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除冰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046658.6

文献号 : CN10776223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郭华郭丽霞王际斌高松孙彬陈波刘振张文惠齐玥张世杰刘佩波

申请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阳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摘要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包括小推车、支撑杆、铲冰机构、融冰机构和用于吸收电杆表面上的冰水的吸水机构,铲冰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和三组铲冰刀组,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杆顶端,三组铲冰刀组沿着弧形支撑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融冰机构包括蓄电池、第二弧形板、第二导向套筒、电热丝和第二弹簧,吸水机构包括第三弧形板、第三导向套筒、吸水块和第三弹簧。该装置内的铲冰刀刃呈弧形状,增大了与电杆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铲冰效率;融冰装置内的电热丝,可迅速熔化铲冰刀遗留下的冰渣,保证了除冰质量,同时,经电热丝融化之后形成的冰水可在第一时间内被吸水块吸走,防止了冰水的二次结冰,从而使得电杆除冰作业顺利进行。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包括小推车和支撑杆,在所述小推车上设置有可固定支撑杆的两个卡槽,其特征是,该除冰装置还包括铲冰机构、融冰机构和用于吸收电杆表面上的冰水的吸水机构,所述铲冰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和三组铲冰刀组,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三组所述铲冰刀组沿着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每一组所述铲冰刀组包括导向槽、滑块、第一弹簧和铲冰刀,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所述滑块套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铲冰刀设置在滑块上部,在所述导向槽的中部靠后位置设置一第一限位板,在所述滑块下部设置一套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内的第一导向杆,在所述第一导向杆的末端设置有一段外螺纹,且两个螺母套置在第一导向杆的末端,所述第一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滑块之间,所述铲冰刀的刀刃呈弧形分布;

所述融冰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铲冰机构下方,所述融冰机构包括蓄电池、第二弧形板、第二导向套筒、电热丝和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后侧面上设置一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套筒内,所述第二导向套筒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一套管套置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的一第一横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导向套筒外侧,且位于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导向套筒的外侧壁上的套管之间,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一限制所述第二导向套筒沿着第一横向杆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转动的第一L型限位杆,所述电热丝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板之间,且电热丝位于第二弧形板的内侧,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小推车上,且蓄电池为所述电热丝提供电源;

所述吸水机构设置在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融冰机构下方,所述吸水机构包括第三弧形板、第三导向套筒、吸水块和第三弹簧,在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后侧面上设置一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套置在所述第三导向套筒内,所述第三导向套筒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一套管套置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的一第二横向杆上,所述第三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杆和第三导向套筒外侧,且位于第三弧形板与所述第三导向套筒的外侧壁上的套管之间,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一限制所述第三导向套筒沿着第二横向杆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转动的第二L型限位杆,所述吸水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内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水块为吸水胶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上部设置一环形盖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为一伸缩杆。

说明书 :

一种电杆除冰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杆除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我国北方冬季,输电线路电杆常发生结冰现象,如果在有冰层的电杆上进行登杆作业,很容易发生打滑现象,继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铲冰刀或者火烤的方法进行电杆除冰,但上述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问题,利用铲冰刀除冰,除冰效率慢,且除冰质量不是很好,常出现电杆部分区域冰层遗漏现象,利用火烤的方法进行电杆除冰时,虽然除冰质量有保障,但因火烤面积有限,对电杆只能进行分段烤火,在对电杆进行分段烤火时,时常发生上部融化的冰水在下部被烤过的地方重新结冰的现象,从而使得除冰很被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杆除冰装置,该装置内的铲冰刀刃呈弧形状,增大了与电杆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铲冰效率;融冰装置内的电热丝,在通电之后,可迅速熔化铲冰刀遗留下的冰渣,保证了除冰质量,同时,经电热丝融化之后形成的冰水可在第一时间内被吸水块吸走,防止了冰水的二次结冰,从而使得电杆除冰作业顺利进行。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包括小推车、支撑杆、铲冰机构、融冰机构和用于吸收电杆表面上的冰水的吸水机构,在所述小推车上设置有可固定支撑杆的两个卡槽,所述铲冰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和三组铲冰刀组,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杆顶端,三组所述铲冰刀组沿着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5] 每一组所述铲冰刀组包括导向槽、滑块、第一弹簧和铲冰刀,所述导向槽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板上,所述滑块套置在所述导向槽内,所述铲冰刀设置在滑块上部,在所述导向槽的中部靠后位置设置一第一限位板,在所述滑块下部设置一套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内的第一导向杆,在所述第一导向杆的末端设置有一段外螺纹,且两个螺母套置在第一导向杆的末端,所述第一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滑块之间,所述铲冰刀的刀刃呈弧形分布;
[0006] 所述融冰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位于铲冰机构下方,所述融冰机构包括蓄电池、第二弧形板、第二导向套筒、电热丝和第二弹簧,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后侧面上设置一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套筒内,所述第二导向套筒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一套管套置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的一第一横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和第二导向套筒外侧,且位于第二弧形板与所述第二导向套筒的外侧壁上的套管之间,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一限制所述第二导向套筒沿着第一横向杆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转动的第一L型限位杆,所述电热丝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板之间,且电热丝位于第二弧形板的内侧,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小推车上,且蓄电池为所述电热丝提供电源;
[0007] 所述吸水机构设置在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融冰机构下方。
[0008] 优选地,所述吸水机构包括第三弧形板、第三导向套筒、吸水块和第三弹簧,在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后侧面上设置一第三导向杆,所述第三导向杆套置在所述第三导向套筒内,所述第三导向套筒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一套管套置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的一第二横向杆上,所述第三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杆和第三导向套筒外侧,且位于第三弧形板与所述第三导向套筒的外侧壁上的套管之间,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一限制所述第三导向套筒沿着第二横向杆向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转动的第二L型限位杆,所述吸水块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板的内侧面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块为吸水胶棉。
[0010]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滚轮。
[0011]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弧形板的上部设置一环形盖板。
[0012]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一伸缩杆。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在利用本发明进行除冰时,只需工作人员利用支撑杆将铲冰刀组的铲冰刀刃贴合在电杆表面上,然后上下移动支撑杆便可实现铲冰;铲冰刀的刀刃呈弧形,这样增大了刀刃与电杆的接触面积,使得刀刃一次性能够去除更多的冰,同时,在铲冰时,三个铲冰刀呈弧形分布在电杆侧壁上,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发明的铲冰效率;电热丝产生的热能够将铲冰刀组遗留下冰渣融化,从而提高了除冰质量;吸水机构内的吸水块,能够将融化后形成的少量冰水在第一时间内吸走,防止了冰水的二次结冰,从而保证了电杆除冰作业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7] 图3为铲冰刀组在电杆的侧壁上铲冰时的分布示意图;
[0018] 图中:1小推车、11卡槽、2支撑杆、21第一横向杆、22第一L型限位杆、23第二横向杆、24第二L型限位杆、31导向槽、311第一限位板、32滑块、321第一导向杆、33第一弹簧、34铲冰刀、35螺母、36弧形支撑板、41蓄电池、42第二弧形板、421第二导向杆、422侧板、423滚轮、424盖板、43第二导向套筒、431套管、44电热丝、45第二弹簧、51第三弧形板、511第三导向杆、52第三导向套筒、521套管、53吸水块、54第三弹簧、6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杆除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小推车1、支撑杆2,铲冰机构、融冰机构和用于吸收电杆表面上的冰水的吸水机构,在所述小推,1上设置有可固定支撑杆2的两个卡槽11,支撑杆2主要是帮助工人在地面实现电杆6高处的除冰作业,在此,将支撑杆2设置为伸缩杆,以便利于整个装置的搬运,所述铲冰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36和三组铲冰刀组,在利用铲冰机构进行铲冰时,弧形支撑板36同电杆6同轴,所述弧形支撑板36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的顶端,三组所述铲冰刀组沿着所述弧形支撑板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21] 每一组所述铲冰刀组包括导向槽31、滑块32、第一弹簧33和铲冰刀34,所述导向槽31设置在所述弧形支撑板36上,所述滑块32套置在所述导向槽31内,滑块32可在导向槽31内自由的滑动,所述铲冰刀34设置在滑块32上部,在所述导向槽31的中部靠后位置设置一第一限位板311,在所述滑块32下部设置一套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311内的第一导向杆321,在所述第一导向杆321的末端设置有一段外螺纹,且两个螺母35套置在第一导向杆321的末端,两个螺母35可实现自锁,所述第一弹簧33套置在所述第一导向杆321上,且第一弹簧3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11和滑块32之间,所述铲冰刀34的刀刃呈弧形分布,在铲冰过程中,第一弹簧33给滑块32始终一个推力,这样能够保证铲冰刀34的刀刃始终与电杆的侧壁贴合,保证了除冰效果,通过调节两个螺母35的自锁位置,可实现多铲冰刀34相对于导向槽31伸出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三个铲冰刀34的刀刃所述形成的铲冰弧线宽度大小的调节,以便三个铲冰刀34可适应对于不同直径大小的电杆6的除冰作业工作。
[0022] 所述融冰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上,且位于铲冰机构下方,所述融冰机构包括蓄电池41、第二弧形板42、第二导向套筒43、电热丝44和第二弹簧45,在所述第二弧形板42的后侧面上设置一第二导向杆421,所述第二导向杆421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套筒43内,所述第二导向套筒43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一套管431套置在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的一第一横向杆21上,套管431可使得第二导向套筒43围绕着第一横向杆21的轴线自由转动,第一横向杆21端部插接一插销以防止套管431从第一横向杆21上滑落,所述第二弹簧45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421和第二导向套筒43外侧,且位于第二弧形板42与所述第二导向套筒43的外侧壁上的套管431之间,在第二导向杆421的末端设置一限位板,以防止第二弹簧45将第二导向杆421从第二导向套筒43内推出,在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一限制所述第二导向套筒43沿着第一横向杆21向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转动的第一L型限位杆22,所述电热丝44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42的两个侧板422之间,且电热丝44位于第二弧形板42的内侧,所述蓄电池41设置在所述小推车1上,且蓄电池41为所述电热丝44提供电源,在进行铲冰作业时,套管431和第一横向杆21的活动连接,可保证在支撑杆2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第二弧形板42始终与电杆6的侧壁相对,第二弹簧45可使得第二弧形板42始终与电杆6的侧壁近距离相对,为防止电热丝44与电杆侧壁接触,在此,在第二弧形板42的两个侧板42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上下分布的滚轮423,为防止从铲冰刀组上掉落的冰渣掉落到电热丝44上,在此,第二弧形板42的上部设置一环形盖板424.
[0023] 所述吸水机构设置在支撑杆2上,且位于所述融冰机构下方,所述吸水机构包括第三弧形板51、第三导向套筒52、吸水块53和第三弹簧54,在所述第三弧形板51的后侧面上设置一第三导向杆511,所述第三导向杆511套置在所述第三导向套筒52内,所述第三导向套筒52通过其外侧壁上设置的一套管521套置在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的一第二横向杆23上,套管521可使得第三导向套筒52围绕着第二横向杆23的轴线自由转动,第二横向杆23端部插接一插销以防止套管521从第二横向杆23上滑落,所述第三弹簧54套置在所述第三导向杆511和第三导向套筒52外侧,且位于第三弧形板51与所述第三导向套筒52的外侧壁上的套管521之间,在第三导向杆511的末端设置一限位板,以防止第三弹簧54将第三导向杆511从第三导向套筒52内推出,在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一限制所述第三导向套筒52沿着第二横向杆23向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转动的第二L型限位杆24,所述吸水块53设置在所述第三弧形板
51的内侧面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吸水块53为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吸水胶棉,在进行铲冰作业时,套管5211和第二横向杆23的活动连接,可保证在支撑杆2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时,第三弧形板51始终与电杆6的侧壁相对,第三弹簧54可使得吸水块53始终与电杆6的侧壁接触,从而实现对电杆6侧壁的吸水作业。
[0024]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0025]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