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同轴接触件的电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202102.5

文献号 : CN10742538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纪正

申请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同轴接触件的电连接器,同轴接触件包括后同轴部件和通过弹簧浮动设置于后同轴部件前端的前同轴部件,后同轴部件包括用于与相应电缆电连接的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包括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后端具有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内导体配合段,前同轴部件外导体的后端具有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外导体配合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浮动同轴接触件因电缆弯曲固定不能正常浮动而容易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同轴部件、后同轴部件及设置于前、后同轴部件之间的弹簧,后同轴部件包括用于与相应电缆电连接的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包括前端为插合端的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具有用于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内导体配合段,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具有用于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外导体配合段;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和设置于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内侧的第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具有用于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导向配合的导向孔,第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具有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多个接触弹性瓣,导向孔的最前端延伸至接触弹性瓣的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同轴接触件还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套筒,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之间设置有实现其二者相对固定的前绝缘体,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导向移动装配于所述接触件套筒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通过后绝缘体固定于接触件套筒或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之间具有径向浮动间隙,外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内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均能径向浮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外导体配合段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外导体弹性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内导体弹性瓣,内导体配合段与内导体弹性瓣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内导体配合段的后端部为球面结构或斜面倒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 7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通过~

后绝缘体固定于接触件套筒或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上,后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后端用于与电缆中心导体相连,后同轴部件外导体设置于后绝缘体的前侧并与接触件套筒导电接触,接触件套筒的后端用于与电缆外导体相连而实现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与电缆电连接。

9.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的同轴接触件。

~

说明书 :

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同轴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领域中的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同轴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因使用同轴接触件而称为同轴连接器组件,其一般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体及设置于插头中的至少一个插头同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体及设置于插座中的至少一个与插头同轴接触件适配的插座同轴接触件。现有的同轴接触件如中国专利CN101719613B公开的“同轴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电连接器”,该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同轴接触件,内导体、外导体及设置于内、外导体之间的绝缘体,外导体后侧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相应接触件安装孔中的接触件外壳,外导体与接触件外壳导向移动配合,外导体与接触件外壳之间设置有弹簧。使用时,内、外导体的后端连接电缆,该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前端对插,内导体、外导体整体克服弹簧作用力整体向后移动,保证本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之间的对接力。现有的这种同轴接触件存在的问题在于:当与适配同轴接触件对插时,内、外导体整体向后移动,导致内、外导体与电缆的连接处也整体后移,频繁的插拔使用,有可能会导致连接处的电缆松动,影响信号的稳定可靠传输;另外,当内、外导体后端连接电缆后,由于电缆一般需要捆扎弯曲及固定,此时电缆较粗或电缆弯曲半径较小时,同轴接触件就处于倾斜状态,并具有一定的张力,这会影响弹簧的自由伸缩,进而影响两个同轴接触件之间的可靠接触和信号传输。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接触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缆连接处随内、外导体移动而容易影响信号传输质量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同轴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同轴接触件的技术方案为:
[0005] 同轴接触件,包括前同轴部件、后同轴部件及设置于前、后同轴部件之间的弹簧,后同轴部件包括用于与相应电缆电连接的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包括前端为插合端的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具有用于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内导体配合段,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具有用于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外导体配合段。
[0006] 同轴接触件还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套筒,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之间设置有实现其二者相对固定的前绝缘体,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导向移动装配于所述接触件套筒中。
[0007] 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通过后绝缘体固定于接触件套筒或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上。
[0008] 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之间具有径向浮动间隙,外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内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均能径向浮动。
[0009] 外导体配合段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外导体弹性瓣。
[0010] 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内导体弹性瓣,内导体配合段与内导体弹性瓣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0011] 内导体配合段的后端部为球面结构或斜面倒角结构。
[0012] 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通过后绝缘体固定于接触件套筒或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上,后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后端用于与电缆中心导体相连,后同轴部件外导体设置于后绝缘体的前侧并与接触件套筒导电接触,接触件套筒的后端用于与电缆外导体相连而实现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与电缆电连接。
[0013] 本发明中电连接器的技术方案为:
[0014] 电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同轴接触件,同轴接触件包括前同轴部件、后同轴部件及设置于前、后同轴部件之间的弹簧,后同轴部件包括用于与相应电缆电连接的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包括前端为插合端的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具有用于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内导体配合段,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具有用于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外导体配合段。
[0015] 同轴接触件还包括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套筒,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之间设置有实现其二者相对固定的前绝缘体,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导向移动装配于所述接触件套筒中。
[0016] 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通过后绝缘体固定于接触件套筒或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上。
[0017] 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之间具有径向浮动间隙,外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内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均能径向浮动。
[0018] 外导体配合段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外导体弹性瓣。
[0019] 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内导体弹性瓣,内导体配合段与内导体弹性瓣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
[0020] 内导体配合段的后端部为球面结构或斜面倒角结构。
[0021] 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通过后绝缘体固定于接触件套筒或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上,后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后端用于与电缆中心导体相连,后同轴部件外导体设置于后绝缘体的前侧并与接触件套筒导电接触,接触件套筒的后端用于与电缆外导体相连而实现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与电缆电连接。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与适配同轴接触件对插时,本发明中,仅有前同轴部件通过弹簧进行浮动以保证对接力,后同轴部件则不动,因此与后同轴部件电连接的电缆也不会移动,这样就可以保证电缆连接处不会松动,进而可保证多次使用后的信号传输质量依然良好。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中电连接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图1中同轴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图1中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0026] 图4是图1中前同轴部件内导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与图1适配的适配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图5中适配同轴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发明中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插接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电连接器的实施例如图1 7所示:包括连接器壳体32,连接器壳体32中设置有连接~器绝缘体33,连接器壳体32外周防脱转动装配有用于与适配连接器锁紧配合的连接帽31。
连接器绝缘体33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安装孔,各接触件安装孔中均设置有同轴接触件34,本实施例中的同轴接触件34为插孔同轴接触件。
[0031] 同轴接触件34包括前同轴部件、后同轴部件和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接触件套筒4,后同轴部件设置于接触件套筒4上,前同轴部件与后同轴部件之间设置有实现前同轴部件浮动装配的弹簧7,因此可以在前后方向上轴向浮动。后同轴部件包括后同轴部件内导体
2、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后同轴部件内导体2通过后绝缘体3固定于接触件套筒4上,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设置于后绝缘体3的前侧并与接触件套筒4接触电连接,使用时在后同轴部件内导体2的后端连接电缆,在接触件套筒4的后端连接电缆,连接在接触件套筒后端的电缆通过接触件套筒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电连接。前同轴部件包括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14及固定设置于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14之间的前绝缘体9,弹簧7顶设在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与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之间。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
4导向移动配合,前同轴部件内导体14的后端具有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内导体配合段1,前同轴部件外导体的后端具有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接触配合的外导体配合段8,本实施例中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4之间具径向浮动间隙16,外导体配合段8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可以径向浮动,内导体配合段1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2可以径向浮动。其中外导体配合段8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可以径向浮动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外导体配合段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外导体弹性瓣,轴向劈槽的一端延伸至前同轴部件外导体的后端面上,这种被轴向劈槽分隔成弹性瓣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外导体弹性瓣伸入到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的内孔中并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的内孔壁接触配合,外导体弹性瓣可以通过自身的变形实现外导体配合段8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的径向浮动;内导体配合段1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可以径向浮动通过以下结构实现,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包括多个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内导体弹性瓣5,内导体配合段1与内导体弹性瓣5的内壁滑动接触配合,虽然内导体弹性瓣的外周顶在后绝缘体上,但是由于后绝缘体具有一定的柔性,一般PBT、尼龙或ABS等制成,在被内导体配合段施加作用力时可以产生一定的变形量,因此内导体配合段1可随前同轴部件外导体一起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2径向浮动,内导体配合段1的后端面为球面结构18,这一方面可以更利于前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偏摆浮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内导体偏摆浮动时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造成剪切。
[0032] 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10和设置于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10内侧的第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11,弹簧7顶在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10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6之间,第一前同轴部件外导体10具有用于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导向配合的导向孔13,第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具有被轴向劈槽分隔成的多个接触弹性瓣12,接触弹性瓣12用于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22内壁接触配合,第二前同轴部件外导体11还具有朝前的用于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端部顶压接触配合的外导体接触面,导向孔13的最前端端延伸至接触弹性瓣12的前侧,接触弹性瓣12的前端设置有倒角,导向孔
13的前端设置有引导倒角15,在与适配同轴接触件对插时,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22先与引导倒角15和导向孔13引导配合,然后才与接触弹性瓣12接触,这样就避免了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外导体22直接顶触在接触弹性瓣12上而损伤接触弹性瓣。前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前端为针式结构且设置有倒角17,适配同轴接触件的内导体23上设置有与前同轴部件内导体适配的接触孔。
[0033] 前同轴部件外导体、前绝缘体、前同轴部件内导体形成第一同轴通道,后同轴部件外导体、后绝缘体、后同轴部件内导体形成第二同轴通道,两个同轴通道可相互轴向移动,弹簧用来确保两个同轴通道的可靠连接及与适配同轴接触件间的可靠连接。本电连接器与适配电连接器20连接时,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21对插,第一同轴通道朝后移动,第二同轴通道不发生轴向移动,第一同轴通道移动过程中及停止后,两个同轴通道及两个同轴通道之间的过渡段传输特性保持不变。由于第二同轴通道的轴向位置不会变化,因而对相应的电缆不会影响插合及同轴接触件的传输性能。还由于第一同轴通道与第二同轴通道具有一定的径向容差,即第一同轴通道相对第二同轴通道可径向浮动,因而同轴接触件尾部的电缆弯曲不会造成第一同轴通道发生挠曲,因而就不会影响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的正常插合和第一同轴通道的轴向移动,进而不会影响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间的信号的正常传输,因此可以避免因电缆弯曲和固定带来的张力导致接触件倾斜、不能正常复位,保证接触件间的接触和信号传输质量。
[0034]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同轴接触件也可以是一个插针同轴接触件;电连接器也并不局限于圆形连接器,比如说连接器也可以为矩形连接器;外导体配合段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之间的径向浮动及内导体配合段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之间的径向浮动也可以不通过弹性瓣实现,比如说在外导体配合段与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之间设置弹簧触指来实现外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外导体的径向浮动,在内导体配合段与后同轴部件内导体之间设置弹簧触指来实现内导体配合段相对后同轴部件内导体的径向浮动;后同轴部件外导体与接触件套筒也可以一体设置;同轴接触件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说一个、两个或其它个数;在本同轴接触件未与适配同轴接触件对插时,前同轴部件也可以不与后同轴部件接触,当同轴接触件与适配同轴接触件对插后,前同轴部件才与后同轴部件接触。
[0035] 同轴接触件的实施例如图1 7所示:同轴接触件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各电连接器实~施例中所述的同轴接触件相同,在此不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