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及其卷扬提升结构和支承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474170.7

文献号 : CN10740075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廖坤明刘斌奇张文黄俊张钟蓓许海虹

申请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及其卷扬提升结构和支承装置,支承装置包括升降框架和升降框架支承机构,升降框架支承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承组件,各第一支承组件环绕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布置,每一第一支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和用于驱动第一支腿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的第一驱动单元,在工作位,第一支腿伸至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上,在非工作位,第一支腿偏离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正常生产时各第一支腿不占用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在需要时能对升降框架有效支撑;升降框架构成的真空室支承机构与升降框架支承机构互相协作而互不干扰,布局结构紧凑且合理,占用空间小,是一种可靠、实用且经济的设计方案。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包括用于与卷扬装置连接并支承真空室的升降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框架支承机构,所述升降框架支承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承组件,各所述第一支承组件环绕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布置,每一所述第一支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腿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的第一驱动单元,在工作位,所述第一支腿伸至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上以支承所述升降框架,在非工作位,所述第一支腿偏离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

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承组件,每一所述第二支承组件包括第二支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腿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切换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支腿的数量与真空室上的真空室支座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在支承位,所述第二支腿伸至对应的所述真空室支座的升降通道上,在非支承位,所述第二支腿偏离对应的所述真空室支座的升降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支腿均为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旋转支腿,每一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使对应的所述第二支腿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支腿固连有第一转轴,各所述第一转轴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各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均为竖向,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支承受力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所连接的所述支承受力机构包括第一向心关节轴承和推力关节轴承,所述第一向心关节轴承与所述推力关节轴承均套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且均位于该第一转轴与所述升降框架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可转动安装于一安装支架上,各所述安装支架均固定于所述升降框架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所连接的所述支承受力机构包括第二向心关节轴承,所述第二向心关节轴承套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该第一转轴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支腿均为旋转支腿,每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使对应的所述第一支腿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轴向为竖向的第二转轴,各所述第二转轴均固定安装于车间结构梁上,每一所述第二转轴上同轴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支腿可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安装槽内且与该环形安装槽之间设有装配轴承,每一所述第一支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

8.一种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包括用于支承真空室的支承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承装置升降的卷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所述升降框架与所述卷扬装置连接。

9.一种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真空室支承于所述升降框架上。

说明书 :

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及其卷扬提升结构和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采用该支承装置的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及采用该卷扬提升结构的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RH真空精炼装置是炉外精炼技术的重要处理技术,具有处理周期短、生产能力大、精炼效果好、容易操作等优点,冶金功能全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钢厂特定的布置和场地需求,卷扬式提升真空室的工艺布置方案是RH真空精炼装置实现钢水真空处理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0003] 卷扬系统提升真空室的工艺方案中迫切需要解决以下问题:设计一套真空处理时平稳、合理的真空室支承装置;当卷扬系统出现故障或更换钢丝绳、滑轮组、卷筒等设施的时候需设计另一套支承装置,用于支承卷扬系统所带动的上部设备及框架,以便实施检修与更换;同时得考虑更换真空室和卷扬上下提升设备时两套支承装置如何避让,支承装置得让出相应的升降空间;根据承受的载荷和工况不一样,需分别设计紧凑与安全的真空室支承装置和升降框架支承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采用该支承装置的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及采用该卷扬提升结构的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0005]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包括用于与卷扬装置连接并支承真空室的升降框架,还包括升降框架支承机构,所述升降框架支承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承组件,各所述第一支承组件环绕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布置,每一所述第一支承组件包括第一支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腿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的第一驱动单元,在工作位,所述第一支腿伸至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上以支承所述升降框架,在非工作位,所述第一支腿偏离所述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
[0006]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升降框架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承组件,每一所述第二支承组件包括第二支腿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腿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切换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支腿的数量与真空室上的真空室支座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在支承位,所述第二支腿伸至对应的所述真空室支座的升降通道上,在非支承位,所述第二支腿偏离对应的所述真空室支座的升降通道。
[0007]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二支腿均为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上的旋转支腿,每一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使对应的所述第二支腿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转动。
[0008]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第二支腿固连有第一转轴,各所述第一转轴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各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均为竖向,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支承受力机构。
[0009]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所连接的所述支承受力机构包括第一向心关节轴承和推力关节轴承,所述第一向心关节轴承与所述推力关节轴承均套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且均位于该第一转轴与所述升降框架之间。
[0010]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可转动安装于一安装支架上,各所述安装支架均固定于所述升降框架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所连接的所述支承受力机构包括第二向心关节轴承,所述第二向心关节轴承套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位于该第一转轴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支架之间。
[0011] 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支腿均为旋转支腿,每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使对应的所述第一支腿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转动。
[0012] 作为实施例之一,每一所述第一支承组件还包括轴向为竖向的第二转轴,各所述第二转轴均固定安装于车间结构梁上,每一所述第二转轴上同轴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支腿可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安装槽内且与该环形安装槽之间设有装配轴承,每一所述第一支腿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
[0013]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包括用于支承真空室的支承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承装置升降的卷扬装置,所述支承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所述升降框架与所述卷扬装置连接。
[0014]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真空室支承于所述升降框架上。
[0015]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由各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各第一支腿处于非工作位,使得各第一支腿与升降框架的升降运动不发生干涉,即不占用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当卷扬装置出现故障、检修或需要更换钢丝绳、滑轮组、卷筒等情况时,由各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各第一支腿处于工作位,使得各第一支腿伸出至升降框架的升降通道上,卷扬装置慢慢下放升降框架至升降框架承托于各第一支腿上,由各第一支腿支承住升降框架,即可进行相应作业。本发明提供的支承装置安全、可靠、经济,能很好地满足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生产的需求,采用该支承装置的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及采用该卷扬提升结构的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工作稳定可靠,结构布局合理,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支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2] 实施例一
[0023] 如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包括用于支承真空室1的升降框架3,另外还包括升降框架支承机构,该升降框架支承机构用于在需要时对升降框架3进行支承,所述升降框架支承机构包括多个第一支承组件6,各所述第一支承组件6环绕所述升降框架3的升降通道布置,每一所述第一支承组件6包括第一支腿60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腿601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切换的第一驱动单元,在工作位,所述第一支腿601伸至所述升降框架3的升降通道上以支承所述升降框架3,在非工作位,所述第一支腿601偏离所述升降框架3的升降通道。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由各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各第一支腿601处于非工作位,使得各第一支腿601与升降框架3的升降运动不发生干涉,即不占用升降框架3的升降通道,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当卷扬装置出现故障、检修或需要更换钢丝绳、滑轮组、卷筒等情况时,由各第一驱动单元控制各第一支腿601处于工作位,使得各第一支腿601伸出至升降框架3的升降通道上,卷扬装置慢慢下放升降框架3至升降框架3承托于各第一支腿601上,由各第一支腿601支承住升降框架3,即可进行相应作业。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承装置安全、可靠、经济,能很好地满足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生产的需求。上述第一支承组件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如根据升降框架3上承载的重量、升降框架3的形状等确定,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实现的;而且第一支承组件6的布置应不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布置,如不影响钢包车的运输等。一般地,升降框架3为长方体/立方体框架,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承组件6优选为采用四组,升降框架3底部的与钢包车运输轨道平行的两个边梁分别对应配置两组第一支承组件6,优选为一一正对设置,进一步优选为分别靠近该升降框架3的四个角部在该四组第一支承组件6所在的水平面上的投影,以便更好地、更稳定地对升降框架3进行支承。
[0024] 上述各第一支腿601由对应的第一驱动单元驱动,可在其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也可以是在其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作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后种方式,设备占用空间更小,且便于布置管理。即:各所述第一支腿601均为旋转支腿,每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驱使对应的所述第一支腿601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转动;其中,各第一支腿601优选为布置于车间结构梁2上,无需另外增设支撑安装平台,进一步简化本支承装置的结构。进一步细化上述第一支腿601的安装结构:
[0025] 如图3,每一第一支承组件6还包括轴向为竖向的第二转轴602,各所述第二转轴602均可固定安装于车间结构梁2上,每一所述第二转轴602上同轴开设有环形安装槽,每一所述第一支腿601可转动安装于对应的所述环形安装槽内,该第一支腿601与该环形安装槽之间设有装配轴承605,每一所述第一支腿60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通过第一支腿601可转动安装于环形安装槽内,该第一支腿601相对于该环形安装槽转动时,可被该环形安装槽支承,并由第二转轴602将载荷传递给车间结构梁2,从而提高第一支承组件6的承载能力。上述环形安装槽为与第二转轴602同轴开设的槽,即其具有上侧槽壁、下侧槽壁和环形槽底;上述装配轴承605固定安装于该环形安装槽内,其宜具有相应的结构,即其具有柱环部分以及连接于柱环部分上下两端的两个环形平板部分,柱环部分与上述环形槽底连接,两个环形平板部分分别与上侧槽壁和下侧槽壁连接,该装配轴承605优选为与该环形安装槽过渡配合。如图3,作为优选方案,上述第一支腿601包括用于与第二转轴602连接的连接部分和用于承托升降框架3的承托部分,承托部分与连接部分固定连接,该连接部分对应为柱环状,且其内环中部沿径向向内凸出设有一凸出环阶,该凸出环阶与环形槽底之间优选为间隙配合,在该凸出环阶的上方和下方,连接部分与环形槽底之间均具有间距,用以安装装配轴承605,即该装配轴承605包括上装配部分6051和下装配部分6052,分别对应安装,上装配部分6051包括上环形平板段和上柱环段,下装配部分6052包括下环形平板段和下柱环段,上环形平板段用于与上侧槽壁及连接部分顶端配合,下柱环段用于与下侧槽壁及连接部分底端配合,上装配部分6051及下装配部分6052均优选为与连接部分间隙配合且均与环形安装槽过渡配合。上述的上装配部分6051和下装配部分6052(装配轴承605)均优选为采用自润滑轴承,具有承载能力大、可免维护等优点。如图3,上述第二转轴602竖直穿设于车间结构梁2上,伸出至结构梁2外的部分用于安装对应的第一支腿601,位于结构梁2内的部分则套装有支承轴套606。
[0026] 接续上述升降框架支承机构的结构,第一驱动单元优选为与对应的第一支腿601的连接部分连接,通过驱动该连接部分旋转即可带动相应的承托部分旋转,该第一驱动单元的结构不限,能够实现该连接部分绕第二转轴602转动即可,如可以在该连接部分的远离对应的承托部分的一侧外壁设置半圈齿圈,该齿圈通过啮合一传动齿轮并通过一可正反转的电机等驱动该传动齿轮转动即可带动连接部分相应旋转;如图3,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如下结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旋转臂604和第一液压缸603,第一旋转臂604轴向为水平向且固连于连接部分上,第一液压缸603的输出轴轴向为水平向,第一旋转臂604与第一液压缸603的输出轴铰接,且铰接轴的轴向为竖向,通过第一液压缸603的输出轴水平伸缩,即可带动连接部分转动;第一液压缸603可安装于一液压缸支架201上,该液压缸支架201固连于车间结构梁2上。
[0027] 另外,如图3,升降框架3可直接承托于各第一支腿601上,也可在升降框架3上对应设置多个升降框架支座301,以提高支承结构的稳定性,升降框架支座301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易于设计实现的。
[0028] 进一步优化本支承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4,所述升降框架3上设有多个第二支承组件7,每一所述第二支承组件7包括第二支腿701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腿701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切换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支腿701的数量与真空室1上的真空室支座10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在支承位,所述第二支腿701伸至对应的所述真空室支座101的升降通道上,在非支承位,所述第二支腿701偏离对应的所述真空室支座101的升降通道。真空室1的安装与更换由于场地条件及工艺布置等实际情况限制,一般需要从下往上穿入升降框架3后固定,因此,设置上述各第一支腿601能够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切换运动,便于真空室1的正常工作以及安装更换操作等。安装真空室1时,由各第二驱动单元控制各第二支腿701处于非支承位,卷扬装置慢慢放下升降框架3,并使得真空室1上的真空室支座101位于各第二支腿701的上方,由各第二驱动单元控制各第二支腿701处于支承位,卷扬装置再缓慢下放真空室1,使各真空室支座101承托于对应的各第二支腿701上,从而真空室1完全安放在升降框架3上,卷扬装置再提升升降框架3,后续生产中通过卷扬装置即可完成真空室1的升降动作;更换真空室1时的动作与安装时相反。在卷扬装置或升降框架3需要维护时,可使带有真空室1的升降框架3承托于升降框架支承机构上,进行相应的维护工作;当需要对升降框架3或各第二支承组件7进行维护时,也可在先通过卷扬装置控制升降框架
3下降,将真空室1卸下之后再使升降框架3承托于升降框架支承机构上,这样可降低升降框架支承机构的载荷,保证安全。
[0029] 通过上述升降框架3上的各第二支承组件7组成的真空室支承机构与上述的升降框架支承机构配合,可较好地完成RH真空处理系统的各个工作要求,布局结构紧凑且合理,占用空间小,两套支承机构互相协作而互不干扰,是一种可靠、实用且经济的设计方案。
[0030] 接续上述真空室支承机构的结构,如图2和图4,各所述第二支腿701均为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3上的旋转支腿,每一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驱使对应的所述第二支腿701在支承位与非支承位之间转动,设备占用空间小,便于布置管理。每一第二支腿701连接有第一转轴704,该第一转轴704的轴向可以为水平向,也可以为竖向,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设置各第一转轴704的轴向均为竖向,且每一第一转轴70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支承受力机构,便于真空室支承机构承受并传递相应的载荷。相应地,第二支腿701与相应的第一转轴704固定连接,优选为采用焊接连接结构;各第一转轴704均可转动安装于升降框架3上,每一第一转轴704与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连接。
[0031] 如图4,作为实施例之一,各所述第一转轴704的底部均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升降框架3上,每一所述第一转轴704的底部所连接的所述支承受力机构包括第一向心关节轴承705和推力关节轴承706,所述第一向心关节轴承705与所述推力关节轴承706均套装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转轴704上且均位于该第一转轴704与所述升降框架3之间。为便于第一转轴704及第二支腿701的布置,可在升降框架3上对应穿设支承筒708,该支承筒708为实心体且于其顶部竖直开设盲孔,用于收容上述第一向心关节轴承705和推力关节轴承706,第一转轴
704的底端穿过对应的第一向心关节轴承705和推力关节轴承706后承托于该支承筒708上,第一向心关节轴承705和推力关节轴承706以及支承筒708可容第一转轴704旋转并可较好地传递相应的载荷,保证各第二支承组件7的支承结构稳定性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上述第一向心关节轴承705与对应的推力关节轴承706优选为上下依次设置,载荷承受能力更佳。
进一步地,如图4,每一第一转轴704的顶部可转动安装于一安装支架709上,各安装支架709均固定于升降框架3上,每一第一转轴704的顶部所连接的所述支承受力机构包括第二向心关节轴承707,所述第二向心关节轴承707套装于对应的第一转轴704上且位于该第一转轴
704与对应的安装支架709之间。当然,上部支承受力机构与下部支承受力机构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如也可采用常用的深沟球轴承,也可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等;下部支承受力机构也可仅采用向心关节轴承和推力关节轴承706中的一种,上部支承受力机构也可采用推力关节轴承706或采用向心关节轴承与推力关节轴承706配合的结构。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实际生产条件下的测试,采用下方为向心关节轴承与推力关节轴承706配合而上方为向心关节轴承的方案,所获得的支承效果及载荷传递效果是最佳的。通过上述真空室支承机构,可实现平稳、可靠的真空室1支承效果,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及生产安全。
[0032] 接续上述第二支承组件7的结构,第二驱动单元与对应的第一转轴704连接,通过驱动该第一转轴704旋转即可带动相应的第二支腿701旋转,该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不限,能够实现该第一转轴704绕自身轴线转动即可,如可以在该第一转轴704顶端外壁设置齿圈,该齿圈通过啮合一传动齿轮并通过一可正反转的电机等驱动该传动齿轮转动即可带动该第一转轴704相应旋转;如图4,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采用如下结构: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旋转臂703和第二液压缸702,第二旋转臂703轴向为水平向且固连于第一转轴704上,第二液压缸702的输出轴轴向为水平向,第二旋转臂703与第二液压缸702的输出轴铰接,且铰接轴的轴向为竖向,通过第二液压缸702的输出轴水平伸缩,即可带动第一转轴704转动;第二液压缸702可安装于上述的安装支架709上。
[0033] 实施例二
[0034]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包括用于支承真空室1的支承装置及用于驱动所述支承装置升降的卷扬装置,其中,所述支承装置优选为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所提供的用于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升降框架3与所述卷扬装置连接。
[0035] 如图1,卷扬装置一般包括动滑轮组5、定滑轮组4及钢丝绳等,定滑轮组安装于车间结构梁2上,动滑轮组安装于升降框架3上,其具体结构是本领域公知,此处从略。
[0036] 实施例三
[0037]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卷扬提升式RH真空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二所提供的RH真空处理系统的卷扬提升结构,真空室1支承于所述升降框架3上。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