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组装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880765.2

文献号 : CN1075710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周志强喻剑波

申请人 : 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组装机,包括有直线运输机构,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有运输轨、移动台、驱动移动台左右移动的第一运动机构,驱动移动台上下升降的第二运动机构,设置在移动台上端的顶杆;顶杆有多根且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分布,运输轨上设有平行于运输轨的运输槽,顶杆升降过程中穿过运输槽;还包括有沿运输轨依次设置的轴心送料工位、胶圈组装工位、轴承外圈组装工位、下料工位。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轴承组件全部工位的组装工作,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健康状况;同时,各工位仅仅沿着一条细窄的运输轨分布即可,因此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而且本发明还可以缩短每个工位间的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组装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直线运输机构,所述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架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运输轨,设置在所述运输轨下方的移动台,驱动所述移动台左右移动的第一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上下升降的第二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台上端的顶杆;所述顶杆有多根且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运输轨上设有平行于所述运输轨的运输槽,所述顶杆升降过程中均穿过所述运输槽;还包括有沿所述运输轨依次设置的轴心送料工位、胶圈组装工位、轴承外圈组装工位、下料工位;所述胶圈组装工位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进料台,通过第二送料导轨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台的第二振动送料盘,位于所述第二进料台上方的浮动架,设置在所述浮动架上的撑开机构和刮料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水平移动的第三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向下移动的第四运动机构;所述第三运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轨、连接所述浮动架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驱动所述连接板沿所述滑轨滑动的第六驱动部件;所述连接板构成悬臂梁结构,所述滑块构成所述连接板的固定端,所述浮动架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自由端,所述第四运动机构包括有第八气缸,所述第八气缸缸体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与所述连接板接触并使所述连接板向下弯曲,所述第八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时与所述连接板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送料工位包括第一振动送料盘,通过第一送料导轨与所述第一振动送料盘连接的第一进料台;所述第一进料台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第一推送块,所述第一推送块可在第三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槽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送料导轨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推送块上设置有第一U形缺口,所述第一推送块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U形缺口正对所述第一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心送料工位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上方的第一下压装置,所述第一下压装置包括有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四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下端的第一压头,所述第一滑动槽正对所述第一压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左侧第一根顶杆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有底部设置有外锥面的芯轴,驱动所述芯轴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芯轴正下方的撑开柱;所述撑开柱底部设置有胶圈配合面、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芯轴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锥面匹配的内锥面;所述撑开柱以所述内锥面的中轴线为中心分成多瓣;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有围靠在所述胶圈配合面外侧的刮板、驱动所述刮板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还包括有推动所述撑开柱自动收拢复位的径向复位结构,所述径向复位结构包括有套装在所述撑开柱上部且与所述浮动架固定连接的套筒、安装在所述套筒内的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撑开柱每瓣上部均开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套筒正对所述径向通孔的位置开设有外侧孔径较大的阶梯孔,所述推杆为逐级增粗的三级阶梯轴结构;所述推杆大端与所述阶梯孔配合,小端与所述径向通孔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阶梯孔内且一端与所述推杆大端接触,另一端与封堵所述阶梯孔的堵头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振动送料盘,通过第三送料导轨与所述第三振动送料盘连接的第三进料台;所述第三进料台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置有第二推送块,所述第二推送块可在第七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槽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送料导轨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推送块上设置有第二U形缺口,所述第二推送块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U形缺口正对所述第二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上方的第二下压装置,所述第二下压装置包括有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十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十气缸活塞杆下端的第二压头,所述第二滑动槽正对所述第二压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右侧第一根顶杆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正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位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运输槽右端的下料滑槽,上端与所述下料滑槽连通的废料通道,封闭所述下料滑槽与所述废料通道连通口的活动板,驱动所述活动板的驱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胶圈组装工位和轴承外圈组装工位之间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包括有位于所述运输槽上方的颜色感应器,驱动所述颜色感应器向下运动的第八驱动部件。

说明书 :

一种轴承组装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是针对一种用于生产组装轴承的轴承组装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一种支撑转子端部的轴承组件,此轴承组件共分为轴芯、胶圈、轴承外圈三个部分;此轴承组件组装时,先将胶圈套在轴芯上,然后将轴芯放入轴承外圈内并通过胶圈弹力定位。目前,此轴承组件的组装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手工组装的方式,利用人力将胶圈套入轴芯,再将轴芯放入轴承外圈内;第二种机器自动组装的方式;将胶圈放入有锥度的直杆上,靠锥度撑开胶圈,然后再推到轴芯上,最后将轴芯装入轴承外圈内。人工组装的方式时间长,效率低,无法满足批量生产需求,而且由于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油以增加胶圈的弹性和使用寿命,增加了人工组装难度和油脂污染,容易造成工人手部疲劳伤害和皮肤腐蚀。现有机器自动组装则普遍采用分割器形式,在一个圆盘上分工位进行组装,设备体积大,挤占车间有限空间;同时,由于分割器为圆周运动,每个工位均有时间间隔,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占用空间小,生产效率高,能为大批量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模式服务的轴承组装机。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轴承组装机,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直线运输机构,所述直线运输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机架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运输轨,设置在所述运输轨下方的移动台,驱动所述移动台左右移动的第一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上下升降的第二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台上端的顶杆;所述顶杆有多根且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运输轨上设有平行于所述运输轨的运输槽,所述顶杆升降过程中均穿过所述运输槽;还包括有沿所述运输轨依次设置的轴心送料工位、胶圈组装工位、轴承外圈组装工位、下料工位。
[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心送料工位包括第一振动送料盘,通过第一送料导轨与所述第一振动送料盘连接的第一进料台;所述第一进料台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第一推送块,所述第一推送块可在第三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槽的槽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送料导轨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推送块上设置有第一U形缺口,所述第一推送块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U形缺口正对所述第一缺口。
[0007] 进一步,所述轴心送料工位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上方的第一下压装置,所述第一下压装置包括有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四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活塞杆下端的第一压头,所述第一滑动槽正对所述第一压头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左侧第一根顶杆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正下方。
[0008] 进一步,所述胶圈组装工位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进料台,通过第二送料导轨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台的第二振动送料盘,位于所述第二进料台上方的浮动架,设置在所述浮动架上的撑开机构和刮料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水平移动的第三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向下移动的第四运动机构。
[0009] 进一步,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有底部设置有外锥面的芯轴,驱动所述芯轴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芯轴正下方的撑开柱;所述撑开柱底部设置有胶圈配合面、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芯轴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置有与所述外锥面匹配的内锥面;所述撑开柱以所述内锥面的中轴线为中心分成多瓣;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有围靠在所述胶圈配合面外侧的刮板、驱动所述刮板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部件。
[0010] 进一步,所述撑开机构还包括有推动所述撑开柱自动收拢复位的径向复位结构,所述径向复位结构包括有套装在所述撑开柱上部且与所述浮动架固定连接的套筒、安装在所述套筒内的推杆和第一弹簧;所述撑开柱每瓣上部均开设有径向通孔,所述套筒正对所述径向通孔的位置开设有外侧孔径较大的阶梯孔,所述推杆为逐级增粗的三级阶梯轴结构;所述推杆大端与所述阶梯孔配合,小端与所述径向通孔配合;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所述阶梯孔内且一端与所述推杆大端接触,另一端与封堵所述阶梯孔的堵头接触。
[0011] 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包括有安装在机架上的第三振动送料盘,通过第三送料导轨与所述第三振动送料盘连接的第三进料台;所述第三进料台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置有第二推送块,所述第二推送块可在第七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槽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送料导轨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推送块上设置有第二U形缺口,所述第二推送块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U形缺口正对所述第二缺口。
[0012] 进一步,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上方的第二下压装置,所述第二下压装置包括有缸体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十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十气缸活塞杆下端的第二压头,所述第二滑动槽正对所述第二压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右侧第一根顶杆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正下方。
[0013] 进一步,所述下料工位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运输槽右端的下料滑槽,上端与所述下料滑槽连通的废料通道,封闭所述下料滑槽与所述废料通道连通口的活动板,驱动所述活动板的驱动装置。
[0014] 进一步,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胶圈组装工位和轴承外圈组装工位之间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包括有位于所述运输槽上方的颜色感应器,驱动所述颜色感应器向下运动的第八驱动部件。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轴承组件全部工位的组装工作,全程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有效避免工人手部长期用力带来的疲劳损伤,还可以有效避免人手接触油脂,防止腐蚀皮肤,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健康状况;同时,与采用分割器的方式相比,各工位无需围绕着大圆盘分布设置,仅仅沿着一条细窄的运输轨分布即可,因此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而且本发明还可以缩短分割器圆周运动中每个工位间的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组装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直线运输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直线运输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轴心送料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第一进料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胶圈组装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中所述撑开机构和刮料机构在所述浮动架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中所述撑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发明中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发明中所述下料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1是本发明中所述检测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参照图1至3,本发明的一种轴承组装机,包括有安装在机架1上的直线运输机构2,所述直线运输机构2包括有设置在机架1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运输轨201,设置在所述运输轨201下方的移动台202,驱动所述移动台202左右移动的第一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202上下升降的第二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台202上端的顶杆203;所述顶杆203有多根且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运输轨201上设有平行于所述运输轨201的运输槽204,所述顶杆203升降过程中均穿过所述运输槽204;还包括有沿所述运输轨201依次设置的轴心送料工位3、胶圈组装工位4、轴承外圈组装工位5、下料工位6。本组装机进行组装胶圈时,第一步,轴心送料工位3先将轴心套装在左侧第一根顶杆203的上端;第二步,然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202和顶杆203带动轴心一起向右移动一个顶杆203间距的距离,然后所述第二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202和顶杆203下降,由于设置时轴心的宽度大于所述运输槽204的宽度,因此轴心将遗留在所述运输轨201上,然后所述第一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202和顶杆203向左移动一个顶杆203间距,接着所述第二运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台
202和顶杆203上顶,将芯轴405套装在左侧下一个顶杆203的上端;第三步,接着轴心送料工位3再将下一个轴心套装在左侧第一根顶杆203的上端;然后循环重复上述动作,使前面的轴心每前进一个顶杆203间距的距离时,在左侧第一根顶杆203上套装下一个轴心,最终使轴心源源不断地依次输送至胶圈组装工位4、轴承外圈组装工位5、下料工位6自动完成胶圈组装、轴承外圈组装以及最终的下料。应当注意的是所述胶圈组装工位4和轴承外圈组装工位5中,胶圈以及轴承外圈的具体组装点应当设置在某一顶杆203初始位置的上方,这样才能保证轴心能够准确的被运输至该组装点与胶圈或轴承外圈进行组装。
[0029] 因此本组装机可以自动完成轴承组件全部工位的组装工作,全程无需人工参与,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有效避免工人手部长期用力带来的疲劳损伤,还可以有效避免人手接触油脂,防止腐蚀皮肤,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健康状况;同时,与采用分割器的方式相比,各工位无需围绕着大圆盘分布设置,仅仅沿着一条细窄的运输轨201分布即可,因此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小;而且本组装机还可以缩短分割器圆周运动中每个工位间的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组装生产效率。
[0030] 为了实现驱动所述移动台202进行左右移动,所述第一运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滑杆205、连接所述移动台202且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杆205上的滑台206、驱动所述滑台206沿所述滑杆205滑动的第一驱动部件。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为第一气缸207,所述第一气缸207的缸体固定在机架1上,活塞杆与所述滑台206连接;为了实现驱动所述移动台202上下升降,所述移动台202上下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滑台206上方,所述第二运动机构包括有驱动所述移动台202上下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为第二气缸208,所述第二气缸208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台206上,活塞杆与所述移动台202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还可以选用齿条机构、丝杆等其他类型的驱动部件。
[0031] 参照图4、图5,所述轴心送料工位3包括第一振动送料盘301,通过第一送料导轨302与所述第一振动送料盘301连接的第一进料台303;所述第一进料台303上设置有第一滑动槽310,所述第一滑动槽310内设置有第一推送块304,所述第一推送块304可在第三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一滑动槽310内滑动,所述第一滑动槽310的槽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送料导轨302的第一缺口305,所述第一进料台303上设置有第一U形缺口306,所述第一推送块304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U形缺口306正对所述第一缺口305。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部件为第三气缸307,所述第三气缸307的缸体与所述第一进料台303固定连接,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推送块304固定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三驱动部件还可以选用齿条机构、丝杆等其他类型的驱动部件。所述轴心送料工位3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槽310上方的第一下压装置,所述第一下压装置包括有缸体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四气缸308,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气缸308活塞杆下端的第一压头309,所述第一滑动槽310正对所述第一压头
309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311;左侧第一根顶杆203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11正下方。轴心进料时,首先轴心通过所述第一缺口305进入所述第一进料台303,然后所述第一推送块304将轴心推送至所述第一通孔311上方,然后,所述第一下压装置下压将轴心压紧在左侧第一根顶杆203的上端,然后顶杆203带动轴心运输至后续工位。
[0032] 参照图6至8,所述胶圈组装工位4包括有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进料台401,通过第二送料导轨402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台401的第二振动送料盘403,位于所述第二进料台401上方的浮动架404,设置在所述浮动架404上的撑开机构和刮料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
404水平移动的第三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404向下移动的第四运动机构。所述撑开机构包括有底部设置有外锥面406的芯轴405,驱动所述芯轴405上下移动的第四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芯轴405正下方的撑开柱407;所述撑开柱407底部设置有胶圈配合面410、顶部开设有与所述芯轴405配合的中心孔408,所述中心孔408内设置有与所述外锥面406匹配的内锥面409;所述撑开柱407以所述内锥面409的中轴线为中心分成多瓣;所述刮料机构包括有围靠在所述胶圈配合面410外侧的刮板417、驱动所述刮板417上下移动的第五驱动部件。在进行胶圈的自动安装时,胶圈通过所述第二振动送料盘403输送至所述第二进料台401内,然后所述第四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整个浮动架404下移,使所述撑开柱407下部从胶圈中心穿过,然后所述第四驱动部件带动所述芯轴405下移,使所述外锥面406与内锥面409贴合,所述芯轴405持续下移从而撑开所述撑开柱407,所述撑开柱407每瓣之间相互分离,从而使所述胶圈配合面410贴合胶圈内侧并逐步撑开胶圈,然后所述浮动架404上移,并在所述第三运动机构的带动下携带胶圈来到顶托有轴心的顶杆203上方,然后所述第四运动机构带动所述浮动架404下移,使所述撑开柱407下端贴紧轴心上端,最后第五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刮板417向下移动,将所述胶圈下刮到轴心凹槽内,完成胶圈的组装,然后所述第四驱动部件和第五驱动部件回到初始状态,浮动架404回到初始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次胶圈组装作业。因此通过上述胶圈组装工位4可以自动将胶圈组装在轴心上,全程无需人工参与,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健康状况;同时,组装效率和成功率也将大大提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0033] 在完成上一次胶圈组装作业后,所述撑开柱407也需要从撑开状态回复到初始合拢的状态,否则在下次作业中将无法从所述胶圈中心穿过;为了实现所述撑开柱407的复位,所述撑开机构还包括有推动所述撑开柱407自动收拢复位的径向复位结构。优选地,所述径向复位结构包括有套装在所述撑开柱407上部且与所述浮动架404固定连接的套筒411、安装在所述套筒411内的推杆412和第一弹簧413;所述撑开柱407每瓣上部均开设有径向通孔414,所述套筒411正对所述径向通孔414的位置开设有外侧孔径较大的阶梯孔415,所述推杆412为逐级增粗的三级阶梯轴结构;所述推杆412大端与所述阶梯孔415配合,小端与所述径向通孔414配合;所述第一弹簧413安装在所述阶梯孔415内且一端与所述推杆412大端接触,另一端与封堵所述阶梯孔415的堵头416接触。这样在所述撑开柱407处于撑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弹簧413压缩,所述芯轴405上移后,所述第一弹簧413的弹性恢复力将推动所述推杆412,而所述推杆412将推动所述撑开柱407的各瓣向中心移动,从而实现所述撑开柱407的自动收拢复位。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所述径向复位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
[0034] 优选地,为了驱动所述芯轴405和刮板417上下移动,所述第四驱动部件为第五气缸418,所述第五气缸418的缸体与所述浮动架404固定连接,所述芯轴405连接在所述第五气缸418的活塞杆下端;所述第五驱动部件为第六气缸419,所述第六气缸419的缸体与所述浮动架404固定连接,所述刮板417连接在所述第六气缸419的活塞杆下端。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四驱动部件和第五驱动部件还可以选用齿条机构、丝杆机构等其他类型的驱动部件。
[0035] 为了实现驱动所述浮动架404进行水平移动,所述第三运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滑轨420、连接所述浮动架404的连接板421、所述连接板42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420相互配合的滑块、驱动所述连接板421沿所述滑轨420滑动的第六驱动部件。由于所需的驱动力较小,具体地,所述第六驱动部件为第七气缸422,当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选用齿条机构、丝杆机构等其他类型的驱动部件。
[0036] 为了实现所述浮动架404的向下移动,具体地,所述连接板421构成悬臂梁结构,所述滑块构成所述连接板421的固定端,所述浮动架404连接在所述连接板421的自由端,所述第四运动机构包括有第八气缸423,所述第八气缸423缸体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气缸423的活塞杆伸出时与所述连接板421接触并使所述连接板421向下弯曲,所述第八气缸423的活塞杆收缩时与所述连接板421脱离,当所述第八气缸423的活塞杆与连接板421脱离时,向下弯曲的连接板421可以通过自身弹性力或设置在外部的弹性恢复结构(如复位弹簧)自动复位至初始位置。这样既可以实现所述浮动架404的向下移动以及向上自动复位,同时也不会干扰到所述浮动架404水平方向的运动。由于所述第二进料台401与进行组装胶圈的安装点的位置(在运输槽204上)并不在同一位置上,而且所述浮动架404在这两个位置均需要实现向下运动,为了防止所述连接板421在水平运动后,所述第八气缸423活塞杆伸出时无法与所述连接板421接触,所述第八气缸423共用两个且沿所述连接板421水平移动方向排列,分别对应上述两个位置的向下运动。
[0037] 参照图9,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5包括有安装在机架1上的第三振动送料盘501,通过第三送料导轨502与所述第三振动送料盘501连接的第三进料台503;所述第三进料台503上设置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设置有第二推送块504,所述第二推送块504可在第七驱动部件的驱动下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槽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送料导轨402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推送块504上设置有第二U形缺口,所述第二推送块504位于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二U形缺口正对所述第二缺口。优选地,所述第七驱动部件为第九气缸505,所述第九气缸505的缸体与所述第二进料台40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推送块504固定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所述第七驱动部件还可以选用齿条机构、丝杆等其他类型的驱动部件。所述轴承外圈组装工位5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槽上方的第二下压装置,所述第二下压装置包括有缸体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十气缸506,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十气缸506活塞杆下端的第二压头507,所述第二滑动槽正对所述第二压头507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右侧第一根顶杆203初始状态时位于所述第二通孔正下方。轴承外圈安装时,首先轴承外圈通过所述第二缺口进入所述第三进料台503,然后所述第二推送块504将轴承外圈推送至所述第二通孔上方,此时所述直线运输机构2已经将安装好胶圈的轴心运输至所述第二通孔正下方,然后,所述下压装置下压将所述轴承外圈套装在轴心上完成轴承组件的组装,然后通过所述直线运输机构2继续带动轴心运输至下料工位6。
[0038] 参照图10,所述下料工位6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运输槽204右端的下料滑槽601,上端与所述下料滑槽601连通的废料通道602,封闭所述下料滑槽601与所述废料通道602连通口的活动板603,驱动所述活动板603的驱动装置。通过上述结构,既可以实现安装正常轴承组件的下料,也可以实现清理组装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轴承组件,避免不良品进入下游工位中。为了方便轴承组件进入下游工位,所述下料滑槽601下端连接传输带604。
[0039] 参照图11,为了自动识别胶圈是否成功安装在轴芯上,所述胶圈组装工位4和轴承外圈组装工位5之间还设置有检测工位7,所述检测工位7包括有位于所述运输槽204上方的颜色感应器701,驱动所述颜色感应器701向下运动的第八驱动部件。在进行检测时,先通过所述第七驱动部件使所述颜色感应器701贴近轴心上端,由于轴心颜色为黄色,而胶圈的颜色为黑色,两者的颜色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胶圈安装成功的轴心上可以检测到黑色,而未安装成功的则检测不到黑色,以此可以判断出轴心是否成功安装有胶圈;优选地,所述第八驱动部件为第十一气缸702,所述第十一气缸702的缸体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颜色感应器70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十一气缸702的活塞杆下端。当然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采用齿条机构、凸轮机构等作为所述第八驱动部件。
[0040]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