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料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580080949.X

文献号 : CN1077109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大桥广康川谷隆永石拓也

申请人 : 株式会社富士

摘要 :

供料器(21)具备:排出引导部件(110),以与带排出部(21e)连通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并进行引导以使从带排出部(21e)排出的载带(900)朝向下方;剥离部件(71),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在由前部侧带齿卷盘(62)搬运的载带(900)到达带排出部(21e)之前将盖带(902)从该载带(900)剥离;及抵接/定位部件(72),设于供料器主体(21b),使覆盖由前部侧带齿卷盘(62)搬运的载带(900)的盖带(902)与剥离部件(71)抵接,并且将盖带(902)被剥离且从带排出部(21e)排出的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供料器,具备:

供料器主体,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载带的带插入部,在前部形成有用于排出所述载带的带排出部,所述载带收纳多个元件且由盖带覆盖;

带搬运路,以与所述带插入部及所述带排出部连通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用于从后方向前方搬运所述载带;

后部侧带齿卷盘,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具有能够与从所述带插入部插入的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沿所述带搬运路依次搬运当前载带及下一载带;

前部侧带齿卷盘,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具有能够与由所述后部侧带齿卷盘搬运的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当所述当前载带向所述带排出部的搬运完毕时,向所述带排出部搬运由所述后部侧带齿卷盘搬运来的所述下一载带;

排出引导部件,以与所述带排出部连通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进行引导以使从所述带排出部排出的所述载带朝向下方;

剥离部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在所述供料器主体的前侧上部设置成覆盖所述带搬运路的前部,在由所述前部侧带齿卷盘搬运的所述载带到达所述带排出部之前将所述盖带从该载带剥离;及抵接/定位部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配置在所述剥离部件与所述带搬运路的前部之间,通过上推所述载带的下表面使覆盖由所述前部侧带齿卷盘搬运的所述载带的所述盖带与所述剥离部件抵接,并且将所述盖带被剥离且从所述带排出部排出的所述载带定位于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内的固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对所述载带的上表面进行引导,

所述抵接/定位部件通过上推所述载带的下表面而使所述载带的上表面压靠于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将所述载带定位于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内的固定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抵接/定位部件形成为带板状,在带搬运上游侧的部分使所述盖带与所述剥离部件抵接,在带搬运下游侧的部分将所述载带定位于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内的固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抵接/定位部件形成为,所述带搬运上游侧的上游侧端部卡定于所述带搬运路,所述带搬运下游侧的下游侧端部比所述带排出部向前方延伸而进入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内,所述抵接/定位部件以所述上游侧端部为支点而在所述带搬运上游侧的部分将所述载带的下表面上推,使所述盖带与所述剥离部件抵接,在所述下游侧端部将所述载带的下表面上推而将所述载带定位于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内的固定位置。

说明书 :

供料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收纳有元件的载带进行搬运的供料器。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当前载带的使用结束时自动地搬运下一载带而开始下一载带的使用的自动装载形式的供料器。该供料器在供料器主体的前部具备引导部件,在从供料器主体的前部向配置于下方的带排出通道排出载带时,该引导部件与载带的上表面接触并将载带从供料器主体向带排出通道引导。
[0003] 使用结束且脱离带齿卷盘的当前载带残存在该引导件内。因此,当下一载带由带齿卷盘搬运到引导部件内时,下一载带的前端与当前载带的后端抵接而将当前载带推出并向排出通道排出。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34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6] 在以往的供料器中,排出的载带的上表面侧由引导部件的顶面限制,但是由于引导部件为中空,因此排出的载带的下表面侧未受限制。因此,残存在引导部件内的当前载带在引导部件内有时会向下方偏离,在这种情况下,下一载带的前端无法与当前载带的后端抵接,无法将当前载带向排出通道排出。
[0007]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下一载带的前端可靠地与当前载带的后端抵接的供料器。
[0008]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供料器具备:供料器主体,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载带的带插入部,在前部形成有用于排出所述载带的带排出部,所述载带收纳多个元件且由盖带覆盖;带搬运路,以与所述带插入部及所述带排出部连通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用于从后方向前方搬运所述载带;后部侧带齿卷盘,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具有能够与从所述带插入部插入的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沿所述带搬运路依次搬运当前载带及下一载带;前部侧带齿卷盘,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具有能够与由所述后部侧带齿卷盘搬运的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当所述当前载带向所述带排出部的搬运完毕时,向所述带排出部搬运由所述后部侧带齿卷盘搬运来的所述下一载带;排出引导部件,以与所述带排出部连通的方式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并进行引导以使从所述带排出部排出的所述载带朝向下方;剥离部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在由所述前部侧带齿卷盘搬运的所述载带到达所述带排出部之前将所述盖带从该载带剥离;及抵接/定位部件,设于所述供料器主体,使覆盖由所述前部侧带齿卷盘搬运的所述载带的所述盖带与所述剥离部件抵接,并且将所述盖带被剥离且从所述带排出部排出的所述载带定位于所述排出引导部件内的固定位置。
[0010] 由此,在排出引导部件内,能够对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进行定位使得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的后端能够与使用开始的下一载带的前端抵接,因此能够将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可靠地排出。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所优选的元件安装机的整体俯视图。
[0012] 图2是载带的俯视图。
[0013] 图3是图2所示的载带的3-3线剖视图。
[0014]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供料器的分解侧视图。
[0015] 图5是表示在供料器的前部侧设置的剥离部件、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0016] 图6(a)、(b)、(c)是图5所示的剥离部件的A-A线剖视图、B-B线剖视图及C-C线剖视图。
[0017] 图7是图5所示的排出引导部件的立体图。
[0018] 图8是将在供料器的后部侧设置的后部侧带齿卷盘等的周边放大的详细图。
[0019] 图9是表示将供料器的操作杆抬起而插入了载带的状态的图8的动作状态图。
[0020] 图10是表示供料器的操作杆返回到原位置之后的载带的搬运状态的图8的动作状态图。
[0021] 图11A是表示基于图5所示的剥离部件及抵接/定位部件的盖带的第一剥离状态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0022] 图11B是图11(A)的B-B线剖视图。
[0023] 图12A是表示基于图5所示的剥离部件及抵接/定位部件的盖带的第二剥离状态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0024] 图12B是图12(A)的A-A线剖视图。
[0025] 图13A是表示基于图5所示的剥离部件及抵接/定位部件的盖带的第三剥离状态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0026] 图13B是图13(A)的C-C线剖视图。
[0027] 图14A是表示搬运第一载带时的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图。
[0028] 图14B是表示搬运第一载带时的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图。
[0029] 图14C是表示第一载带的使用完毕而搬运第二载带时的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图。
[0030] 图14D是表示第二载带的前端与第一载带的后端抵接时的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图。
[0031] 图14E是表示第二载带推出第一载带时的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图。
[0032] 图14F是表示第一载带被第二载带推出而落下时的抵接/定位部件及排出引导部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元件安装机的结构)
[0034]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附图进行说明。图1示出具备供料器21的元件安装机100,元件安装机100具有基板搬运部10、元件供给部20、元件装配部40、带盘保持部50及对它们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200。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板的搬运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设为Y轴方向。
[0035] 如图1所示,元件供给部20由多个插槽20a和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装配于各插槽20a的多个供料器21构成。多个插槽20a沿X轴方向并列设置于元件供给部20。
[0036] 卷绕有载带900(参照图2)的第一带盘810及第二带盘820以能够更换的方式保持于带盘保持部50。第一带盘810与第二带盘820沿Y方向并列地各配设1个,并且对应于各供料器21而沿X方向配设多个。
[0037] 虽然详情后述,但是卷绕于第一带盘810及第二带盘820的载带900能够向各供料器21插入。并且,在一方的带盘810(820)上卷绕的载带900由供料器21向在供料器21的前端部设置的元件取出位置21a依次搬运。由此,该载带900所保持的元件被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a。而且,在另一方的带盘820(810)上卷绕的载带900未由供料器21输送而等待。
[003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为了便于说明,为了区分搬运中(使用中)的载带900与等待中的载带900而有时将前者称为第一载带900A并将后者称为第二载带900B。在这种情况下,收纳于第一载带的元件全部被使用之后,第二载带成为第一载带,因此第一载带、第二载带并非指特定的载带。
[0039] 如图2及图3所示,多个电子元件等元件在载带900收纳成一列。载带900由基带901、盖带902、底带903构成。基带901由纸材、树脂等柔软的材料构成。在基带90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沿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贯通形成有作为空间的收纳部901a。在该收纳部
901a收纳元件。在基带901的侧部,沿长度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贯通形成有卡合孔901b。
[0040] 如图2所示,盖带902的两侧部通过粘结材料902a而粘结于基带901上表面的两侧部,通常,盖带902将收纳部901a的上部闭塞。通过该盖带902,防止收纳于收纳部901a的元件的飞出。盖带902由透明的高分子膜构成。如图3所示,在基带901的下表面粘结底带903。通过该底带903,防止收纳于收纳部901a的元件的脱落。底带903由透明或半透明的纸材、高分子膜等构成。
[0041] 如图1所示,在基板搬运部10,在元件装配部40的基台41上分别设有一对导轨13a、13b。而且,在基板搬运部10设有:对于由上述导轨13a、13b分别引导的基板B进行支承并搬运的图示省略的搬运带;及将搬运到预定位置的基板B抬起并夹紧的图示省略的夹紧装置。
安装元件的基板B由基板搬运部10的导轨13a、13b引导并由搬运带沿X轴方向搬运至元件安装位置。搬运到元件安装位置的基板B由夹紧装置定位夹紧于元件安装位置。
[0042] 元件装配部40具有导轨42、Y轴滑动件43、X轴滑动件45、保持有图示省略的吸嘴的元件装配头48。Y轴滑动件43及X轴滑动件45通过图示省略的Y轴伺服电动机及X轴伺服电动机,来控制Y轴方向及X轴方向上的移动。通过导轨42及Y轴滑动件43构成Y轴机器人。导轨42沿Y轴方向装架于基台41上而配设在基板搬运部10的上方。Y轴滑动件43设置成能够沿导轨42在Y轴方向上移动。Y轴滑动件43通过图示省略的Y轴伺服电动机,经由滚珠丝杠机构而沿Y轴方向移动。
[0043] 通过X轴滑动件45构成X轴机器人。X轴滑动件45能够沿X轴方向移动地设于Y轴滑动件43。在Y轴滑动件43设有图示省略的X轴伺服电动机。通过该X轴伺服电动机,经由滚珠丝杠机构使X轴滑动件45沿X轴方向移动。在X轴滑动件45设有元件装配头48。元件装配头48将多个吸嘴(未图示)保持为能够拆装。吸嘴对搬运到元件取出位置21a的元件进行吸附,并装配到由基板搬运部10定位于元件安装位置的基板B上。
[0044] 在X轴滑动件45上安装有基板相机46。基板相机46从上方拍摄在定位于基板安装位置的基板B上设置的基准标记或搬运到元件取出位置21a的元件等,取得基板位置基准信息及元件位置信息等。而且,在基台41上设有能够从下方拍摄由吸嘴吸附的元件的元件相机47。
[0045] 控制装置200是对供料器21进行控制的结构,对后述的供料器21的第一伺服电动机22及第二伺服电动机23的旋转进行控制。控制装置200具有微型处理器、向伺服电动机22、23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器。当供料器21装配于元件供给部20的插槽20a时,经由图示省略的通信连接器从元件安装机100的主体侧向供料器21侧供给电力,并将供料器ID等所需信息从供料器21侧向元件安装机100的控制装置200发送。由此,基于供料器21的序列ID,取得由填装于供料器21的载带900搬运的元件的信息,并存储于控制装置200。
[0046] (供料器的结构)
[0047] 接下来,使用图4~图8,说明供料器21的结构。如图4所示,供料器21主要包括供料器主体21b、作为带搬运路的轨道38、作为前部侧带齿卷盘的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作为后部侧带齿卷盘的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具有图5所示的剥离部件71及抵接/定位部件72的带剥离装置70、排出引导部件110等。需要说明的是,图4及图8除去供料器主体21b的侧壁而能够观察到供料器21的内部构造。
[0048] 如图4所示,供料器主体21b为扁平的箱形。在供料器主体21b中,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载带900的带插入部21d,在前部形成有用于排出载带900的带排出部21e。带插入部21d形成为具有与带搬运路(轨道)38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带搬运路38的入口,带排出部21e形成为具有与带搬运路38的宽度相同的宽度的带搬运路38的出口。
[0049] 为了将载带900从供料器主体21b的后方向前方搬运,带搬运路38以与带插入部21d及带排出部21e连通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带搬运路38的前部38a水平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搬运路38从其后部至前部38a的近前以逐渐升高的方式倾斜。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带搬运路38的两侧设有以比载带900的宽度尺寸稍大的尺寸分离的引导部。
[0050] 入口按压部件32是将从带插入部21d插入的载带900向带搬运路38按压的结构,与带插入部21d接近地沿着带搬运路38的后部上表面配置,且能够与带搬运路38分离/接触。入口按压部件32经由一对轴34-2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下游侧按压部件33的后部且下方。在一对轴34-2安装有对入口按压部件32向下方施力的弹簧35-2。
[0051] 下游侧按压部件33是在入口按压部件32的下游侧按压载带900的结构,设置成相对于带搬运路38能够分离/接触。下游侧按压部件33经由轴34-1以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在供料器主体21b上安装的第一支承部件30-1及第二支承部件30-2。在轴34-1安装有对下游侧按压部件33向下方施力的弹簧35-1。
[0052] 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从前方向后方(从搬运方向下游侧至上游侧)分别能够旋转地设置于带搬运路38的前部38a的下方的供料器主体21b、即供料器主体21b的与元件取出位置21a相邻的位置。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从前方向后方分别能够旋转地设置于带搬运路38的后部的下方的供料器主体21b。
[0053] 在第一带齿卷盘61、第二带齿卷盘62及第三带齿卷盘63的各自的外周,隔开一定角度分别整周地形成有卡合突起61a、62a、63a。在第四带齿卷盘64的外周的一部分以隔开180度的间隔设有卡合突起64a。即,在第四带齿卷盘64的卡合突起64a的各自之间存在未形成卡合突起的部分。各个卡合突起61a~64a能够与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
[0054] 在第一带齿卷盘61~第四带齿卷盘64的比外周部靠内侧的位置分别形成有第一带齿卷盘齿轮61b、第二带齿卷盘齿轮62b、第三带齿卷盘齿轮63b、第四带齿卷盘齿轮64b。需要说明的是,在带搬运路38的各带齿卷盘61~64的上方设有图示省略的窗孔,各卡合突起61a~64a从该窗孔进入带搬运路38内。
[0055] 第一伺服电动机22是使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旋转的电动机。在第一伺服电动机22的旋转轴22a设有第一驱动齿轮22b。第一齿轮2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的下方的供料器主体21b。在第一齿轮24的外周形成有与第一驱动齿轮22b啮合的第一外侧齿轮24a。在第一齿轮24的比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内侧齿轮24b。
[0056] 第二齿轮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与第一齿轮24之间的供料器主体21b。第二齿轮25与第一带齿卷盘齿轮61b、第二带齿卷盘齿轮62b及第一内侧齿轮24b啮合。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一伺服电动机22的旋转被减速而向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传递,第一带齿卷盘61及第二带齿卷盘62同步地旋转。
[0057] 第二伺服电动机23是使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旋转的电动机。在第二伺服电动机23的旋转轴23a设有第二驱动齿轮23b。第三齿轮2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的下方的供料器主体21b。在第三齿轮26的外周形成有与第二驱动齿轮23b啮合的第三外侧齿轮26a。在第三齿轮26的比外周靠内侧的位置形成有第三内侧齿轮26b。
[0058] 第四齿轮2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与第三齿轮26之间的供料器主体21b。第四齿轮27与第三带齿卷盘齿轮63b、第四带齿卷盘齿轮64b及第三内侧齿轮26b啮合。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二伺服电动机23的旋转被减速而向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传递,第三带齿卷盘63及第四带齿卷盘64同步地旋转。
[0059] 如图8所示,操作杆51在供料器主体21b的后部的比带插入部21d靠上方的位置设置成向后方突出,被支承为能够以枢轴52为中心转动。杆操作用把持部57(也参照图4)在比操作杆51靠上方的位置形成为从供料器主体21b的后部向后方突出。操作杆51设置成枢轴52侧收容于杆操作用把持部57且操作旋钮51b侧从杆操作用把持部57突出,以使作业者容易地利用手掌握持杆操作用把持部57并利用手指操作操作旋钮51b。
[0060] 如后所述,入口按压部件32动作性地连结于操作杆51。在入口按压部件32,在一对轴34-2之间设有卡合部件54。在操作杆51的中央部形成有与入口按压部件32的卡合部件54的下表面卡合的动作卡合部51a。操作杆51在弹簧55的作用力下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通常,将动作卡合部51a保持在下降的位置,通过弹簧35-2的作用力而使入口按压部件32与带搬运路38抵接。由此,通常,由于入口按压部件32而无法从带插入部21d插入载带900。
[0061] 相对于此,在操作杆51的后端设置的操作旋钮51b由作业者抬起且操作杆51克服弹簧55的作用力而转动时,入口按压部件32经由动作卡合部51a克服弹簧35-2的作用力而上升。由此,入口按压部件32从带搬运路38上离开,能够从带插入部21d插入载带900。
[0062] 在入口按压部件32的后部,枢轴支承有将带插入部21d闭塞的干扰板56。通过干扰板56,无法将载带900插入到带搬运路38与入口按压部件3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在入口按压部件32的上升时,如图9所示,干扰板56与下游侧按压部件33的后部卡合而转动,将带插入部21d开放。
[0063] 在入口按压部件32的下游侧,相邻地设有限动部件30。限动部件30中形成于其中央部分的轴支部31b枢轴支承于下游侧按压部件33,从而限动部件30能够转动。在限动部件30的比轴支部31b靠前方的下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形成的抵接部31a。限动部件30的后端成为停止部31c。
[0064] 在下游侧按压部件33与限动部件30之间设有对抵接部31a向与带搬运路38抵接的方向施力的图示省略的弹簧。在限动部件30的比轴支部31b靠前方的上部形成有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1d,在该突出部31d的前端设有凸轮随动件31e。在操作杆51的前部形成的凸轮部51c以能够卡合/脱离的方式与凸轮随动件31e卡合。
[0065] 在操作杆51在弹簧55的作用力下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入口按压部件32被保持在与带搬运路38抵接的位置的状态下,形成于操作杆51的凸轮部51c从限动部件30的凸轮随动件31e离开。由此,限动部件30在图示省略的弹簧的作用力下以轴支部31b为中心向图8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使抵接部31a与带搬运路38抵接,并将停止部31c保持在从带搬运路38离开的位置。
[0066] 另一方面,当操作杆51克服弹簧55的作用力而转动时,形成于操作杆51的凸轮部51c与限动部件30的凸轮随动件31e卡合,使限动部件30克服图示省略的弹簧的作用力而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停止部31c与带搬运路38抵接。由此,在使操作杆51克服弹簧55的作用力而转动的状态下,当第一载带900A从带插入部21d插入时,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与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抵接,停止在预定位置。
[0067]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载带900A通过限动部件30的抵接部31a与带搬运路38之间时,通过第一载带900A将抵接部31a抬起,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与带搬运路38抵接。因此,在该状态下,通过作业者将第二载带900B从带插入部21d插入到第一载带900A上时,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与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抵接而停止。由此,第二载带900B向下游的搬运被阻止,第二载带900B在该位置等待。
[0068] 在供料器主体21b安装有当从带插入部21d插入第一载带900A时对第一载带900A的插入进行检测的第一传感器81。关于第一传感器81,通过从带搬运路38的上表面突出的第一卡爪82因第一载带900A的插入而下降,使第一传感器81为接通。第一卡爪82通常在图示省略的弹簧的作用力下,被保持在从带搬运路38的上表面突出的位置,当插入第一载带900时,第一卡爪82被向下方按压。
[0069] 另外,在供料器主体21b安装有对于操作杆51转动的情况进行检测的第二传感器83和在第二载带900B被搬运至第四带齿卷盘64上的带搬运路38时进行动作的第三传感器
85。第二传感器83通过安装于操作杆51的第二卡爪84而为接通。第三传感器85通过第三卡爪86的转动而为接通。
[0070] 第三卡爪86中形成于其中央部分的轴支部86a枢轴支承于下游侧按压部件33,从而第三卡爪86能够转动。第三卡爪86通常由图示省略的弹簧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施力。由此,在带搬运路38不存在载带900时,第三卡爪86的前端与带搬运路38的上表面抵接,但是在带搬运路38存在第一载带900A时,第三卡爪86的前端与第一载带900A上的上表面抵接。
[0071] 如图4所示,在第三带齿卷盘63的下游侧(供料器21的后端部侧)的供料器主体21b设有检测载带900的有无并将其检测信号向控制部39输出的第四传感器65。第四传感器65是检测第一载带900A与第二载带900B的交界部分的传感器。在第二带齿卷盘62的上游侧(供料器21的前端部侧)的供料器主体21b设有检测载带900的有无并将其检测信号向控制部39输出的第五传感器66。
[0072] 上浮防止部件28沿着第三带齿卷盘63与第二带齿卷盘62之间的带搬运路38设置。在上浮防止部件28的前端形成有轴支部28a,该轴支部28a枢轴支承于在供料器主体21b设置的轴部21c,上浮防止部件28以能够摆动的方式安装于供料器主体21b。在上浮防止部件
28的后端形成有向上方弯曲的引导部28b。扭簧29安装于上浮防止部件28的上方的供料器主体21b,对上浮防止部件28向下方施力。通过该扭簧29,上浮防止部件28的下表面与带搬运路38的上表面紧贴。
[0073] 如图5所示,带剥离装置70具备剥离部件71、抵接/定位部件72、一对前侧弹簧73及一对后侧弹簧74。
[0074] 剥离部件71在供料器主体21b的前侧上部设置成覆盖带搬运路38的前部38a。抵接/定位部件72形成为带板状,配置在剥离部件71与带搬运路38的前部38a之间。
[0075] 如图5及图6(a)所示,一对前侧弹簧73在抵接/定位部件72与带搬运路38的前部38a之间配置于元件取出位置21a的附近。如图5及图6(b)所示,一对后侧弹簧74在比一对前侧弹簧73靠搬运上游侧的抵接/定位部件72与带搬运路38的前部38a之间配置于剥离部件
71的剥离刀71a的附近。
[0076] 如图5所示,剥离部件71在配置一对后侧弹簧74的位置具有从搬运上游侧向搬运下游侧上升的倾斜的剥离刀71a。剥离部件71通过剥离刀71a将盖带902从载带900剥离,能够从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a的收纳部901a取出元件。
[0077] 抵接/定位部件72形成为,带搬运上游侧的上游侧端部72a卡定于在带搬运路38设置的槽内,带搬运下游侧的下游侧端部72b比带排出部21e向前方延伸而进入排出引导部件110内。即,该抵接/定位部件72形成为,如图6(b)所示,在一对后侧弹簧74的作用力下,以上游侧端部72a为支点而在带搬运上游侧的部分上推载带900的下表面,使盖带902能够与剥离部件71抵接。而且,抵接/定位部件72形成为,如图6(a)、(c)所示,在一对前侧弹簧73的作用力下,通过下游侧端部72b上推载带900的下表面,使载带900的上表面压靠于排出引导部件110,由此能够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
[0078] 需要说明的是,后侧弹簧74的弹性力设定为比前侧弹簧73的弹性力大的值。这是因为,后侧弹簧74需要使盖带902与剥离部件71可靠地抵接,前侧弹簧73仅将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
[0079] 如图4所示,排出引导部件110进行引导以使从带排出部21e排出的载带900在排出通道D内朝向下方,因此设于供料器主体21b的前部。载带900在带搬运路38中通过时,搬运方向以外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但是从带排出部21e排出时,向搬运方向以外的方向也能够移动。
[0080] 由此,载带900有时从带排出部21e向上方弹跳而排出,存在给元件安装带来障碍的情况。因此,在供料器主体21b的前部设置具有带按压部111的排出引导部件110,在从带排出部21e排出载带900时,该带按压部111按压并引导载带900以强制性地使载带900朝向下方。
[0081] 如图7所示,在排出引导部件110的带按压部111,为了防止元件的堆积而沿载带900的排出方向设有狭缝112。带按压部111发挥对排出的载带900引导及防止飞出的功能。
带按压部111形成为,在载带900的前端从带排出部21e排出时,与带排出部21e侧的带按压部111的端部111a不接触而沿着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朝向下方。即,带按压部111形成为从顶引导面111b与带排出部21e的顶面21f相同的高度开始,随着朝向前方而逐渐朝向斜下方。
[0082] 当第一载带900A的使用完毕时,第一载带900A从第一带齿卷盘61脱离,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从带排出部21e排出。此时,如果第一载带900A以排出的状态停留在排出引导部件110内,则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能够与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抵接而向排出通道D内推出。
[0083] 然而,排出引导部件110内为了应对各种元件尺寸而形成为中空状,因此排出的第一载带900A在排出引导部件110内有时会向下方产生位置偏离。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无法与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抵接,因此不会将第一载带900A向排出通道D内推出。当该状态持续时,未排出的载带900重叠地留在排出引导部件110内,使用中的载带900可能会堵塞。
[0084] 因此,抵接/定位部件72的下游侧端部72b比带排出部21e向前方延伸而进入排出引导部件110内,将从带排出部21e排出的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即,将排出的载带900定位于使用中的载带900的前端能够与排出的载带900的后端抵接的位置。即,抵接/定位部件72的下游侧端部72b通过一对前侧弹簧73的作用力,将载带900按压于排出引导部件110的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
[0085] (供料器的动作)
[0086] 接下来,参照图8~图10、图11A、11B~图13A、13B及图14A~14F来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供料器21的动作。在此,第一载带900A卷绕于前方侧的带盘810,第二载带900B卷绕于后方侧的带盘820。通常,操作杆51由弹簧55的作用力保持为图8所示的状态,入口按压部件32与带搬运路38抵接,并且干扰板56因自重转动而将带插入部21d闭塞。
[0087] 在这样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操作杆51的操作旋钮51b由作业者进行抬起操作。当操作杆51被抬起操作时,通过第二卡爪84而第二传感器83动作,来检测操作杆51的动作。通过操作杆51的转动,经由动作卡合部51a而入口按压部件32上升。
[0088] 由此,入口按压部件32从带搬运路38离开,并且干扰板56因下游侧按压部件33而转动。其结果是,带插入部21d开放,载带900能够插入。同时,通过操作杆51的转动,限动部件30因凸轮部51c而转动,停止部31c与带搬运路38抵接。
[0089] 在该状态下,由作业者将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通过带插入部21d插入到带搬运路38上。并且,第一载带900A被插入至带前端与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抵接的预定位置。由此,通过第一载带900A而第一卡爪82及第三卡爪86进行动作,因此第一传感器81及第三传感器85动作,检测出第一载带900A被插入到预定位置。
[0090] 当第一载带900A插入至与停止部31c抵接的位置时,操作杆51的操作被解除,操作杆51在弹簧55的作用力下,转动复原到图9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原位置。通过操作杆51的转动复原,入口按压部件32向带搬运路38下降,将插入的第一载带900A向带搬运路38按压。
[0091] 如图10所示,当检测出第一载带900A的插入并检测出操作杆51转动复原到原位置(第二传感器83为断开)时,驱动第二伺服电动机23,使第三及第四带齿卷盘63、64旋转。由此,第四带齿卷盘64的卡合突起64a卡合于第一载带900A的卡合孔901b,第一载带900A由第四带齿卷盘64向第三带齿卷盘63侧搬运。
[0092] 由于第四带齿卷盘64对第一载带900A的搬运,通过第一载带900A而下游侧按压部件33克服弹簧35-1的作用力被抬起,第一载带900A在下游侧按压部件33与带搬运路38之间被搬运。
[0093] 此时,第四带齿卷盘64的卡合突起64a仅形成于第四带齿卷盘64的外周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卡合突起64a与第一载带900A的卡合孔901b卡合,则第一载带900A间歇地向第三带齿卷盘63侧移动。其结果是,不会出现将第一载带900A急剧地向第三带齿卷盘63侧引入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第一载带900A将下游侧按压部件33抬起时,限动部件30及第三卡爪86的轴支部31b、86a一体上升。
[0094] 当在由第四带齿卷盘64搬运的第一载带900A上形成的卡合孔901b与第三带齿卷盘63的卡合突起63a卡合时,通过第三带齿卷盘63将第一载带900A向第二带齿卷盘62侧搬运。由于在第三带齿卷盘63的外周的整周形成有卡合突起63a,因此在短时间内将第一载带900A搬运到第二带齿卷盘62侧。
[0095] 此外,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从引导部28b与带搬运路38之间进入上浮防止部件28的下方。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由上浮防止部件28来抑制从带搬运路38浮起,向第二带齿卷盘62搬运。当第五传感器66检测出由第三带齿卷盘63搬运的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时,第一伺服电动机22及第二伺服电动机23使带齿卷盘61~64以元件的间距间隔间歇地旋转。
[0096] 当形成于第一载带900A的卡合孔901b与第二带齿卷盘62的卡合突起62a卡合时,通过第二带齿卷盘62将第一载带900A向带剥离装置70搬运,通过带剥离装置70将盖带902从第一载带900A剥离。
[0097] 即,第一载带900A进入剥离部件71与抵接/定位部件72之间。于是,剥离部件71的剥离刀71a与第一载带900A的将基带901覆盖的盖带902的一侧的粘结材料902a抵接,剥离刀71a的前端进入两带901、902之间。并且,如图11A及11B所示,盖带902的一侧沿着倾斜的剥离刀71a被抬起而从基带901剥落。
[0098] 并且,当形成于第一载带900A的卡合孔901b与第一带齿卷盘61的卡合突起61a卡合时,如图12A及图12B所示,通过第一带齿卷盘61将第一载带900A的收纳部901a收纳的元件P依次定位于元件取出位置21a。此时,一侧从基带901剥落的盖带902通过剥离部件71成为向收纳部901a的相反侧折回的状态。由此,收纳部901a未由剥落的盖带902覆盖而露出,因此能容易且可靠地取出元件P。
[0099] 并且,如图14A、14B所示,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通过带排出部21e沿着排出引导部件110的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被向斜下方引导,与抵接/定位部件72的前端的弯折部72b抵接。即,如图13A、图13B所示,第一载带900A的前端克服弹性力而将弯折部72b向下按压,进入到弯折部72b与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之间。
[0100] 并且,第一载带900A的上表面由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引导,第一载带900A的下表面由弯折部72b上推,第一载带900A的上表面被压靠于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由此,第一载带900A维持沿着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的固定位置同时在排出通道D内向下方逐渐排出。
[0101] 在第一载带900A由供料器21搬运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第一载带900A按压限动部件30的抵接部31a,限动部件30克服弹簧36的作用力而转动。由此,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与第一载带900A的上表面接触。
[0102] 在该状态下,如前所述,对操作杆51进行转动操作(第二传感器83为接通),将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向插入引导部件110的引导槽111a插入,进而通过带插入部21d而插入到第一载带900A与入口按压部件32之间。于是,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与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抵接,第二载带900B在该位置停止。
[0103] 由此,第二载带900B向下游的搬运被阻止,第二载带900B在该位置等待。当第二载带900B插入至与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抵接的位置时,通过第二载带900B而第三卡爪86进行动作,因此通过第三传感器85检测出第二载带900B的插入。
[0104] 在插入了第二载带900B之后,如果解除操作杆51的操作,则操作杆51复原到原位置,但是第一载带900A对限动部件30的抵接部31a进行按压,因此通过限动部件30的停止部31c,第二载带900B的停止状态持续。需要说明的是,不对操作杆51进行转动操作而即便要将第二载带900B从带插入部21d插入,通过与第一载带900A的上表面抵接的干扰板56也能阻止第二载带900B的插入(参照图10)。
[0105] 当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被搬运到比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靠下游侧时,形成于第二载带900B的卡合孔901b与第四带齿卷盘64的卡合突起64a卡合。然后,第二载带900B进入由第一载带900A形成的带搬运路38与限动部件30的间隙,向第二带齿卷盘62搬运。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上推抵接部31a时,如前所述,限动部件30克服弹簧36的作用力而再次转动,通过限动部件30阻止新的载带900的进入。
[0106] 如图14C所示,当从第一载带900A取出全部的元件时,第一载带900A从第一带齿卷盘61脱落而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从带排出部21e排出。此时,第一载带900A由弯折部72b上推而被压靠于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因此维持沿着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的固定位置。
[0107] 如图14D所示,第一载带900A被定位于沿着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的固定位置,因此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可靠地与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抵接。并且,如图14E所示,第一载带900A伴随着第一带齿卷盘61的旋转而被第二载带900B推出。并且,如图14E所示,当第一载带900A的后端从弯折部72b脱落时,第一载带900A向排出通道D内落下。
[0108] 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通过带排出部21e沿着排出引导部件110的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被向斜下方引导,与弯折部72b抵接。第二载带900B的前端克服弹性力而将弯折部72b向下按压,进入到弯折部72b与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之间。
[0109] 并且,第二载带900B的上表面由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引导,第二载带900B的下表面由弯折部72b上推,第二载带900B的上表面被压靠于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由此,第二载带900B维持沿着带按压部111的顶引导面111b的固定位置同时在排出通道D内向下方排出。以后,重复同样的动作直至元件安装完毕为止。
[0110] (效果)
[0111]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供料器21具有:供料器主体21b,在后部形成有用于插入载带900的带插入部21d,在前部形成有用于排出载带900的带排出部21e,载带900收纳多个元件且由盖带902覆盖;带搬运路38,以与带插入部21d及带排出部21e连通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21b,用于从后方向前方搬运载带900;后部侧带齿卷盘6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具有能够与从带插入部21d插入的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的卡合突起64a,沿带搬运路38依次搬运当前载带900A及下一载带900B;及前部侧带齿卷盘6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具有能够与由后部侧带齿卷盘64搬运的载带900的卡合孔901b卡合的卡合突起62a,当当前载带900A向带排出部21e的搬运完毕时,向带排出部21e搬运由后部侧带齿卷盘64搬运来的下一载带900B。
[0112] 还具备:排出引导部件110,以与带排出部21e连通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并进行引导以使从带排出部21e排出的载带900朝向下方;剥离部件71,设于供料器主体21b,在由前部侧带齿卷盘62搬运的载带900到达带排出部21e之前将盖带902从该载带900剥离;及抵接/定位部件72,设于供料器主体21b,使覆盖由前部侧带齿卷盘62搬运的载带900的盖带902与剥离部件71抵接,并且将盖带902被剥离且从带排出部21e排出的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
[0113] 由此,在排出引导部件110内,能够对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900A进行定位,以使得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900A的后端能够与使用开始的下一载带900B的前端抵接,因此能够将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900A可靠地排出。
[0114] 另外,排出引导部件110对载带900的上表面进行引导,抵接/定位部件72通过上推载带900的下表面而使载带900的上表面压靠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将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由此,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900A的上表面紧贴于排出引导部件110的顶引导面111b,因此能够在排出引导部件110内高精度地对该载带900A进行定位。
[0115] 另外,抵接/定位部件72形成为带板状,在带搬运上游侧的部分使盖带902与剥离部件71抵接,在带搬运下游侧的部分将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由此,只要具备兼用作盖带902的剥离和载带900的定位的抵接/定位部件72即可,因此成为简易的结构,能实现低成本化。
[0116] 另外,抵接/定位部件72形成为,带搬运上游侧的上游侧端部卡定于带搬运路38,带搬运下游侧的下游侧端部比带排出部21e向前方延伸而进入排出引导部件110内,抵接/定位部件72以上游侧端部为支点而在带搬运上游侧的部分将载带900的下表面上推,使盖带902与剥离部件71抵接,在下游侧端部将载带900的下表面上推而将载带900定位于排出引导部件110内的固定位置。由此,从盖带902的剥离位置至载带900的定位位置的载带900的搬运路径成为一直线状,因此使用开始的下一载带900B的前端将使用完毕的当前载带900A的后端推出了之后,在排出引导部件110内不会发生卡挂而顺畅地排出。
[0117] 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叙述的结构,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采取各种方式。
[0118] 附图标记说明
[0119] 21…供料器
[0120] 21b…供料器主体
[0121] 21d…带插入部
[0122] 21e…带排出部
[0123] 38…带搬运路
[0124] 62…前部侧带齿卷盘
[0125] 64…后部侧带齿卷盘
[0126] 62a、64a…卡合孔
[0127] 71…剥离部件
[0128] 72…抵接/定位部件
[0129] 100…元件安装机
[0130] 110…排出引导部件
[0131] 111…带按压部
[0132] 111b…顶引导面
[0133] 900…载带
[0134] 900A…当前载带
[0135] 900B…下一载带
[0136] 901b…卡合孔
[0137] 902…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