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779294.6

文献号 : CN1075391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毛桂女

申请人 : 新昌县军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的容腔,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上部处设置有L形挂杆,所述L形挂杆与所述充电桩体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挂口,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相通的插口,所述容腔中固定设置有装固块,所述装固块右端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插口相对的进电块,所述进电块右端面上设置有进电腔,所述装固块右端面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向右伸展的导移杆,所述装固块的前端部穿通设置有与所述装固块的前端部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状杆,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权利要求 :

1.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设置在充电桩体中的容腔,充电桩体左端面上部处设置有L形挂杆,L形挂杆与所述充电桩体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挂口,充电桩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容腔相通的插口,容腔中固定设置有装固块,装固块右端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滑移块,滑移块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插口相对的进电块,进电块右端面上设置有进电腔,装固块右端面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向右伸展的导移杆,其特征在于:装固块的前端部穿通设置有与装固块的前端部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状杆,第一螺状杆左端向左伸展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状轮,容腔中还设置有呈前后互相对称设置且可前后滑移的前滑移板和后滑移板,前滑移板和后滑移板的右端内侧分别互相对称设置有前遮板和后遮板,后遮板上设置有左右穿通的出纳槽,容腔的后端壁中端设置有凹腔,凹腔中设置有与后滑移板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容腔左端壁上靠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前后滑移槽,前滑移板左端伸展到前后滑移槽中且与前后滑移槽滑移配合连接,前后滑移槽中设置有穿通前滑移板左端部且与前滑移板左端部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后端与设置在前后滑移槽的后端壁中的第一驱使机连接,前滑移板内侧端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齿状轮相对的沉孔,沉孔中设置有转销轴,转销轴右端与设置在沉孔右端壁中的第二驱使机连接,转销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以与第一齿状轮配合的第二齿状轮,第一齿状轮与第二齿状轮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固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容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装固块与所述滑移块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螺状杆与所述导移杆的直径相同,所述装固块和所述滑移块的前端面与所述前后滑移槽的后端壁对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纳槽与所述插口的直径相同,所述出纳槽与所述插口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进电块的长度,所述进电块右端面外侧设置有斜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移杆穿通所述滑移块的后端部且与所述滑移块的后端部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右端向右伸展且穿通所述滑移块的前端部且与所述滑移块的前端部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状杆前端与所述前后滑移槽的前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销轴左端与所述沉孔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

说明书 :

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都是将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枪直接插入到充电桩体的进电腔中配合连接以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而充电桩体的进电腔往往与市电连接会一直处于通电状态,在新能源汽车不充电时,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枪往往是从进电腔中拔出的,这样就会造成进电腔的裸露,这样就会容易造成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中的容腔,所述充电桩体左端面上部处设置有L形挂杆,所述L形挂杆与所述充电桩体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挂口,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相通的插口,所述容腔中固定设置有装固块,所述装固块右端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滑移块,所述滑移块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插口相对的进电块,所述进电块右端面上设置有进电腔,所述装固块右端面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向右伸展的导移杆,所述装固块的前端部穿通设置有与所述装固块的前端部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左端向左伸展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状轮,所述容腔中还设置有呈前后互相对称设置且可前后滑移的前滑移板和后滑移板,所述前滑移板和所述后滑移板的右端内侧分别互相对称设置有前遮板和后遮板,所述后遮板上设置有左右穿通的出纳槽,所述容腔的后端壁中端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中设置有与所述后滑移板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所述容腔左端壁上靠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前后滑移槽,所述前滑移板左端伸展到所述前后滑移槽中且与所述前后滑移槽滑移配合连接,所述前后滑移槽中设置有穿通所述前滑移板左端部且与所述前滑移板左端部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后端与设置在所述前后滑移槽的后端壁中的第一驱使机连接,所述前滑移板内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状轮相对的沉孔,所述沉孔中设置有转销轴,所述转销轴右端与设置在所述沉孔右端壁中的第二驱使机连接,所述转销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状轮配合的第二齿状轮,所述第一齿状轮与所述第二齿状轮相对设置。
[000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固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容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装固块与所述滑移块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螺状杆与所述导移杆的直径相同,所述装固块和所述滑移块的前端面与所述前后滑移槽的后端壁对平。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纳槽与所述插口的直径相同,所述出纳槽与所述插口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进电块的长度,所述进电块右端面外侧设置有斜状部。
[000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移杆穿通所述滑移块的后端部且与所述滑移块的后端部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右端向右伸展且穿通所述滑移块的前端部且与所述滑移块的前端部配合连接。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状杆前端与所述前后滑移槽的前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销轴左端与所述沉孔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通过所述前滑移板位于所述容腔的最前端,所述前滑移板外侧端面与所述容腔前端壁处于抵接状态,由于所述弹力件的作用力,所述后滑移板内侧端面与所述滑移块和所述装固块的后端面处于抵接状态,所述前遮板和后遮板处于抵接状态,此时,所述后遮板由于弹力件的作用力而将所述插口封闭,避免了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11] 2.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使机工作运转提供动力驱动所述前滑移板向后滑移,从而使得所述前遮板传递动力向后推动所述后遮板,所述后遮板向后滑移使得所述后滑移板克服所述弹力件的作用力而向后滑移,当所述前滑移板向后滑移到所述前后滑移槽的最后端位置时,所述前滑移板内侧端面与所述滑移块和所述装固块的前端面抵接,所述前滑移板位于所述容腔的最后端,此时,所述出纳槽与所述插口相对,所述第一齿状轮与所述第二齿状轮处于配合状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驱使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所述滑移块向右滑移,所述滑移块向右滑移带动所述进电块向右滑移,所述进电块向右滑移先穿过所述出纳槽,而后穿入所述插口,当所述进电块右端面与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对平后便可将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插入到所述进电腔中,以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增加了所述进电腔供电的稳定性。
[0012]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供电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减少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为本发明新能源汽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中插口处于封闭状态;
[0016] 图3为图2中进电腔处于打开状态;
[0017] 图4为图1中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9] 参阅图1-4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体1中的容腔2,所述充电桩体1左端面上部处设置有L形挂杆110,所述L形挂杆110与所述充电桩体1之间设置有开口朝下的挂口111,所述充电桩体1右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容腔2相通的插口4,所述容腔2中固定设置有装固块7,所述装固块7右端设置有可左右滑移的滑移块8,所述滑移块8右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插口4相对的进电块81,所述进电块81右端面上设置有进电腔82,所述装固块7右端面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向右伸展的导移杆72,所述装固块7的前端部穿通设置有与所述装固块7的前端部转动配合连接的第一螺状杆71,所述第一螺状杆71左端向左伸展且固定设置有第一齿状轮73,所述容腔2中还设置有呈前后互相对称设置且可前后滑移的前滑移板92和后滑移板101,所述前滑移板92和所述后滑移板101的右端内侧分别互相对称设置有前遮板9和后遮板10,所述后遮板10上设置有左右穿通的出纳槽91,所述容腔2的后端壁中端设置有凹腔6,所述凹腔6中设置有与所述后滑移板101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的弹力件61,所述容腔2左端壁上靠前端位置处设置有前后滑移槽3,所述前滑移板92左端伸展到所述前后滑移槽3中且与所述前后滑移槽3滑移配合连接,所述前后滑移槽3中设置有穿通所述前滑移板92左端部且与所述前滑移板92左端部配合连接的第二螺状杆32,所述第二螺状杆32后端与设置在所述前后滑移槽3的后端壁中的第一驱使机31连接,所述前滑移板92内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状轮73相对的沉孔5,所述沉孔5中设置有转销轴52,所述转销轴52右端与设置在所述沉孔5右端壁中的第二驱使机51连接,所述转销轴52上固定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齿状轮73配合的第二齿状轮53,所述第一齿状轮
73与所述第二齿状轮53相对设置,从而方便所述第一齿状轮73运动与所述第二齿状轮53配合。
[0020] 其中,所述装固块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容腔2的上端壁和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装固块7与所述滑移块8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螺状杆71与所述导移杆72的直径相同,所述装固块7和所述滑移块8的前端面与所述前后滑移槽3的后端壁对平,从而在所述前滑移板92向后滑移到所述前后滑移槽3的最后端时,所述前滑移板92的内侧端面与所述装固块7和所述滑移块8的前端面抵接。
[0021] 其中,所述出纳槽91与所述插口4的直径相同,所述出纳槽91与所述插口4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进电块81的长度,所述进电块81右端面外侧设置有斜状部83,从而方便所述进电块81向右穿过所述出纳槽91和所述插口4,且使得所述进电块81右端面与所述充电桩体1右端面对平。
[0022] 其中,所述导移杆72穿通所述滑移块8的后端部且与所述滑移块8的后端部滑移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71右端向右伸展且穿通所述滑移块8的前端部且与所述滑移块8的前端部配合连接,通过所述第一螺状杆71能够驱动所述滑移块8左右滑移,通过所述导移杆72方便对所述滑移块8的左右滑移进行导向。
[0023] 其中,所述第二螺状杆32前端与所述前后滑移槽3的前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销轴52左端与所述沉孔5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从而方便带动各自对应的部件运动。
[0024] 初始状态位置时,所述第一驱使机31和第二驱使机51处于停止工作状态,所述滑移块8左端面与所述装固块7右端面抵接,所述前滑移板92位于所述容腔2的最前端,所述前滑移板92外侧端面与所述容腔2前端壁处于抵接状态,由于所述弹力件61的作用力,所述后滑移板101内侧端面与所述滑移块8和所述装固块7的后端面处于抵接状态,所述前遮板9和后遮板10处于抵接状态,此时,所述后遮板10将所述插口4封闭,因此小孩无法将手指或者金属杆从所述插口4插入到所述进电腔82中,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0025] 当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时,先控制所述第一驱使机31工作运转,所述第一驱使机31工作运转带动所述第二螺状杆32转动,所述第二螺状杆32转动驱动所述前滑移板92向后滑移,所述前滑移板92向后滑移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前遮板9和后遮板10处于抵接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前遮板9传递动力向后推动所述后遮板10,所述后遮板10向后滑移使得所述后滑移板101克服所述弹力件61的作用力而向后滑移,当所述前滑移板92向后滑移到所述前后滑移槽3的最后端位置时,控制所述第一驱使机31停止工作,所述前滑移板92内侧端面与所述滑移块8和所述装固块7的前端面抵接,所述前滑移板92位于所述容腔2的最后端,此时,所述出纳槽91与所述插口4相对,所述第一齿状轮73与所述第二齿状轮53处于配合状态,接着控制所述第二驱使机51工作运转,所述第二驱使机51工作运转带动所述转销轴52转动,所述所述转销轴5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状轮53转动,所述第二齿状轮5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状轮73转动,所述第一齿状轮7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状杆71转动,所述第一螺状杆71转动驱动所述滑移块8向右滑移,所述滑移块8向右滑移带动所述进电块81向右滑移,所述进电块81向右滑移先穿过所述出纳槽91,而后穿入所述插口4,当所述滑移块8的右端面与所述前遮板9的左端面抵接时,所述进电块81右端面与所述充电桩体1右端面对平,此时控制所述第二驱使机51停止工作,而后便可将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插入到所述进电腔82中,所述进电腔82与市电连接以为新能源汽车充电,供电安全稳定。
[0026] 当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充电时,先拔出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使得新能源汽车断电,而后先控制所述第二驱使机51工作反转,再控制所述第一驱使机31工作反转,即可使得本装置恢复到初始位置状态。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8] 1.通过所述前滑移板位于所述容腔的最前端,所述前滑移板外侧端面与所述容腔前端壁处于抵接状态,由于所述弹力件的作用力,所述后滑移板内侧端面与所述滑移块和所述装固块的后端面处于抵接状态,所述前遮板和后遮板处于抵接状态,此时,所述后遮板由于弹力件的作用力而将所述插口封闭,避免了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大大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0029] 2.通过控制所述第一驱使机工作运转提供动力驱动所述前滑移板向后滑移,从而使得所述前遮板传递动力向后推动所述后遮板,所述后遮板向后滑移使得所述后滑移板克服所述弹力件的作用力而向后滑移,当所述前滑移板向后滑移到所述前后滑移槽的最后端位置时,所述前滑移板内侧端面与所述滑移块和所述装固块的前端面抵接,所述前滑移板位于所述容腔的最后端,此时,所述出纳槽与所述插口相对,所述第一齿状轮与所述第二齿状轮处于配合状态,通过控制所述第二驱使机工作提供动力驱动所述滑移块向右滑移,所述滑移块向右滑移带动所述进电块向右滑移,所述进电块向右滑移先穿过所述出纳槽,而后穿入所述插口,当所述进电块右端面与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对平后便可将连接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插入到所述进电腔中,以为新能源汽车供电,增加了所述进电腔供电的稳定性。
[0030] 3.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供电安全可靠,运行操作简单方便,有效减少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保障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