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912591.3

文献号 : CN10780348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曹志陈玉丰张建华

申请人 : 江苏理士电池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下端,包括冷化通道、冷化进水口和冷化出水口;第二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正上方,包括喷淋管、喷淋头和箱壳体,所述第二冷却单元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相连接;并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单元的上端背面,且与外部切刀进行连接;以及,风道单元,设置于所述并靠单元顶部,并与所述并靠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单元的内部形成连通。本发明通过第一冷却单元与第二冷却单元的相互作用,以及风道单元的辅助作用,实现对铸板机切刀的三重冷却。且由于装置依附固定于其上,因此可以跟随切刀移动,使切刀在工作过程中持续伴随循环水的冷却作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单元(100),设置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下端,包括冷化通道(101)、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

第二冷却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的正上方,包括喷淋管(201)、喷淋头(202)和箱壳体(203),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相连接;

并靠单元(300),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上端背面,且与外部切刀(400)进行连接;以及,风道单元(500),设置于所述并靠单元(300)顶部,并与所述并靠单元(300)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内部形成连通;

所述并靠单元(300)包括第一体(301)和第二体(302),所述第一体(301)与第二体(302)互相贴合,所述第一体(301)位于第二体(302)的上侧,所述第一体(301)为空心结构,与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内部互相连通,所述第二体(302)的下表面与所述切刀(400)的上表面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体(301)与第二体(302)之间采用连接件(303)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件(303)包括卡扣(303a)、卡槽(303b)和锁定销(303c),所述卡扣(303a)设置于第一体(301)的下表面,所述卡槽(303b)在第二体(302)的上侧面进行下凹,对应于所述卡扣(303a)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的非冷化通道(101)部分均为实心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化通道(101)在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内形成迂回路径,且在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的上表面连接有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均连接冷化导流管(10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01)通过固定件(204)固定在所述箱壳体(203)的内侧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01)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喷淋头(202),且其末端设置有管堵(20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体(203)的背面设置有对应所述切刀(400)上内六角螺丝轮廓的凹槽(20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201)和所述冷化导流管(104)均穿过所述箱壳体(203)的上表面与外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壳体(203)的侧边设置有排水口(207),所述排水口(207)穿出所述箱壳体(203)与排水管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单元(500)内部设置有风量控制组件(501)。

说明书 :

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以给铸板机切刀进行冷却降温的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铸板机又称板栅铸造机,是蓄电池行业中必备的专用设备,板栅铸造机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将融化的铅液注入模具中,通过该机的运送及切边过程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成品。铸板机作为铅酸蓄电池铅钙和铅锑合金板栅生产的专用设备,其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生产范围大、运行可靠、耗能少等优点,是生产铅酸蓄电池的理想设备之一。该机型主要包括:铸板机一台、熔铅炉一台、供铅系统一套、循环水冷却系统一套及电控系统。
[0003] 切边模机构是铸板机的一个机构,也是故障多发地,此处的运动是该机的主运动,众多的运动节奏都是由切刀部分来决定的,主要的功用是将成型的板栅去掉边料使其成为成品。此机构由切刀拉杆(传主动力于切刀)、切刀主体 (动模、定模)、内有冷却压块(冷却及压平休整作用)、定板上有2颗脱板按钮及接片挡条。
[0004] 目前,铸板机普遍使用的切刀是单纯的刀片安装在机台上,铸板过程切刀温度会不断升高,过高的温度导致板栅容易卷边。目前是通过向切刀上喷淋乳化油来给切刀降温,但乳化油会对板栅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0005]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06]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切刀冷却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0007]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可以降低铸板机切刀的温度,避免由于切刀本身过高的温度导致板栅卷边的情况。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其包括第一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下端,包括冷化通道、冷化进水口和冷化出水口;第二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正上方,包括喷淋管、喷淋头和箱壳体,所述第二冷却单元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相连接;并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单元的上端背面,且与外部切刀进行连接;以及,风道单元,设置于所述并靠单元顶部,并与所述并靠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单元的内部形成连通。
[0009]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冷却单元内部的非冷化通道部分均为实心结构。
[0010]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化通道在所述第一冷却单元内形成迂回路径,且在所述第一冷却单元的上表面连接有冷化进水口和冷化出水口。
[0011]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化进水口和冷化出水口均连接冷化导流管。
[0012]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淋管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箱壳体的内侧表面上。
[0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淋管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喷淋头,且其末端设置有管堵。
[0014]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对应所述切刀上内六角螺丝轮廓的凹槽。
[0015]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淋管和所述冷化导流管均穿过所述箱壳体的上表面与外部连接。
[0016]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壳体的侧边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穿出所述箱壳体与排水管相连接。
[0017] 作为本发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道单元内部设置有风量控制组件。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第一冷却单元与第二冷却单元的相互作用,以及风道单元的辅助作用,实现对铸板机切刀的三重冷却。第一冷却单元与第二冷却单元分别使用循环冷水和喷淋冷水的方式作用于铸板机切刀,且由于装置依附固定于其上,因此可以跟随切刀移动,使切刀在工作过程中持续伴随循环水的冷却作用,从而有效降温。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20] 图1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冷却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二、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并靠单元截面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风量控制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回弹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1] 参照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第一冷却单元100,设置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下端,包括冷化通道101、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第二冷却单元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相连接;以及,并靠单元300,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的上端背面。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单元100。第一冷却单元100在整体装置中起到循环冷水降温的作用。其设置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下端,也即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下端。第一冷却单元100 的结构包括冷化通道101、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冷化通道101 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内部,起到传输冷水的通道作用。在第一冷却单元 100中,冷化通道101为空心的通道,而冷化通道101为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镂空形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可知,第一冷却单元100的内部除去冷化通道101的结构部分,其余空间均为实心结构。
[0033] 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的冷化通道101上下回绕延伸,形成一个迂回的路径,且冷化通道101在第一冷却单元100的上端均具有端口。具体的,冷化通道101在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形成一个迂回循环回路之后,于其上表面连接有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且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彼此靠近,均位于第一冷却单元100上侧面的其中一个端部位置。进一步的,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均连接冷化导流管104。
[0034] 在本发明中,冷化进水口102在结构中起到导入冷水流的作用,其将冷化导流管104与冷化通道101的其中一个端口进行连接。冷水经过冷化导流管104 从冷化进水口102流进冷化通道101,经循环流通之后从冷化出水口103排进另一根冷化导流管104。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 同时连接的冷化导流管104并非同一根管道,而是两者分别连接互相独立的两条冷化导流管104。
[0035] 与冷化进水口102相对的,冷化出水口103在结构中起到排出冷水流的作用,其将冷化导流管104与冷化通道101的另一个端口进行连接。冷水经过冷化导流管104从冷化进水口102流进冷化通道101,经循环流通之后从冷化出水口103排进另一根冷化导流管104。冷化导流管104在本发明中起到承接循环水流,对水流进行导入和排出的作用。
[0036] 参照图2、3,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第一冷却单元100主要采用循环冷水降温的冷却作用,而第二冷却单元200 主要采用喷淋冷水降温的冷却作用。
[0037] 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主体结构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第一冷却单元 100、第二冷却单元200以及并靠单元300。第一冷却单元100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下底,并于第二冷却单元200互相连接,但不连通。并靠单元300 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上端背面,且与外部切刀400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冷却单元100在整体装置中起到循环冷水降温的作用。其设置于所述铸板机切刀冷却装置的下端,也即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下端。第一冷却单元100 的结构包括冷化通道101、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冷化通道101 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内部,起到传输冷水的通道作用。在第一冷却单元 100中,冷化通道101为空心的通道,而冷化通道101为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镂空形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可知,第一冷却单元100的内部除去冷化通道101的结构部分,其余空间均为实心结构。
[0038] 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的冷化通道101上下回绕延伸,形成一个迂回的路径,且冷化通道101在第一冷却单元100的上端均具有端口。具体的,冷化通道101在第一冷却单元100内部形成一个迂回循环回路之后,于其上表面连接有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且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彼此靠近,均位于第一冷却单元100上侧面的其中一个端部位置。进一步的,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均连接冷化导流管104。
[0039] 在本发明中,冷化进水口102在结构中起到导入冷水流的作用,其将冷化导流管104与冷化通道101的其中一个端口进行连接。冷水经过冷化导流管104 从冷化进水口102流进冷化通道101,经循环流通之后从冷化出水口103排进另一根冷化导流管104。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冷化进水口102和冷化出水口103 同时连接的冷化导流管104并非同一根管道,而是两者分别连接互相独立的两条冷化导流管104。
[0040] 与冷化进水口102相对的,冷化出水口103在结构中起到排出冷水流的作用,其将冷化导流管104与冷化通道101的另一个端口进行连接。冷水经过冷化导流管104从冷化进水口102流进冷化通道101,经循环流通之后从冷化出水口103排进另一根冷化导流管104。冷化导流管104在本发明中起到承接循环水流,对水流进行导入和排出的作用。
[0041] 在本发明中,第二冷却单元200,设置于第一冷却单元100的正上方,包括喷淋管201、喷淋头202和箱壳体203,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与所述第一冷却单元100相连接。具体的,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下表面与第一冷却单元100 的上表面进行连接,但两者内部不进行连通。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主要功能部件包括有喷淋管201、喷淋头202和箱壳体203。其中,箱壳体203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外围,起到保护内部结构,防止喷淋水洒出或溢出的情况。喷淋管201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内部,喷淋管201作为第二冷却单元200 的重要部件,具有导流的作用和积液的作用。喷淋管201通过固定件204固定在所述箱壳体203的内侧表面上。固定件204一端为环状,用于套住并收紧喷淋管201,固定件204的另一端固定在箱壳体203的内侧壁上。
[0042] 喷淋头202设置于喷淋管201的管壁上,喷淋头202的内部具有孔洞,且与喷淋管201互相连通。在本发明中,喷淋头202设置有多个,且均为等间距地设置。喷淋头202在结构中起到喷出冷水的作用。外部冷水经喷淋管201传输到各个喷淋头202中,再从喷淋头202的细孔中喷发出来,并喷涂于箱壳体 203上,由于箱壳体203外表面直接与切刀400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吸收热量。进一步的,喷淋管201的末端设置有管堵205,这样,水流在喷淋管201的末端便无法溢出。
[0043] 进一步的,铸板机切刀400上存在螺孔,其通过内六角螺丝固定于机座上面,于是在切刀400的外侧表面存在凸起的内六角螺丝。而第二冷却单元200 的箱壳体203为了能够与切刀400外表面贴合,在箱壳体203的背面设置有对应切刀400上内六角螺丝轮廓的凹槽206。进一步的,第二冷却单元200箱壳体203的侧边设置有排水口207,排水口207穿出所述箱壳体203与排水管相连接。排水口207具有排出第二冷却单元200内部喷淋的多余积水的作用。
[0044] 在本发明中,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喷淋管201和第一冷却单元100的冷化导流管104均穿过箱壳体203的上表面与外部进行连接。。
[0045] 参照图3~5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第二冷却单元200连同第一冷却单元100通过并靠单元300与外部切刀400 进行连接。并靠单元300设置于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上端的背面。
[0046] 如图3所示,并靠单元300包括第一体301和第二体302,第一体301与第二体302互相贴合,第一体301位于第二体302的上侧。其中第一体301主体为空心结构,与第二冷却单元200内部互相连通,而第二体302主体为实心结构,其下表面与铸板机切刀400的上表面进行连接,连接方式采用固定连接。第一体301与第二体302之间采用连接件303进行连接。连接件303包括卡扣 303a、卡槽303b和锁定销303c。卡扣303a设置于第一体301的下表面,是第一体301外壳的外表面上所附带一体的结构,其整体截面为“L”状。卡槽303b 在第二体302的上侧面进行下凹,对应于卡扣303a的形状也为“L”状。但不同的是:卡槽303b的“L”形竖向槽的宽度等于整个卡扣303a的下底宽度,使得卡扣303a整体能够从卡槽303b上端直接放下。当卡扣303a放置于卡槽 303b内时,向内推动,如图4所示,卡扣303a即可正好迎合对应的形状卡在卡槽303b内部。较佳的,当卡扣303a向内推动之后,在其后侧便会空缺处一块块状的空间,在空缺内部插入锁定销303c,如此整个体系便被固定,即可完成第一体301与第二体302的固定连接。由于第一体301为第二冷却单元200 背面的一部分结构,第二体302与切刀400相固定连接,因此上述方式也实现了第二冷却单元200(以及第一冷却单元100)与切刀400的连接。
[0047] 参照图6~8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三个实施例的是:本发明主体结构还包括风道单元500,其设置于所述并靠单元300顶部,并与所述并靠单元300以及所述第二冷却单元200的内部形成连通。
[0048]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并靠单元300的第一体301长度超过第二体 302,且在并靠单元300的后侧包第二体302,同样超过的部分也是空腔结构,能够与第二冷却单元200形成内部连通。此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更有利于整体装置的固定,此处除上述连接件303的一道固定以外,第一体301对第二体302 后侧的钩挂成为另一道固定,因此具有双重固定。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锁定销303c具有两处分别为第一锁定销303c-1和第二锁定销
303c-2,其中第一锁定销303c-1如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位置,但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体301超出部分的存在,使得卡扣303a在嵌入时,第二体302的后端对第一体301后端的下落产生部分阻碍,因此留出空间用于第二体302的嵌入,并在扣合之后产生的另一个空缺处插入第二锁定销303c-2,如图6所示。
[0049]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并靠单元300的第一体301上表面还设置有风道单元500。风道单元500在结构中起到通入气流,加速第二冷却单元200 内部喷淋水的蒸发的作用,从而促进吸热降温的速度。风道单元500包括风量控制组件501、风管道502和磁力圈
503。其中,风管道502整体为弯折形态,一端与第一体301的上部进行连接,其第一体301的上部在连接处开设孔洞作为进风口504,用于通风。风管道502的另一端与外部的风机进行连接,以通入气流,同时在第二冷却单元200的上角位置设置了排风口。
[0050] 风量控制组件501设置于第一体301上表面孔洞的的上部,同时磁力圈503 设置于风量控制组件501正上方的风管道502上。磁力圈503是一块圆形磁铁,风量控制组件501用于调节通入气流量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磁力圈503与风量控制组件501配合使用。
[0051] 具体的,风量控制组件501包括第一配合件501a、第二配合件501b、回弹组件501c以及固定件501d。第一配合件501a与第二配合件501b穿插连接,第一配合件501a通过回弹组件501c被设置于固定件501d上,第二配合件509与固定件501d互相连接。
[0052] 具体的,第一配合件501a起到推动第二配合件501b进行偏心转动的作用。第一配合件501a包括圆形磁块501a-1和联动杆501a-2,圆形磁块501a-1具有磁性,结构形状为圆形,中间位置具有一个圆孔。联动杆501a-2具有四根,联动杆501a-2的其中一端固定在圆形磁块501a-1上,另外一端在对应的一个平面上向外倾斜,该平面经过联动杆501a-2在圆形磁块501a-1上的接触点与圆心所连成的直线上,且该平面垂直于圆形磁块501a-1所在平面。四根联动杆501a-2 均匀分布在圆形磁块501a-1的表面上,较佳的,四根联动杆501a-2的倾斜角度相同,互相呈中心对称,且四个接触点也同时分布在直径一定的圆周上。
[0053] 第二配合件501b具有遮盖进风口504,决定气体流量大小的作用。第二配合件501b为圆形轮廓,对应于联动杆501a-2也同样具有四个,且四个形状结构相同。其通过转轴501b-1与固定件501d偏心连接,并可以绕着转轴501b-1 进行偏心旋转。第二配合件501b在转轴501b-1所在直径的另一侧上具有孔洞 501b-2,四根联动杆501a-2的外端分别对应伸入到第二配合件501b的四个孔洞 501b-2内,形成联动。
[0054] 回弹组件501c具有将第一配合件501a和第二配合件501b进行回弹归位的作用。回弹组件501c包括伸缩轴501c-1、底座501c-2、压缩弹簧501c-3以及弹簧片501c-4。伸缩轴501c-1的一端与底座501c-2相连接,且固定,另一端设置有一个端口,端口为圆形,直径大于伸缩轴501c-1的外径。压缩弹簧501c-3 套设于伸缩轴501c-1上,两端被底座501c-2以及伸缩轴501c-1的端口所限制。弹簧片501c-4对应于四个第二配合件501b具有四个,且形状相同,均为“V”形弹簧片。弹簧片501c-4的一边较长,一边较短,较短的一端固定在底座
501c-2 的边缘,较长的一端背离底座501c-2,朝向外侧,并抵在所对应第二配合件501b 的外边缘。在结构上,固定后的弹簧片501c-4呈倒“V”形。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配合件501a的圆形磁块501a-1上,圆孔直径略大于伸缩轴501c-1的外径尺寸。同时,圆形磁块501a-1通过其上的圆孔套设于伸缩轴501c-1上,一面抵住伸缩轴501c-1的端口,另一面抵住压缩弹簧
501c-3。
[0055] 固定件501d具有固定整个风量控制组件501的作用,其外轮廓为圆形,在两个互相垂直的直径上具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垂直相较于圆心,且圆心处具有一定的空间用以放置和固定回弹组件501c的底座501c-2。连接杆之间的空间用于气体的流通。
[0056] 在本实施例中,风量控制组件501能够通过外部磁场的作用控制第一配合件501a的运动,从而通过联动的机构影响气流流量的面积大小。具体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0057] 一、外部磁场(磁力圈503)增强,套设于伸缩轴501c-1上的圆形磁块501a-1 受到磁力圈503的排斥力作用沿着伸缩轴501c-1向内移动。
[0058] 二、运动的磁力圈503同时带动固定于其上的联动杆501a-2进行移动,由于联动杆501a-2的另一端穿插于第二配合件501b的孔洞501b-2内,因此带动第二配合件501b绕转轴
501b-1进行偏心转动,转动的方向为装置的内侧。
[0059] 三、向内侧偏心转动的第二配合件501b逐渐阻挡了一部分进风口504的面积,从而影响了气体流量的大小。
[0060] 四、继续增大磁场,直至外部磁场引起的排斥力等于弹簧片501c-4的反弹力或等于弹簧片501c-4的反弹力与底座501c-2提供的支持力之和,此时气体的流量最小。
[0061] 五、减小磁场,磁场引起的排斥力相对减小,第一配合件501a受到压缩弹簧501c-3的反弹力向外运动,同时第二配合件501b受到弹簧片501c-4反弹力的作用向外偏心转动,整个装置逐渐归位。
[0062] 六、装置归位的过程中,第二配合件501b遮盖进风口504的面积减少,气体流量变大。
[0063]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0064]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0065]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0066]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