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喂纱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366768.4

文献号 : CN1071303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申请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塔夏喂纱装置,包括纱嘴携带送出机构、纱嘴送入机构,所述纱嘴送入机构设有纱嘴推入端,纱嘴携带送出机构纱嘴推出端,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位于机头同一横向位置上,形成纱嘴交换位;其中:机头内设置的成圈三角为单峰成圈三角;纱嘴交换位设置在该成圈三角脱圈位的对称两侧,并在两侧纱嘴交换位上均设置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或在两侧纱嘴交换位之一设置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该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可移动到相对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的另一侧纱嘴交换位上。其优点是:嵌花的成圈编织行程缩短,从而使编织纱线被牵拉的时间缩短,纱线不会被拉断,同时编织效率大大提高。

权利要求 :

1.一种引塔夏喂纱装置,设置在设有纱嘴寄存架的引塔夏横编织机上,包括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横编织机前针板和后针板所对应的机头上方,并分别处于纱嘴寄存架的前侧和后侧,所述机头上设有至少包含成圈三角的编织三角,所述纱嘴送入机构设有将纱嘴寄存架上的纱嘴推入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的纱嘴推入端,纱嘴携带送出机构设有将本机构上的纱嘴推送到纱嘴寄存架上的纱嘴推出端,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位于机头同一横向位置上,形成纱嘴交换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三角为单峰成圈三角;所述纱嘴交换位设置在该成圈三角脱圈位的对称两侧,并在两侧纱嘴交换位上均设置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或在两侧纱嘴交换位之一设置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该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可移动到相对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的另一侧纱嘴交换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嘴交换位位于成圈三角脱圈位两侧的集圈高度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包括推出杆和带动推出杆运动的推出驱动单元;所述纱嘴送入机构包括推入杆和带动推入杆运动的推入驱动单元;所述推出杆或推入杆分别触接纱嘴的端部分别形成纱嘴推出端或纱嘴推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驱动单元和推入驱动单元分别连接在所述引塔夏横编织机前针板和后针板所对应的机头上并随机头运动;或所述推出驱动单元和推入驱动单元分别连接在行走机构上,该行走机构与机头同步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两侧的纱嘴推出端分别设置至少一推出杆,两侧的推出杆分别由一对应的推出驱动单元驱动;或两侧的推出杆由一推出驱动单元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出驱动单元驱动包括推出电机、推出偏心轮、第一连杆、固定板、三头连杆、第二连杆、推出滑座和纱嘴携带座,所述推出电机和固定板固定在前针板一侧的机头上,推出滑座固定在固定板上,推出杆滑动连接在推出滑座上,纱嘴携带座固定连接在推出滑座上,该纱嘴携带座上设有纱嘴携带槽,三头连杆具有三方向的连接头并通过其中一连接头铰接在固上定板,且其他两连接头分别铰接第一、第二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相对于偏心轮转动中心的一侧,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出杆的一端铰接,推出杆的另一端为触接纱嘴的推出端,该推出端对着纱嘴携带座,推出偏心轮连接在推出电机的转轴上,偏心轮的转动通过第一连杆、三头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传动使推出杆沿推出滑座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两侧的纱嘴推入端分别设置至少一推入杆,两侧的推入杆分别由一对应的推入驱动单元驱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入驱动单元包括推入电机、推入滑座和推入偏心轮,所述电机和推入滑座固定在后针板一侧的机头上方,所述推入杆上设有第一滑销和与杆长度方向垂直的摆动滑槽,推入滑座上设有推入滑槽,偏心轮连接在推入电机的转轴上,该偏心轮转动中心一侧设有第二滑销,推入杆上的第一滑销滑动地置于推入滑座上的推入滑槽内,偏心轮上的第二滑销滑动地置于推入杆上的摆动滑槽内,推入滑槽与摆动滑槽相互垂直,偏心轮的转动通过第二滑销的传动使推入杆沿推入滑槽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第一行走机构,该机构包括第一导向座、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一导向座由远及近固定设置在前针床和后针床一侧且均沿横向方向设置,第一导向座上设有沿横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槽,第一连接座用于连接纱嘴送入机构或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且下部设有导向轮,导向轮置于第一导向座上的导向槽中,至少一个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座并与第一齿条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为第二行走机构,该机构包括第二齿轮、第二齿条、第二连接部和导轨,至少一所述导轨设置在前针板和后针板上方,第二连接部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并跨骑前针板和后针板且在对应于前针板和后针板的端部分别连接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至少一个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部上端,第二齿条固定设置在第二齿轮一侧并与第二齿轮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分别通过可相对机头横向移动的前横移机构和后横移机构可移动的连接在机头上,并可由成圈三角脱圈位一侧的纱嘴交换位移动到对称的另一侧纱嘴交换位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喂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移机构包括前齿轮、前齿条和前移动座,所述前齿条沿横向方向固定设置在前针板上方的机头上,所述前移动座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机头上,前齿轮转动连接于前移动座并与前齿条啮合,所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设置在该前移动座上;所述后横移机构包括后齿轮、后齿条和后移动座,所述后齿条沿横向方向固定设置在后针板上方的机头上,所述后移动座可横向滑动地设置在后针板上方的机头上,后齿轮转动连接于后移动座并与后齿条啮合,所述纱嘴送入机构设置在后移动座上。

说明书 :

一种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喂纱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引塔夏横编织机,尤其涉及引塔夏横编织机中的喂纱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引塔夏横编织机进行嵌花编织时,需要喂纱装置对纱嘴进行操作,该喂纱装置包括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将之前携带的已完成编织带有前色线的旧纱嘴从纱嘴交换位从机构中推至纱嘴寄存架上,然后纱嘴寄存架横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使带有后色线的新纱嘴位置对准上述机头上的纱嘴交换位,此过程使前色线与后色线交叉,接着带有后色线的新纱嘴由纱嘴送入机构在纱嘴交换位从纱嘴寄存架上推入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新纱嘴在纱嘴携带送出机上随机头运动过程中对针床上的织针喂纱,完成嵌花编织。
[0003] 由于新、旧纱嘴交换时前色线与后色线形成交叉,交叉后的后色线在喂入织针后所进行的成圈编织中一直受到前色线的牵拉摩擦,而现有喂纱装置采用固定于机头一位置上的一对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成圈编织行程长,由此编织线被长时间拉扯,拉断率很高,从而大大影响编织质量,同时由于成圈编织行程长还大大降低了编织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编织线不会被拉断还能大大提高编织效率的一种引塔夏喂纱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上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两个纱嘴推入推出的纱嘴交换位,且在该两纱嘴交换位上均设置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或在其中的一纱嘴交换位上设置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且该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能在两纱嘴交换位之间移动,同时采用单峰成圈三角,将两纱嘴交换位分别设置在成圈三角脱圈位的对称两侧,在进行往返两方向编织时,在对应于该方向的纱嘴交换位上由纱嘴推入端和纱嘴推出端对新旧纱嘴进行交换,由新纱嘴对织针喂纱,单峰成圈三角通过其对应侧的三角面作用于织针,使织针完成成圈编织,这样从纱嘴给织针喂纱到成圈所进行的成圈编织行程可大大缩短,使得编织纱线被牵拉的时间很短,纱线不会被拉断,同时由于编织行程的缩短大大提高了编织效率。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由俯视方向所示的本发明喂纱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7] 图2是由侧视方向所示的本发明喂纱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 图3是图2的M-M向剖视图。
[0009] 图4是纱嘴推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5是纱嘴推入杆通过其上第一滑销滑动地置于推入滑座上的推入滑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6是纱嘴交换位与编织三角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0012] 图7是织针上纱线及针舌运动状态图,其中:图7a是针舌闭合,针钩内挂有一个旧线圈的示意图;图7b是旧线圈将针舌打开的示意图;图7c是旧线圈从针钩完全脱落到针杆上的示意图;图7d是针杆上的线圈推动针舌向闭合方向转动的的示意图;7e新纱线在到针钩上形成弯纱的示意图。
[0013] 图8是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两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的推出杆由一推出驱动单元驱动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省略了编织三角。
[0014] 图9是仅在成圈三角脱圈位一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设置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的情形。
[0015] 图10是对应于图9仅在一纱嘴交换位A上设置纱嘴携带送出机构和纱嘴送入机构情形下的本发明喂纱嘴装置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11是设置有第一行走机构的引塔夏横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12是设置有第二行走机构的引塔夏横编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3是另一种纱嘴送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1
[0020] 如图1、2,本发明的引塔夏喂纱装置包括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2,该喂纱装置设置在引塔夏横编织机9上。引塔夏横编织机9具有前针板91和后针板92,该前、后针板91、92上均布有针槽,每一针槽内设有织针8,两机头94分别设置在前、后针板91、92的上方,每一机头内设置有编织三角95,该编织三角至少包含成圈三角951,成圈三角951采用现有的单峰成圈三角(即在每一编织区内只有一个成圈三角,呈三角峰形,并配合对应的眉毛三角952)。纱嘴寄存架93位于后针板92一侧,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2分别连接在前针板和后针板所对应的机头上,且分别处于纱嘴寄存架的前侧和后侧。纱嘴送入机构2上设有将纱嘴寄存架93上的纱嘴96推入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上的纱嘴推入端21a,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上设有将本机构上之前携带的纱嘴96推送到纱嘴寄存架93上的纱嘴推出端11a。上述的纱嘴推入端21a或纱嘴推出端11a为在推入或推出纱嘴96时触接纱嘴的端部,该两端位于机头同一纱嘴交换位置上,形成机头上的纱嘴交换位A。嵌花编织时,喂纱装置中的纱嘴推入端21a和纱嘴推出端11a分别在该纱嘴交换位A对新、旧纱嘴作用,使新、旧纱嘴交换。本发明将纱嘴交换位A设置在相对于编织三角中成圈三角951脱圈位B的对称两侧,并在该两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均设置纱嘴推入端21a和纱嘴推出端11a。
[0021] 本实施例中纱嘴推入端21a和纱嘴推出端11a由推入和推出纱嘴96的推入杆和推出杆的对应端部形成。由此,上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由推出杆11和带动推出杆运动的推出驱动单元及纱嘴携带座10组成;而纱嘴送入机构主要由推入杆21和带动推入杆运动的推入驱动单元组成。因此在单峰成圈三角脱圈位对称两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均设置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每一纱嘴交换位A上的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相对而设,且每一推入杆或推出杆由一对应的推入驱动单元或推出驱动单元驱动,也就是在前侧针板的机头上设置两个推出杆11和分别推动该两推出杆11的对应两推出驱动单元,在后侧针板的机头上设置两个推入杆
21和分别推动该两推入杆21的对应两个推入驱动单元。
[0022] 结合图3,上述的推入驱动单元包括推入电机24、推入滑座22和推入偏心轮23,推入电机24和推入滑座22固定在后针板一侧的机头上;推入杆21上设有第一滑销211和与杆长度方向垂直的摆动滑槽212,在推入滑座22上设置推入滑槽221;偏心轮23连接在推入电机的转轴241上,该偏心轮23转动中心一侧设置第二滑销231,该第二滑销滑动地置于推入杆上的摆动滑槽212内,推入杆21上的第一滑销211滑动地置于推入滑座22上的推入滑槽221内,推入滑槽221与摆动滑槽212相互垂直,偏心轮的转动通过第二滑销231的传动使推入杆21沿推入滑槽221滑动。
[0023] 结合图3、4、5,上述推入杆21的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在推入杆21两平行的侧面上分别设置摆动滑槽212和第一滑销211,且第一滑销211设置在相对于摆动滑槽212的中心线位置上。在推入杆21一端设置两个平行的支杆,该两支杆的端部构成在一个纱嘴交换位A的沿高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纱嘴推入端21a,该两个纱嘴推入端21a作用于纱嘴上部和下部,能平稳地将纱嘴寄存架上的纱嘴推入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上,也就是推送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中的纱嘴携带座10上的纱嘴携带槽中。当然推入杆21也可设置为由一根杆形成一个推入端21a的结构形式,例如该推入杆21穿过纱嘴寄存架93作用于纱嘴的中部。
[0024] 上述的推出驱动单元包括推出电机14、推出偏心轮13、第一连杆15、固定板12、三头连杆16、第一连杆17、推出滑座18和纱嘴携带座10。推出电机14和固定板12固定在前针板一侧的机头上方,推出滑座18固定在固定板12上,推出杆11滑动连接在推出滑座18上,纱嘴携带座10固定连接在推出滑座18上。纱嘴携带座10上设有纱嘴携带槽,该纱嘴携带槽用于接受由纱嘴推入机构推送的纱嘴,并在编织的时候携带该纱嘴随机头运动对针床上的织针喂纱。三头连杆16设有三方向的连接头,并通过其中一连接头铰接在固上定板12上,三头连杆16其他两连接头分别铰接第一连杆15和第二连杆17的一端。第一连杆1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销131铰接在相对于偏心轮13转动中心的一侧,第二连杆17的另一端与推出杆11的一端铰接,推出杆11的另一端为触接纱嘴的推出端11a,推出端对着纱嘴携带座10,优选的,对着纱嘴携带座10上的纱嘴的中部。推出偏心轮13连接在推出电机14的转轴141上。推出电机14转动带动偏心轮13的转动,偏心轮13的转动依次通过第一连杆15、三头连杆16和第二连杆17的传动,使推出杆11沿推出滑座18滑动,且滑动方向与纱嘴携带槽方向一致,从而通过推出杆11的推出端11a触接纱嘴携带槽中的纱嘴96中部,平稳地将纱嘴推送至纱嘴寄存架上。
推出杆11也可设计成如图4所示的由两个平行的支杆构成的结构,从而在一个纱嘴交换位A上形成沿高度方向排列的两个纱嘴推出端11a,分别作用于纱嘴上部和下部。
[0025] 如图6,机头94内的编织三角95包括单峰成圈三角951、眉毛三角952和压针三角953,编织三角95作用于针板上织针8的针踵8a、8b,使织针运动。若机头94自右向左运行(织针相对机头自左向右运行),织针针踵8a在起针位受到起针面9512的推抵向上运动,处于起针位的织针针舌81闭合,针钩内挂有一个旧线圈L1,如图7a;在织针向上运动过程中旧线圈相对织针向下运动,在针踵8a沿起针面9512运动到起针面上端时,旧线圈将针舌打开,如图
7b;而后沿成圈三角951的退圈面9511继续向上运动至最高的脱圈位B,旧线圈从针钩完全脱落到针杆上,如图7c,完成旧线圈的脱圈编织;接着针踵8a受到眉毛三角上的第一回针面
9521的推抵,针织回落至集圈高度,此过程中针杆上的线圈相对织针向上运动,位于针舌后面,欲将推动针舌向闭合方向转动。
[0026]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将纱嘴交换位A设置在集圈高度内。在上述机头94自右向左运行中,右侧机头上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携带的旧纱嘴,在右侧的纱嘴交换位A进行新旧纱嘴交换,新纱嘴被推送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上并随机头运动,新纱嘴对位于集圈高度的织针进行喂纱,新纱线L2被喂到针钩上,如图7d,在针踵运行到眉毛三角上的第二回针面9522位置(弯纱位C)受到该回针面的推抵,织针回落,针钩上的新纱线形成弯纱,如图7e。在针踵运行到第二回针面下端时,弯纱形成新线圈挂在针钩上,针杆上的旧线圈相对织针向上运动,使针舌闭合;之后针踵8a受到压针三角953的压针面9531的继续向下推抵至压针面9531下端的成圈位时,织针带着新线圈从旧线圈中脱出,使新线圈挂在旧线圈上,完成新线圈的成圈。机头完成自右向左方向的编织后,折返进行自左向右的编织,重复上述过程,只是在左侧的纱嘴交换位A时进行新旧纱嘴交换。
[0027] 实施例2
[0028] 如图8,本实施例中的纱嘴推入端21a和纱嘴推出端11a分别由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端部的凹槽形成,该凹槽与所接触的纱嘴外部形状相适配。同样,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上的纱嘴推入端21a和纱嘴推出端11a均设置在单峰成圈三角脱圈位的对称两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每一纱嘴交换位A上的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相对而设,每一推入杆21由一对应的推入驱动单元驱动,形成纱嘴送入机构2,所有的推出杆11由一推出驱动单元驱动,形成纱嘴携带送出机构,而推入驱动单元和推出驱动单元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也就是后侧针板对应机头上设置两个推入杆21,由对应的推入驱动单元分别驱动,而前侧针板对应机头上的两个推出杆11由一连接件111连接,连接件111与上述推出驱动单元中的第一连杆17铰接,推出驱动单元通过连接件111带动。
[0029] 本实施例喂纱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在赘述。
[0030] 实施例3
[0031] 如图9、10,在前、后针板91、92对应的机头上分别设置前、后横移机构6、7,实施例1所述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横移机构6、7上,仅在对应于单峰成圈三角脱圈位的一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设置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并由此形成纱嘴交换位A上的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例如,初始将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设置在右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当纱嘴随机头进行完一行编织折返进行下一行编织时,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2分别通过前、后横移机构6、7做横向移动,使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由右侧的纱嘴交换位A移动到左侧的纱嘴交换位A,之后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定位在机头上并随机头运动,进行对应的嵌花编织。
[0032] 前横移机构6至少由前齿轮61、前齿条62和前移动座63组成,为了便于前移动座与机头的连接,还设置前基座64,该前基座64与机头94固定连接,并通过导轨621与对应滑槽的配合与前移动座63滑动连接(导轨621与对应滑槽可分别设置在前基座64或前移动座63上),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设置在前移动座63上,前齿轮通过轴承611转动连接于前移动座63上,前齿条62沿横向方向固定设置在前基座64上,通过前基座64而固定设置在前针板上方的机头上,前齿轮61被传动时通过前齿条62啮合而使前移动座63做横向移动,带动设置在前移动座63上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横向移动。
[0033] 后横移机构7与前横移机构6的组成及相对运动机理相同,至少包括后齿轮71、后齿条72和后移动座73,同样还设有固定在机头上的后基座74,前齿条通过后基座74使之沿横向方向相对后针板上方的机头固定设置,后移动座73上设有导向孔,后基座74上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杆741,使后移动座73可相对机头横向移动,后齿轮71通过轴承711转动连接于后移动座73并与后齿条72啮合,将纱嘴送入机构2连接在后移动座73上,在后齿轮71被传动时,通过与后齿条72的啮合传动使后移动座73做横向移动,带动设置在后移动座73上的纱嘴送入机构2横向移动。
[0034] 由此前横移机构6和后横移机构7同步移动,使该分别连接在该两横移机构上的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由成圈三角951脱圈位B一侧的纱嘴交换位A移动到另一侧的纱嘴交换位A。
[0035] 本实施例喂纱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在赘述。
[0036] 实施例4
[0037] 如图11,本实施例是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推出驱动单元和推入驱动单元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行走机构上,该第一行走机构与机头同步运动。
[0038] 第一行走机构至少由第一导向座41、第一齿轮43、第一齿条42和第一连接座45组成。第一齿条42通过设置在前针板91和后针板92一侧的连接座40而横向设置在前、后针板一侧,在第一齿条42与前针板91和第一齿条42与后针板92之间的横编织机架上设置导向座41,使第一齿条42和第一导向座41由远及近地固定设置在前针板和后针板的一侧。第一导向座41上设有沿横向方向分布的导向槽411,第一连接座45下部设有导向轮451,该导向轮置于第一导向座41的导向槽411中,使第一连接座45可沿导向槽411运动,第一齿轮43通过轴承431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座45的上,该齿轮43可连接在对应驱动电机的转轴(未画出)上或齿轮43受到对应传动机构(未画出)的传动,推入驱动单元和推出驱动单元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连接座45。上当齿轮43被传动时通过与固定的第一齿条42的啮合,使第一连接部45带动所连接的推入驱动单元或推出驱动单元沿横向运动,该运动与机头的运动同步。
[0039] 本实施例喂纱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在赘述。
[0040] 实施例5
[0041] 如图12,本实施例是将上述实施例1中的推出驱动单元和推入驱动单元连接在第二行走机构上,该第二行走机构与机头同步运动。
[0042] 第二行走机构至少由第二齿轮31、第二齿条32、第二连接部30和导轨33组成。本实施例在相对前针板91和后针板92上方设置了两根平行的导轨33,也可采用一个导轨33,并将其设置在筒口90上方。第二连接部30呈下端开口的矩形框,跨骑在前针板和后针板上方,在对应导轨处设有滚子301,该滚子301置于导轨33对应的槽中,通过滚子301在该槽中的滚动,使第二连接部30相对导轨33可滑动。第二连接部30对应于前针板和后针板的端部分别连接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2,一个第二齿轮31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部30上端并固定在对应驱动电机(未画出)的转轴上。在第二齿轮31一侧设置与其啮合的第二齿条32,该第二齿条32固定在机架上。对应驱动电机带动第二齿轮31转动时,通过齿轮31与固定齿条32的啮合,使第二连接部30带动所连接的纱嘴送入机构或纱嘴携带送出机构沿横编织机横向方向运动,该运动与机头的运动同步。
[0043] 本实施例给出了第二齿轮31为一个的情形,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多个沿横向方向并列排列的第二齿轮31,它们间可通过啮合进行传动也可分别由对应的驱动电机驱动。
[0044] 本实施例喂纱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在赘述。
[0045] 实施例6
[0046] 本实施例采用上述实施例4的第一行走机构或实施例5的第二行走机构,并采用实施例3所述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的布设方式,即:仅在单峰成圈三角脱圈位的一侧的纱嘴交换位A上设置推入杆21和推出杆11,并由此形成纱嘴交换位A上的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包含有推出杆11的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包含有推入杆21的纱嘴送入机构2直接连接在第一行走机构或第二行走机构上,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
2在随第一行走机构或第二行走机构做对应于机头同步的行走,在完成一行编织折返进行下一行编织时,第一行走机构或第二行走机构此时将做相对机头的横向移动,例如使纱嘴推出端11a和纱嘴推入端21a由右侧的纱嘴交换位A移动到左侧的纱嘴交换位A,之后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定位在机头上并随机头运动,进行对应的嵌花编织。因此不需要横移机构,而是直接将纱嘴携带送出机构1和纱嘴送入机构2连接在第一行走机构或第二行走机构上。
[0047] 本实施例喂纱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在赘述。
[0048] 实施例7
[0049] 如图13,给出了另一种纱嘴送入机构,该机构包括推入杆51及由推入杆限位座50、齿轮52、齿条53和驱动电机(未画出)组成的推入驱动单元。限位座50可连接在后针板上方的机头上,也可连接在如上述实施例3、4所述的第一、第二行走机构上。限位座50上设置有滑槽(未画出),推入杆51通过该滑槽滑动地设置在限位座50上,两限位挡块54间隔一定距离对推入杆51的运动行程进行限定,在齿条53固定在推入杆51上,在对应于推入杆51上的齿条53一侧设置齿轮52并与齿条53啮合,齿轮52连接在固定于推入杆限位座50的驱动电机的转轴上。驱动电机转动带动齿轮52转动时,通过齿轮52与齿条53的啮合,使推入杆51运动,将纱嘴寄存架上的纱嘴推入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上述的推入驱动单元也可用于推出驱动单元。
[0050] 本实施例喂纱装置中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