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层叠体、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物品及卫生口罩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14157.7

文献号 : CN10740702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久翔一铃木健一横山哲也岛田幸一

申请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具有弹性非织造布和配置在上述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并且满足下述(1)和(2)。(1)上述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特定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该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2)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

权利要求 :

1.一种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具有弹性非织造布和配置在所述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并且满足下述(1)和(2),(1)所述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满足下述(a)~(f)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所述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2)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所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a)[mmmm]=20~60摩尔%

(b)[rrrr]/(1-[mmmm])≤0.1(c)[rmrm]>2.5摩尔%

2

(d)[mm]×[rr]/[mr]≤2.0

(e)重均分子量(Mw)=10,000~200,000(f)分子量分布(Mw/Mn)<4

(a)~(d)中,[mmmm]为内消旋五元组分率,[rrrr]为外消旋五元组分率,[rmrm]为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rr]和[mr]分别为三元组分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所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95质量份~50质量份的所述低结晶性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α烯烃共聚物A的拉伸弹性模量为

100MPa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α烯烃共聚物A是包含来源于乙烯、丙烯和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在所述弹性非织造布的两面侧配置有所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弹性非织造布是通过纺粘法获得的非织造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是包含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所述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的芯部设为MFR处于1g/

10分钟~200g/10分钟的范围的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鞘部设为MFR处于16g/10分钟~

215g/10分钟的范围的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并且所述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与所述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的MFR之差为15g/10分钟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包含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包含80质量%~99质量%的结晶性丙烯系聚合物和20质量%~1质量%的高密度聚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所述弹性非织造布与所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目付比即弹性非织造布: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处于10:90~90:10的范围。

10.一种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将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拉伸加工而获得。

11.一种纤维制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

12.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

13.一种卫生口罩,其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

14.一种纤维制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15.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16.一种卫生口罩,其包含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说明书 :

非织造布层叠体、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

物品及卫生口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非织造布层叠体、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物品及卫生口罩。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非织造布因透气性和柔软性优异而广泛用于各种用途。因此,非织造布要求对应其用途的各种特性,并且要求其特性的提高。
[0003] 例如,要求纸尿布、生理用卫生棉等卫生材料、湿敷材的底布等中所使用的非织造布具有耐水性,并且透湿性优异。此外,根据所使用的部位,也要求具有伸缩性、蓬松性、穿戴性。
[0004] 作为对非织造布赋予伸缩性的方法之一,提案了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作为纺粘非织造布的原料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表平7-503502号公报)、使用低结晶性聚丙烯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62667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9-79341号公报)等。
[0005] 日本特开2009-62667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9-79341号公报中,提案了为了改良纺粘非织造布的发粘等,在低结晶性聚丙烯中添加高结晶性聚丙烯或脱模剂。国际公开第2012/070518号中,公开了包含低结晶性聚丙烯的非织造布与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层叠体。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 日本特开2009-62667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9-79341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中,为了防止使用低结晶性聚丙烯制造纺粘非织造布时所产生的成型性降低(附着于以压纹工序为代表的装置内的各旋转设备和其他与非织造布接触的部位),有必要增加高结晶性聚丙烯或脱模剂向低结晶性聚丙烯中的添加量,其结果,存在所得的纺粘非织造布的残余应变变大,伸缩性差的倾向。国际公开第2012/070518号所记载的方法中,通过将低结晶性聚丙烯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层叠而保持伸缩性,但强烈要求进一步提高伸缩性。同时也要求实现良好的触感、穿戴性和耐卷筒粘连性提高。
[0008] 这里,卷筒粘连的意思是,将非织造布层叠体以卷筒状态长期保管的情况下,由于保管环境温度、非织造布层叠体所受的压力等,重叠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相互附着,卷筒变硬的现象。国际公开第2012/070518号等中所记载的使用低结晶性聚丙烯的非织造布层叠体要求改善高温下长期保管时的耐粘连性。
[0009]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制造时的成型性、伸缩性、触感、穿戴性和耐卷筒粘连性优异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以及使用该非织造布层叠体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物品和卫生口罩。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0011]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0012] <1>一种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具有弹性非织造布和配置在上述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并且满足下述(1)和(2)。
[0013] (1)上述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满足下述(a)~(f)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该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
[0014] (2)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α烯烃共聚物A。
[0015] (a)[mmmm]=20~60摩尔%
[0016] (b)[rrrr]/(1-[mmmm])≤0.1
[0017] (c)[rmrm]>2.5摩尔%
[0018] (d)[mm]×[rr]/[mr]2≤2.0
[0019] (e)重均分子量(Mw)=10,000~200,000
[0020] (f)分子量分布(Mw/Mn)<4
[0021] (a)~(d)中,[mmmm]为内消旋五元组分率,[rrrr]为外消旋五元组分率,[rmrm]为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rr]和[mr]分别为三元组分率。
[0022] <2>如<1>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95质量份~50质量份的上述低结晶性聚丙烯。
[0023] <3>如<1>或<2>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α烯烃共聚物A的拉伸弹性模量为100MPa以下。
[0024]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α烯烃共聚物A是包含来源于乙烯、丙烯和丁烯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
[0025] <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在上述弹性非织造布的两面侧配置有上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
[0026] <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弹性非织造布是通过纺粘法获得的非织造布。
[0027] <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是包含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该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的芯部设为MFR处于1g/10分钟~200g/10分钟的范围的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鞘部设为MFR处于16g/10分钟~215g/10分钟的范围的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并且上述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与上述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的MFR之差为15g/10分钟以上。
[0028] <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包含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所述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包含80质量%~99质量%的结晶性丙烯系聚合物和20质量%~1质量%的高密度聚乙烯。
[0029] <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述弹性非织造布与上述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目付比(弹性非织造布: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处于10:90~90:10的范围。
[0030] <10>一种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其将<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拉伸加工而获得。
[0031] <11>一种纤维制品,其包含<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或<10>所述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0032] <12>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含<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或<10>所述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0033] <13>一种卫生口罩,其包含<1>~<9>中任一项所述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或<10>所述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0034] 发明效果
[0035]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制造时的成型性、伸缩性、触感、穿戴性和耐卷筒粘连性优异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以及使用该非织造布层叠体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吸收性物品和卫生口罩。

附图说明

[0036] 图1是齿轮拉伸装置的概略图。
[0037] 图2是预热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对用来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以下实施方式中,除了特别明示时、原理上被认为明显为必须时等,其构成要素(也包括要素步骤等)并非必须。数值及其范围也同样,并不限制本发明。
[0039] 本说明书中,“工序”这一用语不仅包括独立的工序,而且即使在无法与其他工序明确地加以区别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实现该工序的目的,也包含于本用语中。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表示的数值范围表示包含以“~”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范围。此外,本说明书中,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含量,在组合物中存在多种相当于各成分的物质的情况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表示存在于组合物中的该多种物质的合计量。
[0040] <非织造布层叠体>
[0041]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具有弹性非织造布和配置在上述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并且满足下述(1)和(2)。
[0042] (1)上述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所述树脂组合物包含满足下述(a)~(f)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该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
[0043] (2)上述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
[0044] (a)[mmmm]=20~60摩尔%
[0045] (b)[rrrr]/(1-[mmmm])≤0.1
[0046] (c)[rmrm]>2.5摩尔%
[0047] (d)[mm]×[rr]/[mr]2≤2.0
[0048] (e)重均分子量(Mw)=10,000~200,000
[0049] (f)分子量分布(Mw/Mn)<4
[0050] (a)~(d)中,[mmmm]为内消旋五元组分率,[rrrr]为外消旋五元组分率,[rmrm]为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rr]和[mr]分别为三元组分率。
[0051]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由于在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单面侧配置有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因此能够防止非织造布层叠体对于压纹工序等中所使用的装置内的各种旋转设备等构件的附着,成型性和生产率优异。此外,纺粘非织造布由于具有伸长性,因此可维持弹性非织造布的优异的伸缩性。进一步,弹性非织造布由于包含特定的树脂组合物,因此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残余应变小,与以往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相比,伸缩性提高。进一步,触感、穿戴性和耐卷筒粘连性也良好。
[0052]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优选具有至少在与非织造布制造装置附带的旋转设备接触侧的面配置有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构,更有选具有在弹性非织造布的两面侧配置有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结构。
[0053]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通常目付为360g/m2以下,优选为24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0g/m2~15g/m2的范围内。目付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来测定。
[0054] 弹性非织造布与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构成比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用途来适宜确定。通常,弹性非织造布: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目付比)为10:90~90:10的范围内,优选为20:80~80:2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20:80~50:50的范围内。当存在两片以上弹性非织造布(或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时,弹性非织造布(或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目付为两片以上的合计。
[0055]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通常至少一个方向的残余应变为26%以下,优选为25%以下。如果至少一个方向的残余应变为26%以下,则伸缩性良好。残余应变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来测定。
[0056]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通常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205%以上,优选为230%以上。最大载荷伸长率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来测定。
[0057]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拉伸加工后的压纹残存率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6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如果拉伸加工后的压纹残存率为60%以上,则触感良好。压纹残存率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来测定。
[0058] 关于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将2片非织造布层叠体重叠并在烘箱保管后的剥离强度优选为10N以下,更优选为9N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N以下。如果剥离强度为10N以下,则耐卷筒粘连性良好。剥离强度可以通过后述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来测定。
[0059] 〔弹性非织造布〕
[0060] 构成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弹性非织造布包含树脂组合物,该树脂组合物包含满足后述的(a)~(f)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以下,也简称为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所述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
[0061] 本发明中,弹性非织造布是指,具有当拉伸后释放应力时因弹性而恢复的性质的非织造布。
[0062] 弹性非织造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举出纺粘法、熔喷法、闪蒸纺丝法等。弹性非织造布中,优选为利用纺粘法获得的纺粘非织造布或利用熔喷法获得的熔喷非织造布。
[0063] 弹性非织造布通常目付为120g/m2以下,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处于40g/m2~2g/m2的范围。
[0064] 构成弹性非织造布的纤维通常纤维直径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
[0065] (树脂组合物)
[0066] 构成弹性非织造布的树脂组合物包含相对于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50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进一步,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相对于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95质量份~50质量份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具有包含这样的树脂组合物的弹性非织造布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残余应变小,伸缩性优异,最大载荷伸长率高,触感、穿戴性和耐卷筒粘连性优异。树脂组合物更优选包含相对于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份为5质量份~45质量份的α烯烃共聚物A,95质量份~55质量份的低结晶性聚丙烯。
[0067] 从有效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观点考虑,树脂组合物的总质量中的α烯烃共聚物A和低结晶性聚丙烯的合计含有率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
[0068] (α烯烃共聚物A)
[0069] α烯烃共聚物A包含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熔点为100℃以上,结晶度为15%以下。
[0070] α烯烃共聚物A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进一步包含一种以上来源于除乙烯或丙烯以外的α烯烃的结构单元。作为除乙烯或丙烯以外的α烯烃,可以举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
[0071] 从有效达成本发明的目的的观点考虑,α烯烃共聚物A的全部结构单元中的来源于乙烯的结构单元和来源于丙烯的结构单元的合计的比例优选为8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8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摩尔%以上。
[0072] α烯烃共聚物A的熔点可以定义为: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在氮气氛下、-40℃保持5分钟后使其以10℃/分钟升温而获得的熔解吸热曲线的最高温侧所观测到的峰的峰顶。具体而言,可以作为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Perkinelmer公司制、DSC-7),将试样5mg在氮气氛下、-40℃保持5分钟后,使其以10℃/分钟升温而获得的熔解吸热曲线的最高温侧所观测到的峰的峰顶而求出。
[0073] α烯烃共聚物A的熔点优选为13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
[0074] α烯烃共聚物A的结晶度由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在氮气氛下、-40℃保持5分钟后使其以10℃/分钟升温而获得的熔解吸热曲线中来源于主成分的熔解的熔解热曲线算出。具体而言,可以由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Perkinelmer公司制、DSC-7),将试样
5mg在氮气氛下、-40℃保持5分钟后,使其以10℃/分钟升温而获得的熔解吸热曲线中来源于主成分的熔解的熔解热曲线使用下述式算出。
[0075] 结晶度=ΔH/ΔH0×100(%)
[0076] 式中,ΔH为由来源于包含乙烯和丙烯的α烯烃共聚物A的主成分的熔解的熔解热曲线求出的熔解热量(J/g),ΔH0为主成分的完全结晶的熔解热量(J/g)。即,主成分为乙烯的情况下,ΔH0为293J/g,主成分为丙烯的情况下,ΔH0为210J/g。
[0077] α烯烃共聚物A的结晶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
[0078] α烯烃共聚物A的通过根据JIS K7161(2011年度版)的方法所测定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100MPa以下,更优选为40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Pa以下。
[0079] (低结晶性聚丙烯)
[0080] 低结晶性聚丙烯为满足下述(a)~(f)条件的聚合物。
[0081] (a)[mmmm]=20~60摩尔%:
[0082] 如果低结晶性聚丙烯的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mm]为20摩尔%以上,则可以抑制发粘的发生,如果为60摩尔%以下,则结晶度不会变得过高,因而弹性恢复性变得良好。该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mm]优选为30~50摩尔%,更优选为40~50摩尔%。
[0083] 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mm]、后述的外消旋五元组分率[rrrr]和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五元组分率[rmrm]为根据由埃·赞比利(A.Zambelli)等在“Macromolecules(大分子),6,925(1973)”中提出的方法,通过13C-NMR光谱的甲基的信号测定的聚丙烯分子链中的五元组单元中的内消旋分率、外消旋分率和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分率。如果内消旋五元组分率[mmmm]变大,则立构规整性变高。此外,后述的三元组分率[mm]、[rr]和[mr]也可通过上述方法来算出。
[0084] 另外,13C-NMR光谱的测定可以根据由埃·赞比利(A.Zambelli)等在“Macromolecules,8,687(1975)”中提出的峰的归属,通过下述装置和条件来进行。
[0085] 装置:日本电子(株)制JNM-EX400型13C-NMR装置
[0086] 方法:质子完全去耦法
[0087] 浓度:220mg/ml
[0088] 溶剂:1,2,4-三氯苯与氘代苯的90:10(体积比)混合溶剂
[0089] 温度:130℃
[0090] 脉冲宽度:45°
[0091] 脉冲重复时间:4秒
[0092] 累计:10000次
[0093] [计算式]
[0094] M=m/S×100
[0095] R=γ/S×100
[0096] S=Pββ+Pαβ+Pαγ
[0097] S:全部丙烯单元的侧链甲基碳原子的信号强度
[0098] Pββ:19.8~22.5ppm
[0099] Pαβ:18.0~17.5ppm
[0100] Pαγ:17.5~17.1ppm
[0101] γ:外消旋五元组链:20.7~20.3ppm
[0102] m:内消旋五元组链:21.7~22.5ppm
[0103] (b)[rrrr]/(1-[mmmm])≤0.1
[0104] [rrrr]/[1-mmmm]的值由上述五元组单元的分率求得,是表示低结晶性聚丙烯的规整性分布的均匀性的指标。如果该值变大,则会如使用现有催化剂体系而制造的以往的聚丙烯那样成为高规整性聚丙烯与无规立构聚丙烯的混合物,成为发粘的原因。
[0105] 低结晶性聚丙烯中,如果[rrrr]/(1-[mmmm])为0.1以下,则可抑制所得的弹性非织造布的发粘。从这样的观点考虑,[rrrr]/(1-[mmmm])优选为0.05以下,更优选为0.04以下。
[0106] (c)[rmrm]>2.5摩尔%
[0107] 如果低结晶性聚丙烯的外消旋内消旋外消旋内消旋分率[rmrm]为超过2.5摩尔%的值,则该低结晶性聚丙烯的无规性增加,弹性非织造布的弹性恢复性进一步提高。[rmrm]优选为2.6摩尔%以上,更优选为2.7摩尔%以上。其上限通常为10摩尔%左右。
[0108] (d)[mm]×[rr]/[mr]2≤2.0
[0109] [mm]×[rr]/[mr]2表示低结晶性聚丙烯的无规性的指标,如果该值为2.0以下,则弹性非织造布可获得充分的弹性恢复性,并且也可抑制发粘。[mm]×[rr]/[mr]2越接近于2
0.25,无规性越高。从获得上述充分的弹性恢复性的观点考虑,[mm]×[rr]/[mr]优选超过
0.25且为1.8以下,更优选为0.5~1.5。
[0110] (e)重均分子量(Mw)=10,000~200,000
[0111] 低结晶性聚丙烯中,如果重均分子量为10,000以上,则该低结晶性聚丙烯的粘度不会过低,变得适度,因此可抑制弹性非织造布的制造时的断线。此外,如果重均分子量为200,000以下,则上述低结晶性聚丙烯的粘度不会过高,纺丝性提高。该重均分子量优选为
30,000~150,000,更优选为50,000~150,000。关于该重均分子量的测定法,在后面说明。
[0112] (f)分子量分布(Mw/Mn)<4
[0113] 低结晶性聚丙烯中,如果分子量分布(Mw/Mn)小于4,则可抑制弹性非织造布发生发粘。该分子量分布优选为3以下。
[0114] 上述重均分子量(Mw)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法,通过下述装置和条件测定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上述分子量分布(Mw/Mn)为由同样地操作而测定的数平均分子量(Mn)和上述重均分子量(Mw)算出的值。
[0115] [GPC测定装置]
[0116] 柱:TOSO GMHHR-H(S)HT
[0117] 检测器:液相色谱用RI检测器WATERS 150C
[0118] [测定条件]
[0119] 溶剂:1,2,4-三氯苯
[0120] 测定温度:145℃
[0121] 流速:1.0ml/分钟
[0122] 试样浓度:2.2mg/ml
[0123] 注入量:160μl
[0124] 校准曲线:Universal Calibration(普适校准)
[0125] 分析程序:HT-GPC(Ver.1.0)
[0126] 低结晶性聚丙烯优选进一步满足以下(g)。
[0127] (g)熔点(Tm-D)为0℃~120℃,熔点定义为: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在氮气氛下、-10℃保持5分钟后使其以10℃/分钟升温而获得的熔解吸热曲线的最高温侧所观测到的峰的峰顶。
[0128] 如果低结晶性聚丙烯的熔点(Tm-D)为0℃以上,则可抑制弹性非织造布发生发粘,如果为120℃以下,则可获得充分的弹性恢复性。从这样的观点考虑,熔点(Tm-D)更优选为0℃~100℃,进一步优选为30℃~100℃。
[0129] 另外,上述熔点(Tm-D)可以作为通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Perkinelmer公司制、DSC-7),将试样10mg在氮气氛下、-10℃保持5分钟后,使其以10℃/分钟升温而获得的熔解吸热曲线的最高温侧所观测到的峰的峰顶而求出。
[0130] 低结晶性聚丙烯例如可以使用WO2003/08717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的、被称为所谓金属茂催化剂的均相系催化剂而合成。
[0131] 关于树脂组合物、α烯烃共聚物A和低结晶性聚丙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包含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抗静电剂、增滑剂、防雾剂、润滑剂、染料、颜料、天然油、合成油、蜡等各种各样公知的添加剂作为任意成分。
[0132] 〔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
[0133] 构成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50%以上,优选为7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具有几乎不会弹性恢复的性质的非织造布。
[0134] 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通常目付为120g/m2以下,优选为8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处于40g/m2~5g/m2的范围。
[0135] 构成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通常纤维直径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
[0136] 作为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例如,可以举出使用一种或两种以上后述的烯烃系聚合物获得的非织造布。
[0137] 作为使用烯烃系聚合物获得的非织造布,可以举出:(1)由包含流动诱发结晶诱导期之差为100秒以上的两种以上烯烃系聚合物(高熔点的丙烯系聚合物和低熔点的丙烯系聚合物)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并列型复合纤维(side by side型复合纤维)或卷曲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2)由包含丙烯系聚合物和乙烯系聚合物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并列型复合纤维或卷曲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3)由将芯部设为熔体流动速率(以下也称为MFR。ASTMD-1238、230℃、载荷2160g)处于1g/10分钟~1000g/10分钟的范围的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将鞘部设为MFR处于1g/10分钟~1000g/10分钟的范围的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并且MFR之差为1g/10分钟以上、优选为15g/10分钟以上、更优选为30g/10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g/10分钟以上的同芯的芯鞘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等。
[0138] 具体而言,可以举出:(1)使用包含丙烯均聚物80质量%~99质量%和高密度聚乙烯20质量%~1质量%的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获得的纺粘非织造布;(2)由包含MFR相同或不同、并且熔点处于157℃~165℃的范围的高熔点的丙烯系聚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和熔点处于130℃~150℃的范围的低熔点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并列型复合纤维或卷曲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3)由将芯部设为MFR处于1g/10分钟~200g/10分钟的范围的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将鞘部设为MFR处于16g/
10分钟~215g/10分钟的范围的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并且MFR之差为
15g/10分钟以上的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等。
[0139] 作为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优选为(1)由将芯部设为MFR处于10g/10分钟~200g/10分钟的范围、熔点处于157℃~165℃的范围的低MFR且高熔点的丙烯系聚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将鞘部设为MFR处于10g/10分钟~200g/10分钟的范围、熔点处于130℃~150℃的范围的高MFR且低熔点的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并且MFR之差为1g/10分钟以上的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构成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并列型复合纤维或卷曲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或(2)由将芯部设为MFR处于1g/10分钟~200g/10分钟的范围的低MFR的丙烯系聚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将鞘部设为MFR处于31g/10分钟~230g/10分钟的范围的高MFR的丙烯系聚合物、优选为丙烯均聚物,并且MFR之差为30g/10分钟以上的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构成的纺粘非织造布。如果这些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最大载荷伸长率为110%以上,则伸长性特别优异。
[0140] (烯烃系聚合物)
[0141] 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烯烃系聚合物形成的情况下,作为烯烃系聚合物,可以举出作为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1-辛烯等α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乙烯系聚合物、丙烯系聚合物、结晶性聚合物等。
[0142] 作为乙烯系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谓LLDPE)、高密度聚乙烯(所谓HDPE)等乙烯均聚物、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等。
[0143] 作为丙烯系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丙烯(丙烯均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等丙烯-α烯烃无规共聚物等。
[0144] 作为结晶性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聚1-丁烯、聚4-甲基-1-戊烯等。
[0145] (丙烯系聚合物)
[0146] 上述丙烯系聚合物是通常以聚丙烯的名称被制造、销售的结晶性树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通常熔点(Tm)为155℃以上、优选处于157℃~165℃的范围的丙烯的均聚物或以丙烯为主成分、以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碳原子数2以上(但不包括碳原子数3)、优选为碳原子数2~8(但不包括碳原子数3)的一种或两种以上α-烯烃为共聚成分的共聚物;和通常熔点(Tm)130℃~小于155℃、优选处于130℃~150℃的范围的丙烯与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碳原子数2以上(但不包括碳原子数3)、优选为碳原子数2~8(但不包括碳原子数3)的一种或两种以上α烯烃的共聚物。作为共聚物,可以举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等。
[0147] 丙烯系聚合物只要可进行熔融纺丝,其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D-1238、230℃、载荷2160g)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1g/10分钟~1000g/10分钟的范围内,优选为5g/10分钟~500g/10分钟的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10g/10分钟~100g/10分钟的范围内。
[0148] (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
[0149] 本发明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优选由包含乙烯系聚合物和丙烯系聚合物的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形成。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中,通常包含丙烯系聚合物80质量%~99质量%、优选包含84质量%~96质量%,通常包含乙烯系聚合物20质量%~1质量%、优选包含16质量%~4质量%(其中,丙烯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100质量%)。
[0150] 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所含的乙烯系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密度处于0.94g/cm3~0.97g/cm3、更优选处于0.95g/cm3~0.97g/cm3、进一步优选处于0.96g/cm3~0.97g/cm3的范围的高密度聚乙烯。此外,只要具有纺丝性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表现伸长性的观点考虑,乙烯系聚合物的熔体流动速率(MFR:ASTM D-1238、190℃、载荷2160g)通常为0.1g/10分钟~100g/10分钟,更优选为0.5g/10分钟~5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g/10分钟~
30g/10分钟的范围内。
[0151] 关于上述烯烃系聚合物、乙烯系聚合物和丙烯系聚合物,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包含抗氧化剂、耐热稳定剂、耐候稳定剂、抗静电剂、增滑剂、防雾剂、润滑剂、染料、颜料、天然油、合成油、蜡、亲水剂等各种各样公知的添加剂作为任意成分。
[0152] 〔其他层〕
[0153]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根据用途可以具有一层或两层以上除弹性非织造布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以外的其他层。
[0154] 作为其他层,具体而言,可以举出针织布、机织布、除弹性非织造布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以外的非织造布、膜等。在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进一步层叠(贴合)其他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热压纹加工、超声波融合等热融合法,针刺、水喷等机械交织法,利用热熔粘接剂、氨基甲酸酯系粘接剂等粘接剂的方法、挤出层压等各种各样的方法。
[0155] 作为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具有除弹性非织造布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以外的非织造布时的非织造布,可以举出纺粘非织造布、熔喷非织造布、湿式非织造布、干式非织造布、干式浆粕非织造布、闪蒸纺丝非织造布、开纤非织造布等各种各样公知的非织造布。这些非织造布可以为伸缩性非织造布,也可以为非伸缩性非织造布。这里,非伸缩性非织造布是指,沿MD(非织造布的流动方向、纵方向)或CD(与非织造布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横方向)伸长后,不产生恢复应力的非织造布。
[0156] 作为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具有膜时的膜,从保持作为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特征的透气性和亲水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透气性(透湿性)膜。作为透气性膜,可以举出:具有透湿性的由聚氨酯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所构成的膜,将由包含无机微粒子或有机微粒子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拉伸而进行了多孔化的多孔膜等各种各样公知的透气性膜。作为用于多孔膜的热塑性树脂,优选为高压法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所谓LLDPE)、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它们的组合等聚烯烃。但是,在不需要保持非织造布层叠体的透气性和亲水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聚乙烯、聚丙烯、它们的组合等热塑性树脂的膜。
[0157] 〔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0158]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可以使用作为弹性非织造布的原料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作为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原料的烯烃系聚合物、以及根据需要所使用的添加剂,通过公知的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而制造。
[0159] 作为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一例,以下对使用具备至少二列纺丝装置的非织造布制造装置的方法进行说明。
[0160] 首先,通过第一列纺丝装置所具备的挤出机、根据需要用两个以上的挤出机,将烯烃系聚合物、根据需要为两种以上的烯烃系聚合物熔融,导入至具有具备多个纺丝孔(喷嘴)的喷头(模头)、根据需要的芯鞘结构的纺丝孔,进行排出。之后,将包含熔融纺丝后的烯烃系聚合物的长纤维导入至冷却室,利用冷却风进行冷却后,借助拉伸空气将长纤维拉伸(牵引),使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堆积在移动捕集面上。
[0161] 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列纺丝装置所具备的挤出机将包含低结晶性聚丙烯和α烯烃共聚物A的树脂组合物熔融,导入至具有具备多个纺丝孔(喷嘴)的喷头(模头)的纺丝孔,将树脂组合物排出。之后,将包含熔融纺丝后的树脂组合物的长纤维导入至冷却室,利用冷却风进行冷却后,借助拉伸空气将长纤维拉伸(牵引),使其堆积在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上,形成弹性非织造布。
[0162] 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第三列纺丝装置,将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堆积在弹性非织造布上。
[0163] 作为弹性非织造布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原料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只要为各个聚合物的软化温度或熔化温度以上、并且小于热分解温度就没有特别限定。喷头的温度与所使用的聚合物的种类有关,例如,使用丙烯系聚合物的情况下,通常可设定为180℃~240℃、优选为190~230℃、更优选为200~225℃的温度。
[0164] 冷却风的温度只要是聚合物固化的温度就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处于5℃~50℃,优选处于10℃~40℃,更优选处于15℃~30℃的范围。拉伸空气的风速通常处于100m/分钟~10,000m/分钟,优选处于500m/分钟~10,000m/分钟的范围。
[0165] 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优选具有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一部分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至少一部分热融合而成的结构。此时,在将弹性非织造布的至少一部分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至少一部分热融合前,可以使用轧辊进行预先压固。
[0166] 热融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从各种各样公知的方法中选择。例如,可以例示利用超声波等手段的方法、利用压纹辊的热压纹加工、利用热风穿透的方法等作为预接合方法。其中,从拉伸时高效拉伸长纤维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热压纹加工,其温度范围优选为60℃~115℃。
[0167] 在通过热压纹加工将层叠体的一部分热融合的情况下,通常,压纹面积率为5%~30%,优选为5%~20%,非压纹单元面积为0.5mm2以上,优选为4mm2~40mm2的范围。非压纹单元面积是指,在四周被压纹部包围的最小单元的非压纹部中,内接于压纹的四边形的最大面积。作为刻印的形状,可以举出圆形、椭圆、长圆、正方形、菱形、长方形、四边形、以这些形状为基础的连续的形状等。
[0168] <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
[0169] 本发明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为通过将上述非织造布层叠体拉伸而获得的具有伸缩性的非织造布层叠体。
[0170] 本发明的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可以通过将上述非织造布层叠体拉伸加工而获得。拉伸加工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应用以往公知的方法。拉伸加工的方法可以为部分拉伸的方法,也可以为整体拉伸的方法。此外,可以为单轴拉伸的方法,也可以为双轴拉伸的方法。作为沿机器的流动方向(MD)拉伸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使部分融合后的混合纤维通过两个以上的轧辊的方法。此时,可以通过使轧辊的旋转速度按机器的流动方向的顺序变快而将部分融合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拉伸。此外,也可以使用图1所示的齿轮拉伸装置进行齿轮拉伸加工。
[0171] 拉伸倍率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以上,并且优选为1000%以下,更优选为400%以下。
[0172] 单轴拉伸的情况下,优选机器的流动方向(MD)的拉伸倍率或与其垂直的方向(CD)的任一满足上述拉伸倍率。双向拉伸的情况下,机器的流动方向(MD)和与其垂直的方向(CD)中,优选至少一方满足上述拉伸倍率。
[0173] 通过以这样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加工,形成弹性非织造布和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长)纤维均被拉伸,但形成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层的长纤维因发生塑性变形而以上述拉伸倍率伸长(变长)。
[0174] 因此,将非织造布层叠体拉伸后,如果释放应力,则形成弹性非织造布的(长)纤维发生弹性恢复,形成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长纤维不发生弹性恢复而褶曲,使非织造布层叠体表现蓬松感。而且,由于形成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长纤维变细,因而柔软性和触感变佳,并且能够赋予伸长停止功能。
[0175] <纤维制品>
[0176] 本发明的纤维制品包含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或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纤维制品没有特别制限,可以举出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品等吸收性物品、卫生口罩等卫生物品、绷带等医疗物品、衣料原材料、包装材等。本发明的纤维制品优选包含本发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或伸缩性非织造布层叠体来作为伸缩构件。
[0177] [实施例]
[0178] 以下,基于实施例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物性值等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0179] (1)目付〔g/m2〕
[0180] 从非织造布层叠体采集6片流动方向(MD)为200mm、横方向(CD)为50mm的试验片。另外,采集部位设为MD、CD均为任意的3处(合计6处)。接着,使用上皿电子天平(研精工业公司制)分别测定所采集的各试验片的质量(g)。求出各试验片的质量的平均值。从所求出的平均值换算成每1m2的质量(g),将小数点后第1位四舍五入,从而作为目付〔g/m2〕。
[0181] (2)最大载荷〔N/50mm〕和最大载荷伸长率〔%〕
[0182] 从非织造布层叠体采集5片流动方向(MD)为200mm、横方向(CD)为50mm的试验片。关于该试验片,使用定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以夹头间100mm、拉伸速度100mm/分钟的条件进行拉伸试验。测定施加于试验片的最大载荷〔N/50mm〕。此外,测定最大载荷时的试验片的伸长率〔%〕。求出5片试验片的平均值,分别设为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最大载荷伸长率〔%〕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进行测定而求出。
[0183] (3)残余应变〔%〕
[0184] 从非织造布层叠体采集5片流动方向(MD)为200mm、横方向(CD)为50mm的试验片。关于该试验片,使用定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以夹头间100mm、拉伸速度100mm/分钟、拉伸倍率100%的条件进行拉伸后,立即以相同速度使其恢复至原长。进一步立即以相同速度以拉伸倍率100%的条件进行拉伸后,立即以相同速度使其恢复至原长,测定恢复时的应变。将对于5片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平均值作为残余应变(单位:%)进行评价。
[0185] (4)纺丝性
[0186] 目视观察纺粘非织造布制造装置的喷嘴面附近的纺丝状况,计数每5分钟的断线次数(单位:次/5分钟)。如果断线次数为0次/5分钟,则评价为“○”,发生断线而不足以采集非织造布时,评价为“×”。
[0187] (5)成型性
[0188] 压纹工序中,使金属辊运转5分钟,评价非织造布层叠体通过压纹辊时发生的附着状态。
[0189] ○:目视完全没有确认到附着的状态。
[0190] △:目视几乎没有确认到附着的状态。
[0191] ×:目视确认到附着的状态、或卷绕于压纹辊的状态。
[0192] (6)触感
[0193] 从非织造布层叠体采集1片流动方向(MD)为250mm、横方向(CD)为200mm的试验片。将该试验片以CD方向与图2所示那样的预热装置的辊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式插入,获得预热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立即以CD方向与图1所示那样的齿轮加工机的辊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式插入,获得MD方向(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流动方向)被齿轮拉伸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另外,预热以辊表面温度成为60℃的方式进行调整,齿轮加工机所搭载的齿轮辊以各直径为200mm、齿轮齿距为2.5mm、两辊的咬合深度为5.5mm的方式进行调整。关于如上获得的齿轮拉伸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评价者10人确认手触感,并以下述基准评价触感。
[0194] 3:10人中10人评价没有感到粗糙。
[0195] 2:10人中9~7人评价没有感到粗糙。
[0196] 1:10人中6~3人评价没有感到粗糙。
[0197] 0:10人中2~0人评价没有感到粗糙。
[0198] (7)压纹残存率〔%〕
[0199] 关于以与触感评价同样的方法获得的齿轮拉伸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进行利用SEM的形态观察,评价压纹的残存率。压纹残存率越高,触感越良好。压纹残存率使用下述式来算出。
[0200] 压纹残存率=未被破坏的压纹数/观察到的压纹数×100
[0201] 另外,将通过齿轮拉伸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利用SEM的压纹部的观察而未确认到压纹部中的开孔、纤维的脱离、压纹部与其边界上的纤维断裂的压纹部设为“未被破坏的压纹”。
[0202] (8)尿布穿戴性
[0203] 从非织造布层叠体切取流动方向(MD)为250mm、横方向(CD)为200mm的试验片。将该试验片以CD方向与图2所示那样的预热装置的辊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式插入,获得预热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立即以CD方向与图1所示那样的齿轮加工机的辊旋转方向一致的方式插入,获得MD方向(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流动方向)被齿轮拉伸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另外,预热以辊表面温度成为60℃的方式进行调整,齿轮加工机所搭载的齿轮辊以各直径为200mm、齿轮齿距为2.5mm、两辊的咬合深度为3.5mm的方式进行调整。从市售的尿布剥下非织造布,贴附如上获得的齿轮拉伸后的非织造布层叠体,评价者10人进行穿戴,以下述基准评价穿戴性。
[0204] 3:10人中10人评价没有移位。
[0205] 2:10人中9~7人评价没有移位。
[0206] 1:10人中6~3人评价没有移位。
[0207] 0:10人中2~0人评价没有移位。
[0208] (9)剥离强度〔N〕(耐卷筒粘连性)
[0209] 通过以下方法评价非织造布层叠体的耐卷筒粘连性。
[0210] 在2片重叠的非织造布层叠体上载置砝码4kg(10cm×10cm见方),在90℃的烘箱中保管2小时。保管2小时后,测定从烘箱取出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剥离强度。通过该测定设定了将非织造布层叠体以卷筒状态保管时的、由保管环境温度、压力等引起的粘连的容易度的指标。即,剥离强度越小,越不易粘连,耐粘连性高。剥离强度通过以下方法来测定。
[0211] 由从烘箱取出的重叠的非织造布层叠体采集2片流动方向(MD)为10.0cm、横方向(CD)为5.0cm的试验片。接着,切取15.0cm胶带“(株)寺冈制作所、布带No.159、50mm宽”,对于上述试验片的整面,以胶带的长边方向与试验片的流动方向(MD)一致的方式贴合。胶带与试验片的两面贴合,制作胶带/重叠的非织造布层叠体/胶带这样的三层结构。接着,将上述三层结构体的两面各自的胶带分别与低速伸长型拉伸试验机的上下夹头连接,以夹头间50mm、拉伸速度100mm/分钟的条件进行拉伸,从而测定重叠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剥离强度〔N〕。关于剥离强度,将2片试验片的平均值的小数点后第三位进行四舍五入,设为剥离强度。重叠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剥离强度,在被牢固地固定至引起基材破损的程度时,被设为“材破”。
[0212] [实施例1]
[0213] <低结晶性聚丙烯的合成>
[0214] 在带有搅拌机、内容积0.2m3的不锈钢制反应器中,以20L/h连续供给正庚烷,以15mmol/h连续供给三异丁基铝,进一步以锆计为6μmol/h连续供给使二甲基苯胺四(五氟苯基)硼酸盐、(1,2’-二甲基亚甲硅烷基)(2,1’-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3-三甲基甲硅烷基甲基茚基)二氯化锆、三异丁基铝和丙烯预先接触而获得的催化剂成分。
[0215] 在聚合温度70℃以使气相部氢浓度保持为8mol%、反应器内的总压保持为0.7MPa·G的方式连续供给丙烯和氢。
[0216] 在所得的聚合溶液中,添加SUMILIZER GP(住友化学社制)使其达到1000ppm,将溶剂去除,从而获得丙烯聚合物。
[0217] 所得的丙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1.2×104,Mw/Mn=2。此外,由NMR测定求得的[mmmm]为46摩尔%,[rrrr]/(1-[mmmm])为0.038,[rmrm]为2.7摩尔%,[mm]×[rr]/[mr]2为1.5。
[0218] <丙烯-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合成>
[0219] 在充分进行了氮置换的容量2000ml的聚合装置中,在常温装入833ml的干燥己烷、100g的1-丁烯、和三异丁基铝(1.0mmol)。之后,将聚合装置的内温升至40℃,导入丙烯后进行加压。之后,导入乙烯而将体系内压力调整为0.8MPa。
[0220] 接着,将含有0.001mmol二甲基亚甲基(3-叔丁基-5-甲基环戊二烯基)芴基二氯化锆和以铝换算计为0.3mmol的甲基铝氧烷(东曹FINECHEM公司制)的甲苯溶液添加于聚合器内。之后,将内温设为40℃,一边通过导入乙烯而将体系内压力保持为0.8Mpa一边进行20分钟聚合。之后,添加20ml的甲醇而将聚合停止。脱压后,在2升甲醇中将聚合物从聚合溶液析出,在真空下、130℃进行12小时干燥。
[0221] 所得的聚合物的丙烯含量为78摩尔%,乙烯含量为16摩尔%,1-丁烯含量为6摩尔%。熔点为161℃,结晶度为6%,拉伸弹性模量为23.5MPa。将如上获得的丙烯-乙烯-1-丁烯(C2/C3/C4)共聚物设为PEB-1。
[0222] <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
[0223] 使用 的挤出机将MFR(根据ASTM D1238在温度230℃、载荷2.16kg下测定)8.5g/10分钟、密度0.91g/cm3、熔点160℃的丙烯均聚物(以下,称为“聚合物I”)熔融,与其独立地,使用 的挤出机将MFR(根据ASTM D1238在温度230℃、载荷2.16kg下测定)
3
60g/10分钟、密度0.91g/cm 、熔点160℃的丙烯均聚物(以下,称为“聚合物II”)熔融。之后,使用具有可成型为“聚合物I”形成芯、“聚合物II”形成鞘那样的同芯的芯鞘复合纤维的纺丝喷头(模头、孔数2887孔)的纺粘非织造布成型机(捕集面上的与机器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800mm),以树脂温度和模头温度同为250℃、冷却风温度20℃、拉伸空气风速
3750m/分钟的条件利用纺粘法进行复合熔融纺丝,在捕集面上堆积由芯部与鞘部的质量比为10/90的同芯的芯鞘型复合纤维构成的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作为第一层。
[0224] 接着,在伸长性纺粘非织造布的堆积面上,堆积弹性非织造布作为第二层。具体而言,将上述工序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PEB-1以质量比95:5的比例预先掺混而得到原料,使用螺杆直径 的单轴挤出机将该原料熔融。之后,使用具有纺丝喷头(模头、孔数808孔)的纺粘非织造布成型机(捕集面上的与机器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800mm),以树脂温度与模头温度同为215℃、冷却风温度20℃、拉伸空气风速3750m/分钟的条件,利用纺粘法将熔融的原料进行熔融纺丝,使其堆积作为第二层。
[0225] 接着,利用与第一层同样的方法,将与第一层同样的芯鞘型复合纤维堆积在包含弹性非织造布的第二层上,作为第三层,制作三层结构的堆积物。将该堆积物通过压纹辊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压纹面积率18%、压纹温度70℃),制作总目付量为30.0g/m2、第一层和第2 2
三层的目付量分别为10.0g/m、第二层的目付量为10.0g/m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弹性非织造布层相对于整体所占的质量分率为33.3%)。
[0226]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27]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和残余应变均良好。
[0228] [实施例2]
[0229] 以质量比90:1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PEB-1,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7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30]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31]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和残余应变均良好。
[0232] [实施例3]
[0233] 以质量比80:2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PEB-1,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8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34]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35]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残余应变、压纹残存率、触感和穿戴性的评价均良好。此外,就耐卷筒粘连性的评价而言,试验中试验片没有破损(材破)而能够剥离,也是良好的。
[0236] [实施例4]
[0237] 以质量比60:4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PEB-1,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9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38]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39]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和残余应变均良好。此外,就耐卷筒粘连性评价而言,试验中试验片没有破损(材破)而能够剥离,也是良好的。
[0240] [实施例5]
[0241] 以质量比50:5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PEB-1,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10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42]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43]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和残余应变均良好。
[0244] [实施例6]
[0245] 将实施例1中合成的PEB-1设为Vistamaxx 2120(ExxonMobil公司制:乙烯-丙烯(C2/C3)共聚物、熔点162℃、结晶度10%、拉伸弹性模量30.9MPa),以质量比60:4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Vistamaxx2120,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105℃,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46]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47]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最大载荷伸长率和残余应变均良好。
[0248] [比较例1]
[0249] 将第二层变更为仅由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组成的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50]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51]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和最大载荷伸长率良好,但残余应变大,压纹残存率低,触感的评价低。此外,耐卷筒粘连性的试验中试验片破损(材破:11N以上),是耐卷筒粘连性差的结果。
[0252] [比较例2]
[0253] 以质量比40:6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与PEB-1,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12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54]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55]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和残余应变良好,但为最大载荷伸长率小的非织造布。
[0256] [比较例3]
[0257] <乙烯-1-丁烯共聚物的制造>
[0258] (催化剂溶液的调制)
[0259] 选取18.4mg三苯基碳 (四(五氟苯基))硼酸盐,加入5ml甲苯使其溶解,调制浓度为0.004毫摩尔/ml的甲苯溶液。此外,选取1.8mg〔二甲基(叔丁基酰胺)(四甲基-η5-环戊二烯基)硅烷〕二氯化钛,加入5ml甲苯使其溶解,调制浓度为0.001毫摩尔/ml的甲苯溶液。
[0260] 聚合开始时,选取0.38ml三苯基碳 (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的甲苯溶液、0.38ml〔二甲基(叔丁基酰胺)(四甲基-η5-环戊二烯基)硅烷〕二氯化钛的甲苯溶液,进一步加入4.24ml稀释用甲苯,调制三苯基碳 (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以B换算计为0.002毫摩尔/升、〔二甲基(叔丁基酰胺)(四甲基-η5-环戊二烯基)硅烷〕二氯化钛以Ti换算计为0.0005毫摩尔/升的甲苯溶液5ml,制成催化剂溶液。
[0261] (聚合)
[0262] 在充分进行了氮置换的容量1.5升的带搅拌叶的SUS制高压釜中,以23℃导入庚烷750ml。在该高压釜中,旋转搅拌叶,并且一边进行冰冷一边导入1-丁烯6g、氢150ml。接着,将该高压釜加热至100℃,进一步利用乙烯进行加压以使得总压成为6kg/cm2。高压釜的内压成为6kg/cm2后,通过氮压入1.0ml三异丁基铝(TIBA)的1.0毫摩尔/ml己烷溶液。然后,通过氮向高压釜中压入5ml上述催化剂的甲苯溶液而开始聚合。之后,用5分钟对高压釜进行温度调节以使内温成为100℃,并且直接进行乙烯的供给以使压力成为6kg/cm2。开始聚合5分钟后,通过泵将5ml甲醇装入高压釜而使聚合停止,将高压釜脱压至大气压。一边搅拌一边向反应溶液注入3升甲醇。将所得的包含溶剂的聚合物以130℃、13小时、600Torr(80000Pa)进行干燥。所得的聚合物的乙烯含量为88摩尔%,1-丁烯含量为12摩尔%。熔点为70℃,结晶度为24%,拉伸弹性模量为23.5MPa。将如上获得的乙烯-1-丁烯(C2/C4)共聚物设为EB-2。
[0263] <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
[0264] 为了形成第二层,以质量比60:4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和上述工序中合成的EB-2,但纺丝性明显差,以致没能获得非织造布层叠体。
[0265] [比较例4]
[0266] <丙烯-1-丁烯共聚物的制造>
[0267] 在充分进行了氮置换的2升高压釜中,装入900ml己烷、90g 1-丁烯,并加入1毫摩尔三异丁基铝,加热至70℃。之后,供给丙烯使总压为7kg/cm2G,加入0.30毫摩尔甲基铝氧烷、换算成Zr原子为0.001毫摩尔的以与上述PEB-1的制造例同样的方法制造的外消旋-二甲基亚甲硅烷基-双{1-(2-甲基-4-苯基茚基)}二氯化锆,连续供给丙烯而将总压保持为7kg/cm2G,同时进行30分钟聚合。聚合后,进行脱气并在大量的甲醇中回收聚合物,在110℃进行12小时减压干燥。所得的聚合物的丙烯含量为74摩尔%,1-丁烯含量为26摩尔%。熔点为77℃,结晶度为19%,拉伸弹性模量为217.3MPa。将如上获得的丙烯-1-丁烯(C3/C4)共聚物设为PB-3。
[0268] <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制造>
[0269] 以质量比60:4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与上述工序中合成的PB-3,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105℃而形成第二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70]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71]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伸长率小,残余应变大。
[0272] [比较例5]
[0273] 以质量比95:5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与AFFINITY PL 1850(陶氏化学公司制:乙烯-1-辛烯(C2/C8)共聚物、熔点100℃、结晶度35%、拉伸弹性模量75.4MPa),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80℃而形成第二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74]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75]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残余应变大。
[0276] [比较例6]
[0277] 为了形成第二层,以质量比60:4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与AFFINITY PL 1850(陶氏化学公司制:乙烯-1-辛烯(C2/C8)共聚物、熔点100℃、结晶度35%、拉伸弹性模量75.4MPa),但纺丝性明显差,以致没能获得非织造布层叠体。
[0278] [比较例7]
[0279] 为了形成第二层,以质量比60:4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与ENGAGE 8407(陶氏化学公司制:乙烯-1-辛烯(C2/C8)共聚物、熔点63℃、结晶度26%、拉伸弹性模量8.2MPa),但纺丝性明显差,以致没能获得非织造布层叠体。
[0280] [比较例8]
[0281] 以质量比80:20的比例掺混实施例1中合成的低结晶性聚丙烯与Prime Polypro S119(Prime Polymer公司制:聚丙烯(C3)均聚物、熔点160℃、结晶度50%、拉伸弹性模量1570MPa),并将压纹温度变更为85℃而形成第二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非织造布层叠体。
[0282] 如上获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几乎不会附着于压纹工序中的金属辊表面,成型性良好。此外,将非织造布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态时,也不发生卷筒粘连,可以容易地拉出。
[0283] 将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各物性的测定结果示于表1。所得的非织造布层叠体的最大载荷伸长率小,残余应变大,触感差。
[0284] [表1]
[0285]
[0286] 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46377号所公开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被引入本说明书中。关于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文献、专利申请以技术标准,以各文献、专利申请及技术标准通过参照而被引入时与具体且个别地记载的情况为同等程度地,通过参照而被引入本说明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