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869445.7

文献号 : CN10744387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邱诗妍

申请人 : 温州华正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属于凹版印刷机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能够缓解墨桶中油墨粘稠度变高、结痂的现象。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油墨盘和墨桶,所述油墨盘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处连接有气动隔膜泵,墨桶轴向水平放置,所述墨桶中部轴向轴承连接有转轴,上述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转盘,所述转盘包括周向均布在转轴上的若干支撑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转盘上且相互对称的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扰动板且扰动板沿转轴径向设置,所述墨桶上部设置有和出油口连接的进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位于和转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扰动板的正上方,所述墨桶的下部设置有和气动隔膜泵连接的出油管道。

权利要求 :

1.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油墨盘(15)和墨桶(3),所述油墨盘(15)上设置有出油口(151)和进油口(152),所述进油口(152)处连接有气动隔膜泵(23),其特征是:所述墨桶(3)轴向水平放置,所述墨桶(3)中部轴向轴承连接有转轴(31),所述转轴(31)周向均布若干支撑杆(311),所述支撑杆(311)内沿支撑杆(311)轴向设置有空腔(3111),所述空腔(3111)内填充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空腔(3111)体积的水(3112),所述支撑杆(311)远离转轴(31)的端部沿转轴(31)轴向设置有扰动板(312),所述墨桶(3)上部设置有和出油口(151)连接的进油管道(301),所述进油管道(301)位于和转轴(31)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扰动板(312)的正上方,所述墨桶(3)的下部设置有和气动隔膜泵(23)连接的出油管道(3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扰动板(312)的两侧均设置有储油槽(3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扰动板(312)和墨桶(3)之间设置有过滤筒罩(316),所述过滤筒罩(316)位于进油管道(301)正下方开设有进油孔(3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筒罩(316)上设置有过滤口(318),所述过滤口(318)外设置过滤筛网(318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311)两侧设置有固定环(314),所述固定环(314)和所有扰动板(3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墨桶(3)和气动隔膜泵(23)共同设置在一推车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油墨盘(15)一侧设置有溢流槽(153),所述溢流槽(153)下设置有连接溢流管(15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油墨盘(15)上表面、墨桶(3)内表面均涂覆有特氟龙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墨桶(3)底部设置有泄油阀(303)。

说明书 :

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凹版印刷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凹版印刷机是使用凹版进行印刷的机器。印版的图文部分凹陷,而空白部分与印版滚筒的外圆在同一平面上。通过对印版下凹的图文部分涂敷油墨,利用刮墨刀或其他方式去除多余的油墨,然后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油墨被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过程。凹版印刷层次清晰、墨层厚实鲜艳、墨色均匀、能够真实再现原稿效果,而且印刷速度快,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印刷方式之一。
[0003] 凹版印刷机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保持其油墨盘中的油墨的良好的流动性,从而避免因油墨的沉淀和黏结导致的印刷品印刷质量较差的现象。而企业内通常都会采用在油墨盘下外设周转桶加输料泵的方式对油墨盘进行循环输送油墨,以此让油墨始终保持良好的流动性。
[0004] 例如,公告号为CN204773979U的中国专利供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机用油墨循环装置,包括均由塑料制成的墨槽与墨桶;所述墨槽底部的排墨口与溢墨口分别通过排墨管与溢墨管连通墨桶;所述墨桶还通过带有气动隔膜泵的进墨管与墨槽接通;所述墨桶内部设有用于过滤杂质的过滤网并且墨桶底部设有排放口。这种循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将墨槽中的油墨导入墨桶中,然后再用气动隔膜泵抽出,其存在以下缺点:大量的油墨进入到墨桶中后,仅在气动隔膜泵所在区域的油墨会产生流动,而墨桶的其它区域几乎不会产生流动,这就使得墨桶中大部分的油墨会产生沉淀、黏结,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油墨的循环利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其能够缓解墨桶中油墨粘稠度变高、结痂的现象。
[0006]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油墨盘和墨桶,所述油墨盘上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进油口处连接有气动隔膜泵,其特征是:所述墨桶轴向水平放置,所述墨桶中部轴向轴承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周向均布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转轴的端部沿转轴轴向设置有扰动板,所述墨桶上部设置有和出油口连接的进油管道,所述进油管道位于和转轴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扰动板的正上方,所述墨桶的下部设置有和气动隔膜泵连接的出油管道。
[0008] 通过上述方案,油墨盘中的油墨从出油口处经过进油管道进入墨桶中,然后大量的油墨流到进油管道正下方的扰动板上让扰动板绕着转轴不停的转动,转动的扰动板又会将油墨倾倒在墨桶中并储存在墨桶底部并浸没处于墨桶底部的扰动板,而墨桶底部的扰动板会向上转动并将油墨扬起,从而利用油墨落入墨桶时的势能带动扰动板转动来对墨桶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提高其流动性,避免墨桶中油墨的黏结。而后墨桶中的油墨经由气动隔膜泵在其的吸入到油墨盘中进行再利用,如此往复。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内沿支撑杆轴向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空腔体积的水。
[0010] 通过上述方案,当位于进油管道正下方的扰动板向下转动时,用于连接该扰动板的支撑杆内的水将会向下流动并充盈在其连接扰动板处的端部,从而该支撑杆的转矩变大,有利于支撑杆带动扰动板转动;而当支撑杆转动至进油管道另一侧并高于转轴后,支撑杆内的水会向转轴的方向流动,使得该处支撑杆的转矩变小,能够更加轻易的被转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扰动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储油槽。
[0012] 通过上述方案,当油墨从油墨盘中进入到墨桶中时,油墨流到进油管道正下方的扰动板上并存储在扰动板上侧的储油槽内,这使得扰动板上将会存留更多的油墨,从而使扰动板获得更大的转动惯性;而位于进油管道正下方的扰动板下侧的出油槽,在向下转动至墨桶底部时会在再次抬升时将墨桶中的油墨储存其中并继续向上抬升,直到该扰动板转动至墨桶上方倾斜并将储油槽内的油墨逐渐倾出,重力减小,阻力降低。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扰动板和墨桶之间设置有过滤筒罩,所述过滤筒罩位于进油管道正下方开设有进油孔。
[0014] 通过上述方案,油墨从进油管道落下之后从进油孔中进入到过滤罩筒,然后从过滤罩筒的底部渗出进入墨桶内,从而进入墨桶内的油墨都需事先经过过滤筒罩的过滤之后才能进入墨桶,并且过滤筒罩内的扰动板在对油墨进行扰动的同时也能提高过滤筒罩对油墨的过滤效果。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罩上设置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外设置过滤筛网。
[0016] 通过上述方案,随着扰动板的不断转动,过滤筒罩内的油墨不断部被扬起和扰动,使得一部分的油墨会从过滤口进入到过滤筛网中,从而油墨中的杂质会存留在过滤筛网中。
[0017]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两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和所有扰动板固定连接。
[0018] 通过上述方案,将所有的扰动板均连接在固定环上,起到加强和固定作用。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墨桶和气动隔膜泵共同设置在一推车上。
[0020] 通过上述方案,将墨桶和气动隔膜泵设置一起,方便使用和转移。
[0021]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盘一侧设置有溢流槽,所述溢墨槽下设置有连接溢流管。
[0022] 通过上述方案,溢流槽用于防止油墨盘中油墨的液位过高而导致的油墨溢出。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盘上表面、墨桶内表面均涂覆有特氟龙材料。
[0024] 通过上述方案,特氟龙材料具有很强的不粘连性,从而能够使得油墨不会在油墨盘和墨桶的表面产生黏结的现象。
[0025] 进一步的,所述墨桶底部设置有泄油阀。
[0026] 通过上述方案,泄油阀用于在设备搁置时将其内的油墨排出然后清洗。
[0027]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 1、利用油墨落入墨桶时的势能带动扰动板转动来对墨桶中的油墨进行搅拌,提高其流动性,避免墨桶中油墨的黏结。而后墨桶中的油墨经由气动隔膜泵在其的吸入到油墨盘中进行再利用;
[0029] 2、油墨从进油管道落下之后从进油孔中进入到过滤罩筒,然后从过滤罩筒的底部渗出进入墨桶内,从而进入墨桶内的油墨都需事先经过过滤筒罩的过滤之后才能进入墨桶,并且过滤筒罩内的扰动板在对油墨进行扰动的同时也能提高过滤筒罩对油墨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实施例一用于体现印刷机压印结构的示意图;
[0031] 图2为实施例二用于体现油墨循环装置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32] 图3为实施例二用于体现墨桶内部结构额示意图;
[0033] 图4为实施例三用于体现支撑杆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34] 图5为实施例四用于体现电机和转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0035] 图6为实施例五用于体现PLC控制器和液位传感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6] 图中,1、机架;11、烘箱;12、压印辊;13、印刷辊;14、油墨辊;15、油墨盘;151、出油口;152、进油口;153、溢流槽;154、溢流管;2、基座;21、轮子;22、把手;23、气动隔膜泵;231、PLC控制器;3、墨桶;301、进油管道;302、出油管道;303、泄油阀;304、高位液位传感器;305、低位液位传感器;31、转轴;311、支撑杆;3111、空腔;3112、水;312、扰动板;313、储油槽;314、固定环;315、电机;316、过滤筒罩;317、进油孔;318、过滤口;3181、过滤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 实施例一,一种凹版印刷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烘箱11,机架1之间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压印辊12,压印辊12下设置有印刷辊13,印刷辊13和压印辊12之间留有极小的间隙,该印刷辊13上设置有用于印刷图文的凹版,在印刷辊13下抵触设置有油墨辊14,油墨辊14下设置盛有油墨的油墨盘15,并且该油墨辊14浸在油墨中。
[0039] 工作原理:
[0040] 将待印刷的薄膜穿入压印辊12和印刷辊13之间的间隙中,从而使得压印辊12和印刷辊13之间间接的抵触连接。然后通过外部动力装置驱动以印刷辊13转动,从而印刷辊13将会带动下方油墨辊14和上方的压印辊12一起转动。油墨辊14浸润在油墨中,从而转动的油墨辊14会使其表面覆盖一层油墨,进而油墨辊14上的油墨会沾到与其抵触并相对转动的印刷辊13表面,并且该油墨同时也会将凹陷的图文部分填满。最后在压印辊12的压力下将图文部分中存储的油墨印刷到薄膜上。
[0041] 实施例二,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体统,基于实施例一,如图2和3所示,油墨盘15上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材料,在油墨盘15下设置基座2,基座2底部设置有轮子21,基座2一侧设置有把手22,基座2上设置有轴向水平设置的墨桶3和气动隔膜泵23。
[0042] 墨桶3内轴向轴承连接有转轴31,转轴31周向均布若干支撑杆311,支撑杆311远离转轴31的端部沿转轴31轴向设置有扰动板312,扰动板312沿转轴31周向设置,在扰动板312的两侧均设置有储油槽313;在转盘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每根支撑杆311上的固定环314。墨桶3内表面涂覆有特氟龙材料。
[0043] 扰动板312和墨桶3之间设置有过滤筒罩316,过滤筒罩316位于进油管道301正下方开设有进油孔317。过滤筒罩316上设置有过滤口318,过滤口318外设置过滤筛网3181。
[0044] 墨桶3上部设置有进油管道301且该进油管道301位于和转轴31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扰动板312的正上方,墨桶3的底部设置有出油管道302,出油管道302和气动隔膜泵23相连接;油墨盘15底部设置有出油口151,其与进油管道301连接,侧部设置有进油口152,其与气动隔膜泵23连接。油墨盘15一侧设置有溢流槽153,溢墨槽下设置有连接溢流管154。
[0045] 墨桶3底部还设置有泄油阀303。
[0046] 具体实施说明为:
[0047] 使用时,油墨盘15中的油墨从出油口151流出,经过进油管道301流入墨桶3并直接落在处于进油管道301正下方的扰动板312(将该位置上扰动板312上方的储油槽313命为正面的储油槽313,下方的出油槽命为背面的储油槽313)正面的储油槽313内,油墨对扰动板312的冲击以及积累在储油槽313内的油墨对扰动板312重力的增加会让转盘产生转动,当扰动板312从进油管道301正下方逐渐向下转动时,扰动板312发生倾斜,导致储油槽313内的油墨倾出,然后流入墨桶3中并存留在墨桶3中,该扰动板312继续转动并进入到墨桶3内存留的油墨内,直到该扰动板312从墨桶3中油墨的另一侧被抬升至油墨液面以上,并且该扰动板312背面的储油槽313会将油墨扬起。从而,通过进入到墨桶3油墨液面一下的扰动板
312对油墨的扰动以及从墨桶3中油墨中出来的扰动板312将油墨扬起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墨桶3中油墨的扰动作用,以避免油墨变的粘稠。存储在墨桶3中的油墨最终会通过气动隔膜泵23输送回有油墨盘15内进行循环利用。油墨盘15上表面、墨桶3内表面均涂覆有特氟龙材料,从而缓解油墨对油墨盘15和墨桶3的粘连。溢流槽153能够防止油墨盘15中油墨的液位过高而导致的油墨溢出。
[0048] 墨桶3的清洗:在凹版印刷机的使用过程中,单个凹版印刷机所印刷的油墨通常都不会变更,以免混色,但是如若需要更换或是设备长期搁置时,就需要进行清洗。这时,可以先将泄油阀303打开,然后向油墨盘15中灌输清洗液,让其顺着进油管道301对墨桶3进行清洗,最后从泄油阀303处排出,加上在油墨盘15上表面、墨桶3内表面均涂覆有特氟龙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油墨盘15以及墨桶3的清洗效率。
[0049] 实施例三,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在支撑杆311内沿支撑杆311轴向设置有空腔3111,空腔3111内填充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空腔3111体积的水3112。
[0050] 当位于进油管道301正下方的扰动板312向下转动时,用于连接该扰动板312的支撑杆311内的水3112将会向下流动并充盈在其连接扰动板312处的端部,从而该支撑杆311的转矩变大,有利于转盘的转动;而当支撑杆311转动至进油管道301另一侧并高于转轴31后,支撑杆311内的水3112会向转轴31的方向流动,使得该处支撑杆311的转矩变小,能够更加轻易的被转动。
[0051] 实施例四,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转轴31上连接有驱动转轴31转动的电机315。
[0052] 当墨桶3中的油墨过于粘稠等特殊情况下,利用油墨势能不足以带动转盘转动,从而通过电机315来驱动转轴31,间接驱动转盘转动来对墨桶3中的油墨进行扰动,提高油墨的流动性。
[0053] 实施例五,一种凹版印刷机油墨循环利用系统,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在墨桶3中设置有低位液位传感器305和高位液位传感器304且二者均与一PLC控制器231电连接,并且该PLC控制器231与气动隔膜泵23电连接。
[0054] 目的在于,当墨桶3中油墨的液位过低,表明气动隔膜泵23的流量过大,这就会导致油墨盘15中的油墨量过多,使得油墨盘15中处于上层的油墨流动性降低,形成结痂;当墨桶3中油墨液位过高,表明气动隔膜泵23的流量过小,墨桶3中的油墨超负荷,从而使得转盘对油墨的扰动作用降低,并且墨桶3中的油墨液位过高,间接表明油墨盘15中的油墨液位过低,很容易让油墨辊14和油墨的接触不良,间接导致印刷辊13无法获得足够的油墨。为此,本实施例能够在墨桶3中油墨液位过低或者过高时通过低位液位传感器305和高位液位传感器304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231,然后让PLC控制器231来控制气动隔膜泵23的流量,从而让墨桶3中油墨的液位始终处于合适的位置。
[005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