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581090.1

文献号 : CN1075094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任海简曙光张倩媚王俊石守侠唐军务刘锦红沈彤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南中科绿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本发明首先根据珊瑚岛礁恶劣的环境条件,再基于前期对南海诸岛植被和土壤调查研究的基础,筛选出适合热带珊瑚岛礁种植的草海桐、海刀豆、厚藤、单叶蔓荆、过江藤和鬣刺等6种乡土植物(包含灌、草、藤3种类型,且有固氮的豆科植物),并参照西沙群岛的自然海滨植物种植,再通过挖种植穴、放置农家基肥和椰糠、放保水剂、袋苗泡水、放复合肥、施加少量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调节pH),再加干浮萍(增加C源),回填沙或客土、养护等系列方法的最优组合,2个月左右植物存活率均达90%以上,可基本覆绿,形成近自然植被,发挥一定防风固沙功能,且养护相对简单。

权利要求 :

1.一种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 olia Cham.)、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和鬣刺(Spinifex littoreus);

b、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3行海刀豆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海刀豆和厚藤,并点缀鬣刺、过江藤和单叶蔓荆;

c、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再放保水剂;将植物袋苗泡水、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回填部分珊瑚沙;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然后施加3-5mg/m2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再放干浮萍10g/株,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d、种植完成后,首次浇水至饱和含水量,之后逐步减少浇水,至植物生长形成近自然植被;

所述的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30cm×30cm,种植穴中按

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再放保水剂5g/株;所述的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

说明书 :

一种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珊瑚岛礁植被恢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背景技术:
[0002] 珊瑚岛礁是指由海里的珊瑚礁砂堆填而成的人工或天然珊瑚岛(礁)(含裸滩)。这类珊瑚岛礁缺少真正的土壤及肥力(有机质含量仅约0.15%,全N和P含量仅约0.02%),且有高盐(含盐量>3‰)、强碱(pH值>9.0)、高温、强光、干旱(0-30cm的含水量约5%)等极端环境特点,稳定性和保水性差,相当于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普通植物在珊瑚岛礁上极难存活、定居。
[0003] 珊瑚岛礁建设近自然植被的方法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是:找出珊瑚岛礁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科学的方法解除这些限制因子;再通过科学的物种筛选、繁育、驯化、种植、配置及养护管理方法,快速建成珊瑚岛礁近自然植被,达到快速覆绿、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并且维护成本低的目的。本发明筛选的6种骨干植物介绍如下:
[0004] 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也称羊角树,是草海桐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植物(或小乔木),高1-3m,枝直径0.5-1cm,常中空。叶螺旋状排列,大部分集中于分枝顶端,无柄或具短柄,匙形至倒卵形,长10-22cm,宽4-8cm,基部楔形,顶端圆钝,平截或微凹,全缘,或边缘波状,稍肉质。聚伞花序腋生。苞片和小苞片小;花梗与花之间有关节;花萼无毛,筒部倒卵状,裂片条状披针形;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核果卵球状,白色而无毛或有柔毛。花果期4-12月。分布于华南及太平洋岛屿的沿海沙滩,石砾地。性喜高温、潮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性佳、抗强风、耐旱、耐寒,耐强光;抗污染及病虫危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是典型的滨海植物,常倚在珊瑚礁岸或与其他滨海植物聚生于海岸边,迎着大海生长,是滨海沙地(特别是南海诸岛)常见植物。
[0005]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马鞭草科蔓性灌木。具地面匍匐茎,节处常生不定根。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通常钝圆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花和果实的形态特征同原变种。花期7-8月,果期8-10月。适应海滩沙地生活条件。广布于沿海岸边,可作为海滨防沙造林树种。单叶蔓荆性强健,根系发达,耐寒,耐旱,耐瘠薄,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极快,匍匐茎着地部分生须根,能很快覆盖地面,抑制其他杂草生长。单叶蔓荆自然分布于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沿海沙地,自然植物群落覆盖能力很强,一旦形成群落后,具有很强的抗风、抗旱、抗盐碱能力。在园林绿化上可孤植也可群植,形成庞大的植物群落,覆盖丘陵薄地、瓦砾等劣质土壤地表。目前仅有少量人工种植使用。
[0006] 厚藤(Ipomoea pes-caprae):又名马鞍藤,为旋花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全株光滑;茎极长而匍匐地面;叶互生,厚革质,叶片的先端则是明显凹陷或是接近2裂,形如马鞍,叶长4-8cm,宽4-10cm,具长柄,长达12cm。花期全年不断,以夏季最盛;聚伞花序,花冠紫红色,直径约8cm。花萼多数是5片,宿存、离生,椭圆形或是宽卵形;花冠辐射对称,粉红色至浅紫红色,漏斗状,5浅裂,长3.0~6.5mm。蒴果球形,2室,光滑无毛,直径9-16mm,刚开始呈黄绿色,成熟时则转为棕褐色。种子4枚,黑褐色。性喜高温、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性佳,抗风、耐旱性佳,而耐寒性和耐阴性稍差,具有美化海岸及固沙功能。多生长在海滨沙滩上及路边。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太平洋岛屿。
[0007] 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为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一种粗壮草质藤本,茎极长而匍匐地面。羽状复叶具3小叶,小叶倒卵形、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5-8cm,宽4.5-7cm,先端通常圆,截平、微凹或具小凸头,基部楔形至近圆形,侧生小叶基部常偏斜,两面均被长柔毛;叶柄长2.5-7cm;小叶柄长5-8mm。总状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达30cm;花1-3朵聚生于花序轴近顶部的每一节上;花冠紫红色,旗瓣圆形,长约2.5cm,顶端凹入,翼瓣镰状,具耳,龙骨瓣长圆形,弯曲,具线形的耳。荚果线状长圆形,长8-12cm,宽2-2.5cm,厚约
1cm,可食;种子椭圆形。花果期几乎全年。性喜高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碱、干旱,生长快,根系发达,有很好的抗风及固沙功能。多生长在海滨沙滩上,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含西沙群岛)。目前,尚未被用于珊瑚岛礁的绿化。
[0008] 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别称为水黄芹,马鞭草科多年生匍匐草本或藤本,有木质宿根,多分枝,节处常生不定根。耐阴;全株有紧巾西字状短毛。单叶对生;过江藤近无柄;叶片匙形,倒卵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基部狭楔形,叶缘中部以上有锐锯齿,先端钝或近圆形,两面均被毛。穗状花序腋生,圆柱形或卵形,具长1-7cm的花序醒;苞片宽倒卵形;花萼膜质;花冠白色、粉红色至紫红色;雄蕊4,着生于花完管的中部。时实淡黄色,内藏于花萼内,成熟时分裂为2个小坚果。花、果期6-10月。常生长在海拔300-1880-(2300)米的山坡、平地、河滩等湿润地方。没有人使用过这个种用于珊瑚岛礁的绿化。
[0009] 鬣刺(Spinifex littoreus):为禾本科多年生刚硬草本,固砂植物之一。叶强硬如刺,内卷;花单性异株;雄小穗有1-2小花,近无柄,生于具长柄的穗状花序上,花序复结成伞形花序,为刺状的苞片所围绕;雌小穗集结成一大圆头状花序,有放射状、长芒状的穗状花序,每一穗状花序仅有一小穗在基部;雌雄小穗的颖和外稃均膜质,惟雌性的较大。产热带亚洲和大洋洲,在我国南部至台湾的滨海沙地上有分布。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于珊瑚岛礁上快速建成近自然植被,不仅达到快速覆绿和生态固沙目的,同时实现景观优化和美化,以及很低的后期维护成本。
[0011] 本发明的在热带珊瑚岛礁营建近自然植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 a、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 alia maritima)、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和鬣刺(Spinifex littoreus);
[0013] b、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3行海刀豆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海刀豆和厚藤,并点缀鬣刺、过江藤和单叶蔓荆;
[0014] c、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然后在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再放保水剂;将植物袋苗泡水、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回填部分珊瑚沙;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然后施加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再放干浮萍,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0015] d、种植完成后,首次浇水至饱和含水量,之后逐步减少浇水,至植物生长形成近自然植被。
[0016] 一般种植完成后,大概2个月左右就可形成近自然植被,存活率可达90%以上。
[0017] 优选,所述的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30cm,种植穴中按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再放保水剂5g/株;所述的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
[0018] 所述的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添加量优选为3-5mg/m2。
[0019] 所述的干浮萍的添加量优选为10g/株。
[0020] 本发明首先根据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适合珊瑚岛礁种植的草海桐、厚藤、海刀豆、过江藤、单叶蔓荆和鬣刺等6种植物,再通过挖种植穴、放农家基肥和椰糠、放保水剂、袋苗泡水、放复合肥、施加少量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再加干浮萍。回填沙或客土,维护,2个月左右6种植物的生长效果较好,可形成近自然植被,且管护相对简单,存活率均达90%以上。
[0021] 本发明使用的6种植物搭配、挖穴、袋苗泡水的种植体系,远比一般在滨海沙地种植植物方法有效,且养护成本低(少浇水、干浮萍可为植物生长提供化感促进作用,腐烂后可作肥料),存活率高,覆绿及固沙效果好,且节省时间和成本,可以大规模种植并推广应用,特别对环境恶劣的珊瑚岛礁植被重建或类似环境的海岛与海岸带植物恢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厚藤和海刀豆种植效果。
[0023] 图2是厚藤和过江藤种植效果。
[0024] 图3是实施例11的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和过江藤的种植效果。
[0025] 图4是实施例12的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和鬣刺的种植效果。
[0026] 图5是实施例15的草海桐、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过江藤和鬣刺的种植效果。
[0027] 图6是实施例16的草海桐、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过江藤和鬣刺的种植效果。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实施案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找出珊瑚岛礁的植物生长限制性因子。由于珊瑚岛礁缺少真正的土壤及肥力(有机质、全N和P含量仅为大陆普通土壤的1/10-1/2),且有高盐、强碱(pH值9.0-10.0)、高温、强光、干旱(0-30cm含水量约5%)等极端环境特点,稳定性和保水性差,生境极端恶劣,普通植物极难生长、定居。因此,我们先通过研究,找出珊瑚岛礁的植物生长限制性因子,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解除这些限制因子,从而使一些适应性好的植物能生长、定居。
[0030] 本发明筛选出植物种类6个: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和鬣刺(Spinifex littoreus);其中海刀豆、过江藤很少见,未见应用于珊瑚岛礁的报道。海刀豆和过江藤在珊瑚岛礁上的种植效果见图1和图2。
[0031] 单一物种也能成活,但从病虫害防治、改良土壤效果、景观效果、物种多样性、维护成本以及更贴近自然植被来看,还是组合配置较好,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灌、草、藤组合效果较好,然后选用了海刀豆、过江藤等一些很少人认识,未见在珊瑚岛上使用过的植物种类,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并根据环境特点,不断尝试添加各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物质,以促进生长,降低维护成本等。
[0032] 实施例1:
[0033] 地点:在海南省一个珊瑚岛礁:
[0034] 1、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厚藤(Ipomoea pescaprae)和过江藤(Phyla nodiflora)。
[0035] 2、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厚藤,并点缀过江藤。
[0036] 3、挖穴与放基肥: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30cm,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其量为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再放保水剂5g/株。
[0037] 4、种植与施肥:植物袋苗泡水(起汽泡,手捏不出水),用剪刀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以免影响土球与植物根间的接触,再回填珊瑚沙约10cm高后,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离根远些,以免肥多伤根),种植时可根据具体珊瑚砂的pH值,施加3-5mg/m2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以中和碱(降低珊瑚砂pH到8.0左右),以利于植物生长定居,再加干浮萍10g/株。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0038] 5、养护:种植完成后,第二天再浇一次水。根据风、温及苗情况,再逐渐减少浇水量。以后一周浇水一次。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39] 实施例2:草海桐、厚藤和鬣刺
[004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过江藤替换为鬣刺。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41] 实施例3:草海桐、海刀豆和过江藤
[004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厚藤替换为海刀豆。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43] 实施例4:草海桐、海刀豆和鬣刺
[0044] 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将过江藤替换为鬣刺。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45] 实施例5:单叶蔓荆、厚藤和过江藤
[004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将草海桐替换为单叶蔓荆。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47] 实施例6:单叶蔓荆、厚藤和鬣刺
[0048]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将过江藤替换为鬣刺。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49] 实施例7:单叶蔓荆、海刀豆和过江藤
[0050]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将厚藤替换为海刀豆。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51] 实施例8:单叶蔓荆、海刀豆和鬣刺
[0052]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将过江藤替换为鬣刺。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
[0053] 由实施例1~8可以看出,采用1灌1草1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少,景观稍显单调,大部分能成活,植被覆盖率不够高,厚藤和海刀豆这2种藤本的效果相当,均可利用。
[0054] 实施例9:
[0055] 地点:在海南省一个珊瑚岛礁:
[0056] 1、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和过江藤(Phyla nodiflora)。
[0057] 2、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行海刀豆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海刀豆和厚藤,并点缀过江藤。
[0058] 3、挖穴与放基肥: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30cm,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其量为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再放保水剂5g/株。
[0059] 4、种植与施肥:植物袋苗泡水(起汽泡,手捏不出水),用剪刀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以免影响土球与植物根间的接触,再回填珊瑚沙约10cm高后,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离根远些,以免肥多伤根),种植时可根据具体珊瑚砂的pH值,施加3-5mg/m2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以中和碱(降低珊瑚砂pH到8.0左右),以利于植物生长定居,再加干浮萍10g/株。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0060] 5、养护:种植完成后,第二天再浇一次水。根据风、温及苗情况,再逐渐减少浇水量。以后一周浇水一次。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一般,使用2种藤本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0061] 实施例10:草海桐、厚藤、海刀豆和鬣刺
[0062]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将过江藤替换为鬣刺。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一般,使用2种藤本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
[0063] 实施例11: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和过江藤
[0064] 与实施例9的区别在于将草海桐替换为单叶蔓荆。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一般,使用2种藤本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图3)。
[0065] 实施例12: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和鬣刺
[0066] 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将过江藤替换为鬣刺。本实施例采用1灌1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一般,使用2种藤本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图4)。
[0067] 由实施例9~12可以看出,采用1灌1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一般,使用2种藤本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因此后续都配置2种藤本。2种灌木和2种草本单独使用稍显单调。
[0068] 实施例13:
[0069] 地点:在海南省一个珊瑚岛礁:
[0070] 1、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和鬣刺(Spinifex littoreus)。
[0071] 2、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行海刀豆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海刀豆和厚藤,并点缀过江藤和鬣刺。
[0072] 3、挖穴与放基肥: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30cm,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其量为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再放保水剂5g/株。
[0073] 4、种植与施肥:植物袋苗泡水(起汽泡,手捏不出水),用剪刀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以免影响土球与植物根间的接触,再回填珊瑚沙约10cm高后,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2
肥(离根远些,以免肥多伤根),种植时可根据具体珊瑚砂的pH值,施加3-5mg/m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以中和碱(降低珊瑚砂pH到8.0左右),以利于植物生长定居,再加干浮萍10g/株。
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0074] 5、养护:种植完成后,第二天再浇一次水。根据风、温及苗情况,再逐渐减少浇水量。以后一周浇水一次。本实施例采用1灌2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
[0075] 实施例14:单叶蔓荆、厚藤、海刀豆、过江藤和鬣刺
[0076] 与实施例13的区别在于将草海桐替换为单叶蔓荆。本实施例采用1灌2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
[0077] 由实施例13和14可以看出,采用1灌2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较多,景观较好,植被覆盖率较实施例9~12高。且实施例13比实施例14的植被覆盖率稍高。
[0078] 实施例15:
[0079] 地点:在海南省一个珊瑚岛礁:
[0080] 1、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和鬣刺(Spinifex littoreus)。
[0081] 2、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3行海刀豆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海刀豆和厚藤,并点缀鬣刺、过江藤和单叶蔓荆。
[0082] 3、挖穴与放基肥: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30cm,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其量为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再放保水剂5g/株。
[0083] 4、种植与施肥:植物袋苗泡水(起汽泡,手捏不出水),用剪刀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以免影响土球与植物根间的接触,再回填珊瑚沙约10cm高后,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离根远些,以免肥多伤根),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0084] 5、养护:种植完成后,第二天再浇一次水。根据风、温及苗情况,再逐渐减少浇水量。以后一周浇水一次。本实施例采用2灌2草2藤的组合方式,物种多,灌草藤各2种,互为补充,景观效果好,有5种植物陆续开花,覆绿固沙作用好;2个月后,存活率85%以上,植被覆盖率达80%(图5)。
[0085] 实施例16:
[0086] 地点:在海南省一个珊瑚岛礁:
[0087] 1、植物种类: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厚藤(Ipomoea pescaprae)、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过江藤(Phyla nodiflora)和鬣刺(Spinifex littoreus)。
[0088] 2、种植空间:在靠海边位置开始先种植2-3行海刀豆和厚藤,往内再种植草海桐,在草海桐的四周搭配种植海刀豆和厚藤,并点缀鬣刺、过江藤和单叶蔓荆。
[0089] 3、挖穴与放基肥:植物的种植方式都采取先挖种植穴,种植穴呈圆锥形,圆锥面直径为30cm,高为30cm,苗距约30cm×30cm,种植穴内放农家基肥和椰糠(其量为2/3所种植的植物袋苗的营养袋体积,农家基肥和椰糠的质量比为1:1),再放保水剂5g/株。
[0090] 4、种植与施肥:植物袋苗泡水(起汽泡,手捏不出水),用剪刀剪袋,放植物袋苗到种植穴,以免影响土球与植物根间的接触,再回填珊瑚沙约10cm高后,在种植穴两边放复合肥(离根远些,以免肥多伤根),种植时可根据具体珊瑚砂的pH值,施加3-5mg/m2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以中和碱(降低珊瑚砂pH到8.0左右),以利于植物生长定居,再加干浮萍10g/株。最后回填沙或客土,浇水至饱和。
[0091] 5、养护:种植完成后,第二天再浇一次水。根据风、温及苗情况,再逐渐减少浇水量。以后一周浇水一次。本实施例采用2灌2草2藤的组合方式,生长更快更好。不到2个月,存活率90%以上,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图6)。维护成本低。由于添加了硫化铁或铁铝氧化物,实施例16比实施例15生长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