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442584.1

文献号 : CN10718302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宏州杨红福庄义庆姚克兵束兆林缪康赵来成于居龙

申请人 :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所述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质量比为20:1~1:20;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减轻了水稻稻瘟病菌分别对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潜在抗药性风险,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组合后,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效果显著。

权利要求 :

1.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所述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质量比为20:1~1:20;所述农药组合物中还包括咯菌腈,其用量为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1-0.05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质量比为10: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还包括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填料、润湿剂、分散剂、溶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防冻剂、抗沉淀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WP)、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或水乳剂(E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在组合物中百分含量为1%~90%。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水稻病害防治药剂,具体涉及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由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水稻稻瘟病(Rice Blast),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稻瘟病具有传播快、发生范围广、暴发频率高、灾变严重等特点,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0003] 当前,该病害的防治药剂主要有多菌灵(carbendazim)、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咪鲜胺(prochloraz)、三环唑(tricyclazole)、稻瘟净(kitazine)、异稻瘟净(iprobenfos)和春雷霉素(kasugamycin)等药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稻瘟净和春雷霉素等多种药剂,长期施用后均产生了抗药性,导致药剂防效降低。因此,开发防治稻瘟病的新药剂,对保障水稻的高产和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水稻稻瘟病防治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该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应用。
[0005]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包括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所述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质量比为20:1~1:20。
[0006] 优选,所述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质量比为10:1~1:10。
[0007] 优选,所述农药组合物中还包括咯菌腈,其用量为氯啶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1-0.05倍。
[0008] 优选,所述农药组合物中还包括助剂。
[0009] 所述助剂为填料、润湿剂、分散剂、溶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防冻剂、抗沉淀剂、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 所述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WP)、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G)或水乳剂(EW)。
[0011] 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在组合物中百分含量为1%~90%。
[0012] 本发明最后还提供了所述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方面的应用。
[0013] 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谱广、活性高的杀菌剂,具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对由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及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该药为真菌线粒体的呼吸抑制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与细胞色素bc1复合体的结合,抑制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从而破坏病原菌能量合成,起到杀菌作用。
[0014] 氟啶胺(fluazinam)是2,6-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其药效优于常规的保护性杀菌剂,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多种病原菌也有良好效果。
[0015] 此外,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中还可以包括咯菌腈,该原料仅使用很小的量,即能显著增加烯肟菌酯和氟啶胺联合使用的防治效果。
[0016] 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制剂具有如下优点:
[0017] (1)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与发展: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由烯肟菌酯和氟啶胺复配而成,可与生产中的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稻瘟净和春雷霉素等多种现有的药剂轮换使用,延缓了水稻稻瘟病菌对现有药剂抗药性的发展与蔓延;同时减轻了水稻稻瘟病菌分别对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潜在抗药性。
[0018] (2)减药增效: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复配后,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稻瘟净和春雷霉素等多种现有药剂相比可在减少用药量的同时提高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根据下述实施实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0020] 实施例1
[0021] 21%烯肟菌酯·氟啶胺WP的制备:
[0022] 按质量百分比计,可湿性粉剂各组分配比为:20%烯肟菌酯,1%氟啶胺,5%羧甲基纤维素钠(表面活性剂),4%拉开粉(润湿剂),用高岭土(填料)补足余量。
[0023] 制备方法:
[0024] 按上述配比备料并经常规可湿性粉剂加工制备方法,制备21%烯肟菌酯·氟啶胺WP。
[0025] 实施例2
[0026] 21%烯肟菌酯·氟啶胺SC的制备:
[0027] 按质量百分比计,悬浮剂各组份配比为:1%烯肟菌酯,20%氟啶胺,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0.1%聚乙烯醇(增稠剂),0.1%乙二醇(防冻剂),0.01%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余量。
[0028] 制备方法:
[0029] 将两原药烯肟菌酯、氟啶胺加入水中,在搅拌釜中搅拌至均相液体,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搅拌均匀后,在80~150rpm机械搅拌下缓慢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聚乙烯醇(增稠剂),乙二醇(防冻剂),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100%含量;研磨时采用空气压缩管道输送液料,采用4台串联的砂磨机进行连续砂磨,制成21%烯肟菌酯·氟啶胺SC。
[0030] 实施例3
[0031] 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的制备:
[0032] 按质量百分比计,可湿性粉剂各组分配比为:10%烯肟菌酯,10%氟啶胺,6%羧甲基纤维素钠(表面活性剂),4%拉开粉(润湿剂),用高岭土(填料)补足余量。
[0033] 制备方法:
[0034] 按上述配比备料并经常规可湿性粉剂加工制备方法,制备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0035] 实施例4
[0036] 15%烯肟菌酯·氟啶胺SC的制备:
[0037] 按质量百分比计,悬浮剂各组份配比为:10%烯肟菌酯,5%氟啶胺,10%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10%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5%聚乙烯醇(增稠剂),5%乙二醇(防冻剂),2%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余量。
[0038] 制备方法:
[0039] 将两原药烯肟菌酯、氟啶胺加入水中,在搅拌釜中搅拌至均相液体,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搅拌均匀后,在80~150rpm机械搅拌下缓慢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聚乙烯醇(增稠剂),乙二醇(防冻剂),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100%;研磨时采用空气压缩管道输送液料,采用4台串联的砂磨机进行连续砂磨,制成15%烯肟菌酯·氟啶胺SC。
[0040] 实施例5
[0041] 15%烯肟菌酯·氟啶胺SC的制备:
[0042] 按质量百分比计,悬浮剂各组份配比为:5%烯肟菌酯,10%氟啶胺,5%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0.1%聚乙烯醇(增稠剂),0.1%乙二醇(防冻剂),0.01%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余量。
[0043] 制备方法:
[0044] 将两原药烯肟菌酯、氟啶胺加入水中,在搅拌釜中搅拌至均相液体,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润湿剂),搅拌均匀后,在80~150rpm机械搅拌下缓慢加入用水稀释后的聚乙烯醇(增稠剂),乙二醇(防冻剂),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100%;研磨时采用空气压缩管道输送液料,采用4台串联的砂磨机进行连续砂磨,制成15%烯肟菌酯·氟啶胺SC。
[0045] 实施例6
[0046] 11%烯肟菌酯·氟啶胺WS的制备:
[0047] 按质量百分比计,水分散粉剂各组分配比为:1%烯肟菌酯,10%氟啶胺,1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润湿剂),10%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3%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4%乙二醇(防冻剂),2%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余量。
[0048] 制备方法:
[0049] 将两原药烯肟菌酯、氟啶胺加入水中,在搅拌釜中搅拌至均相液体,加入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润湿剂),搅拌均匀后在80~130rpm/min机械搅拌下缓慢加入用水稀释后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增稠剂)、乙二醇(防冻剂)和有机硅(消泡剂),最后用水补足100%含量;研磨时采用空气压缩管输送料液,采用4台串联的砂磨机进行连续砂磨,制成11%烯肟菌酯·氟啶胺WS。
[0050] 实施例7
[0051] 10%烯肟菌酯·氟啶胺EW的制备:
[0052] 按质量百分比计,水乳剂各组分配比为:6%烯肟菌酯,4%氟啶胺,18%二甲苯(有机溶剂),6%吐温-40(乳化剂),4%乙二醇(防冻剂),1%有机硅(消泡剂),用水补足余量。
[0053] 制备方法:
[0054] 先将水加入搅拌釜中,然后依次加入防冻剂和消泡剂,开动高速剪切混合机混合20-30分钟后,缓慢加入由烯肟菌酯、氟啶胺、有机溶剂以及乳化剂混合均匀的油相液体,高速搅拌约1.5小时后,制成10%烯肟菌酯·氟啶胺EW。
[0055] 实施例8
[0056] 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的制备:
[0057] 按质量百分比计,可湿性粉剂各组分配比为:10%烯肟菌酯,10%氟啶胺,0.6%咯菌腈(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3倍),6%羧甲基纤维素钠(表面活性剂),4%拉开粉(润湿剂),用高岭土(填料)补足余量。
[0058] 制备方法:
[0059] 按上述配比备料并经常规可湿性粉剂加工制备方法,制备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该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0.03倍的咯菌腈。
[0060] 实施例9
[0061] 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的制备: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0.2%咯菌腈(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1倍)。
[0062] 实施例10
[0063] 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的制备:与实施例8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制备过程中加入1%咯菌腈(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5倍)。
[0064] 试验例1
[0065] 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单剂及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
[0066] (1)供试菌株:水稻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采自江苏省句容市水稻田,由镇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研究室分离、鉴定、并保存备用。菌株保存于马铃薯蔗糖琼脂(PSA)斜面上(4℃)。
[0067] (2)供试药剂:90%烯肟菌酯(enestroburin)原药,由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提供;97%氟啶胺(fluazinam)原药,由江苏威耳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0068] (3)试验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供试药剂单剂和不同配比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0069] (4)数据分析:采用DPS13.0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计算药剂单剂和不同配比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菌丝生长抑制的回归方程、EC50及其95%置信限。
[0070] 根据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SR)。根据增效系数(SR)评价药剂混用的联合作用类型,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SR=EC50(Eth)/EC50(Eob),EC50(Eth)=(a+b)/[(a/EC50A)+(b/EC50B)]。其中,A、B分别为药剂单剂,a、b为相应单剂在混剂中的比例,EC50(Eth)为混剂EC50理论值,EC50(Eob)为混剂EC50实测值。
[0071] (5)结果与分析:
[0072] 表1烯肟菌酯、氟啶胺及其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菌生物活性(毒力)测定结果[0073]
[0074] 室内测定结果表明,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抑制水稻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别为0.4913和0.3175μg/mL。烯肟菌酯和氟啶胺复配,配比比例在20∶1~1∶20之间,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菌抑菌的增效系数在1.61~9.36之间,具有增效作用;配比比例在10∶1~1∶10之间时,复配剂对水稻稻瘟病菌抑菌的增效系数均大于2.0之间,具有更好的增效作用(表1)。因此烯肟菌酯和氟啶胺复配的优选配比设定在10∶1~1:10之间。
[0075] 试验例2
[0076] 将实施例3所制得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并分别将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按实施例3配制可湿性粉剂的方法制备20%烯肟菌酯WP和20%氟啶胺WP做单剂对比,同时以75%三环唑WP(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对照药剂,开展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0077] 试验处理方法:试验地点位于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园区内的试验田,土壤为马肝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1.75%。水稻品种为镇18号,试验期间大田管理着常规。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600和900g/hm2,20%烯肟菌酯WP 900g/hm2,20%氟啶胺WP 900g/hm2,75%三环唑WP 300g/hm2(推荐剂量)和清水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18个小区,小区面积为30m2,小区设保护行并随机区组排列。于水稻破口期(2016年9月5日),使用郑州绿帝农用机械有限公司生产WBD-16型电动喷雾器,在水稻叶面和穗部喷药,喷液量为750L/hm2,空白对照区喷施等量清水。试验期间不再喷施其他杀菌剂,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于药后28d(2016年10月3日),以平行跳跃取样法调查稻穗瘟发病情况,每个小区调查20穴,并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分别为:病情指数=[Σ(各级病穗数×相应病级数值)/调查总穗数×最高级代表值]×1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100%。
[0078] 试验结果表明,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900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最高,20%氟啶胺WP 900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最低。5个药剂处理对稻瘟病的防效由高至低
2 2
依次为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900g/hm、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600g/hm 、20%烯肟菌酯WP 900g/hm2、75%三环唑WP 300g/hm2和20%氟啶胺WP 900g/hm2,防效分别为
89.60%、82.29%、75.24%、68.53%和63.54%。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600和900g/hm2对稻瘟病的防效均高于单剂20%烯肟菌酯WP和20%氟啶胺WP 900g/hm2以及对照药剂75%
2
三环唑WP 300g/hm的防效且差异显著(表2)。这表明,含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对稻瘟病的防效较好,与单剂相比田间药效也增效明显;在一定剂量下施用时的防效显著优于常规药剂三环唑在推荐剂量下施用的防效。
[0079] 表2 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
[0080]
[0081]
[0082]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0083] 试验例3
[0084] 同试验例2,不同之处在于应用的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为实施例3和实施例8所得药剂,考察添加辅料咯菌腈后对水稻稻瘟病田间防效的差异,结果如下:
[0085] 试验结果表明,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600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84.69%,添加0.6%咯菌腈(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3倍)后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600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90.54%,两者防效差异显著;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900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90.76%,添加0.6%咯菌腈(烯肟菌酯和氟啶胺总质量的0.03倍)后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 900g/hm2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94.51%,两者防效差异也显著(表3)。这表明,在烯肟菌酯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中添加辅料咯菌腈后供试药剂组合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0086] 表3 20%烯肟菌酯·氟啶胺WP对水稻稻瘟病的田间防效(添加咯菌腈后的药效比较)
[0087]
[0088] 注:同列数据后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