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及其焊接工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432013.X

文献号 : CN10718638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孙超李丽田浩单以刚李强

申请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为0.2~0.4%,Mn为18.0~27.0%,Si≤0.15%,S≤0.005%,P≤0.02%,Ni为1.0~3.0%,Cr为2.0~4.5%,Cu为0.2~0.5%,N为0.01~0.06%,余量为Fe和通常炼钢存在的残留元素。前所述的高锰超低温钢焊丝的焊接工艺采用钨极氩弧焊,坡口类型为“V”型,热输入量为4~21KJ,保护气体采用高纯氩气。本发明提出的高锰超低温钢的焊丝采用高Mn含量的合金设计,大幅度降低了Ni含量,从而使材料成本显著降低;所提出的焊接工艺不需要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所形成的焊缝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配合,特别是在‑196℃的超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韧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为0.2 0.4%,Mn为~

18.0 27.0%,Si≤0.15%,S≤0.005%,P≤0.02%,Ni为1.0 3.0%,Cr为2.0 4.5%,Cu为0.2~ ~ ~ ~

0.5%,N为0.01 0.06%,余量为Fe和通常炼钢存在的残留元素。

~

2.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锰超低温钢焊丝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钨极氩弧焊,坡口类型为“V”型,热输入量为4 21KJ,保护气体采用高纯氩气。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锰超低温钢焊丝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形成的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类型为奥氏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锰超低温钢焊丝的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焊丝形成的焊缝金属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420MPa,抗拉强度Rm≥680MPa,延伸率A≥40%,-196℃冲击试验冲击吸收能量KV2≥50J。

说明书 :

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及其焊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低温钢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及其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液化天然气(LNG)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其产业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LNG船是用于运输LNG的专用船舶,由于LNG是被降温到-163℃液体状态的天然气,所以LNG船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将它保持在-163℃,因而LNG船的工作环境要求制造LNG船的材料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9%Ni钢材由于其在极低温度下仍具有优良的韧性和高强度,而且与奥氏体不锈钢和铝合金相比具有热胀系数低、经济性好、使用温度最低可达-196℃的特点,因此自1960年通过研究证明不进行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亦可安全使用以来,9%Ni钢就成为用于制造大型LNG贮罐的主要材料之一。
[0003] 如今9%Ni钢已经广泛应用于低温深冷设备,9%Ni钢及其配套焊材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但由于Ni等昂贵合金元素的使用量较高(9%Ni钢的Ni含量约为9%,焊材的Ni含量高于50%),钢板及焊材成本难以降低。因此,很多国家都在积极研发新型的超低温材料。作为9%Ni钢的有力竞争者之一,高锰超低温钢的研发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Mn元素含量为20~
28%,而Ni元素不作为必需的合金元素(黄维, 张志勤, 高真凤. 石油及LNG储罐用钢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 上海金属, 2016, 38(2):74-78)。
[0004] 高锰超低温钢的焊接也可以使用高Ni含量的焊材。申请公布号为CN103978322A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专门用于LNG船超低温钢焊接的高效镍基焊条,包括焊芯及裹覆于焊芯表面的药皮,焊芯为镍合金焊芯,焊芯化学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3%,S≤0.01%,P≤0.01%,Mn:0.5 1.5%,Mo:4 9%,Nb:1.5 2.5%,Si≤0.25%,Fe≤1.0%,Cr:
~ ~ ~
12 18%,余量为 Ni,各成分总量为100%。该专门用于LNG船超低温钢焊接的高效镍基焊条~
虽然表现出良好的焊接工艺性,焊缝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但该焊条中Ni含量高达80%左右,这不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成本优势。遗憾的是,目前关于针对高锰超低温钢开发的焊材的报道很少,韩国浦项制铁公开报道过其成功开发了高锰超低温钢焊材,但对具体资料严格保密,而国内的相关研发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超低温钢焊材成本高,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锰超低温钢的焊丝及其焊接工艺。
[0006]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为0.2 0.4%,Mn为18.0 27.0%,Si≤0.15%,S≤0.005%,P≤0.02%,Ni~ ~为1.0 3.0%,Cr为2.0 4.5%,Cu为0.2 0.5%,N为0.01 0.06%,余量为Fe和通常炼钢存在的残~ ~ ~ ~
留元素。
[00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超低温钢焊丝采用高Mn含量的合金设计,大幅度降低了Ni含量,从而使成本和费用显著降低,应用前景良好。
[0008] 本发明中各化学成分的主要作用如下:
[0009] C能够产生固溶强化,还能够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抑制ε-马氏体的形成,提高低温韧性,但过高的C含量使层错能显著增大并阻碍孪晶的形成,损害塑性,因此将C含量控制在0.2 0.4%;~
[0010] Mn能够产生固溶强化,还能够稳定奥氏体,具有与Ni相似的作用,为了得到足够稳定的奥氏体,抑制ε-马氏体的形成,需要添加大量的Mn,但Mn含量过高则容易产生沿晶脆断,降低低温韧性,因此将Mn含量控制在18.0-27.0%;
[0011] Si在晶界偏聚会弱化晶界,降低塑性和低温韧性,因此将Si含量控制在0.15%及以下;
[0012] S会形成MnS,S和P在晶界偏聚还会弱化晶界,从而增大低温沿晶脆性,因此需要控制在最低限度;
[0013] Ni能够产生固溶强化,提高奥氏体稳定性,显著改善低温韧性,但Ni的价格昂贵,大量添加将造成成本过高,因此将Ni含量控制在1.0-3.0%;
[0014] Cr能够产生固溶强化,还能强化奥氏体晶界,但含量过高则会降低成形性,因此将Cr含量控制在2.0-4.5%;
[0015] Cu能够稳定奥氏体相,还能够产生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但含量过高会增大热脆性,不利于加工,因此将Cu含量控制在0.2-0.5%;
[0016] N能够产生固溶强化,在晶界偏聚会显著强化晶界并抑制低温沿晶脆性,但含量过高则容易形成大量氮化物从而损害塑性,因此将N含量控制在0.01-0.06%。
[001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的焊接工艺,使焊缝金属能够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0018]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的焊接工艺,采用钨极氩弧焊,坡口类型为“V”型,热输入量为4 21KJ,保护气体采用高纯氩气。~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焊接工艺不需要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简单,易于实施,且所形成的焊缝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配合,即综合性能优异,特别是在-196℃的超低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焊缝金属的金相组织图。
[0021] 实施例1
[0022] 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为0.33%,Mn为24.4%,Si为0.05%,S为0.002%,P为0.013%, Ni为1.6%,Cr为3.1%,Cu为0.2%,N为0.035%,余量为Fe和通常炼钢存在的残留元素。
[0023] 使用该焊丝对高锰超低温钢进行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坡口类型为“V”型,热输入量为4KJ,保护气体为高纯氩气。
[0024] 如附图1所示为焊缝金属的金相组织照片,显微组织类型为奥氏体。测得焊缝金属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551MPa,抗拉强度Rm=813MPa,延伸率A=44%,-196℃下冲击试验冲击吸收能量KV2=50J。
[0025] 实施例2
[0026] 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为0.2%,Mn为27.0%,Si为0.15%,S为0.001%,P为0.02%,Ni为1.0%,Cr为4.5%,Cu为0.33%,N为0.06%,余量为Fe和通常炼钢存在的残留元素。
[0027] 使用该焊丝对高锰超低温钢进行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坡口类型为“V”型,热输入量为15KJ,保护气体为高纯氩气。
[0028] 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类型为奥氏体,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420MPa,抗拉强度Rm=680MPa,延伸率A=51%,-196℃下冲击试验冲击吸收能量KV2=92J。
[0029] 实施例3
[0030] 一种高锰超低温钢焊丝,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C为0.4%,Mn为18.0%,Si为0.07%,S为0.001%,P为0.007%,Ni为3.0%,Cr为2.0%,Cu为0.5%,N为0.01%,余量为Fe和通常炼钢存在的残留元素。
[0031] 使用该焊丝对高锰超低温钢进行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坡口类型为“V” 型,热输入量为21KJ,保护气体为高纯氩气。
[0032] 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类型为奥氏体,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486MPa,抗拉强度Rm=741MPa,延伸率A=40%,-196℃下冲击试验冲击吸收能量KV2=64J。
[0033]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