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120332.7

文献号 : CN1071545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浦纯弥樱井利一

申请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具备:框架;辅助壳体;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卡止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从而保持所述辅助壳体;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止动体,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能够在防止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零件脱落的卡止状态和允许所插入的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辅助壳体离脱的解离状态之间移位;开口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辅助壳体被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使所述止动体露出。在将辅助壳体安装到框架的状态下,使止动体从解离状态向卡止状态移位,从而能够将端子零件从辅助壳体脱离。不需要将辅助壳体从框架卸下,所以作业工时减少。

权利要求 :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

辅助壳体,形成有端子收纳室;

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卡止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从而保持所述辅助壳体;

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收纳室;

止动体,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具备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能够进出所述端子收纳室,在卡止于插入到所述端子收纳室内的所述端子零件而防止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收纳室内脱落的卡止状态和允许所插入的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收纳室离脱的解离状态之间移位;

开口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辅助壳体被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使所述止动体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体经由铰接部与所述辅助壳体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离状态下,所述止动体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开口部向所述辅助壳体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呈悬臂状突出,在所述保持部形成有沿着突出方向延伸的肋状的加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形成有比所述止动体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的台阶部,在所述框架形成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将治具从所述台阶部侧向所述止动体引导,该治具用于使所述卡止状态的所述止动体向所述解离状态移位。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

辅助壳体;

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卡止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从而保持所述辅助壳体;

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

止动体,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能够在防止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零件脱落的卡止状态和允许所插入的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辅助壳体离脱的解离状态之间移位;以及开口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辅助壳体被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使所述止动体露出,所述止动体经由铰接部与所述辅助壳体连结;

在所述解离状态下,所述止动体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开口部向所述辅助壳体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开放。

7.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框架;

辅助壳体;

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卡止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从而保持所述辅助壳体;

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

止动体,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能够在防止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零件脱落的卡止状态和允许所插入的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辅助壳体离脱的解离状态之间移位;以及开口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辅助壳体被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使所述止动体露出;

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形成有比所述止动体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的台阶部,在所述框架形成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将治具从所述台阶部侧向所述止动体引导,该治具用于使所述卡止状态的所述止动体向所述解离状态移位。

说明书 :

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安装于汽车面板上的等待侧壳体。该等待侧壳体具备:与面板卡止的框架;被组装到框架的辅助壳体;以及止动体。在辅助壳体内插入端子零件,被插入的端子零件借助止动体的卡止作用而被防脱。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698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在上述的等待侧壳体中,辅助壳体被收纳到框架的收纳空间内,止动体的外表面被构成收纳空间的周壁部覆盖隐藏。因此,为了进行维护等而将端子零件从辅助壳体拔出时,需要先将辅助壳体从框架卸下,使止动体露出,然后,使止动体移动,解除对端子零件的卡止。因此,存在作业工时多的问题。
[0008]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作业性的提高。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框架;辅助壳体;保持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卡止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从而保持所述辅助壳体;端子零件,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止动体,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能够在防止插入到所述辅助壳体的所述端子零件脱落的卡止状态和允许所插入的所述端子零件从所述辅助壳体离脱的解离状态之间移位;开口部,形成于所述框架,在所述辅助壳体被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状态下使所述止动体露出。
[0011] 发明效果
[0012] 在将辅助壳体安装到框架的状态下,使止动体从解离状态向卡止状态移位,从而能够将端子零件从辅助壳体脱离。不需要将辅助壳体从框架卸下,所以作业工时减少。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实施例1的等待侧连接器(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14] 图2是等待侧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5] 图3是等待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0016] 图4是等待侧连接器的后视图。
[0017] 图5是构成等待侧连接器的框架的立体图。
[0018] 图6是罩部的后视图。
[0019] 图7是示出在等待侧连接器上被止动体临时卡止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0] 图8是示出在等待侧连接器上被止动体正式卡止的状态的侧视图。
[0021] 图9是沿图3的X-X线的剖视图。
[0022] 图10是沿图3的Y-Y线的剖视图。
[0023] 图11是示出将等待侧连接器安装到面板的状态的剖视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J…治具、M…等待侧连接器(连接器)、10…框架、18…台阶部、20…保持部、24…开口部、25…加强部、28…引导槽、30…辅助壳体、34…阳端子零件(端子零件)、36…铰接部、37…止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止动体经由铰接部与所述辅助壳体连结。根据此结构,与止动体和辅助壳体为独立部件的情况相比,部件数量减少。
[0027] 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解离状态下,所述止动体从所述辅助壳体的外表面突出,所述开口部向所述辅助壳体相对于所述保持部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开放。根据此结构,能够在保持将止动体设为解离状态的情况下,将辅助壳体组装到保持部。
[0028] 本发明可以构成为,所述保持部呈悬臂状突出,在所述保持部形成有沿着突出方向延伸的肋状的加强部。根据此结构,防止以悬臂状突出的保持部的不当变形,将辅助壳体确实地保持于保持部。
[0029] 本发明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形成有比所述止动体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的台阶部,在所述框架形成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将治具从所述台阶部侧向所述止动体引导,该治具用于使所述卡止状态的所述止动体向所述解离状态移位。
[0030] 根据此结构,在使止动体向解离状态移位时,使治具沿着引导槽从台阶部侧接近到止动体。此时,台阶部比止动体的外表面伸出,所以难以进行使治具沿着引导槽的作业。因此,即使使止动体在开口部露出于外部,止动体也不会不小心移动到解离状态。
[0031] <实施例1>
[0032] 下面参照图1~图11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前后方向,将图7~11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对于上下方向,将图1~9中示出的朝向原样定义为上方、下方。
[0033] 本实施例的等待侧连接器M(权利要求所述的连接器)被安装于构成汽车车身的面板P。在面板P形成有从其正面(前表面)贯穿至背面(后表面)的安装孔H。如图11所示,嵌入侧壳体F嵌合于被安装到面板P的等待侧连接器M。
[0034] 等待侧壳体具备:合成树脂制的框架10;以及从后方组装到框架10的合成树脂制的辅助壳体30。框架10是具备罩部11、连结壁部17以及保持部20的单个部件。罩部11形成为纵长的大致长圆形,朝向前方开口。罩部11构成为具备:左右对称的一对侧壁部12;将两个侧壁部12的上端彼此连结的大致半圆筒形的上壁部13;以及将两个侧壁部12的下端彼此连结的大致半圆筒形的下壁部14。
[0035] 在罩部11的前端部外周,沿着全周形成有凸缘部15,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2形成有弹性卡止片16。在凸缘部15和弹性卡止片16之间夹持面板P,从而等待侧连接器M被保持在安装到面板P的状态。连结壁部17从罩部11的后端缘相对于各壁部12、13、14呈大致直角地向内侧伸出。罩部11的后端部之中的侧壁部12和连结壁部17相连的区域成为台阶部18。
[0036] 保持部20形成为从连结壁部17向后方突出的纵长的方筒状。保持部20由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以及将上下两个面用保持壁部之间连结的左右一对侧面用保持壁部23构成。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以及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以连结壁部17为基准向后方突出的突出尺寸大于侧面用保持壁部23的突出尺寸。通过该尺寸差,在保持部20的左右两个侧面部形成有使保持部20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左右一对开口部24。开口部24的侧视开口形状为大致方形。开口部24在保持部20的后端缘向后方开放。
[0037] 在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的下表面(内表面)和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的上表面(内表面)分别形成有左右一对加强部25。加强部25在前后方向上细长地延伸而突出成肋状。借助加强部25,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和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的刚性提高而不易变形。另外,在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的下表面前端部和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的上表面前端部分别形成有前止挡部26。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的下表面和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的上表面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别形成有能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的矛形件27。
[0038] 在左右两个侧面用保持壁部23的外表面分别形成有引导槽28。引导槽28配置于侧面用保持壁部23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引导槽28的前端位于台阶部18的附近,引导槽28的后端与开口部24的开口区域的前端缘相对。该引导槽28作为用于将治具J在上下方向定位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滑接的单元发挥作用。
[0039] 辅助壳体30形成为整体呈纵长的块状。如图1所示,在辅助壳体30的上下两个面分别形成有肋状的定位部31和防脱突起32。辅助壳体30从框架10的后方安装于保持部20。在安装状态下,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以及左右两个侧面用保持壁部23分别与辅助壳体30的上表面、下表面以及左右两个侧面抵接或者接近地对置。由此,限制辅助壳体30相对于框架10(保持部20)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另外,在安装状态下,定位部31与前止挡部26抵接,从而限制辅助壳体30相对于框架10向前方进行相对移动。另外,矛形件27卡止于防脱突起32,从而限制辅助壳体30相对于框架10向后方进行相对移动。
[0040] 在辅助壳体30的内部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33。多个端子收纳室33分成左右进行配置,并且以预定的间距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配置。在各端子收纳室33内分别插入有阳端子零件34(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端子零件)。在辅助壳体30形成有与多个端子收纳室33逐个地连通的多个连通孔35。连通孔35在辅助壳体30的侧面开口。全部的连通孔35在将辅助壳体30安装到保持部20的状态下配置于开口部24的开口区域的范围内。
[0041] 在辅助壳体30的侧面的连通孔35的开口区域之中的后缘部,经由铰接部36连结有止动体37。止动体37构成为具备:多个防脱部38,嵌入到各连通孔35而卡止于阳端子零件34;以及支承多个防脱部38的基板部39。基板部39的后端缘与铰接部36相连。
[0042] 止动体37以铰接部36为支点能够在解离状态(临时卡止位置)和卡止状态(正式卡止位置)之间摆动移位。在止动体37处于解离状态时,止动体37向端子收纳室33的外部退避,所以能够相对于端子收纳室33进行阳端子零件34的插入和拔出。当止动体37处于卡止状态时,防脱部38进出到端子收纳室33内,卡止于被插入到端子收纳室33内的阳端子零件34。通过该卡止,阳端子零件34被确实地防脱。
[0043] 将辅助壳体30安装到保持部20并使止动体37移位到解离状态时,止动体37比辅助壳体30的外侧面(外表面)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但是,止动体37不会与保持部20发生干扰。另外,使止动体37向卡止状态移位时,基板部39的外表面成为与辅助壳体30的外侧面大致对齐的状态。
[0044] 在组装等待侧连接器M时,首先,将未插入有阳端子零件34的状态的辅助壳体30组装到框架10的保持部20。此时,止动体37处于解离状态。止动体37的上下方向的形成区域处于保持部20的开口部24的开口区域的范围内,所以在组装辅助壳体30时,止动体37不会与保持部20(侧面用保持壁部23)发生干扰。在将辅助壳体30安装到保持部20之后,将阳端子零件34从辅助壳体30的后方插入到端子收纳室33内。最后,使止动体37从解离状态向卡止状态移位,防止阳端子零件34脱落,完成等待侧连接器M的组装。
[0045] 从组装完成状态,为了维护等而将阳端子零件34拔出时,在保持将辅助壳体30安装到框架10(保持部20)的状态下,使止动体37从卡止状态向解离状态移位。此时,从止动体37的前方将细长的治具J插进引导槽28,使治具J的顶端向止动体37移动。此时,治具J通过引导槽28而被限制上下方向的移动。然后,使治具J抵接到台阶部18,使治具J的顶端潜入止动体37的前端缘,利用杠杆原理,使止动体37向解离状态浮动。
[0046] 本实施例的等待侧连接器M具备框架10和辅助壳体30。在框架10形成有通过卡止于辅助壳体30的外表面而将辅助壳体30保持的保持部20,在辅助壳体30中插入阳端子零件34。在辅助壳体30以在其外表面露出的方式设置有止动体37。止动体37在卡止状态和解离状态之间移位,在卡止状态下防止被插入到辅助壳体30的阳端子零件34脱离,在解离状态下允许被插入的阳端子零件34从辅助壳体30脱离。
[0047] 而且,在框架10形成有开口部24,在辅助壳体30保持到保持部20的状态下使止动体37露出。根据此结构,在将辅助壳体30安装到框架10的状态下,使止动体37从解离状态向卡止状态移位,从而能够使阳端子零件34从辅助壳体30脱离。根据本实施例的等待侧连接器M,无需将辅助壳体30从框架10卸下,所以作业工时减少。
[0048] 另外,止动体37经由铰接部36而与辅助壳体30连结,所以在止动体37和辅助壳体30为独立部件的情况相比,部件数量减少。另外,当止动体37处于解离状态时,止动体37从辅助壳体30的外表面突出,开口部24向辅助壳体30相对于保持部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开放。根据此结构,能够在将止动体37保持为解离状态的情况下,将辅助壳体30组装到保持部
20。
[0049] 另外,保持部20向后方呈悬臂状突出,在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和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形成有沿着突出方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的加强部25。根据此结构,防止突出成悬臂状的上表面用保持壁部21和下表面用保持壁部22不当变形,能够在保持部20上确实地保持辅助壳体30。
[0050] 另外,在框架10的外表面之中的止动体37的前方附近的位置形成有台阶部18,台阶部18比止动体37的外表面向外侧伸出。而且,在保持部20形成有引导槽28,引导槽28用于将治具J从台阶部18侧向止动体37引导,治具J用于使卡止状态的止动体37向解离状态移位。在使止动体37向解离状态移位时,使治具J沿着引导槽28从台阶部18侧靠近止动体37。此时,台阶部18比止动体37的外表面伸出,所以使得治具J沿着引导槽28的作业难以进行。
因此,即使使止动体37在开口部24向外部露出,也不会导致止动体37不小心向解离状态移位。
[0051] <其他实施例>
[0052] 本发明不限于根据上述记载和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0053] (1)在上述实施例中,止动体经由铰接部与辅助壳体连结,但是止动体和辅助壳体也可以是独立部件。
[0054] (2)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口部朝向辅助壳体向保持部组装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开放,但是开口部也可以不朝向辅助壳体向保持部的组装方向的后方侧开放,开口缘也可以是沿着全周连续的窗孔状。
[0055] (3)在上述实施例中,引导槽从台阶部侧朝向止动体引导治具,然而引导槽也可以从台阶部相反侧朝向止动体引导治具。
[0056] (4)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被安装到面板的连接器,但是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不被安装到面板的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