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床支架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10819649.5

文献号 : CN10781234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向华炉

申请人 : 龙泰(江西)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跳床支架,其包含多个横向支管及多个纵向支管,每一所述横向支管连接形成一环状框架,每一所述纵向支管分别具有一装配部及二由所述装配部一体延伸至所述横向支管相对二侧表面并得焊接固定于所述横向支管的补强部,其中,由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是由所述装配部一体延伸形成,故使得每一所述横向支管在分别置入所述二补强部之间后能直接与所述二补强部焊接固定而不需进行精确对位,藉此精简所述跳床支架的工艺及减少制造能源损耗以符合环保需求,且通过所述二补强部加强每一所述横向支管二相对外侧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之间的组装强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跳床支架,其包含多个彼此连接而形成一环状框架以供一弹跳组件安装其内的横向支管以及多个分别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的纵向支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分别具有一装配部、二由所述装配部一体延伸至所述横向支管相对二侧表面并得焊接固定于所述横向支管的补强部、一形成于所述二补强部之间并供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设置的容置空间以及二形成于所述二补强部二端之间并朝向所述容置空间而撑抵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的承接面;每一所述横向支管分别具有一弯弧部、一设置于所述弯弧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弯弧部另端并与另一所述横向支管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固定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具有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二相对外侧且彼此平行的第一阶面,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二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二相对外侧并平行于所述二第一阶面的第二阶面,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贴附焊接于所述二第二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跳床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具有二连接所述二第一阶面且彼此相对的第一弧面,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二连接所述二第二阶面且彼此相对而位于所述二第一弧面二相对外侧的第二弧面,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承接面贴附撑抵于其中一所述第二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跳床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延伸超过所述二第二阶面宽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跳床支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分别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补强部并得令所述补强部内侧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阶面的增焊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跳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床支架更包含有多个分别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装配部的连接管以及多个装设连接于相邻二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装配部一侧的支撑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跳床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床支架更包含有多个分别装设固定于其中一所述纵向支管与其中一所述连接管外部并朝远离所述支撑管一侧延伸以供一防护网组装的围网管。

说明书 :

跳床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跳床支架,尤指一种组装强度高且可精简工艺以符合环保需求的跳床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有鉴于一般跳床于实施时会受使用者大量跳动及撞击,跳床支架的结构也逐渐成为了跳床改良的主要技术重点。如中国专利公告号第CN202001453号专利案公开了一种蹦床床架连接结构,其包含一横杆以及一立杆,所述立杆一端设有环形接口,所述环形接口则焊接固定于所述横杆。再者,中国专利公告号第CN201082327号专利案亦公开了一种改良的蹦床,其包含一环形架、一弹性网、多个支撑组件以及多个固定板,所述弹性网设置于所述环形架内侧,所述多个支撑组件分别支撑于所述环形架底部,其中,每一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环形架之间是通过对所述多个固定板进行焊接以形成固定。
[0003] 然而,由上述二专利案的技术内容来看可以发现:由于CN202001453专利案的所述立杆仅焊接固定于所述横杆底部,故使得所述横杆相邻底部的二侧表面与所述立杆之间完全不具有固定结构,进而造成所述横杆于所述蹦床的使用过程中相当容易因冲击力道而与所述立杆产生断裂的状况。另外,CN201082327专利案中所述环形架的一侧虽然能通过所述固定板而焊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但所述环形架的另侧会因与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完全没有固定结构而有组装强度不足的问题,再者,若由所述蹦床的组装过程来看更可发现,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环形架在组装完成后,所述固定板需对位于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环形架侧边,随后再通过一焊接设备将所述固定板二侧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环形架,如此一来,所述蹦床的制造流程将会因过于繁琐而有制造成本上升以及制造能源耗费过多等环保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实施方式中侧边组装强度不足以及因工艺过于繁琐而有能源损耗过多的问题。
[0005]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跳床支架,其包含多个彼此连接而形成一环状框架以供一弹跳组件安装其内的横向支管以及多个分别设置于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的纵向支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分别具有一装配部、二由所述装配部一体延伸至所述横向支管相对二侧表面并得焊接固定于所述横向支管的补强部、一形成于所述二补强部之间并供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设置的容置空间以及二形成于所述二补强部二端之间并朝向所述容置空间而撑抵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的承接面。
[0006] 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横向支管分别具有一弯弧部、一设置于所述弯弧部一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弯弧部另端并供与另一所述横向支管的所述第一连接部套设固定的第二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一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一套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二开口。具体来说,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具有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二相对外侧且彼此平行的第一阶面,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二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二相对外侧并平行于所述二第一阶面的第二阶面,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贴附焊接于所述二第二阶面。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别具有二连接所述二第一阶面且彼此相对的第一弧面,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二连接所述二第二阶面且彼此相对而位于所述二第一弧面二相对外侧的第二弧面,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承接面贴附撑抵于其中一所述第二弧面。
[0007] 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延伸超过所述二第二阶面宽度的一半。
[0008] 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纵向支管分别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补强部并得令所述补强部内侧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二阶面的增焊孔。
[0009]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床支架更包含有多个分别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装配部的连接管以及多个装设连接于相邻二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装配部一侧的支撑管。进一步地,所述跳床支架更包含有多个分别装设固定于其中一所述纵向支管与其中一所述连接管外部并朝远离所述支撑管一侧延伸以供一防护网组装的围网管。
[0010]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1] 本发明令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由所述装配部一体延伸形成,使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在每一所述横向支管置入所述多个容置空间后能够直接焊接于所述多个横向支管表面,藉此精简所述跳床支架的工艺及减少制造能源损耗以达到环保需求,另外通过每一所述纵向支管的所述二补强部加强与所述多个横向支管二外侧表面之间的组装强度,如此一来,本发明即可藉由前述结构解决现有实施方式中制造流程过于繁琐以及侧边组装强度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 图1,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0013] 图2,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0014] 图3,本发明纵向支管的立体示意图。
[0015] 图4,本发明实施时的剖面示意图。
[0016] 图5,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本发明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0018]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跳床支架,其包含多个横向支管1以及多个纵向支管2,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分别具有一装配部21、二补强部22、一容置空间23以及二承接面24,所述二补强部22是由所述装配部21一体延伸形成且彼此对应设置,所述容置空间23界定形成于所述二补强部22之间,所述二承接面24形成于所述二补强部22二端之间并朝向所述容置空间23。其中,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均呈板片状,且所述二补强部
22是以所述纵向支管2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而呈镜像设置。进一步地,当本发明的所述跳床支架进行组装作业时,所述多个横向支管1彼此连接而形成一环状框架,令一弹跳组件6得装设于所述多个横向支管1内侧。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弹跳组件6包含有多个连接装设于所述环状框架(即所述多个横向支管1)的弹簧61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多个弹簧61内侧并受所述多个弹簧61拉紧的弹性网布62,如图1所示。
[0019] 接着,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是均分设置于所述环状框架的边缘,使每一所述横向支管1均置入于所述容置空间23内且受所述承接面24撑抵,令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分别贴附于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1相对二侧表面,如此一来,一焊接设备(图中未示出)即可将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以及所述承接面24分别焊接固定于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1表面,令所述多个纵向支管2一端外边(即所述二补强部22的边缘以及所述二承接面24的边缘)完全焊接固定于所述多个横向支管1。其中,由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均是由所述装配部21一体延伸形成,故使得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在每一所述横向支管1置入所述多个容置空间23后能够直接焊接于所述多个横向支管1表面而不需进行精确对位,同时亦可于制作过程中减少用料,避免不必要的原料浪费,藉此精简所述跳床支架的工艺及减少制造能源损耗以达到环保需求。再者,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更可藉由所述二补强部22分别加强与其中一所述横向支管1二外侧表面之间的组装强度,如此即可解决现有实施方式中制造流程过于繁琐以及侧边组装强度不足的问题。
[0020] 承上,由前述技术内容已可清楚看出所述跳床支架的主要技术特征,于此,本发明再进一步对所述跳床支架的具体实施内容及其他技术内容进行说明。具体来说,每一所述横向支管1分别具有一弯弧部10、一设置于所述弯弧部10一端的第一连接部11以及一设置于所述弯弧部10另端的第二连接部12,每一所述横向支管1的所述第二连接部12均套设于相邻所述横向支管1的所述第一连接部11。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分别具有一第一开口111以及二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11二相对外侧且彼此平行的第一阶面112,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12分别具有一套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一开口111的第二开口121以及二位于所述第二开口121二相对外侧且平行于所述二第一阶面112的第二阶面122,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则是彼此平行而延伸贴附于所述二第二阶面122外侧(如图2至图4所示),如此一来,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除了分别通过将所述二补强部22焊接固定于所述二第二阶面122之外更可藉由所述二补强部22卡固于所述二第二阶面122以提升所述跳床支架的整体组装强度。除此之外,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11可分别具有二连接所述二第一阶面112且彼此相对的第一弧面113,每一所述第二连接部12分别具有二连接所述二第二阶面122且彼此相对而位于所述二第一弧面113二相对外侧的第二弧面123,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承接面24则贴附撑抵于其中一所述第二弧面123,如图3及图4所示,据此,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即可分别通过圆弧状的所述二承接面24、所述第一阶面112以及所述第二阶面122来平均分散所述多个横向支管1因用户于所述弹跳组件6所产生的冲击力道。
[0021] 详细来说,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的所述二补强部22延伸超过所述二第二阶面122宽度的一半(如图4所示),使每一所述横向支管1的二相对外侧均能通过与所述二补强部22形成大面积的焊接固定以增加组装强度。
[0022] 再者,为了加大每一所述横向支管1与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之间的组装强度,于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纵向支管2分别具有至少一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补强部22的增焊孔25,所述增焊孔25可供所述焊接设备以一焊接手段将所述补强部22内侧焊接于所述第二阶面122,藉以增加所述补强部22与所述第二阶面122之间的焊接面积与强度,其中所述焊接手段为塞焊。
[0023] 另一方面,请再参阅图1、图2及图5,所述跳床支架更可包含有多个连接管3以及多个支撑管4,每一所述连接管3分别设置于其中一所述装配部21,所述多个支撑管4则装设于相邻二所述连接管3远离所述装配部21的一侧,令所述环状框架得藉由所述多个连接管3而与地面形成一缓冲空间而令使用者得于所述弹跳组件6进行弹跳动作,并通过所述多个支撑管4与地面的多点接触增加所述跳床支架的设置稳固度。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跳床支架更包含有多个围网管5,每一所述围网管5分别装设固定于其中一所述纵向支管2与其中一所述连接管3外部并朝远离所述支撑管4一侧延伸以供一防护网7装设其内,令用户于所述弹跳组件6进行弹跳动作时可通过所述防护网7的阻挡以避免摔落至所述跳床支架外部。
[0024]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所作之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