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样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78447.3

文献号 : CN1074301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保永研壱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摘要 :

自动取样器包括:具有使试样滞留在其内侧的容量且两端为尖端形状的针状件、具有开口部且通过将针状件的上端部插入到该开口部而使针状件和注射泵之间连通的第1接头、以及以与第1接头同样的构造将针状件和流动相送液流路之间连接的第2接头。通过相对于针状件的上端部装卸第1接头、第2接头,从而根据需要构成包含针状件在内的流路,执行取样动作、注射动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自动取样器,其包括:

针状件,其具有用于在内部积存试样的容量,且该针状件的两端为尖端形状;

针状件驱动机构,其将所述针状件保持为朝向铅垂方向,能够使所述针状件沿铅垂方向和水平面内方向移动;

注入口,其具有为了供所述针状件的下端插入而上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将所述针状件的下端插入该开口部,从而连接所述针状件;

注射泵,其进行液体的吸入和排出;

第1接头,其具有通往所述注射泵的吸入排出口且为了供所述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而下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将所述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该开口部,从而连接所述针状件,使所述注射泵和所述针状件之间相连通;

流动相送液流路,其用于输送流动相;

第2接头,其具有与所述流动相送液流路相连且为了供所述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而下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将所述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该开口部,从而连接所述针状件,使所述流动相送液流路和所述针状件之间相连通;

第1接头驱动机构,其通过使所述第1接头在所述针状件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从而进行所述第1接头相对于所述针状件的上端部的装卸;

第2接头驱动机构,其通过使所述第2接头在下端插入到所述注入口的所述针状件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从而进行所述第2接头相对于所述针状件的上端部的装卸;

切换机构,其对是否使输送流动相的送液装置与所述流动相送液流路相连,以及是否使通往将试样按成分分离的分析柱的分析流路和所述注入口之间相连通进行切换,该切换机构具有在将所述送液装置和所述流动相送液流路相连的同时使所述分析流路和所述注入口之间相连通的注射模式;以及控制部,其对所述针状件驱动机构、所述注射泵、所述第1接头驱动机构、所述第2接头驱动机构及切换机构进行控制,该控制部具有取样动作部、针状件移动动作部以及注射动作部,所述取样动作部构成为执行将所述针状件的下端插入到收纳有吸入对象的试样的试样容器内并将所述针状件的上端与所述第1接头相连、且利用所述注射泵将试样吸入到所述针状件内的取样动作,所述针状件移动动作部构成为在所述取样动作之后执行在所述针状件的上端与所述第1接头相连的状态下将所述针状件的下端与所述注入口相连的针状件移动动作,所述注射动作部构成为在所述针状件移动动作之后执行使所述第1接头从所述针状件的上端脱离并将所述针状件的上端与所述第2接头相连、且使所述切换机构成为所述注射模式的注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样器,其中,

所述针状件驱动机构具有将所述针状件保持为能够装卸的针状件保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取样器,其中,

该自动取样器还包括针状件设置部,该针状件设置部用于设置内部容量互不相同的多个所述针状件,所述针状件驱动机构利用所述针状件保持部保持被设置于所述针状件设置部的所述针状件中的、与要向所述分析流路注入的试样注入量相应的一个针状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取样器,其中,

在所述针状件外周面具有向其周向突起的突起部,

所述针状件保持部在上表面具有供所述突起部从上方嵌合而保持所述针状件的凹部,并且所述针状件保持部具有从侧面设置到所述凹部中央的、比所述针状件的外径大且比所述凹部内径小的宽度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取样器,其中,

在所述针状件外周面具有向其周向突起的突起部,

所述针状件保持部在上表面具有供所述突起部从上方嵌合而保持所述针状件的凹部,并且所述针状件保持部具有从侧面设置到所述凹部中央的、比所述针状件的外径大且比所述凹部内径小的宽度的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取样器,其中,

所述第2接头驱动机构是使所述第2接头在所述注入口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的机构,所述第1接头驱动机构具有:使所述第1接头在所述针状件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的机构;以及在所述针状件的下端与所述注入口相连时使所述第1接头从所述针状件的上方退避开的机构。

说明书 :

自动取样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从试样容器抽取要利用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试样并将其注入到通往分析柱的分析流路中的自动取样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使用了液相色谱仪的分析中,为了将多个试样按预定顺序自动导入分析柱而使用自动取样器。作为自动取样器,广泛使用采用了从试样容器抽取预定量的试样并将其全部注入流动相流动的分析流路中这样的所谓的全量注入方式的取样器。
[0003] 在采用全量注入方式进行试样的注入的情况下,首先,利用针状件从试样容器吸入预定量的试样,并使其滞留在与针状件的基端部相连的定量环(sample loop)内。之后,将针状件插入试样注入口并且利用流路切换阀进行流路的切换,从而将定量环插到输送流动相的送液装置和分析柱之间。由此,利用来自试样容器的流动相将滞留于定量环内的试样全部输送、导入分析柱(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另外,作为其他的注入方式,还有固定环注入方式。该方式是:利用针状件从试样容器吸入预定量的试样,并使其滞留在与针状件的基端部相连的试样吸入用的定量环内,之后,将针状件插入试样注入口,使所需量的试样滞留在经由流路切换阀连接的试样注入用的定量环内。之后,利用流路切换阀进行流路的切换,从而将试样注入用的定量环插在输送流动相的送液装置和分析柱之间。由此,利用来自试样容器的流动相将滞留于试样注入用的定量环内的试样输送、导入分析柱。
[0005] 对于所述两种注入方式,能够列举出以下这样的优点和缺点。首先,在全量注入方式的情况下,将滞留于定量环的试样全部注入到分析流路中,因此具有不存在试样的损失这样的优点。与之相对地,在固定环注入方式的情况下,将滞留于试样吸入用的定量环的试样的一部分废弃,因此在贵重的试样的情况下尤其成为缺点。
[0006] 另外,在全量注入方式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针状件的可动性,使与针状件的基端部相连的流路较长,导致死区容积较大,存在容易发生试样的扩散、梯度的滞后这样的缺点。另一方面,固定环注入方式的试样注入用的定量环是与针状件分开的,因此存在这样的优点:死区容积比全量注入方式的死区容积小,与全量注入方式相比,色谱的峰值成为尖锐的形状,分析速度也较快。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704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所述全量注入方式及固定环注入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下,能够导入分析柱进行分析的试样的量的最大值都由定量环的容量来决定。因此,需要根据试样的注入量来将试样注入用的定量环更换为具有最合适容量的定量环。但是,定量环的更换需要先将用于定量环的连接的配件卸下,之后更换为其他定量环,操作麻烦。
[0012]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变更用于暂时积存要导入分析柱的试样的容量,并且减小自动取样器内的死区容积。
[0013]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 本发明的自动取样器的一实施方式具有针状件、针状件驱动机构、注入口、注射泵、第1接头、流动相送液流路、第1接头驱动机构、第2接头、第2接头驱动机构、切换机构及控制部。
[0015] 针状件在内部具有用于积存试样的容量,且两端为尖端形状。针状件驱动机构将所述针状件保持为朝向铅垂方向,能够使针状件沿铅垂方向和水平面内方向移动。注入口具有为了供针状件的下端插入而上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将针状件的下端插入该开口部,从而连接针状件。注射泵进行液体的吸入和排出。第1接头具有通往注射泵的吸入排出口且为了供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而下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将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该开口部,从而连接针状件,使注射泵和针状件之间相连通。流动相送液流路用于输送流动相。第2接头具有与流动相送液流路相连且为了供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而下方开口的开口部,通过将针状件的上端插入该开口部,从而连接针状件,使流动相送液流路和针状件之间相连通。第1接头驱动机构通过使第1接头在针状件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从而进行第1接头相对于针状件的上端部的装卸。第2接头驱动机构通过使第2接头在下端插入到注入口的针状件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从而进行第2接头相对于针状件的上端部的装卸。
[0016] 切换机构对是否使输送流动相的送液装置与流动相送液流路相连,以及是否使通往将试样按成分分离的分析柱的分析流路和注入口之间相连通进行切换。该切换机构具有在将送液装置和流动相送液流路相连的同时使分析流路和注入口之间相连通的注射模式。
[0017] 控制部对针状件驱动机构、注射泵、第1接头驱动机构、第2接头驱动机构及切换机构进行控制。控制部具有取样动作部、针状件移动动作部以及注射动作部,取样动作部构成为执行将针状件的下端插入到收纳有吸入对象的试样的试样容器内并将针状件的上端与第1接头相连、且利用注射泵将试样吸入到针状件内的取样动作,针状件移动动作部构成为在取样动作之后执行在针状件的上端与第1接头相连的状态下将针状件的下端与注入口相连的针状件移动动作,注射动作部构成为在针状件移动动作之后执行使第1接头从针状件的上端脱离并将针状件的上端与第2接头相连、且使切换机构成为注射模式的注射动作。
[0018] 发明的效果
[0019] 在本发明的自动取样器的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具有使试样滞留在其内侧的容量且两端为尖端形状的针状件,根据需要相对于针状件端部装卸注入口、第1接头、第2接头,从而构成包含针状件在内的流路,因此,不需要用于使试样暂时滞留的定量环,能够减小死区容积,也不再需要更换定量环这样的麻烦操作。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表示自动取样器的一实施例和液相色谱仪的概略构成图。
[0021] 图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0022] 图3是表示该实施例的试样吸入时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图。
[0023] 图4是表示该实施例的试样吸入后向试样注入移行时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图。
[0024] 图5是表示该实施例的试样注入时的状态的概略构成图。
[0025] 图6是表示该实施例的试样注入的一系列动作的流程图。
[0026] 图7是表示该实施例的注入口及接头的构造的一例的剖视图。
[0027] 图8是表示实现该实施例的针状件驱动机构、第1接头驱动机构及第2接头驱动机构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0028] 图9是表示在所述构成中将第1接头配置在针状件上方的状态的图。
[0029] 图10是概略地表示用于自动进行针状件的装卸的构成的图。
[0030] 图11是表示针状件保持臂的构造的一例的立体图。
[0031] 图12是表示由针状件保持臂进行针状件的装卸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优选针状件驱动机构具有将针状件保持为能够装卸的针状件保持部。这样,能够更换容量不同的针状件,能够容易地进行试样的保持容量的变更。
[0033] 优选还包括针状件设置部,该针状件设置部用于设置内部容量互不相同的多个针状件,针状件驱动机构利用针状件保持部保持被设置于针状件设置部的针状件中的、与要向分析流路注入的试样注入量相应的一个针状件。这样,能够根据使用者设定的试样注入量自动使用具有适当内部容量的针状件。
[0034] 作为针状件保持部用于保持针状件的构成的一例,能够列举出这样的构成:在针状件外周面具有向其周向突起的突起部,针状件保持部在上表面具有供突起部从上方嵌合而保持针状件的凹部,并且针状件保持部具有从侧面设置到凹部中央的、比针状件的外径大且比凹部内径小的宽度的缺口。采用该构成,通过以下操作就能够完成针状件向针状件保持部的安装:使针状件保持部与针状件相对移动,以使针状件的比突起部靠下方的部分经由缺口到达凹部中央,之后,使针状件保持部相对于针状件上升,使突起部与凹部嵌合。另外,通过以下操作就能够完成针状件从针状件保持部的拆卸:使针状件保持部相对于针状件下降,使突起部从凹部脱离,之后,使针状件与针状件保持部沿水平方向相对移动,以使针状件穿过缺口。因而,容易进行针状件相对于针状件保持部的装卸。
[0035] 作为第2接头驱动机构,能够列举出使第2接头在注入口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的机构。在该情况下,第1接头驱动机构具有使第1接头在针状件的上方沿铅垂方向移动的机构、以及在针状件下端与注入口相连时使第1接头从针状件的上方退避开的机构。
[0036] 使用图1对自动取样器的一实施例的构成进行说明。
[0037] 用于从试样容器6吸入试样的针状件2被针状件驱动机构4保持在朝着铅垂方向的状态。在该实施例的自动取样器1中,能够将注射流路10或者流动相送液流路20的一端部相对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装卸。在注射流路10的一端部设有第1接头12,在流动相送液流路20的一端部设有第2接头22。通过将第1接头12、第2接头22相对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装卸,从而进行注射流路10或者流动相送液流路22的一端部相对于针状件2的装卸。针状件2的上端部2b与下端部2a同样地成为尖端形状,以便能够进行第1接头12、第2接头22的装卸。第1接头12及第2接头22的构造见后述。
[0038] 利用第1接头驱动机构14使第1接头12沿水平面内方向和铅垂方向移动。第2接头22设于后述的注入口18的上方,利用第2接头驱动机构24使该第2接头22沿铅垂方向移动。
[0039] 注射流路10的另一端与用于进行液体、气体的吸入和排出的注射泵8的吸入、排出口连通。由此,通过将第1接头12安装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从而能够使针状件2与注射泵8之间连通。从试样容器6吸入试样时,如图3所示,将第1接头12安装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而使针状件2与注射泵8之间连通,将针状件2的下端部2a插入试样容器6内,驱动注射泵8进行吸入,从而使吸入的试样滞留在针状件2内。针状件2使用具有当时的试样的吸入量以上的内部容量的针状件,以便能够将从针状件2的下端2a吸入的试样保持在针状件2内。
[0040] 流动相送液流路20的另一端与切换阀16的一个口(1)相连。流路20是用于输送由后述的送液泵28供给来的流动相的流动相送液流路。切换阀16是具有(1)-(6)这六个口的六通阀,口(2)与流动相供给流路26相连,同口(2)相邻的口(3)与通往分析柱32及检测器34的分析流路30相连。并且,同口(3)相邻的口(4)通往注入口18。通过将针状件2的下端部2a插入到注入口18,从而使切换阀16的口(4)和针状件2之间连通。切换阀16的口(5)及口(6)是封闭口,不与任何流路相连,且也不向大气开放。
[0041] 切换阀16是能够对彼此相邻的口之间的连接进行切换的二位阀,构成将流动相供给流路26选择性地与流动相送液流路20侧和分析流路30侧中的一者连接的切换机构。图1示出了口(1)和口(6)之间相连、口(2)与口(3)之间相连、口(4)与口(5)之间相连的状态。以下,将切换阀16的该状态称为装载模式。相反,将切换阀16的口(1)与口(2)之间相连、口(3)与口(4)之间相连、口(5)与口(6)之间相连的状态称为注射模式。
[0042] 在针状件2内吸入了试样之后(参照图3),在第1接头12安装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的状态下,能够将保持有试样的针状件2从试样容器6拔出并使其移动至注入口18的位置。在将针状件2的下端部2a插入注入口18并将针状件2的上端部2b与第2接头22相连的状态下,若将切换阀16从装载模式切换为注射模式,则如图5所示,由送液泵28供给来的流动相经由流动相送液流路20流经针状件2,由此,针状件2内的试样经由注入口18导入分析流路
30。
[0043] 这里,使用图7对第1接头12、第2接头22及注入口18进行说明。
[0044] 第1接头12及第2接头22分别具有下方开口的开口部12a、22a。开口部12a、22a的内周面以随着向下方去而内径变大的方式倾斜,其倾斜角比针状件2的上端部2b的外周面的倾斜角大。通往注射流路10的流路12b的端部设于开口部12a的底部,通往流动相送液流路22的流路22b的端部设于开口部22a的底部。流路12b、22b的内径比针状件2的上端部2b的前端的外径大,针状件2的上端部2b的前端侧的一部分插入流路12b、22b,流路12b、22b的边缘与上端部2b的外周面线接触,成为连接针状件2时的液密性得到提高的构造。
[0045] 注入口18具有上方开口的开口部18a,通往切换阀16的口(4)的流路18b的端部设于开口部18a的底部。与第1接头12、第2接头22同样地,注入口18也具有通过针状件2的下端部2a的外周面与流路18b的边缘之间线接触来提高连接针状件2时的液密性的构造。
[0046] 如图2所示,自动取样器1包括对针状件驱动机构4、第1接头驱动机构14、第2接头驱动机构24、切换阀16及注射泵8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6。控制部36包括取样动作部38、针状件移动动作部40及注射动作部42。取样动作部38构成为执行向针状件2内吸入试样的取样动作。针状件移动动作部40构成为在所述取样动作结束之后执行使针状件2向注入口18移动的动作。注射动作部42构成为在所述针状件移动动作完成之后将针状件2的上端与第2接头22连接并且将切换阀16切换为注射模式。控制部36例如包括设于自动取样器1的内部的计算机和存储信息的存储装置。取样动作部38、针状件移动动作部40及注射动作部
42的功能通过计算机执行被存储于构成控制部36的存储装置的程序而实现。
[0047] 使用图3~图5以及图6的流程图对该实施例的自动取样器1的一系列试样注入动作进行说明。
[0048] 在自动取样器1从期望的试样容器6吸入试样之前,如图5所示,针状件2的上端部2b与第2接头22相连,针状件2的下端与注入口18相连,切换阀16成为注射模式,在针状件2内流有流动相。当成为应该注入试样的时刻时,如图3所示,将切换阀16切换为装载模式之后,使第2接头22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脱离,将第1接头12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相连。在该状态下,使针状件2向期望的试样容器6的位置移动,将针状件2的下端部2a插入试样容器6内。之后,驱动注射泵8进行吸入,从而使预定量的试样滞留在针状件2内。
[0049] 接着,如图4所示,在针状件2的上端部2b与第1接头12相连的状态下,将针状件2从试样容器6拔出,并使其向注入口18的位置移动,将针状件2的下端部2a与注入口18相连。在该状态下,使第1接头12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脱离,并使其从针状件2的上方的位置退避开。此时,切换阀16为装载模式,因此通往注入口18的口(4)与封闭口(5)连通,即便使第1接头12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脱离,试样仍然会继续滞留在针状件2内。
[0050] 之后,如图5所示,将第2接头22与针状件2的上端部2b相连,将切换阀16切换为注射模式。切换阀16切换为注射模式,并将流动相送液流路20及针状件2插到流动相供给流路26和分析流路30之间。由此,来自流动相供给流路26的流动相经由流动相送液流路20供给到针状件2,将针状件2内的试样导向分析流路30。被导入到分析流路30的试样在分析柱32内按成分被分离开,由检测器34进行检测。
[0051] 接着,使用图8及图9对实现针状件驱动机构4、第1接头驱动机构14及第2接头驱动机构24的构成的一例进行说明。
[0052] 在可沿水平面内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部44支承有沿铅垂方向配置的滚珠丝杠46。滚珠丝杠46在马达48的作用下旋转。在滚珠丝杠46安装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1水平臂50。
第1水平臂50构成为随着滚珠丝杠46的旋转而沿着滚珠丝杠46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而不是随着滚珠丝杠46的旋转而旋转。
[0053] 在第1水平臂50的下方与第1水平臂50隔开间隔地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针状件保持臂58。针状件保持臂58固定于第1水平臂50,与第1水平臂50一起沿铅垂方向移动。针状件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在针状件保持臂58的前端侧。针状件保持臂58将针状件2保持为能够装卸的构造见后述。
[0054] 水平移动部44、滚珠丝杠46、马达48、第1水平臂50及针状件保持臂58实现了针状件驱动机构4。
[0055] 沿铅垂方向配置的滚珠丝杠52被支承在第1水平臂50和针状件保持臂58之间。滚珠丝杠52在马达54的作用下旋转。在滚珠丝杠52安装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2水平臂56。第2水平臂56构成为随着滚珠丝杠52的旋转而沿着滚珠丝杠52在铅垂方向上移动,而不是随着滚珠丝杠52的旋转而旋转。
[0056] 如图9所示,在第2水平臂56的前端部安装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1接头保持臂72,该第1接头保持臂72能够以旋转轴70为中心地在水平面内转动。旋转轴70在马达74的作用下旋转。在第1接头保持臂72的前端部安装有第1接头保持臂72,通过第1接头保持臂72的转动而成为第1接头12从针状件2的正上方的位置离开的状态(图8的状态)和第1接头12位于针状件2的正上方的位置的状态(图9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0057] 水平移动部44、滚珠丝杠46、马达48、第1水平臂50、滚珠丝杠52、马达54、第2水平臂56及第1接头保持臂72实现了第1接头驱动机构14。采用该构成,在针状件2的上端部与第1接头12相连的状态下,能够使针状件2向注入口18的位置或期望的试样容器6的位置移动,根据需要,能够使第1接头12从针状件2的正上方的位置退避开。
[0058] 用于使第2接头22在注入口18的正上方的位置沿铅垂方向移动的第2接头驱动机构24利用滚珠丝杠支承部62、滚珠丝杠64、马达66及第2接头保持臂来实现。滚珠丝杠支承部62将滚珠丝杠64支承为朝向铅垂方向且能够旋转。滚珠丝杠64在马达66的作用下旋转。第2接头保持臂68随着滚珠丝杠64的旋转而沿着滚珠丝杠64在铅垂方向上移动。
[0059] 接着,使用图10~图12对针状件保持臂58将针状件2保持为能够装卸的构造进行说明。
[0060] 如图10所示,该实施例的自动取样器在装置内的针状件保持臂58的移动范围内设有针状件设置部76,在该针状件设置部76可设置内部容量互不相同的多个针状件2。针状件设置部76具有收纳针状件2的下部的纵孔。针状件2的上部从针状件设置部76的孔向上方突出。在针状件2的上部设有向外周方向突出的圆环状的环60作为突起部。在针状件保持臂58的前端部上表面设有供设于针状件2的环60嵌合的凹部58a。针状件保持臂58使环60嵌合于凹部58a而保持针状件2。
[0061] 如图11所示,在针状件保持臂58的一侧面设有比针状件2的外径稍大的宽度的开口58b(缺口)。开口58b到达凹部58a的中央。在向针状件保持臂58安装针状件2时,使针状件保持臂58在比针状件2的环60靠下方的位置沿水平方向移动,直到针状件2经由开口58b到达凹部58a的中央。然后,如图12所示,在针状件2到达凹部58a的中央之后,使针状件保持臂58上升,从而使环60与凹部58a嵌合。
[0062] 相反,欲使针状件2从针状件保持臂58脱离时,在将针状件2的下部插入到针状件设置部76的纵孔之后,使针状件保持臂58下降,直到针状件保持臂58比环60靠下方,使针状件保持臂58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将针状件2从针状件保持臂58的开口58b拔出。
[0063] 采用所述构成,能够自动进行针状件2相对于针状件保持臂58的装卸。由此,装置能够自动更换适当的针状件2,以便使用具有例如与使用者设定的试样注入量相应的内部容量的针状件2。
[0064] 附图标记说明
[0065] 1、自动取样器;2、针状件;2a、针状件下端部;2b、针状件上端部;4、针状件驱动机构;6、试样容器;8、注射泵;10、注射流路;12、第1接头;14、第1接头驱动机构;16、切换阀;18、注入口;20、流动相送液流路;22、第2接头;24、第2接头驱动机构;26、流动相供给流路;
28、送液泵;30、分析流路;32、分析柱;34、检测器;36、控制部;38、取样动作部;40、针状件移动动作部;42、注射动作部;44、水平移动部;46、52、64、滚珠丝杠;48、54、66、74、马达;50、第
1水平臂;56、第2水平臂;58、针状件保持臂;58a、凹部;58b、开口;60、环;62、滚珠丝杠支承部;68、第2接头保持臂;70、旋转轴;72、第1接头保持臂;76、针状件设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