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柱遮挡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120576.5

文献号 : CN1071612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井柳宪司

申请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可挠曲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和松弛褶皱的转向柱遮挡装置。转向柱遮挡装置(20)具备:用于遮挡仪表板下部(13a)与转向柱护罩(18)之间的间隙(22)的遮挡部(25);固定有遮挡部(25)的一端(25a)的仪表板支承部(23);以及固定有遮挡部(25)的另一端(25b)的护罩支承部(24)。而且,在护罩支承部(2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仪表板支承部(23)。

权利要求 :

1.一种转向柱遮挡装置,在车辆上设有转向柱,所述转向柱能够相对于仪表板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调节,由所述转向柱遮挡装置来遮挡所述仪表板和用于覆盖所述转向柱的转向柱护罩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具备:

遮挡部,其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可挠性;

仪表板侧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仪表板,固定所述遮挡部的一端;

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柱护罩,固定所述遮挡部的另一端;以及护罩安装板,其用于将所述遮挡部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所述遮挡部的另一端以从前方进入所述护罩安装板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之间的方式被固定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所述仪表板侧支承部具有:

第1上支承部,其配置于所述转向柱护罩的上方;以及第1侧支承部,其从所述第1上支承部向下方延伸,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具有:

第2上支承部,其配置于所述第1上支承部的下方;以及第2侧支承部,其从所述第2上支承部向下方延伸,所述遮挡部包括:

上面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1上支承部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2上支承部;以及侧面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1侧支承部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2侧支承部,所述仪表板侧支承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护罩安装板的前端的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在将所述转向柱护罩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中间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侧面部的一端的下端设定为与所述侧面部的另一端的下端的高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柱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部的长度设定为,在将所述护罩安装板的前端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间位置且配置于上下方向上的最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仪表板侧支承部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柱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侧支承部沿着所述护罩安装板的前端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轨迹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侧支承部的下端的高度与所述护罩安装板的前端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时的所述第2侧支承部的下端的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柱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前方向后方延伸,且固定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柱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前方向后方延伸,且固定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

说明书 :

转向柱遮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遮挡仪表板与转向柱的护罩之间的间隙的转向柱遮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近年的汽车中,为了能够根据驾驶员的体格来调节方向盘的角度和位置而采用了倾斜式或伸缩式转向柱。在上述汽车中,当使转向柱向上下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移动时,仪表板与用于覆盖转向柱的转向柱护罩之间的间隙会扩大或缩小。
[0003] 作为用于覆盖仪表板与转向柱护罩的间隙的装置而采用了转向柱遮挡装置。在转向柱遮挡装置中,有如下一种结构,即,在仪表板上的安装部(以下称为仪表板安装部)、转向柱护罩上的安装部(以下称为“转向柱护罩安装部”)支承有可挠性的遮挡部,遮挡部配置在仪表板安装部与转向柱护罩安装部之间。
[0004] 利用遮挡部来遮挡仪表板与转向柱护罩之间的间隙,间隙被遮挡部遮挡(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5] 然而,仪表板安装支承部与转向柱护罩安装支承部之间的空间(间隔)较小。因此,可以想到难以使遮挡部切实与转向柱向上下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而随动,导致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06] 尤其是在转向柱护罩的上表面,难以使遮挡部切实与左右的角部凸部向上下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的移动而随动。因此,遮挡部容易在左右的角部凸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07]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转向柱遮挡装置中,在仪表板安装部形成有前壁。因此,当使转向柱向车身前方移动时,前壁会抑制转向柱护罩的上表面侧的遮挡部进至车身前方。
[0008] 但是,前壁不能抑制转向柱护罩的左右的纵壁侧的遮挡部进至车身前方。因此,可能会在遮挡部中的转向柱护罩的上表面侧的部位与转向柱护罩的左右的纵壁侧的部位之间产生进至量差,从而在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09] 现有技术文献
[0010] 专利文献
[0011]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0-247737号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可挠性的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的转向柱遮挡装置。
[0013] 本发明的第1方案为,一种转向柱遮挡装置,在车辆上设有转向柱,所述转向柱能够相对于仪表板在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进行调节,由所述转向柱遮挡装置来遮挡所述仪表板和用于覆盖所述转向柱的转向柱护罩之间的间隙,该转向柱遮挡装置具备:遮挡部,其配置于所述间隙,具有可挠性;仪表板侧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仪表板,固定所述遮挡部的一端;以及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其设置于所述转向柱护罩,固定所述遮挡部的另一端,所述仪表板侧支承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设置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0014] 如此,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仪表板侧支承部设置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此处,在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中间位置的状态下,以连接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与仪表板侧支承部的直线的长度作为遮挡部的长度。
[0015] 因此,在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中间位置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可挠性的遮挡部产生弯折或松弛。
[0016] 此外,通过将仪表板侧支承部设置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中间位置,在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的状态下,能使遮挡部的伸缩率相同。再者,将遮挡部设定为不超过遮挡部的伸缩可靠性容许范围。
[0017] 据此,能够抑制在可挠性的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18] 此外,将遮挡部的一端固定在仪表板侧支承部,将遮挡部的另一端固定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据此,能够利用遮挡部来覆盖仪表板侧支承部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之间的间隙,很好地实现遮挡。
[0019] 本发明的第2方案为,优选所述遮挡部具有配置于所述转向柱护罩的上方的上面部,该上面部的长度设定为,在将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所述中间位置且配置于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仪表板侧支承部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之间的距离。
[0020] 如此,在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中间位置且配置于最下位置的状态下,以仪表板侧支承部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之间的距离作为遮挡部的上面部的长度。
[0021] 此处,在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最下位置且配置于最前位置和最后位置的状态下,遮挡部的长度被控制在适于做冷湿热试验的伸长率范围内。换言之,将遮挡部设定为不超过遮挡部的伸缩可靠性容许范围。
[0022] 因此,在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配置于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之间的状态下,能够利用遮挡部的伸缩效果来使遮挡部保持直线状。据此,能够抑制在可挠性的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23] 本发明的第3方案为,优选所述仪表板侧支承部具有配置于转向柱护罩的侧方的侧部,该侧部沿着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轨迹形成。
[0024] 如此,使仪表板侧支承部的侧部形成为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向上下方向的轨迹相同。在仪表板侧支承部的侧部固定有遮挡部的侧面部的一端。因此,遮挡部的侧面部的一端形成为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向上下方向的轨迹相同。
[0025] 据此,能够将遮挡部的侧面部抑制为所需最小限度的尺寸。因此,在将转向柱护罩向上下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调节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遮挡部的侧面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26] 本发明的第4方案为,优选所述侧部的下端的高度与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的下端的高度相同。
[0027] 如此,使仪表板侧支承部的侧部的下端的高度与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的下端的高度相同。在仪表板侧支承部的侧部固定有遮挡部的侧面部的一端。因此,侧面部中的一端的下端的高度与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的下端的高度相同。
[0028] 据此,可使将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在最前位置向上下方向调节时的侧面部的伸缩率、与在最后位置向上下方向调节时的侧面部的伸缩率相同。此外,遮挡部被设定为不超过遮挡部的伸缩可靠性容许范围。因此,在将转向柱护罩向车辆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调节的状态下,能够抑制在遮挡部的侧面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29] 本发明的第5方案为,优选所述遮挡部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前方向后方延伸,且固定于所述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
[0030] 如此,使遮挡部的另一端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前方向后方延伸。将被延伸的端部固定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因此,遮挡部的另一端的截面能够形成为大致I字形。即,不必将遮挡部的另一端弯折为大致U字形。
[0031] 据此,能够减少形成遮挡部所需的材料,实现遮挡部的轻量化,降低成本。
[0032] 根据本发明,将仪表板侧支承部配置于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与最后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据此,能够抑制在可挠曲遮挡部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表示具备本发明的转向柱遮挡装置的车辆的立体图。
[0034] 图2为沿图1的2-2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35]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转向柱遮挡装置的立体图。
[0036] 图4为图2的4部的放大图。
[0037] 图5为沿图2的5-5线剖切而成的剖视图。
[0038] 图6为对图3的遮挡部的上面部的遮挡长度尺寸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39] 图7为表示将图5所示遮挡部的另一端配置于最前位置和最后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0040] 图8为对图3的遮挡部的左侧面部的一端的固定位置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1] 图9为对图3的遮挡部的左侧面部的一端的下端位置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0042] 图10为对将图4的转向柱护罩配置于最后位置并向上下方向调节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43] 图11为对将图4的转向柱护罩配置于中间位置并向上下方向调节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0044] 图12为对将图4的转向柱护罩配置于最前位置并向上下方向调节的例子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优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而且,“前(Fr)”、“后(Rr)”、“左(L)”、“右(R)”均以驾驶员所见方向为准。
[0046] 【实施例】
[0047] 对实施例的转向柱遮挡装置20进行说明。
[0048] 如图1、图2所示,车辆10具备:设置于车厢12的前部的仪表板13;设置于仪表板13的仪表类部件14;被支承于仪表类部件14的下方的转向柱15;以及以可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转向柱15的转向轴16。
[0049] 此外,车辆10还具备:安装于转向轴16的后端部16a的方向盘17;安装于转向柱15的转向柱护罩18;以及设置于转向柱护罩18与仪表板13之间的转向柱遮挡装置20。
[0050] 由转向柱护罩18来覆盖转向柱15、转向轴16。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仪表板13中的仪表板下部13a的下方。仪表板下部13a为仪表类部件14的下方的部位。
[0051] 在仪表板13的下方设置有使转向柱15上下摆动的倾斜机构(未图示)和使转向柱15向轴向移动的伸缩机构(未图示)。通过操作倾斜机构,使转向柱15相对于仪表板13(具体而言,仪表板下部13a)向上下方向(即箭头A方向)移动,以调节方向盘17的高度位置。
[0052] 此外,通过操作伸缩机构,使转向柱15相对于仪表板下部13a向车辆前后方向(即箭头B方向)移动,以调节方向盘1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位置。
[0053] 此处,转向柱护罩18与转向柱15一同向上下方向(箭头A方向)、车辆前后方向(箭头B方向)移动。
[0054] 如图3所示,转向柱遮挡装置20为用于遮挡仪表板13与转向柱护罩18之间的间隙22的装置。
[0055] 具体而言,转向柱遮挡装置20具备:设置于仪表板下部13a的仪表板支承部(仪表板侧支承部)23;设置于转向柱护罩18的护罩支承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24;支承于仪表板支承部23和护罩支承部24的遮挡部25;用于将遮挡部25的一端25a固定于仪表板支承部23的仪表板安装板26;以及将遮挡部25的另一端25b固定于护罩支承部24的护罩安装板27。
[0056] 仪表板支承部23具有:大致水平延伸的仪表板上支承部23a;从仪表板上支承部23a的左端向下方延伸的仪表板左侧支承部(仪表板侧支承体的侧部)23b;以及从仪表板上支承部23a的右端向下方延伸的仪表板右侧支承部(仪表板侧支承体的侧部)23c。
[0057] 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配置于转向柱护罩18的左侧方。此外,仪表板右侧支承部23c配置于转向柱护罩18的右侧方。
[0058] 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与仪表板右侧支承部23c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省略对仪表板右侧支承部23c的详细说明。
[0059] 护罩支承部24具有:配置于仪表板上支承部23a的下方的护罩上支承部24a;从护罩上支承部24a的左端向下方延伸的护罩左侧支承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24b;以及从护罩上支承部24a的右端向下方延伸的护罩右侧支承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24c。
[0060] 护罩左侧支承部24b与护罩右侧支承部24c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省略对护罩右侧支承部24c的详细说明。
[0061] 遮挡部25具有:配置于转向柱护罩18的上方的上面部25d;配置于转向柱护罩18的左侧方的左侧面部(侧面部)25e;以及配置于转向柱护罩18的右侧方的右侧面部(侧面部)25f。
[0062] 左侧面部25e与右侧面部25f呈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省略对右侧面部25f的详细说明。
[0063] 遮挡部25由具有可挠性、伸缩性的编织物形成(即由具有可挠性、伸缩性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作为遮挡部25的材料,开发具有适当伸缩性的平面编织物,确定不产生经时老化影响的范围而使用。
[0064] 此外,减少遮挡部25的弯折部位,能够由编织物形成遮挡部25的形状(仿形)。具体而言,遮挡部25的另一端25b从护罩支承部24的前方向后方延伸,截面形成为大致I字形。
[0065] 因此,不必使遮挡部25的另一端25b弯折成为大致U字形。另外,遮挡部25的一端25a及一端25a的附近弯折成为大致U字形。即,遮挡部25的截面形成为大致Z字形(同时参照图4)。遮挡部25的截面形成为大致I字形的另一端25b在与护罩支承部24接触的状态下被固定。
[0066] 再者,通过使遮挡部25的截面形成为大致Z字形,能够对遮挡部25的上部(即一端25a)的安装位置确保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自由度,不会影响遮挡部25的、遮挡仪表板安装板26和遮挡间隙22的功能。
[0067] 而且,通过由编织物材料形成遮挡部25,与由具有伸缩性能的橡胶类材料制成的薄片状遮挡部相比,具有良好的量产性,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
[0068] 此外,与橡胶等具有伸缩性能的材料相比,更容易对用于遮挡部25的材料的色彩、光泽、质感进行整合。据此,能够提高遮挡部25的外观性(外观效果)。
[0069] 如图4、图5所示,遮挡部25的一端25a在夹持于仪表板支承部23与仪表板安装板26之间的状态下固定于仪表板支承部23。
[0070] 此外,遮挡部25的另一端25b熔接于护罩安装板27,护罩安装板27上装配有保持部件。利用该保持部件,遮挡部25的另一端25b与护罩安装板27一同安装于护罩支承部24。
[0071]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中间部25c配置于仪表板13与转向柱护罩18之间的间隙22,间隙22由遮挡部25的中间部25c遮挡。
[0072] 下面,参照图6,对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遮挡长度尺寸L1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0073] 如图6所示,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一端25a通过仪表板安装板26固定于仪表板支承部23的仪表板上支承部23a。此外,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另一端25b由护罩安装板27固定于护罩支承部24的护罩上支承部24a。
[0074] 在通过倾斜机构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最下位置且通过伸缩机构配置于最前位置的状态下,护罩安装板27的前端为最前位置A。
[0075] 此外,在通过倾斜机构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最下位置且通过伸缩机构配置于最后位置的状态下,护罩安装板27的前端为最后位置B。
[0076] 以连接与最前位置A和最后位置B距离相等的中间点的线为直线C。在直线C上,不从仪表板下部13a向上方突出且乘员无法目视确认到的位置为接合位置C。
[0077] 接合位置C为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一端25a接合于仪表板支承部23的仪表板上支承部23a的位置。
[0078] 此外,以连接最前位置A和最后位置B的线段为线段A-B。从接合位置C向线段A-B做垂线而得到线段C-D,线段C-D与线段A-B的交叉点为交点D。
[0079] 此处,交点D与最前位置A之间的距离大致等同于交点D与最后位置B之间的距离,这是优选的方式。
[0080] 而且,虽然在实施例中,将接合位置C作为使交点D与最前位置A之间的距离大致等同于交点D与最后位置B之间的距离的位置进行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即,接合位置C表示最前位置A与最后位置B之间的位置。
[0081] 在该状态下,线段C-D的长度尺寸L1为从接合位置C到护罩安装板27的前端部的距离的最短尺寸。因此,以接合位置C与交点D之间的距离(即线段C-D的长度尺寸)L1为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中间部25c的长度尺寸。由此将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遮挡长度尺寸设定为L1。
[0082] 此处,遮挡长度尺寸L1为仪表板上支承部23a与护罩上支承部24a之间的距离。
[0083] 此外,例如在冷湿热试验中,使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具体而言,中间部25c)的伸长率(伸缩量)δ1的范围适合于线段C-A的长度尺寸、线段C-B的长度尺寸。
[0084] 因此,在将护罩支承部24配置于最下位置的状态下,在最前位置A和最后位置B之间移动时,能够抑制由上面部25d的中间部25c的弯折造成的褶皱(以下简称“弯折褶皱”)或由松弛造成的褶皱(以下称为“松弛褶皱”)。
[0085] 再者,通过将接合位置C设置于最前位置A与最后位置B之间的中间位置,能够使得,在将护罩安装板27配置于最前位置A和最后位置B的状态下,遮挡部的上面部25d的伸缩率相同。
[0086] 据此,能够更好地抑制上面部25d的中间部25c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87] 此外,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一端25a通过仪表板安装板26固定在仪表板支承部23的仪表板上支承部23a上。此外,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的另一端25b通过护罩安装板27固定在护罩支承部24的护罩上支承部24a上。
[0088] 据此,仪表板上支承部23a与护罩上支承部24a之间的间隙22由遮挡部25的上面部25d来覆盖,很好地实现了遮挡。
[0089] 下面,参照图7、图8,对在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参照图7)固定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的位置的设定方法进行说明。
[0090] 而且,在对固定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的位置进行设定时,需要考虑左侧面部25e向车辆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伸缩。
[0091] 如图7所示,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通过仪表板安装板26固定于仪表板支承部23的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此外,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通过护罩安装板27固定于护罩支承部24的护罩左侧支承部24b。
[0092] 而且,图7中,表示了将车身前方侧的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最前位置A(参照图6)的状态。此外,还表示了将车身后方侧的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最后位置B(参照图6)的状态。
[0093] 如图8所示,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在上下方向上的整个区域被倾斜操作时,护罩安装板27的前端(即最前位置A)向上下方向移动。以该上下方向上的轨迹为前轨迹线E。此外,最后位置B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被倾斜操作时,护罩安装板27的前端(即最前位置A)向上下方向移动。以该上下方向上的轨迹为后轨迹线F。
[0094] 此处,以在前轨迹线E与后轨迹线F的中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轨迹为中间轨迹G。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参照图3)沿着该中间轨迹G形成,而与中间轨迹G相同(延伸一致)。
[0095] 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固定在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上。因此,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形成得与向上下方向延伸的中间轨迹G相同。
[0096] 据此,能够将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中间部25c的遮挡长度尺寸L2(参照图7)抑制在所需最小限度。因此,在将转向柱护罩18向上下方向或车辆前后方向进行调节的状态下,能够抑制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097] 下面,参照图9,对在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参照图7)固定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时设定左侧面部25e的下端位置的方法进行说明。
[0098] 如图9所示,在将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配置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且通过伸缩机构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状态下,以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前下端为前中间位置H。此外,在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且通过伸缩机构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后位置的状态下,以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部25b的前下端为后中间位置I。
[0099] 再者,以连接前中间位置H和后中间位置I的直线H-I的中间为中间位置J。中间位置J为直线H-I与中间轨迹G交叉的交点。因此,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的下端23d(图3参照)的高度与中间位置J的高度相同。
[0100] 即,将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的下端23d的高度设定为与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下端(即直线H-I)的高度相同。
[0101] 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固定于护罩左侧支承部24b。因此,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的下端23d的高度与护罩左侧支承部24b的下端24d(参照图3)的高度相同。
[0102] 此外,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固定在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上。因此,将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的下端(即中间位置J)的高度设定为与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下端(即直线H-I)的高度相同。
[0103] 因此,能够使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最前位置的状态下向上下方向进行调节时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下端”的伸缩率,与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最后位置的状态下向上下方向进行调节时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下端”的伸缩率相等。
[0104] 此处,在将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配置于上下方向的上位置,且通过伸缩机构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后位置的状态下,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前下端为后上位置K。此外,以距离J-I为L3尺寸,以距离J-K为L4尺寸。
[0105] 再者,将(距离J-K的L4尺寸)/(距离J-I的L2尺寸)的值设定为不超过遮挡部25的伸缩可靠性容许范围。即,将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伸长率(伸缩量)δ2设定为不超过遮挡部25的伸缩可靠性容许范围。
[0106] 此外,将位于最后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向上下方向移动时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前下端的伸缩率,与将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向上下方向移动时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的前下端的伸缩率相等。
[0107] 由此,在将转向柱护罩18向车辆前后方向或上下方向进行调节的状态下,能够抑制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08] 再者,基于确保质量的观点,优选位于驾驶席或副驾驶席的乘员难以目视确认左侧面部25e的下端,并且乘员上下车时更难以目视确认左侧面部25e的下端。因此,将左侧面部25e的下端设定在尽可能低的位置。
[0109] 另外,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一端25a通过仪表板安装板26固定于仪表板支承部23的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此外,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另一端25b通过护罩安装板27固定于护罩支承部24的护罩左侧支承部24b。
[0110] 由此,仪表板左侧支承部23b与护罩左侧支承部24b之间的间隙22由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来覆盖,很好地实现了遮挡。
[0111] 下面,参照图10,对在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后位置的状态下、将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向上下方向进行调节时遮挡部25的状态发生变化的例子进行说明。
[0112] 而且,作为图10~图12的前提,在将遮挡部25固定于仪表板安装板26和护罩安装板27时,使该遮挡部25在不超过遮挡伸缩可靠性容许量的范围内向左右方向伸长适当的量,以使遮挡部25具有适度的收缩性能。
[0113] 在图10中,以实线表示将位于最后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遮挡部25。此外,以双点划线表示将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最后位置且向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遮挡部25。再者,以虚线表示将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最后位置且向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遮挡部25。
[0114] 如图10所示,对于位于最后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遮挡部25而言,由于其上述伸缩性能被提高了,因此,使得有遮挡部25向左右方向的收缩且将遮挡部25下拉的力发生作用,抑制了弯折或松弛的产生。即,不会使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15]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1。
[0116] 此外,对于位于最后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遮挡部25而言,由于其上述伸缩性能被提高了,并且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下端线J-K伸长了,因此,使得有遮挡部25向左右方向的收缩且将遮挡部25下拉的力发生作用,抑制了弯折或松弛的产生。
[0117] 另外,虽会在遮挡部25产生微小的松弛(即起伏),但在遮挡部25不会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18]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2。
[0119] 再者,有容许范围内的拉伸力作用于将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最后位置且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遮挡部25。因此,遮挡部25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在遮挡部25不会产生弯折或松弛。
[0120]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3。
[0121] 此处,收缩效果作用于遮挡部25,以使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1、位于最上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2、以及位于最下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3大致相同。
[0122] 据此,在向上下方向调节位于最后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时,能够抑制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23] 下面,参照图11,对在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状态下将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向上下方向进行调节时、遮挡部25的状态发生变化的例子进行说明。
[0124] 在图11中,以实线表示将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遮挡部25。此外,以双点划线表示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遮挡部25。再者,以虚线表示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遮挡部25。
[0125] 如图11所示,对于位于向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遮挡部25而言,由于其上述伸缩性能被提高了,因此,使得有遮挡部25向左右方向的收缩且将遮挡部25下拉的力发生作用,抑制了弯折或松弛的产生。
[0126] 另外,虽会在遮挡部25产生微小的松弛(即起伏),但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27]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4。
[0128] 此外,对于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遮挡部25而言,由于其上述伸缩性能提高了,因此,使得有遮挡部25向左右方向的收缩且将遮挡部25下拉的力发生作用,抑制了弯折或松弛的产生。
[0129] 另外,虽会在遮挡部25产生微小的松弛(即起伏),但不会产生弯折。即,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30]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5。
[0131] 再者,有容许范围内的拉伸力作用于将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遮挡部25。因此,遮挡部25处于被拉拽的状态,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或松弛。即,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32]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6。
[0133] 此处,收缩效果作用于遮挡部25,以使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4、位于最上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5、以及位于最下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6大致相同。
[0134] 据此,在向上下方向调节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时,能够抑制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35] 下面,参照图12,对在将转向柱护罩18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状态下将转向柱护罩18通过倾斜机构向上下方向调节时、遮挡部25的状态发生变化的例子进行说明。
[0136] 在图12中,以实线表示将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遮挡部25。此外,以双点划线表示将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遮挡部25。再者,以虚线表示将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遮挡部25。
[0137] 如图12所示,对于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遮挡部25而言,由于其上述伸缩性能被提高了,因此,使得有遮挡部25向左右方向的收缩且将遮挡部25下拉的力发生作用。
[0138] 另外,虽会在遮挡部25产生松弛(即起伏),但不会产生弯折。即,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39]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7。
[0140] 此外,对于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上位置的遮挡部25而言,由于其上述伸缩性能被提高了,并且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下端线J-K伸长了,因此,使得有遮挡部25向左右方向的收缩且将遮挡部25下拉的力发生作用。
[0141] 另外,虽会在遮挡部25产生松弛(即起伏),但不会产生弯折。即,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42]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8。
[0143] 再者,有容许范围内的拉伸力作用于将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调节到上下方向的最下位置的遮挡部25。因此,遮挡部25处于被拉拽的状态,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或松弛。即,不会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44] 在该状态下,遮挡部25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为H9。
[0145] 此处,收缩效果作用于遮挡部25,以使位于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7、位于最上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8、以及位于最下位置的左侧面部25e的高度尺寸H9大致相同。
[0146] 据此,在向上下方向调节位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最前位置的转向柱护罩18时,能够抑制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47] 这样,在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个区域且在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调节转向柱护罩18时,能够抑制在遮挡部25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48] 此处,能够将作用于遮挡部25的拉伸力、产生于遮挡部25的微小的松弛(即起伏)等分散至遮挡部25的整个区域。据此,能够更好地抑制在遮挡部2产生弯折褶皱或松弛褶皱。
[0149] 而且,本发明的转向柱遮挡装置20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改良等。
[0150] 例如,所述实施例中表示的车辆、仪表板、仪表板下部、转向柱、转向柱护罩、转向柱遮挡装置、仪表板支承部、护罩支承部以及遮挡部等的形状和结构并不限于例举的形状和结构,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0151] 本发明优选适用于如下汽车,其具备用于遮挡仪表板与转向柱护罩之间的间隙的转向柱遮挡装置。
[0152] 【附图标记说明】
[0153] 10:车辆;13:仪表板(仪表板);13a:仪表板下部;15:转向柱;18:转向柱护罩;20:转向柱遮挡装置;22:间隙;23:仪表板支承部(仪表板侧支承部);23b:仪表板左侧支承部(仪表板侧支承体的侧部);23c:仪表板右侧支承部(仪表板侧支承体的侧部);23d:仪表板左侧支承部的下端;24:护罩支承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24b:护罩左侧支承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24c:护罩右侧支承部(转向柱护罩侧支承部的侧部);24d:护罩左侧支承部的下端;25:遮挡部;25a:遮挡部的一端;25b:遮挡部的另一端;25d:遮挡部的上面部;25e、25f:左右的侧面部(侧面部);L1:上面部的遮挡长度尺寸(上面部的长度,仪表板上支承部和护罩上支承部的距离)G:中间轨迹(向上下方向的轨迹);J:中间位置(侧面部的一端的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