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适配元件的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658589.8

文献号 : CN10775743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弗洛里安·山德尔托马斯·哈勒

申请人 : 格拉默公司

摘要 :

一种用于将靠背的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时的下部区域连接至车辆座椅的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后部区域的装置,其中倾斜调节装置连接至座椅部分,倾斜调节装置能围绕沿车辆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以用于调节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倾斜,其中装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并能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适配元件,适配元件具有以与靠背长度方向成第一角度延伸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能够连接至第一突片,第一突片布置在靠背上并形成为与第一凹部互补。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将靠背(2)的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时的下部区域(5)连接至车辆座椅(6)的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后部区域(4)的装置(1),其中倾斜调节装置(8)连接至座椅部分(3),所述倾斜调节装置(8)能围绕沿车辆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以用于调节所述靠背(2)相对于所述座椅部分(3)的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包括刚性地连接至所述倾斜调节装置(8)并能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的适配元件(9),所述适配元件(9)具有以与靠背长度方向成第一角度(10)延伸的第一凹部(11),所述第一凹部(11)能够连接至第一突片(12),所述第一突片(12)布置在所述靠背(2)上并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凹部(11)互补,其中所述靠背(2)具有第二凹部(13),所述第二凹部(13)能与螺栓元件(14)操作地接触,所述螺栓元件(14)刚性地连接至所述适配元件(9)并且布置成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元件(4)包括至少一个平面区域(15),当在所述车辆座椅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至少一个平面区域(15)与所述靠背长度方向一起围成第二角度(1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靠背(2)上布置有适配壳体(17),所述适配壳体(17)包括所述突片(12)和所述第二凹部(13),所述适配壳体(17)能够连接至所述适配元件(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车辆座椅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适配元件(9)布置在所述靠背(2)与所述座椅部分(3)之间,所述倾斜调节装置(8)布置在所述适配元件(9)与所述座椅部分(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包括螺旋弹簧(18),所述螺旋弹簧(18)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连接至所述螺栓元件(14),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所述适配元件(9)的第一止动元件(21)和/或与所述座椅部分(3)的第二止动元件(22)相互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18)布置在所述靠背(2)与所述适配元件(9)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元件(9)包括第一区域(23)和第二区域(24),所述第一区域(23)布置在第一平面(47)中,并且所述第二区域(24)布置在第二平面(48)中,所述第一平面(47)与所述第二平面(48)形成为彼此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10)为0°或180°。

9.一种用于将靠背(2)的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时的下部区域连接至车辆座椅(6)的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后部区域(4)的方法,其中倾斜调节装置(8)连接至座椅部分(3),所述倾斜调节装置(8)能围绕沿车辆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以用于调节所述靠背(2)相对于所述座椅部分(3)的倾斜,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包括刚性地连接至所述倾斜调节装置(8)并能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的适配元件(9),所述适配元件(9)具有以与靠背长度方向成第一角度(10)延伸的第一凹部(11),所述第一凹部(11)连接至第一突片(12),所述第一突片(12)布置在所述靠背(2)上并形成为与所述第一凹部(11)互补,其中所述靠背(2)具有第二凹部(13),所述第二凹部(13)能与螺栓元件(14)操作地接触,所述螺栓元件(14)刚性地连接至所述适配元件(9)并且布置成能够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

说明书 :

包括适配元件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靠背的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时的下部区域连接至车辆座椅的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后部区域,其中倾斜调节装置连接至座椅部分,该倾斜调节装置能围绕沿车辆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以用于调节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倾斜。

背景技术

[0002] 这种类型的车辆座椅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倾斜调节装置连接至座椅部分和靠背。通过操作倾斜调节装置可改变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倾斜,使得车辆座椅可适于人的舒适度。
[0003] 然而,这种车辆座椅的安装或组装是耗时的,并且通常需要多人的服务,因为靠背必须由一个人相对于座椅部分把持和定位,并且同时,靠背必须与座椅部分旋拧在一起。

发明内容

[0004]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简化靠背与座椅部分之间的连接和/或车辆座椅的安装的装置和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核心理念是提供一种用于将靠背的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时的下部区域连接至车辆座椅的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后部区域的装置,可围绕沿车辆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以用于调节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倾斜的倾斜调节装置连接至座椅部分和靠背,其中,装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并可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适配元件,该元件具有以与靠背长度方向成第一角度延伸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能够连接至布置在靠背上并形成为与第一凹部互补的第一突片。
[0006] 特别优选地,适配元件通过焊接、旋拧、铆接等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优选为焊接连接。通过操作倾斜调节装置,也即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倾斜调节装置,由于适配元件与倾斜调节装置的刚性连接,适配元件同样围绕第一旋转轴旋转。
[0007] 第一凹部以及与其连接并形成为与其互补的突片通过彼此的连接而限制了通过适配元件实现的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自由度。通过限制或降低自由度,可相对于座椅部分更好地布置靠背,并且所述部分也可更好地相互连接。
[0008] 特别优选地,设置多个装置,例如位于座椅部分左侧的装置和位于座椅部分右侧的装置。
[0009] 依据根据本发明的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的适配元件的布置,第一角度是恒定的,因为通过旋转倾斜调节装置,适配元件和靠背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相同的程度。
[0010]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如果靠背包括第二凹部,靠背可相对于座椅部分更好地布置,该第二凹部可与刚性地连接至适配元件并且布置成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螺栓元件进行操作接触。
[0011] 通过由突片和第一凹部组成的突片连接件,可限制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径向运动。通过第二凹部及其与螺栓元件的连接,靠背不再需要由人相对于座椅部分把持。特别地,通过第一和第二凹部、螺栓元件以及突片,靠背可简单地放置在适配元件上并且因此特别地放置在座椅部分上。
[0012] 优选地,螺栓元件刚性地连接至适配元件并且在由操作倾斜调节装置引起的适配元件同样围绕第一旋转轴线的旋转期间旋转。
[0013]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螺栓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平面区域,在车辆座椅宽度方向上观察时,所述至少一个平面区域与靠背长度方向一起围成第二角度。
[0014] 根据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该装置包括螺旋弹簧,螺旋弹簧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端部连接至螺栓元件,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与适配元件的第一止动元件和/或与第二止动元件座椅部分的元件相互作用。
[0015]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螺栓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平面区域并且如果第一螺旋弹簧端部形成为与其互补,则螺旋弹簧相对于螺栓元件以固定的方式布置。
[0016] 第二止动元件因此相对于座椅部分以固定的方式布置,而第一止动元件相对于适配元件以固定的方式布置,并且在适配元件的旋转期间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
[0017] 以下将更详细地示出更精确的配置以及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与螺旋弹簧的操作模式。
[0018] 类似于第一凹部,第一止动件也相对于靠背长度方向以特定的第三角度布置。相对于座椅部分以固定的方式布置的第二止动元件相对于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以恒定的第四角度布置。
[0019] 如果靠背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则靠背长度方向与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因此当沿远离第一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观察时,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布置在相同的径向延伸上。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被预加载。
[0020] 在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重合的情况下,螺旋弹簧且特别是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与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两者操作接触。如果靠背现在沿车辆座椅长度方向进一步向前旋转,则第一止动元件以及第二螺旋弹簧端部相应地与其一起旋转。结果,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仍然与第一止动元件保持接触,并且同时释放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与第二止动元件之间的接触。
[0021] 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端部通过螺栓元件相对于适配元件以固定的方式布置以及第一止动元件同样以固定的方式布置在适配元件上的事实,螺旋弹簧的预加载不改变,并且因此可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使靠背向前折叠。
[0022] 然而,如果靠背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向后移动,则情况发生改变。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仍然与第二止动元件操作接触,并且第一止动元件移动远离第二螺旋弹簧端部。如果适配元件与螺旋弹簧围绕第一旋转轴线进一步向后移动,则螺旋弹簧的预加载发生改变,因为第一螺旋弹簧端部相应地移动到适配元件,而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仍然与第二止动元件接触。
[0023]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螺旋弹簧设置在靠背与适配元件之间。
[0024]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如果包括突片和第二凹部的适配壳体布置在靠背上,则突片和第二凹部可容易地布置在靠背上,适配壳体能够例如通过螺钉连接等连接至适配元件。
[0025] 此外,螺旋弹簧可被适配壳体保护,并且如果螺旋弹簧布置在适配壳体与适配元件之间,则一个或多个人员也可被保护免受螺旋弹簧的影响。
[0026] 根据一个实施例,如果适配元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区域,则安装空间可被优化,第一区域布置在第一平面中,并且第二区域布置在第二平面中,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彼此平行地形成。
[0027] 优选地,第二区域形成为使得其基本上对应于螺旋弹簧的形状。
[0028] 适配元件相应地包括第三和第四区域,第三区域布置在第三平面中,并且第四区域布置在第四平面中,并且第三平面和第四平面彼此平行地形成。类似于第二区域,第四区域设计成使得其基本上对应于螺旋弹簧的形状。
[0029] 特别优选地,第一和第三区域包括通道,使得所述区域可通过螺钉等相互连接。
[0030] 优选地,当在车辆座椅宽度方向上观察时,适配元件布置在靠背与座椅部分之间,倾斜调节装置布置在适配元件与座椅部分之间。
[0031]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第一角度为0°或180°。这意味着第一凹部在靠背长度方向上延伸。
[0032] 所解决的问题也通过根据一种方法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理念是提供一种用于将靠背的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上观察时的下部区域连接至车辆座椅的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观察时的后部区域的方法,可围绕沿车辆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线旋转以用于调节靠背相对于座椅部分的倾斜的倾斜调节装置连接至座椅部分和靠背,其中,装置包括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并可围绕第一旋转轴线旋转的适配元件,该适配元件具有以与靠背长度方向成第一角度延伸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能够连接至布置在靠背上并形成为与第一凹部互补的第一突片。
[0033]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螺栓元件和螺旋弹簧,在将所述第一凹部连接至所述第一突出部之后,螺旋弹簧具有连接至螺栓元件的第一螺旋弹簧端部,螺旋弹簧的预加载在一次性组装步骤中被调节。
[0034] 这种情况下的一次性组装步骤包括以下步骤:(a)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向前旋转靠背,(b)向后旋转靠背。
[0035] 螺旋弹簧首先被放置在螺栓元件上,使得第一螺旋弹簧端部以固定的方式连接至螺栓元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不与第一或第二止动元件操作接触。特别地,当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第二螺旋弹簧端部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的前方,第二止动元件布置在第一止动元件的前方。
[0036] 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a)中,第二螺旋弹簧端部沿着第一止动元件被强制引导,直到第二螺旋弹簧端部跳过第二止动元件且特别是第二止动区域。调节螺旋弹簧的基本预加载。然而,第二螺旋弹簧端部现在位于第一与第二止动元件之间,因此到此为止,只有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与第二止动元件的操作接触是可能的。为了允许与第一止动元件的操作接触,当从长度方向观察时,第二螺旋弹簧端部必须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后方。
[0037] 这在步骤(b)中确立,因为当从长度方向看时,靠背再次向后旋转。由于在步骤(a)中,通过使靠背向后旋转,第二螺旋弹簧端部配置在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之间,第一止动元件向前移动。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以被强制引导的方式移动到第二止动元件上,并且也跳过第一止动元件。

附图说明

[0038]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可看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优点和方便的用途,其中:
[0039] 图1A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装置的适配元件;
[0040] 图1B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装置的螺栓元件;
[0041] 图1C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装置的适配壳体;
[0042] 图2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装置的分解图;
[0043] 图3A示出了通过根据特别优选实施例的装置实现的靠背与座椅部分的示意性连接;
[0044] 图3B示出了通过根据特别优选实施例的装置实现的靠背与座椅部分的示意性连接;
[0045] 图3C示出了通过根据特别优选实施例的装置实现的靠背与座椅部分的示意性连接;
[0046] 图3D是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装置的前视图;
[0047] 图4A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车辆座椅;
[0048] 图4B示出了处于向后倾斜位置的车辆座椅;
[0049] 图4C示出了处于向前倾斜位置的车辆座椅;
[0050] 图5是包括螺栓元件的适配元件的示意图;
[0051] 图6示出了刚性地连接至座椅部分的元件;
[0052] 图7是图6的元件处于组装状态的前视图;
[0053] 图8A-图8H示出了用于产生螺旋弹簧的预加载的示意性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在附图中,相似的部件各自设置有相应的参考标准。为了更清楚起见,在一些附图中,部件可能没有附图标记,但是已经在其他位置表示。
[0055] 图1A-图1C示出了根据特别优选实施例的装置1的各种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图1A示出了适配元件9,图1B示出了螺栓元件14,并且图1C示出了适配壳体17。
[0056] 根据本发明,适配元件9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8(这里未示出)。为此,适配元件9优选地包括至少第一连接点27,其可连接特别是焊接至第一互补连接点27'(这里未示出)。连接点27、27'特别用于将适配元件9相对于倾斜调节装置8定位。通过与倾斜调节装置8的刚性连接,适配元件9同样被布置成能够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
[0057] 此外根据本发明,适配元件9包括可连接至第一突片12的第一凹部11。优选地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凹部11包括中央区域30和至少一个横向区域31(在这种情况下为两个横向区域31)。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区域30的尺寸形成为使得突片12的宽度31基本上对应于中央区域30的宽度33。此外,凹部11的高度35大于突片12的高度34。
[0058] 在这种情况下,凹部11基本上为漏斗状或者形成为漏斗36的形状,在适配元件的平面图中,中央区域30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状。在适配元件9的平面图中,横向区域31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梯形的侧面,梯形的较短基部37形成中央区域30的矩形的一侧。
[0059] 此外根据1A,可看到,适配元件9包括第一区域23和第二区域24,第一区域23在第一平面中延伸,第二区域24在第二平面中延伸,第一平面形成为与第二平面平行。
[0060] 此外,适配元件9包括第一止动元件21,第一止动元件通过初始区域39连接至适配元件9的第二区域24并且包括中央区域40和端部区域41。特别地,中央区域40特别沿第一旋转轴线7的方向远离第二区域24延伸。中央区域40合并到端部区域41,端部区域优选地在第三平面中延伸,第三平面平行于第一平面,并且第一平面布置在第三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
[0061] 此外从图1A可看到,第一区域23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点28,该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点可通过连接件(例如螺钉连接等)连接至适配壳体17的第一区域25的第二连接点28'。
[0062] 在这种情况下,图1B示出了螺栓元件14,螺栓元件可通过连接部分43刚性地连接至适配元件9,使得螺栓元件14可同样地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优选地,连接部分43焊接到适配。此外,螺栓元件14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平面区域15以及直径为D'的一个圆形区域15'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布置了两个这种类型的平面区域15。此外,螺栓元件14具有与包括平面区域15的部分相邻的圆柱形部分38。圆柱形部分38的直径D对应于第二凹部44的宽度44。
[0063]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凹部13与第一凹部11类似地形成,因此同样地包括中央区域和漏斗,在这种情况下,该中央区域形成为大致圆形。
[0064] 通过漏斗形设计,首先第一凹部11可更容易地连接至第一突片12,其次第二凹部13可更容易地连接至螺栓元件14。
[0065] 此外,螺栓元件包括位于具有平面区域15的部分与圆柱形区域38之间的过渡区域42。
[0066] 特别地,圆柱形区域38的直径D最多等于螺栓元件14的形成为彼此平行的当前两个平面区域15之间的距离。
[0067] 此外,适配壳体17包括适配板29,适配壳体17可利用该适配板连接至靠背2。
[0068] 在这种情况下,图2示出了根据优选实施例的装置1和靠背2以及座椅部分3。在其后部区域4中,座椅部分3特别包括在车辆座椅高度方向H上延伸的部分45。倾斜调节装置8刚性地连接至座椅部分3,并且在本例中连接至部分45。
[0069] 适配壳体17通过适配板29连接至靠背2。此外,适配元件9布置在倾斜调节装置8上,至少第一连接点27刚性地连接至第一互补连接点27',使得适配元件9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8。
[0070] 螺栓元件14刚性地连接至适配元件9,并且螺旋弹簧18连接至螺栓元件14,该弹簧包括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和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形成为与螺栓元件14的具有平面区域15的部分相对应,并且尺寸设计成使得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以互锁的方式围绕具有平面区域15的部分。
[0071] 此外,适配壳体17和适配元件9通过螺钉46互连。特别地,还可构思额外的可拆卸连接,使得靠背2可再次容易且快速地从座椅部分3拆卸。
[0072] 此外,座椅部分3还包括第二止动元件22。
[0073] 适配壳体17与第一突片12和第二凹部13一起作为第一组件50连接至靠背2,倾斜调节装置8、适配元件9和螺栓元件作为第二组件51连接至座椅部分3。
[0074] 通过相对于彼此布置和构造第一凹部11和第二凹部13、第一突片12和螺栓元件14,如图3A-图3D所示,座椅部分3和靠背2可容易地相互连接,从而可在不需要更大的努力的情况下旋拧在一起等。
[0075] 如从图3A和图3C可看到,设置了两个第一组件50和两个第二组件51。螺旋弹簧18布置在第一组件50与第二组件51之间,该弹簧根据靠背的位置而被预先加载或不被预先加载。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螺旋弹簧18的操作模式。
[0076] 图3D显示了第一平面47、第二平面48和第三平面49相对于彼此的位置。还可看到,适配壳体17的第一区域25也在第一平面47中延伸。
[0077] 类似于第一凹部11,第一止动元件21也相对于靠背长度方向RL以特定的第三角度52布置。相对于座椅部分3以固定方式布置的第二止动元件22相对于车辆座椅高度方向H以恒定的第四角度53布置。
[0078] 如果靠背2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则靠背长度方向RL与车辆座椅高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因此,当沿远离第一旋转轴线7的径向方向观察时,第一和第二止动元件布置在相同的径向延伸上。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18具有一定的预加载。
[0079] 在第一止动元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重合的情况下,螺旋弹簧18且特别是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一止动元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两者操作接触。如果靠背2现在沿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进一步向前旋转,则第一止动元件21以及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相应地与其一起旋转。结果,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仍然与第一止动元件21保持接触,并且同时释放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二止动元件22之间的接触。
[0080] 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通过螺栓元件14相对于适配元件9以固定的方式布置以及第一止动元件21同样以固定的方式布置在适配元件9上的事实,螺旋弹簧的预加载不改变,并且因此可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使靠背2向前折叠。
[0081] 然而,如果靠背2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L向后移动,则情况发生改变。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仍然与第二止动元件22操作接触,并且第一止动元件21移动远离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如果适配元件9与螺旋弹簧18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进一步向后移动,则螺旋弹簧18的预加载发生改变,因为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相应地移动到适配元件9,而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仍然与第二止动元件22接触。
[0082] 图4A至图4C示出了靠背2相对于座椅部分3和螺旋弹簧18的各种位置。
[0083] 图4A示出了与第一止动元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接触的螺旋弹簧18。在这种情况下,靠背2向前倾斜,使得靠背长度方向RL与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一起闭合成第五角度,优选为大约80°的角度。然而,当然也可构思其他第五角度,所述角度依据第二角度16、第三角度52和第四角度53而变化。
[0084] 图4B示出了其中靠背2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上向后旋转的情况。可看到,螺旋弹簧18且特别是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二止动元件22操作接触,第一止动元件21已经与适配元件9相应地向后旋转。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同样向后旋转的事实,螺旋弹簧18的弹簧预加载发生改变,使得在向后移动靠背2时必须施加力。
[0085] 图4C示出了其中靠背2向前旋转的情况,使得靠背长度方向RL对应于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可看到,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排他地与第一止动元件21操作接触。因此不需要额外的力来使靠背2向前旋转。
[0086] 在这种情况下,图5是第一角度10、第二角度16、第三角度52以及第四角度53的示意图。在这种情况下,靠背长度方向RL对应于靠背2的主延伸方向,其在适配元件9的旋转期间同样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
[0087] 图6特别示出了装置1的刚性地连接至座椅部分3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为倾斜调节装置8、适配元件9以及螺栓元件14),螺栓元件14刚性地连接至适配元件9,并且适配元件9刚性地连接至倾斜调节装置8。此外,可看到第二止动元件22,其同样刚性地连接至座椅部分3.优选地,刚性连接件是焊接连接。
[0088] 也可看到,第二止动元件22包括从前向后在长度方向L上沿着旋转轴线7的轴向方向连续变宽的加宽区域58。
[0089]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止动元件22包括垂直于第一旋转轴线7并沿着旋转轴线7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二止动区域57。
[0090] 图6的元件可在图7中以组装状态的前视图看到。如具体可看到的,第一止动元件21且特别是第一止动区域55的轴向延伸部分5小于第二止动元件22且特别是第二止动元件区域49的轴向延伸部分56。
[0091] 如果靠背2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旋转,则靠背长度方向RL与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因此,沿与第一旋转轴线7垂直的方向观察,第一,第二和第二止动元件都布置在相同的径向延伸上。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18具有一定的预加载,但也可构思螺旋弹簧18不具有预加载。
[0092] 在第一止动元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重合的情况下,螺旋弹簧18且特别是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一止动元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两者操作接触。如果靠背2现在沿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进一步向前旋转,则第一止动元件21以及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相应地与其一起旋转。结果,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仍然与第一止动元件21保持接触,并且同时释放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二止动元件22之间的接触。
[0093] 由于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通过螺栓元件14相对于适配元件9以固定的方式布置以及第一止动元件21同样以固定的方式布置在适配元件9上的事实,螺旋弹簧的预加载不改变,并且因此可在不施加力的情况下使靠背2向前折叠。
[0094] 然而,如果靠背2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上L向后移动,则情况发生改变。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仍然与第二止动元件22操作接触,并且第一止动元件21移动远离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如果适配元件9与螺旋弹簧18围绕第一旋转轴线7进一步向后移动,则螺旋弹簧18的预加载发生改变,因为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相应地移动到适配元件9,而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仍然与第二止动元件22接触。
[0095] 根据一个实施例,依据第一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的位置且特别是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相对于止动元件21、22的位置,螺旋弹簧18具有预加载。上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18的基本预加载通过第二螺旋弹簧端部与第二止动元件22的操作接触来限定,因为至少该预加载总是存在的,如上所述。在靠背2在车辆长度方向L上的向前旋转期间,基本预加载仍然存在,而在靠背2的向后旋转期间,预加载在靠背2的旋转期间发生改变。
[0096] 然而,在装置1或车辆座椅2的组装期间,允许操作者调节螺旋弹簧的预加载度是不利的,因为这可能对操作者带来显著的风险。
[0097] 因此在组装期间,为了调节螺旋弹簧18的预加载,执行一次性组装步骤,其各个步骤被更详细地描述。
[0098] 在图8A所示的第一步骤S1中,相应的部件因此被应用于靠背2或座椅部分3。在这种情况下,适配壳体17刚性地连接至靠背2,并且倾斜调节装置8、适配元件9以及螺栓元件14刚性地连接至座椅部分3。类似地,第二止动元件22刚性地连接至座椅部分3。
[0099] 在图8B所示的第二步骤S2中,螺旋弹簧18被放置在螺栓元件14上,使得第一螺旋弹簧端部19以固定的方式连接至螺栓元件14,但是在第一旋转轴线的轴向上仍然具有自由度。可看到,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不与第一21或第二止动元件22操作接触。特别地,当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布置在第一止动件21与第二止动元件22的前方,第二止动元件22布置在第一止动元件21的前方。
[0100] 在图8C所示的第三步骤S3中,适配壳体17通过螺钉46旋拧到适配元件9,并且消除了螺旋弹簧18在轴向方向上的自由度。
[0101] 在图8D中示出了第四步骤S4,在该第四步骤中靠背2在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上向前转动。通过将第二止动元件22设计成具有加宽区域58,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被加宽区域58强制引导,直到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已经跳过第二止动元件22且特别是第二止动区域57,如图8E所示。因此螺旋弹簧18的基本预加载已被调节。然而,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现在位于第一与第二止动元件之间,因此到此为止,只有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与第二止动元件22的操作接触是可能的。为了允许与第一止动元件21的操作接触,当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必须布置在第一止动元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两者的后方。
[0102] 这在如图8F和8G所示的步骤S5中做准备,在该步骤中,当从长度方向L观察时,靠背2再次向后旋转。由于在步骤S4中,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配置在第一止动件21和第二止动元件22之间,因此通过使靠背2向后旋转,使得第一止动件21向前方移动。设计与加宽区域58类似地形成的第一止动元件21且特别是中央区域40。由于第二止动元件22在轴向方向上比第一止动元件21进一步延伸,因此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连续地被第二止动元件保持。第二螺旋弹簧端部20以被强制引导的方式在中央区域40上移动并且也跳过第一止动元件21。
[0103] 在图8H所示的最后步骤S6中,靠背进入到其中靠背长度方向RL与车辆座椅长度方向L成90°角度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方向48与第二方向50之间的角度大于0°,优选为10°。
[0104] 如果申请文件中所公开的所有特征以独立或组合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是新颖的,则被要求为本发明所必需的。
[0105] 附图标记列表
[0106] 1       设备
[0107] 2       靠背
[0108] 3       座椅部分
[0109] 4       座椅部分的后部区域
[0110] 5       靠背的下部区域
[0111] 6       车辆座椅
[0112] 7       第一旋转轴线
[0113] 8       倾斜调节装置
[0114] 9       适配元件
[0115] 10      第一角度
[0116] 11      凹部
[0117] 12      第一突片
[0118] 13      第二凹部
[0119] 14      螺栓元件
[0120] 15      平面区域
[0121] 16      第二角度
[0122] 17      适配壳体
[0123] 18      螺旋弹簧
[0124] 19      第一螺旋弹簧端部
[0125] 20      第二螺旋弹簧端部
[0126] 21      第一止动元件
[0127] 22      第二止动元件
[0128] 23      适配元件的第一区域
[0129] 24      适配元件的第二区域
[0130] 25      适配壳体的第一区域
[0131] 26      适配壳体的第二区域
[0132] 27      第一连接点
[0133] 27'     第一互补连接点
[0134] 28、28'  第二连接点
[0135] 29      适配板
[0136] 30      中央区域
[0137] 31      横向区域
[0138] 32      突片宽度
[0139] 33      中央区域宽度
[0140] 34      突片高度
[0141] 35      中央区域高度
[0142] 36      漏斗
[0143] 37      较短基部
[0144] 38      圆柱形部分
[0145] 39      初始区域
[0146] 40      中央区域
[0147] 41      端部区域
[0148] 42      过渡区域
[0149] 43      连接部分
[0150] 44      第二凹部宽度
[0151] 45      向上延伸部分
[0152] 46      螺钉
[0153] 47      第一平面
[0154] 48      第二平面
[0155] 49      第三平面
[0156] 50      第一组件
[0157] 51      第二组件
[0158] 52      第三角度
[0159] 53      第四角度
[0160] 54      轴向延伸
[0161] 55      第一止动区域
[0162] 56      轴向延伸
[0163] 57      第二止动区域
[0164] 58      加宽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