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185715.8

文献号 : CN10723908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鲁秀龙赵建伟程浩何武林刘阳吴双艺

申请人 :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冷却液供给装置以及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冷却液供给装置,包括:第一回路、第二回路、换热器和控制单元。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中的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控制单元根据第一回路中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二回路中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回路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控制方法应用于控制单元中。该冷却液供给装置可进行自动化调节来实现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的自动控制。

权利要求 :

1.一种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冷却液供给装置实施,所述冷却液供给装置包括:第一回路,其包括设置有入口和出口的第一管线,设置在第一管线上的水箱,用于测量水箱的入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泵送向第一管线的出口的泵;

第二回路,其包括第二管线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上且相互并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换热器,所述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中的流体在所述换热器中换热,在第一管线中所述换热器接入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上游;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泵,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0;

S20:逐渐增加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并进入到步骤S30;

S30: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管线的出口用于输出冷却液,第一管线的入口用于回收第一管线的出口输出的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阀门的内径小于第二阀门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水箱的冷却液注入管线和冷却液引出管线,以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液注入管线和冷却液引出管线上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0中,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逐渐减小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

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逐渐减小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0中,逐渐增加第一阀门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或者第一阀门完全打开;

当第一阀门完全打开后,逐渐增加第二阀门的开度,直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

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时,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0中,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均是则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否则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均是则逐渐增大第一阀门的开度,否则判断是否停止实验,若不停止实验,则重新开始步骤S30,否则停止实验。

8.根据权利要求1、5、6或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包括步骤S11和步骤S12,S11: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开启泵;

S12: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周期性地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1,步骤S20包括步骤S21~S26,

S21:逐渐增加第一阀门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2;

S22: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24;

S23: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31;

S24:判断第一阀门是否完全打开,若是则进入步骤S25,否则进入步骤S21;

S25:逐渐增加第二阀门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6;

S26: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25,步骤S30包括步骤S31~S34,S31: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32;

S32: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33,否则进入到步骤S34;

S33: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同时进入到步骤S32;

S34:判断是否停止实验,若是则结束实验,否则进入到步骤S31。

9.一种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基于冷却液供给装置实施,所述冷却液供给装置包括:第一回路,其包括设置有入口和出口的第一管线,设置在第一管线上的水箱,用于测量水箱的入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泵送向第一管线的出口的泵;

第二回路,其包括第二管线以及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管线上且相互并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换热器,所述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中的流体在所述换热器中换热,在第一管线中所述换热器接入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上游;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所述冷却液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水箱的冷却液注入管线和冷却液引出管线,以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液注入管线和冷却液引出管线上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a: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泵,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技术人员的选择进入步骤S20a或步骤S20b;

S20a:逐渐增加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30a;

S30a: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S20b: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说明书 :

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冷却液供给装置以及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许多类似变流器、电机等产品的冷却方式为水冷方式,在进行该类产品试验时,为了最大程度模拟其恶劣的运行环境,需要被试产品在一定的恒定冷却水温下进行试验,目前实验室所用的水冷系统结构简单、无冷却水温控制功能,无法满足对水温有要求的产品的试验需求,较大程度上制约了被试产品性能的验证。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却液供给装置,其包括:第一回路,其包括第一管线,设置在第一管线上的水箱,用于测量水箱的入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将水箱内的冷却液泵送向第一管线的出口的泵;第二回路,其包括第二管线以及均设置在第二管线上且并联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换热器,第一管线和第二管线中的流体在换热器中换热,在第一管线中换热器接入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上游;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000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管线的出口用于输出冷却液,第一管线的入口用于回收第一管线的出口输出的冷却液。
[000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阀门的内径小于第二阀门的内径。
[0006]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冷却液供给装置还包括连接水箱的冷却液注入管线和冷却液引出管线,以及分别设置在冷却液注入管线和冷却液引出管线上的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
[0007]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冷却液供给装置实施,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S10: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泵,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0;
[0009] S20:逐渐增加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
[0010] S30: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001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中,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逐渐减小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大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逐渐减小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
[001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中,逐渐增加第一阀门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或者第一阀门完全打开;当第一阀门完全打开后,逐渐打开第二阀门,直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时,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
[001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中,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均是则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否则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大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均是则逐渐增大第一阀门的开度,否则判断是否停止实验,若不停止实验,则重新开始步骤S30,否则停止实验。
[001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步骤S11和步骤S12,
[0015] S11: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开启泵;
[0016] S12: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周期性地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1,
[0017] 步骤S20包括步骤S21~S26,
[0018] S21:逐渐增加第一阀门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2;
[0019] S22: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24;
[0020] S23: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31;
[0021] S24:判断第一阀门是否完全打开,若是则进入步骤S25,否则进入步骤S21;
[0022] S25:逐渐增加第二阀门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6;
[0023] S26: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25,[0024] 步骤S30包括步骤S31~S34,
[0025] S31: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32;
[0026] S32: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33,否则进入到步骤S34;
[0027] S33:逐渐减小第一阀门的开度,同时进入到步骤S32;
[0028] S34:判断是否该停止实验,若是则结束实验,否则进入到步骤S31。
[0029]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冷却液供给装置实施,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S10a: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泵,第二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技术人员的选择进入步骤S20a或步骤S20b;
[0031] S20a:逐渐增加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30a;
[0032] S30a:将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0033] S20b: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003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却液供给装置,该冷却液供给装置可进行自动化调节来实现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的自动控制,从而满足试验需求,同时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其他优点记载在具体实施方式中。

附图说明

[0035]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36]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冷却液温度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40]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2] 图1显示了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1的结构图。该冷却液供给装置1包括第一回路10、第二回路20、换热器30和控制单元(未示出)。第一回路10接入到被测试的产品。第一回路10将被测试的产品的热量引出。第一回路 10和第二回路20通过换热器30进行换热,第二回路20将第一回路10中的热量带出。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第二回路20的冷却液流量来使得第一回路10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达到预设值。
[0043] 第一回路10包括第一管线101、水箱105、第一温度传感器103、第二温度传感器102以及泵104。第一管线101设置有入口和出口。第一管线101的出口用于输出冷却液,第一管线101的入口用于回收第一管线101的出口输出的冷却液。该冷却液可以是水。第一管线101的入口和出口分别接通到被测试的产品的散热管路的出口和入口上。第一管线101和被测试的产品2的散热管路形成环路,冷却液在该环路内循环。
[0044] 水箱105设置在第一管线101上。水箱105用于容纳冷却液。第一温度传感器103设置在水箱105的上游。第一温度传感器103用于测量水箱105进入水箱105的冷却液的温度T5。泵104用于将水箱105内的冷却液泵送向第一管线101 的出口端。泵104可以设置在第一管线101上,位于水箱105下游。泵104优选为设置在水箱105内。第二温度传感器102用于测量第一管线101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T1。第二温度传感器102设置在水箱105的下游,优选地设置在泵104 的下游。优选地,在水箱105内还设置有叶轮106。叶轮106用于搅拌水箱105 内的冷却水以使得温度不同的冷却水在水箱105内能得到充分的热交换。
[0045] 第二回路20包括第二管线201、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冷却液可以在第二管线201中流动,从第二管线201的一端流到另一端。例如,第二管线201 的入口接入到自来水管网中,自来水可以从第二管线201的入口流入,从第二管线201的出口流出。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均设置在第二管线201上,且相互并联设置。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均关闭时,第二管线201被截断。
[0046] 换热器30中两个相互隔离的流道分别接入到第一管线101和第二管线201 中。第一管线101和第二管线201中的冷却液在换热器30中进行换热。换热器 30接入到第一管线101中,位于水箱105的上游。这样,被测试的产品2的热量被第一管线101中的冷却液带到换热器30中进行换热,这些热量通过换热器30 传递到第二管线201的冷却液中被带走。
[0047] 控制单元可以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单元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103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测得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101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0048] 如图2所示,在控制单元中,采用下述控制方法对第一回路10输出的冷却液温度进行控制,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 S10: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泵104,第二温度传感器102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2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步骤S11 和步骤S12。
[0050] S11:关闭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开启泵104;
[0051] S12:第二温度传感器102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周期性地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0;
[0052] S20:逐渐增加第一阀门202和/或第二阀门203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T5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T1,然后进入步骤S30。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以下步骤 S21~S26:
[0053] S21:逐渐增加第一阀门202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2;
[0054] S22: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24;
[0055] S23:逐渐减小第一阀门202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30;
[0056] S24:判断第一阀门202是否完全打开,若是则进入步骤S25,否则进入步骤 S21;
[0057] S25:逐渐增加第二阀门203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6;
[0058] S26: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25。
[0059] S30:将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202和/或第二阀门203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101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包括以下步骤S31~S34。
[0060] S31: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 S23,否则进入到步骤S32;
[0061] S32: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 S33,否则进入到步骤S34;
[0062] S33:逐渐减小第一阀门202的开度,同时进入到步骤S32;
[0063] S34:判断是否该停止实验,若是则结束实验,否则进入到步骤S31。
[0064] 按照该控制方法调节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能将该冷却液供给装置1 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波动小,并且该温度在预设值附近波动。这样对被测试的产品2进行测试时,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尤其是实现了对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自动化控制,极大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
[0065] 优选地,第一阀门202的内径小于第二阀门203的内径。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的配合使用,由第二阀门203提高水流量,由第一阀门202进行水流量精调,在保证冷却量的基础上,保证了控制精度,使该冷却液供给装置1适用于不同发热量的产品2,适用面极广。
[0066] 图3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1a的结构图。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1a与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1在结构上的区别仅在于第二种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1a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供给装置1的基础上增加了冷却液注入管线41、冷却液引出管线42、第三阀门43 和第四阀门44。为简洁起见,在结构上仅详细描述两者的区别部分。
[0067] 在冷却液供给装置1a中,冷却液注入管线41和冷却液引出管线42均连接到水箱105上。冷却液注入管线41用于向水箱105内注入冷却液。冷却液引出管线42用于将水箱105内的冷却液排出。第三阀门43和第四阀门44分别设置在冷却液注入管线41和冷却液引出管线42上。第三阀门43用于调节从冷却液注入管线41注入水箱105内的冷却液的流量。第四阀门44用于调节从冷却液引出管线42排出水箱105的冷却液的流量。
[0068] 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三阀门43和第四阀门44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101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
[0069] 如图4所示,在控制单元中,采用下述控制方法对第一回路10输出的冷却液温度进行控制,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0] S10a:第一阀门202、第二阀门203、第三阀门43和第四阀门44均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泵104,第二温度传感器102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根据技术人员的选择进入步骤S20a或步骤S20b。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0a包括步骤S11a~S13a。
[0071] S11a:关闭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开启泵104;
[0072] S12a:第二温度传感器102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周期性地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测得的冷却液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13a,否则重复步骤S12a的判断;
[0073] S13a:技术人员根据工况选择进入步骤S20a或步骤S20b;
[0074] 该工况可以是被试验的产品对第一管线中的冷却液的是否有特殊的要求。例如,第一管线中的冷却液的纯度要求高,为了防止该冷却液被污染,技术人员可以选择进入到步骤S20a。技术人员为了实现输出的冷却液温度波动幅度更小,可以选择进入到步骤S20b。
[0075] S20a:逐渐增加第一阀门202和/或第二阀门203的开度,直至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然后进入步骤S30a。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a包括以下步骤S21a~S26a:
[0076] S21a:逐渐增加第一阀门202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2a;
[0077] S22a: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a,否则进入到步骤S24a;
[0078] S23a:逐渐减小第一阀门202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30a;
[0079] S24a:判断第一阀门202是否完全打开,若是则进入步骤S25a,否则进入步骤S21a;
[0080] S25a:逐渐增加第二阀门203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S26a;
[0081] S26a: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S23a,否则进入到步骤S25a。
[0082] S30a:将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分别与预设值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相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第一阀门202和/或第二阀门203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101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30a包括以下步骤S31a~S34a。
[0083] S31a: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小于等于预设值且大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 S23a,否则进入到步骤S32a;
[0084] S32a: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值且小于第一温度传感器103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若是则进入到步骤 S33a,否则进入到步骤S34a;
[0085] S33a:逐渐减小第一阀门202的开度,同时进入到步骤S32a;
[0086] S34a:判断是否停止实验,若是则结束实验,否则进入到步骤S31a。
[0087] S20b:根据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液的温度值来调节第三阀门 43和第四阀门44的开度,以使得第一管线101的出口处的冷却液温度等于预设值。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20b包括以下步骤S21b~S25b。
[0088] S21b:同时逐步增大第三阀门43和第四阀门44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 S22b;
[0089] S22b: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是否具有上升的趋势,若均是则进入到步骤S21b,否则进入到步骤S23b;
[0090] S23b: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是否小于预设值且第二温度传感器102所检测到的冷却水温度是否具有下降的趋势,若均是则进入到步骤S24b,否则进入到步骤S25b;
[0091] S24b:同时逐渐减小第三阀门43和第四阀门44的开度,然后进入到步骤 S22b;
[0092] S25b:判断是否停止实验,若是则结束实验,否则进入到步骤S22b。
[0093] 这样可以通过切换两种不同的模式以对冷却液供给装置1a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节。在第一种模式下,仅调节第一阀门202和第二阀门203的开度来调节冷却液的温度。在第二种模式下,仅调节第三阀门43和第四阀门44的开度来调节冷却液的温度。在第二种模式下,控制更方便,控制精度更高。采用这种冷却液供给装置1a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波动小,并且该温度在预设值附近波动。这样对被测试的产品2进行测试时,能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尤其是实现了对输出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自动化控制,极大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工作效率。
[0094]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