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式空调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72627.0

文献号 : CN10711051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黄利华

申请人 : 黄利华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它包括具室内隔室和室外隔室的外壳、水箱、风机组件、压缩机单元、蒸发器单元和水冷单元。水冷单元包括设置于该水箱内的泵送装置,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底部集水盆设置于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和至少一条热换管浸入在冷却水中。收集在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热换管,使得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

权利要求 :

1.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以及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该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噪声衰减装置,它包括一降噪壳体,该降噪壳体具有一降噪腔作为容纳该压缩机单元的,该降噪壳体具有设置在该降噪壳体的下部的通风入口,以及设置在该降噪壳体的上部的通风出口,该通风入口将该室内隔室与该降噪腔连通,该通风出口将该室外隔室与该降噪腔连通。

2.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以及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该风机组件的室内风机单元设置为离心风扇,并包括一具有导向出口的风机壳体,多个离心扇叶设置在该风机壳体中旋转,该风机壳体具有的前侧,后侧,以及顶侧,该风机壳体的前侧朝向除湿热换器和该蒸发器单元的前部,该导向出口设置在该风机壳体的顶侧,其中该室内风机单元还包括多个出口隔件,从该导向出口延伸并形成多个气道,多个气道从该导向出口延伸至该外壳的室内空气出口,所述空气由该离心扇叶吸入并被引导以均匀流过该气道,其中该外壳还包括分隔件,该分隔件分隔该外壳构成该室内隔室和该室外隔室,该室内风机单元安装在该分隔件的下部,该分隔件的上部是弯曲的并构成边界并用于引导从该引导出口流出的空气流过该外壳的室内空气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每该出口隔件都是部分弯曲并且构成具有与该分隔件上部基本相同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室内风机单元还包括多个噪声吸收层,其分别安装在该风机外壳的内表面,该分隔件上部的内表面,和该出口隔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室内风机单元还包括多个空气引导器,在该气道中间隔且竖直延伸,作为引导从该风机叶片抽吸的空气沿其纵向方向在该气道中均匀地流动,每该空气引导器具有弯曲外形并在相应气道中垂直延伸,用于引导空气沿每个气道均匀地流动。

6.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

一供水装置,该供水装置包括设置在该外壳的水控制器,从该水控制器延伸的供水管,用于向所述外壳中的指定位置供应水,设于该外壳上的供水出口;

在该水控制器和该供水出口之间延伸的柔性水管;以及

一节能冷却单元,其连接在该水冷单元和该蒸发器单元之间,该节能冷却单元包括设置在该外壳并用于存储预定量的水的冷却箱,以及浸在该冷却箱内的冷却管,该冷却管具有两个纵向部分和一体连接在该两个纵向部分之间的弯曲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窗式空调系统,每该热换管包括管体,多件保持构件在该管体上间隔设置,和多件热换翅片从该管体的内表面延伸出来,该管体具有两个弯曲侧部和在该两弯曲侧部之间延伸的大至平坦的中间部分,以在该中间部分构成矩形横截面形状,并在该相应热换管的两弯曲侧部构成两个半圆横截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保持构件沿该相应管体的横向方向间隔分布在该中间部分并形成多个管腔。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窗式空调系统,该冷却管具有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薄氧化层,和在该冷却管的外表面上外加形成的的聚四氟乙烯薄层,以防止不需要的物质附着在该冷却管的外表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供水装置还包括一供水箱,设置在该供水箱内的供水泵,而该供水泵是设置在该水箱和该冷却箱的相邻设置,以及多个水位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该水箱和该供水箱中,其中,当该水箱中的水位传感器检测到其中的水位低于预定阈值时,该水位传感器设置为激活该水控制器,用于从外部水源中抽进水。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外壳还包括分隔件,分隔该外壳并构成该室内隔室和该室外隔室,该分隔件具有一通道,将该蒸发器单元和该冷却箱连通,使冷凝水滴能够收集在该冷却箱中并冷却该冷却管。

12.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以及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其中该外壳还具有一室内前进气口,两个侧进气口分别设于该外壳的两侧并暴露于周围环境,一室内出气口,和一进水口作为让冷却水再填充到该水箱中,该蒸发器单元具有一前部和两侧部分别从该前部的两端延伸,该前部的纵向轴与该室内前进气口的纵向轴对齐,该侧部分别位于该侧进风口相邻设置,使新鲜的环境空气能够从周围环境通过该侧进气口和该蒸发器单元的两侧部抽吸到室内空间,该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除湿热换器,设置在该室内隔间中并位于该蒸发器单元的前部的后面的位置,使得来自该室内空间的空气被引导以首先通过该蒸发器单元,然后被引导到除湿热换器,该除湿热换器具有第一除湿口和第二除湿口,其中该压缩机单元具有与该水冷单元和该除湿热换器连接的压缩机出口,以及与该蒸发器单元连接的压缩机入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窗式空调系统,该蒸发器单元具有连接该水冷单元和该除湿热换器的第一蒸发器口,和连接该压缩机单元的压缩机入口的第二蒸发器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件分隔构件,其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外壳并位于侧进气口相邻位置,使当空气通过该侧进气口进入该外壳时,引导空气通过该蒸发器单元的对应侧部。

15.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以及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其中该外壳还具有一室内前进气口,两个侧进气口分别设于该外壳的两侧并暴露于周围环境,一室内出气口,和一进水口作为让冷却水再填充到该水箱中,该蒸发器单元具有一前部和两侧部分别从该前部的两端延伸,该前部的纵向轴与该室内前进气口的纵向轴对齐,该侧部分别位于该侧进风口相邻设置,使新鲜的环境空气能够从周围环境通过该侧进气口和该蒸发器单元的两侧部抽吸到室内空间,该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除湿热换器,设置在该室内隔间中并位于该蒸发器单元的前部的后面的位置,使得来自该室内空间的空气被引导以首先通过该蒸发器单元,然后被引导到该除湿热换器,该除湿热换器具有第一除湿口和第二除湿口;以及支撑在该外壳的室外隔室内的室外热换器,该室外热换器具有L形横截面并且在该外壳的后部和侧部延伸,该水冷单元位于该室外热换器和该室外风机单元之间,所述室外热换器具有第一热换器口和第二热换器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阀和第二连接阀,该第一连接阀和该第二连接阀均设置在该外壳的室外隔室内,该第一连接阀和该第二连接阀是连接在该压缩机单元、该室外热换器、该水冷单元和该蒸发器单元之间,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路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第一连接阀具有第一至第四连接口,并在常设模式和切换模式之间选择性地操作,其中,当该第一连接阀设于该常设模式时,该第一连接口与该第二连接口连接,而同时该第三连接口与该第四连接口连接,当该第一连接阀设于该切换模式时,该第一连接口与该第四连接口连接,而同时该第二连接口与该第三连接口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第二连接阀具有第五至第八连接口,并在常设模式和切换模式之间选择性地操作,其中,当该第二连接阀设于该常设模式时,该第五连接口与该第六连接口连接,而同时该第七连接口与该第八连接口连接,当该第二连接阀设于该切换模式时,该第五连接口与该第八连接口连接,而同时该第六连接口与该第七连接口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热泵冷却装置,该热泵冷却装置包括连接于该室外热换器和该蒸发器单元之间的热换管。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窗式空调系统,每该热换管包括管体,多件保持构件在该管体上间隔设置,和多件热换翅片从该管体的内表面延伸出来,该管体具有两个弯曲侧部和在该两弯曲侧部之间延伸的大至平坦的中间部分,以在该中间部分构成矩形横截面形状,并在该相应热换管的两弯曲侧部构成两个半圆横截面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保持构件沿该相应管体的横向方向间隔分布在该中间部分并形成多个管腔。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窗式空调系统,该热换管具有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薄氧化层,和在其外表面上外加形成的聚四氟乙烯薄层,以防止不需要的物质附着在该热换管的外表面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窗式空调系统,该压缩机单元具有一压缩机出口,其连接该第一连接阀的第一连接口和该除湿热换器的第一除湿口,以及一压缩机进口,其连接该第一连接阀的第三连接口和该第二连接阀的第七连接口。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第二连接口与该第五连接口连接,而同时该第三连接口与该第七连接口连接,该第四连接口与该蒸发器单元的第一蒸发器口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第六连接口与该水冷单元连接,该第八连接口连接至该室外热换器的第一热换器口。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第二热换器口连接至该水冷单元、节能冷却单元,和该热泵冷却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该蒸发器单元的第二蒸发器口连接该节能冷却单元,该热泵冷却装置,和该除湿热换器的第二除湿口。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窗式空调系统,设置为在空调模式,热泵模式,除霜模式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在空调模式中,该第一连接阀和该第二连接阀设于正常模式,该制冷剂被引导依次流过该压缩机单元、该第一连接口,该第二连接口、该第五连接口、该第六连接口、该水冷单元,用于向该冷却单元释放热能、该节能冷却单元,用于进一步释放热能给水、该蒸发器单元,用于从室内空间吸收热能、该第四连接口、该第三连接口,和回到该压缩机单元。

29.根据权利要求28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在该空调模式中,该室外热换器中的剩余制冷剂被引导离开该室外热换器,并依次流过该第八连接口、该第七连接口、和回到该压缩机单元。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在热泵模式中,该第一连接阀和该第二连接阀设于切换模式,该制冷剂被引导离开该压缩机单元并分流为第一制冷剂流和第二制冷剂流,该第一制冷剂流被引导依次流过该第一连接口,该第四连接口、和该蒸发器单元,用于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该第二制冷剂流被引导依次流过该除湿热换器并与离开该蒸发器单元的第一制冷剂流合流,该合流后的制冷剂流被引导依次流过该热泵冷却装置、该室外换热器,用于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该第八连接口、该第五连接口、该第二连接口,该第三连接口,并回到该压缩机单元。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在该热泵模式中,该水冷单元中的剩余制冷剂被引导依次流过该第六连接口、该第二连接阀的第七连接口、和回到该压缩机单元。

32.根据权利要求31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电连接该第一连接阀和该第二连接阀,以使该窗式空调系统处于该空调模式时,调节该窗式空调系统在风冷设定和水冷设定中之间运行。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窗式空调系统,该切换装置包括模式选择开关、水位开关、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该外壳上并电连接状态选择开关、以及水位传感器与该水位开关电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3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当该窗式空调系统处于该风冷设定时,该第一连接阀设置在该常设模式,同时该第二连接阀设置在切换模式,该制冷剂被引导离开该压缩机单元并依次流过,该第一连接口,该第二连接口,该第五连接口,该第八连接口,该室外热换器并将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该节能冷却单元并将热能释放到该水,该蒸发器单元并从该室内空间吸收热能,该第四连接口,该第三连接口,和返回到该压缩机单元。

35.根据权利要求34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在该风冷设定时,该剩余的制冷剂引导离开该水冷单元,并通过该第六连接口,该第七连接口,和该压缩机单元。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窗式空调系统,其中在该除霜模式时,该第一连接阀设置在该常设模式,同时该第二连接阀设置在切换模式,该制冷剂被引导依次流过压缩机单元、该第一连接口,该第二连接口,该第五连接口,该第八连接口,该室外热换器并将热能释放到该室外热换器以用于除霜,该节能冷却单元并将热能释放到该水,该蒸发器单元并从该室内空间吸收热能,该第四连接口,该第三连接口,和返回到该压缩机单元。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制冷剂调节器连接在该压缩机单元和该除湿热换器之间,以及一湿度传感器,其设置在该外壳上,用于检测该室内空间中的相对湿度,其中,当该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该室内空间中的空气具有高于预定阈值的相对湿度时,该制冷剂调节器被启动以使预定量的制冷剂在该压缩机单元和该除湿热换器之间流动。

38.根据权利要求37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件分隔构件,其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外壳并位于侧进气口相邻位置,使当空气通过该侧进气口进入该外壳时,引导空气通过该蒸发器单元的对应侧部。

39.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以及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每该热换管包括管体,多件保持构件在该管体上间隔设置,和多件热换翅片从该管体的内表面延伸出来,该管体具有两个弯曲侧部和在该两弯曲侧部之间延伸的大至平坦的中间部分,以在该中间部分构成矩形横截面形状,并在该相应热换管的两弯曲侧部构成两个半圆横截面形状,其中该保持构件沿该相应管体的横向方向间隔分布在该中间部分并形成多个管腔。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窗式空调系统,该热换管具有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的薄氧化层,和在其外表面上外加形成的聚四氟乙烯薄层,以防止不需要的物质附着在该热换管的外表面上。

41.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该室外隔室和该室内隔室内: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中;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该室内隔室内;以及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该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该水箱内以用作泵送该冷却水;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该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于该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该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和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该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该冷却水中,收集在该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该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该热换管,使得该制冷剂与该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该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该室外进气口抽进到该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该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该空气从该冷却水吸收热量后通过该室外出气口由该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该外壳之外,该外壳还具有一室内前进气口,两个侧进气口分别设于该外壳的两侧并暴露于周围环境,一室内出气口,和一进水口作为让冷却水再填充到该水箱中,其中该蒸发器单元具有一前部和两侧部分别从该前部的两端延伸,该前部的纵向轴与该室内前进气口的纵向轴对齐,该侧部分别位于该侧进风口相邻设置,使新鲜的环境空气能够从周围环境通过该侧进气口和该蒸发器单元的两侧部抽吸到室内空间,该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件分隔构件,其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外壳并位于侧进气口相邻位置,使当空气通过该侧进气口进入该外壳时,引导空气通过该蒸发器单元的对应侧部。

说明书 :

一种窗式空调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利用水作为冷却剂的水冷却单元的窗式空调。

背景技术

[0002] 窗口式空调系统已经在世界上广泛应用。如图1至图3,图中示出了传统的窗式空调系统。传统的窗式空调系统包括外壳10P,它具有室外空气入口11P,空气出口12P,控制板13P,室内空气入口14P,和正面框架15P。外壳10P具有室内隔室101P和室外隔室102P,由具有通道槽1031P和通道阀1032P的分隔件103P所分隔。
[0003] 传统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单元16P,室内热换器17P作为蒸发器单元,室外热换器18P作为冷凝器单元,风机驱动单元19P,用于驱动位于室内隔室101P中的离心风机191P,以及位于室外隔室102P中的轴向风机192P。
[0004] 如图3所示,过热或汽化的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出口161P离开压缩机单元16P并引导进入室外热换器18P,以提取热能给环境空气。然后制冷剂引导通过流体阀103P,干燥过滤器104P,膨胀阀105P,及进入室内热换器17P,用于从室内空间中吸收热能。在进行热交换过程之后,制冷剂被引导通过压缩机入口162P流回到压缩机单元16P。
[0005] 如图4所示,示出了传统的窗式空调和热泵系统。结构是类似于上述传统的窗式空调系统。传统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连接在压缩机单元16P、室外换热器18P,和室内换热器17P之间的四通阀19P。四通阀19P具有第一至第四连接口191P、192P、193P、194P。根据制冷剂的流动路线,传统的窗式空调和热泵系统可以在空调模式和热泵模式之间运行。
[0006] 当传统的窗式空调和热泵系统在空调模式下运行,四通阀19P的构置是第一连接阀191P连接至第二连接阀192P,同时第三连接阀193P连接至第四连接阀194P。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出口16P离开压缩机单元16P,并通过四通阀19P的第一连接口191P和第二连接口192P。然后,制冷剂通过室外热换器18P,以将热能释放到周围空气中。制冷剂然后离开室外热换器18P并通过单向阀20P,干燥过滤器104P,膨胀阀105和进入室内热换器17P,用于从室内空间中吸收热量。然后,制冷剂离开室内热换器17P,并通过第四连接口194P,第三连接口193P,并通过压缩机入口162P返回到压缩机单元16P。
[0007] 当传统的窗式空调和热泵系统在热泵模式下运行,四通阀19P的构置是第一连接阀191P连接至第四连接阀194P,同时第二连接阀192P连接至第三连接阀193P。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出口161P离开压缩机单元16P,并通过四通阀19P的第一连接口191P和第四连接口194P。然后,制冷剂通过室内热换器17P,以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然后,制冷剂离开室内热换器17P并通过单向阀20P,干燥过滤器104P,膨胀阀105P,和进入室外热换器18P,用于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然后,制冷剂离开室外热换器18P。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二连接口192P,第三连接口193P,并通过压缩机入口162P返回到压缩机单元16P。
[0008] 现有的窗式空调系统有几个根本的缺点,其阻碍了它们的广泛使用。实际上,分体式空调及/或热泵系统已开发来代替窗式空调系统的使用。
[0009] 典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第一个缺点是性能系数(COP)非常低。典型的窗式空调系统通常具有大约2.7的性能系数。作为比较,典型的分体式空调系统具有大约3.2的性能系数。
[0010] 典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第二个缺点是它的噪声通常非常大。虽然噪声衰减技术已经开发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通常是不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当空调系统位于非常靠近其用户的位置时。空调系统产生的大噪声会影响用户正常睡眠。
[0011] 第三个缺点是在典型的窗式空调系统中进行维护是非常困难的。窗口式空调系统安装在窗口上,这种安装使得用户难以清理或维修。当需要维护时,整个过程通常需要两到三个受过技术训练的人员和大量的工作。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包括利用水作为冷却剂的水冷单元。
[001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具有显著提高的性能系数和能量效率。
[0014]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具有大大改进的降噪技术,防止窗式空调系统产生大噪声。
[0015]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体现为空调或热泵的窗式空调系统。当窗式空调系统用作空调时,本发明的水冷单元可选择性地用于冷却在窗式空调系统中循环的制冷剂。
[0016]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其包括用于确保室内空间具有期望的相对湿度范围的除湿热换器。
[001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系统,让新鲜空气在预定温度下被输送到室内空间,以确保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
[0018]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系统,系统包括维护装置,确保窗式空调系统可以容易和方便的维护。
[0019]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窗式空调系统,包括
[0020] 一外壳,它具有一室内隔室、一室外隔室、一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至少一个室外出气口和室外进气口;
[0021] 一风机组件,它包括一室外风机单元和一室内风机单元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室外隔室和室内隔室内:
[0022] 一压缩机单元设置在室外隔室内;
[0023] 一蒸发器单元设置在室内隔室内;以及
[0024] 一水冷单元,设置在室外隔室内,它包括:
[0025] 一泵送装置设置于水箱内以用作泵送冷却水;
[0026] 一顶部集水盆以收集由泵送装置的冷却水;
[0027] 一填充材料单元设置于顶部集水盆的下方,其中收集在顶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流过填充材料单元;
[0028] 一底部集水盆设置于填充材料单元的下方,来自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于底部集水盆中;和
[0029] 至少一条热换管设置于底部集水盆中并且设置成浸入在冷却水中,收集在底部集水盆中的冷却水设置成引导回流到顶部集水盆,预定量的制冷剂设置成流过热换管,使得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预定量的空气从室外进气口抽进到水冷单元的进气口侧,用于与流过填充材料单元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空气从冷却水吸收热能后通过室外出气口由水冷单元的出气口侧排出外壳之外。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传统窗式空调系统。
[0031] 图2是传统窗式空调系统的剖视图。
[0032] 图3是传统窗式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循环的示意图。
[0033] 图4是传统窗式空调和热泵系统的示意图。
[0034]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立体图。
[0035] 图6是图5的窗式空调系统沿A-A平面的截面图。
[0036] 图7是图6的窗式空调系统沿B-B平面的截面图。
[0037]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水冷单元的顶部集水盆的俯视图。
[0038] 图9是图8的顶部集水盆的沿C-C平面的截面图。
[0039] 图10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底部集水盆的示意图。
[0040]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引导系统的示意图。
[0041] 图12是图11的窗式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引导系统沿D-D平面的截面图。
[0042]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热换管的截面侧视图。
[0043] 图1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截面侧视图。
[0044]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风机组件的室内风机单元的示意图。
[0045]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风机组件的室内风机单元的平面图。
[0046] 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外壳的示意图,示出一侧进气口附近的结构。
[0047] 图1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外壳的示意图,示出一侧进气口可选择性关闭。
[0048] 图1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供水装置。
[0049]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供水装置,示出了供水装置可以用于供应水以补偿窗式空调系统中的水分流失。
[0050] 图2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维护装置的示意图。
[0051] 图2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示意性流程图,示出了制冷剂的流动路线。
[0052]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第一替代模式,示出了布水器的可选构造。
[0053] 图2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第一替代模式,示出了引导装置的可选构造。
[0054]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第一替代模式,示出了引导装置的另一可选构造。
[0055] 图2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立体图。
[0056] 图27是图26的窗式空调系统沿E-E平面的截面图。
[0057] 图28是图27的窗式空调系统沿F-F平面的截面图。
[0058] 图2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侧视图。
[0059] 图3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各种部件的示意图,示出了制冷剂的流动路线。
[0060] 图3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切换装置的示意图。
[0061] 图3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热泵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0062] 图3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的热泵冷却装置的简化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以下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是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模式。该描述不应以任何限制意义来理解。其出于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理的目的而呈现。
[0064] 如图5至图6所示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大体来说,窗式空调系统包括一外壳10,一风机组件20,一压缩机单元30,一蒸发器单元40和一水冷单元50。
[0065] 外壳10具有一室内隔室11,一室外隔室12,一室内前进气口13,两个侧进气口分14别设于外壳的两侧,一室内出气口15,用于存储预定量冷却水的水箱16,作为让冷却水再填充到该水箱16中的进水口17,多个室外出气口18和一室外进气口181。如图5和图7所示,三个多个室外出气口18分别设于外壳10的两侧和顶侧。室外进气口181设于外壳10的后侧。
[0066] 风机组件20包括一室内风机单元21和一室外风机单元22分别以可移动式设于室内隔室内11和室外隔室12。
[0067] 压缩机单元30设置在外壳10的室外隔室12中。蒸发器单元40设置在外壳10的室内隔室11内。
[0068] 水冷单元50设置在室外隔室12内,并包括一设置于水箱16内的泵送装置51,其用作泵送冷却水,一顶部集水盆52,其用作收集来自泵送装置51的冷却水,一填充材料单元53,一底部集水盆54,和至少一条热换管55。
[0069] 填充材料单元53设置于顶部集水盆52的下方,其中收集在顶部集水盆52中的冷却水设置成以水薄膜的形式流过填充材料单元53。
[0070] 底部集水盆54设置于填充材料单元53的下方,其中来自填充材料单元53的冷却水设置成收集在底部集水盆54中。
[0071] 热换管55设置于底部集水盆54中并且浸入在冷却水中。收集在底部集水盆54中的冷却水设置成通过冷却水管56引导回流到顶部集水盆52。预定量的工作流体设置成流过热换管55,使得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高效的热交换过程,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同时,预定量的空气从和水冷单元50的进气口侧57抽进到,用于与流过填充材料单元53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冷却水的温度。空气从冷却水吸收热能后,通过位于水冷单元50的出气口侧58的室外出气口18排出外壳10之外。进气口侧57与外壳10的室外进气口181连通,而出气口侧58与外壳10的室外出气口18连通。
[0072] 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外壳10还包括分隔件19,分隔件19分隔外壳10而构成室内隔室11和室外隔室12。
[0073] 从室外进气口181流出的空气由室外风机单元22吸入,通过填充材料单元53,并通过室外出气18离开外壳10。由此,室外风机单元22优选是与水冷单元50的出气口侧58相邻设置的轴向风扇。
[0074] 水箱16和底部集水盆54并排设置。收集在底部集水盆54中的冷却水引导流入水箱16,然后由泵送装置51泵送,通过冷却水管56反回顶部集水盆52。
[0075] 如图8至图9所示,顶部集水盆52具有至少一周边侧壁521和一底壁522,以设定存储腔523在该周边侧壁521与该底壁5222之间。来自该水箱16的冷却水被设置为存储在该存储腔523中。底壁522具有多个通孔5221,其中储存腔523中储存的冷却水可通过通孔5221流到填充料单元53。
[0076] 此外,通孔5221以预定的阵列沿底壁522分布,其中在特定排中的每个通孔5221的中心与下一排中的通孔5221的中心不对准。另外,上排的每两个相邻通孔5221设置成与相邻排对应的通孔5221成三角形分布,如图8所示。所有通孔5221均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
[0077] 水冷单元5还包括设置在冷却水管56的顶端部分上的布水器59,用于将冷却水分配到顶部集水盆52的存储腔523中。具体来说,布水器59包括沿顶部集水盆52的纵向方向纵向延伸的布水管591,和布水管591上设有多个布水槽592。流动在冷却水管56中的冷却水是能够流入布水管591中,然后通过布水槽59进入存储腔523中。布水管591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布水槽592均匀地设置在布水管591的下圆形部分上,使得冷却水能均匀分布在顶集水盆52的底壁522上。然后,均匀分布在存储腔523中的冷却水能够通过均匀分布的通孔5221流到填充材料单元53上,如图9所示。当冷却水沿填充材料单元53向下流动时,这些结构确保水薄膜在填充材料单元53中均匀地形成。
[0078] 如图10所示,水冷单元50还包括过滤器590,其设置在填充材料单元53和底部集水盆54之间,用于防止不需要的物质进入底部集水盆54。
[0079] 水冷单元50还包括支撑在底部集水盆54中的引导装置60,用于引导冷却水以预定方式在底部集水盆54中流动。具体来说,引导装置60包括倾斜引导件64,由底部集水盆54垂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垂直引导件61、62,和第三垂直引导件63。倾斜引导件64从过滤器590的一端沿其横向方向向下倾斜地延伸。第一至第三垂直引导件61、62,在底部集水槽54中63垂直延伸并分割底部集水盆54为第一至第四热换室541、542、543、544。每一个换热室541 542 543,544中设有预定数量的热换管55。
[0080] 如图10所示,第一垂直引导件61从倾斜引导件64的远端延伸,第一垂直引导件62亦是从倾斜引导件64向下延伸,而第三垂直引导件63从底部集水盆54的底壁545在第一垂直引导件61和第二垂直引导件62之间的位置延伸出来。
[008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第一热换室541在底部集水盆54的侧壁546与第一垂直引导件61之间形成,第二热换室542在第一垂直引导件61和第三垂直引导件63之间形成,第三热换室543在第三垂直引导件63和第二垂直引导件62之间形成,第四热换室544在第二垂直引导件62与底部集水盆54的另一侧壁546之间形成。
[0082]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特定的热换室541(543)(544)可与相邻的热换室连通,从而引导冷却水以顺序方式流过第一至第四热换室541、542、543、544。
[0083] 来自填充材料单元53的冷却水将撞击倾斜引导件64并被引导向下流动进入第一热换室541。冷却水设置成与第一热换室541中的热换管55进行热交换。然后冷却水引导向上流向第二热换室542,并与第二热换室542中的热换管55进行热交换。然后冷却水引导向下流向第三热换室543,并与第三热换室543中的热换管55进行热交换。最后,冷却水引导向上流向第四热换室544并与第四热换室544中的热换管55进行热交换。。最后,冷却水引导流入水箱16。冷却水与热换管55之间的热交换过程用于从流经热换管55的制冷剂中提取热能给冷却水,然后冷却水被泵送并引导到填充材料单元53中冷却。
[0084] 如图11至图12所示,水冷单元22还包括制冷剂引导系统65,其连接热换管55并划分热换管55为若干管组,以使制冷剂以预定的顺序流过各管组。
[0085] 如图11所示,制冷剂引导系统65包括进口收集管651和引导管652,其中每条热换管55具有一端与进口收集管651连接,另一端与引导管652连接。如图11所示,进口收集管651具有流体入口6511和流体出口6512。制冷剂引导系统65还包括多件隔件653,其设置在进口收集管651和引导管652中的至少之一,以将热换管55分成多个管组。每件隔件653防止流体从隔件653的一侧流到另一侧。
[0086]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合共有十条热换管55。两件隔件653设置在进口收集管651并将进口收集管651分成进口部分6513,出口部6514,以及一个中间部分6153。流体入口6511在进口部分6513形成,流体出口6512在出口部6514形成。在引导管652中还设置有一件隔件653将引导管652均匀地分成两个部分6521、6522。
[0087] 水冷单元50中的十条热换管55分为第一至第四管组。第一管组由连接到进口收集管651的进口部分6513的三条热换管55构成。第二管组由接下来的三条连接到进口收集管651的中间部分6515和引导管652的第一部分621的热换管55构成。第三管组由接下来的两条连接到中间部分6515和引导管652的第二部分6522的热换管55构成。第四管组由余下的两条连接到进口收集管651的出口部6514的热换管构成。
[0088] 制冷剂通过流体入口6511进入进口收集管651。制冷剂进入进口收集管651后引导流过第一管组并进入引导管652的第一部分6521。然后制冷剂由引导管652中的隔件653引导进入流过第二管组并再进入进口收集管651。然后制冷剂由隔件653引导流入第三管组,并再进入引导管652的第二部分6522。然后制冷剂引导流过第四管组并进入进口收集管651的出口部分6514。制冷剂然后通过流体出口6512离开进口收集管651。
[0089] 此外,制冷剂引导系统65还包括多个热换翅片654,在每两相邻热换管55之间延伸,以大大增加热换管55与冷却水之间的热换过程的表面积,并增强制冷剂引导系统65的结构完整性。这些热换翅片654可以从热换管55的外表面整体延伸,或外接或焊接在热换管55的外表面上。
[0090] 如图10所示,冷却水引导从第四管组流向第一管组,使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热换效率最大化。因此,第一至第四管组是容纳在第四至第一热换室541、542、543、544中。
[0091] 如图13所示,每条热换管55包括管体551,多件保持构件552在管体551上间隔设置,和多件热换翅片553从管体551的内表面延伸出来。管体551具有两个弯曲侧部5511和在两弯曲侧部5511之间延伸的大至平坦的中间部分5512,以在中间部分5512构成矩形横截面形状,并在相应热换管55的两弯曲侧部5511构成两个半圆横截面形状。
[0092] 保持构件522沿相应管体551的横向方向间隔分布在其中间部分5512并形成多个管腔551。每一保持构件552具有预定的弹性,以增强对应的热换管55的结构完整性。热换翅片553均匀间隔分布在管体551的整个内表面上,以提高流经对应的换热管55的制冷剂与冷却水之间的热换性能。另外,每个保持构件552也可由延展性材料如金属构成,用于增强热换管55的结构完整性。
[0093]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每条热换管55都可以由铝构成,而铝可方便和经济地循环利用。为了使热换管55防止腐蚀和不需要的氧化,每条换热管55具有薄氧化层在其外表面上和内表面上,用于防止相关热换管的进一步腐蚀。薄氧化层的形成方法可以是阳极氧化方法。此外,每条热换管55也可以具有由聚四氟乙烯或类似的涂层形成的薄层的外表面上,以防止不需要的物质附着在热换管55的外表面上。
[0094] 如图6和图14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噪声衰减装置70,用于降低由压缩机单元30产生的噪音。噪声衰减装置70包括一降噪壳体71,降噪壳体71具有一降噪腔711,其中,压缩机单元30容纳在降噪腔711,以防止噪音从降噪壳体71中传播出去。降噪壳体71由一层噪声吸收材料构成或设置有一层噪声吸收材料,以防止噪音从降噪壳体71中传播出去。
[0095] 为了降低降噪腔711中的温度,降噪壳体7 1具有一通风入口712、设置在降噪壳体71的下部,以及一通风出口713、设置在降噪壳体71的上部。通风入口712将降噪腔711与室内隔室11连通,同时通风出口713将降噪腔711与室外隔室12连通,以使得当室外风机单元
22运行时,,空气从室内隔室11抽出而通过降噪腔711,并最终到达室外隔室12,从而降低降噪腔711的温度。
[0096] 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排放管80设置在外壳10的室内隔室11内并在室内隔室11内延伸。排放管80具有一排放进口81设置在外壳10的一侧部,以及一排放出口82,其在室外风机单元22附近的位置与室外隔间12连通,使得当室外风机单元22运行时,来自室内空间的空气能够被直接抽吸以穿过排放管80并通过室外出气口18排出外壳10。
[0097] 如图6所示,蒸发器单元40设置在外壳10的室内隔室11内。蒸发器单元40具有一前部41和两侧部42,分别从前部41的两端延伸。前部41的纵向轴与室内前进气口13的纵向轴对齐。侧部42分别位于侧进气口14相邻设置。当室内风机单元21工作时,室内空间的空气被抽吸到通过室内前进气口13进入窗式空调系统。室内空间的空气被设置为通过蒸发器单元40的前部41而室内空气的温度会降低,同时制冷剂从室内空间吸收热量。然后,冷却的空气引导通过室内出气口15回到室内空间。
[0098] 同时,环境空气也被抽吸通过侧进气口14进入外壳10。新吸入的空气布置成通过空气过滤器83和蒸发器单元40的侧部42,从而与流经其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这种布置确保通过直接从周围环境供应新鲜空气来保持室内空间的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被布置成流过蒸发器单元40,以便来自环境空气的热量可以被流经蒸发器单元40的制冷剂吸收。侧进气口14用于确保室内空间能够从室外空间得到充足新鲜空气的供应。当窗式空调系统用于受限区域而需要充分供应的新鲜空气时,如窗式空调系统在医院中使用时,这是特别重要的。侧进气口14设置在外壳10的两侧,从而当任何一侧被建筑物结构阻挡时,另一侧进气口14也可用于新鲜空气的进气。
[0099] 如图6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除湿热换器90,设置在室内隔室11中并位于蒸发器单元40的前部41的后面位置,使得来自室内空间的空气被引导首先通过蒸发器单元40,然后被引导到除湿换热器90,用于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通过蒸发器单元40和除湿热换器90的空气将具有较低的温度,并且将通过位于外壳10的顶前部的室内出气口15排出壳体
10外。
[0100] 如图7、图14和图15所示,风机组件20的室内风机单元21是设置为离心风扇,并包括一具有导向出口2114的风机壳体211,多个离心叶片212旋转设置在风机壳体211中。风机壳体211具有前侧2111,后侧2112,以及顶侧2113。风机壳体211的前侧2111朝向除湿热换器90和蒸发器单元40的前部41,使得来自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室内风机单元21的轴向抽入。该导向出口2114设置在风机壳体211的顶侧。由于室内风机单元21是离心风扇,因此空气将被抽出以在其径向方向离开室内风机单元21。结果,空气将通过导向出口2114离开室内风机单元21。室内风机单元21还包括多个出口隔件214,从导向出口2114延伸并形成多个气道
215。多个气道215从导向出口2114延伸至外壳10的室内出气口15。空气由离心叶片212抽入并被引导以均匀流过气道215。
[0101] 值得注意的是,室内风机单元21安装在分隔件19的下部191上,其中分隔件19的上部192是弯曲的,构成边界并用于引导从引导出口2114流出的空气流过外壳10的室内出气口。每出口隔件214都是部分弯曲并且构成具有与分隔件19上部192基本相同的形状。分隔件19的弯曲结构的原因在于,当空气通过这些元件时,由空气的振动,分隔件19和出口隔件214产生的噪声是处于最小值。
[0102] 为了最小化由室内风机单元21产生的噪声,室内风机单元21还包括多个噪声吸收层216,其分别设置在风机外壳211的内表面,分隔件19上部192的内表面,和出口隔件214。每个噪声吸收层215由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振动的噪声吸收材料构成,从而大大降低室内风机单元21产生的噪音。如图15所示,当室内风机单元21工作时,进入室内风机单元21的空气被转向在室内风机单元21的径向方向流出并撞击风机壳体211的内侧表面。结果,噪声吸收层216用于减少因空气流出而产生的噪音。
[0103] 叶片212设置在转子213上,转子213被驱动以旋转以从室内空间抽吸空气。风机壳体211具有容纳转子213和叶片212的收容腔2115。风机壳体211具有大致圆形的横截面,该横截面基本上类似于室内风机单元21的转子213。此外,风机壳体211还包括一挡件217设置在导向出口2114,用于当叶片212旋转,空气被抽入导向出口2114时,防止风机壳体211中的空气回流到收容腔2115。
[0104] 如图16所示,室内风机单元21还包括多个空气引导器218,在气道215中间隔且垂直延伸,作为引导从风机叶片212抽吸的空气沿其纵向方向在气道215中均匀地流动。每个空气引导器218具有弯曲外形并在相应气道215中垂直延伸,用于引导空气沿每个气道215均匀地流动。
[0105] 如图17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件分隔构件100,以可拆卸地安装在外壳10并位于侧进气口14相邻位置,使当空气通过侧进气口14进入外壳10时,引导空气通过蒸发器单元40的对应侧部41。每个分隔构件100从外壳10延伸到蒸发器单元40的对应侧部41,以引导从对应的侧进气口14进入的空气流过蒸发器单元40的侧部41,而不会逸出外壳10中的其他空间。换句话说,分隔构件100,分隔件19,和蒸发器单元40形成一个限制空间,用于迫使空气从对应的侧进气口14流入,而空气不会逸出外壳10中的其他空间。
[0106] 如图18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个盖件101,以可拆卸式安装在外壳10上,以分别选择性地覆盖侧进气口14。在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中,盖件101通过多个轨道102滑动连接在外壳10上。当至少一个侧进气口14被安装在其上的建筑结构阻挡时,盖件101可沿对应的轨道102滑动以覆盖对应的侧进气口14。
[0107] 如图19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供水装置200,供水装置200包括设置在外壳10的水控制器201,从水控制器201延伸的供水管202,用于向外壳10中的指定位置供应水。
供水装置200还包括设于外壳10上的供水出口203,以及在水控制器201和供水出口203之间延伸的柔性水管。
[0108] 如图6、图20和图22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节能冷却单元300,其连接在水冷单元50和蒸发器单元40之间。制冷剂离开水冷单元50布置成被节能冷却单元300进一步冷却。节能冷却单元300包括设置在外壳10并用于存储预定量的水的冷却箱301,以及浸在冷却箱内的冷却管302。冷却管302在结构上与如上所述的用于与存储在冷却箱301中的水进行热交换的水冷单元50的热换管相同。冷却管302的一端连接到水冷单元50。冷却管302的另一端连接到蒸发器单元4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冷却管302具有两个纵向部分3021和一体连接在两个纵向部分3021之间的弯曲部分3022。
[0109] 冷却箱301是以水来填充的,以与流过冷却管302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冷却箱301待填充的水来自两个不同源头,第一个源头是由供水装置200抽吸的水。如图20所示,由供水装置200抽吸的水被引导到在冷却管302的一个纵向部分3021的位置处流入冷却箱
301。注意,由供水装置200抽吸的水的温度约为22℃至26℃。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箱301与供水管202连通,使流进的水能够引导通过供水管202流到冷却箱301,以降低冷却管302的温度。
[0110] 另一方面,第二个水的源头是来自蒸发器单元40中收集的水。当蒸发器单元40操作时,水滴通常在蒸发器单元40的外表面上形成。这些水滴落下并且是收集成为预定体积的冷凝水。然后冷凝水引导通过分隔件19的通道193流入冷却箱301中。来自蒸发器单元40的冷凝水的温度约为10℃。
[0111] 值得一提的是,冷却管302中的制冷剂和水被引导以相反的方向流动,以使冷却箱301中的水和流经冷却管302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性能最大化。
[0112] 供水装置200还包括设置在供水箱207内的供水泵205,而供水泵是设置在水箱16和冷却箱301的相邻设置。在冷却箱301中流动的水是设置成被引导流进供水箱207并最终进入水箱16。供水装置200还包括多个水位传感器206分别设置在水箱16和供水箱27中。当水箱16中的水位传感器206检测到其中的水位低于预定阈值时,水位传感器206设置为发送信号以激活水控制器201,用于从外部水源抽进水。水流如上所述的引导流入冷却箱301。包含在冷却箱301中的水被引导流入另一个水位传感器206所在的供水箱207。结果,供水箱207中的水位增加。当供水箱207中的水位传感器206检测到水位达到预定阈值时,水位传感器206布置成向供水泵205发送一个信号,用于将供水箱207内的水泵送并流入水箱16中,优选经由输水管208。结果,水箱16中的水逐渐增加以补偿其中的水分损失(由于冷却水通过水冷单元时蒸发)。
[0113] 如图21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一维护装置102,其包括滑动支撑架103,以可操作式安装在外壳10上,以使用户方便地接近窗式空调系统的各种部件。具体来说,滑动支撑架103包括内支撑架104,其支撑除了外壳10之外的窗式空调系统的所有上述部件,以及多个滑动轨道105,其安装在内部支撑架104和外壳10之间,用于滑动连接外壳10和内支撑架104。结果,支撑窗式空调系统的所有部件的内支撑架104能够相对于外壳10滑动。当窗式空调系统需要清洁或维护时,技术人员可以将内支撑架104从外壳10滑出并执行必要的维护,如图21所示。
[0114] 此外,维护装置还包括可调节加强架106,其可拆卸连接在内支撑架104的底侧,使得当内支撑架104从外壳10滑出时,可调节加强架106可以附接在内支撑架104的底侧上,以便为内支撑架104提供额外的支撑。注意,可调节加强架106的高度是可调节的,同时,多个滑轮107安装在可调节加强架106的底面上,使得其可以沿着地面滑动,以支撑内部支撑架104。可调节加强架106包括下框架构件1061和由下框架构件1061可调节地支撑的上框架构件1062,其中上框架构件1062可拆卸地附接到内支撑架104,而下框架构件1061由滑轮107可旋转地支撑在地面上。
[0115] 如图22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个干燥过滤器108,膨胀阀109和多个二通阀1091。如图22所示,压缩机单元30连接到水冷单元50,水冷单元50也通过膨胀阀109、干燥过滤器108和节能冷却单元300而连接到蒸发器单元40和除湿热换器90。
[0116] 压缩机单元30具有与蒸发器单元40连接的压缩机入口6511,和与水冷单元50的流体入口6511和除湿换热器90连接的压缩机出口32。
[0117] 蒸发器单元40具有连接水冷单元50的流体出口6512和除湿换热器90的第一蒸发器口41,和连接压缩机单元30的压缩机入口31的第二蒸发器口42。
[0118] 制冷剂布置成在窗式空调系统的各种部件之间循环以产生空调。过热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出口32离开压缩机单元30,并分叉成第一制冷剂流和第二制冷剂流。第一制冷剂流通过流体入口6511进入水冷单元50。然后,制冷剂以上述方式被水冷单元50中的冷却水冷却和冷凝。处于液态的第一制冷剂流通过流体出口6512离开水冷单元50并被引导通过二通阀1091,节能冷却单元300,另一个二通阀1091,干燥过滤器108,另一个二通阀1091,并且最终与第二制冷剂流合并并进入蒸发器单元40(如下所述)。蒸发器单元40中的制冷剂被布置成从室内空间吸收热能。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二蒸发器口42离开蒸发器40并通过压缩机入口31流回压缩机单元30。
[0119]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流引导进入除湿热换器90,以对室内空间进行除湿。然后制冷剂离开除湿热换器90,并通过干燥过滤器108和膨胀阀109,并与第一制冷剂流合流。合流的制冷剂流然后如上所述的进入蒸发器单元40。
[0120] 如图23所示,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窗式空调系统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的第一替代模式。除了布水器59'和引导装置60'之外,第一替代模式类似于第一优选实施例。根据第一替代模式,布水器59'包括储水箱591',其具有布水器侧壁592',并且包含均匀地形成在布水器侧壁592'上的多个布水器槽593'。储水箱591'与冷却管56连通。冷却水暂时储存在储水箱591'中。存储在储水箱591'中的水被配置成通过布水器槽593'而通过布水器侧壁592'并到达顶部集水盆52。
[0121] 如图24所示,引导装置60'具有由第一垂直引导件61'、第二垂直引导件62'、第三垂直引导件63'、第四垂直引导件64'和第五垂直引导件65'形成的第一至第三热换室641'、642'、643',而热换55'分三个管组,分别容纳在三个热换室641'、642'、643'中的。在此重要的是,热换管55'的数量,管组的数量和热换室的数量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情况而变化。
[0122] 示例性变型如图25所示,在图中,引导装置60'仅具有由两个垂直引导件61'、62'形成的两个热换室641'、642',而热换管55'被分成两个管组。
[0123] 图26至图3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窗式空调系统。第二优选实施例类似于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二优选实施例中的窗式空调系统也可以用作热泵系统。
[0124] 因此,除了上述第一优选实施例中描述的部件之外,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热换器400”,加湿装置500”,第一连接阀600”,第二连接阀700”,热泵冷却装置800”和切换电路900”。
[0125] 如图27和图30所示,室外热换器400”是支撑在外壳10的室外隔室12中。室外热换器400”具有L形横截面并且在外壳10的后部和侧部延伸。水冷单元50位于室外热换器400”和室外风机单元22之间。换句话说,从周围环境吸入的空气首先引导通过室外热换器400”,然后到水冷单元50。室外热换器400”可以选择性地用作蒸发器或冷凝器(如下所述)。
[0126] 第一连接阀600”和第二连接阀700”设置在外壳10的室外隔室12中,并连接在压缩机单元30,室外热换器400”,水冷单元50以及蒸发器单元40之间,用于引导制冷剂的流动路径。
[0127] 每一第一和第二连接阀600”、700”可以在常设模式和切换模式之间操作。对于第一连接阀600”,其具有第一至第四连接口601”、602”、603”、604”。当第一连接阀600”处于常设模式时,第一连接口601”连接到第二连接口602”,而第三连接口603”连接到第四连接口604”。当第一连接阀600”处于切换模式时,第一连接口601”连接到第四连接口604”,而第二连接口602”连接到第三连接口603”。
[0128] 对于第二连接阀700”,其具有第五至第八连接口605”、606”、607”、608”。当第二连接阀700”处于常设模式时,第五连接口605”连接到第六连接口606”,而第七连接口607”连接到第八连接口608”。当第二连接阀700”处于切换模式时,第五连接口605”连接到第八连接口608”,而第六连接口606”连接到第七连接口607”。
[0129]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窗式空调系统可以选择性地在空调模式(用于在室内空间中输送冷却空气),热泵模式(用于在室内空间中输送暖气)和除霜模式。
[0130] 如图30所示,压缩机出口32连接到第一连接阀600”的第一连接口601”和除湿热换器90”的第一除湿口91”。压缩机入口31连接到第一连接阀600”的第三连接口603”和第二连接阀700”的第七连接口607”。
[0131] 对于第一连接阀600”,第二连接口602”连接到第五连接口605”,而第三连接口603”连接到第七连接口607”和压缩机入口31。第四连接口604”连接到蒸发器单元40的第一蒸发器口43。
[0132] 对于第二连接阀700”,第六连接口606”连接到水冷单元50的流体入口6511,而第八连接口608”连接到室外热换器400”的第一热换器口401”。
[0133] 室外热换器400”还具有连接到水冷单元50的流体出口6512、节能冷却单元300和热泵冷却装置800”的第二热换器口402”。
[0134] 蒸发器单元40还具有连接到节能冷却单元300、热泵冷却装置800”和除湿热换器90”的第二除湿口92”的第二蒸发器口44。
[0135] 此外,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多个单向阀110”,多个二通阀111”和控制阀112”以连接到窗式空调系统的各种部件,如图29所示。
[0136] 当窗式处于空调模式时,第一连接阀600”和第二连接阀700”都处于常设模式。过热或蒸气制冷剂离开压缩机单元30并流过第一连接阀600”的第一连接口601”。然后制冷剂流过第二连接口602”,第二连接阀700”的第五连接口605”,第二连接阀700”的第六连接口606”,并通过流体入口6511进入水冷单元50。然后,制冷剂以上述方式被水冷单元50中的冷却水冷却。制冷剂然后通过流体出口6512离开水冷单元50,并通过单向阀110”,控制阀
112”,并进入节能冷却单元300。然后,制冷剂被节能冷却单元300进一步冷却并通过干燥过滤器108,膨胀阀109,并被引导通过第二蒸发器口44进入蒸发器单元40。然后制冷剂从室内吸收热能,并通过第一蒸发器口43离开蒸发器单元40。然后将制冷剂引导通过第一连接阀
600”的第四连接口604”,第三连接口603”,并通过压缩机入口31”返回到压缩机单元30。这完成了制冷剂的一个流动循环。
[0137] 值得一提的是,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空调模式时,室外热换器400”是闲置的。因此,室外热换器400”中所含的残留制冷剂被引导通过第一热换器口401”离开室外热换器400”,并通过第八连接口608”,第七连接口607”,和最后通过压缩机入口31返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38] 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热泵模式时,第一连接阀600”和第二连接阀700”都处于切换模式。过热或蒸气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出口32离开压缩机单元30。制冷剂被分叉成第一和第二制冷剂流。第一制冷剂流被引导流过第一连接口601”和第一连接阀600”的第四连接口604”。然后第一制冷剂流引导通过第一蒸发器口43流入蒸发器单元40,以将热能释放到室内空间。然后第一制冷剂流通过第二蒸发器口44离开蒸发器单元40。
[0139] 另一方面,第二制冷剂流被引导通过第一除湿口91”流入除湿热换器90”。第二制冷剂流然后通过第二除湿口92”离开除湿热换器90”,并被引导通过二通阀111”,单向阀110”,并与第一制冷剂流合并。制冷剂(合流制冷剂流)然后被引导以通过另一个二通阀
111”并进入热泵冷却装置800”。制冷剂在热泵冷却装置800”中被冷却。制冷剂继续通过单向阀110”,干燥过滤器108,膨胀阀109,并通过第二热换器口402”进入室外热换器400”,以吸收周围环境的热能。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一热换器端口401”离开室外热换器400”并通过第二连接阀700”的第八连接口608”和第五连接口605”。然后制冷剂通过第一连接阀600”的第二连接口602”和第三连接口603”。制冷剂最终通过压缩机入口31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40] 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热泵模式时,水冷单元50是闲置的。包含在水冷单元50中的残留制冷剂被引导以通过第一流体入口6511离开水冷单元50。然后,制冷剂被引导以通过第二连接阀700”的第六连接口606”和第七连接口607”。最后,残留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入口31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41] 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空调模式时,窗式空调系统可以在风冷状态模式和水冷状态模式之间切换。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水冷状态模式时,制冷剂如上所述的被水冷却单元50冷却。然而,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风冷状态模式时,制冷剂将被室外热换器400”冷却。因此,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风冷状态模式和水冷状态模式之间的切换的切换装置900”。切换装置900”电连接到第一连接阀600”和第二连接阀700”,并且在图31中示出。
[0142] 切换装置900”包括模式选择开关901”、水位开关903”、温度传感器904”,其设置在外壳10上并电连接状态选择开关902”、以及水位传感器206与水位开关903”电连接。模式选择开关901”,状态选择开关902”和水位开关903”中的每一个电连接第一连接阀600”和第二连接阀700”,用于控制第一连接阀600”和第二连接阀700”,以改变制冷剂的流动路径。模式选择开关901”允许用户选择要运行窗式空调系统的操作模式。
[0143] 当操作窗式空调系统的周围环境的温度低于预定阈值(例如27℃)时,状态选择开关902”将被激活以切换窗式空调系统从水冷状态模式到风冷状态模式。类似地,当水冷单元50中的水位不足时,也将激活水位开关903”,以将窗式空调系统从水冷状态模式切换到风冷状态模式。这对于保护压缩机单元30和水冷单元50是必要的。结果,当温度或水位上升到超过预定阈值时,状态选择开关902”将被激活以切换回到水冷状态模式。
[0144] 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风冷状态模式时,第一连接阀600”处于常设模式,而第二连接阀700”处于切换模式。过热或蒸气制冷剂首先通过压缩机出口32离开压缩机单元30,并通过第一连接阀600”的第一连接口601”和第二连接口602”。然后制冷剂通过第二连接阀700”的第五连接口605”和第八连接口608”。然后将制冷剂引导通过第一热换器口401”进入室外热换器400”。制冷剂在室外热换器400”中冷却,其中将热能提取到周围空气。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操作状态称为风冷状态模式,因为制冷剂被环境空气冷却。然后制冷剂通过第二热换器口402”离开室外热换器400”,并通过单向阀110”,控制阀112”,并进入节能冷却单元
300而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然后制冷剂通过干燥过滤器108,膨胀阀109,并通过第二蒸发器口44进入蒸发器单元40,以从室内空间吸收热能。之后,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一蒸发器口43离开蒸发器单元40并且通过第一连接阀600”的第四连接口604”和第三连接口603”。制冷剂最终通过压缩机入口31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45]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可以通过切换第二连接阀700”在常设模式和切换模式之间来实现风冷状态模式和水冷状态模式之间的切换。
[0146] 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风冷状态模式时,水冷单元50是闲置的。残留制冷剂引导通过流体入口6511离开水冷单元50。然后残留制冷剂引导通过第二连接阀700”的第六连接口606”和第七连接口607”。然后残留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入口31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47] 窗式空调系统也可以在除霜模式下操作。当窗式空调系统处于除霜模式时,第一连接阀600”处于常设模式,而第二连接阀700”处于切换模式。过热制冷剂通过压缩机出口32离开压缩机单元30。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一连接阀600”的第一连接口601”和第二连接口
602”。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二连接阀700”的第五连接口605”和第八连接口608”。然后将制冷剂引导通过第一热换器口401”进入室外热换器400”,用于将热能释放到室外热换器400”。
释放的热能用于从室外热换器400”的外表面去除霜或冰。然后制冷剂通过第二热换器口
402”离开室外热换器400”,然后被引导通过二通阀110”,控制阀112”并进入节能冷却单元
300以进行冷却。然后制冷剂离开节能冷却单元300并被引导通过干燥过滤器108,膨胀阀
109,并通过第二蒸发器口44进入蒸发器单元40。制冷剂从蒸发器单元40吸收热能并通过第一蒸发器口43离开蒸发器单元40。然后,制冷剂被引导以通过第四连接口604”,第三连接口
603”,并且最终通过压缩机入口31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48] 如图30所示,窗式空调系统还包括连接在压缩机单元30和除湿热换器90之间的制冷剂调节器113”和设置在外壳10上用于检测室内空间中空气相对湿度的湿度传感器906”。当基本上是二通阀的湿度传感器906”检测到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高于预定阈值时,制冷剂调节器113”被启动并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单元30和除湿热换器90”之间流动。换句话说,当制冷剂调节器113”被启动时,从压缩机单元30流出的制冷剂被分叉成第一制冷剂流和第二制冷剂流。第一制冷剂流经历如上所述用于空调模式的制冷剂循环。第二制冷剂流被引导流入除湿热换器90”,用于将热能释放到通过蒸发器单元40的空气中。除湿热换器90”布置成对通过蒸发器单元40的空气稍微增加温度并降低相对湿度。温度传感器904”用于检测室内空间的温度。当温度升高到超过预定阈值时,制冷剂调节器113”被停用或电切换,以减少通过除湿热换器90”的制冷剂的流量。
[0149] 进入除湿热换器90”的第二制冷剂流被布置成通过第二除湿口92”离开除湿热换器90”,并通过二通阀111”,干燥过滤器108,膨胀阀109,再与第一制冷剂流合并。合流的制冷剂流进入蒸发器单元40以吸收室内空间的热能。然后制冷剂离开蒸发器单元40并通过第四连接口604”,第三连接口603”,和最后返回到压缩机单元30。
[0150] 重要的是,在此阶段提到本发明的窗式空调系统不需要额外安装用于执行除湿功能的热泵。如上所述的单个系统已经包含全部必需的。
[0151] 如图32和图33所示,窗式空调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泵冷却装置800”,其设置在外壳10的室内隔室11中和位于与侧进气口14相邻的位置,使来自周围环境的空气通过热泵冷却装置800”。热泵冷却装置800”是在当窗式空调系统以热泵模式操作以将热能传递到室内空间时使用。
[0152] 如上所述,热泵冷却装置800”包括连接在室外热换器400”和蒸发器单元40之间的热换管801”。热泵冷却装置800”的热换管801”在结构上与水冷单元50的热换管55是相同的,用于与来自周围环境的新鲜空气进行热交换。
[0153] 热泵冷却装置800”的目的是通过利用具有非常低的温度的环境空气进一步降低制冷剂的温度。结果,可以通过最小量的附加能量来实现制冷剂的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此外,向室内空间提供环境空气,大大提高了其空气质量。
[0154] 尽管根据优选实施例和若干替代方案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包含的特定描述。附加的替代或等效部件也可以用于实施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