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单元及内窥镜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76474.7

文献号 : CN1072506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道寺麦穂伊藤毅大原聪

申请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在向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组装时发生的不良状况的照明单元及具备该照明单元的内窥镜。本发明的照明单元(50)具有导光部件(51)和光变换部件(71)。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对于光变换部件(71)中具备的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芯前端面(53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通过该结构,防止了光变换部件(71)附着到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上,在1根导光部件(51)中能够使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的粗细均匀。

权利要求 :

1.一种照明单元,其具备:

导光部件,具有对光进行导光的芯部、和设在所述芯部的外周且具有比所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包层部;以及光变换部件,配置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射出通过对被所述导光部件导光后的所述光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而生成的照明光,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光变换部件所具备的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芯部的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所述光变换部件还具有将所述光扩散的扩散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包层部的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包层部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芯部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光变换部件对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的接触区域包括所述芯部的所述前端面,并且所述接触区域的外径与所述导光部件的外径相同或比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外径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光变换部件具有圆顶形状;

所述光变换部件相对于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的接触角θ是90度以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光变换部件作为使所述光的配光变换的配光变换部件发挥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包含部件以所述扩散粒子彼此相互分散的状态一并包含所述扩散粒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扩散粒子的直径基于所述光的波长和所述芯部的直径决定;

被导光了的所述光通过具有基于所述光的波长和所述芯部的直径决定的直径的所述扩散粒子,进行向前方比向后方更多实施散射的米氏散射或几何学地散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扩散粒子的直径相对于所述光的波长中的最短的波长是1/5以上,并且是所述芯部的直径的1/5以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光变换部件作为波长变换部件发挥功能,所述波长变换部件通过被照射所述光而射出具有与所述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光。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

还具备射出具有1个波长的激光或具有相互不同的波长的多个所述激光的光源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照明单元,

还具备将具有相互不同的波长的多个所述激光合波的光合波部。

13.一种照明单元,其具备:

导光部件,具有对光进行导光的芯部、和设在所述芯部的外周且具有比所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包层部;以及光变换部件,配置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射出通过对被所述导光部件导光后的所述光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而生成的照明光,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光变换部件所具备的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芯部的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所述导光部件还具备设于所述前端侧面并降低所述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的润湿性降低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润湿性降低部将所述前端侧面覆盖;

所述润湿性降低部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芯部的所述前端面及所述包层部的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在所述包含部件相对于平面状态的所述前端侧面的接触角θ比90度小的情况下,所述润湿性降低部使所述前端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变小;

在所述包含部件相对于平面状态的所述前端侧面的接触角θ比90度大的情况下,所述润湿性降低部使所述前端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变大。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润湿性降低部具有被向所述前端侧面赋予且使所述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降低的官能团。

17.如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导光部件还具备设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且提高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的润湿性提高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润湿性提高部将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覆盖;

所述润湿性提高部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高。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在所述包含部件相对于平面状态的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的接触角θ比90度小的情况下,所述润湿性提高部使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变大;

在所述包含部件相对于平面状态的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的接触角θ比90度大的情况下,所述润湿性提高部使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的表面粗糙度变小。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单元,其中,所述润湿性提高部具有被向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赋予且使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提高的官能团。

2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

摄像单元,对被观察部进行摄像;以及

保持部件,设在插入部的前端部,

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供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部插入并作为在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向上贯通所述保持部件的贯通孔部的第1孔部;

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配置在比所述第1孔部的开口端部更靠后方,所述光变换部件的前端面配置在与所述开口端部相同的平面上或比所述开口端部更靠后方。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所述保持部件还具有供所述摄像单元的前端部插入并作为在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向上贯通所述保持部件的贯通孔部的第2孔部;

所述第1孔部与所述第2孔部相邻,以使所述照明单元的前端部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前端部相邻;

1个所述保持部件直接保持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摄像单元的所述前端部。

23.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照明单元;

摄像单元,对被观察部进行摄像;以及

保持部件,设在插入部的前端部,

所述照明单元具备:

导光部件,具有对光进行导光的芯部、和设在所述芯部的外周且具有比所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包层部;以及光变换部件,配置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射出通过对被所述导光部件导光后的所述光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而生成的照明光,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光变换部件所具备的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芯部的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所述保持部件具有供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部插入并作为在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向上贯通所述保持部件的贯通孔部的第1孔部;

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配置在比所述第1孔部的开口端部更靠后方,所述光变换部件的前端面配置在与所述开口端部相同的平面上或比所述开口端部更靠后方,所述保持部件还具有供所述摄像单元的前端部插入并作为在所述保持部件的轴向上贯通所述保持部件的贯通孔部的第2孔部;

所述第1孔部与所述第2孔部相邻,以使所述照明单元的前端部与所述摄像单元的前端部相邻;

1个所述保持部件直接保持所述导光部件的所述前端部和所述摄像单元的所述前端部,所述第1孔部具有:

粘接区域,设于所述第1孔部的内周面,利用粘接剂粘接所述前端侧面;以及非粘接区域,设于所述第1孔部的所述内周面,不粘接所述前端侧面,所述非粘接区域对于所述粘接剂的润湿性比所述粘接区域对于所述粘接剂的润湿性低。

24.一种照明单元,其具备:

导光部件,具有对光进行导光的芯部、和设在所述芯部的外周且具有比所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包层部;以及光变换部件,配置于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射出通过对被所述导光部件导光后的所述光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而生成的照明光,所述导光部件的前端侧面对于所述光变换部件所具备的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所述芯部的前端面对于所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所述光变换部件作为波长变换部件发挥功能,所述波长变换部件通过被照射所述光而射出具有与所述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光。

说明书 :

照明单元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照明单元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0002] 当前,例如在医疗领域等中,开发了使用由光纤导光的激光作为照明光的照明单元。
[0003]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照明单元中,为了将光向大范围照射,在光纤的前端面上设有椭圆体状的扩散体。
[0004] 先行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80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8] 在专利文献1中,当将照明单元组装时,有可能发生扩散体附着到光纤的前端侧面上的情况。如果发生附着,则在1根光纤中,光纤的前端部的粗细变得不均匀。由此,当将照明单元的前端部装入到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中时,发生插入部的前端部变粗的不良状况。
[0009] 本发明是鉴于这些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在向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装入时发生的不良状况的照明单元及内窥镜。
[0010]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 本发明的照明单元的一技术方案具备:导光部件,具有对光进行导光的芯部和设在上述芯部的外周并具有比上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包层部;以及光变换部件,配置在上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射出通过对被上述导光部件导光后的上述光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而生成的照明光,上述导光部件的前端侧面对于上述光变换部件中具备的包含部件的润湿性比上述芯部的前端面对于上述包含部件的润湿性低。
[0012] 本发明的内窥镜的一技术方案具备:上述中记载的照明单元;对被观察部进行摄像的摄像单元;以及设在插入部的前端部的保持部件,上述保持部件具有供上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部插入且作为在上述保持部件的轴向上贯通上述保持部件的贯通孔部的第1孔部,上述导光部件的前端面配置在比上述第1孔部的开口端部更靠后方,上述光变换部件的前端面配置在与上述开口端部相同的平面上或比上述开口端部更靠后方。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的前端部的概略图。
[0014] 图2A是说明固体的表面对于液体的润湿性的图。
[0015] 图2B是说明固体的表面对于液体的润湿性的图。
[0016] 图3是说明润湿性降低部和润湿性提高部的图。
[0017] 图4A是说明导光部件与光变换部件的接触关系的图。
[0018] 图4B是说明导光部件与光变换部件的接触关系的图。
[0019] 图4C是说明导光部件与光变换部件的接触关系的图。
[0020] 图4D是说明导光部件与光变换部件的接触关系的图。
[0021] 图4E是说明导光部件与光变换部件的接触关系的图。
[0022] 图5是照明单元的概略图。
[0023]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表示照明单元的变形例的图。
[0024]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具有搭载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单元的内窥镜的内窥镜系统的概略立体图。
[0025] 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的图。
[0026] 图8A是表示保持部件的结构的图。
[0027] 图8B是表示粘接区域和非粘接区域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如在图1中省略润湿性降低部57和润湿性提高部59的图示那样,在一部分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化而省略了部件的一部分的图示。
[0029] [第1实施方式]
[0030] [结构]
[0031] 参照图1、图2A、图2B、图3、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和图5,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2] [照明单元50的结构1]
[0033] 如图1所示,照明单元50具有将例如激光等的光进行导光的导光部件51、和配置在导光部件51的前端面51a上、射出通过将被导光部件51导光后的光的光学特性进行变换而生成的照明光的光变换部件71。
[0034] [导光部件51]
[0035] 图1所示那样的导光部件51的外径例如是几十μm~几百μm。导光部件51例如是多模光纤的光纤。导光部件51的材料例如是石英玻璃、塑料或树脂。导光部件51是棒状部件。前端面51a相对于导光部件51的中心轴正交,导光部件51的侧面相对于导光部件51的中心轴平行。
[0036] 如图1所示,导光部件51具有对光进行导光的芯部53、和设在芯部53的外周且具有比芯部53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包层部55。
[0037] [光变换部件71]
[0038] 图1所示那样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变换部件71例如作为将射出的光的配光变换的配光变换部件发挥功能。因此,光变换部件71具有使从芯部53射出的光扩散的许多扩散粒子73、和在扩散粒子73彼此相互分散的状态下一并包含扩散粒子73的包含部件75。扩散粒子
73分散在包含部件75的内部,被包含部件75封闭。
[0039] 扩散粒子73是由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形成的微粒子。这样的扩散粒子73例如是氧化铝或氧化钛。
[0040] 扩散粒子73对于光的反射率优选的是例如80%以上,更优选的是90%以上。由此,例如在光变换部件71作为配光变换部件发挥功能的情况下,扩散粒子73能够吸收较少的光量,能够将光高效地变换为照明光,能够降低发热。例如作为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的、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及光变换部件71,设于在内窥镜10上设置的插入部20的前端部即前端硬质部21(参照图7A和图7B)上。从光变换部件71产生的热量被该前端硬质部21吸收,前端硬质部21发热。热量给前端硬质部21及插入部20被插入的管路部带来影响。通过降低发热,降低由热量对前端硬质部21及管路部的影响。
[0041] 扩散粒子73的折射率比包含部件75的折射率高,优选的是1.5以上。由此,扩散粒子73能够提高光的扩散性。
[0042] 扩散粒子73的直径例如是几百nm~几μm,基于光的波长和芯部53的直径决定。利用具有基于光的波长和芯部53的直径而决定的直径的扩散粒子73,光被进行向前方比向后方更多实施散射的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或被进行几何学地散射。所谓前方,是照明光的射出方向侧。所谓后方,是与前方相反、与照明光的射出方向相反的一侧。
[0043] 具体而言,扩散粒子73的直径相对于最短的波长是1/5以上,并且是芯部53的直径的1/5以下。
[0044] 光变换部件71的配光角例如由扩散粒子73相对于包含部件75的浓度、光变换部件71的厚度等控制。
[0045] 包含部件75例如是透明的硅类的树脂或透明的环氧类的树脂。
[0046] [导光部件51对于光变换部件71的润湿性]
[0047] 如图2A和图2B所示,通常,固体83的表面对于液体81的润湿性由液体81对固体83的接触角θ定义。接触角θ为0度以上180度以下。如图2A所示,如接触角θ比90度小那样,接触角θ越小则润湿性越高。如图2B所示,如接触角θ比90度大那样,接触角θ越大则润湿性越低。
[0048] 如图1所示,前端面51a具有芯部53的前端面(以下称作芯前端面53a)和包层部55的前端面(以下称作包层前端面55a)。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的侧面(以下称作前端侧面51b)是包层部55的前端侧面,由此,前端侧面51b与前端面51a、详细地讲与包层前端面55a连续。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芯前端面53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包层前端面55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前端面51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
[0049] 为了设置这样的润湿性的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导光部件51具有使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降低的润湿性降低部57和使前端面51a的润湿性提高的润湿性提高部59的至少一方。润湿性降低部57设在前端侧面51b上,润湿性提高部59设在前端面51a上。
[0050] [润湿性降低部57]
[0051] 如图3所示,润湿性降低部57例如将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覆盖。在此情况下,润湿性降低部57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芯前端面53a及包层前端面55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润湿性降低部57例如具有氟树脂。
[0052] 润湿性降低部57也可以变更前端侧面51b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例如通过蚀刻处理、喷砂处理和激光加工处理的某1种实施。表面粗糙度使用式(1)所示的Wenzel的式子。
[0053] cosθ=rcosθ1…式(1)
[0054] θ:对于平面的接触角
[0055] θ1:对于粗糙面的接触角
[0056] r:粗糙面相对于平面的面积比
[0057] 在包含部件75对于平面状态的前端侧面51b的接触角θ比90度小的情况下,润湿性降低部57通过使表面粗糙度变小,前端侧面51b变得难以润湿。
[0058] 在包含部件75对于平面状态的前端侧面51b的接触角θ比90度大的情况下,润湿性降低部57通过使表面粗糙度变大,使前端侧面51b变得难以润湿。
[0059] 基于此,根据导光部件51及包含部件75的材料实施润湿性的降低。
[0060] 润湿性降低部57也可以具有被向前端侧面51b赋予、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降低的官能团。在包含部件75具有疏水性的情况下,润湿性降低部57例如具有通过向前端侧面51b照射等离子或UV光而对前端面51a赋予的亲水性的官能团。官能团包括-OH基或-COOH等。
[0061] 作为形成具有润湿性降低部57的导光部件51的工序,以将润湿性降低部57设于前端侧面51b之后形成前端面51a的方式,将导光部件51的端部在相对于导光部件51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切割。由此,形成具有设有润湿性降低部57的前端侧面51b和没有设置润湿性降低部57而干净的前端面51a的导光部件51。
[0062] 作为润湿性降低部57的一例而举出了上述例,但不需要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公知的技术降低润湿性。
[0063] [润湿性提高部59]
[0064] 如图3所示,润湿性提高部59将前端面51a覆盖。在此情况下,润湿性提高部59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高。润湿性提高部59例如在包含部件75具有疏水性的情况下具有疏水性的材料,在包含部件75具有亲水性的情况下具有亲水性的材料。
[0065] 润湿性提高部59也可以变更前端面51a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例如通过蚀刻处理、喷砂处理和激光加工处理的某1种实施。表面粗糙度使用式(1)所示的Wenzel的式子。
[0066] 在包含部件75对于平面状态的前端面51a的接触角θ比90度小的情况下,润湿性提高部59通过使表面粗糙度变大,使前端面51a变得容易润湿。
[0067] 在包含部件75对于平面状态的前端面51a的接触角θ比90度大的情况下,润湿性提高部59通过使表面粗糙度变小,使前端面51a变得容易润湿。
[0068] 基于此,根据导光部件51及包含部件75的材料实施润湿性的提高。
[0069] 润湿性提高部59也可以具有被向前端面51a赋予、使前端面51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提高的官能团。润湿性提高部59例如是硅烷偶联剂等。
[0070] 作为形成具有润湿性提高部59的导光部件51的工序,将导光部件51的端部在相对于导光部件51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切割,以在将前端侧面51b掩蔽后形成前端面51a。接着,将润湿性提高部59设在前端面51a上,将掩模拆下。由此,形成具有设有润湿性提高部59的前端面51a和没有设置润湿性提高部59而干净的前端侧面51b的导光部件51。
[0071] 作为润湿性提高部59的一例而举出了上述,但不需要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周知的技术使润湿性提高。
[0072] [其他]
[0073] 也可以选择芯部53或包层部55的材料,以使包层部55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芯部53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包层部55例如具有氟树脂。
[0074] [导光部件51与光变换部件71的接触关系]
[0075] 如图1、图4A、图4B、图4C、图4D和图4E所示,光变换部件71通过包含部件75仅粘接在前端面51a上。光变换部件71对于前端面51a的接触区域包括芯前端面53a,并且接触区域的外径与导光部件51(包层部55)的外径实质上相同或比导光部件51(包层部55)的外径小。光变换部件71例如具有圆顶形状。光变换部件71对于前端面51a的接触角θ是90度以下。光变换部件71的最大外径与导光部件51(包层部55)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导光部件51(包层部
55)的外径小。接触区域及光变换部件71包含在前端面51a的投影面积内。
[0076] 另外,所谓接触区域的外径与导光部件51(包层部55)的外径实质上相同,意指例如因照明单元50的制造上的不均等而接触区域的外径比包层部55的外径稍大、接触区域从包层部55露出亦可。换言之,接触区域的外径比导光部件51的外径稍大,接触区域从导光部件51露出亦可。再换言之,将例如因照明单元50的制造上的不均等而微量的光变换部件71从包层部55的外径露出的情况作为接触区域的外径与包层部55的外径实质上相同,而包含在本申请中。
[0077] [照明单元50的结构2]
[0078] 如图5所示,照明单元50还具有光源单元91、导光单元93和光合波部95。
[0079] 图5所示那样的光源单元91射出具有1个波长的激光、或具有相互不同的波长的多个激光。光源单元91具有光源91B、光源91G和光源91R。
[0080] 光源91B例如具有射出蓝色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激光的波长例如为445nm。
[0081] 光源91G例如具有射出绿色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激光的波长例如为532nm。
[0082] 光源91R例如具有射出红色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激光的波长例如为635nm。
[0083] 在光源单元91射出具有1个波长的激光的情况下,光源91B、91G、91R是射出相同波长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
[0084] 如图5所示,导光单元93具有导光部件93B、导光部件93G和导光部件93R。
[0085] 导光部件93B光学地连接在光源91B和光合波部95上,将从光源91B射出的激光向光合波部95导光。
[0086] 导光部件93G光学地连接在光源91G和光合波部95上,将从光源91G射出的激光向光合波部95导光。
[0087] 导光部件93R光学地连接在光源91R和光合波部95上,将从光源91R射出的激光向光合波部95导光。
[0088] 导光部件93B例如具有多模的单线的光纤。这一点关于导光部件93G和导光部件93R也是同样的。
[0089] 另外,在光源91B与导光部件93B之间设有未图示的聚光透镜。从光源91B射出的光被聚光透镜向导光部件93B聚光。这一点关于光源91G和导光部件93G、光源91R和导光部件93R也是同样的。
[0090] 如图5所示,光合波部95将由导光部件93B、导光部件93G和导光部件93R导光的多个激光合波。在激光的波长相互不同、激光具有上述那样的蓝色、绿色及红色的波长的情况下,合波后的光例如为白色光。光合波部95光学地连接在导光部件51上,将合波后的白色光朝向导光部件51射出。由此,能够由单线的导光部件51实施白色光观察。
[0091] 光合波部95例如具有光纤合束器。由此,照明单元50为小型并且能够有效率地将光合波。光合波部95也可以具有例如具有透镜和分色镜的空间光学系统。
[0092] 利用的光源并不限定于上述。如果光源设有4个以上,则能够实施使用显色性较高的白色光的白色光观察。在使用射出蓝紫色的光的光源和光源91G的情况下,能够实施利用血红蛋白的光吸收特性的特殊光观察。在特殊光观察下,血管被强调而显示。在使用射出近红外光的光源的情况下,能够实施利用近红外光的观察。也可以根据观察来选择光源。
[0093] [作用/效果]
[0094] 当组装照明单元50时,光变换部件71被配置在前端面51a上。此时,光变换部件71欲从前端面51a向前端侧面51b流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侧面51b对于光变换部件71的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芯前端面53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
[0095] 通过两者的润湿性的差,当组装照明单元50时,光变换部件71变得难以从前端面51a向前端侧面51b流动,防止了光变换部件71附着到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上。通过附着的防止,在1根导光部件51中能够使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的粗细均匀。由此,能够减轻当作为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的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及光变换部件71被向前端硬质部21装入时前端硬质部21变粗的不良状况。此外,通过附着的防止,能够防止因设计方法或制造方法而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的粗细按照所制造的导光部件51而不统一。换言之,能够不受设计方法或制造方法影响而使各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全部成为相同的粗细。结果,能够提高导光部件51对于前端硬质部21的组装性。
[0096] 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比包层前端面55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
[0097] 因此,即使光变换部件71不仅配置在芯前端面53a也配置在包层前端面55a,光变换部件71也难以从包层前端面55a向前端侧面51b流动,防止了光变换部件71附着到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上。通过附着的防止,在1根导光部件51中能够使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的粗细均匀。由此,能够减轻当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被装入到前端硬质部21时前端硬质部21变粗的不良状况。
[0098] 导光部件51具有设于前端侧面51b且使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降低的润湿性降低部57。
[0099] 因此,能够使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可靠地低于前端面51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
[0100] 导光部件51具有设于前端面51a且使前端面51a的润湿性提高的润湿性提高部59。
[0101] 因此,能够使前端面51a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与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相比可靠地提高。由于润湿性提高部59直接作用于光变换部件71,所以能够使光变换部件71难以从前端面51a向前端侧面51b流动。
[0102] 另外,包层部55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也可以比芯部53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低。
[0103] 因此,例如与润湿性降低部57将前端侧面51b覆盖的情况相比,能够省略润湿性降低部57,结果能够使导光部件51变细。并且,由于导光部件51的包层部55的外径作为照明单元50的外径发挥功能,所以能够使照明单元50变细。由于照明单元50变细,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前端硬质部21装入。当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前端硬质部21装入时,能够利用包层部55的外径用作为用于装入的基准,能够使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前端硬质部21的组装性提高。能够将润湿性降低部57和润湿性提高部59省略,能够省去将润湿性降低部57和润湿性提高部59向导光部件51组装的工作量。
[0104] 光变换部件71对于前端面51a的接触区域包括芯前端面53a,并且接触区域的外径与导光部件51(包层部55)的外径实质上相同或比导光部件51(包层部55)的外径小。光变换部件71例如具有圆顶形状。光变换部件71对于前端面51a的接触角θ是90度以下。
[0105] 因此,能够不需要将光变换部件71向导光部件51固定的固定部件,能够使照明单元50变细。由于照明单元50变细,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前端硬质部21装入。当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前端硬质部21装入时,能够利用包层部55的外径作为用于装入的基准,能够提高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前端硬质部21的组装性。通过光变换部件71具有圆顶形状,能够借助光变换部件71和空气界面处的折射来扩大配光。
[0106] 光通过扩散粒子73而米氏散射或几何学地散射。
[0107] 由此,能够将激光高效地向前方射出,能够降低激光向后方的扩散,能够降低被装入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的前端硬质部21中的发热。
[0108] 扩散粒子73的直径相对于最短的波长是1/5以上。
[0109] 由此,可靠地实施米氏散射或几何学散射。
[0110] 扩散粒子73的直径是芯部53的直径的1/5以下。
[0111] 由此,能够通过扩散粒子73将激光充分扩散。
[01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进行了说明,但前端侧面51b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也可以作为导光部件51的侧面对于包含部件75的润湿性发挥功能。
[0113] [变形例]
[0114] 如图6所示,光变换部件71也可以作为通过被照射光而射出具有与光的波长不同的波长的光的波长变换部件发挥功能。光变换部件71由激光激励荧光。光变换部件71例如具有由445nm的蓝色激光激励黄色荧光的黄色荧光体,将蓝色激光扩散而射出并射出黄色荧光。由此,能够射出白色的照明光。导光部件51直接连接在光源单元91上。
[0115] [第2实施方式]
[0116] 参照图7A、图7B、图8A和图8B,对具有搭载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单元50的内窥镜10的内窥镜系统5进行说明。
[0117] 另外,为了图示的清晰化,在图8A中省略了润湿性降低部57、润湿性提高部59、粘接区域115和非粘接区域117的图示。
[0118] [内窥镜系统5]
[0119] 如图7A所示,内窥镜系统5例如具有向被观察部照明照明光来对被观察部进行摄像的内窥镜10、和拆装自如地连接在内窥镜10上的控制装置14。该被观察部例如是体腔内的患部或病变部等。
[0120] 如图7A所示,内窥镜系统5还具有:作为例如监视器的图像显示装置16,其连接在控制装置14上并显示由内窥镜10摄像的被观察部;光源装置18,其拆装自如地连接在内窥镜10上并拆装自如地连接在控制装置14上。
[0121] 如图7B所示,内窥镜系统5还具有对被观察部进行摄像的摄像单元100。摄像单元100具有对被观察部进行摄像的摄像部101、和将由摄像部101摄像的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部103。由摄像部101摄像的图像被摄像线缆105向图像处理部103传送。由图像处理部
103处理后的图像被图像显示装置16显示。摄像部101设于前端硬质部21,图像处理部103设于控制装置14,摄像线缆105设于内窥镜10。
[0122] [内窥镜10]
[0123] 如图7A所示,内窥镜10具有例如被向体腔插入的中空的细长的插入部20、和连结于插入部20的基端部、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持部30。
[0124] 如图7B所示,导光部件51和光变换部件71内置于内窥镜10。
[0125] [插入部20]
[0126] 如图7A所示,插入部20从插入部20的前端部侧朝向插入部20的基端部侧具有前端硬质部21、弯曲部23和挠性管部25。前端硬质部21的基端部连结在弯曲部23的前端部,弯曲部23的基端部连结在挠性管部25的前端部。
[0127] 如图7B所示,作为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的摄像部101和作为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的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及光变换部件71设于前端硬质部21。
[0128] [把持部30]
[0129] 如图7A所示,在把持部30上伸出有挠性管部25。把持部30具有对弯曲部23进行弯曲操作的弯曲操作部37、用于送气/送水、吸引和摄影的开关部39、以及连接在把持部30上的通用塞绳41。
[0130] [通用塞绳41]
[0131] 如图7A所示,通用塞绳41从把持部30的侧面伸出。通用塞绳41的端部分支,在各端部上设有连接器41a。连接器41a的一方能够相对于控制装置14拆装,连接器41a的另一方能够相对于光源装置18拆装。
[0132] [控制装置14、图像显示装置16和光源装置18]
[0133] 控制装置14控制内窥镜10、图像显示装置16和光源装置18。
[0134] 如图7B所示,光源装置18搭载有光源单元91、导光单元93和光合波部95。
[0135] [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在前端硬质部21中的配置]
[0136] 如图8A所示,前端硬质部21具有保持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的筒状的保持部件110、和将保持部件110的前端面覆盖的罩部件120。
[0137] 如图8A所示,保持部件110具有供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插入的第1孔部111。通过以前端面51a配置在比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更靠后方且光变换部件71的前端面配置在与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相同的平面上或比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更靠后方的方式,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配置到第1孔部111中,由此保持部件110保持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第1孔部111是在保持部件110的轴向上将保持部件110贯通的贯通孔部。开口端部111a是配置在第1孔部111的最前方的边缘部。
[0138]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非在导光部件51被未图示的金属箍等的保持部件保持的状态下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插入第1孔部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导光部件51向第1孔部111直接插入,导光部件51的包层部55或润湿性降低部57与第1孔部111的内周面直接接触。
[0139] 如图8A所示,保持部件110还保持着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详细地讲,保持部件110以使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与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相互相邻、照明单元50向前方射出照明光、摄像单元100对前方进行摄像的方式,保持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和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因此,保持部件110还具有供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插入的第2孔部113。第1孔部111与第2孔部113相邻,以使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与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相邻。第2孔部113是在保持部件110的轴向上将保持部件110贯通的贯通孔部。
[0140] 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被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在第1孔部111中,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被用未图示的粘接剂粘接在第2孔部113中。另外,并不需要限定于粘接,也可以是卡合。
[0141] 如图8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1个保持部件110将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和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直接保持。换言之,并非分别存在照明单元50用的保持部件110和摄像单元100用的保持部件110,照明单元50用的保持部件110和摄像单元100用的保持部件110为同体,1个保持部件110被照明单元50和摄像单元100共用。
[0142] 通过上述的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相对于第1孔部111的配置、和1个保持部件110,只要在内窥镜10的插入部20的前端部上仅配置1个作为将照明单元50及摄像单元100固定的固定部件发挥功能的保持部件110即可,能够削减零件件数,能够使插入部20变细。
[0143] 这样的保持部件110作为框部件发挥功能。保持部件110例如是金属。
[0144] 罩部件120配置在比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及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更靠前方。罩部件120与保持部件110的前端面及侧面密接。罩部件120是透明的,以使从照明单元50射出的光透过罩部件120、且使从被观察部反射的光透过罩部件120以便摄像单元100进行摄像。
[0145] 前端硬质部21还具有设在包含部件75与罩部件120之间、具有比包含部件75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未图示的媒介部件。媒介部件例如既可以是空气层,也可以是具有比包含部件75的折射率低的折射率的树脂。通过光变换部件71与媒介部件的界面处的折射,配光能够扩大。在媒介部件是树脂的情况下,例如在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粘接到第1孔部111中之后,从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填充树脂。
[0146] [第1孔部111的内周面的润湿性]
[0147] 如图8B所示,第1孔部111具有设在第1孔部111的内周面上的粘接区域115及非粘接区域117。粘接区域115是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通过粘接剂粘接的区域。非粘接区域117是没有粘接导光部件51的前端侧面51b的区域。非粘接区域117配置在光变换部件71的侧方。因此,粘接区域115配置在比非粘接区域117更靠后方,在导光部件51的轴向上与非粘接区域117连续。
[0148] 非粘接区域117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比粘接区域115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低。
[0149] 如果涂敷在粘接区域115上的粘接剂向比前端面51a更靠前方即非粘接区域117流动,则粘接剂与光变换部件71接触。粘接剂与空气的界面处的折射率比光变换部件71与空气的界面处的折射率小。因此,担心照明光可能从粘接剂与光变换部件71接触的部分向侧方泄漏,结果可能导致照明效率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非粘接区域117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比粘接区域115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低,所以防止了粘接剂向非粘接区域117流动,防止了照明光向侧方泄漏,结果防止了照明效率下降。
[0150] 如图8B所示,为了实现非粘接区域117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比粘接区域115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低,第1孔部111具有设在非粘接区域117中的润湿性降低部57和设在粘接区域115中的润湿性提高部59的至少一方。
[0151] 作为向具有润湿性降低部57的第1孔部111配置导光部件51的工序,在将光变换部件71的前端面进行掩蔽后,将导光部件51配置到第1孔部111中。然后,作为润湿性降低部57,将等离子或UV光向非粘接区域117照射。由此,仅在非粘接区域117中设置润湿性降低部
57。然后,向粘接区域115设置粘接剂,将导光部件51向第1孔部111粘接。
[0152] 作为形成润湿性提高部59的工序,在将导光部件51向第1孔部111配置之前,将非粘接区域117被掩蔽后的润湿性提高部59向粘接区域115设置。然后,向粘接区域115设置粘接剂,将导光部件51向第1孔部111配置并向第1孔部111粘接。
[0153] [作用/效果]
[0154] 前端面51a配置在比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更靠后方,光变换部件71的前端面配置在与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相同的平面上或比第1孔部111的开口端部111a更靠后方。
[0155] 由此,能够提高前端硬质部21的组装性。
[0156] 1个保持部件110将导光部件51的前端部和摄像单元100的前端部直接保持。
[0157] 即,由于作为在插入部20中对导光部件51和摄像单元100进行定位的部件而设有保持部件110,所以能够削减零件件数,能够使前端硬质部21变细。
[0158] 导光部件51被向第1孔部111直接插入,导光部件51的包层部55或润湿性降低部57与第1孔部111的内周面直接接触。
[0159] 即,并非在导光部件51被金属箍等保持的状态下将照明单元50的前端部向第1孔部111插入,而是将导光部件51向第1孔部111直接插入。由此,能够使照明单元50变细,结果能够使前端硬质部21变细。此外,由于对于液体的润湿性和对于树脂的润湿性相互相反,所以导光部件51的润湿性降低部57对于液体的粘接剂作为润湿性提高部59发挥功能,由此也作为粘接性的提高部发挥功能。
[0160] 非粘接区域117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比粘接区域115对于粘接剂的润湿性低。
[0161] 如果被涂敷在粘接区域115上的粘接剂向比光变换部件71的前端面更靠前方、即非粘接区域117流动,则粘接剂与光变换部件71接触。粘接剂与空气的界面处的折射率比光变换部件71与空气的界面处的折射率小。因此,担心照明光可能从粘接剂与光变换部件71接触的部分向侧方泄漏,结果可能导致照明效率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非粘接区域117的润湿性比粘接区域115的润湿性低,所以能够防止粘接剂向非粘接区域117流动。结果,能够防止照明光向侧方泄漏,能够防止照明效率下降。
[0162] 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中将构成要素变形而具体化。此外,通过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的组合,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