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433059.3

文献号 : CN10724397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元斌

申请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并将各个剖面用板料制作成平面样板,进而组装成锚台立体框架;再将锚唇部位用填敷物料填充成实体,而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外表面采用坚韧的防水夹板蒙裹的方法予以实现。采用本发明,木模锚台部件轻便结实,表壳顺滑,有效降低对试锚箱体刚性损伤,确保拉锚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并将各个剖面用板料制作成平面样板,进而组装成锚台立体框架;再将锚唇部位用填敷物料填充成实体,而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外表面采用坚韧的防水夹板蒙裹的方法予以实现,具体步骤包括如下:步骤一、作理论型线: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作出各个构件的理论型线;

1.1作轴切面理论型线:在锚台三维型线图中,以锚台轴心线作为旋转轴,以旋转轴通过的平面作为基准切取面,并以适当角度旋转基准切取面,切取线型作出适当数量的剖切面,得到各个方位的轴切面理论型线;

1.2作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a、在锚台三维型线图中,将各个轴切面锚唇凸缘处顶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锚唇顶平面;b、比较各个轴切面锚唇凸缘弧线消失处切点距锚唇顶平面的距离,把距离最远的切点定为锚唇底平面的通过点;c、过这个切点并平行于锚唇顶平面作出一个平面,相交各个轴切面得到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相交锚台内口型线和锚台外口型线得到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

1.3作加强平台理论型线:a、比较各个轴切面的外侧边线从锚唇底平面始到锚台底止的长度,选取其中最短的一条并取其中点作为加强平台切面的通过点;b、过这个中点并平行于锚唇底平面作出一个平面,相交各个轴切面得到各个轴切面在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相交锚台内口型线和锚台外口型线得到加强平台理论型线;

1.4作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和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将各个轴切面底边线外口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将各个轴切面底边线内口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

步骤二、制作平面样板:依据以上求得的锚台各个构件的理论型线,在板料上绘制出各个构件的实际开料形状,标识好方位、方向信息,切割制作出平面样板;

2.1轴切面样板制作:a、先把轴切面理论型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及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向锚台底方向偏移一个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再分别于各条安装线中点作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b、将锚台内口型线向锚台实体内偏移一个锚台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与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及锚台底平面型线相交作为两端止线,由此形成呈四边形状的与锚台内壳板装配时的板厚内切口轮廓线,将锚台外口型线向锚台实体内偏移一个锚台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与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及锚台底平面型线相交作为两端止线,由此形成呈四边形状的与锚台外壳板装配时的板厚外切口轮廓线;c、将锚台底平面型线向锚唇方向偏移一个板材的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先以锚台底平面与锚台外壳板的板厚线的交点为起点,沿着锚台底平面向内量取100mm为切口止位线,从而得到外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再以锚台底平面与锚台内壳板的板厚线的交点为起点,沿着锚台底平面向外量取50mm为切口止位线,从而得到内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d、依照绘制好的轴切面理论型线、拼合槽切口轮廓线、板厚内切口轮廓线、板厚外切口轮廓线、外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和内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进行板料切割工作;

2.2锚唇底平面样板制作:a、先把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及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b、将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向两侧偏移半个轴切面样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并过该安装线中点作两侧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轴切面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c、依照绘制好的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和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2.3加强平台样板制作:a、先把加强平台理论型线和各个轴切面在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锚台外口型线向内偏移一个锚台外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加强平台外口外形轮廓线,将锚台内口型线向外偏移一个锚台内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加强平台内口外形轮廓线;b、将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向两侧偏移半个轴切面样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并过该安装线中点作两侧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轴切面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c、依照绘制好的加强平台外形轮廓线和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2.4内底环样板和外底环样板制作:a、先把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和各个轴切面在锚台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锚台外口型线向内偏移一个锚台外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外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将锚台内口型线向外偏移一个锚台内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内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b、将外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向内偏移100mm,得到外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将内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向外偏移50mm,得到内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c、依照绘制好的外底环外形轮廓线和内底环外形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步骤三、组装锚台立体框架:以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同时作为组装基面,对准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上的拼合槽切口依次插入各个轴切面样板,最后将内底环样板和外底环样板在锚台底平面上分别对准轴切面样板上的内底环安装切口和外底环安装切口并钉制牢靠,即完成了锚台立体框架的组装;

步骤四、锚唇部位实体制作;

4.1把木糠用环氧树脂参拌均匀,并加入固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填敷物料,然后将填敷物料灌装入锚台立体框架的顶部,即锚唇底平面往上的锚唇部位,填敷物料灌装后高出各个轴切面样板的顶端;

4.2待混合物料干燥后,可采用曲线刨、砂轮机工具对锚唇凸缘进行修整、外表光顺工作,完成锚唇部位实体的制作;

步骤五、锚台内壳板和锚台外壳板的制作和安装;

5.1锚台内壳板的制作和安装:a、利用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直径计算出锚台内壳板展开周长,并以此周长值作为锚台内壳板的开料宽度,测量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最大斜长值作为开料长度,在防水夹板上进行开料划线工作,切割后得到一个正四边形的锚台内壳板毛坯件;b、将锚台内壳板毛坯件沿周长方向卷制成筒状,插入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两端分别抵着内底环样板、锚唇底平面样板进行锚台内壳板长度方向端口止线的划线工作;c、抽出锚台内壳板毛坯件进行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口的切割工作,得到锚台内壳板;d、将锚台内壳板卷制成筒状,插入锚台立体框架内口,对齐两边端口进行锚台内壳板的钉制安装工作;

5.2锚台外壳板的制作和安装:a、将锚台立体框架的锚台部位所有构件的外棱边,用拌成糊状的立德粉涂抹均匀;b、将锚台立体框架横卧在防水夹板上滚动一周,得到锚台外壳板的展开外形及各个构件安装线;c、描绘锚台外壳板的外形轮廓线及各条安装线,并在锚台外壳板的底口周线上作出4-8个安装时拧紧固螺钉用的手孔开孔轮廓线,标识清楚方位、方向,并沿着锚台外壳板的的外形轮廓线及手孔开孔轮廓线进行切割工作,得到展开好的锚台外壳板;d、将外壳板按照标识的方位、方向信息蒙裹钉制在锚台立体框架的外表面,完成锚台外壳板的安装工作;

至此,全部完成了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切割轴切面样板、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的拼合槽切口时,要求去线切割。

说明书 :

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木模锚台件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在船体放样阶段,于拉锚试验中所用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船体放样阶段锚台拉锚试验,锚台部件1附着在试锚箱体2外板(见图1)。试锚箱体整体除了承受自身重量外,还要承受锚链筒3、锚台部件1及锚具的重量。尤其在箱体2与锚台部件1附着部位,一方面要承受锚链筒3及锚台部件1重量,另一方面还要承受在拉锚试验过程中锚具重量及锚具翻滚产生的各个方向的应力,为了保证锚箱整体,尤其于锚台附着部位在拉锚试验中要保证有足够的刚性,试锚箱体必须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但从经济性上考虑,试锚箱体没必要单从加强措施着手,尤其是加大锚箱厚度的作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主体及加强材料,或因更换大一号主材时还要重新制作锚箱的作法,耗费大量的人力工时。而采用控制好各个部件重量的作法应成为明智之举,这当中,锚台部件作为被试验的主体,因为试验修改,需要经常拆装,减轻其重量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反复拆装劳动强度,而且对于为锚箱减轻负担还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锚台部件作为被实验的主体,由于在试验过程中反复经受锚具的直接碰撞和摩擦,因此还必须具有能抵受被碰撞的强度和能减少摩擦力的表壳光滑度;可见,能制作出一付轻便结实、表壳顺滑的锚台部件,对于保证试锚箱体刚性,乃至确保拉锚试验可信度都至关重要。
[0003] 目前,在锚台拉锚试验中,除了试锚箱体外,其余木模三件套——锚链筒、锚台部件、锚具,都交由外协木模专业厂家制造。外协厂家在木模制作过程中,更多地注重于确保木模主尺度、外形及结实度的要求,采用实木制作传统方法进行木模制作。而对于顾主厂家提出的轻便度要求时,一般都以材料成本贵、确保不了木模结实度或以增加产品设计及劳作费用的理由予以回绝。这样,拉锚试验现场往往收到的是分量不轻的实木件,还需要根据到货木模件重量,重新制定加强方案并实施试锚箱体的加固工作。尤其在制定锚台部件这个实木坨子的安装方案,更是煞费苦心,为了确保又大又重的锚台部件装配准确性,安装过程显得艰苦异常。在锚台拉锚试验中,由于锚台部件是被试验主体,需要反复修整外形以达到实验目的,因此这个实木坨子需要多次拆装,而每一次的拆装工作客观上都会令试锚箱体受到创伤。又因为每一次的拆装工作都费工费力费料,现场于某一次在某一方面欠考虑或调度不到位,甚至会对锚箱造成刚性变形而束手无策或还懵然不知,导致试锚箱体大修或试验结果失实等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采用该制作方法制作的木模锚台部件轻便结实,表壳顺滑,有效降低对试锚箱体刚性损伤,确保拉锚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并将各个剖面用板料制作成平面样板,进而组装成锚台立体框架;再将锚唇部位用填敷物料填充成实体,而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外表面采用坚韧的防水夹板蒙裹的方法予以实现,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0006] 步骤一、作理论型线: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作出各个构件的理论型线;
[0007] 1.1 作轴切面理论型线:在锚台三维型线图中,以锚台轴心线作为旋转轴,以旋转轴通过的平面作为基准切取面,并以适当角度旋转基准切取面,切取线型作出适当数量的剖切面,得到各个方位的轴切面理论型线;
[0008] 1.2 作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a、在锚台三维型线图中,将各个轴切面锚唇凸缘处顶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锚唇顶平面;b、比较各个轴切面锚唇凸缘弧线消失处切点距锚唇顶平面的距离,把距离最远的切点定为锚唇底平面的通过点;c、过这个切点并平行于锚唇顶平面作出一个平面,相交各个轴切面得到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相交锚台内口型线和锚台外口型线得到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
[0009] 1.3作加强平台理论型线:a、比较各个轴切面的外侧边线从锚唇底平面始到锚台底止的长度,选取其中最短的一条并取其中点作为加强平台切面的通过点;b、过这个中点并平行于锚唇底平面作出一个平面,相交各个轴切面得到各个轴切面在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相交锚台内口型线和锚台外口型线得到加强平台理论型线;
[0010] 1.4 作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和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将各个轴切面底边线外口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将各个轴切面底边线内口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
[0011] 步骤二、制作平面样板:依据以上求得的锚台各个构件的理论型线,在板料上绘制出各个构件的实际开料形状,标识好方位、方向信息,切割制作出平面样板;
[0012] 2.1 轴切面样板制作:a、先把轴切面理论型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及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向锚台底方向偏移一个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再分别于各条安装线中点作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b、将锚台内口型线向锚台实体内偏移一个锚台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与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及锚台底平面型线相交作为两端止线,由此形成呈四边形状的与锚台内壳板装配时的板厚内切口轮廓线,将锚台外口型线向锚台实体内偏移一个锚台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与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及锚台底平面型线相交作为两端止线,由此形成呈四边形状的与锚台外壳板装配时的板厚外切口轮廓线;c、将锚台底平面型线向锚唇方向偏移一个板材的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先以锚台底平面与锚台外壳板的板厚线的交点为起点,沿着锚台底平面向内量取100mm为切口止位线,从而得到外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再以锚台底平面与锚台内壳板的板厚线的交点为起点,沿着锚台底平面向外量取50mm为切口止位线,从而得到内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d、依照绘制好的轴切面理论型线、拼合槽切口轮廓线、板厚内切口轮廓线、板厚外切口轮廓线、外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和内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进行板料切割工作;
[0013] 2.2 锚唇底平面样板制作:a、先把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及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b、将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向两侧偏移半个轴切面样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并过该安装线中点作两侧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轴切面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c、依照绘制好的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和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0014] 2.3 加强平台样板制作:a、先把加强平台理论型线和各个轴切面在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锚台外口型线向内偏移一个锚台外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加强平台外口外形轮廓线,将锚台内口型线向外偏移一个锚台内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加强平台内口外形轮廓线;b、将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向两侧偏移半个轴切面样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并过该安装线中点作两侧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轴切面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c、依照绘制好的加强平台外形轮廓线和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0015] 2.4 内底环样板和外底环样板制作:a、先把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和各个轴切面在锚台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锚台外口型线向内偏移一个锚台外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外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将锚台内口型线向外偏移一个锚台内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内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b、将外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向内偏移100mm,得到外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将内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向外偏移50mm,得到内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c、依照绘制好的外底环外形轮廓线和内底环外形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0016] 步骤三、组装锚台立体框架:以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同时作为组装基面,对准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上的拼合槽切口依次插入各个轴切面样板,最后将内底环样板和外底环样板在锚台底平面上分别对准轴切面样板上的内底环安装切口和外底环安装切口并钉制牢靠,即完成了锚台立体框架的组装;
[0017] 步骤四、锚唇部位实体制作;
[0018] 4.1 把木糠用环氧树脂参拌均匀,并加入固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填敷物料,然后将填敷物料灌装入锚台立体框架的顶部,既锚唇底平面往上的锚唇部位,填敷物料灌装后高出各个轴切面样板的顶端;
[0019] 4.2 待混合物料干燥后,可采用曲线刨、砂轮机等工具对锚唇凸缘进行修整、外表光顺工作,完成锚唇部位实体的制作;
[0020] 步骤五、锚台内壳板和锚台外壳板的制作和安装;
[0021] 5.1 锚台内壳板的制作和安装:a、利用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直径计算出锚台内壳板展开周长,并以此周长值作为锚台内壳板的开料宽度,测量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最大斜长值作为开料长度,在防水夹板上进行开料划线工作,切割后得到一个正四边形的锚台内壳板毛坯件;b、将锚台内壳板毛坯件沿周长方向卷制成筒状,插入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两端分别抵着内底环样板、锚唇底平面样板进行锚台内壳板长度方向端口止线的划线工作;c、抽出锚台内壳板毛坯件进行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口的切割工作,得到锚台内壳板;d、将锚台内壳板卷制成筒状,插入锚台立体框架内口,对齐两边端口进行锚台内壳板的钉制安装工作;
[0022] 5.2 锚台外壳板的制作和安装:a、将锚台立体框架的锚台部位所有构件的外棱边,用拌成糊状的立德粉涂抹均匀;b、将锚台立体框架横卧在防水夹板上滚动一周,得到锚台外壳板的展开外形及各个构件安装线;c、描绘锚台外壳板的外形轮廓线及各条安装线,并在锚台外壳板的底口周线上作出4-8个安装时拧紧固螺钉用的手孔开孔轮廓线,标识清楚方位、方向,并沿着锚台外壳板的的外形轮廓线及手孔开孔轮廓线进行切割工作,得到展开好的锚台外壳板;d、将外壳板按照标识的方位、方向信息蒙裹钉制在锚台立体框架的外表面,完成锚台外壳板的安装工作;
[0023] 至此,全部完成了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
[0024]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切割轴切面样板、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的拼合槽切口时,要求去线切割。
[0025]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以替代传统的实木型木模制作,以求达到在满足试验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木模锚台部件的重量(比实木型模件减轻了近3/4),从而实现最终减轻试锚箱体负重,达到降低木模锚台部件与试锚箱体的接触面损伤程度的目的,而且成品表壳顺滑,耐碰撞强度满足拉锚试验要求。该制作方法制作的木模锚台部件不但重量轻,而且拆装方便,省工省力省料,尤其是拉锚试验过程中因实验要求,木模锚台部件需要反复多次修改时,由于此制作方法简便、易操作,令木模锚台部件再制作更具快捷性,固运用此方法更具有优势。此外,该锚台木模部件对试锚箱体只产生局部有限创伤,确保试锚箱体整体刚性不受其撼动,令试验结果真实可信。

附图说明

[002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7] 图1是船体放样阶段锚台拉锚试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木模锚台部件的三维型线图;
[0029] 图3是于图2所示结构中A-A向的剖视图;
[0030] 图4是轴切面样板的制作图;
[0031] 图5是内底环样板和外底环样板的制作图;
[0032] 图6是加强平台样板的制作图;
[0033] 图7是锚唇底平面样板的制作图;
[0034] 图8是锚台立体框架的组装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结合参见图2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并将各个剖面用板料制作成平面样板,进而组装成锚台立体框架;再将锚唇部位用填敷物料填充成实体,而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外表面采用坚韧的防水夹板蒙裹的方法予以实现,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0037] 步骤一、如图2和图3所示,作理论型线:在锚台三维型线图切取所需剖面型线,作出各个构件的理论型线;
[0038] 1.1作轴切面理论型线:在锚台三维型线图中,以锚台轴心线19作为旋转轴,以旋转轴通过的平面作为基准切取面,并以适当角度旋转基准切取面,切取线型作出适当数量的剖切面,得到各个方位的轴切面理论型线(也即轴切面样板16的外形轮廓线)。具体实施时,首先在锚台底平面(也即外底环样板14所在的平面),过O点作轴切线A-A,然后以锚台轴心线19作为旋转轴,顺时针旋转轴切线A-A,45度、90度、135度旋转后,分别得到轴切线D-D、B-B、C-C,以轴切线A-A与锚台轴心线19组成的平面切取锚台三维型线,得到A-A剖轴切面外形轮廓线;同理,可求得D-D、B-B及C-C剖轴切面外形轮廓线;
[0039] 1.2作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a、在锚台三维型线图中,将各个轴切面锚唇凸缘处顶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锚唇顶平面11;b、比较各个轴切面锚唇凸缘弧线消失处切点距锚唇顶平面11的垂直距离,比较大小后选取距离最远的切点Y(参见图3)定为锚唇底平面(也即锚唇底平面样板12所在的平面)的通过点;c、过这个切点Y并平行于锚唇顶平面11作出一个平面,相交各个轴切面得到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相交锚台内口型线和锚台外口型线得到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也即锚唇底平面样板12的外形轮廓线);
[0040] 1.3 作加强平台理论型线:a、比较各个轴切面的外侧边线从锚唇底平面(也即锚唇底平面样板12所在的平面)到锚台底平面(也即外底环样板14所在的平面)的长度,选取其中最短的一条并取其中点Z(参见图3)作为加强平台切面(也即加强平台样板13所在的平面)的通过点;b、过这个中点Z并平行于锚唇底平面作出一个平面,相交各个轴切面得到各个轴切面在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相交锚台内口型线和锚台外口型线得到加强平台理论型线(也即加强平台样板13的外形轮廓线);
[0041] 1.4 作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和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将各个轴切面底边线外口A、B、C、D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将各个轴切面底边线内口点光顺连接起来,得到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
[0042] 步骤二、如图4至图7所示,制作平面样板:依据以上求得的锚台各个构件的理论型线,在板料上绘制出各个构件的实际开料形状,标识好方位、方向信息,切割制作出平面样板;
[0043] 2.1 轴切面样板16制作(参见图4):a、先把轴切面理论型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及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向锚台底方向偏移一个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再分别于各条安装线中点作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锚唇底平面样板12和加强平台样板13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见图4中#2和#3切口);b、将锚台内口型线向锚台实体内偏移一个锚台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与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及锚台底平面型线相交作为两端止线,由此形成呈四边形状的与锚台内壳板17装配时的板厚内切口轮廓线(见图4中#7切口),将锚台外口型线向锚台实体内偏移一个锚台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与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及锚台底平面型线相交作为两端止线,由此形成呈四边形状的与锚台外壳板18装配时的板厚外切口轮廓线(见图4中#8切口);c、将锚台底平面型线向锚唇方向偏移一个板材的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先以锚台底平面与锚台外壳板18的板厚线的交点为起点,沿着锚台底平面向内量取100mm为切口止位线,从而得到外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见图4中#4切口),再以锚台底平面与锚台内壳板17的板厚线的交点为起点,沿着锚台底平面向外量取50mm为切口止位线,从而得到内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见图4中#5切口);d、依照绘制好的轴切面理论型线、拼合槽切口轮廓线、板厚内切口轮廓线、板厚外切口轮廓线、外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和内底环安装切口轮廓线,进行板料切割工作;
[0044] 2.2锚唇底平面样板12制作(参见图7):a、先把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及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b、将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向两侧偏移半个轴切面样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并过该安装线中点作两侧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轴切面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见图7中#1切口);c、依照绘制好的锚唇底平面理论型线和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0045] 2.3加强平台样板13制作(参见图6):a、先把加强平台理论型线和各个轴切面在加强平台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锚台外口型线向内偏移一个锚台外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加强平台外口外形轮廓线131,将锚台内口型线向外偏移一个锚台内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加强平台内口外形轮廓线132;b、将各个轴切面在锚唇底平面上的安装线向两侧偏移半个轴切面样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并过该安装线中点作两侧板厚线的垂直线,从而得到与轴切面样板拼合的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见图6中#6切口);c、依照绘制好的加强平台样板13的外形轮廓线131、132和拼合槽切口轮廓线,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0046] 2.4内底环样板15和外底环样板14制作(参见图5):a、先把外底环外口理论型线、内底环内口理论型线和各个轴切面在锚台底平面上的安装线绘制于开料板材上,然后将锚台外口型线向内偏移一个锚台外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外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141,将锚台内口型线向外偏移一个锚台内壳板的板材厚度,绘制出板厚线,得到内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151;b、将外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向内偏移100mm,得到外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142,将内底环内口外形轮廓线向外偏移50mm,得到内底环外口外形轮廓线152;c、依照绘制好的外底环样板14的外形轮廓线141、142和内底环样板15的外形轮廓线151、152,进行切割开料工作。
[0047] 步骤三、组装锚台立体框架(参见图8):以锚唇底平面样板12和加强平台样板13同时作为组装基面,对准锚唇底平面样板12和加强平台样板13上的拼合槽切口依次插入各个轴切面样板16,最后将内底环样板15和外底环样板14在锚台底平面上分别对准轴切面样板上的内底环安装切口(即图4中#5切口)和外底环安装切口(即图4中#4切口)并钉制牢靠,即完成了锚台立体框架的组装。
[0048] 步骤四、锚唇部位实体制作;
[0049] 4.1 把木糠用环氧树脂参拌均匀,并加入具有24小时干燥当量的固化剂进行充分混合,形成填敷物料,然后将填敷物料灌装入锚台立体框架的顶部,既锚唇底平面往上的锚唇部位,填敷物料灌装后高出各个轴切面样板的顶端;
[0050] 4.2 待混合物料干燥后,可采用曲线刨、砂轮机等工具对锚唇凸缘进行修整、外表光顺工作,完成锚唇部位实体的制作。
[0051] 步骤五、锚台内壳板17和锚台外壳板18的制作和安装;
[0052] 5.1锚台内壳板17的制作和安装:a、利用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直径计算出锚台内壳板17展开周长,并以此周长值作为锚台内壳板8的开料宽度,测量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最大斜长值作为开料长度,在防水夹板上进行开料划线工作,切割后得到一个正四边形的锚台内壳板毛坯件;b、将锚台内壳板毛坯件沿周长方向卷制成筒状,插入锚台立体框架的内口,两端分别抵着内底环样板15、锚唇底平面样板12进行锚台内壳板长度方向端口止线的划线工作;c、抽出锚台内壳板毛坯件进行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口的切割工作,得到锚台内壳板17;d、将锚台内壳板17卷制成筒状,插入锚台立体框架内口,对齐两边端口进行锚台内壳板的钉制安装工作;
[0053] 5.2 锚台外壳板18的制作和安装:a、将锚台立体框架的锚台部位所有构件的外棱边,用拌成糊状的立德粉涂抹均匀;b、将锚台立体框架横卧在防水夹板上滚动一周,得到锚台外壳板18的展开外形及各个构件安装线;c、描绘锚台外壳板18的外形轮廓线及各条安装线,并在锚台外壳板18的底口周线上作出4-8个安装时拧紧固螺钉111用的手孔110的开孔轮廓线,标识清楚方位、方向,并沿着锚台外壳板的的外形轮廓线及手孔开孔轮廓线进行切割工作,得到展开好的锚台外壳板;d、将外壳板按照标识的方位、方向信息蒙裹钉制在锚台立体框架的外表面,完成锚台外壳板的安装工作;
[0054] 至此,全部完成了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
[0055] 更佳地,本实施例中,切割轴切面样板、锚唇底平面样板和加强平台样板的拼合槽切口时,要求去线切割。其余切口均照线中切割。
[0056] 实施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框架式木模锚台部件的制作方法,以替代传统的实木型木模制作,以求达到在满足试验强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木模锚台部件的重量(比实木型模件减轻了近3/4),从而实现最终减轻试锚箱体负重,达到降低木模锚台部件与试锚箱体的接触面损伤程度的目的,而且成品表壳顺滑,耐碰撞强度满足拉锚试验要求。该制作方法制作的木模锚台部件不但重量轻,而且拆装方便,省工省力省料,尤其是拉锚试验过程中因实验要求,木模锚台部件需要反复多次修改时,由于此制作方法简便、易操作,令木模锚台部件再制作更具快捷性,固运用此方法更具有优势。此外,该锚台木模部件对试锚箱体只产生局部有限创伤,确保试锚箱体整体刚性不受其撼动,令试验结果真实可信。
[0057]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