其说明省略。
[0081] 本实施方式中的外分割体72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外分割体14a大致相同,进一步,外分割体72a和外分割体72b形成为彼此大致相同的形状。即,外分割体72a和外分割体72b的周向长度彼此大致相同,并且,在外分割体72b,具有与外分割体72a的窗部30大致相同的开口面积和开口形状的开口部76形成于轴向及周向的中央部分。由此,在外分割体72a和外分割体72b与主体橡胶弹性体74的外周面硫化粘接、且在径向上相互对置地配置的状态下,窗部30和开口部76在径向上配置于前后相反侧,并设置于在前后径向上相互对置的部分。
[0082] 另外,在主体橡胶弹性体74形成有减薄凹部78。该减薄凹部78是以与兜状部40大致相同的开口面积以及开口形状而在主体橡胶弹性体74的外周面开口的凹部,并形成于在径向上相对于兜状部40对置的相反侧。而且,通过将外分割体72b固接于主体橡胶弹性体74的外周面,使得减薄凹部78通过外分割体72b的开口部76而朝外周敞开。由此,主体橡胶弹性体74在前后两侧具备大致相同的凹部,以大致相同的形态固接于外分割体72a、72b,且其前后方向的弹性彼此大致相等。
[0083] 这样,在轴梁用橡胶衬套70中,在外分割体72a的周向中间部分形成有窗部30,并且在外分割体72b的周向中间部分形成有开口部76。故此,窗部30的形状、大小对前后弹性特性的影响、和开口部76的形状、大小对前后弹性特性的影响接近,前后两侧的弹性特性的调节变得简单。特别是通过将窗部30和开口部76配置于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使得窗部30和开口部76的形状、大小对弹性特性所造成的影响彼此更加接近,从而前后弹性的调节变得更加容易。
[0084] 进一步,以大致相同的形状和大小而形成窗部30和开口部76,并将外分割体72a和外分割体72b形成为彼此大致相同的形状,从而更容易以彼此接近的特性而设定前后两侧的弹性。因此,针对前后方向上输入的振动能够获得优异的特性。
[0085] 而且,在主体橡胶弹性体74形成有在外周面开口的兜状部40,兜状部40通过窗部30而朝外部敞开,并且,形成有与兜状部40对应的减薄凹部78,减薄凹部78通过开口部76而朝外部敞开。由此,以更高的精度使得主体橡胶弹性体74的弹性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大致相同,因此,当在前后设定相等的弹性特性时,能够简单且高水平地实现作为目的的弹性特性。
[0086] 此外,通过使窗部30和开口部76的形状、大小互不相同、或者使兜状部40和减薄凹部78的形状、大小互不相同,还能够适当地将前后方向的弹性调谐为互不相同的特性。
[0087]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的记载。例如,不应根据实施方式的具体记载而对形成于外分割体14b的开口部的构造进行限定性的解释。即,可以在轴向、周向的中间部分形成多个开口部,也可以仅在周向上的任一端部形成开口部。另外,开口部还可以形成于外分割体14b的周向端部以及周向中间部分的双方。
[0088] 另外,止动件26并非一定要直接固定于内轴部件12,可以借助主体橡胶弹性体16而将其与内轴部件12弹性连结。进一步,止动件26可以与内轴部件12一体地形成。
[0089] 另外,定位孔并非必不可少,可以如第二实施方式那样将其省略,还可以采用孔以外的定位构造。进一步,定位孔的形成位置也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偏离开口部76、窗部30的部分形成定位孔。
[0090] 另外,轴梁用橡胶衬套10向壳体部62的安装方向为示例,例如,在对制动蹄68的按压方向是相对于上述实施方式而前后颠倒的方向的情况下,止动件26的突出方向也需要设定为相反方向,使轴梁用橡胶衬套10向壳体部62的安装方向变为相反方向。
[0091] 符号说明
[0092] 10、70:轴梁用橡胶衬套(轴梁用筒形弹性连结装置)、12:内轴部件、14、72:外分割体、16、74:主体橡胶弹性体、26:止动件、30:窗部、34:定位孔(定位单元)、36、76:开口部、40:兜状部、50:台车框架、60:轴梁、62:壳体部、64:半筒部件、78:减薄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