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导管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01788.5

文献号 : CN1074384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塚本俊彦三木章裕

申请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气囊导管,其不会使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部的外径变粗,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气囊导管(1)中,气囊(10)的内侧突出部(72)配置在外轴(20)的间隙部(81),而且,外轴(20)的外侧突出部(80)配置在气囊(10)的间隙部(71)。通过使气囊(10)的后端(12)与外轴(20)的前端(21)相互咬入,从而能够容易地扩大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面积,不会使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部(14)的外径变粗,能够提高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强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气囊导管,具备气囊和紧固于上述气囊的后端的外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气囊的上述后端以及上述外轴的前端,分别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内侧突出部与上述外侧突出部之间的间隙部,当将上述气囊与上述外轴紧固在一起时,上述气囊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气囊的上述外侧突出部沿轴向插入上述外轴的上述间隙部,而且,上述外轴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外轴的上述外侧突出部沿轴向插入上述气囊的上述间隙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上述外轴的上述间隙部的、上述气囊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气囊的上述外侧突出部,设有隆起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导管,其特征在于,

在配置于上述气囊的上述间隙部的、上述外轴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外轴的上述外侧突出部,设有隆起部。

说明书 :

气囊导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气囊导管。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公知有对形成于血管、消化器官内的狭窄部进行扩张而使血液、消化液的流动恢复的治疗用气囊导管,以及通过使气囊扩张至血管壁、消化器官壁并固定从而容易操作插入到内部的导丝等医疗器械的固定用气囊导管。这种气囊导管主要具备:作为扩张体的气囊;紧固于气囊的后端的外轴;以及插入到气囊和外轴的内部的内轴。一般地,内轴用于使导丝插通,设置在外轴与内轴之间的扩张管腔为了使用于对气囊进行扩张的液体(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流通而使用。
[0003] 在气囊的后端与外轴的前端的紧固强度较弱的情况下,气囊导管为了使狭窄部扩张,或者为了使其固定于血管壁、消化器官壁,在使气囊扩张时,存在气囊的后端从外轴的前端脱落的问题。
[0004]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公知有利用作为其他部件的热收缩性管从外周包覆气囊的后端和外轴的前端,来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的气囊导管(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以及通过在气囊的后端与外轴的前端之间设置相互倾斜切割的重合的部分,来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的气囊导管(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2)。
[0005]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气囊导管中,由于使作为其他部件的热收缩管从外周包覆,因此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部的外径变粗,其结果,存在气囊导管的通过性下降之类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气囊导管中,尽管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部的外径不会变粗,但在扩大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面积上存在界限,从而在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上存在界限。尤其是,在对气囊施加了高压的情况下,存在气囊的后端从外轴的前端脱落的可能性。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56297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375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提出的方案,课题是提供一种气囊导管,其不会使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部的外径变粗,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3]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列举的方案来解决。
[0014] 本发明的方案1是一种气囊导管,具备气囊和紧固于上述气囊的后端的外轴,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气囊的上述后端以及上述外轴的前端,分别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以及形成于上述内侧突出部与上述外侧突出部之间的间隙部,上述气囊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气囊的上述外侧突出部配置在上述外轴的上述间隙部,而且,上述外轴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外轴的上述外侧突出部配置在上述气囊的上述间隙部。
[0015] 本发明的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气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上述外轴的上述间隙部的、上述气囊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气囊的上述外侧突出部,设有隆起部。
[0016] 本发明的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气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于上述气囊的上述间隙部的、上述外轴的上述内侧突出部或者上述外轴的上述外侧突出部,设有隆起部。
[0017] 发明的效果
[0018] 在本发明的方案1的气囊导管中,在气囊的后端以及外轴的前端分别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以及形成于内侧突出部与外侧突出部之间的间隙部,气囊的内侧突出部或者气囊的外侧突出部配置在外轴的间隙部,而且,外轴的内侧突出部或者外轴的外侧突出部配置在气囊的间隙部。因此,能够容易地扩大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面积,不会使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部的外径变粗,能够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另外,由于使气囊的后端与外轴的前端相互咬入,因此即使在对气囊施加了高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气囊的后端从外轴的前端脱落的可能性。
[0019] 在本发明的方案2的气囊导管中,在配置于外轴的间隙部的、气囊的内侧突出部或者气囊的外侧突出部,设有隆起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面积,而且,利用隆起部相对于外轴的间隙部的锚固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
[0020] 在本发明的方案3的气囊导管中,在配置于气囊的间隙部的、外轴的内侧突出部或者外轴的外侧突出部,设有隆起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扩大气囊与外轴的紧固面积,而且,利用隆起部相对于气囊的间隙部的锚固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囊与外轴的紧固强度。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整体图的图。
[0022] 图2是放大了图1的A部的图。
[0023] 图3是将图2所示的气囊以及外轴相互分离后的状态的图。
[0024]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一部分的图,是图2的变形例。
[0025]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一部分的图。图5(A)是图2的变形例,图5(B)是图4的变形例。
[0026] 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一部分的图。图6(A)是图2的变形例,图6(B)是图4的变形例。
[0027] 图7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一部分的图。图7(A)是图6(A)的变形例,图7(B)是图6(B)的变形例。
[0028] 图8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一部分的图。图8(A)是图7(A)的变形例,图8(B)是图7(B)的变形例。
[0029] 图9是图3的变形例。
[0030] 图10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的整体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参照图1~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1进行说明。在图1中,图示左侧成为向体内插入的前端侧(远位侧),右侧成为由医生等手术者操作的后端侧(近位侧、基端侧)。图2是放大了图1的A部的图,图3是为了容易理解而将图2所示的气囊以及外轴相互分离后的状态的图。
[0032] 气囊导管1例如是为了对狭窄部进行扩张并进行治疗而使用的治疗用气囊导管。如图1所示,气囊导管1主要包括气囊10、外轴20、内轴30、前端片40、加强体50以及接合管
60。
[0033] 对狭窄部进行扩张的气囊10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具有位于气囊10前端的前端安装部11以及位于气囊10后端的后端安装部12。前端安装部11经由前端片40而紧固于内轴30的前端,后端安装部12紧固于外轴20的前端21。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气囊10的前端安装部11直接紧固于内轴30的方式,由内轴30和前端片40夹住前端安装部11。
[0034] 外轴20是管状的部件,该管状的部件构成为了对气囊10进行扩张而用于供给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的扩张管腔26。外轴20从前端侧开始依次包括前端外轴部22、导丝端口部23、中间外轴部24以及后端外轴部25。前端外轴部22和中间外轴部24是由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聚酯弹性体等树脂构成的管。导丝端口部23是相互紧固前端外轴部22、中间外轴部24以及内轴30的部分。
[0035] 在前端外轴部22插入内轴30,在前端外轴部22与内轴30之间形成有上述的扩张管腔26。
[0036] 后端外轴部25是称为所谓海波管的金属制的管状部件。后端外轴部25的前端插入中间外轴部24的后端而被紧固。在后端外轴部25的后端安装有接合管60。若从能够安装于接合管60的加压器(未图示)供给用于对气囊10进行扩张的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则液体通过扩张管腔26而对气囊10进行扩张。此外,后端外轴部25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不锈钢(SUS302、SUS304)、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
[0037] 内轴30在内部形成用于插入导丝的导丝管腔31。另外,内轴30的后端紧固于外轴20的导丝端口部23,由此形成后端侧导丝端口32。手术者能够从该后端侧导丝端口32进行导丝的更换。
[0038] 如后文所述,在内轴30的前端紧固有前端片40。前端片40由柔软的树脂形成。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使用聚氨酯、聚氨酯弹性体等。另外,前端片40在前端具有前端侧导丝端口41。
[0039] 在后端外轴部25的前端的内周安装有加强体50。加强体50是剖面为圆形且朝向前端而直径变细的锥形状的金属制的线材。加强体5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不锈钢(SUS304)、Ni-Ti合金等超弹性合金。该加强体50通过中间外轴部24和导丝端口部23而延伸至前端外轴部22。
[0040] 如图3(A)所示,在气囊10的后端12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70;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72;以及形成于外侧突出部70与内侧突出部72之间的间隙部71。另外,如图3(B)所示,在外轴20的前端21,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80、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82、以及形成于外侧突出部80与内侧突出部82之间的间隙部81。
[0041] 本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1中,气囊10的内侧突出部72配置在外轴20的间隙部81,而且,外轴20的外侧突出部80配置在气囊10的间隙部71(参照图2)。换言之,在气囊10的后端12和外轴20的前端21的紧固部14,在径向上依次层叠有外轴20的内侧突出部82、气囊10的内侧突出部72、外轴20的外侧突出部80、以及气囊10的外侧突出部70。
[0042] 这样,通过使气囊10的后端12与外轴20的前端21相互咬入,从而能够容易地扩大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面积,不会使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部14的外径变粗,能够提高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强度。其结果,即使在手术者对气囊10施加了高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气囊10的后端12从外轴20的前端21脱落的可能性。
[0043] 接着,参照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2进行说明。图4是图2的变形例。若仅对与气囊导管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气囊导管2中,气囊10的外侧突出部70配置在外轴20的间隙部81,而且,外轴20的内侧突出部82配置在气囊10的间隙部71(参照图4)。换言之,在气囊10的后端12与外轴20的前端21的紧固部14a,在径向上依次层叠有气囊10的内侧突出部72、外轴20的内侧突出部82、气囊10的外侧突出部70、以及外轴20的外侧突出部80。
[0044] 在气囊导管2的紧固部14a,与气囊导管1的紧固部14相同地,成为气囊10的后端12与外轴20的前端21相互咬入的结构。因此,能够容易地扩大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面积,不会使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部14a的外径变粗,能够提高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强度。其结果,即使在手术者对气囊10施加了高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气囊10的后端12从外轴20的前端21脱落的可能性。
[0045] 接着,参照图5(A)以及图5(B)对第三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3A、3B进行说明。图5(A)是图2的变形例。图5(B)是图4的变形例。若仅对与气囊导管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气囊导管3A中,如图5(A)所示,隆起部74设置在外轴20a的间隙部81a所配置的气囊10a的内侧突出部72的后端。隆起部74由与内侧突出部72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径向上比内侧突出部72厚。换言之,隆起部74的厚度X1比内侧突出部72的厚度X2厚(X1>X2)。
[0046] 同样,若仅对与气囊导管2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气囊导管3B中,如图5(B)所示,隆起部74a设置在外轴20a的间隙部81a所配置的气囊10b的外侧突出部70的后端。隆起部74a由与外侧突出部70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径向上比外侧突出部70厚。换言之,隆起部74a的厚度X3比外侧突出部70的厚度X4厚(X3>X4)。
[0047] 这样,通过在外轴20a的间隙部81a配置设于内侧突出部72或者外侧突出部70的后端的隆起部74、74a,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气囊10a、10b与外轴20a的紧固面积,而且,利用隆起部74、74a相对于外轴20a的间隙部81a的锚固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囊10a、10b与外轴20a的紧固强度。
[0048] 接着,参照图6(A)以及图6(B)对第四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4A、4B进行说明。图6(A)是图2的变形例。图6(B)是图4的变形例。若仅对与气囊导管1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气囊导管4A中,如图6(A)所示,隆起部84设置在气囊10c的间隙部71a所配置的外轴20b的外侧突出部80的前端。隆起部84由与外侧突出部80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径向上比外侧突出部80厚。换言之,隆起部84的厚度X5比外侧突出部80的厚度X6厚(X5>X6)。
[0049] 同样,若仅对与气囊导管2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气囊导管4B中,如图6(B)所示,隆起部84a设置在气囊10c的间隙部71a所配置的外轴20c的内侧突出部82的前端。隆起部84a由与内侧突出部82相同的材料形成,在径向上比内侧突出部82厚。换言之,隆起部84a的厚度X7比内侧突出部82的厚度X8厚(X7>X8)。
[0050] 这样,通过在气囊10c的间隙部71a配置设于外侧突出部80或者内侧突出部82的前端的隆起部84、84a,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气囊10c与外轴20b、20c的紧固面积,而且,利用隆起部84、84a相对于气囊10c的间隙部71a的锚固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囊10c与外轴20b、20c的紧固强度。
[0051] 接着,参照图7(A)以及图7(B)对第五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5A、5B进行说明。图7(A)是图6(A)的变形例。图7(B)是图6(B)的变形例。若仅对与气囊导管4A、4B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在气囊导管5A中,如图7(A)所示,除了隆起部84以外,在配置于外轴20d的间隙部81a的气囊10d的内侧突出部72的后端还设有隆起部74。此外,隆起部74与在图5(A)中说明的气囊导管3A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52] 同样,若仅对与气囊导管4B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气囊导管5B中,如图7(B)所示,除了隆起部84a以外,在配置于外轴20e的间隙部81a的气囊10e的外侧突出部70的后端还设有隆起部74a。此外,隆起部74a与在图5(B)中说明的气囊导管3B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0053] 这样,通过在气囊10d、10e的间隙部71a配置设于外侧突出部80或者内侧突出部82的前端的隆起部84、84a,而且,在外轴20d、20e的间隙部81a配置设于内侧突出部72或者外侧突出部70的后端的隆起部74、74a,从而能够进一步扩大气囊10d、10e与外轴20d、20e的紧固面积,而且,利用隆起部84、84a相对于气囊10d、10e的间隙部71a的锚固效应、以及隆起部74、74a相对于外轴20d、20e的间隙部81a的锚固效应,能够进一步提高气囊10d、10e与外轴
20d、20e的紧固强度。
[0054] 此外,在气囊导管3A~5B中,在气囊10a、10d的内侧突出部72的后端设有一个隆起部74,在气囊10b、10e的外侧突出部70的后端设有一个隆起部74a,在外轴20b、20d的外侧突出部80的前端设有一个隆起部84,在外轴20c、20e的内侧突出部82的前端设有一个隆起部84a。该隆起部74、74a、84、84a的个数、位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图8(A)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6A中,在气囊10f的间隙部71b配置设于外轴20f的外侧突出部80的前端与中间的两个隆起部84、85,在外轴20f的间隙部81b配置设于气囊10f的内侧突出部72的中间与后端的两个隆起部74、75。另外,也可以在图8(B)所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
6B中,在气囊10f的间隙部71b配置设于外轴20f的内侧突出部82的前端与中间的两个隆起部84a、85a,在外轴20f的间隙部81b配置设于气囊10f的外侧突出部70的中间与后端的两个隆起部74a、75a。
[0055] 此外,隆起部74、74a、75、75a、84、84a、85、85a只要是能够得到锚固效应的形状,则不限定于图5(A)~图8(B)所示的形状。
[0056] 另外,也可以代替上述的隆起部74、74a、75、75a、84、84a、85、85a,而如图9(A)、图9(B)所示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7那样,在气囊10d的间隙部71b设置凹凸形状的内周面76,在外轴20d的间隙部71b设置凹凸形状的内周面86。
[0057] 具体而言,如图9(A)所示,在气囊10g的后端12,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70a、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72a、以及形成于外侧突出部70a与内侧突出部72a之间且具有凹凸形状的内周面76的间隙部71c。另外,如图9(B)所示,在外轴20g的前端21,设有在轴向上延伸的外侧突出部80a、在轴向上延伸的内侧突出部82a、以及形成于外侧突出部80a与内侧突出部82a之间且具有凹凸形状的内周面86的间隙部81c。此外,图9(A)、图9(B)与图
3(A)、图3(B)相同,是表示为了有助于理解而将气囊10g以及外轴20g相互分离后的状态的图。
[0058] 这样,通过在气囊10g的间隙部71c设置内周面76,在外轴20g的间隙部81c设置内周面86,并使该内周面76与内周面86相互紧固,从而能够扩大气囊10g与外轴20g的紧固面积,其结果,能够提高气囊10g与外轴20g的紧固强度。
[0059] 接着,图10中对第八实施方式的气囊导管8进行说明。在图10中,图示左侧成为向体内插入的前端侧(远位侧),右侧成为由医生等手术者操作的后端侧(近位侧、基端侧)。此外,在气囊导管8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与第一~第七实施方式中叙述的气囊导管1~7相同的符号是指相同的部件。
[0060] 气囊导管8例如是通过使气囊扩张至血管壁、消化器官壁并固定,从而容易操作插入到内部的导丝等医疗器械的固定用气囊导管。如图10所示,气囊导管8主要包括气囊10、外轴20、第一内轴34、第二内轴33、加强体50以及接合管62。
[0061] 第二内轴33遍及气囊导管8的全长地插入外轴20。能够将导丝插入第二内轴33。为了容易插入导丝,在外轴20的后端以及第二内轴33的后端连接有接合管62。在第二内轴33的前端设有第一前端口33a,在第二内轴33的后端经由接合管62而设有第一插入口64。
[0062] 第一内轴34与第二内轴33平行地从气囊导管5的中途至前端插入于外轴20。与第二内轴33相同,第一内轴34中也能够插入导丝。在第一内轴34的前端设有第二前端口34a,在第一内轴34的后端设有第二插入口34b。
[0063] 外轴20和第一内轴34及第二内轴33由热塑性树脂形成,例如能够使用聚酰胺、聚酰胺弹性体、聚烯烃、聚酯、聚酯弹性体、尼龙等树脂。
[0064] 第二内轴33遍及气囊导管8的全长地延伸,因此具有手术者难以更换第二内轴33较长地插入到内部的导丝的缺点,反之,在向第二内轴33插入了导丝时,利用该导丝提高气囊导管8的刚性,具有手术者容易将气囊导管8向前端方向推入的优点。另外,第一内轴34不会从气囊导管8的中途过度延伸至前端,因此具有手术者容易更换插入到内部的导丝的优点,反之,即使将导丝插入第一内轴34,也仅使气囊导管8的前端侧提高刚性,具有在手术者将气囊导管8向前端方向推入时,气囊导管8在刚性急剧变化的第一内轴34的第二插入口34b附近折弯的缺点。在气囊导管8中,由于具备第一内轴34和第二内轴33这双方,因此成为如下结构:例如在将第一导丝插入到第二内轴33的状态下,手术者能够立即更换插入到第一内轴34的第二导丝,而且容易将气囊导管8向前端方向推入。
[0065] 如图10所示,固定于血管壁、消化器官壁的气囊10由树脂制的部件构成,具有位于气囊10前端的前端安装部11、以及位于气囊10后端的后端安装部12。前端安装部11紧固于第一内轴34以及第二内轴33,后端安装部12紧固于外轴20的前端21。
[0066] 虽然未图示,但为了对气囊10进行扩张而用于供给造影剂、生理盐水等的液体的扩张管腔设置在外轴20与第一内轴34以及第二内轴33之间。在接合管62设有能够安装加压器(未图示)的液体供给口66。从该液体供给口66供给的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经由扩张管腔而供给至气囊10,对气囊10进行扩张。
[0067] 另外,在气囊导管8,且在外轴20与第二内轴33之间,插入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由金属构成的加强体50。加强体50的前端延伸至比第一内轴34的第二插入口34b靠前端侧。
[0068] 气囊导管8与气囊导管1~7相同,通过使气囊10的后端12与外轴20的前端21相互咬入,从而能够容易地扩大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面积,不会使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部14的外径变粗,能够提高气囊10与外轴20的紧固强度。其结果,即使在手术者对气囊10施加了高压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气囊10的后端12从外轴20的前端21脱落的可能性。
[0069] 符号的说明
[0070] 1~8—气囊导管,10~10g—气囊,11—气囊的前端,12—气囊的后端,14、14a—紧固部,20~20g—外轴,30—内轴,33—第二内轴,34—第一内轴,40—前端片,50—加强体,60、62—接合管,70、70a—气囊的外侧突出部,71、71a、71b、71c—气囊的间隙部,72、72a—气囊的内侧突出部,74、74a、75、75a—隆起部,76—内周面,80、80a—外轴的外侧突出部,
81、81a、81b、81c—外轴的间隙部,82、82a—外轴的内侧突出部,84、84a、85、85a—隆起部,
86—内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