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099283.3

文献号 : CN1071218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冈启吉田仁

申请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照明用装置。本发明的照明用装置(10)具有导光部(11)和反射体(12),导光部(11)具有:光导入开口(21b),从具有向外部被摄体照射光的发光部(5)的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导入光;反射面(32),朝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O)反射从光导入开口导入的照明光;扩散部(33),用于向被摄体侧扩散由反射面反射的照明光作为扩散照明光,反射体(12)具有:开口部(10a),使摄像装置的摄像开口(4b)露出;反射部(23),设置于开口部周围,具有为了向被摄体侧反射从导光部导出的扩散照明光而形成为从开口部朝向被摄体侧扩大的反射面(35),在反射部的一部分上配设有扩散部,该反射体(12)具有在开口部和扩散部的边界以向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壁部(21c)。

权利要求 :

1.一种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导光部和反射体,上述导光部具有:光导入开口,其从具有发光部的摄像装置的该发光部导入光,上述发光部向外部被摄体照射光;反射面,其朝向上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反射从该光导入开口导入的照明光;以及扩散部,其用于将由该反射面反射的照明光向被摄体侧扩散,作为扩散照明光,上述反射体具有:开口部,其使上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开口露出;以及反射部,其设置于上述开口部周围,具有为了向被摄体侧反射从上述导光部引导的扩散照明光而形成为从上述开口部朝向被摄体侧扩大的反射面,上述扩散部配设在该反射部的一部分上,该反射体还具有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扩散部的边界处以向上述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壁部存在于上述摄像装置的视场角外,且具有不遮挡由上述扩散部扩散后的扩散照明光朝向上述反射部的照射的延伸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照明用装置还具有遮光部件,该遮光部件设置于上述光导入开口附近,并能够切换为全开状态和半遮光状态,在该全开状态下,使上述光导入开口光学上开口,在该半遮光状态下,对上述光导入开口进行部分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光部还具有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该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通过手动切换为上述全开状态和上述半遮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的位置位于使得从上述反射体的上述开口到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的距离比从上述反射体的上述开口到上述光导入开口的距离长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照明用装置被安装于配置有从正面观察时配置于该正面的摄影光学系统和位于该摄影光学系统的侧方且上方的被摄体照明用发光窗的摄像装置上时,该摄像装置的摄影光学系统配置于上述反射体的上述开口内,上述光导入开口覆盖该摄像装置的照明发光窗的前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是通过手动使上述遮光部件转动的拨盘式操作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扩散部具有与上述反射部相同的形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部形成为,上述反射部的反射面的法线在上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所在的方向上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反射部具有使光扩散的表面。

说明书 :

照明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的摄像装置上的照明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在具有拍摄功能的摄像装置中,通过以下形式构成的装置被实用化:在进行例如夜间或者背阴地等低亮度环境下等的拍摄动作时,将为了获得充分的曝光量而朝向外部的被摄体照射照明光用的发光部一体地内置于装置主体内。
[0003] 以下装置被实用化:这种以往的摄像装置所具备的发光部除了使用例如闪光放电管作为其光源的闪光发光装置以外,还使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作为其他光源。
[0004] 在使用这种形式的以往的摄像装置进行利用上述发光部的拍摄动作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作为拍摄对象的被摄体位于极端接近区域的情况(例如位于距被摄体的距离几厘米左右的近距离的情况)的所谓接近拍摄时,有时从上述发光部照射的照明光未被适当地照射到期望的被摄体。具体而言,有时由于例如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前表面侧(被摄体侧)的镜头镜筒等构造物会遮挡来自上述发光部的照明光等,导致无法对期望的被摄体均匀地照射照明光。在这样的情况下,获得的图像成为局部产生了光量不足的状态。
[0005] 因此,近年来,作为照明用装置的照明用适配器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2005-258011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2014-142564号公报、日本专利公开2009-237298号公报等进行了各种提案,该照明用装置是如下的附件装置:通过安装于具有发光部的摄像装置上,向摄像光学系统的周围附近引导从该摄像装置的发光部向外部照射的照明光而获得扩散照明光,在接近拍摄时也能够获得针对被摄体的均匀的照明光。
[0006] 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05-258011号公报、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14-142564号公报等所公开的照明用装置是安装于摄像装置上的照明用装置,该摄像装置具有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发光部。
[0007] 此外,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09-237298号公报等所公开的照明用装置是安装于具有使用闪光放电管作为发光部的光源的闪光发光装置的摄像装置上而进行使用的照明用装置。
[0008] 但是,如上所述,通过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05-258011号公报、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14-142564号公报等公开的照明用装置是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的结构。与例如将闪光放电管作为光源的装置相比,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获得的光量少,所以有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照明光量。当照明光的光量少时,为了获得拍摄所需的适当的曝光量,例如不得不延迟快门速度,由于此而存在产生手抖或被摄体抖动等问题。
[0009] 此外,上述日本专利公开2009-237298号公报等所公开的照明用装置由于是使用闪光放电管作为光源的结构,所以能够获得充分的照明光量。
[0010] 但是,在将闪光放电管作为发光部的光源的情况下,根据例如从摄像装置到作为拍摄对象的被摄体的距离或被摄体的反射率等,有时会超过上述发光部的发光调整范围。于是,存在如下问题:无法进行适当的曝光量的调整,其结果,取得的拍摄图像有时会曝光过多(过度)。
[0011] 此外,在向摄像光学系统的周围附近引导来自摄像装置的上述发光部的照明光而获得扩散照明光时,有时扩散照明光的一部分会直接入射到例如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系统内。在该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内的强光对于形成包含被摄体的图像而言成为有害光,产生由此引起的耀斑等,成为使取得图像的画质下降的要因。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的摄像装置上的照明用装置中,在将从发光部照射的照明光转换为扩散照明光,并向摄像光学系统的周围附近引导该扩散照明光的构造中,实现进行超过摄像装置的发光调整范围的照明光量调整的机构,即使是近距离或高反射率的被摄体,也能够朝向接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的光量的照明光,并能够获得适当的曝光量。因此,提供能够抑制取得图像的画质劣化,并能够始终取得良好的画质的图像的照明用装置。
[0013] 此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用装置,该照明用装置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的摄像装置上,其中,在将从发光部照射的照明光转换为扩散照明光,并向摄像光学系统的周围附近引导该扩散照明光的构造中,抑止该扩散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内而抑制耀斑的产生,由此能够在抑制取得图像的画质下降的同时朝向接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的光量的照明光。
[0014]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具有具有导光部和反射体,所述导光部具有:光导入开口,其从具有发光部的摄像装置的该发光部导入光,所述发光部向外部被摄体照射光;反射面,其朝向上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光轴反射从该光导入开口导入的照明光;以及扩散部,其用于将由该反射面反射的照明光向被摄体侧扩散,作为扩散照明光,所述反射体具有:开口部,其使上述摄像装置的摄像开口露出;以及反射部,其设置于上述开口部周围,具有为了向被摄体侧反射从上述导光部引导的扩散照明光而形成为从上述开口部朝向被摄体侧扩大的反射面,上述扩散部配设在该反射部的一部分上,该反射体还具有在上述开口部与上述扩散部的边界以向上述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壁部。
[0015] 根据本发明,在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的摄像装置的照明用装置中,在将从发光部照射的照明光转换为扩散照明光,并向摄像光学系统的周围附近引导该扩散照明光的构造中,实现进行超过摄像装置的发光调整范围的照明光量调整的机构,即使是近距离或高反射率的被摄体,也能够朝向接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的光量的照明光,并能够获得适当的曝光量。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取得图像的画质劣化,并能够始终取得良好的画质的图像的照明用装置。
[0016]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照明用装置,该照明用装置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的摄像装置,其中,在将从发光部照射的照明光转换为扩散照明光,并向摄像光学系统的周围附近引导该扩散照明光的构造中,抑止该扩散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内而抑制耀斑的产生,由此能够一边抑制取得图像的画质下降一边朝向接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的光量的照明光。
[0017] 根据如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分别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和能够安装并使用该照明用装置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0019]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和摄像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和摄像装置的安装状态的主视图。
[0021] 图4是沿着图3的[4]-[4]线的剖视图。
[0022] 图5是沿着图3的[5]-[5]线的剖视图(遮光部件的全开状态)。
[0023] 图6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分解后示出的分解立体图。
[0024]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图6的照明用装置时的俯视图。
[0025] 图8是从背面侧观察到的从图6的照明用装置卸下一部分(安装部件)的结构部件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0026] 图9是图8的状态的照明用装置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0027]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中的遮光部件的动作范围的概念图。
[0028] 图11是沿着图3的[5]-[5]线的剖视图(遮光部件的半遮光状态)。
[0029] 图12是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在使用安装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的摄像装置时由使用者(用户)保持着摄像装置的情况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个附图是示意性示出的图,为了以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来示出各个结构要素,有时示出为各个部件的尺寸关系和比例尺等按照每个结构要素而不同。因此,本发明涉及这些各个附图所记载的结构要素的数量、结构要素的形状、结构要素的大小的比率和各个结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等不仅仅限于图示的形式。
[003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示作为安装于摄像装置上的照明用装置的照明用适配器及包含该照明装置(照明用适配器)的摄像系统,该摄像装置使用光电转换元件(例如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性金属氧化膜半导体)型图像传感器等)(以下称作摄像元件),依次对由摄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将由此得到的图像信号作为规定形式的图像数据(例如表示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的数字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介质中,并且该摄像装置具备基于在该存储介质中所记录的数字图像数据对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进行再现显示的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OEL)显示器等)而构成,而且在装置主体中一体地内置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而构成(被称作所谓数字照相机等)。
[003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标号O表示摄像光学系统的摄像光轴。这里,作为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系统,采用了弯曲光学系统,该弯曲光学系统在从被摄体侧入射并到达摄像元件的光路中设置例如棱镜等,使用该棱镜等将该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路(光轴)弯折角度90度。因此,作为该摄像光学系统的光轴,具有沿着从被摄体侧入射的光路的方向的光轴、和沿着在被棱镜弯曲后朝向摄像元件的光路的方向的光轴,但在以下的说明中,标注标号O而示出的摄像光轴是指前者,即沿着从被摄体侧入射的入射光路的光轴。
[0033]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在沿着摄像光轴O(以下,简称作光轴O)的方向上,将在该摄像装置的使用时与被摄体相对的面称作摄像装置的前表面。此外同样,在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将在摄像装置的使用时使用者面对的面称作摄像装置的背面。而且,将摄像装置的配设有操作部件中的快门释放按钮的面称作摄像装置的上表面。并且,将与摄像装置的上表面相对的面称作摄像装置的底面。而且,将在通常使用状态下配置于摄像装置的两侧的面称作左侧面和右侧面。在该情况下的左右判别中,将从被摄体侧朝向摄像装置的前表面观察时的左侧或右侧分别区分为左或右。
[0034] 图1、图2、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和能够安装并使用该照明用装置的摄像装置的外观图。其中,图1是示出从摄像装置卸下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此外,图2、图3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安装于摄像装置的状态。其中,图2是立体图。此外,图3是从摄像装置的前表面侧观察到的主视图。
[0035] 图4、图5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安装于摄像装置的状态(图2、图3所示的状态)的剖视图。其中,图4示出沿着图3的[4]-[4]线的剖面。另外,图5示出沿着图3的[5]-[5]线的剖面。
[0036] 图6~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的图。其中,图6是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分解后示出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时的俯视图。图8是卸下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的结构部件中的一部分(安装部件)并从背面侧观察时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背面立体图。
[0037] 图10是概念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中的遮光部件的动作范围的图。另外,在图10中仅概念性地示出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安装于摄像装置的情况下的遮光部件的配置。图11与上述图5同样示出沿着图3的[5]-[5]线的截面。另外,在上述图5中示出遮光部件的全开状态。此外,在图11中示出遮光部件的半遮光状态。
[0038] 图12是从正面侧观察在使用安装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的摄像装置时由使用者(用户)保持着摄像装置的情况的概念图。
[0039] 首先,下面主要使用图1~图3,说明由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和能够安装并使用该照明用装置的摄像装置构成的摄像系统的概略结构。
[0040]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装置的照明用适配器10被安装于摄像装置1上而进行使用,该摄像装置1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5。
[0041] 如图1所示,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的摄像装置1在整体上呈大致矩形箱型形状的壳体2的内部收纳各种结构部件而构成。在壳体2的前表面,在大致中央部分形成有摄像开口4b。该摄像开口4b是用于将有助于拍摄的光束导入到内部的开口。因此,以使配设于壳体2的内部的摄像光学系统41(在图1~图3中未图示;参照图4)的光轴O通过上述摄像开口4b的大致中心的方式,规定了上述摄像开口4b相对于摄像光学系统41的相对位置。
[0042] 在上述摄像开口4b设置有由薄板平面状的玻璃制或者丙烯树脂制等透明部件构成的保护窗部件4。该保护窗部件4起到如下作用:使朝向摄像光学系统41的摄像光束透射,并且保护内部的摄像光学系统41等结构部件。
[0043] 在上述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在上述摄像开口4b的外周缘部设置有附件安装用安装部4a(参照图1;在图2、图3中未图示),该附件安装用安装部4a用于将以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等为代表的各种附件装置安装于该摄像装置1。使用例如卡口式或者螺口式的安装方式,作为该附件安装用安装部4a的形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列举卡口式的安装方式的形式进行了图示(参照图1)。
[0044] 此外,在上述摄像装置1中,在靠右上表面的一个角部附近设置有发光部5。该发光部5是具有例如闪光放电管51、照明光反射笠52(反射伞)和大致矩形的照明光照射窗53等(参照图4等)而构成的被称作所谓闪光发光装置的形式。
[0045] 以与外表面成为大致同一平面的方式,在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配置有发光部5的照明光照射窗53。该照明光照射窗53使用了大致透明的树脂制部件等以便能够使照明光透射,其内表面以能够使由上述闪光放电管51的发光产生的照明光在规定的照射范围内扩散的方式被实施了规定的表面加工处理。在照明光照射窗53的内侧设置有照明光反射笠52(反射伞),在其大致中央部分配置有闪光放电管51。照明光反射笠52形成为朝向规定的一个方向(即前表面侧的照明光照射窗53的方向)照射由闪光放电管51的发光产生的照明光。另外,这样的闪光发光装置本身的结构与以往被普遍实用化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更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另外,该闪光发光装置由圆筒状的放电管和矩形形状的反射笠构成,该反射笠是为了向被摄体侧反射从该放电管发出的闪光而由一对反射面构成的。
[0046] 另一方面,在摄像装置1的上表面配设有多个操作部件3。作为该多个操作部件3,例如除进行电源接通/断开操作的电源按钮、进行快门释放操作的释放按钮以外,还具有进行变焦操作的变焦杆等。
[0047] 另一方面,在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的靠左的部位,配设有从前表面靠左的区域起覆盖左侧面的把手部6。此外,在摄像装置1的左侧面配设有用于安装吊绳等的把持带安装部7。关于上述摄像装置1的其他结构与以往的结构相同。
[0048] 安装于这样的形式的摄像装置1上的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通过卡口(bayonet)结合与摄像装置1的附件安装用安装部4a连接。因此,在上述照明用适配器10的背面侧具有与摄像装置1的附件安装用安装部4a对应的卡口爪21d(在图1等中未图示;参照图7)。
[0049]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由以下构成:作为导光部的导光单元11,其导入来自发光部5的照明光,使该照明光朝向摄像装置1的摄像光轴O所在的一侧反射,使该反射光扩散并转换为扩散照明光;以及作为反射体的反射主体12,其使从上述导光单元11引导的扩散照明光朝向被摄体侧(前方)反射,并且对该扩散照明光朝向摄像光学系统41的入射进行遮光。
[0050] 因此,详细内容将后述,但上述导光单元11具有如下等而构成:反射部件32(在图1中未图示;参照图6等),其使照明光反射;以及作为扩散部件且扩散部的扩散板33,其使该反射光扩散并转换为扩散照明光。此外,反射主体12具有如下等而构成:使摄像开口4b露出的开口部10a、使扩散照明光向被摄体侧(前方)反射的锥形的反射面35、和对朝向摄像光学系统41的扩散照明光进行遮光的遮光壁即壁部21c。
[0051]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安装于上述摄像装置1的状态下,上述导光单元11被配置为覆盖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5,上述反射主体12成为安装于摄像装置1的摄像开口4b周围的状态。该安装状态是图2、图3所示的状态。
[0052] 接着,下面主要使用图4~图9(其中尤其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
[0053]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主要由导光单元11和反射主体12构成。
[0054] 导光单元11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参照图3),以壳体部作为主要结构部件而形成,该壳体部在安装于摄像装置1上时的前后方向上具有厚度并在内部具有空间。
[0055] 反射主体12构成为,在大致中央部具有开口部10a,整体上形成为圆环形状,并具有如从上述开口部10a的周缘朝向被摄体侧扩径的形式的锥形的反射面35。
[0056]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以使上述导光单元11和反射主体12成为一体的方式组合了多个结构部件而构成了整体。以下,具体说明该结构。
[0057] 即,上述照明用适配器10由多个结构部件构成了基本部分,该多个结构部由安装部件21、主体部件22、作为反射部的圆环状反射部件23构成。导光单元11主要由上述安装部件21的一部分和上述主体部件22的一部分构成。反射主体12主要由安装部件21的一部分、主体部件22的一部分和圆环状反射部件23构成。
[0058] 安装部件21构成为,具有作为导光单元11的一部分的光导入开口21b,并且具有作为反射主体12的一部分的开口21a(与开口部10a等同)和壁部21c,且在背面侧具有用于确保与摄像装置1的连接的卡口爪21d(参照图7)。
[0059] 主体部件22由构成导光单元11的一部分的壳体部、和构成反射主体12的一部分的圆环状部构成。上述壳体部是在内部具有反射部件32或扩散板33等(扩散部),并具有使从导光单元11向反射主体12导光的照明光通过并对上述扩散板33进行固定支承的开口22b的构造部。此外,上述圆环状部是在大致中央部分具有开口22a(与开口部10a等同),并将上述壳体部(导光单元11)一体地保持于外周缘部的一部分上的构造部。
[0060] 圆环状反射部件23是具有开口23a(与开口部10a等同)、以及用于向被摄体侧反射从导光单元11引导的扩散照明光的锥形的反射面35的反射部。另外,详细内容将后述,但在上述圆环状反射部件23的反射面35的一部分上,以露出的方式配设有上述导光单元11的扩散板33。此外,在上述圆环状反射部件23的上述开口23a周围,以朝向被摄体侧(前方)延伸的方式配设有上述安装部件21的壁部21c。
[0061] 并且,上述安装部件21和上述主体部件22通过利用例如多个螺丝36紧固固定而形成为一体。此外,主体部件22和圆环状反射部件23被连接为使用例如卡扣配合等机械式的接合手段而成为一体。
[0062] 对各个部进行详细叙述。如上所述,作为导光单元11的主要部结构部件的上述壳体部由上述安装部件21的一部分和上述主体部件22的一部分构成。其中,在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设置有大致矩形的光导入开口21b,该光导入开口21b导入来自发光部5的照明光。这里,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形成于上述安装部件21。
[0063] 因此,在将该照明用适配器10安装于摄像装置1时,将导光单元11以覆盖发光部5的方式配置在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在该情况下,以与照明光照射窗53相对的方式配置光导入开口21b。由此,配设为从照明光照射窗53发出的照明光的照射方向(即朝向前表面的方向且与光轴O大致平行的方向)与光导入开口21b大致一致。因此,从发光部5的照明光照射窗53射出的照明光从光导入开口21b向导光单元11的内部导入。
[0064] 在上述光导入开口21b设有由薄板平面状的玻璃制或者丙烯树脂制等的透明或者半透明部件等构成的保护板24。该保护板24是具有保护导光单元11的内部结构部件的功能的部件。保护板24使用例如双面胶带25等粘贴部件等,被固定于安装部件21的光导入开口21b的周缘部。
[0065] 另一方面,在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设置有由多个反射板(32a、32b、32c)构成的反射部件32(反射面)。该反射部件32设置于上述主体部件22内。即,在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的与光导入开口21b相对的壁面和上表面侧壁面设置有反射部件32,该反射部件32由被实施了如能够反射光的表面加工处理(例如镜面精加工等)的薄板平面状的树脂制部件等构成。
[0066] 该反射部件32是使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朝向摄像装置1的摄像光轴O所在的一侧反射的部件。因此,该反射部件32由多个反射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张;32a、32b、32c;参照图6、图8、图9)构成。当然,可以替代将上述反射部件32作为多个反射板的形式,而对上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壁面中的配设有上述反射部件32的部分的壁面实施例如镀银等表面处理而形成。
[0067] 具体而言,具有:第1反射板32a(参照图5),其在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内的上表面侧壁面以反射面朝向下表面侧的方式设置;以及第2反射板32b和第3反射板32c,它们设置于该壳体部内的与沿着光导入开口21b的面相对的壁面。这里,上述第2反射板32b在与沿着光导入开口21b的面相对的壁面的一部分上以反射面相对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具有规定的斜率的方式配设(参照图4、图9)。在该情况下,上述第2反射板32b配设为,反射面朝向摄像装置1的摄像光轴O所在的一侧具有规定的斜率(参照图4、图9)。此外,上述第3反射板32c在与沿着光导入开口21b的面相对的壁面的一部分上以与该光导入开口21b正对的方式配置(参照图5)。
[0068] 另一方面,在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上设置有矩形的开口22b,该开口22b使由上述反射部件32朝向光轴O所在的一侧反射的照明光通过,并且对扩散板33进行固定支承。
[0069] 而且,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具有作为扩散部件的扩散板33,该扩散板33使由上述反射部件32反射的照明光扩散。该扩散板33是用于通过使来自上述反射部件32的反射光(照明光)透射而使该反射光扩散的扩散部件。
[0070] 上述扩散板33是由例如薄板平面状的玻璃制或者丙烯树脂制等的乳白色等的半透明部件形成的板状部件。上述扩散板33以覆盖上述开口22b的方式,被固定于上述主体部件22。在该情况下,上述扩散板33的固定使用了例如双面胶带34等粘贴部件等。
[0071] 此外,而且,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具有遮光部件26,该遮光部件26能够切换为使光导入开口21b光学上开口的全开状态和对光导入开口21b进行部分遮挡的半遮光状态。该遮光部件26设置于光导入开口21b的附近。
[0072] 即,上述遮光部件26在光导入开口21b的附近,以能够插拔的方式设置于从该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的光路中。并且,上述遮光部件26作为如下减光单元发挥功能:在被插入到上述照明光的光路中时,遮挡上述光导入开口21b的一部分,而减少向上述导光单元11导入的照明光的光量。
[0073] 对其结构进行详细叙述,上述遮光部件26呈例如薄板平面状地形成为稍微细长的大致长条形状,以将一端部作为支轴在规定的范围内旋转自如的方式被轴支承于主体部件22。因此,在遮光部件26的一端部穿设有支承孔26a。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的支轴夹着主体部件22贯穿插入该支承孔26a。即,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的支轴在贯穿插入主体部件22的贯通孔22c以后,与遮光部件26的支承孔26a嵌合。并且,遮光部件26和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夹着主体部件22,被利用螺丝29一体化。由此,上述遮光部件26和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配设为能够绕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的支轴转动。
[0074] 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是如下拨盘式或者杆式的操作部件:通过以支轴为中心在规定范围内转动或者摆动,能够使上述遮光部件26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因此,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以一部分从该照明用适配器10的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中的外表面露出的方式,转动或者摆动自如地配设于该壳体部。
[0075] 通过该结构,当使用者(用户)通过手动使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转动或者摆动时,上述遮光部件26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具体而言,当使用者(用户)通过手动朝向一个方向对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进行转动或者摆动操作时,遮光部件26能够移动到从照明光的光路上避让的位置,而成为使光导入开口21b光学上开口的全开状态,该照明光是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在图7~图10中的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配置有遮光部件26时,该遮光部件26成为从照明光的光路上避让的全开状态,该照明光是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的。在该全开状态下,成为来自上述发光部5的照明光大致全部能够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的状态。例如,图5示出遮光部件26的全开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5(和图4)的箭头标号S所示,构成为,来自上述发光部5的照明光的大致全部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朝向反射部件32(32a、32b、32c),并通过该反射部件32反射而朝向扩散板33。另外,图4中所示的遮光部件26由于在纸面垂直方向的下方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避让,所以未遮挡由箭头标号S表示的光束。
[0076] 另一方面,在遮光部件26处于上述全开状态时,当使用者(用户)通过手动朝向另一方向对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进行转动或者摆动操作时,遮光部件26能够切换为半遮光状态,在该半遮光状态下,遮挡光导入开口21b的一部分,对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在图7中的用点线(虚线)表示的位置和在图8、图9中用实线表示的位置配置有遮光部件26时,该遮光部件26成为如下状态:以遮挡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的照明光的光路上的一部分的方式,插入于该光路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遮光部件26成为覆盖光导入开口21b的整个面积的大致一半的状态。将该状态称作半遮挡状态。该半遮挡状态成为如下状态:来自上述发光部5的照明光中的一部分被遮挡,仅另一部分能够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例如,图11示出遮光部件26的半遮挡状态。该状态下的来自上述发光部5的照明光的一部分(照明光的大致下半部)如图11的箭头标号S2所示地被遮挡,而仅有来自上述发光部5的照明光的另一部分(照明光的大致上半部)如图11的箭头标号S1所示地从上述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内部,朝向反射部件32(32a、32b、32c),并通过该反射部件32反射而朝向扩散板33。
[0077] 根据这样的结构,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作为对光导入开口21b在全开状态和半遮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操作部件发挥功能。因此,使用者(用户)通过根据需要适当操作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能够在通过光导入开口21b的光路上插拔遮光部件26而进行照明光量的调整。即,通过操作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并将遮光部件26插入到照明光的光路中,能够进行使向上述导光单元11导入的照明光的光量减少的调整。
[0078] 另外,作为使用者(用户)为了使向上述导光单元11导入的照明光的光量减少而对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进行操作的状况,考虑有如下状况:在使用例如安装了该照明用适配器10的摄像装置1来进行接近被摄体的拍摄时,在朝向被摄体照射来自发光部5的全部照明光的情况下,会超出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5的发光调整范围,无法获得适当的曝光量。在该情况下,由于期望的被摄体位于近距离或者为高反射率等理由,即使进行摄像装置1的照明光的光量调整,照明光也会过大,成为曝光过多(过度)。因此,操作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使向上述导光单元11导入的照明光的光量减少。由此,即使在这样的状况下,也能够朝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光量的照明光,由此能够抑制画质劣化,获得适当的曝光量。
[0079] 另外,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和遮光部件26具有在该操作范围内的规定的多个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部位)维持转动或者摆动位置的作为位置限制机构的切换棘爪机构27。
[0080] 上述切换棘爪机构27由以下等构成:多个棘爪凸部26b,其设置于遮光部件26的支承孔26a附近;球30,其在与该棘爪凸部26b对置的位置,设置于主体部件22侧;施力弹簧31,其设置于主体部件22侧,对上述球30朝向上述棘爪凸部26b侧按压施力。另外,关于该切换棘爪机构27的结构,应用了作为通常的公知技术的棘爪机构。因此,省略其详细的图示和说明。
[0081]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由于构成为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和遮光部件26具有上述切换棘爪机构27,所以构成为,通过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的手动操作,能够将遮光部件26切换为全开状态和半遮光状态的两个状态,在处于各个状态时,能够维持各个状态。
[008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棘爪机构27构成为在光导入开口21b的全开状态和该光导入开口21b的半遮光状态的两个位置维持遮光部件26。即,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棘爪机构27设定有两个棘爪停止位置的例子。
[0083] 上述棘爪机构27的棘爪停止位置的设定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两个部位),还能够设定三个部位或者更多的棘爪停止位置。在该情况下,可以结合期望的棘爪停止位置,形成多个例如棘爪凸部26b的配设数目和配设位置。
[0084] 反射主体12主要由圆环状反射部件23构成。如上所述,该圆环状反射部件23具有开口23a而构成,该开口23a形成使摄像装置1的摄像开口4b露出的开口部10a的一部分。在该开口23a(开口部10a)的周围,为了朝向被摄体侧(前方)反射从导光单元11导入的扩散照明光而形成有锥形的反射面35(反射部),该反射面35形成为从上述开口部10a朝向被摄体侧(前方)扩大。这里,圆环状反射部件23(反射部)形成为反射面35的法线在摄像装置1的摄像光轴O所处的方向延伸。
[0085] 因此,作为上述反射主体12的主要结构部件的上述圆环状反射部件23是具有开口23a和反射面35而构成的反射部。
[0086] 另外,上述反射面35被实施了例如能够使照明光扩散的表面加工处理(例如压花加工等),且被实施了容易反射照明光的白色或者乳白色等的着色处理(例如利用塗装或者打印等的着色处理)。此外,与此不同,可以使用例如白色等的着色树脂材料,形成圆环状反射部件23自身。
[0087] 此外,在上述反射面35的一部分上,在与上述导光单元11的开口22b及扩散板33对应的部位形成有开口23b。该开口23b形成为具有仅能够使上述扩散板33露出的面积。另外,如上所述,该开口23b设置于反射面35的一部分。这里,反射面35形成为从开口23a扩径的锥形,且形成为圆环形状。因此,反射面35自身在开口23a的周方向上成为曲面。另一方面,上述扩散板33是使用薄板平面状的部件而形成的。因此,例如图6所示,开口23a形成于将反射面35的一部分切掉的缺口部23c。
[0088] 另外,关于配设有扩散板33的开口23a部分的结构不限于该形式,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匹配反射面35的面形状而使用具有相同形状面的扩散部件。在该情况下,无需缺口部23c。
[0089] 此外,作为另一个方式,考虑有如下这样的结构:仅将例如圆环状反射部件23中的与上述开口23a对应的一部分形成为与扩散部件相同的形式(具有半透明的光扩散功能的形式),并且除此以外的部分形成为与反射面35相同的形式(具有白色等的光扩散反射功能的形式),将两者形成为一体。
[0090] 通过这样的结构,被导光单元11的反射部件32反射后的反射照明光在通过上述开口22b和该开口23b以后,向扩散板33入射,在通过该扩散板33扩散以后,该扩散照明光向由上述反射面35包围的区域照射。并且,被向由上述反射面35包围的区域引导的照明光直接朝向被摄体侧(前方)照射,或者被上述反射面35扩散后朝向被摄体侧(前方)反射。
[0091] 而且,在上述圆环状反射部件23中的、开口23a(开口部10a)和反射面35的边界(之间)的部位(即开口23a的周缘部),上述安装部件21的壁部21c以朝向上述被摄体侧(前方)延伸的方式突出配设。
[0092]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中,上述壁部21c是安装部件21的开口21a,也是主体部件22的开口22a,还是圆环状反射部件23的开口23a,即沿着照明用适配器10的开口部10a的周缘(与反射面35的边界的部位)在整周范围内配设。
[0093] 该壁部21c是为了对从上述导光单元11的扩散板33向由该反射主体12的反射面35包围的区域照射的扩散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内进行遮挡而设置的结构部。
[0094] 这里,从扩散板33射出并向由反射面35包围的区域(以下略称为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照射的扩散照明光具有由例如在图4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的箭头(1)、(2)、(3)等表示的成分。其中的箭头(1)表示在被扩散板33扩散并照射到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以后,向被摄体侧(前方)前进的光成分,箭头(2)表示在被扩散板33扩散并照射到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以后,在与扩散板33相对的一侧的反射面35反射,并向被摄体侧(前方)前进的光成分,箭头(3)表示在被扩散板33扩散并照射到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以后,向与被摄体侧(前方)相反的一侧前进的光成分。
[0095] 在该情况下,用上述箭头(3)表示的光成分有可能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内。当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内时,会产生耀斑等,对于形成包含被摄体的图像而言成为有害光。
[0096]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通过在开口部10a的周缘设置上述壁部21c,可靠地对用图4的上述箭头(3)表示的成为有害光的光成分进行遮光,抑制了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内的情况。
[0097] 关于图4中的用上述箭头(3)表示的光成分的光路,在不存在壁部21c的情况下,认为是沿着该图4的箭头(3)的延长线所示的双点划线前进。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由于在图4的箭头(3)的延长线上设置有壁部21c,所以在由该箭头(3)表示的方向上前进的光成分被上述壁部21c可靠地被遮光。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通过设置于开口部10a的周缘的壁部21c,能够抑制来自扩散板33的扩散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内而成为有害光的情况。
[0098] 如上所述,上述壁部21c以朝向被摄体侧(前方)延伸的方式突出配设。在该情况下,壁部21c的延伸高度(参照图4所示的标号H)被设定为,不会遮挡照射到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的扩散照明光中的直接朝向被摄体侧(前方)照射的光成分(图4的箭头(1))和朝向反射面35照射的光成分(图4的箭头(2))。
[0099] 与此同时,上述壁部21c的延伸高度H被设定为,不阻碍摄像装置1中的摄像光学系统41的视场角(Angle  of view;参照图4所示的标号AoV),即不产生机械式的暗角(mechanical vignetting)。
[010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例式了在开口部10a的周缘的整周范围内设置上述壁部21c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上述壁部21c只要能够可靠地对从扩散板33发出的扩散照明光中的朝向摄像光学系统41的光成分进行遮光即可。由此,壁部21c不一定需要在开口部10a的周缘的整周范围内设置,也可以设置于至少扩散板33的附近部分。
[0101] 即,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为了配设扩散板33,在形成有将圆环状反射部件23的反射面35的一部分切掉的缺口部23c的结构(参照图6等)中,在上述圆环状反射部件23的缺口部23c和该开口23a的边界的部位,即,在缺口部23c和该开口23a之间,以呈沿着周向的肋状在缺口部23c的范围内向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壁部(21c)。此外,换句话说,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在缺口部23c和扩散板(扩散部)之间,以呈沿着周向的肋状在缺口部23c的范围以上向被摄体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壁部(21c)。在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壁部(21c)可以与圆环状反射部件23(的缺口部23c)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为与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同样在安装部件21侧形成壁部(21c)的形式。
[0102] 此外,虽然上述照明用适配器10由导光单元11和反射主体12构成,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构成为,将安装部件21、主体部件22和圆环状反射部件23组合,而将导光单元11和反射主体12形成为一体。
[0103] 但是,照明用适配器10的结构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通过如下形式构成:例如在分别分体形成导光单元11和反射主体12以后,将两者连接起来。而且,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分别利用不同部件构成分别与安装部件21、主体部件22、圆环状反射部件23相当的部分的形式,也可以是如将分别与各部件(21、22、23)相当的部分一体化而构成为一个部件的形式。
[0104] 在将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安装于摄像装置1时,从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5射出的照明光照射到由图4、图5的标号S表示的单点划线的范围内。该照明光首先如图4、图5所示地从闪光放电管51发出,直接向前方照射,并在被照明光反射笠52反射后,朝向前方照射。然后,在照明光照射窗53中透射并扩散以后,从照明用适配器10的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内部。
[0105] 导入到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内部的照明光被反射部件32向所有方向反射,该反射光最终朝向开口22b、23b,在扩散板33中透射并转换为扩散照明光以后,被引导到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
[0106] 照射到反射面35的内侧区域的扩散照明光的一部分直接朝向被摄体侧(前方)照射,另一部分被反射面35扩散后朝向被摄体侧(前方)反射。而且,另一部分被壁部21c遮光。
[0107]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构成为在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5的摄像装置1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在光导入开口21b的附近设置可动的遮光部件26,该遮光部件26能够切换为使光导入开口21b光学上开口的全开状态和对光导入开口21b进行部分遮挡的半遮光状态。并且,该遮光部件26构成为,通过由使用者(用户)根据需要适当操作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能够插入到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的光路中,或者从该光路中避让。
[0108] 通过该结构,在使用者(用户)操作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将遮光部件26插入到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的光路中时(成为半遮挡状态时),能够进行使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并在其中通过的照明光的光量减少的调整。此外,同样,在使用者(用户)操作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使遮光部件26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的光路中避让时(成为全开状态时),能够使从光导入开口21b导入的照明光大致全部通过。
[0109] 因此,由于期望的被摄体位于近距离或者为高反射率等的理由,在即使进行摄像装置1的照明光的光量调整照明光也变得过大的状况下,即使在超过了摄像装置1的照明光的光量调整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照明光的光量调整,由此能够朝向接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的光量的照明光,所以能够始终获得适当的曝光量,能够抑制取得图像的画质劣化。
[0110] 此外,根据上述一个实施方式,还构成为在安装于具有用于向外部照射照明光的发光部5的摄像装置1上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在与摄像开口4b对应的开口部10a的周缘设置壁部21c,该壁部21c对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的扩散照明光进行遮光。
[0111] 在该情况下,壁部21c朝向被摄体侧(前方)的延伸高度H在被设定为使摄像光学系统41的视场角无暗角的同时,还被设定成能够可靠地对从扩散板33朝向摄像光学系统41的扩散照明光(有害光)进行遮光。由此,壁部21c能够可靠地震荡来自扩散板33的扩散照明光直接入射到摄像光学系统41。
[0112] 因此,由此,即使在使用该照明用适配器10进行接近拍摄时,也能够始终抑制耀斑的产生,所以能够抑制取得图像的画质下降,并能够朝向接近被摄体均匀地照射适当的光量的照明光。由此,如果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即使在接近拍摄动作时,也能够始终取得良好的图像。
[0113] 但是,如上所述,关于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的摄像装置1,在该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朝向该摄像装置1,在右上角部附近的区域配设有发光部5的照明光照射窗53。在手持具有这样的前表面布置结构的摄像装置1进行拍摄操作的情况下,使用者(用户)在通常的情况下为如下自然的形式:在右手以握持设置于该摄像装置1的靠左侧的把手部6的方式来拿着的同时,如图12所示,左手100放在该摄像装置1的靠右侧的区域(由图12的标号2g表示的区域;以下称作左手保持区域)上,以保持该摄像装置1。
[011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将该照明用适配器10安装于摄像装置1进行使用。在将照明用适配器10安装于摄像装置1时,在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以覆盖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5的方式配置照明用适配器10的导光单元11。这时,在摄像装置1的发光部5的与照明光照射窗53对置的位置配置有导光单元11的光导入开口21b。
[0115] 在该情况下,安装于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的照明用适配器10的尤其是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期望形成为不占有图12所示的左手保持区域2g。当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占有图12的左手保持区域2g时,安装了该照明用适配器10的摄像装置1难以进行保持,成为损害使用感的要因。尤其是在拍摄接近被摄体的情况(即在安装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来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期望用双手可靠地保持摄像装置1。
[0116] 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关于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形状,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形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参照图12)。通过使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成为这样的形状,如图12所示,照明用适配器10的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能够确保摄像装置1的左手保持区域2g尽可能大。
[0117] 具体而言,例如在保持摄像装置1时,在将左手100放在左手保持区域2g上时,可知该左手100的手指(尤其是食指)如图12所示成为如下自然的形式:从左手保持区域2g的中间的部位朝向配设有发光部5的右上角部附近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考虑这时的左手100的配置,以成为如尽可能不阻碍该配置的形状的方式形成有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即,关于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形状,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形状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将其中的一个边,即作为第1边的斜边11a如图12这样形成在沿着放在摄像装置1上的左手100的手指(尤其是食指)的位置。
[0118] 此外,与此同时,以与沿着摄像装置1的上表面的线大致平行的方式对应地形成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形状的大致三角形中的、与上述斜边11a相对的二个边中的一边,即作为靠上表面的第2边的上边11b。这里,上述斜边11a和上述上边11b在该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上述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的附近交叉。此外,与上述斜边11a相对的二个边中的另一个边是设置于与反射主体12的圆弧相切的部位的第3边,用标号11c表示该边。该第3边11c在反射主体12的外周缘部附近,与上述斜边11a和上述上边11b双方进行上述交差。因此,上述第3边11c与反射主体12的外周圆弧形状相切或者被内包。
[0119]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将该照明用适配器10安装于摄像装置1时,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形成为不从摄像装置1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
[0120] 这里,如上所述,上述遮光部件26构成为,在导光单元11的内部以开口状态切换操作部件28的支轴为转动中心,在规定的范围内转动或者摆动。因此,遮光部件26构成为,在为全开状态时,通过朝向摄像装置1的下面侧转动,能够从发光部5的照明光的光路避让。通过这样的结构,阻止了该照明用适配器10的安装时的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0121] 并且,如上所述,设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形状为大致三角形,遮光部件26构成为在全开状态时(避让时)朝向下面侧(即斜边11a侧)转动,所以关于遮光部件26本身的形状也如下进行设计。
[0122] 关于上述遮光部件26,在上述的说明中仅是形成为稍微细长的大致长条形状,但是更详细来说,遮光部件26由如下这样的形状构成。即,遮光部件26形成为,在将其设为半遮挡状态时,其上边与沿着摄像装置1的上表面的线大致平行。此外,在设遮光部件26为全开状态时,即在遮光部件26位于避让位置时,该遮光部件26的下边形成为沿着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斜边大致平行。这样,通过由斜边形成遮光部件26的下边,在壳体部的内部转动的遮光部件26能够避让内部构造物并确保更大的旋转角,同时确保遮光部件26的大小和可动范围。这样,由于能够确保遮光部件26的所需尺寸,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由于对照明光的光路插拔该遮光部件26而带来的遮光效果、即减光功能。
[0123]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用适配器10中,通过研究导光单元11的壳体部的形状,即使在安装有该照明用适配器10的情况下,也能够不损害摄像装置1的保持,不损害使用感,而是以自然的形式没有不舒适感地进行使用。
[0124]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形和应用。并且,上述实施方式包含了各种阶段的发明,可以通过所公开的多个结构要素的适当组合提取各种发明。例如,即使从上述一个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结构要素中删除几个结构要素,也能够解决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并且,在能够得到发明的效果的情况下,删除了该结构要素的结构也可以作为发明而被提取。并且,可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本发明除了被附件权利要求限定以外,不被其特定的实施方式制约。
[0125] 本发明不仅限于特有摄像功能的摄像装置,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具有摄像功能的其他形式的电子设备,例如数字照相机、摄影机、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电子记事本、电子词典、便携信息终端、个人计算机、平板型终端设备、游戏设备、电视显像机、钟表、利用了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导航设备等各种带摄像功能的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