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594425.3

文献号 : CN1076232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财平黎爱兵邓黎明

申请人 : 江西厚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其中:送线机构c1安装在剥皮搓线机构c2的进料一侧;剥皮搓线机构c2安装在端子机c3的进料一侧;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端子机c3的出料一侧,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线端拉拔机构c4与端子机c3之间;铜带机c6安装在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右端,且铜带机c6的下模靠近线材位移机构c5的一侧,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权利要求 :

1.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第一条电线通过送线机构送入剥皮搓线机构处理,剥去前端外皮之后送至端子机打端子;

步骤2:步骤1中处理过后的电线通过线端拉拔机构与剥皮搓线机构联合工作,继续除

去电线后部外皮,并切断电线;

步骤3:步骤2中的电线经由线端拉拔机构拉至线材位移机构处;然后上述的电线经由

线材位移机构移送去一台铜带机的下模处;

步骤4:震动送料机将卧式二端电子元件送至卧式元件进料机构,然后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拾取卧式二端电子元件并传递给步骤3中的铜带机的下模处,铜带机工作将上述的卧式二端电子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的电线的一端铆接;

步骤5: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夹取步骤4中的铆接好的元件,传递给另一台铜带机的

下模处;

步骤6:第二条电线通过另一个送线机构送入另一个剥皮搓线机构处理,剥去前端外皮之后送至另一个端子机打端子;

步骤7:步骤6中处理过后的电线通过另一个线端拉拔机构与步骤6中的剥皮搓线机构

联合工作,继续除去步骤6中的电线后部外皮,并切断电线;

步骤8:步骤7中的电线经由步骤7中的线端拉拔机构拉至另一个线材位移机构处;然后上述的电线经由上述的另一个线材位移机构移送至步骤5中的铜带机的下模处;

步骤9:步骤5中的铜带机工作,将步骤4中卧式二端电子元件中的剩下没有铆接的一端与步骤8中的第二条电线铆接。

2.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包括:送线机构(c1)、剥皮搓线机构(c2)、线端拉拔机构(c4)、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线材位移机构(c5)、端子机(c3)、铜带机(c6)、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其特征在于:送线机构(c1)安装在剥皮搓线机构(c2)的进料一侧;剥皮搓线机构(c2)安装在端子机(c3)的进料一侧;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端子机(c3)的出料一侧,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线端拉拔机构(c4)与端子机(c3)之间;铜带机(c6)安装在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右端,且铜带机(c6)的下模靠近线材位移机构(c5)的一侧;铜带机(c6)的一侧安装有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与铜带机(c6)的下模之间安装有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另一侧安装有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台铜带机(c6);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位于两台铜带机(c6)之间;第二台铜带机(c6)的下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个线材位移机构(c5);第二个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第二个线端拉拔机构(c4)、第二个端子机(c3)之间,第二个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第二个端子机(c3)的出料口处;第二个端子机(c3)安装在第二个剥皮搓线机构(c2)的出料口处;第二个剥皮搓线机构(c2)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个送线机构(c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端拉拔机构结构如下:第一支架(10)的顶部右侧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电机(11);第一支架(10)的顶部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5)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气缸(13);所述的第一气缸(13)通过一根活塞杆与第一横杆(14)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横杆(14)的左端与一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上述的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t型刀杆(17)的一端铰接;上述的第一t型刀杆(17)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销钉同时与第二t型刀杆(19)的一端、第一固定板(15)的前端面铰接,上述的第二t型刀杆(19)那一端也通过上述的销钉与第一固定板(15)的前端面铰接;所述的第二t型刀杆(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上述的另一个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杆(14)的右端铰接;上述的两个第一连杆(12)的外侧各固定的设置一个第一销钉(16);所述的第一t型刀杆(17)的尾部安装有一个夹刀(18);所述的第二t型刀杆(19)的尾部固定的安装有一个夹刀(18);所述的第一支架(10)的顶部左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滑槽(20);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与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的左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22);上述的矩形通孔(22)的内壁上端面上设置有上齿面(21);所述的矩形通孔(22)内设置有一个齿轮(23);上述的齿轮(23)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电机(11)相连;上述的齿轮(23)与上齿面(21)啮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材位移机构包括:小型电机(60)、条形小挡板(61)、小型传动带(62)、小型机械夹(63)、小型从动轮(64)、小型滑块(65)、小型导轨(66)、小型主动轮(67);其中:所述的条形小挡板(61)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小型电机(60);所述的条形小挡板(61)的另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小型主动轮(67)、小型从动轮(64);所述的小型主动轮(67)通过传动轴与小型电机(60)相连;小型从动轮(64)与条形小挡板(61)转动相连;小型主动轮(67)、小型从动轮(64)之间通过小型传动带(62)相连;所述的小型滑块(65)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第二滑动开口滑槽(69):小型滑块(65)通过第二滑动开口滑槽(69)与小型导轨(66)滑动相连;小型滑块(65)通过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与小型传动带(62)的一条边相连,上述的小型传动带(62)放置在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内且穿过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所述的小型导轨(66)安装在位于小型传动带(62)中部的小挡板(61)上,所述的小型滑块(65)的上端安装有小型机械夹(63);所述的小型机械夹(63)是指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刀(18)的气动手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卧式元件进料机构包

括:第一有齿槽(b1)、第二有齿槽(b2)、支架(b3)、支架地板(b6)、第一驱动气缸(b4)、第二驱动气缸(b5);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的上端面两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齿槽;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上端面的两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齿槽;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放置在第二有齿槽(b2)的槽里面;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槽的底面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通过一根活塞杆穿过上述的条形通孔与第一驱动气缸(b4)相连;第一驱动气缸(b4)通过活塞杆与第二驱动气缸(b5)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b5)安装在支架地板(b6)上;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下端面通过两个支架(b3)与支架地板(b6)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0)、第二滑块(31)、挂架(32)、螺杆(33)、滑轨(34)、机械夹(35)、第二支架(36)、L型挂架(37)、活动轴(38)、滑板(39)、第四电机(40)、短滑轨(41)、支撑板(a4)、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气动手指(k3)、夹板(k4)、挡头(k5)、导向杆(k6)、弹簧k7;其中:所述的第二支架(36)的顶部固定的安装有滑轨(34);所述的滑轨(34)上端面的两端固定的安装有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所述的滑轨(34)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第二电机(30);所述的第二电机(30)与螺杆(33)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螺杆(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轨挡板(k2)、第二滑块(31)与第一滑轨挡板(k1)活动相连;所述的螺杆(33)与第二滑轨挡板(k2)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31)与螺杆(33)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31)与滑轨(34)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31)位于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之间;所述的第二滑块(31)的下部固定的安装有挂架(32);所述的挂架(32)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短滑轨(41);所述的短滑轨(41)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四电机(40);所述的第四电机(40)与一个螺杆(33)的一端相连,一个滑板(39)的左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二滑轨挡板(k2);上述的螺杆(33)穿过上述的第二滑轨挡板(k2),且与上述的第二滑轨挡板(k2)通过螺纹相连;上述的滑板(39)与短滑轨(41)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板(39)的右端通过活动轴(38)与L型挂架(3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轴(38)与滑板(39)的右端转动相连;所述的活动轴(38)可以相对滑板(39)的右端做自由的转动;所述的L型挂架(37)的上端面通过4个弹簧与支撑板(a4)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挂架(37)与支撑板(a4)上均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导向杆(k6)的一端与挡头(k5)固定相连;导向杆(k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4)上的通孔置于L型挂架(37)的通孔内;所述的支撑板(a4)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机械夹(35);所述的机械夹(35)是由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板(k4)的气动手指(k3)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包括:第五电机(50)、主动轮(51)、传动带(52)、挡板(53)、L型支架(54)、支撑滑块(55)、小导轨(56)、从动轮(57);其中:所述的第五电机(50)固定在挡板(53)的一侧;所述的挡板(53)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带(52)、主动轮(51)、从动轮(57)、小导轨(56);主动轮(51)、从动轮(57)分别与挡板(53)活动连接;所述的主动轮(51)通过传动轴与第五电机(50)相连;所述的主动轮(51)、从动轮(57)之间通过传动带(52)相连;所述的小导轨(56)固定的安装在传动带(52)内圈位置上的挡板(53)上;支撑滑块(55)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道凹槽,所述的支撑滑块(55)的左侧通过一个凹槽与小导轨(56)滑动连接;支撑滑块(55)的右侧通过一个凹槽与传动带(52)的一条边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滑块(55)的右侧与L型支架(54)的下部的一侧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支架(54)的上部的另一侧安装有L型挂架(37),即:L型挂架(37)的左侧通过活动轴(38)与L型支架(54)的上部相连;并且活动轴(38)与L型支架(54)活动相连;上述的L型挂架(37)的上端面通过4个弹簧与支撑板(a4)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挂架(37)与支撑板(a4)上均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导向杆(k6)的一端与挡头(k5)固定相连;导向杆(k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4)上的通孔置于L型挂架(37)的通孔内;所述的支撑板(a4)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机械夹(35);所述的机械夹(35)是由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板(k4)的气动手指(k3)组成。

说明书 :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
[0002] 本发明同时还涉及一种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

背景技术

[0003] 传统的卧式电子元件,例如电阻在两端需要铆合电线的时候,需要分步的通过不[0004] 同的设备进行处理,操作麻烦,耗费时间与人力,同时成品率不高。
[0005] 本专利文件中剥皮搓线机构可以是自动剥线机;铜带机指的是铜带铆合装置。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0007] 法,使得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08]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其中:
[0010] 步骤1:第一条电线通过送线机构送入剥皮搓线机构处理,剥去前端外皮之后送至端子机打端子;
[0011] 步骤2:步骤1中处理过后的电线通过线端拉拔机构与剥皮搓线机构联合工作,继续除去电线后部外皮,并切断电线;
[0012] 步骤3:步骤2中的电线经由线端拉拔机构拉至线材位移机构处;然后上述的电线经由线材位移机构移送去一台铜带机的下模处;
[0013] 步骤4:震动送料机将卧式二端电子元件送至卧式元件进料机构,然后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拾取卧式二端电子元件并传递给步骤3中的铜带机的下模处,铜带机工作将上述的卧式二端电子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的电线的一端铆接;
[0014] 步骤5: 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夹取步骤4中的铆接好的元件,传递给另一台铜带机的下模处;
[0015] 步骤6:第二条电线通过另一个送线机构送入另一个剥皮搓线机构处理,剥去前端外皮之后送至另一个端子机打端子;
[0016] 步骤7:步骤6中处理过后的电线通过另一个线端拉拔机构与步骤6中的剥皮搓线机构联合工作,继续除去步骤6中的电线后部外皮,并切断电线;
[0017] 步骤8:步骤7中的电线经由步骤7中的线端拉拔机构拉至另一个线材位移机构处;然后上述的电线经由上述的另一个线材位移机构移送至步骤5中的铜带机的下模处;
[0018] 步骤9:步骤5中的铜带机工作,将步骤4中卧式二端电子元件中的剩下没有铆接的一端与步骤8中的第二条电线铆接。
[0019]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包括:送线机构c1、剥皮搓线机构c2、线端拉拔机构c4、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线材位移机构c5、端子机c3、铜带机c6、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其中:送线机构c1安装在剥皮搓线机构c2的进料一侧;剥皮搓线机构c2安装在端子机c3的进料一侧;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端子机c3的出料一侧,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线端拉拔机构c4与端子机c3之间;铜带机c6安装在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右端,且铜带机c6的下模靠近线材位移机构c5的一侧;铜带机c6的一侧安装有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与铜带机c6的下模之间安装有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另一侧安装有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台铜带机c6;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位于两台铜带机c6之间;第二台铜带机c6的下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个线材位移机构c5;第二个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第二个线端拉拔机构c4、第二个端子机c3之间,第二个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第二个端子机c3的出料口处;第二个端子机c3安装在第二个剥皮搓线机构c2的出料口处;第二个剥皮搓线机构c2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个送线机构c1。
[0020]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线端拉拔机构结构如下:第一支架10的顶部右侧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电机11;第一支架10的顶部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5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气缸13;所述的第一气缸13通过一根活塞杆与第一横杆14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横杆14的左端与一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上述的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t型刀杆17的一端铰接;上述的第一t型刀杆17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销钉同时与第二t型刀杆19的一端、第一固定板15的前端面铰接,上述的第二t型刀杆19那一端也通过上述的销钉与第一固定板15的前端面铰接;所述的第二t型刀杆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上述的另一个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杆14的右端铰接;上述的两个第一连杆12的外侧各固定的设置一个第一销钉
16;所述的第一t型刀杆17的尾部安装有一个夹刀18;所述的第二t型刀杆19的尾部固定的安装有一个夹刀18;所述的第一支架10的顶部左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滑槽20;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与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的左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
22;上述的矩形通孔22的内壁上端面上设置有上齿面21;所述的矩形通孔22内设置有一个齿轮23;上述的齿轮23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电机11相连;上述的齿轮23与上齿面21啮合相连。
[0021]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线材位移机构包括: 小型电机60、条形小挡板61、小型传动带62、小型机械夹63、小型从动轮64、小型滑块65、小型导轨66、小型主动轮67;其中:所述的条形小挡板61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小型电机60;所述的条形小挡板61的另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小型主动轮67、小型从动轮64;所述的小型主动轮67通过传动轴与小型电机60相连;小型从动轮64与条形小挡板61转动相连;小型主动轮67、小型从动轮64之间通过小型传动带62相连;所述的小型滑块65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第二滑动开口滑槽69:小型滑块65通过第二滑动开口滑槽69与小型导轨66滑动相连;小型滑块65通过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与小型传动带62的一条边相连,上述的小型传动带62放置在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内且穿过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所述的小型导轨66安装在位于小型传动带62中部的小挡板61上,所述的小型滑块65的上端安装有小型机械夹63;所述的小型机械夹63是指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刀18的气动手指。
[0022]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卧式元件进料机构包括:第一有齿槽b1、第二有齿槽b2、支架b3、支架地板b6、第一驱动气缸b4、第二驱动气缸b5;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的上端面两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齿槽;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上端面的两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齿槽;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放置在第二有齿槽b2的槽里面;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槽的底面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通过一根活塞杆穿过上述的条形通孔与第一驱动气缸b4相连;第一驱动气缸b4通过活塞杆与第二驱动气缸b5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b5安装在支架地板b6上;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下端面通过两个支架b3与支架地板b6固定相连。
[0023]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0、第二滑块31、挂架32、螺杆33、滑轨34、机械夹35、第二支架36、L型挂架37、活动轴38、滑板39、第四电机40、短滑轨41、支撑板a4、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气动手指k3、夹板k4、挡头k5、导向杆k6、弹簧k7;其中:所述的第二支架36的顶部固定的安装有滑轨34;所述的滑轨34上端面的两端固定的安装有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所述的滑轨34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第二电机30;所述的第二电机30与螺杆33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螺杆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轨挡板k2、第二滑块31与第一滑轨挡板k1活动相连;所述的螺杆33与第二滑轨挡板k2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31与螺杆33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31与滑轨34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31位于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之间;所述的第二滑块31的下部固定的安装有挂架32;所述的挂架32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短滑轨41;所述的短滑轨41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四电机40;所述的第四电机40与一个螺杆33的一端相连,一个滑板39的左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二滑轨挡板k2;上述的螺杆33穿过上述的第二滑轨挡板k2,且与上述的第二滑轨挡板k2通过螺纹相连;上述的滑板39与短滑轨41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板39的右端通过活动轴38与L型挂架3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轴38与滑板
39的右端转动相连;所述的活动轴38可以相对滑板39的右端做自由的转动;所述的L型挂架
37的上端面通过4个弹簧与支撑板a4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挂架37与支撑板a4上均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导向杆k6的一端与挡头k5固定相连;导向杆k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4上的通孔置于L型挂架37的通孔内;所述的支撑板a4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机械夹
35;所述的机械夹35是由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板k4的气动手指k3组成。
[0024] 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包括:第五电机50、主动轮51、传动带52、挡板53、L型支架54、支撑滑块55、小导轨56、从动轮57;其中:所述的第五电机50固定在挡板53的一侧;所述的挡板53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带52、主动轮51、从动轮57、小导轨56;主动轮51、从动轮57分别与挡板53活动连接;所述的主动轮51通过传动轴与第五电机50相连;所述的主动轮51、从动轮57之间通过传动带52相连;所述的小导轨56固定的安装在传动带52内圈位置上的挡板53上;支撑滑块55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道凹槽,所述的支撑滑块55的左侧通过一个凹槽与小导轨56滑动连接;支撑滑块55的右侧通过一个凹槽与传动带52的一条边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滑块55的右侧与L型支架54的下部的一侧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支架54的上部的另一侧安装有L型挂架37,即:L型挂架37的左侧通过活动轴38与L型支架54的上部相连;并且活动轴38与L型支架54活动相连;上述的L型挂架37的上端面通过4个弹簧与支撑板a4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挂架37与支撑板a4上均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导向杆k6的一端与挡头k5固定相连;导向杆k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4上的通孔置于L型挂架37的通孔内;所述的支撑板a4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机械夹35;所述的机械夹35是由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板k4的气动手指k3组成。
[002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线材位移机构,实现产品的自动化与生产;综合上述本发明节约了制造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 附图1为本发明的线端拉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2为本发明的线端拉拔机构的矩形通孔结构示意图;
[0029] 附图3为本发明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0030] 附图4为本发明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的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附图5为本发明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的第四电机的位置示意图;
[0032] 附图6为本发明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的L型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附图7为本发明的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0034] 附图8为本发明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的L型挂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附图9为本发明线材位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6] 附图10为本发明线材位移机构的第一摩擦开口滑槽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7] 附图11为本发明卧式元件进料机构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0038] 附图12为本发明第二有齿槽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9] 附图13为本发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14为本发明最终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41] 附图说明:送线机构c1、剥皮搓线机构c2、线端拉拔机构c4、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线材位移机构c5、端子机c3、铜带机c6、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实施例1、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其中:
[0043] 步骤1:第一条电线通过送线机构送入剥皮搓线机构处理,剥去前端外皮之后送至端子机打端子;所述的剥皮搓线机构可以是自动剥线机;
[0044] 步骤2:步骤1中处理过后的电线通过线端拉拔机构与剥皮搓线机构联合工作,继续除去电线后部外皮,并切断电线;
[0045] 步骤3:步骤2中的电线经由线端拉拔机构拉至线材位移机构处;然后上述的电线经由线材位移机构移送去一台铜带机的下模处;所述的铜带机为铜带铆合设备;
[0046] 步骤4:震动送料机将卧式二端电子元件送至卧式元件进料机构,然后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拾取卧式二端电子元件并传递给步骤3中的铜带机的下模处,铜带机工作将上述的卧式二端电子元件的一端与上述的电线的一端铆接;
[0047] 步骤5: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夹取步骤4中的铆接好的元件,传递给另一台铜带机的下模处;
[0048] 步骤6:第二条电线通过另一个送线机构送入另一个剥皮搓线机构处理,剥去前端外皮之后送至另一个端子机打端子;
[0049] 步骤7:步骤6中处理过后的电线通过另一个线端拉拔机构与步骤6中的剥皮搓线机构联合工作,继续除去步骤6中的电线后部外皮,并切断电线;
[0050] 步骤8:步骤7中的电线经由步骤7中的线端拉拔机构拉至另一个线材位移机构处;然后上述的电线经由上述的另一个线材位移机构移送至步骤5中的铜带机的下模处;
[0051] 步骤9:步骤5中的铜带机工作,将步骤4中卧式二端电子元件中的剩下没有铆接的一端与步骤8中的第二条电线铆接。
[0052] 实施例2、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包括:送线机构c1、剥皮搓线机构c2、线端拉拔机构c4、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线材位移机构c5、端子机c3、铜带机c6、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其中:送线机构c1安装在剥皮搓线机构c2的进料一侧;剥皮搓线机构c2安装在端子机c3的进料一侧;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端子机c3的出料一侧,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线端拉拔机构c4与端子机c3之间;铜带机c6安装在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右端,且铜带机c6的下模靠近线材位移机构c5的一侧;铜带机c6的一侧安装有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卧式元件进料机构c7与铜带机c6的下模之间安装有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c8;线材位移机构c5的另一侧安装有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台铜带机c6;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c9位于两台铜带机c6之间;第二台铜带机c6的下模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个线材位移机构c5;第二个线材位移机构c5安装在第二个线端拉拔机构c4、第二个端子机c3之间,第二个线端拉拔机构c4安装在第二个端子机c3的出料口处;第二个端子机c3安装在第二个剥皮搓线机构c2的出料口处;第二个剥皮搓线[0053] 机构c2的进料口处安装有第二个送线机构c1。
[0054] 实施例3、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线端拉拔机构结构如下: 第一支架10的顶部右侧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电机11;第一支架10的顶部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第一固定板15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气缸13;所述的第一气缸13通过一根活塞杆与第一横杆14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横杆14的左端与一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上述的第一连杆12的另一端与第一t型刀杆17的一端铰接;上述的第一t型刀杆17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销钉同时与第二t型刀杆19的一端、第一固定板15的前端面铰接,上述的第二t型刀杆19那一端也通过上述的销钉与第一固定板15的前端面铰接;所述的第二t型刀杆19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杆12的一端铰接,上述的另一个第一连杆
12的另一端与第一横杆14的右端铰接;上述的两个第一连杆12的外侧各固定的设置一个第一销钉16;所述的第一t型刀杆17的尾部安装有一个夹刀18;所述的第二t型刀杆19的尾部固定的安装有一个夹刀18;所述的第一支架10的顶部左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滑槽20;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与滑槽20滑动连接;所述的第一固定板15的左侧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一个矩形通孔22;上述的矩形通孔22的内壁上端面上设置有上齿面21;所述的矩形通孔22内设置有一个齿轮23;上述的齿轮23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电机11相连;上述的齿轮23与上齿面21啮合相连。其余同实施例2。
[0055] 所述的线端拉拔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一气缸13工作,第一横杆14下移,两个夹刀18夹住导线,此时齿轮23转动,通过上齿面21与齿轮23的啮合转动使得第一固定板15沿着滑槽20后移实现线材的拉动,第一横杆14上移,两个夹刀18放开导线。
[0056] 实施例4、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线材位移机构包括: 小型电机60、条形小挡板61、小型传动带62、小型机械夹63、小型从动轮64、小型滑块65、小型导轨66、小型主动轮67;其中:所述的条形小挡板61的一侧固定的设置有小型电机60;所述的条形小挡板61的另一侧的两端设置有小型主动轮67、小型从动轮64;所述的小型主动轮67通过传动轴与小型电机60相连;小型从动轮64与条形小挡板61转动相连;小型主动轮67、小型从动轮64之间通过小型传动带62相连;所述的小型滑块65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第二滑动开口滑槽69:小型滑块65通过第二滑动开口滑槽69与小型导轨66滑动相连;
小型滑块65通过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与小型传动带62的一条边相连,上述的小型传动带62放置在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内且穿过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所述的小型导轨66安装在位于小型传动带62中部的小挡板61上,所述的小型滑块65的上端安装有小型机械夹63;所述的小型机械夹63是指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刀18的气动手指。其余同实施例2。
[0057] 所述的线材位移机构工作原理:小型电机60工作带动小型传动带62转动,小型滑块65的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与小型传动带62的一条边过盈配合;通过小型传动带62与第一摩擦开口滑槽68内壁的摩擦力带动小型滑块65沿着小型导轨66左右移动,进而带动小型机械夹63左右移动;所述的气动手指通过两个夹刀18相向夹住导线实现对导线的装夹。
[0058] 实施例5、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卧式元件进料机构包括:第一有齿槽b1、第二有齿槽b2、支架b3、支架地板b6、第一驱动气缸b4、第二驱动气缸b5;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的上端面两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齿槽;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上端面的两边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齿槽;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放置在第二有齿槽b2的槽里面;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槽的底面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的第一有齿槽b1通过一根活塞杆穿过上述的条形通孔与第一驱动气缸b4相连;第一驱动气缸b4通过活塞杆与第二驱动气缸b5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b5安装在支架地板b6上;所述的第二有齿槽b2的下端面通过两个支架b3与支架地板b6固定相连。其余同实施例2。
[0059] 所述的卧式元件进料机构包括工作原理:第一驱动气缸b4工作顶起第一齿槽b1,此时第一齿槽b1的上端面两边的小齿槽上架设有卧式二端电子原件,例如电阻;所述的第二驱动气缸b5此时控制第一驱动气缸b4左移;然后第一驱动气缸b4控制第一齿槽b1下移,将卧式元件放置在第二齿槽b2上的小齿槽上,然后第二驱动气缸b5控制第一驱动气缸b4复位。
[0060] 实施例6、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包括:第二电机30、第二滑块31、挂架32、螺杆33、滑轨34、机械夹35、第二支架36、L型挂架37、活动轴38、滑板39、第四电机40、短滑轨41、支撑板a4、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气动手指k3、夹板k4、挡头k5、导向杆k6、弹簧k7;其中:所述的第二支架36的顶部固定的安装有滑轨
34;所述的滑轨34上端面的两端固定的安装有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所述的滑轨34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第二电机30;所述的第二电机30与螺杆33的一端相连;所述的螺杆33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滑轨挡板k2、第二滑块31与第一滑轨挡板k1活动相连;所述的螺杆
33与第二滑轨挡板k2活动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31与螺杆33通过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31与滑轨34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滑块31位于第一滑轨挡板k1、第二滑轨挡板k2之间;所述的第二滑块31的下部固定的安装有挂架32;所述的挂架32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短滑轨41;
所述的短滑轨41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四电机40;所述的第四电机40与一个螺杆33的一端相连,一个滑板39的左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二滑轨挡板k2;上述的螺杆33穿过上述的第二滑轨挡板k2,且与上述的第二滑轨挡板k2通过螺纹相连;上述的滑板39与短滑轨41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板39的右端通过活动轴38与L型挂架37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轴38与滑板39的右端转动相连;所述的活动轴38可以相对滑板39的右端做自由的转动;所述的L型挂架37的上端面通过4个弹簧与支撑板a4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挂架37与支撑板a4上均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导向杆k6的一端与挡头k5固定相连;导向杆k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4上的通孔置于L型挂架37的通孔内;所述的支撑板a4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机械夹35;所述的机械夹35是由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板k4的气动手指k3组成。
其余同实施例2。
[0061] 卧式元件二次位移机构的工作原理:第二电机30通过通多驱动与第二电机30连接的螺杆33旋转,进而带动第二滑块31沿着滑轨34做沿螺杆33轴向来回运动,同时第四电机40驱动与第四电机40连接的螺杆33转动,进而带动滑板39与滑板39上的第二滑轨挡板k2沿着上述的螺杆33的轴向来回运动;同时设置的四个弹簧k7使得气动手指k3能够弹性的上下晃动,气动手指k3工作使得两个夹板k4可以夹住物料,实现物料的移动。
[0062] 实施例7、卧式电子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包括:第五电机50、主动轮51、传动带52、挡板53、L型支架54、支撑滑块55、小导轨56、从动轮57;其中:所述的第五电机50固定在挡板53的一侧;所述的挡板53的另一侧设置有传动带52、主动轮
51、从动轮57、小导轨56;主动轮51、从动轮57分别与挡板53活动连接;所述的主动轮51通过传动轴与第五电机50相连;所述的主动轮51、从动轮57之间通过传动带52相连;所述的小导轨56固定的安装在传动带52内圈位置上的挡板53上;支撑滑块55的左右侧各设置有一道凹槽,所述的支撑滑块55的左侧通过一个凹槽与小导轨56滑动连接;支撑滑块55的右侧通过一个凹槽与传动带52的一条边过盈配合;所述的支撑滑块55的右侧与L型支架54的下部的一侧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支架54的上部的另一侧安装有L型挂架37,即:L型挂架37的左侧通过活动轴38与L型支架54的上部相连;并且活动轴38与L型支架54活动相连;上述的L型挂[0063] 架37的上端面通过4个弹簧与支撑板a4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L型挂架37与支撑板a4上均各设置有一个通孔;导向杆k6的一端与挡头k5固定相连;导向杆k6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支撑板a4上的通孔置于L型挂架37的通孔内;所述的支撑板a4的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机械夹35;所述的机械夹35是由一个两个抓夹上各安装有一个夹板k4的气动手指k3组成。其余同实施例2。
[0064] 所述的卧式元件一次位移机构放的工作原理:第五电机50驱动主动轮51旋转,进而通过传动带52带动从动轮57旋转;传动带52的一条边与通过摩擦力带动支撑滑块55沿着小导轨56左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