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装单元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436882.X

文献号 : CN10765067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田口匠佐藤朋也夏目侑纪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电装单元,目的在于实现与冷却流路隔离的逆变器的冷却,提高逆变器配置的自由度。电池单元(电装单元)(200)具有:壳体(202),其收纳有电池(206);冷却流路,其形成在壳体(202)内,与电池(206)或第一逆变器(210)相邻,流通有冷却媒介;第二逆变器(214),其在壳体(202)内与冷却流路或形成冷却流路的外壁隔离配置;以及传热部(230),其从冷却流路延伸到第二逆变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收纳有电池;

冷却流路,其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电池或第一逆变器相邻,流通有冷却媒介;

第二逆变器,其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冷却流路隔离配置;

传热部,其从所述冷却流路或形成该冷却流路的外壁延伸到所述第二逆变器;以及中框架,其将所述壳体内划分成至少配置有所述电池的第一层、以及至少配置有所述第二逆变器的第二层,其中,所述传热部是用热导率高于所述中框架的材料与该中框架分开形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上,在所述冷却流路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逆变器侧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与所述中框架隔离的隔离部。

3.一种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收纳有电池;

冷却流路,其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电池或第一逆变器相邻,流通有冷却媒介;

第二逆变器,其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冷却流路隔离配置;

传热部,其从所述冷却流路或形成该冷却流路的外壁延伸到所述第二逆变器;以及中框架,其将所述壳体内划分成至少配置有所述电池的第一层、以及至少配置有所述第二逆变器的第二层,其中,所述第一层与所述第二层在垂直方向上层叠,所述电池的任一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传热部的正下方隔离配置。

4.一种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其收纳有电池;

冷却流路,其形成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电池或第一逆变器相邻,流通有冷却媒介;

第二逆变器,其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冷却流路隔离配置;

转换器,其与所述第一逆变器一同和所述冷却流路相邻,与该第一逆变器并列设置;

传热部,其在所述冷却流路中从所述第一逆变器与所述转换器之间延伸到所述第二逆变器;

第一鳍板,其设置在所述第一逆变器上,从该第一逆变器的主体部向所述冷却流路内突出;以及第二鳍板,其设置在所述转换器上,从该转换器的主体部向所述冷却流路内突出,其中,所述第一鳍板与所述第二鳍板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第一逆变器的主体部与所述转换器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中框架,其将所述壳体内划分成至少配置有所述电池的第一层、以及至少配置有所述第二逆变器的第二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部为所述中框架的一部分。

说明书 :

电装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冷却流路的电装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通过马达驱动的车辆中,搭载有电池单元等电装单元。在电装单元的壳体内,搭载有电池和逆变器,例如,形成有通过吸引风扇吸引空气而使空气流通的通道(冷却流路),电池和逆变器得以冷却。
[0003] 另外,公开了在电装单元中,将背面设置有散热鳍板的2个散热板的背面彼此相对配置,在散热鳍板的侧方设置侧壁部件形成冷却流路,以此高效密集地配置逆变器等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8403号公报
[0007] 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电装单元中,在逆变器上设置散热鳍板,将散热鳍板配置在冷却流路内,以此来冷却逆变器。但是,配置在电装单元内部的逆变器和电池的体积和数量等,有时会导致无法使逆变器接近冷却流路而配置。因此,产生了难以冷却与冷却流路隔离配置的逆变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8]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与冷却流路隔离的逆变器的冷却,提高逆变器配置的自由度的车辆。
[0009]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其收纳有电池;冷却流路,其形成在壳体内,与电池或第一逆变器相邻,流通有冷却媒介;第二逆变器,其在壳体内与冷却流路隔离配置;以及传热部,其从冷却流路或形成冷却流路的外壁延伸到第二逆变器。
[0010] 可选地,还具有中框架,其将壳体内划分成至少配置有电池的第一层、以及至少配置有第二逆变器的第二层。
[0011] 可选地,传热部是中框架的一部分。
[0012] 可选地,传热部是用热导率高于中框架的材料与中框架分开形成的。
[0013] 可选地,传热部上,在冷却流路侧的一端与第二逆变器侧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有与中框架隔离的隔离部。
[0014] 可选地,第一层与第二层在垂直方向上层叠,电池的任一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传热部的正下方隔离配置。
[0015] 可选地,还具有转换器,其与第一逆变器一同和冷却流路相邻,与该第一逆变器并列设置,其中,传热部在冷却流路中从第一逆变器与转换器之间延伸到第二逆变器。
[0016] 可选地,具有:第一鳍板,其设置在第一逆变器上,从第一逆变器的主体部向冷却流路内突出;以及第二鳍板,其设置在转换器上,从转换器的主体部向冷却流路内突出,其中,第一鳍板与第二鳍板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逆变器的主体部与转换器的主体部之间的间隙。
[0017] 发明效果
[0018] 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与冷却流路隔离的逆变器的冷却,提高逆变器配置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车辆的侧视图;
[0020] 图2是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0021] 图3是电池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0022] 图4是连接的多个管道及电池的立体图;
[0023] 图5是用于说明冷却气流通道的第一冷却流路的图;
[0024] 图6是用于说明冷却气流通道的第二冷却流路(冷却流路)的图;
[0025] 图7是组装有传热部的中框架的图3中的VII箭头方向视图;
[0026] 图8是转换器、第一逆变器、中框架、以及电力电子冷却管道的图2中的VIII箭头方向视图;
[0027]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图;
[0028]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图。
[0029] 符号说明
[0030] 200  电池单元(电装单元)
[0031] 202  壳体
[0032] 204  中框架
[0033] 206  电池
[0034] 210  第一逆变器
[0035] 210a  主体部
[0036] 210c  鳍板(第一鳍板)
[0037] 212  转换器
[0038] 212a  主体部
[0039] 212c  鳍板(第二鳍板)
[0040] 214  第二逆变器
[0041] 226  电力电子冷却管道(外壁)
[0042] 230、330、430  传热部
[0043] 230e  一端
[0044] 230f  另一端
[0045] 230g  隔离部
[0046] Fb  第二冷却流路(冷却流路)
[0047] Sa  第一层
[0048] Sb  第二层
[0049] Sc  间隙
[0050] Sd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尺寸、材料、其他具体数值等,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发明所做的例示而已,除特别指出的情况外,不用于限定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关于具有实质相同的功能、构成的要素,通过附加相同符号省略重复说明,另外,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的要素省略图示。
[0052] 图1是车辆100的侧视图。在此,作为车辆100,例举以发动机102和马达104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辆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100中搭载有发动机102、马达104、以及电池单元(电装单元)200。发动机102配置在车体100a的前后方向(图1中用双向箭头表示)的前方侧,在发动机102的后方配置有马达104。电池单元200配置在车体100a的后方侧。
[0053] 在此,车辆100中配备有如下行驶模式:马达行驶模式,当电池剩余电量充足时,与发动机102相比,优先利用马达104行驶;以及发动机并用模式,当电池剩余电量较少时,并用马达104和发动机102行驶。
[0054] 例如,车辆100根据电池单元200中搭载的电池的剩余电量选择行驶模式,当选择了发动机并用模式时,会根据行驶状态切换发动机102和马达104的驱动状态,能够提高能量效率,同时削减CO2等废气。
[0055] 电池单元200配置在乘车者进入的车室100b的后方侧的后备箱内下部,位于车体100a的前后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马达104的后方。
[0056] 图2是电池单元200的立体图。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电池单元200的壳体202,并表示壳体202的上盖202a打开的状态。在下文的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将配线和端子的图示省略。如图2所示,在壳体202内收纳有:中框架204、电池206、连接单元208、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
[0057] 图2中,上下方向为大致垂直方向,图2中的下侧为车体100a的高度方向的下侧,上侧为车体100a的高度方向的上侧。电池单元200的底面和上盖202a在大致水平方向上延伸。壳体202的侧面由相对的2个长面202b和相对的2个短面202c构成,长面202b与短面202c交替配置。短面202c的水平方向的长度短于长面202b。
[0058] 中框架204例如由与壳体202的底面和上盖202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板构成。中框架204上形成有从上表面204a贯通至下表面204b的贯通孔204c、204d、204e(参考图3)。
[0059] 中框架204将壳体202内划分为第一层Sa和第二层Sb。第一层Sa和第二层Sb成为在垂直方向上层叠的空间,第一层Sa位于第二层Sb的下侧。
[0060] 第一层Sa中配置有电池206和连接单元208。电池206例如为长方体形状,2个电池206以各自的长边并排的状态并列设置,电池206的长边与壳体202的短面202c平行配置。
[0061] 连接单元208由母线、保险丝、继电器等构成,与电池206连接。图2中,将连接单元208的外形简化,用长方体表示。连接单元208的上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端子台,通过形成在中框架204上的未图示的贯通孔,端子台向第二层Sb侧露出。中框架204的端子台上连接有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通过连接单元208,电池206与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连接。
[0062] 2个电池206以长度方向与连接单元208平行的状态配置。2个电池206共同配置在连接单元208的单侧(在此为图2中的纵深侧)。即,图2中是按照2个电池206、连接单元208的顺序从纵深侧排列。
[0063] 第二层Sb中配置有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马达104驱动时,第一逆变器210将电池206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转换器212对从第一逆变器210输出的交流电力的电压进行降压并向马达104侧供给。
[0064] 另外,伴随车辆100的制动等的再生电力充电时,马达104发挥发电机的功能,转换器212对从马达104侧输出的再生电力进行升压,第一逆变器210将从转换器212输出的交流电力转换成直流电力并充入电池206。
[0065] 第二逆变器214为EOP(Electrical Oil Pump,电动油泵)逆变器,与搭载在车辆100中的未图示的电动油泵(EOP)侧连接。第二逆变器214例如在怠速熄火等中,将电池206的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并向电动油泵供给,使电动油泵运转。电动油泵对油进行升压并送出,以此确保例如CVT等所需的油压。
[0066] 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另外,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以长度方向沿着壳体202的长面202b的状态串联配置。第二逆变器214以长度方向沿着壳体202的长面202b的状态配置在第一逆变器210的短方向上。
[0067] 另外,壳体202内连接配置有多个管道216。管道216内形成有空气(冷却媒介)流通的冷却流路,通过在冷却流路中流动的空气来冷却电池206、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下面针对电池206、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的冷却进行详细说明。
[0068] 图3是电池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3所示,管道216由吸气分离管道218、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电池吸气管道222、电池排气管道224、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排气集合管道228构成。这些多个管道216被连接起来,在其内部形成有冷却气流通道。
[0069] 图4是连接后的多个管道216及电池206的立体图。首先结合图3和图4,对多个管道216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0070] 吸气分离管道218具有吸气口218a,吸气口218a与壳体202的外部连通。另外,吸气分离管道218分岔为2个支管部218b,每个支管部218b与设置在中框架204的上表面204a上的未图示的贯通孔插通。
[0071] 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配置在中框架204的下表面204b。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的上表面220a上形成有与支管部218b相对的开口220b,通过开口220b与吸气分离管道218连通。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的下表面220c上形成有2个开口220d。
[0072] 电池吸气管道222和电池排气管道224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的下侧与电池206并排配置。电池吸气管道222相对于电池206在与连接单元208相对的一侧逐一相邻配置。
[0073] 电池吸气管道222的上表面222a上,在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设置有凸起部222b,凸起部222b上形成有开口222c。2个电池吸气管道222的开口222c分别与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的开口220d连接。另外,电池吸气管道222与相邻的电池206的内部连通。
[0074] 电池排气管道224相对于电池206在连接单元208侧逐一相邻配置。电池排气管道224中,与电池吸气管道222的凸起部222b相对的另一侧的端面224a从电池206及电池吸气管道222突出。该电池排气管道224的突出部分为面向端面224a并在2个电池排气管道224的排列方向上扩展的锥形。电池排气管道224的端面224a上形成有开口224b。
[0075] 电池排气管道224与相邻的电池206的内部连通,从电池吸气管道222流入电池206内部的空气通过电池排气管道224从开口224b流出。
[0076] 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中框架204的下表面204b上并排配置有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另外,关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其长度方向与2个电池206的排列方向平行。
[0077] 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上表面226a上,在与连接单元208相对的一端侧,形成有与支管部218b相对的开口226b,通过开口226b与吸气分离管道218连通。另外,上表面226a上,在开口226b的另一端侧(连接单元208侧)形成有开口226c、226d、226e。开口226c、226d、226e并列设置在电池206的排列方向上,分别与中框架204的贯通孔204c、204d、204e相对。
在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下表面226f的另一端侧,形成有凸起部226g,凸起部226g上形成有开口226h。
[0078] 排气集合管道228与电池206、电池吸气管道222、电池排气管道224并排配置。排气集合管道228的长度方向与电池206的排列方向平行,具有与2个电池排气管道224的端面224a相对的相对面228a。相对面228a上形成有与2个电池排气管道224的开口224b相对的未图示的2个开口,排气集合管道228与电池排气管道224连通。
[0079] 排气集合管道228的相对面228a中,在连接单元208侧的一端形成有凸起部228b。凸起部228b的上表面228c上形成有开口228d,排气集合管道228的开口228d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开口226h连接。另外,排气集合管道228中与相对面228a相对的一侧的侧面
228e上,在一端侧形成有排气口228f。
[0080] 如此,多个管道216被连接起来,在多个管道216的内部形成有冷却气流通道F。壳体202内,在排气集合管道228的侧面228e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吸气风扇,吸气风扇通过排气口228f从冷却气流通道F吸引空气。其结果,通过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的吸气口218a,从壳体202的外部吸引空气,被吸引的空气通过冷却气流通道F,从排气集合管道228的排气口228f排出,经由吸气风扇向壳体202的外部排出。
[0081] 另外,冷却气流通道F通过吸气分离管道218分岔为2个流路。下面结合图5、图6,对冷却气流通道F的2个流路进行说明。
[0082] 图5是用于说明冷却气流通道F的第一冷却流路Fa的图。如图5所示,第一冷却流路Fa由吸气分离管道218、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电池吸气管道222、电池206、电池排气管道224、排气集合管道228构成。
[0083] 从吸气口218a吸引到吸气分离管道218的空气的一部分从电池吸气分离管道220分别流入到2个电池吸气管道222。流入到2个电池吸气管道222的空气分别通过相邻的电池206的内部,经由与电池206相邻的电池排气管道224向排气集合管道228流出。之后,流出到排气集合管道228的空气被引导至排气集合管道228的排气口228f。如此,在第一冷却流路Fa中,空气在电池206内流通,电池206得以冷却。
[0084] 图6是用于说明冷却气流通道F的第二冷却流路(冷却流路)Fb的图。如图6所示,第二冷却流路Fb由吸气分离管道218、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排气集合管道228构成。
[0085] 从吸气口218a吸引到吸气分离管道218的空气的一部分流入到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流入到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空气流出到排气集合管道228,被引导至排气集合管道
228的排气口228f。
[0086] 另外,第一逆变器210的主体部210a的下表面210b上,设置有鳍板210c(第一鳍板)。鳍板210c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延伸。即,鳍板210c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鳍板210c在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的空气的流动垂直的方向上相对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鳍板210c,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得以增大,第一逆变器210得以有效地冷却。
[0087] 同样,转换器212的主体部212a的下表面212b上,设置有鳍板212c(第二鳍板)。鳍板212c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延伸。即,鳍板212c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鳍板212c在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的空气的流动垂直的方向上相对设置有多个。通过设置鳍板212c,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得以增大,转换器212得以有效地冷却。
[0088] 如上所述,中框架204上形成有贯通孔204c、204d、204e,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上形成有开口226c、226d、226e(参考图3)。而且,转换器212的主体部212a将贯通孔204c(开口226c)封闭,通过贯通孔204c的鳍板212c从开口226c向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内部(第二冷却流路Fb)突出。另外,第一逆变器210的主体部210a将贯通孔204e(开口226e)封闭,通过贯通孔204e的鳍板210c从开口226e向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内部突出。
[0089] 第二冷却流路Fb中,在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流动的空气将鳍板201c、212c冷却。其结果,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得以冷却。
[0090] 如此,电池单元200中,并列地形成有冷却电池206的第一冷却流路Fa、以及冷却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这些所谓的电力电子设备的第二冷却流路Fb。因此,可以就电池206、电力电子设备分别设计第一冷却流路Fa、第二冷却流路Fb的流路宽度,以使分别冷却二者的空气成为最佳流量。
[0091] 另外,如上所述,电池单元200中,设置中框架204,在第一层Sa中配置体积大的电池206,在第二层Sb中配置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第二逆变器214(电力电子设备)。因此,能够将电池单元200的水平方向的面积抑制在较小水平,并实现在垂直方向上层叠的有效配置。
[0092] 因此,能够将以往另行配置在电池单元200外部的第二逆变器214配置在电池单元200的壳体202内。壳体202原本配置有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因此实施电磁噪声对策。所以,无需个别地对第二逆变器214进行防磁,能够降低成本。
[0093] 但是,若将第二逆变器214与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串联排列,则电池单元200的长面202b(参考图2)会在长度方向上变长,导致电池单元200大型化。因此,将第二逆变器214相对于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并排排列,以避免电池单元200的大型化。
[0094] 其结果,第二逆变器214与第二冷却流路Fb(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隔离配置。因此,难以使第二逆变器214与第二冷却流路Fb直接接触进行冷却。例如,虽然考虑到将第二冷却流路Fb延伸到第二逆变器214的正下方,但由于连接单元208比图示的形状更加复杂等,会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扰,因此无法在第二逆变器214的正下方配置管道。
[0095] 于是,在壳体202内配置有传热部230。传热部230是用热导率高于中框架204的材料与中框架204分开形成的。例如,中框架204为树脂制,传热部230为金属制;中框架204为铝制,传热部230为含铜的金属制等。
[0096] 传热部230例如具有比中框架204薄的平板形的主体部230a。主体部230a配置在中框架204的上表面204a侧(参考图3)。在主体部230a的一端侧,下表面230b将中框架204的贯通孔204d(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开口226d)封闭;在主体部230a的另一端侧,上表面230c与第二逆变器214的下表面214a抵接。
[0097] 主体部230a的一端侧的下表面230b上,设置有鳍板230d。鳍板230d与上述鳍板210c、212c相同,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平行地延伸。即,鳍板230d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鳍板230d在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的空气的流动垂直的方向上相对设置有多个。
[0098] 而且,通过中框架204的贯通孔204d的传热部230的鳍板230d,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开口226e向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内部突出。因此,第二冷却流路Fb中,在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内流动的空气将鳍板230d冷却。其结果,第二逆变器214与第一逆变器210、转换器212一同得以冷却。
[0099] 如此,电池单元200中,即使将第二逆变器214与第二冷却流路Fb隔离配置,也能够冷却第二逆变器214。因此,可以提高第二逆变器214配置的自由度。
[0100] 另外,传热部230在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第二冷却流路Fb)中,从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之间延伸到第二逆变器214。由于转换器212和第二逆变器214会一起发热,因此在转换器212和第二逆变器214之间设置有间隙。传热部230的一端230e配置在该间隙中,因此无需为了配置传热部230的一端230e而将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在长度方向上延长。
[0101] 如此,通过使传热部230的一端230e位于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之间,能够有效利用和配置壳体202内的空间。
[0102] 图7是组装有传热部230的中框架204的图3中的VII箭头方向视图。如图7所示,传热部230的主体部230a的下表面230b上,在图7中左侧(第二冷却流路Fb侧)的一端230e与右侧(第二逆变器214侧)的另一侧230f之间形成有隔离部230g。
[0103] 隔离部230g在主体部230a的下表面230b中,从一端230e侧和另一侧230f侧的部位凹陷,与中框架204隔离。即,隔离部230g在与中框架204之间形成空隙。
[0104] 如此,通过设置隔离部230g,传热部230与中框架204之间的传热得以抑制。因此,第二逆变器214产生的热容易向一端230e侧传导而不会向中框架204扩散,能够在第二冷却流路Fb有效地冷却。
[0105] 图8是转换器212、第一逆变器210、中框架204、以及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的图2中的VIII箭头方向视图。在图8中,为了便于理解,用通过贯通孔204c、204d、204e的截面表示中框架204。另外,用交叉影线表示鳍板201c、212c、230d。
[0106] 第一逆变器210的发热量比转换器212少。因此,如图8所示,第一逆变器210的鳍板210c与转换器212的鳍板212c相比,第二冷却流路Fb的流动方向的长度短。
[0107] 另外,第一逆变器210的主体部210a与第一逆变器210的鳍板210c相比,在第二冷却流路Fb的流动方向(图8中的左右方向)上延伸得长。而且,第一逆变器210的鳍板210c与转换器212的鳍板212c的间隙Sc大于第一逆变器210的主体部210a与转换器212的主体部212a的间隙Sd。
[0108] 该间隙Sc中配置有传热部230的主体部230a的一端230e以及鳍板230d。因此,能够以间隙Sd的量较大地形成传热部230的鳍板230d,可以有效利用壳体202内的空间,提高传热部230对第二逆变器214的冷却效率。
[0109] 图9是用于说明第一变形例的图。如图9所示,在第一变形例中,传热部330的主体部330a以及鳍板330d的任一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2个电池206的正上方错开配置。即,2个电池206的任一部位在水平方向上与传热部330的正下方隔离配置。
[0110] 由于是从第二逆变器214传热,因此传热部330的温度容易变得高于电池206的温度。所以,通过将传热部330避开电池206的正上方而配置,可以保护电池206不受第二逆变器214的热量影响。换言之,可以将维持电池206的适宜温度所需的在第一冷却流路Fa中流通的空气流量抑制为较少。
[0111] 图10是用于说明第二变形例的图。如图10所示,在第二变形例中,未配置有与上述中框架204分别形成的传热部230、330。作为替代,中框架204的一部分发挥传热部430的功能。
[0112] 即,传热部430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形成第二冷却流路Fb的外壁)抵接,从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延伸到第二逆变器214。这种情况下,中框架204(即传热部430)为金属制,将第二逆变器214的热量传递到电力电子冷却管道226(图10中,用白色空心箭头表示热量的移动)。
[0113] 如此,第二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即使将第二逆变器214与第二冷却流路Fb隔离配置,也能够冷却第二逆变器214。因此,可以提高第二逆变器214配置的自由度。
[0114]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畴内的各种变更例或修改例,也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0115]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针对利用冷却第一逆变器210的(相邻)第二冷却流路Fb对传热部230、330、430进行冷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根据电池206的配置,也可以利用冷却电池206的(相邻)冷却流路对传热部230、330、430进行冷却。
[0116]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针对通过中框架204将壳体202内划分成第一层Sa和第二层S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中框架204并非必须的构成。
[0117]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变形例中,针对传热部230、330中形成有隔离部230g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230g并非必须的构成。
[0118]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变形例中,针对传热部230、330在第二冷却流路Fb中,从第一逆变器210和转换器212之间延伸到第二逆变器2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传热部230、330也可以从第二冷却流路Fb的其他部位延伸到第二逆变器214。
[0119]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变形例中,针对第一逆变器210的鳍板210c与转换器212的鳍板212c之间的间隙Sc大于第一逆变器210的主体部210a与转换器212的主体部212a之间的间隙Sd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间隙Sd也可以和间隙Sc相同,或间隙Sd大于间隙Sc。
[0120] 工业实用性
[0121] 本发明能够用于形成有冷却流路的电装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