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920807.6

文献号 : CN1073095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宁李均分王奇苏志强

申请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包括:步骤一、第一次焊接,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焊接速度为150~17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00~230℃,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50~170℃;步骤二、第二次焊接,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焊接速度为200~23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80~290℃,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270℃;步骤三、第三次焊接,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70~273℃;步骤四、对焊接处进行钝化处理。本发明改善焊接成型,减少对焊接处原有材料的组成的破坏。

权利要求 :

1.一种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先对焊接处进行第一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20~25L/min,焊接速度为150~17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00~230℃,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50~170℃;

步骤二、再对焊接处进行第二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8~20L/min,焊接速度为200~23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80~290℃,第二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270℃;

步骤三、对焊接处进行第三次焊接,采用电弧焊,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70~273℃;

步骤四、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处进行钝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焊接速度为170mm/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焊接速度为230mm/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9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70℃。

说明书 :

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不锈钢钢管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金属材料,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合、各种设备中。在实际应用中,都需要对不锈钢管进行焊接。但在焊接过程中,由于焊接温度较高,容易对不锈钢管内部的铁素体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不锈钢钢的性质发生变化,致使焊接处的力学性能下降,无法满足应用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可改善成型效果,提高力学性能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
[0004]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包括:
[0006] 步骤一、先对焊接处进行第一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20~25L/min,焊接速度为150~17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00~230℃,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50~170℃;
[0007] 步骤二、再对焊接处进行第二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8~20L/min,焊接速度为200~23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80~290℃,第二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270℃;
[0008] 步骤三、对焊接处进行第三次焊接,采用电弧焊,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70~273℃;
[0009] 步骤四、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处进行钝化处理。
[0010]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焊接速度为170mm/min。
[0011]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焊接速度为230mm/min。
[0012]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30℃。
[0013]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90℃。
[0014]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70℃。
[0015] 本发明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分几次进行焊接,且每次焊接均精确控制焊接处的温度,从而改善焊接成型,减少对焊接处原有材料的组成的破坏,进而改善焊接处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7]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包括:
[0018] 步骤一、先对焊接处进行第一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20~25L/min,焊接速度为150~17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00~230℃,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50~170℃。
[0019] 步骤二、再对焊接处进行第二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8~20L/min,焊接速度为200~23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80~290℃,第二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270℃。
[0020] 步骤三、对焊接处进行第三次焊接,采用电弧焊,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70~273℃。
[0021] 步骤四、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处进行钝化处理。
[0022] 本发明将整个焊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次完成一层的焊接,并且精确控制每次焊接时焊接处的温度,以精确控制焊层的组成,减少对焊接处附近原有材料的不良影响,避免焊接处附近的原有材料发生氧化。在精确控制焊接温度的情况下,本发明采用合适的焊接速度,一方面保证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另一方面还保证焊接成型效果。本发明焊接处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优异的硬度和强度性能。
[0023]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焊接速度为170mm/min。
[0024]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焊接速度为230mm/min。
[0025]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30℃。
[0026]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二中,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90℃。
[0027]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向不锈钢管焊接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70℃。
[0028] 实施例一
[0029] 步骤一、先对焊接处进行第一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25L/min,焊接速度为17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30℃,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70℃;
[0030] 步骤二、再对焊接处进行第二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20L/min,焊接速度为23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90℃,第二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270℃;
[0031] 步骤三、对焊接处进行第三次焊接,采用电弧焊,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70~273℃;
[0032] 步骤四、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处进行钝化处理。
[0033] 该实施例焊缝处的力学性能良好,硬度HVS达到287。
[0034] 实施例二
[0035] 步骤一、先对焊接处进行第一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20L/min,焊接速度为15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00℃,第一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150℃;
[0036] 步骤二、再对焊接处进行第二次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采用氮气作为背面保护气体,采用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作为正面保护气体,并且正面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8L/min,焊接速度为200mm/min,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80℃,第二次焊接完成后,继续通入背面保护气体,直至焊接处的温度下降至270℃;
[0037] 步骤三、对焊接处进行第三次焊接,采用电弧焊,控制焊接处的温度在270~273℃;
[0038] 步骤四、焊接完成后,对焊接处进行钝化处理。
[0039] 该实施例焊缝处的力学性能良好,硬度HVS达到283。
[0040]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