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及控制电路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1247015.3

文献号 : CN1073345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青曲超尚韬高祥民赵宇

申请人 : 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包括运动触发管脚和固定触发管脚;所述运动触发管脚在相对固定触发管脚运动过程中,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克服了现有吻合器开关控制的缺陷,并且满足多种开关控制的要求;同时公开了一种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和吻合器控制电路及一种电动吻合器。

权利要求 :

1.一种吻合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控制系统和直流电机;所述电源进行供电,吻合器通过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动施加驱动力;所述开关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直流电机进行断电、通电、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

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包括运动触发管脚和固定触发管脚;所述固定触发管脚固定在所述吻合器内,且设置有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所述运动触发管脚相对所述固定触发管脚运动,且所述运动触发管脚设置有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之间电连;

所述运动触发管脚在相对固定触发管脚运动过程中,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固定触发管脚包括第一子固定管脚和第二子固定管脚,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固定在吻合器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在同一轴线上的不同位置;所述运动触发管脚包括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在同一轴线的不同位置,且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同时运动与第一子固定管脚和第二子固定管脚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

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在同一水平平面上且不在同一轴线上;

所述开关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所述直流电机一端的电刷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COM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机另一端的电刷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COM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直流电机转动;

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至少一个电阻,所述开关控制系统与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至少一个电阻形成放电控制电路、左旋转电路、右旋转电路、闭合或打开电路、击发电路和中间指示电路;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放电元件和放电控制开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放电元件对供电电源进行放电;

所述左旋转电路包括左旋转控制开关和第一限位开关,所述左旋转控制开关一端与电源正极连通后与第一限位开关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右旋转电路包括右旋转控制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旋转控制开关一端与电源正极连通后与第二限位开关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闭合或打开电路和击发控制电路可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

所述中间指示电路包括中间指示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一指示灯,所述中间指示开关与第一电阻和第一指示灯串联后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通;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在轴线方向上成错位排列;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被限定为在轴线上同时运动且分别与第一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发生不同的衔接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矩形导电片,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与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左上端向轴线方向的左端延伸有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右上端向轴线方向的右端延伸有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在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在运动过程中与第一子固定管脚和第二子固定管脚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所述导电连接件始终不与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有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吻合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转控制开关为第三限位开关,所述右旋转控制开关为第四限位开关,所述中间指示开关为第五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四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所述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被限定为在轴线上同时运动;

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所述第四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在轴线方向上成错位排列,且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所述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发生不同的接触行程。

4.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钉仓组件和击发控制系统,所述击发控制系统控制执行器末端进行对组织的切割和缝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控制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吻合器控制电路、击发部件和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所述的吻合器的击发部件通过吻合器控制电路对钉仓组件进行控制,所述击发部件通过旋转控制系统控制左右旋转,其中,所述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滑块和电路板;所述开关控制系统的固定触发管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开关控制系统的运动触发管脚设置在所述电源滑块上,吻合器钉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吻合器本体上,且可拆卸安装时对所述电源滑块进行推动。

说明书 :

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及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吻合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及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医用吻合器已成为辅助于刀口缝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医疗器械,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吻合器产品已应用于临床。目前在微创手术领域中使用的腔镜吻合器,在击发缝钉的同时刀片从中间切断组织,同时两边各三排缝钉完成对组织的缝合、止血等功能。手术的操作过程是:将吻合器的钉仓组件组装到器械上,将闭合状态下的钉仓组件穿过与吻合器配套使用的穿刺器进入人体组织,再手动调整钉仓组件的位置,待到合适位置后,打开钉仓组件的钉仓与抵钉座,将组织夹持到其中,然后击发器械手柄对组织进行切割及钉合,切割、钉合完成后,打开钉仓组件以松开组织,将钉仓组件再次闭合后通过穿刺器取出。
[0003] 上述腔镜吻合器没有外加动力源,仅靠医生手动击发,导致击发力不平稳,切割不均匀,使组织出现毛边,使被实施的组织受力不均匀,组织本身的弹性变得不一样,影响了手术效果。为了解决该问题,出现了具有动力源的电动吻合器,但是现有的电动腔镜吻合器一种是半电动腔镜吻合器,一部分操作是通过手动控制,一部分操作是通过电机给出动力,往往一次性使用,导致浪费且增加患者负担;另一种是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常见的是由储蓄电池、MCU控制电路系统、电机、传动结构系统组成,通过MCU智能控制芯片强大的运算控制功能与电机相结合,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很高,可重复使用,此外重复使用要求对器械进行全面消毒,此部分消毒操作较为复杂而且要求较高,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还影响产品向更多基层医院的广泛推广。以上两种电动腔镜都无法实现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利用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吻合器电动控制的全部操作,一个因素是结构设计的缺陷,一个因素是因为在设计腔镜吻合器时空间结构的限制,无法有更多的空间来满足多个电机的多个控制开关的设置,在实现不通过MCU控制电路系统的情况下低成本的只利用一个电机完成对腔镜吻合器的所有控制操作时开关的空间设置也受到了很大限制,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以克服现有吻合器开关控制的缺陷,尽量减少空间结构上应用,并且满足多种开关控制的要求。
[0005] 本发明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使得不同功能的吻合器钉仓组件在安装到吻合器本体上时,由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对其产生不同的控制作用。
[0006] 本发明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吻合器控制电路,此控制电路替代了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中的MCU控制电路系统,解决了器械成本过高,消毒维护复杂,患者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半电动腔镜吻合器的操作需依靠手动控制多个步骤,工作效率不高,操作者无法单手实施操作的问题。通过电路完全控制,操作者可以单手操作器械,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同时成本相对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的成本要低的多,适于推广。
[0007] 本发明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吻合器,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不高,同时给出的击发力平稳,使得被切割组织受力均匀,组织得到相对保护,吻合后不会产生毛边,稳定性强,同时适于推广。
[0008] 本发明解决第一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包括运动触发管脚和固定触发管脚;所述固定触发管脚固定在所述吻合器内,且设置有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所述运动触发管脚相对所述固定触发管脚运动,且所述运动触发管脚设置有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之间电连。
[0009] 所述运动触发管脚在相对固定触发管脚运动过程中,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触发管脚包括第一子固定管脚和第二子固定管脚,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固定在吻合器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在同一轴线上的不同位置;所述运动触发管脚包括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在同一轴线的不同位置,且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同时运动与第一子固定管脚和第二子固定管脚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
[0011]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在同一水平平面上且不在同一轴线上。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矩形导电片,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与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0013] 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左上端向轴线方向的左端延伸有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所述导电连接件的右上端向轴线方向的右端延伸有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在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在运动过程中与第一子固定管脚和第二子固定管脚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所述导电连接件始终不与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和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有接触。
[0014]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限位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三限位开关分布在同一水平平面上且不在同一轴线上。
[0015] 本发明解决第二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开关控制系统、电源滑块和电路板;所述开关控制系统的固定触发管脚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开关控制系统的运动触发管脚设置在所述电源滑块上,吻合器钉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吻合器本体上,且可拆卸安装时对所述电源滑块进行推动。
[0016] 本发明解决第三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吻合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上述的开关控制系统和直流电机;所述电源进行供电,吻合器通过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动施加驱动力;所述开关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直流电机进行断电、通电、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
[0017] 所述控制开关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
[0018] 所述直流电机一端的电刷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COM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机另一端的电刷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COM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系统控制所述直流电机转动。
[0019]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至少一个电阻,所述开关控制系统与至少一个放电元件和至少一个电阻形成放电控制电路、左旋转电路、右旋转电路、闭合或打开电路、击发电路和中间指示电路。
[0020]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放电元件和放电控制开关,所述放电控制开关控制所述放电元件对供电电源进行放电。
[0021] 所述左旋转电路包括左旋转控制开关和第一限位开关,所述左旋转控制开关一端与电源正极连通后与第一限位开关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
[0022] 所述右旋转电路包括右旋转控制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二限位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旋转控制开关一端与电源正极连通后与第二限位开关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
[0023] 所述闭合或打开电路和击发控制电路可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
[0024] 所述中间指示电路包括中间指示开关、第一电阻和第一指示灯,所述中间指示开关与第一电阻和第一指示灯串联后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通。
[0025]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在轴线方向上成错位排列;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被限定为在轴线上同时运动且分别与第一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发生不同的衔接行程。
[0026] 优选的,所述左旋转控制开关为第三限位开关,所述右旋转控制开关为第四限位开关,所述中间指示开关为第五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限位开关、所述第四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结构相同;
[0027] 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所述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被限定为在轴线上同时运动;
[0028] 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所述第四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在轴线方向上成错位排列,且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所述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所述第五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发生不同的接触行程。
[0029] 本发明解决第四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钉仓组件和击发控制系统,所述击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执行器末端进行对组织的切割和缝合,所述击发控制系统包括上述控制电路、击发部件和旋转控制系统,所述的吻合器的击发部件通过控制电路对钉仓组件进行控制,所述击发部件通过旋转控制系统控制左右旋转。
[0030] 本发明具有的第一个有益效果:设计一种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只利用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就可以完成多种控制的开关要求,大大节省了器械空间,更加满足吻合器的形身结构要求。
[0031] 本发明具有的第二个有益效果: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可以与不同的钉仓组件接合,并且根据接合的钉仓组件的不同对其的控制不同,更具有通用性,节省了成本。
[0032] 本发明具有的第三个有益效果:设计了一种控制电路,只利用一个电机,通过控制直流电机的断电、通电、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来控制吻合器的缝合与击发,给操作者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操作方式,操作简单的同时稳定性强,相对成本低。
[0033] 本发明具有的第四个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电动吻合器,操作简单,实现全自动操作,给出的击发力平稳,使得被切割组织受力均匀,组织得到相对保护,稳定性强,成本低,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第一限位开关竖直方向(X-Y平面)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为第一限位开关在轴线(X轴)方向上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3为设置有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4为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的均处于断电状态的运动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8] 图5为第一限位开关导通通电,第二限位开关断电的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9] 图6为第一限位开关断电,第二限位开关通电的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示意图;
[0040] 图7为设置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和第三限位开关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8为电路控制线路图;
[0042] 图9为实施例2中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0为实施例2中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结构俯视图;
[0044] 图11为实施例2中安装直头钉仓组件时开关控制系统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45] 图12为实施例2中安装旋转头钉仓组件时开关控制系统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46] 图中标记示意为:1-第一限位开关;2-运动触发管脚;3-固定触发管脚;6-A移动导电部;7-B移动导电部;8-导电滑动板;9-滑轨;10-A行程限位部;11-B行程限位部;12-第一子固定管脚;13-第二子固定管脚;14-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5-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6-导电连接件;17-第二限位开关;18-第一继电器;19-第二继电器;20-直流电机;21-电源;22-放电元件;24-放电控制开关;25-左旋转控制开关;26-右旋转控制开关;27-中间指示开关;28-第一电阻;29-第一指示灯;30-电源滑块;31-电路板;32-电路板得电片;33-控制电源电片;34-控制电源滑片;35-右导电得电片;36-控制右导电片;37-控制右导电滑片;38-左导电得电片;39-控制左导电片;40-控制左导电滑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1至图12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48] 实施例1
[004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吻合器开关控制系统,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包括运动触发管脚2和固定触发管脚3;所述固定触发管脚3固定在所述吻合器内,且设置有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所述运动触发管脚2相对所述固定触发管脚3运动,且所述运动触发管脚2设置有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之间电连;所述运动触发管脚2在相对固定触发管脚3运动过程中,所述至少两个移动导电部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至少两个行程限位部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
[0050] 现设定有两个移动导电部为例进行说明,因为所述两个移动导电部之间电连,在移动过程中若两个移动导电部分别与两个行程限位部衔接,则使得两个行程限位部电连,随着移动过程中两个移动导电部不在同时与两个行程限位部衔接时,两个行程限位部不再互相通电;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方式,实现了在一定方位空间上的节省,更好的为器械的整体结构设计服务;行程限位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行程限位部与移动导电部的衔接的时间长则使得导电时间长,反之则短。下述结合附图进行具体说明,例如图1,运动触发管脚2包括A移动导电部6和B移动导电部7,所述A移动导电部6和B移动导电部7之间设置有导电滑动板8,吻合器在竖直方向(这里所述的竖直方向以及下述的竖直方向在图中显示为Y轴方向)上设置有滑轨9,所述导电滑动板8在所述滑轨9上滑动,且所述A移动导电部6和B移动导电部7分布在所述滑轨9的两侧,所述固定触发管脚3包括A行程限位部10和B行程限位部
11,所述A行程限位部10和B行程限位部11分别设置在所述滑轨9的两侧,当第一限位开关1被操作需要导电状态时,滑动导电滑动板8带动A移动导电部6和B移动导电部7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A移动导电部6与A行程限位部10衔接的同时B移动导电部7与B行程限位部11衔接,这样使得固定触发管脚3通电,使得第一限位开关1处于通电状态,同理当需要第一限位开关1操作断电时,可滑动导电滑动板8带动A移动导电部6和B移动导电部7滑动到A移动导电部6与A行程限位部10衔接的同时B移动导电部7与B行程限位部11不衔接的阶段,这样断电。这种设计不仅在器械的横向空间上进行了节省空间,而且可以设置对导电滑动板8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的时间和位移轨迹来限定第一限位开关1通电和断电情况;同样的,可以设置A行程限位部10和B行程限位部11的行程限位的长度,来设定第一限位开关1通电和断电情况;同样的,可以设置A移动导电部6和B移动导电部7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位移差,来设定第一限定开关1的通电情况;等等,智能化的对通电和断电情况进行控制。
[0051]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固定触发管脚3包括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固定在吻合器电路板上,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在同一轴线上的不同位置;所述运动触发管脚2包括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在同一轴线的不同位置,且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16,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同时运动与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
[0052] 如图2为不同于图1所述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设置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的轴线以及下述的轴线是指的图中X轴轴线),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轴线方向上间隔一定的距离,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设置在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可与其衔接的下方,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在轴线方向上同样具有一定距离的间隔,在所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之间设置有导电连接件
16,导电连接件16不会与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在空间结构上发生接触。
可以设置导电连接件16为在轴线方向上可滑动的,当需要第一限位开关1操作通电时,轴线方向上滑动导电连接件16带动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在轴线方向上运动,至到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与第一子固定管脚12相衔接的同时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与第二子固定管脚13也相衔接,使得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之间导通连电,也就是第一限位开关1通电。当需要第一限位开关1断电操作时,轴线方向上滑动导电连接件16带动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在轴线方向上运动,使得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与第一子固定管脚12相衔接的状态与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与第二子固定管脚13相衔接的状态不同时进行,因此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之间不导电,第一限位开关1断电操作。这样设计更符合吻合器的整体设计,吻合器在整体上应尽可能的在除去轴线方向上的其他空间上减少空间的占用,这样会更方便医生在操作上和视野上达到较好的效果,而吻合器在轴线方向上并没有过多要求,因此这种设置更符合吻合器的控制空间的设计。第一限位开关1的通电和断电情况可以根据导电连接件16的滑动的时间长短来控制,也可以设置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的本身的行程限位的长度来控制,这里所述的行程限位的长度指的是固定触发管脚3和运动触发管脚2可衔接的长度;也可以设置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之间的距离的长短来控制,也可以设置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等等。
[0053] 如图3,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第二限位开关17,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7与第一限位开关1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在同一水平平面上(所述水平平面以及下述的水平平面在图中为X轴和Z轴形成的平面)且不在同一轴线上。这样在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开关控制系统的中的某两个开关或某几个开关是互相限制或者互相抵触时,设计与第一限位开关1结构相同的第二限位开关17,且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在同一水平平面上且不同一轴线上时设置第一限位开关1的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运动触发管脚,在分别相对第一限位开关1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固定触发管脚运动时,所运动的行程使得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导通和断电情况是互相限制或者互相抵触的。第一限位开关1的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与第二限位开关17的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成错位设置,第一限位开关1的运动触发管脚2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运动触发管脚2被限定为同时进行滑动,这样设计就会产生第一限位开关1在通电一段时间后,第二限位开关17开始通电;当然,根据同样道理,可以设计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不同的位置关系,以实现不同的作用。如图4至图6,分别显示出来三种不同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图4为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均处于断电状态时的运动位置,图5为第一限位开关1导通通电,第二限位开关17断电的运动位置状态;图6为第一限位开关1断电,第二限位开关17通电的运动位置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可以控制第一限位开关1的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运动触发管脚的运动行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控制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通电和断电的情况。
[0054]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为具有一定长度的矩形导电片,所述第二子固定管脚13与第一子固定管脚12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
[0055] 所述导电连接件16的左上端向轴线方向的左端延伸有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所述导电连接件16的右上端向轴线方向的右端延伸有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第一子运动触发管脚14在和第二子运动触发管脚15在运动过程中与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产生衔接或不衔接的位置关系,所述导电连接件16始终不与所述第一子固定管脚12和第二子固定管脚13有接触。
[0056] 这种设计结构上更贴合吻合器的整体结构设计,使得吻合器电路控制更加稳定。
[0057] 实施例2
[0058]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吻合器钉仓组件旋转控制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电源滑块30和电路板31;所述开关控制系统的固定触发管脚3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1上,所述开关控制系统的运动触发管脚2设置在所述电源滑块30上,吻合器钉仓组件可拆卸的设置在吻合器本体上,且可拆卸安装时对所述电源滑块30进行推动。
[0059] 为了满足手术的不同需要,吻合器的钉仓组件包括可左右旋转的钉仓组件(下述称旋转头钉仓组件)、不可左右旋转的钉仓组件(下述成直头钉仓组件);本实施例分别以旋转头钉仓组件和直头钉仓组件进行说明。如图9,开关控制系统包括电路板得电片32、控制电源电片33和控制电源滑片34(可以看作上述的第一限位开关),还包括右导电得电片35、控制右导电片36和控制右导电滑片37(可以看作上述第二限位开关),还包括左导电得电片38、控制左导电片39和控制左导电滑片40(可以看作上述第三限位开关);控制电源滑片34、控制右导电滑片37和控制左导电滑片38分别并列的固定在电源滑块30上;当旋转头钉仓组件被安装到吻合器本体上时,设置旋转头钉仓组件相对电源滑块30的距离短,即可以设定电源滑块30的起始位置,旋转头钉仓组件靠近电源滑块30的一端较长(此时“较长”是与直头钉仓组件相比);如图12,这样当吻合器本体被安装旋转头钉仓组件时,旋转头钉仓组件会推动电源滑块30移动一段距离停止运动,此时控制电源滑片34连通了电路板得电片32和控制电源电片33,处于得电状态;控制左导电滑片40连通了左导电得电片38和控制左导电片39,处于得电状态;控制右导电滑片37连通了右导电得电片35和控制右导电片36,处于得电状态;说明:安装旋转头钉仓组件时,电动器械上的电路板31得电的同时,控制旋转头的左右转动电路也得电,可以控制钉仓组件进行左右旋转运动。如图11,当吻合器本体被安装直头钉仓组件时,直头钉仓组件会推动电源滑块移动一段距离停止运动,此时控制电源滑片30连通了电路板得电片32和控制电源电片33,处于得电状态;控制左导电滑片40未连通左导电得电片38和控制左导电片39,处于未得电状态;控制右导电滑片34未连通右导电得电片35和控制右导电片36,处于未得电状态;说明:安装直头钉仓组件时,电动器械上的电路板得电的同时,但是控制直头的左右转动电路未得电,不能对钉仓组件进行左右旋转的控制。
[0060] 实施例3
[006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吻合器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上述实施例1或2所述的开关控制系统和直流电机;所述电源进行供电,吻合器通过所述直流电机的转动施加驱动力;所述开关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直流电机进行断电、通电、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此控制电路替代了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中的MCU控制电路系统,解决了器械成本过高,患者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半电动腔镜吻合器的操作需依靠手动控制多个步骤,工作效率不高,操作者无法单手实施操作的问题。通过电路完全控制,操作者可以单手操作器械,操作简单,稳定性强,同时成本相对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的成本要低的多,适于推广。
[0062] 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7,所述控制开关系统还包括第一继电器18和第二继电器19;所述直流电机20一端的电刷与所述第一继电器18的COM端连接,所述直流电机20另一端的电刷与所述第二继电器18的COM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18的常开触点与电源21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18的常闭触点与电源21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19的常开触点与电源21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19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电源21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系统控制所述直流电机转动。
[0063] 通过上述设置,当电源给第一继电器18通电时,第一继电器18导通,它的常开触点闭合,因第一继电器18的常开触点与电源21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机20一端的电刷与第一继电器18的COM端连接,所以此时第一继电器18通过常开触点的闭合给到直流电机20一端的直流电刷上连接的是正极;又因为此时,第二继电器19并没有通电导通,第二继电器19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直流电机20另一端电刷与所述第二继电器19的COM端连接,所以电源21的负极通过第二继电器19的常闭触点给到直流电机20另一端电刷上的是负极;此时,控制电机正转。
[0064] 当电源给第二继电器19通电时,第二继电器19导通,第二继电器19的常开触点与电源21正极连接,直流电机20的另一端电刷通过第二继电器19与电源21的正极连接,此时,第一继电器18没有通电导通,所述第一继电器18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电源21的负极连接,所以直流电机20的一端电刷通过第一继电器18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此时,控制直流电机20反转。由直流电机20的正反转来控制吻合器击发装置的前进与后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直流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是相对而言,没有固定的方向性,只要按照上述电路设置的结构连接关系实现即可。
[0065] 本实施例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放电元件22和至少一个电阻,所述开关控制系统与至少一个放电元件22和至少一个电阻形成放电控制电路、左旋转电路、右旋转电路、闭合或打开电路、击发电路和中间指示电路。
[0066] 所述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放电元件22和放电控制开关24,所述放电控制开关24控制所述放电元件22对供电的电源21进行放电。
[0067] 所述左旋转电路包括左旋转控制开关25和第一限位开关1,所述左旋转控制开关25一端与电源21正极连通后与第一限位开关1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二继电器19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19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21负极连接。
[0068] 所述右旋转电路包括右旋转控制开关26和第二限位开关17,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7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的结构相同;所述右旋转控制开关26一端与电源21正极连通后与第二限位开关17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一继电器18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继电器18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21负极连接。
[0069] 所述闭合或打开电路和击发控制电路可控制直流电机的旋转量、正转、反转、正转刹车和反转刹车的运动。
[0070] 所述中间指示电路包括中间指示开关27、第一电阻28和第一指示灯29,所述中间指示开关27与第一电阻28和第一指示灯29串联后与电源21的正极和负极连通。
[0071]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固定触发管脚在轴线方向上成错位排列;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的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运动触发管脚被限定为在轴线上同时运动且分别与第一限位开关1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固定触发管脚发生不同的接触行程。
[0072]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电池对电路供电的同时,也控制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将电量耗尽。原有的吻合器在供电部分可以多次使用时,对此部分的消毒是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即使供电部分不多次使用,只是一次性使用,供电部分的电量并没有在一次性的使用中耗尽,这样被丢弃的供电部分成为了最大的环境污染源。本申请这个设置即避免了供电部分在多次使用时消毒的问题,也解决了一次性使用时,供电部分的电量并没有在一次性的使用中耗尽而造成污染的问题。当需要供电电源对器械进行供电时,利用放电控制开关24,启动供电电源与供电输入端口的连接,同时启动放电元件22对所述供电的电源21进行放电;在此之前电源相当于独立个体存在,本身不放电不消耗电量,避免了电源在器械运作之前就浪费电量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器械本体不会一直处于被供电状态,不会出现误操作或误接触而启动器械的情况。这样器械一次性使用后电池随着器械被遗弃,电池电量会自动耗尽,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这种设计也免去了给供电接口单独消毒的操作,使用方便。
[0073] 设计左旋转电路和右旋转电路对直流电机20的转动方向分别实现左转和右转,使得直流电机20带动吻合器的钉仓组件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设置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可以对钉仓组件的类型操作进行控制区分。当安装直头钉仓组件时(钉仓组件不需要左右摆动),可以设定直头钉仓组件的结构对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的滑动的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滑动的导电连接件不起到作用,也就是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始终处于断电的操作状态,因为左旋转控制开关25一端与电源21正极连通后与第一限位开关1串联后连接到所述第二继电器19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二继电器19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21负极连接,所以第一限位开关1处于断电状态时,整个左旋转电路处于不导通状态;同理,当第二限位开关17处于断电状态时,整个右旋转电路处于不导通状态;这样安装的是直头钉仓组件时,即使操作吻合器上的左旋转控制开关和/或右旋转控制开关,也不会产生钉仓组件左右摆动的情况。当旋转头钉仓组件(可摆动的钉仓组件),安装到吻合器本体上时,设置旋转头钉仓组件可以使其第一限位开关1的滑动的导电连接件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滑动的导电连接件16起作用,当安装上旋转头钉仓组件时,第一限位开关1的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运动触发管脚发生运动,分别与第一限位开关1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二限位开关17的固定触发管脚衔接,这样第一限位开关1和第二限位开关17处于导通的通电操作状态,这时操作吻合器上的左旋转控制开关25和右旋转控制开关26通过直流电机的转动控制钉仓组件的左右摆动;因为钉仓组件的结构局限性,在轴线上改变钉仓组件不会影响实际使用,因此在直头钉仓组件和旋转头钉仓组件设计上,只需旋转头钉仓组件在轴线方向上长于直头钉仓组件,安装时,旋转头钉仓组件会在轴线方向上触碰作用到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而直头钉仓组件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设计为在安装后不会触碰作用到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有效的减少了设计空间,合理的安排了结构的有效性,提高了吻合器本体的多配合性。
[0074] 所述的闭合或打开电路和击发控制电路通过直流电机控制钉仓组件的闭合和/或打开,控制钉仓组件夹持组织后的击发。
[0075] 中间指示电路可以对钉仓组件的摆动情况进行指示。
[0076]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左旋转控制25开关为第三限位开关,所述右旋转控制开关26为第四限位开关,所述中间指示开关27为第五限位开关;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第四限位开关和第五限位开关的结构均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的结构相同。
[0077] 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五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被限定为在轴线上同时运动。
[0078] 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第四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第五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在轴线方向上成错位排列,且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和第五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发生不同的接触行程。
[0079] 如图7,可以设置第三限位开关处于通电状态时第四限位开关处于断电状态,第四限位开关处于通电状态时第三限位开关处于断电状态,这样就使得钉仓组件在控制其左旋转摆动时不会发生右旋转摆动,在向右旋转摆动时不会发生左旋转摆动,这样即使操作人员希望钉仓组件向左旋转但误按下的是向右旋转的右旋转控制开关也不会产生错误的钉仓组件摆动方向,起到了保险的作用,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设置有第五限位开关,第五限位开关的固定触发管脚和运动触发管脚的设计根据第三限位开关和第四限位开关的结构而设计,使得第三限位开关和第四限位开关的运动触发管脚运动到固定触发管脚一半的限定行程时,第五限位开关开始导通,这样第五限位开关串联连通指示灯,指示灯亮起说明钉仓组件运动到了中间位置,起到提示指示的作用。
[0080] 实施例4,
[008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吻合器,包括钉仓组件和击发控制系统,所述击发控制系统控制所述钉仓组件进行对组织的切割和缝合,所述击发控制系统包括实施例2所述的吻合器控制电路、击发部件和旋转控制系统,所述的吻合器的击发部件通过控制电路对钉仓组件进行控制,所述击发部件通过旋转控制系统控制左右旋转。
[0082] 设置有控制电路控制击发部件,击发部件对钉仓组件进行控制对组织进行切割和钉合及控制钉仓组件的位置角度的调整。实现了全自动操作,相对手动吻合器,给出的击发力平稳,使得组织能够被均匀连续的切割,组织得到相应的保护;此外,相对设有MCU控制电路系统的全电动智能腔镜吻合器成本低,适于推广。
[0083]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8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