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稿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108729.4

文献号 : CN10766283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藤悠贵

申请人 : 株式会社PFU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稿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在抑制原稿发生叠送的同时,更高速地进行原稿的输送处理。原稿输送装置(100)具有:碰触部(101b),其与载置在原稿台(103)的多张原稿的顶端碰触;输送原稿的辊(111);按压部(112),其设在与辊相对的位置,从原稿的上侧按压原稿;分离输送原稿的分离部(114)、(115);第1检测部(113),其在原稿输送方向设在碰触部和分离部之间,检测被输送的原稿;以及控制部(161),其使按压部按压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且使辊以第1速度转动,直至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使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且使辊以慢于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原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稿台;

碰触部,其与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的顶端碰触;

辊,其输送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中的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

按压部,其设在与所述辊相对的位置,从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上侧按压原稿;

分离部,其分离并输送原稿;

第1检测部,其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设在所述碰触部和所述分离部之间,检测被输送的原稿;以及控制部,其使所述按压部按压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且使所述辊以第1速度转动,直至所述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所述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使所述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且使所述辊以慢于所述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之后没有再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再次使所述按压部按压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且使所述辊以所述第1速度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2检测部,其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设在所述分离部的下游侧,检测被输送的原稿;以及卡纸判定部,其根据从所述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开始到所述第2检测部检测到原稿的时间,判定是否发生了原稿的卡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稿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知部,在所述辊没有转动的状态下所述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通知促使原稿的重新载置的消息。

5.一种原稿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

所述原稿输送装置包括:

原稿台;

碰触部,其与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的顶端碰触;

辊,其输送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中的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

按压部,其设在与所述辊相对的位置,从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的上侧按压原稿;

以及

分离部,其分离并输送原稿,

该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使所述按压部按压载置在所述原稿台上的原稿且使所述辊以第1速度转动,直至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所述第1检测部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设在所述碰触部和所述分离部之间,检测被输送的原稿;

所述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使所述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且使所述辊以慢于所述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

说明书 :

原稿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稿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对原稿进行分离、输送的原稿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扫描仪等原稿输送装置在家庭、办公室等各种场所被用于各种用途,根据用途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原稿输送装置。在例如办公室等地,为了能够一起输送更大量的原稿,使用载置原稿的原稿台的原稿装载角度接近水平且设于原稿台的拾纸辊从下侧被载置的原稿开始依次进行输送、所谓的下取出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
[0003] 对于下取出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来说,设置有从上侧按压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的拾纸臂,使得拾纸辊能够良好地输送载置于原稿台的原稿。然而,由拾纸臂按压原稿的按压力过小的话,拾纸辊不能输送原稿,反之,按压力过大的话,载置的原稿间的摩擦力过大,有可能发生原稿的叠送。
[0004] 公开了片状体输送装置,其包括:分离辊;与分离辊相对配置的分离垫;按压分离垫的复位弹簧;进一步增加复位弹簧的按压力的按压力赋予单元(参照专利文献1)。该片状体输送装置中,检测到在载置在载置台上的片状体通过了设于分离辊的上游侧附近位置的传感器的位置的同时,按压力赋予单元按压复位弹簧。并且,检测到片状体的顶端通过了设在读取光学系统的上游侧附近位置的传感器的位置的同时,按压力赋予单元的按压动作被解除。由此,在片状体输送装置中,按压力赋予单元仅在进行分离片状体的动作期间动作,将分离垫强力按压到分离辊。
[0005] 公开了具备第1拾纸辊的下取出型的馈纸装置,第1拾纸辊设有能够调整附加压力的拾取辊(参照专利文献2)。该拾取辊设定有默认的附加压力值,拾取辊在纸张馈纸开始时根据默认的附加压力值将纸张压至第1拾纸辊。该馈纸装置通过设在纸张输送通路上的纸张输送传感器检测纸张是否输送来了,第1拾纸辊进行的纸张的拾取失败了的情况下,控制使得拾取辊产生的附加压力增大规定量。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66340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706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 在下取出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中,有望在抑制原稿发生叠送的同时,更高速地进行原稿的输送处理。
[0012]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稿输送装置及控制方法,在下取出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中,能够在抑制原稿发生叠送的同时,更高速地进行原稿的输送处理。
[0013]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4] 本发明的一侧面涉及的原稿输送装置包括:原稿台;碰触部,其与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的顶端碰触;辊,其输送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中的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按压部,其设在与辊相对的位置,从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上侧按压原稿;分离部,其分离并输送原稿;第1检测部,其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设在碰触部和分离部之间,检测被输送的原稿;以及控制部,其使按压部按压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且使辊以第1速度转动,直至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使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且使辊以慢于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
[0015] 本发明的一侧面涉及原稿输送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原稿输送装置包括:原稿台;碰触部,其与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的顶端碰触;辊,其输送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多张原稿中的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按压部,其设在与辊相对的位置,从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的上侧按压原稿;以及分离部,其分离并输送原稿,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操作:使按压部按压载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且使辊以第1速度转动,直至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第1检测部在原稿输送方向上设在碰触部和分离部之间,检测被输送的原稿;第1检测部检测到原稿时,使按压部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且使辊以慢于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
[0016] 发明的效果
[0017] 根据本发明,在下取出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中,能够在抑制原稿发生叠送的同时,更高速地进行原稿的输送处理。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立体图。
[0019] 图2是用于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输送路径的图。
[0020] 图3是示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0021] 图4是示出存储装置150及CPU160的概略构成的图。
[0022] 图5是示出原稿读取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0023] 图6A是示出原稿输送开始前的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图。
[0024] 图6B是示出拾纸臂112按压原稿的状态的图。
[0025] 图7A是示出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多张原稿的图。
[0026] 图7B是示出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多张原稿的图。
[0027] 图8A是示出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多张原稿的图。
[0028] 图8B是示出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多张原稿的图。
[0029] 图9是示出其他原稿输送装置2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0030] 图10是示出处理电路300的概略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一形态的原稿输送装置进行说明。但请注意,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物。
[0032] 图1为显示以图像扫描仪的形式构成的原稿输送装置100的立体图。
[0033] 原稿输送装置100包括上侧壳体101、下侧壳体102、原稿台103、排出台105、多个操作按钮106及显示装置107等。
[0034] 上侧壳体101配置在覆盖原稿输送装置100的上表面的位置,以可在原稿卡纸时、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清扫时等进行开闭的方式通过铰链卡合在下侧壳体102上。
[0035] 原稿台103以可载置原稿的方式卡合在下侧壳体102上。在原稿台103上设置有可沿与原稿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的侧面导板104a及104b。以下,有时将侧面导板104a及104b统称为侧面导板104。
[0036] 排出台105以可保持所排出的原稿的方式卡合在下侧壳体102上。
[0037] 操作按钮106配置在下侧壳体102的侧部,当被按下时,生成并输出与各按钮相应的操作检测信号。
[0038] 显示装置107具有由液晶、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有机电致发光)等构成的显示器以及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显示器的接口电路,将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器上。
[0039] 图2为用以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输送通路径的图。
[0040] 原稿输送装置100内部的输送通路径具有滑槽辊110、拾纸辊111a、b、拾纸臂112、接触传感器113、馈纸辊114a、b、阻尼辊115a、b、第1发光器116a、第1光接收器116b、超声波发送器117a、超声波接收器117b、第1输送辊118a、b、第1从动辊119a、b、第2发光器120a、第2光接收器120b、第1摄像装置121a、第2摄像装置121b、第1照明装置122a、第2照明装置122b、第2输送辊123a、123b以及第2从动辊124a、124b等。
[0041] 以下,有时将拾纸辊111a及111b统称为拾纸辊111。此外,有时将馈纸辊114a及114b统称为馈纸辊114。此外,有时将阻尼辊115a及115b统称为阻尼辊115。此外,有时将第1输送辊118a及118b统称为第1输送辊118。此外,有时将第1从动辊119a及119b统称为第1从动辊119。此外,有时将第2输送辊123a及123b统称为第2输送辊123。此外,有时将第2从动辊
124a及124b统称为第2从动辊124。
[0042] 上侧壳体101的下表面形成原稿的输送通道的上侧导板101a,下侧壳体102的上表面形成原稿的输送通道的下侧导板102a。在图2中,箭头A1显示原稿的输送方向。以下,所谓上游,是指原稿的输送方向A1的上游,所谓下游,是指原稿的输送方向A1的下游。
[0043] 滑槽辊110设置在原稿台103上,与原稿台103上所载置的原稿中位于最下侧的原稿接触,从而将该原稿朝原稿输送方向A1送出。
[0044] 拾纸辊111设置在下侧壳体102上,与载置于原稿台103上且前端与上侧壳体101的碰触部101b碰触的多张原稿中位于最下侧的原稿接触,从而将该原稿朝原稿输送方向A1送出。通过滑槽辊110及拾纸辊111的作用,原稿输送装置100以所谓的下方取出方式输送原稿。
[0045] 拾纸臂112在上侧壳体101上设置在与拾纸辊111相对的位置。拾纸臂112从上侧按压原稿台103上所载置的原稿,以在拾纸辊111与原稿台103上所载置的原稿之间产生适度的摩擦力而使拾纸辊111可良好地输送原稿。
[0046] 接触传感器113配置在馈纸辊114及阻尼辊115的上游侧,检测原稿台103上是否载置有原稿。接触传感器113生成并输出在原稿台103上载置有原稿的状态和未载置有原稿的状态下信号值发生变化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
[0047] 馈纸辊114设置在下侧壳体102上,将原稿台103上所载置的原稿朝原稿输送方向A1送出。阻尼辊115为分离辊的一例,在上侧壳体101上设置在与馈纸辊114相对的位置,进行原稿的分离动作。
[0048] 第1发光器116a及第1光接收器116b以隔着原稿的输送通道相对的方式配置在馈纸辊114及阻尼辊115的下游侧且第1输送辊118及第1从动辊119的上游侧。第1发光器116a朝第1光接收器116b发射光。第1光接收器116b检测发射自第1发光器116a的光,生成并输出与检测到的光相应的电信号即第2原稿检测信号。即,第2原稿检测信号是在第1发光器116a与第1光接收器116b之间存在原稿的状态和不存在原稿的状态下信号值发生变化的信号。以下,有时将第1发光器116a及第1光接收器116b统称为第1光传感器116。
[0049] 超声波发送器117a及超声波接收器117b以隔着输送通道相对的方式配置在原稿的输送通道附近。超声波发送器117a发送超声波。另一方面,超声波接收器117b检测由超声波发送器117a发送并通过原稿之后的超声波,生成并输出与检测到的超声波相应的电信号即超声波信号。以下,有时将超声波发送器117a及超声波接收器117b统称为超声波传感器117。
[0050] 第1输送辊118在上侧壳体101上在原稿输送方向A1上设置在阻尼辊115的下游侧且第1摄像装置121a的上游侧。第1从动辊119在下侧壳体102上设置在与第1输送辊118相对的位置。
[0051] 第2发光器120a及第2光接收器120b以隔着原稿的输送通道相对的方式配置在第1输送辊118及第1从动辊119的下游侧且第1照明装置122a及第2照明装置122b(即第1摄像装置121a及第2摄像装置121b的拍摄位置)的上游侧。第2发光器120a朝第2光接收器120b发射光。第2光接收器120b检测发射自第2发光器120a的光,生成并输出与检测到的光相应的电信号即第3原稿检测信号。即,第3原稿检测信号是在第2发光器120a与第2光接收器120b之间存在原稿的状态和不存在原稿的状态下信号值发生变化的信号。以下,有时将第2发光器120a及第2光接收器120b统称为第2光传感器120。
[0052] 第1摄像装置121a具有缩小光学系统统类型的摄像传感器,该摄像传感器配备由沿主扫描方向呈直线状排列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形成的摄像元件。该摄像传感器拍摄原稿的背面而生成并输出模拟图像信号。同样地,第2摄像装置121b具有缩小光学系统统类型的摄像传感器,该摄像传感器配备由沿主扫描方向呈直线状排列的CCD形成的摄像元件。该摄像传感器拍摄原稿的表面而生成并输出模拟图像信号。再者,也可仅配置第1摄像装置121a及第2摄像装置121b中的一方而仅读取原稿的一面。此外,也可利用配备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而不是CCD形成的摄像元件的等倍光学系统统类型的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以下,有时将第1摄像装置121a及第2摄像装置121b统称为摄像装置121。
[0053] 第1照明装置122a具有照射原稿的背面的光源和相对于原稿的表面使用的垫板,设置在第1摄像装置121a与原稿输送通道之间且与第2摄像装置121b相对的位置。同样地,第2照明装置122b具有照射原稿的表面的光源和相对于原稿的背面使用的垫板,设置在第2摄像装置121b与原稿输送通道之间且与第1摄像装置121a相对的位置。以下,有时将第1照明装置122a及第2照明装置122b统称为照明装置122。
[0054] 滑槽辊110、拾纸辊111、馈纸辊114分别沿图2的箭头A2、A3、A4的方向转动,由此,使得原稿台103上所载置的原稿在上侧导板101a与下侧导板102a之间朝原稿输送方向A1输送。另一方面,阻尼辊115沿箭头A5的方向转动,由此,在原稿台103上载置有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原稿台103上所载置的原稿中只有与馈纸辊114接触的原稿被分离。
[0055] 原稿在由上侧导板101a和下侧导板102a加以引导的情况下被送入至第1输送辊118与第1从动辊119之间。第1输送辊118沿箭头A6的方向转动,由此,原稿被送入至第1照明装置122a及第2照明装置122b之间(即第1摄像装置121a及第2摄像装置121b之间)。第2输送辊123沿箭头A7的方向转动,由此,经摄像装置121读取后的原稿被排出至排出台105上。
[0056] 图3为显示原稿输送装置1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0057] 原稿输送装置100除了前文所述的构成以外,还进一步具有第1A/D转换器140a、第2A/D转换器140b、第2马达141、接口装置142、存储装置150及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60等。
[0058] 第1A/D转换器140a对输出自第1摄像装置121a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而生成数字图像数据并输出至CPU 160。同样地,第2A/D转换器140b对输出自第2摄像装置121b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模数转换而生成数字图像数据并输出至CPU 160。这些数字图像数据用作读取图像。以下,有时将第1A/D转换器140a及第2A/D转换器140b统称为A/D转换器140。
[0059] 第1驱动装置141a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马达,根据来自CPU160的控制信号,使滑槽辊110、拾纸辊111及馈纸辊114转动来进行原稿的输送动作。第1驱动装置141a来自CPU160的控制信号能够变更各辊的转动速度。第2驱动装置141b包含一个或者多个马达,根据来自CPU160的控制信号,使阻尼辊115、第1输送辊118及第2输送辊123转动来进行原稿的输送动作。第3驱动装置141c根据来自CPU160的控制信号,使拾纸臂112在与拾纸辊111相对的相对位置和从相对位置向上侧分离的非相对位置之间移动。以下,有时将第1驱动装置141a、第2驱动装置141b及第3驱动装置141c统称为驱动装置141。
[0060] 接口装置142例如具有以USB等串行总线为标准的接口电路,与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电脑、便携式信息终端等)电连接来收发读取图像及各种信息。此外,也可使用如下通信部代替接口装置142,所述通信部具有天线和无线通信接口电路,所述天线收发无线信号,所述无线通信接口电路用以按照规定的通信协议通过无线通信线路来进行信号的收发。规定的通信协议例如为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
[0061] 存储装置150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贮器)等存储器装置、硬盘等固定磁盘装置、或者软盘、光碟等便携式存储装置等。此外,在存储装置150中存储有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各种处理所使用的电脑程序、数据库、表格等。电脑程序也可使用公知的安装程序等从电脑可读取的便携式记录介质安装至存储装置150。便携式记录介质例如为CD-ROM(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k read only memory,数字多功能磁盘只读存储器)等。进而,在存储装置150中存储读取图像。
[0062] CPU 160根据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50中的程序来进行动作。再者,也可使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程序)、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代替CPU 160。此外,也可使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ing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代替CPU 160。
[0063] CPU160与操作按钮106、接触传感器113、第1光传感器116、超声波传感器117、第2光传感器120、摄像装置121、A/D转换器140、驱动装置141、接口装置142及存储装置150等连接,对上述各部分进行控制。CPU160进行摄像装置121的原稿读取控制等,获取读取图像。
[0064] 图4是示出存储装置150及CPU160的概略构成的图。
[0065] 如图4所示,在存储装置150中存储有控制程序151、通知程序152、卡纸判定程序153及图像生成程序154等各程序。这些各程序是通过在处理器上动作的软件安装的功能模块。CPU160读取存储在存储装置150中的各程序,根据读取到的各程序进行动作,由此作为控制部161、通知部162、卡纸判定部163及图像生成部164发挥作用。
[0066] 图5是示出原稿读取处理的动作的实例的流程图。
[0067] 以下,一边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一边说明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原稿读取处理的动作的实例。另外,以下说明的动作的流程基于预先存储在存储装置150中的程序主要通过CPU160协同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各要素来执行。
[0068] 首先,控制部161一直待机,直到由使用者按下用于指示原稿的读取的操作按钮106,并从操作按钮接收指示原稿的读取的操作检测信号(步骤S101)。
[0069] 图6A是示出原稿输送开始前的原稿输送装置100的图。
[0070] 如图6A所示,在原稿输送开始前,使用者在原稿台103上载置原稿D,按下操作按钮106指示原稿的读取。此时,使用者为了能够在原稿台103适当地载置原稿D,将拾纸臂112配置在非相对位置,不与原稿D接触。在该状态下,拾纸辊111与原稿D之间的摩擦力小,即使拾纸辊111转动原稿D也不能被良好地输送。
[0071] 接下来,控制部161基于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判定在接触传感器113的位置、即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馈纸辊114及阻尼辊115)之间是否存在原稿(步骤S102)。
[0072] 在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存在原稿的情况下,通知部162通知促使重新载置原稿的消息(步骤S103),结束一系列的步骤。通知部162将促使重新载置原稿的消息显示在显示装置107上通知给使用者。或者,通知部162也可以将促使重新载置原稿的消息通过接口装置142发送给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这样,在没有使拾纸辊111转动的状态下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通知部162通知促使重新载置原稿的消息。
[0073] 图7A、图7B、图8A、图8B是示出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多张原稿的图。
[0074] 在原稿台103载置有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各原稿能够通过使用者被载置成各种状态。图7A示出原稿的顶端碰触到碰触部101b而整齐,在碰触部101b的下游侧没有配置原稿的状态。从该状态开始,使拾纸辊111向箭头A3的方向转动来输送原稿时,通过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D1和拾纸辊111的摩擦力,仅最下侧的原稿D1被向下游输送。另一方面,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D1的上侧的各原稿D2~D4受到因各原稿的重量而产生的原稿间的摩擦力的影响,越是下侧的原稿被施加越强的力。
[0075] 由此,如图7B所示,各原稿D1~D4成为越载置在下侧的原稿其顶端越前进到下游侧的状态(所谓的锥形状态)。对于这样成为锥形状态的各原稿,通过阻尼辊向箭头A5的方向转动,与馈纸辊114接触的原稿D1以外的原稿被向上游侧压回,叠送的发生得以防止。
[0076] 另一方面,图8A及图8B示出使用者将一部分原稿的顶端载置在碰触部101b的下游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配置在碰触部101b的下游侧的各原稿D1~D4的顶端不整齐的可能性较高。图8A示出越载置在上侧的原稿其顶端越位于下游侧的状态(所谓的倒锥形状态),图8B示出各原稿的顶端不规则排列的状态(所谓的顶端不齐状态)。
[0077] 多张原稿以倒锥形状态或者顶端不齐状态被载置并输送的情况下,载置在原稿D1的上侧的原稿D2~D4有可能比原稿D1先到达馈纸辊114的位置,并与馈纸辊114接触。这种情况下,与馈纸辊114接触的原稿和载置在该原稿的下侧的原稿同时通过馈纸辊114及阻尼辊115之间,可能发生叠送。因此,在原稿被配置在碰触部101b的下游侧的情况下,通过通知促使重新载置原稿的消息,能够将叠送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0078] 另一方面,在接触传感器113的位置不存在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61驱动第1驱动装置141a以使滑槽辊110、拾纸辊111及馈纸辊114转动。另外,控制部161使拾纸辊111以第1速度转动,使滑槽辊110及馈纸辊114以如下速度转动、即能够以与拾纸辊111相同的速度输送原稿的速度。另外,控制部161驱动第2驱动装置141b以使阻尼辊115、第1输送辊118及第2输送辊123转动。进一步地,控制部161驱动第3驱动装置141c以使拾纸臂112向着相对位置移动,使拾纸臂112以第1按压力按压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步骤S104)。
[0079] 第1速度和第1按压力通过事先的试验来确定,设定为拾纸辊111能够将原稿可靠地输送到分离部(馈纸辊114及阻尼辊115)的速度和力。尤其是第1速度,为了更高速地进行原稿的输送处理,第1速度被设定为能够将原稿可靠地输送到分离部的速度中、尽可能快(高)的速度。
[0080] 图6B是示出拾纸臂112按压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的状态的图。
[0081] 如图6B所示,拾纸臂112从图6A所示的非相对位置向着相对位置移动,与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D接触并按压原稿D。由此,拾纸辊111和原稿D之间的摩擦力变大,通过拾纸辊111的转动原稿D得以被良好地输送。
[0082] 接下来,控制部161基于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判定原稿是否被输送到接触传感器113的位置、即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步骤S105)。
[0083] 在原稿没有被输送到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判定距开始拾纸辊111的转动是否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例如1秒)(步骤S106)。
[0084] 在没有经过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再次基于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判定原稿是否被输送到接触传感器113的位置。
[0085] 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1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判定原稿没有载置在原稿台103(或者没有剩余),结束一系列的步骤。
[0086] 在步骤S105,原稿被输送到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61控制第1驱动装置141a,使拾纸辊111以慢于(低于)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另外,为了滑槽辊110和馈纸辊114能够以与拾纸辊111相同的速度输送原稿,控制部161也使滑槽辊110和馈纸辊
114的转动速度降低。进一步地,控制部161驱动第3驱动装置141c,使拾纸臂112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步骤S107)。
[0087] 例如,控制部161使拾纸臂112在与原稿接触的位置不移动,使拾纸臂112以低于第1按压力的第2按压力按压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另外,如图6A所示,控制部161也可以再次使拾纸臂112向非相对位置移动,使拾纸臂112从原稿离开,使拾纸臂112产生的原稿的按压力降低为0。
[0088] 第2速度和第2按压力通过事先的试验来确定,设定为多张原稿被输送时难以发生叠送的速度和力。
[0089] 这样,控制部161使拾纸臂112按压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且使拾纸辊111以第1速度转动,直到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由此,控制部161增大拾纸辊111和原稿之间的摩擦力以保持拾纸辊111产生的原稿的输送力,并使原稿高速输送,直到原稿到达分离部。
[0090] 另一方面,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时,控制部161使拾纸臂112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降低,且使拾纸辊111以低于第1速度的第2速度转动。由此,从原稿到达分离部跟前开始,控制部161使原稿间的摩擦力降低,并使原稿的输送速度降低。因此,控制部161能够抑制载置在上侧的原稿随着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通过分离部而发生叠送的情况。
[0091] 接下来,控制部161基于从第1光传感器116接收的第2原稿检测信号,判定原稿是否被输送到第1光传感器116的位置、即分离部的下游侧(步骤S108)。
[0092] 原稿没有被输送到分离部的下游侧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判定从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开始是否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例如1秒)(步骤S109)。
[0093] 在没有经过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8,再次基于从第1光传感器116接收的第2原稿检测信号,判定原稿是否被输送到第1光传感器116的位置。
[0094] 另一方面,在经过了第2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卡纸判定部163判定发生了原稿的卡纸(步骤S110)。
[0095] 判定发生了原稿的卡纸情况下,卡纸判定部163停止原稿的输送并通知示出发生了原稿的卡纸的消息(步骤S111),结束一系列的步骤。卡纸判定部163将示出发生了原稿的卡纸的消息显示在显示装置107上以通知给使用者。或者,卡纸判定部163也可以将示出发生了原稿的卡纸的消息通过接口装置142发送给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
[0096] 这样,卡纸判定部163基于从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开始到第1光传感器116检测到原稿为止的时间,判定是否发生了原稿的卡纸。接触传感器113被配置在碰触部101b的下游侧,因此,接触传感器113到第1光传感器116的距离短于碰触部101b到第1光传感器116的距离。因此,在原稿被正常输送的情况下,从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开始到第1光传感器116检测到原稿的时间要短于开始拾纸辊111的转动到第1光传感器116检测到原稿的时间。因此,与将卡纸判定的开始时刻设定为拾纸辊111转动开始时的情况相比,通过将卡纸判定的开始时刻设为接触传感器113的原稿检测时,原稿输送装置100能够将卡纸判定时间(第2规定时间)设定得较短。由此,在发生了原稿的卡纸的情况下,卡纸判定部163能够更早停止原稿的输送,降低原稿损伤的发生。
[0097]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8中,在原稿被输送到分离部的下游侧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164使摄像装置121读取被输送的原稿,介由A/D转换器140获取读取图像(步骤S112)。另外,图像生成部164基于从第2光传感器120接收的第3原稿检测信号,检测原稿被输送到照明装置122的跟前(即摄像装置121的摄像位置的跟前)的时刻,按照检测到的时刻使摄像装置
121读取原稿。
[0098] 接下来,图像生成部164介由接口装置142将读取图像发送到未图示的信息处理装置(步骤S113)。另外,在没有和信息处理装置连接的情况下,图像生成部164将读取图像存储在存储装置150。
[0099] 接下来,控制部161基于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判定在接触传感器113的位置、即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是否仍存在原稿(步骤S114)。
[0100] 在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仍存在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8,反复进行步骤S108~S114的处理。即、在接触传感器113持续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61降低拾纸臂112产生的按压原稿的力,且在拾纸辊111以第2速度转动的状态下输送后面的原稿。由此,控制部161能够抑制载置在上侧的原稿随着载置在最下侧的原稿通过分离部而发生原稿的叠送的情况。
[0101] 另一方面,在碰触部101b和分离部之间不存在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04,反复进行步骤S104~S114的处理。即、在接触传感器113检测到原稿之后不再检测到原稿的情况下,控制部161再次使拾纸臂112按压载置于原稿台103的原稿,且使拾纸辊111以第1速度转动输送后面的原稿。
[0102] 由此,即使在降低拾纸臂112产生的按压力导致后面的原稿没有被输送到分离部的情况下,控制部161也能够再次增大拾纸辊111和原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后面的原稿良好地输送。另外,此时,通过使拾纸辊111的转动速度增大,能够使后面的原稿高速输送到分离部。
[0103] 然后,控制部161反复进行各处理,直到在步骤S106中判定原稿台103上没有残留原稿。
[0104] 如上所述,原稿输送装置100增大拾纸辊111和原稿之间的摩擦力以维持拾纸辊111产生的原稿的输送力,并使原稿高速输送,直到原稿到达分离部。另一方面,从原稿到达分离部的跟前开始,原稿输送装置100就降低原稿间的摩擦力,并降低原稿的输送速度,以抑制原稿的叠送的发生。因此,在下取出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100中,能够在抑制原稿发生叠送的同时,更高速地执行原稿的输送处理。
[0105] 图9是示出其他实施方式的原稿输送装置200的概略构成的框图。
[0106] 除了原稿输送装置100所具有的各部分,原稿输送装置200还具有处理电路300。处理电路300为DSP、LSI、ASIC或者FPGA等,代替CPU 160执行原稿读取处理。
[0107] 图10为示出处理电路300的概略构成的图。
[0108] 处理电路300具有控制电路171、通知电路172、卡纸判定电路173及图像生成电路174等。再者,这各部也可分别由独立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固件等构成。
[0109] 控制电路171为控制部的一例。控制电路171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第1原稿检测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向驱动装置141输出用于控制拾纸臂112的移动及各辊的转动的驱动信号。
[0110] 通知电路172为通知部的一例。通知电路172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第1原稿检测信号,根据接收到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向显示装置107或者接口装置142输出促使重新载置原稿的消息。
[0111] 卡纸判定电路173为卡纸判定部的一例。卡纸判定电路173从接触传感器113接收第1原稿检测信号,从第1光传感器116接收第2原稿检测信号。卡纸判定电路173基于接收到的第1原稿检测信号及第2原稿检测信号判定是否发生了原稿的卡纸,在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向显示装置107或者接口装置142输出示出发生了原稿的卡纸的消息。
[0112] 图像生成电路174为图像生成部的一例。图像生成电路174从摄像装置121接收读取图像,向接口装置142输出接收到的读取图像。
[0113] 如上所述,与原稿输送装置100一样,原稿输送装置200也能够在抑制原稿发生叠送的同时,更高速地执行原稿的输送处理。
[0114] 符号说明
[0115] 100 原稿输送装置
[0116] 101b 碰触部
[0117] 103 原稿台
[0118] 111 拾纸辊
[0119] 112 拾纸臂
[0120] 113 接触传感器
[0121] 114 馈纸辊
[0122] 115 阻尼辊
[0123] 116 第1光传感器
[0124] 161 控制部
[0125] 162 通知部
[0126] 163 卡纸判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