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653971.X

文献号 : CN10770372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川上嘉辉

申请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即使在图像的形成途中单张片材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将图像弯曲地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图像形成部(11),将图像形成于单张片材;主搬送路(24),搬送通过图像形成部(11)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以及定位辊(28),使通过主搬送路(24)搬送的单张片材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移动。通过使在由于定位辊(28)从单张片材分离或者单张片材被搬送并脱离定位辊(28)而定位辊(28)与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的定时之后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与单张片材的弯曲量匹配地旋转,即使在由于定影部(30)中的搬送而在图像的形成途中单张片材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仍能够抑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弯曲。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单元,将图像形成于单张片材;

搬送单元,搬送通过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

校正单元,具有使通过所述搬送单元搬送的单张片材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摇动部件;以及控制单元,使在如下定时之后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与单张片材的弯曲量匹配地旋转,该定时是由于所述摇动部件从单张片材分离或者单张片材被搬送并脱离所述摇动部件而所述摇动部件与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的定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具备:

第一图像承载体,被形成图像;以及

第二图像承载体,被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一次转印图像,将被一次转印的图像二次转印到单张片材,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从通过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对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一次转印图像的位置至通过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对单张片材二次转印图像的位置的长度,在所述摇动部件与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的定时之前使通过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转印到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的图像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单张片材的刚度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摇动部件进行使单张片材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校正动作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延迟使所述摇动部件从单张片材分离的定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摇动部件进行使单张片材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校正动作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延迟使所述摇动部件从单张片材分离的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通过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说明书 :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单张片材并定影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已知使用调色剂在单张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校正部,具有定位辊,该定位辊校正单张片材的倾斜、沿着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单张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偏移;转印部,在单张片材上形成图像;以及定影部,使由转印部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定影。
[0003] 在具备定位辊的校正部中,通过使夹持有单张片材的定位辊在轴向上移动来校正单张片材的偏移。在使单张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移动的动作中,为了降低单张片材的移动的阻力,具备使比定位辊更靠上游侧的辊离开单张片材的结构。另外,在校正单张片材的偏移之后,进行使定位辊离开单张片材而恢复到初始位置的动作。这样,成为在比转印部更靠上游侧搬送单张片材的辊离开单张片材的结构。
[0004]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调整定位辊、构成转印部的转印辊、构成定影部的定影辊的对准来抑制由定影辊产生纸褶皱以及图像发生弯曲。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定影辊等更换时的辊精度、组装精度或偏磨损所致的辊径的前后差等。
[0005] 因此,提出有使用马达或螺线管调整单张片材的搬送方向、与搬送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的位置的定影部件的对准调整机构(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421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 但是,具备马达或螺线管等驱动机构的对准调整机构的零件数量多,构造复杂,产品成本增大。
[0009] 另外,在用定位辊夹持单张片材进行搬送的期间,抑制搬送途中的单张片材的弯曲,能够抑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弯曲。但是,在由于定位辊为了恢复到初始位置而离开单张片材或者单张片材的后端脱离定位辊而定位辊和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时,有可能受到定影辊的倾斜、变形等的影响,而在图像的形成途中单张片材发生弯曲。
[0010] 在图像的形成途中单张片材弯曲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发生弯曲,质量降低。近年来,对超过可收纳于供纸盒的大小的被称为长纸的单张片材的需要也不断提高。但是,如长纸那样在搬送方向上长的单张片材特别有图像形成前的后端侧的弯曲显著恶化的倾向,明显地出现图像的弯曲。
[0011]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图像的形成途中单张片材弯曲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单张片材上弯曲地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0012]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单元,将图像形成于单张片材;搬送单元,搬送通过图像形成单元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校正单元,具有使通过搬送单元搬送的单张片材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摇动部件;以及控制单元,使在如下定时之后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与单张片材的弯曲量匹配地旋转,该定时是由于摇动部件从单张片材分离或者单张片材被搬送并脱离摇动部件而摇动部件与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的定时。
[0013] 方案2所涉及的发明在方案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具备:第一图像承载体,被形成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承载体,被从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一次转印图像,将被一次转印的图像二次转印到单张片材,所述控制单元根据从通过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对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一次转印图像的位置至通过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对单张片材二次转印图像的位置的长度,在所述摇动部件与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的定时之前使通过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转印到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的图像旋转。
[0014] 方案3所涉及的发明在方案1或者方案2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控制单元根据单张片材的刚度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0015] 方案4所涉及的发明在方案1~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通过摇动部件进行使单张片材在图像的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校正动作之后,控制单元延迟使摇动部件从单张片材分离的定时。
[0016] 方案5所涉及的发明在方案1~方案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检测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控制单元根据通过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单张片材的弯曲量控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的旋转量。
[0017]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图像形成前的单张片材由于摇动部件和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而发生弯曲的情况下,通过在摇动部件和单张片材变为非接触的定时之后使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匹配单张片材的弯曲量而旋转,能够抑制形成于单张片材的图像从途中发生弯曲。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
[0019]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功能框图。
[0020] 图3是表示对准摇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0021]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0022]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动作说明图。
[0023]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动作说明图。
[0024]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子的动作说明图。
[0025]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子的动作说明图。
[0026]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子的动作说明图。
[0027]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0028]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子的流程图。
[0029]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的其它结构图。
[0030]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的流程图。
[0031] (符号说明)
[0032] 1A:图像形成装置;10:装置主体;11:图像形成部;17:中间转印带;18:二次转印辊;19:转印夹持部;21:搬送部;24:主搬送路;28:定位辊;28a:夹持部;30:定影部;31:定影带;32:加压辊;33:定影夹持部;100:控制部;102: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
[0034]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
[0035]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结构图。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本例子中,是通过与一条中间转印带相对地在纵向排列多个感光体来形成全彩色的图像的、所谓的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0036] 以下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A详细情况。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将图像形成到纸张P1、长纸P2等被切断成预定长度的单张片材、或者卷纸的图像形成部11。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搬送单张片材等的搬送部21。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形成图像的对象,以单张片材P为例子进行说明。
[0037] 首先,说明将图像图形到单张片材P的结构。图像形成部11是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个例子,通过带电、曝光、显影、转印以及定影的步骤,将图像形成到单张片材P。图像形成部11具备: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形成黄色(Y)的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M,形成品红(M)的调色剂图像;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C,形成青色(C)的调色剂图像;以及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BK,形成黑色(BK)的调色剂图像。
[0038] 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具备感光鼓Y以及配置于其周边的带电部12Y、光写入部13Y、显影装置14Y以及鼓清洁器15Y。同样地,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M具备感光鼓M以及配置于其周边的带电部12M、光写入部13M、显影装置14M以及鼓清洁器15M,调色剂图像形成部
11C具备感光鼓C以及配置于其周边的带电部12C、光写入部13C、显影装置14C以及鼓清洁器
15C,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BK具备感光鼓BK以及配置于其周边的带电部12BK、光写入部
13BK、显影装置14BK以及鼓清洁器15BK。
[0039] 显影装置14Y、14M、14C、14BK是显影单元的一个例子,显影装置14Y对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Y供给调色剂。另外,显影装置14M对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M供给调色剂,显影装置14C对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C供给调色剂,显影装置14BK对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BK供给调色剂。
[0040] 感光鼓Y是第一图像承载体的一个例子,通过带电部12Y使表面均匀地带电,通过基于光写入部13Y的扫描曝光,将潜像形成到感光鼓Y。感光鼓Y从显影装置14Y被供给调色剂,使潜像显影而显像化。由此,在感光鼓Y上形成与黄色对应的调色剂图像来作为预定颜色的图像。
[0041] 感光鼓M是第一图像承载体的一个例子,通过带电部12M使表面均匀地带电,通过基于光写入部13M的扫描曝光,将潜像形成到感光鼓M。感光鼓M从显影装置14M被供给调色剂,使潜像显影而显像化。由此,在感光鼓M上形成与品红对应的调色剂图像来作为预定颜色的图像。
[0042] 感光鼓C是第一图像承载体的一个例子,通过带电部12C使表面均匀地带电,通过基于光写入部13C的扫描曝光,将潜像形成到感光鼓C。感光鼓C从显影装置14C被供给调色剂,使潜像显影而显像化。由此,在感光鼓C上形成与青色对应的调色剂图像来作为预定颜色的图像。
[0043] 感光鼓BK是第一图像承载体的一个例子,通过带电部12BK使表面均匀地带电,通过基于光写入部13BK的扫描曝光,将潜像形成到感光鼓BK。感光鼓BK从显影装置14BK被供给调色剂,使潜像显影并显像化。由此,在感光鼓BK上形成与黑色对应的调色剂图像来作为预定颜色的图像。
[0044] 图像形成部11具备将图像转印到单张片材P的转印部16。转印部16是转印单元的一个例子,具备:中间转印带17,被一次转印形成于各感光鼓Y、M、C、BK的图像;以及二次转印辊18,将被一次转印于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二次转印到单张片材P。
[0045] 中间转印带17是第二图像承载体的一个例子,设置于与在搬送部21上搬送的单张片材P的一个面对置的一侧。通过在箭头方向上驱动中间转印带17,通过一次转印辊17Y、17M、17C、17BK将形成在感光鼓Y、M、C、BK上的图像逐次印转到中间转印带17的预定位置。
[0046] 二次转印辊18是二次转印单元的一个例子,在与在搬送部21上搬送的单张片材P的另一个面对置的一侧与中间转印带17对置地设置。转印部16被设置为能够向二次转印辊18相对中间转印带17接触和分离的方向移动,通过向中间转印带17按压二次转印辊18而形成转印夹持部19。
[0047] 二次转印辊18从单张片材P的另一个面的一侧施加正的电压。由此,在二次转印辊18与中间转印带17之间通过的单张片材P的被转印图像的图像形成面的一个面带电为负极,另一个面带电为正极。
[0048] 在转印夹持部19中,与由搬送部21进行的单张片材P的搬送同步,以与中间转印带17相等的速度旋转驱动二次转印辊18。由此,由搬送部21搬送的单张片材P进入到二次转印辊18与中间转印带17之间,由二次转印辊18按压到中间转印带17。因此,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各颜色的图像又被二次转印到在中间转印带17与二次转印辊18之间搬送的单张片材P,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图像。
[0049] 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使图像定影到单张片材P的定影部30。定影部30是定影单元的一个例子,对形成有图像的单张片材P进行使图像定影的定影处理。定影部30具备对单张片材P进行加热的定影带31以及将单张片材P按压到定影带31的加压辊32。
[0050] 定影带31是加热旋转体的一个例子,设置于与由转印部16形成有图像的单张片材P的一个面对置的一侧,通过控制向加热器31a的通电来控制对单张片材P施加的定影带31的温度。加压辊32是加压旋转体的一个例子,设置于与单张片材P的另一个面对置的一侧。独立地旋转驱动定影带31和加压辊32。
[0051] 定影部30通过将加压辊32压接到定影带31而形成定影夹持部33。通过在使加压辊32压接到定影带31的状态下旋转驱动加压辊32并对加热器31a通电,从而搬送用定影夹持部33夹持的单张片材P,并且利用压力以及热将图像定影到单张片材P。
[0052] 接下来,说明搬送单张片材P的结构。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被供给作为单张片材P的一个例子的长纸P2的外部供纸口22;以及收纳作为单张片材P的其它例子的纸张P1的供纸盒23。外部供纸口22设置于装置主体10的一个侧部。供纸盒23被设置为能够在装置主体10的下部拉出。
[0053] 图像形成装置1A由外部供纸口22从装置主体10的外部被供给长纸P2,该长纸P2的沿搬送方向的长度超过在本例子中可收纳于供纸盒23的第一长度。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从装置主体10的内部的供纸盒23被供给纸张P1,该纸张P1的沿着搬送方向的长度为可收纳于供纸盒23的最大且第一长度以下的长度。
[0054] 搬送部21是搬送单元的一个例子,具备:主搬送路24,搬送由图像形成部11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P;以及反转搬送路20,使单张片材P的正反面反转。
[0055] 另外,搬送部21具备:外部供纸搬送路25,将从外部供纸口22供给的长纸P2等单张片材P搬送到主搬送路24;以及供纸搬送路26,将从供纸盒23供给的纸张P1搬送到主搬送路24。
[0056] 主搬送路24的一个端部与外部供纸搬送路25以及供纸搬送路26连接。另外,主搬送路24的另一个端部与设置在装置主体10的另一个侧部的排出口27连接。
[0057] 外部供纸搬送路25的一个端部与外部供纸口22连接,另一个端部与主搬送路24连接。供纸搬送路26的上方的端部与主搬送路24连接,下方的端部与供纸盒23连接。
[0058] 搬送部21具备定位辊28,该定位辊28对在主搬送路24上向正向搬送的单张片材P校正被称为“歪斜”的单张片材P的倾斜以及相对于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该图像的主扫描方向是与搬送方向正交的单张片材P的宽度方向。另外,搬送部21具备使单张片材P撞到定位辊28的环辊29。
[0059] 定位辊28是构成校正单元的摇动部件的一个例子,由夹着在主搬送路24上搬送的单张片材P而对置的一对辊构成。定位辊28具备沿着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轴,在与轴正交的方向上搬送单张片材P。
[0060] 定位辊28构成为能够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向一对辊接触和分离的方向移动,通过压接一对辊而形成夹持部28a。定位辊28通过在停止旋转的状态下使单张片材P撞到夹持部28a来校正单张片材P的倾斜。另外,定位辊28通过单张片材P进入到压接的一对辊之间,夹持单张片材P并旋转来搬送单张片材P。
[0061] 另外,定位辊28通过夹持单张片材P并在轴向上移动来校正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进而,定位辊28通过在校正了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之后使一对辊分离并在轴向上移动,从而与单张片材P的搬送独立而恢复到初始位置。
[0062] 环辊29构成校正单元,由夹着在主搬送路24上搬送的单张片材P而对置的一对辊构成,相对单张片材P的搬送方向设置于定位辊28的上游侧。环辊29具备沿着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延伸的轴,在与轴正交的方向上搬送单张片材P。
[0063] 设为使定位辊28停止的状态,通过环辊29搬送单张片材P,单张片材P的前端撞到由一对辊的抵接部构成的夹持部28a,在成为被称为弯部(loop)的弯曲的状态之前搬送单张片材P,从而校正沿着单张片材P的面的方向的倾斜。
[0064] 通过在校正单张片材P的倾斜之后沿着单张片材P的搬送方向旋转驱动定位辊28,单张片材P被夹持而搬送。进而,通过使定位辊28在轴向上移动,校正单张片材P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如上所述,将校正单张片材P的倾斜以及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偏移的一连串的纸张位置校正动作称为对准摇动。
[0065] 反转搬送路20具备:第一环流搬送路20a,在定影部30的下游侧从主搬送路24分支;以及第二环流搬送路20b,在转印部16的上游侧与主搬送路24合流。
[0066]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单张片材P在主搬送路24正向搬送而通过定影部30,在该单张片材P的朝上侧的面形成图像。当要在单张片材P的双面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环流搬送路20a将朝上侧的一个面形成有图像的单张片材P从主搬送路24搬送到反转搬送路20。然后,使搬送方向反转而通过第二环流搬送路20b将单张片材P从反转搬送路20搬送到主搬送路24,从而图像形成面朝下侧。由此,单张片材P被正反面反转,能够在朝上侧的另一个面形成图像。
[0067] 搬送部21在主搬送路24与第一环流搬送路20a分支的部位具备切换搬送方向的切换门24a,根据有无双面印刷等设定来切换搬送路径。
[0068] 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原稿读取部40。原稿读取部40通过扫描曝光装置的光学系统对原稿的图像进行扫描曝光,通过线性图像传感器读取其反射光,由此得到图像信号。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A也可以是上部具备供给原稿的未图示的自动原稿搬送装置的结构。
[0069]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功能例>
[0070]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功能的一个例子的功能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控制部100,该控制部100进行供给单张片材P、形成图像并排纸的一连串的控制。控制部100是控制单元的一个例子,具备被称为CPU、MPU的微型处理器和作为存储单元的RAM、ROM等存储器。
[0071]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操作部101,该操作部101进行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P的类别、坪量等的设定、图像形成数量的设定等各种操作。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A具备检测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等的检测传感器102。检测传感器102是检测单元的一个例子,通过沿着单张片材P的搬送方向设置两个检测传感器102来检测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此外,作为检测单元,也可以读取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并从图像检测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
[0072] 当在主搬送路24上搬送的单张片材P的后端通过定位辊28时,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另外,在校正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之后定位辊28分离时,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
[0073] 控制部100控制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的朝向等以使得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定时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单张片材P的图像与单张片材P的弯曲对应。
[0074] 图3是表示对准摇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设为使定位辊28停止的状态,如图3的(a)所示,在通过环辊29搬送在面方向倾斜的单张片材P时,单张片材P的前端Ps撞到定位辊28的夹持部,从而如图3的(b)所示,单张片材P的倾斜被校正。
[0075] 在进行对准摇动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通过检测传感器102检测沿着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单张片材P的位置,根据由检测传感器102检测出的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求出使图像形成位置和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匹配的校正量t1。
[0076] 控制部100通过使定位辊28在轴向上移动校正量t1,如图3的(c)所示,使图像形成位置和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匹配,上述校正量t1基于由检测传感器102检测出的单张片材P在主扫描方向的位置得到。
[0077]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例>
[0078]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5~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一个例子的动作说明图,以下,参照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0079] 如图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A是如下结构:通过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BK将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并通过转印夹持部19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7二次转印到单张片材P,从而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图像。
[0080] 由于在主搬送路24上搬送的单张片材P的后端Pe通过定位辊28或者在校正了单张片材P的主扫描方向的位置之后定位辊28分离,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
[0081] 在通过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进行搬送的期间,保持校正了单张片材P的倾斜的状态。相对于此,在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时,受到定影部30的各零件的装配误差、加压辊32的变形等的影响而,在通过定影部30进行的搬送中单张片材P有可能发生弯曲。
[0082] 因此,控制部100能够与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定时匹配而将匹配单张片材P的弯曲而旋转了的图像转印到单张片材P,从而在通过定影部30进行的搬送中单张片材P弯曲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根据单张片材P的弯曲校正了倾斜的图像。将这样的校正称为二维校正。
[0083] 从通过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BK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到通过转印夹持部19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单张片材P花费预定的时间。该时间是与从通过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BK将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位置至转印夹持部19之间的距离以及中间转印带17的进给速度对应的值,该转印夹持部19在通过中间转印带17将图像二次转印到单张片材P的位置。
[0084] 在设从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至通过转印夹持部19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7转印到单张片材P而形成图像Pc所需的时间为T秒时,通过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秒之前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能够形成根据单张片材P的弯曲校正了倾斜的图像。
[0085] 在图像形成装置1A是串联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例如,设从通过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将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至通过转印夹持部19将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7二次转印到单张片材P所需的时间为Ty秒。
[0086] 在该情况下,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y秒之前,使通过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1Y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从而能够形成根据单张片材P的弯曲校正了倾斜的图像。
[0087]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从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BK至转印夹持部19的距离不同,所以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的定时在各调色剂图像形成部中不同。
[0088] 因此,以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定时为基准,对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BK的每一个设定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的定时。
[0089] 以下,说明二维校正的具体的动作。在图4的步骤SA1中,在开始形成图像的动作时,首先对单张片材P进行对准摇动。通过中间转印带17对进行对准摇动而被校正了倾斜等的单张片材P转印图像,从而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图像。在进行对准摇动之后,在通过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而搬送的期间,在图4的步骤SA2中,不进行二维校正而形成图像Pc。
[0090] 在图4的步骤SA3中,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秒之前时,在步骤SA4中,根据二维校正的校正值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例如,根据在现有的单张片材中检测出的单张片材弯曲的方向以及弯曲量来确定图像的旋转方向以及旋转量。
[0091] 在图像形成装置1A是串联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根据用箭头表示的中间转印带17的进给方向,按照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11M、11C、11Bk的顺序将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因此,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y秒之前时,使通过调色剂图像形成部11Y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
[0092] 与单张片材P的搬送一起移动中间转印带17,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m(
[0093] 与单张片材P的搬送一起移动中间转印带17,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c(
[0094] 与单张片材P的搬送一起移动中间转印带17,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bk(
[0095] 图6的(a)表示通过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的状态。在利用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的期间,通过定位辊28搬送由转印夹持部19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P。
[0096] 在图6的(a)、图6的(b)以及图6的(c)中示出在定影部30中定影带31以及加压辊32的轴向相对单张片材P的搬送方向不正交而倾斜的例子。
[0097]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单张片材P的前端Ps通过定影部30、单张片材P被夹持于定影带31与加压辊32之间时,形成有图像Pc的单张片材P的前端侧由于定影部30的影响而弯曲。
[0098] 相对于此,在通过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而搬送的期间,从通过转印夹持部19转印图像而形成图像的位置抑制了后端侧的单张片材P的弯曲,被保持为通过对准摇动校正了单张片材P的倾斜的状态。
[0099] 由此,通过中间转印带17形成在单张片材P的图像Pc相对单张片材P不弯曲。此外,如在图6的(a)、图6的(b)以及图6的(c)中用双点划线所示,在加压辊32由于偏移磨损等在沿着轴向的一侧和另一侧变形为直径不同的形状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0100] 图6的(b)表示在由于定位辊28从单张片材分离而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状态下形成进行了二维校正的图像Pc的情况。另外,图6的(c)表示在由于定位辊28从单张片材P分离而单张片材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状态下,形成未进行二维校正的图像Pd的情况。此外,在由于单张片材P的后端Pe通过定位辊28而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0101] 如图6的(a)、图6的(b)以及图6的(c)所示,在定影带31以及加压辊32的轴向倾斜的情况下,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时,在通过定影部30进行的搬送中单张片材P发生弯曲。当在图像的形成途中单张片材P弯曲时,在不进行二维校正的情况下,如图6的(c)所示,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Pd从途中弯曲。
[0102] 相对于此,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定时,在进行了使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旋转的二维校正的情况下,在图4的步骤SA5中,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时,单张片材P的后端侧发生弯曲,并且在图4的步骤SA6中,在单张片材P形成进行了二维校正的图像Pc。由此,如图6的(b)所示,抑制了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Pc从途中发生弯曲。
[0103]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
[0104] 图7以及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的说明图,说明根据单张片材P的刚度来控制二次校正的校正值的动作,该单张片材P的刚度影响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
[0105] 在单张片材P的刚度低的情况下单张片材P容易弯曲。因此,如图7的(b)所示,在转印夹持部19与定影夹持部33之间易于形成弯部Ru,容易受到定影部30的各零件的装配误差、加压辊32的变形等的影响。
[0106] 由此,如图7的(a)所示,在定影带31以及加压辊32的轴向倾斜的情况下,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之后的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变大。
[0107] 相对于此,在单张片材P的刚度高的情况下单张片材P不易弯曲。因此,如图8的(b)所示,在转印夹持部19与定影夹持部33之间形成的弯部Ru小,所以不易受到定影部30的各零件的装配误差、加压辊32的变形等的影响。
[0108] 由此,如图8的(a)所示,在定影带31以及加压辊32的轴向倾斜的情况下,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之后的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变小。
[0109] 因此,控制部100根据通过操作部101设定的单张片材P的纸种类、坪量等设定信息判断单张片材P的刚度,在单张片材P的刚度低的情况下增大二维校正中的图像的旋转量,在单张片材P的刚度高的情况下减小二维校正中的图像的旋转量,根据单张片材P的刚度的高低进行切换。
[0110] 由此,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根据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的大小进行了二维校正的图像Pc,能够抑制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Pc从途中发生弯曲,其中,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的大小基于刚度的差异。
[0111]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的动作说明图,说明抑制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的动作。如上所述,在由于定位辊28从单张片材P分离而单张片材P和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时,受到定影部30的各零件的装配误差、加压辊32的变形等的影响,单张片材P的整体可能发生弯曲。
[0112] 在对准摇动之后,定位辊28在接下来的单张片材P的前端到达定位辊28之前恢复到初始位置。因此,如图9的(a)所示,在对准摇动之后,匹配使定位辊28恢复到初始位置的时间而延迟使定位辊28从单张片材P分离的定时。由此,如图9的(b)所示,能够抑制定位辊28从单张片材P分离之后的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
[0113] 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的流程图,说明在图像形成中的单张片材P中确定本纸的二维校正的校正量的动作。在图10的步骤SB1中,在开始形成图像的动作时,首先对单张片材P进行对准摇动。通过中间转印带17对进行对准摇动而校正了倾斜等的单张片材P转印图像,从而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图像。在进行对准摇动之后,在通过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而搬送的期间,在图10的步骤SB2中,不进行二维校正而形成图像Pc。
[0114] 在图10的步骤SB3中,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秒之前时,在步骤SB4中,根据二维校正的校正值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
[0115] 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定时,在进行了使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旋转的二维校正的情况下,在图10的步骤SB5中,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时,单张片材P的后端侧弯曲,并且在图10的步骤SB6中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进行了二维校正的图像Pc。
[0116] 在图10的步骤SB7中,控制部100通过检测传感器102检测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
[0117] 在图10的步骤SB8中,控制部100根据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求出图像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来作为二维校正中的校正值,在步骤SB9中,将校正值变更为新的值来进行二维校正。
[0118] 由此,能够根据单张片材P的实际的弯曲量确定二维校正的校正值,能够更准确地进行二维校正。
[0119]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的流程图,说明在现有的单张片材P中确定下一纸张以后的二维校正的校正量的动作。在图11的步骤SC1中,为了确定二维校正的校正值而搬送单张片材P。在图11的步骤SC2中,控制部100通过检测传感器102检测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在图11的步骤SC3中,根据单张片材P的弯曲量求出图像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来作为二维校正中的校正值。
[0120] 此外,确定二维校正的校正值的动作也可以在将图像形成到第一张的单张片材的动作中进行,但由于所形成的图像可能弯曲,所以优选通过不进行图像形成的动作进行,例如,优选使用废纸。
[0121] 在图11的步骤SC4中,在下一纸张以后开始形成图像的动作时,首先对单张片材P进行对准摇动。通过中间转印带17对进行对准摇动而校正了倾斜等的单张片材P转印图像,从而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图像。在进行对准摇动之后,在通过定位辊28夹持单张片材P而搬送的期间,在图11的步骤SC5中不进行二维校正而形成图像Pc。
[0122] 在图11的步骤SC6中,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T秒之前时,在步骤SC7中,根据在现有的第一张单张片材P等中求出的二维校正的校正值,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
[0123] 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的定时,在进行了使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旋转的二维校正的情况下,在图11的步骤SC8中,在单张片材P与定位辊28变为非接触时,单张片材P的后端侧弯曲,并且在图11的步骤SC9中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进行了二维校正的图像Pc。
[0124] 由此,能够在现有的单张片材P中求出二维校正的校正值,并使用该校正值对实际要形成图像的单张片材P进行二维校正。
[0125]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的其它结构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它动作例的流程图。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通过对准摇动校正单张片材P的倾斜以及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结构为了进行了说明。相对于此,还能够应用于如下结构:通过使单张片材P的宽度方向的侧端撞到引导部件来校正单张片材P的倾斜以及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0126] 如图1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B作为一对引导部件而具备固定的第一限制板200和能够在相对第一限制板200接触和分离的方向上移动的第二限制板201。
[0127] 第一限制板200以及第二限制板201设置于外部供纸口22和供纸盒23。第一限制板200与沿着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的主扫描方向的单张片材P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端对置。
第二限制板201与单张片材P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端对置。
[0128] 单张片材P通过调整第二限制板201的位置以使一侧端撞到第一限制板200来校正倾斜以及主扫描方向的位置。
[0129] 装填在外部供纸口22的单张片材P在通过第一限制板200以及第二限制板201校正了倾斜以及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由供纸辊22a搬送。另外,装填于供纸盒23的单张片材P在通过第一限制板200以及第二限制板201校正了倾斜以及主扫描方向的位置的状态下由供纸辊23a搬送。
[0130] 其中,在单张片材P的后端Pe脱离第一限制板200以及第二限制板201并脱离定位辊28时,由于定影部30等的影响,单张片材P可能发生弯曲。因此,进行上述二维校正。
[0131] 在图13的步骤SD1中,在开始形成图像的动作时,在单张片材P的后端Pe脱离定位辊28之前,在图13的步骤SD2中不进行二维校正而形成图像Pc。
[0132] 在图13的步骤SD3中,在判断为达到单张片材P的后端Pe脱离定位辊28的T秒之前时,在步骤SD4中,根据二维校正的校正值使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的图像旋转。
[0133] 在单张片材P的后端Pe脱离定位辊28的定时,在进行了使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旋转的二维校正的情况下,在图13的步骤SD5中,在单张片材P的后端Pe脱离定位辊28时,单张片材P的后端侧弯曲,并且在图13的步骤SD6中在单张片材P上形成进行了二维校正的图像Pc。
[0134] 由此,即使在由于第一限制板200以及第二限制板201校正了的单张片材P的后端Pe脱离定位辊28,而单张片材P发生弯曲的情况下,仍能够抑制形成于单张片材P的图像Pc从途中发生弯曲。
[013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36] 本发明应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长纸并定影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