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645182.1

文献号 : CN10723754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袁永

申请人 : 绍兴市积成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电线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它包括电线杆机构、移动机构,本发明中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两个山坡顶上的作用是支撑电线;两根电线安装在两个支撑杆顶端的作用是传输电能;电线杆机构安装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山坡顶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为了支撑电线,另一方面是当电线杆机构处的山坡发生塌陷时,电线杆机构会驱动移动机构运动,移动机构将会带动电线杆机构移动到未塌陷的位置处,并深深插入地面,从而达到再次支撑电线的作用;移动机构安装在电线杆机构上侧,且移动机构与两根电线配合的作用是带动电线杆机构运动,并支撑电线。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线杆机构、移动机构,其中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两个山坡顶上;两根电线安装在两个支撑杆顶端;电线杆机构安装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山坡顶上;移动机构安装在电线杆机构上侧,且移动机构与两根电线配合;

上述电线杆机构包括支撑块、空气腔、T形槽、定位槽、导向柱、第一重块、驱动齿轮、第一线杆壳、支撑筒、第二重块、卡位机构、支撑圆环、第二线杆壳、第三重块、固定机构、第四重块、钢筋柱、第一空槽、通槽、第一连接筒、第二空槽、第二连接筒、容纳孔、气动马达、固定筒、滑槽、滑块、连接环、卡位槽、锥面,其中第二线杆壳安装在山坡顶上;第四重块上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T形槽;第四重块位于第二线杆壳内,且第四重块安装在山坡顶上;固定机构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第三重块外圆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线杆壳内圆面上,且第三重块位于第四重块上侧;第一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定位槽;第一连接筒安装在第二线杆壳上端面上;第二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一空槽;3个第一空槽处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空槽,第二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二空槽,且第二空槽位于第一空槽下侧;第一空槽与第二空槽通过通槽相通;第二连接筒安装在第一线杆壳下端面上;第二连接筒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卡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接筒内,且3个卡位机构与相应的第一空槽配合;支撑圆环外圆面安装在第二连接筒下端内圆面上;

第二重块外圆面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圆面上;支撑筒安装在第二重块上端面;3根钢筋柱下端均开有锥面,且3根钢筋柱下侧外圆面上均开有卡位槽;3根钢筋柱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二重块下端面,3根钢筋柱另一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支撑圆环、第三重块,通过固定机构安装在第一重块上;导向柱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导向柱外圆面对称开有两个滑槽;导向柱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壁上端面;固定筒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壁上端面;气动马达通过连接环滑动安装在固定筒内;气动马达固定内圈内圆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块;气动马达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第一重块内圆面上开有内螺纹;第一重块外圆面上开有齿;第一重块通过其上所开的内螺纹与导向柱上所开的外螺纹配合安装;第一重块上端面安装在气动马达旋转外圈上;驱动齿轮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筒下侧,且驱动齿轮与第一重块上的齿配合;支撑块安装在第一线杆壳上端;第三重块与第二重块形成空气腔;

上述卡位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限位块、定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侧支耳、第四侧支耳、第一中间支耳、第二中间支耳,其中第一限位块一端开有斜面;第一限位块下端面远离斜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侧支耳;第一限位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一空槽内,且第一限位块斜面一侧伸出第一空槽;第二限位块上端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四侧支耳;第二限位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空槽内,且第二限位块一端插入定位槽内;定位块上端安装在定位槽上端面,下端与第二限位块上端面接触配合;连接杆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中间支耳、第二中间支耳;连接杆一端的第一中间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一侧支耳之间;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中间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四侧支耳之间;

上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侧支耳、触发板、支撑弹簧、伸缩杆、T形块、第三侧支耳、推动杆、卡位块,其中伸缩杆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面上;触发板安装在伸缩杆上端面;6个第二侧支耳两两一组周向均匀的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支撑弹簧嵌套在伸缩杆外侧,支撑弹簧一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面;3个T形槽上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T形槽,T形块上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三侧支耳;T形块通过与T形槽的配合安装在第四重块上;推动杆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支耳之间,推动杆另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三侧支耳之间;卡位块一端安装在第三侧支耳上,另一端安装在卡位槽内;

上述移动机构包括输出轴、变速箱、驱动轮、支撑条、导向轮、固定条,其中支撑条安装在支撑块上端面;变速箱安装在支撑条上端面;两个固定条对称安装在支撑条两端;两个固定条上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固定条上,另一端与变速箱上从动轴相连;驱动轮安装在输出轴,且驱动轮位于电线上侧;导向轮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条上,且导向轮位于电线下侧;驱动轮与导向轮将电线夹在中间;固定驱动齿轮的圆柱销通过软轴与变速箱上主动轴相连;

上述空气腔通过管道与气动马达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齿轮通过键安装在固定驱动齿轮的圆柱销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轮通过键安装在输出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导向轮的圆柱销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撑弹簧为压缩弹簧。

说明书 :

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线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现有的电线杆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当固定电线杆的底面发生塌陷时电线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相下运动,运动的电线杆将会拉动电线一起运动,被拉动的电线两端被支撑杆固定,而此时中间的电线会向下拉动电线,受到向下作用力的电线极易被拉断,或者将固定电线的支撑杆拉到,此时的电线将不能在继续传输电能,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
[0003]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 一种基于气动马达控制的移动式电线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线杆机构、移动机构,其中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两个山坡顶上;两根电线安装在两个支撑杆顶端;电线杆机构安装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山坡顶上;移动机构安装在电线杆机构上侧,且移动机构与两根电线配合。
[0006] 上述电线杆机构包括支撑块、空气腔、T形槽、定位槽、导向柱、第一重块、驱动齿轮、第一线杆壳、支撑筒、第二重块、卡位机构、支撑圆环、第二线杆壳、第三重块、固定机构、第四重块、钢筋柱、第一空槽、通槽、第一连接筒、第二空槽、第二连接筒、容纳孔、气动马达、固定筒、滑槽、滑块、连接环、卡位槽、锥面,其中第二线杆壳安装在山坡顶上;第四重块上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T形槽;第四重块位于第二线杆壳内,且第四重块安装在山坡顶上;固定机构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第三重块外圆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线杆壳内圆面上,且第三重块位于第四重块上侧;第一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定位槽;第一连接筒安装在第二线杆壳上端面上;第二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一空槽;3个第一空槽处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空槽,第二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二空槽,且第二空槽位于第一空槽下侧;第一空槽与第二空槽通过通槽相通;第二连接筒安装在第一线杆壳下端面上;第二连接筒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卡位机构安装在第一连接筒内,且3个卡位机构与相应的第一空槽配合;支撑圆环外圆面安装在第二连接筒下端内圆面上;第二重块外圆面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圆面上;支撑筒安装在第二重块上端面;3根钢筋柱下端均开有锥面;3根钢筋柱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二重块下端面,3根钢筋柱另一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支撑圆环、第三重块,通过固定机构安装在第一重块上;导向柱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导向柱外圆面对称开有两个滑槽;导向柱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壁上端面;固定筒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壁上端面;气动马达通过连接环滑动安装在固定筒内;气动马达固定内圈内圆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块;气动马达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第一重块内圆面上开有内螺纹;第一重块外圆面上开有齿;第一重块通过其上所开的内螺纹与导向柱上所开的外螺纹配合安装;第一重块上端面安装在气动马达旋转外圈上;驱动齿轮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筒下侧,且驱动齿轮与第一重块上的齿配合;支撑块安装在第一线杆壳上端;第三重块与第二重块形成空气腔。
[0007] 上述卡位机构包括连接杆、第一限位块、定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侧支耳、第四侧支耳、第一中间支耳、第二中间支耳,其中第一限位块一端开有斜面;第一限位块下端面远离斜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侧支耳;第一限位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一空槽内,且第一限位块斜面一侧伸出第一空槽;第二限位块上端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四侧支耳;第二限位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空槽内,且第二限位块一端插入定位槽内;定位块上端安装在定位槽上端面,下端与第二限位块上端面接触配合;连接杆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中间支耳、第二中间支耳;连接杆一端的第一中间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一侧支耳之间;连接杆另一端的第二中间支耳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四侧支耳之间。
[0008] 上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侧支耳、触发板、支撑弹簧、伸缩杆、T形块、第三侧支耳、推动杆、卡位块,其中伸缩杆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面上;触发板安装在伸缩杆上端面;6个第二侧支耳两两一组周向均匀的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支撑弹簧嵌套在伸缩杆外侧,支撑弹簧一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面;3个T形槽上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T形槽,T形块上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三侧支耳;T形块通过与T形槽的配合安装在第四重块上;推动杆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支耳之间,推动杆另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三侧支耳之间;卡位块一端安装在第三侧支耳上,另一端安装在卡位槽内。
[0009] 上述移动机构包括输出轴、变速箱、驱动轮、支撑条、导向轮、固定条,其中支撑条安装在支撑块上端面;变速箱安装在支撑条上端面;两个固定条对称安装在支撑条两端;两个固定条上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固定条上,另一端与变速箱上从动轴相连;驱动轮安装在输出轴,且驱动轮位于电线上侧;导向轮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条上,且导向轮位于电线下侧;驱动轮与导向轮将电线夹在中间;固定驱动齿轮的圆柱销通过软轴与变速箱上主动轴相连。
[0010] 上述空气腔通过管道与气动马达相连。
[0011]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齿轮通过键安装在固定驱动齿轮的圆柱销上。
[0012]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驱动轮通过键安装在输出轴上。
[0013]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向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导向轮的圆柱销上。
[0014]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支撑弹簧为压缩弹簧。
[0015] 相对于传统的电线杆技术,本发明电线杆具有当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山坡发生局部塌陷时,电线杆机构会驱动移动机构移动到未塌陷的位置处,并且会将深深插入地面,从而达到再次支撑电线的作用。本发明中两个支撑杆分别安装在两个山坡顶上的作用是支撑电线;两根电线安装在两个支撑杆顶端的作用是传输电能;电线杆机构安装在两个支撑杆之间的山坡顶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为了支撑电线,另一方面是当电线杆机构处的山坡发生塌陷时,电线杆机构会驱动移动机构运动,移动机构将会带动电线杆机构移动到未塌陷的位置处,并深深插入地面,从而达到再次支撑电线的作用;移动机构安装在电线杆机构上侧,且移动机构与两根电线配合的作用是带动电线杆机构运动,并支撑电线。
[0016] 本发明中电线杆机构的作用是支撑电线,驱动移动机构;第二线杆壳安装在山坡顶上的作用是支撑第一线杆壳;第四重块位于第二线杆壳内,且第四重块安装在山坡顶上的作用是当安装电线杆机构的山坡发生塌陷时,第四重块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相下移动,运动的第四重块将会带动钢筋柱运动;运动的钢筋柱带动第二重块移动,此时的第三重块处于静止不动状态,从而使得第三重块与第二重块之间的空气腔内的空气被压缩,此时空气腔内的空气将会被压入气动马达内,气动马达将会驱动第一重块运动;固定机构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的作用是固定钢筋柱,并在适当的时候使得钢筋柱脱离第四重块;第三重块外圆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线杆壳内圆面上,且第三重块位于第四重块上侧的作用是与第二重块配合形成密闭的空气腔;第一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定位槽的作用是与定位机构配合限制第一连接筒的运动;第一连接筒安装在第二线杆壳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与第二连接筒配合安装第二线杆壳;第二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一空槽的作用是容纳第一限位块;第二连接筒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二空槽,且第二空槽位于第一空槽下侧的作用是容纳固定第二限位块;第一空槽与第二空槽通过通槽相通的作用是便于连接杆运动;支撑圆环外圆面安装在第二连接筒下端内圆面上的作用是支撑运动下来的第一重块;第二重块外圆面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圆面上的作用是固定钢筋柱;支撑筒安装在第二重块上端面的作用是防止第二重块在第一线杆壳内来回晃动;3根钢筋柱下端均开有锥面的作用是便于钢筋柱可以更快的插入地面内;导向柱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的作用是与第一重块上的内螺纹配合便于第一重块在气动马达驱动下又可以沿着导向柱轴向运动;导向柱外圆面对称开有两个滑槽的作用是限制气动马达内圈的旋转,同时又可以引导气动马达沿滑槽运动;固定筒安装在第一线杆壳内壁上端面的作用是支撑第一重块与气动马达;气动马达通过连接环滑动安装在固定筒内的作用是驱动第一重块运动;气动马达固定内圈内圆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块的作用是便于气动马达沿滑槽运动;第一重块外圆面上开有齿的作用是带动驱动齿轮运动;支撑块安装在第一线杆壳上端的作用是支撑移动机构。
[0017] 本发明中卡位机构的作用是限制第一连接筒的轴向运动;第一限位块一端开有斜面的作用是便于第二重块驱动第一限位块运动;第一限位块下端面远离斜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侧支耳的作用是与连接杆上的第一中间支耳配合形成转动副;第一限位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一空槽内,且第一限位块斜面一侧伸出第一空槽的作用是安装第一限位块,并便于第二重块驱动第一限位块运动;第二限位块上端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四侧支耳的作用是与连接杆上的第二中间支耳配合安装连接杆,并形成铰接配合;第二限位块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空槽内,且第二限位块一端插入定位槽内的作用是与定位块下端面配合限制第一连接筒的运动;定位块上端安装在定位槽上端面,下端与第二限位块上端面接触配合的作用是对第一连接筒进行定位;连接杆的作用是将第一限位块的运动传递到第二限位块上,同时又不会影响第二限位块的运动。
[0018] 本发明中固定机构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固定钢筋柱,另一方面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断开钢筋柱和第一重块;伸缩杆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面上的作用是触发板;触发板安装在伸缩杆上端面的作用是将第三重块的作用力传递到伸缩杆上;6支撑弹簧嵌套在伸缩杆外侧,支撑弹簧一端安装在触发板下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上端面的作用是支撑触发板;推动杆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支耳之间,推动杆另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三侧支耳之间的作用是将触发板的运动传递到T形块上。
[0019] 本发明中移动机构的作用是带动电线杆机构运动;支撑条安装在支撑块上端面的作用是支撑固定条;变速箱安装在支撑条上端面的作用是将固定驱动齿轮上的圆柱销上的运动传递给变速箱;两个固定条对称安装在支撑条两端的作用是支撑驱动轮与导向轮;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固定条上,另一端与变速箱上从动轴相连的作用是将变速箱上的运动传递到去驱动轮上;驱动轮安装在输出轴,且驱动轮位于电线上侧的作用是带动固定条运动;导向轮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条上,且导向轮位于电线下侧的作用是与驱动轮配合便于驱动轮运动。
[0020] 在使用过程中,在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在将电线架设在两根支撑杆上;电线杆机构安装在两根支撑杆之间;移动机构安装在电线机构上;当电线杆机构下侧的地面发生塌陷时,没有地面的支撑第四重块将会向下运动;第二线杆壳在定位机构的限制下将不会向下运动;运动的第四重块将会带动T形块运动,T形块将会带动第三侧支耳运动;第三侧支耳将会带动卡位块运动;卡位块将会带动钢筋柱运动;钢筋柱将会带动第二重块运动;第二重块将会带动支撑筒运动;运动的第二重块将会使得空气腔的体积减小,空气腔体积减小会将空气压入气动马达内,此时的气动马达外圈将会旋转;气动马达的旋转外圈将会带动第一重块旋转,旋转的第一重块将会沿导向柱上的外螺纹旋转,并轴向向下运动;当第二重块运动过程中会与第一限位块上的斜面接触,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将会围绕圆柱销旋转;旋转的第一限位块将会带动连接杆运动;连接杆将会带动第二限位块将会围绕圆柱销旋转;旋转的圆柱销将会接触对定位块限制;此时的第一连接筒没有定位块的限制作用,同时第二重块落在支撑圆环上;在重力与气压的作用下第一连接筒将会向下运动;第一连接筒向下运动将会带动第二线杆壳向下运动;第二线杆壳向下运动将会带动第三重块向下运动;运动第三重块将会与触发板解除,并给触发板一个向下作用力,受到作用力的触发板将会向下运动,触发板将会推动伸缩杆运动的;触发板运动经过推动杆将会传递给T形块,T形块将会沿第一重块上所开的T形槽运动;运动的T形块将会带动第三侧支耳运动;第三侧支耳将会带动卡位块运动,此时运动的卡位块将会脱离卡位槽,所以卡位块将不会再对钢筋柱起到限位的作用,没有卡位块的限位作用,第三重块、固定机构、第四重块、第二线杆壳、第一连接筒将会一起脱离第一线杆壳;此时受到气动马达的驱动,第一重块将会沿导向柱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旋转运动,同时气动马达将会一起沿导向柱上的滑槽运动;当第一重块与驱动齿轮啮合时,第一重块将会带动驱动齿轮运动,驱动齿轮将会带动固定驱动齿轮的圆柱销运动,固定驱动齿轮的圆柱销将会经过软轴将运动传递给变速箱,变速箱将会驱动输出轴运动,输出轴将会驱动驱动轮运动,驱动轮将会沿电线运动,运动的驱动轮将会依次带动固定条、支撑条、支撑块、第一线杆壳、第二重块、第一重块、钢筋柱一起运动;当驱动轮带动钢筋柱运动到未塌陷的地面处时,第一重块将会脱离导向柱,此后第一重块将会做自由下落运动,下落的第一重块将会砸在第二重块上,第一重块给第二重块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经过第二重块传递到3根钢筋柱上,受到向下作用力的钢筋柱将会插入地面,从而达到电线杆机构移动后在此插入地面支撑电线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整体部件分布示意图。
[0022] 图2是滑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是驱动齿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 图4是移动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第一重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钢筋柱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 图7是固定机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8] 图8是驱动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 图9是连接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0是第二连接筒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1是支撑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2是T形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3是卡位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4是气动马达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5是电线杆机构工作原理图。
[0036] 图16是第一侧支耳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7是第四侧支耳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8是第一中间支耳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9] 图中标号名称:1、山坡;2、支撑杆;3、电线;4、电线杆机构;5、移动机构;6、输出轴;7、变速箱;8、驱动轮;9、支撑条;10、支撑块;11、导向柱;12、第一重块;13、驱动齿轮;14、第一线杆壳;15、支撑筒;16、第二重块;17、卡位机构;18、第二线杆壳;19、第三重块;20、固定机构;21、第四重块;22、钢筋柱;23、导向轮;24、固定条;25、连接杆;26、第一限位块;27、第一空槽;28、第一连接筒;29、通槽;30、定位块;31、第二限位块;32、第二空槽;33、第二连接筒;34、容纳孔;35、第二侧支耳;36、触发板;37、支撑弹簧;38、伸缩杆;39、T形槽;40、T形块;
41、第三侧支耳;42、推动杆;43、卡位块;44、卡位槽;45、锥面;46、气动马达;47、固定筒;48、滑槽;49、滑块;50、连接环;51、第一侧支耳;52、第四侧支耳;53、第一中间支耳;54、第二中间支耳;55、支撑圆环;56、定位槽;57、空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如图1-18所示,叙述如下:
[0041] 本发明包括电线杆机构4、移动机构5,其中两个支撑杆2分别安装在两个山坡1顶上;两根电线3安装在两个支撑杆2顶端;电线杆机构4安装在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山坡1顶上;移动机构5安装在电线杆机构4上侧,且移动机构5与两根电线3配合。
[0042] 上述电线杆机构4包括支撑块10、空气腔57、T形槽39、定位槽56、导向柱11、第一重块12、驱动齿轮13、第一线杆壳14、支撑筒15、第二重块16、卡位机构17、支撑圆环55、第二线杆壳18、第三重块19、固定机构20、第四重块21、钢筋柱22、第一空槽27、通槽29、第一连接筒28、第二空槽32、第二连接筒33、容纳孔34、气动马达46、固定筒47、滑槽48、滑块49、连接环
50、卡位槽44、锥面45,其中第二线杆壳18安装在山坡1顶上;第四重块21上端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T形槽39;第四重块21位于第二线杆壳18内,且第四重块21安装在山坡1顶上;固定机构20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端;第三重块19外圆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线杆壳18内圆面上,且第三重块19位于第四重块21上侧;第一连接筒28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定位槽56;
第一连接筒28安装在第二线杆壳18上端面上;第二连接筒33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一空槽27;3个第一空槽27处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第一空槽27,第二连接筒33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二空槽32,且第二空槽32位于第一空槽27下侧;第一空槽27与第二空槽32通过通槽29相通;第二连接筒33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下端面上;第二连接筒
33通过3个周向均匀分布的卡位机构17安装在第一连接筒28内,且3个卡位机构17与相应的第一空槽27配合;支撑圆环55外圆面安装在第二连接筒33下端内圆面上;第二重块16外圆面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内圆面上;支撑筒15安装在第二重块16上端面;3根钢筋柱22下端均开有锥面45; 3根钢筋柱22一端周向均匀的安装在第二重块16下端面,3根钢筋柱22另一端从上到下依次穿过支撑圆环55、第三重块19,通过固定机构20安装在第一重块12上;导向柱
11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导向柱11外圆面对称开有两个滑槽48;导向柱11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内壁上端面;固定筒47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内壁上端面;气动马达46通过连接环50滑动安装在固定筒47内;气动马达46固定内圈内圆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块49;气动马达46通过滑块49与滑槽48滑动配合;第一重块12内圆面上开有内螺纹;第一重块12外圆面上开有齿;第一重块12通过其上所开的内螺纹与导向柱11上所开的外螺纹配合安装;第一重块
12上端面安装在气动马达46旋转外圈上;驱动齿轮13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筒47下侧,且驱动齿轮13与第一重块12上的齿配合;支撑块10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上端;第三重块19与第二重块16形成空气腔57。
[0043] 上述卡位机构17包括连接杆25、第一限位块26、定位块30、第二限位块31、第一侧支耳51、第四侧支耳52、第一中间支耳53、第二中间支耳54,其中第一限位块26一端开有斜面;第一限位块26下端面远离斜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侧支耳51;第一限位块26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一空槽27内,且第一限位块26斜面一侧伸出第一空槽27;第二限位块31上端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四侧支耳52;第二限位块31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空槽32内,且第二限位块31一端插入定位槽56内;定位块30上端安装在定位槽56上端面,下端与第二限位块31上端面接触配合;连接杆25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中间支耳53、第二中间支耳54;连接杆25一端的第一中间支耳53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一侧支耳51之间;连接杆25另一端的第二中间支耳54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四侧支耳52之间。
[0044] 上述固定机构20包括第二侧支耳35、触发板36、支撑弹簧37、伸缩杆38、T形块40、第三侧支耳41、推动杆42、卡位块43,其中伸缩杆38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端面上;触发板36安装在伸缩杆38上端面; 6个第二侧支耳35两两一组周向均匀的安装在触发板36下端面;支撑弹簧37嵌套在伸缩杆38外侧,支撑弹簧37一端安装在触发板36下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端面;3个T形槽39上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T形槽39,T形块40上端面上安装有两个第三侧支耳41;T形块40通过与T形槽39的配合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推动杆42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支耳35之间,推动杆42另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三侧支耳41之间;卡位块43一端安装在第三侧支耳41上,另一端安装在卡位槽44内。
[0045] 上述移动机构5包括输出轴6、变速箱7、驱动轮8、支撑条9、导向轮23、固定条24,其中支撑条9安装在支撑块10上端面;变速箱7安装在支撑条9上端面;两个固定条24对称安装在支撑条9两端;两个固定条24上安装结构完全相同,对于其中任意一个,输出轴6一端安装在固定条24上,另一端与变速箱7上从动轴相连;驱动轮8安装在输出轴6,且驱动轮8位于电线3上侧;导向轮23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条24上,且导向轮23位于电线3下侧;驱动轮8与导向轮23将电线3夹在中间;固定驱动齿轮13的圆柱销通过软轴与变速箱7上主动轴相连。
[0046] 上述空气腔57通过管道与气动马达46相连。
[0047] 上述驱动齿轮13通过键安装在固定驱动齿轮13的圆柱销上。
[0048] 上述驱动轮8通过键安装在输出轴6上。
[0049] 上述导向轮23通过轴承安装在固定导向轮23的圆柱销上。
[0050] 上述支撑弹簧37为压缩弹簧。
[0051] 综上所述:
[0052] 本发明电线3杆具有当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山坡1发生局部塌陷时,电线杆机构4会驱动移动机构5移动到未塌陷的位置处,并且会将深深插入地面,从而达到再次支撑电线3的作用。本发明中两个支撑杆2分别安装在两个山坡1顶上的作用是支撑电线3;两根电线3安装在两个支撑杆2顶端的作用是传输电能;电线杆机构4安装在两个支撑杆2之间的山坡1顶上的作用是一方面是为了支撑电线3,另一方面是当电线杆机构4处的山坡1发生塌陷时,电线杆机构4会驱动移动机构5运动,移动机构5将会带动电线杆机构4移动到未塌陷的位置处,并深深插入地面,从而达到再次支撑电线3的作用;移动机构5安装在电线杆机构4上侧,且移动机构5与两根电线3配合的作用是带动电线杆机构4运动,并支撑电线3。
[0053] 本发明中电线杆机构4的作用是支撑电线3,驱动移动机构5;第二线杆壳18安装在山坡1顶上的作用是支撑第一线杆壳14;第四重块21位于第二线杆壳18内,且第四重块21安装在山坡1顶上的作用是当安装电线杆机构4的山坡1发生塌陷时,第四重块21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相下移动,运动的第四重块21将会带动钢筋柱22运动;运动的钢筋柱22带动第二重块16移动,此时的第三重块19处于静止不动状态,从而使得第三重块19与第二重块16之间的空气腔57内的空气被压缩,此时空气腔57内的空气将会被压入气动马达46内,气动马达46将会驱动第一重块12运动;固定机构20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端的作用是固定钢筋柱22,并在适当的时候使得钢筋柱22脱离第四重块21;第三重块19外圆面固定安装在第二线杆壳18内圆面上,且第三重块19位于第四重块21上侧的作用是与第二重块16配合形成密闭的空气腔57;第一连接筒28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定位槽56的作用是与定位机构配合限制第一连接筒28的运动;第一连接筒28安装在第二线杆壳18上端面上的作用是与第二连接筒33配合安装第二线杆壳18;第二连接筒33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一空槽27的作用是容纳第一限位块26;第二连接筒33内圆面上周向均匀的开有3个第二空槽32,且第二空槽32位于第一空槽27下侧的作用是容纳固定第二限位块31;第一空槽27与第二空槽32通过通槽29相通的作用是便于连接杆25运动;支撑圆环55外圆面安装在第二连接筒33下端内圆面上的作用是支撑运动下来的第一重块12;第二重块16外圆面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内圆面上的作用是固定钢筋柱22;支撑筒15安装在第二重块16上端面的作用是防止第二重块
16在第一线杆壳14内来回晃动;3根钢筋柱22下端均开有锥面45的作用是便于钢筋柱22可以更快的插入地面内;导向柱11外圆面上开有外螺纹的作用是与第一重块12上的内螺纹配合便于第一重块12在气动马达46驱动下又可以沿着导向柱11轴向运动;导向柱11外圆面对称开有两个滑槽48的作用是限制气动马达46内圈的旋转,同时又可以引导气动马达46沿滑槽48运动;固定筒47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内壁上端面的作用是支撑第一重块12与气动马达
46;气动马达46通过连接环50滑动安装在固定筒47内的作用是驱动第一重块12运动;气动马达46固定内圈内圆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滑块49的作用是便于气动马达46沿滑槽48运动;
第一重块12外圆面上开有齿的作用是带动驱动齿轮13运动;支撑块10安装在第一线杆壳14上端的作用是支撑移动机构5。
[0054] 本发明中卡位机构17的作用是限制第一连接筒28的轴向运动;第一限位块26一端开有斜面的作用是便于第二重块16驱动第一限位块26运动;第一限位块26下端面远离斜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一侧支耳51的作用是与连接杆25上的第一中间支耳53配合形成转动副;第一限位块26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一空槽27内,且第一限位块26斜面一侧伸出第一空槽27的作用是安装第一限位块26,并便于第二重块16驱动第一限位块26运动;第二限位块31上端面一侧安装有两个第四侧支耳52的作用是与连接杆25上的第二中间支耳54配合安装连接杆25,并形成铰接配合;第二限位块31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二空槽32内,且第二限位块31一端插入定位槽56内的作用是与定位块30下端面配合限制第一连接筒28的运动;定位块30上端安装在定位槽56上端面,下端与第二限位块31上端面接触配合的作用是对第一连接筒
28进行定位;连接杆25的作用是将第一限位块26的运动传递到第二限位块31上,同时又不会影响第二限位块31的运动。
[0055] 本发明中固定机构20的作用是一方面可以固定钢筋柱22,另一方面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断开钢筋柱22和第一重块12;伸缩杆38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端面上的作用是触发板36;触发板36安装在伸缩杆38上端面的作用是将第三重块19的作用力传递到伸缩杆38上;6支撑弹簧37嵌套在伸缩杆38外侧,支撑弹簧37一端安装在触发板36下端面上,另一端安装在第四重块21上端面的作用是支撑触发板36;推动杆42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支耳35之间,推动杆42另一端通过圆柱销安装在两个第三侧支耳41之间的作用是将触发板36的运动传递到T形块40上。
[0056] 本发明中移动机构5的作用是带动电线杆机构4运动;支撑条9安装在支撑块10上端面的作用是支撑固定条24;变速箱7安装在支撑条9上端面的作用是将固定驱动齿轮13上的圆柱销上的运动传递给变速箱7;两个固定条24对称安装在支撑条9两端的作用是支撑驱动轮8与导向轮23;输出轴6一端安装在固定条24上,另一端与变速箱7上从动轴相连的作用是将变速箱7上的运动传递到去驱动轮8上;驱动轮8安装在输出轴6,且驱动轮8位于电线3上侧的作用是带动固定条24运动;导向轮23通过圆柱销安装在固定条24上,且导向轮23位于电线3下侧的作用是与驱动轮8配合便于驱动轮8运动。
[0057] 具体实施方式为,如图15a所示,在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在将电线3架设在两根支撑杆2上;电线杆机构4安装在两根支撑杆2之间;移动机构5安装在电线3机构上;如图15b所示,当电线杆机构4下侧的地面发生塌陷时,没有地面的支撑第四重块21将会向下运动;第二线杆壳18在定位机构的限制下将不会向下运动;运动的第四重块21将会带动T形块40运动,T形块40将会带动第三侧支耳41运动;第三侧支耳41将会带动卡位块43运动;卡位块43将会带动钢筋柱22运动;钢筋柱22将会带动第二重块16运动;第二重块16将会带动支撑筒15运动;运动的第二重块16将会使得空气腔57的体积减小,空气腔57体积减小会将空气压入气动马达46内,此时的气动马达46外圈将会旋转;气动马达46的旋转外圈将会带动第一重块12旋转,旋转的第一重块12将会沿导向柱11上的外螺纹旋转,并轴向向下运动;当第二重块16运动过程中会与第一限位块26上的斜面接触,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26将会围绕圆柱销旋转;旋转的第一限位块26将会带动连接杆25运动;连接杆25将会带动第二限位块31将会围绕圆柱销旋转;旋转的圆柱销将会接触对定位块30限制;此时的第一连接筒28没有定位块30的限制作用,同时第二重块16落在支撑圆环55上;在重力与气压的作用下第一连接筒28将会向下运动;第一连接筒28向下运动将会带动第二线杆壳18向下运动;第二线杆壳
18向下运动将会带动第三重块19向下运动;运动第三重块19将会与触发板36解除,并给触发板36一个向下作用力,受到作用力的触发板36将会向下运动,触发板36将会推动伸缩杆
38运动的;触发板36运动经过推动杆42将会传递给T形块40,T形块40将会沿第一重块12上所开的T形槽39运动;运动的T形块40将会带动第三侧支耳41运动;第三侧支耳41将会带动卡位块43运动,此时运动的卡位块43将会脱离卡位槽44,所以卡位块43将不会再对钢筋柱
22起到限位的作用,没有卡位块43的限位作用,第三重块19、固定机构20、第四重块21、第二线杆壳18、第一连接筒28将会一起脱离第一线杆壳14;此时受到气动马达46的驱动,第一重块12将会沿导向柱11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旋转运动,同时气动马达46将会一起沿导向柱11上的滑槽48运动;当第一重块12与驱动齿轮13啮合时,第一重块12将会带动驱动齿轮13运动,驱动齿轮13将会带动固定驱动齿轮13的圆柱销运动,固定驱动齿轮13的圆柱销将会经过软轴将运动传递给变速箱7,变速箱7将会驱动输出轴6运动,输出轴6将会驱动驱动轮8运动,驱动轮8将会沿电线3运动,运动的驱动轮8将会依次带动固定条24、支撑条9、支撑块10、第一线杆壳14、第二重块16、第一重块12、钢筋柱22一起运动;如图15c所示,当驱动轮8带动钢筋柱22运动到未塌陷的地面处时,第一重块12将会脱离导向柱11,此后第一重块12将会做自由下落运动,如图15d所示,下落的第一重块12将会砸在第二重块16上,第一重块12给第二重块16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并经过第二重块16传递到3根钢筋柱22上,受到向下作用力的钢筋柱22将会插入地面,从而达到电线杆机构4移动后在此插入地面支撑电线3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