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122118.1

文献号 : CN10782526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鑫伟陈利民钱慧良吴越凡冯余波江庆常斌

申请人 : 浙江金洲管道工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除锈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移动座、输送轮、距离调节机构以及角度调节机构;除锈装置包括固定座、摆臂、除锈轮以及缓冲复位组件,固定座固接于输送架上,除锈轮安装在摆臂的一端,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座上,缓冲复位组件设置于摆臂与固定座之间,固定座上设有驱动除锈轮转动的动力组件。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可对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使用;打磨效果好,能够调整除锈轮与钢管表面的压力,使除锈轮始终与钢管接触,保持良好的打磨状态。

权利要求 :

1.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包括轴向输送钢管并使钢管周向转动的输送装置(1)和打磨钢管表面的除锈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输送架(11)、分设于钢管左右两侧并滑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架(11)上的移动座(13)、沿钢管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地安装于所述移动座(13)上的输送轮(15)、调节左右两侧输送轮(15)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以及调节输送轮(15)的转动轴线与输送方向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除锈装置(2)包括固定座(21)、摆臂(22)、除锈轮(23)以及缓冲复位组件,所述固定座(21)固接于所述输送架(11)上,所述除锈轮(23)安装在所述摆臂(22)的一端,所述摆臂(2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21)上,所述缓冲复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22)与所述固定座(21)之间,所述固定座(21)上设有驱动所述除锈轮(23)转动的动力组件(28);

所述摆臂(22)与所述固定座(21)之间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摆臂(22)向下最大摆动幅度的限位柱(26),其中一限位柱(26)固接于所述摆臂(22)上,另一限位柱(26)固接于所述固定座(21)上,所述缓冲复位组件为弹簧(25),所述弹簧(25)的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限位柱(26)上;

至少有一所述限位柱(26)螺接有调节螺母(27),通过所述调节螺母(27)来调节所述除锈轮(23)与钢管表面的接触压力;

所述固定座(21)与所述摆臂(22)之间设有连接架(24),所述连接架(24)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21)上,所述连接架(24)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241),所述摆臂(22)的中部设有滑柱(221),所述滑柱(221)滑接于所述长槽(24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钢管同一侧的所有输送轮(15)均安装在同一所述移动座(13)上,使位于钢管同一侧的所有输送轮(15)保持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架(11)上的调节丝杆(18)和安装于所述移动座(13)上的调节丝母(17),所述移动座(13)通过滑道(12)滑接于所述输送架(11)上,所述调节丝母(17)与所述调节丝杆(18)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调节丝杆(18)转动时,所述调节丝母(17)带动所述移动座(13)沿所述滑道(12)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12)为倾斜设置,使位于钢管两侧的相对的两个所述滑道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形成大于90°且小于180°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座(14)和连杆(16),所述转动座(14)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13)上,所述输送轮(15)安装在所述转动座(14)上,所述连杆(16)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动座(14)之间,使所述连杆(16)、所述转动座(14)与所述移动座(1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4)上套接有滑座(29),所述滑座(29)位于所述滑柱(221)的靠近所述连接架(24)的上端的一侧,所述连接架(24)上安装有推动所述滑座(29)移动的推动组件(291),所述滑座(29)推动所述滑柱(221)沿所述长槽(241)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8)包括电机(284)、安装于电机轴上的驱动轮(281)、安装于所述除锈轮(23)轴端的传动轮(282)以及连接于驱动轮(281)与所述传动轮之间的传动皮带(283),所述驱动轮(28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摆臂(22)的铰接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轮(281)的转动中心到所述传动轮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除锈轮(23)的转动中心到所述除锈轮(23)的摆动中心的距离。

说明书 :

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管除锈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钢管生产出来以后往往不会短时间内使用完毕,需要进行露天堆放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钢管外表面不可避免于空气、水分等产生接触而导致表面铁锈生成,对安装使用或后续的外表面防腐处理都存在危害,所以必须去除。
[0003] 对于钢管外表面铁锈的去除, 现在制造工厂虽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抛丸除锈”、 “喷砂除锈”等方式进行,但设备本身就比较庞大,物料消耗高。虽然能够达到非常好的处理效果,但成本较高,需要专门的车间场所。如果钢管后期将直接安装或只做涂料式防护的话,则相对成本太高。对于已堆放在施工场所的钢管,则往往无能无力,目前通常会采用人工旋转工具打磨的方式,效果非常有限,工作量大,而且容易造成钢管本体的损伤。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除锈效率高,适用于钢管流水线生产。
[0005]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包括轴向输送钢管并使钢管周向转动的输送装置和打磨钢管表面的除锈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分设于钢管左右两侧并滑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架上的移动座、沿钢管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地安装于所述移动座上的输送轮、调节左右两侧输送轮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以及调节输送轮的转动轴线与输送方向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所述除锈装置包括固定座、摆臂、除锈轮以及缓冲复位组件,所述固定座固接于所述输送架上,所述除锈轮安装在所述摆臂的一端,所述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缓冲复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所述除锈轮转动的动力组件。
[0006] 作为优选,位于钢管同一侧的所有输送轮均安装在同一所述移动座上,使位于钢管同一侧的所有输送轮保持同步移动。
[0007] 作为优选,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架上的调节丝杆和安装于所述移动座上的调节丝母,所述移动座通过滑道滑接于所述输送架上,所述调节丝母与所述调节丝杆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调节丝杆转动时,所述调节丝母带动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滑道移动。
[0008] 作为优选,所述滑道为倾斜设置,使位于钢管两侧的相对的两个所述滑道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形成大于90°且小于180°的夹角。
[0009] 作为优选,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座和连杆,所述转动座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输送轮安装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连杆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动座之间,使所述连杆、所述转动座与所述移动座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0010] 作为优选,所述摆臂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摆臂向下最大摆动幅度的限位柱,其中一限位柱固接于所述摆臂上,另一限位柱固接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缓冲复位组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限位柱上。
[0011] 作为优选,至少有一所述限位柱螺接有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调节螺母来调节所述除锈轮与钢管表面的接触压力。
[0012]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摆臂之间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所述摆臂的中部设有滑柱,所述滑柱滑接于所述长槽内。
[0013]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架上套接有滑座,所述滑座位于所述滑柱的靠近所述连接架的上端的一侧,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推动所述滑座移动的推动组件,所述滑座推动所述滑柱沿所述长槽移动。
[0014]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安装于电机轴上的驱动轮、安装于所述除锈轮轴端的传动轮以及连接于驱动轮与所述传动轮之间的传动皮带,所述驱动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摆臂的铰接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轮的转动中心到所述传动轮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除锈轮的转动中心到所述除锈轮的摆动中心的距离。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适用范围广,工作时通过距离调节机构和角度调节机构的调整,可在对不同直径大小的钢管使用;打磨效果好,通过设置摆臂和弹簧,能够调整除锈轮与钢管表面的压力,使除锈轮始终与钢管接触,保持良好的打磨状态,避免因钢管圆跳动大而导致打磨过多或打磨过少。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侧视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除锈装置的侧视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除锈装置的俯视图;
[0020]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除锈装置的侧视图;
[0021] 图中:1-输送装置,11-输送架,12-滑道,13-移动座,14-转动座,15-输送轮,16-连杆,17-调节丝母,18-调节丝杆,2-除锈装置,21-固定座,22-摆臂,221-滑柱,23-除锈轮,24-连接架,241-长槽,25-弹簧,26-限位柱,27-调节螺母,28-动力组件,281-驱动轮,282-传动轮,283-传动皮带,284-电机,29-滑座,291-推动组件,3-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3]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管外表面除锈系统,包括轴向输送钢管并使钢管周向转动的输送装置1和打磨钢管表面的除锈装置2,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输送架11、分设于钢管左右两侧并滑动安装在所述输送架11上的移动座13、沿钢管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地安装于所述移动座13上的输送轮15、调节左右两侧输送轮15距离的距离调节机构以及调节输送轮15的转动轴线与输送方向夹角的角度调节机构。位于钢管同一侧的所有输送轮15均安装在同一所述移动座13上,使位于钢管同一侧的所有输送轮15保持同步移动。输送轮15为主动轮,位于钢管两侧的所有输送轮15的转动轴线均互相平行。
[0024] 如图2所示,距离调节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架11上的调节丝杆18和安装于所述移动座13上的调节丝母17,所述移动座13通过滑道12滑接于所述输送架11上,所述调节丝母17与所述调节丝杆18螺纹配合连接,使所述调节丝杆18转动时,所述调节丝母17带动所述移动座13沿所述滑道12移动。滑道12为倾斜设置,使位于钢管两侧的相对的两个所述滑道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形成大于90°且小于180°的夹角。在调节两侧输送轮15的距离时,可以同时调节输送轮15的高度。
[0025] 如图1和图2所示,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座14和连杆16,所述转动座14转动安装在所述移动座13上,所述输送轮15安装在所述转动座14上,所述连杆16连接在位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转动座14之间,使所述连杆16、所述转动座14与所述移动座13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0026] 如图1至图4所示,除锈装置2包括固定座21、摆臂22、除锈轮23以及缓冲复位组件,所述固定座21固接于所述输送架11上,除锈轮23采用钢丝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摆臂22的一端。所述摆臂22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21上,所述缓冲复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摆臂22与所述固定座21之间,缓冲复位组件为弹簧25。摆臂22与所述固定座21之间设有一对间隔设置、用于控制所述摆臂22向下最大摆动幅度的限位柱26,其中一限位柱26固接于所述摆臂22上,另一限位柱26固接于所述固定座21上,弹簧25的两端分别套接在所述限位柱26上。其中有一个或两个限位柱26螺接有调节螺母27,通过所述调节螺母27来调节所述除锈轮23与钢管表面的接触压力。固定座21与所述摆臂22之间设有连接架24,所述连接架24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座21上,所述连接架24上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槽241,所述摆臂22的中部设有滑柱221,所述滑柱221滑接于所述长槽241内。
[0027] 如图4所示,固定座21上设有驱动所述除锈轮23转动的动力组件28,动力组件28包括电机284、安装于电机轴上的驱动轮281、安装于所述除锈轮23轴端的传动轮282以及连接于驱动轮281与所述传动轮之间的传动皮带283,所述驱动轮28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摆臂22的铰接轴线重合,所述驱动轮281的转动中心到所述传动轮的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除锈轮23的转动中心到所述除锈轮23的摆动中心的距离。
[0028] 工作过程如下:
[0029] A、准备阶段:
[0030] ①连接架24下压,使除锈轮23处于最低位置;
[0031] ②同时根据钢管的直径大小,调整两侧输送轮15之间的距离;
[0032] ③根据钢管旋转一周同时前进距离,调整输送轮15输送角度,使钢管旋转一周同时前进距离为除锈轮23的有效工作宽度的50%~70%。
[0033] ④将钢管运到输送装置1上放置,保持钢管端部未进入除锈装置2的有效工作宽度区域。
[0034] B、除锈工作阶段:
[0035] ①启动输送装置1使钢管螺旋前进,当钢管管端到达除锈装置2的有效工作宽度的一半时,松开连接架24,使除锈轮23抬起,除锈轮23的钢丝与钢管外表面接触,启动电机284,除锈轮23高速旋转,除锈轮23与钢管的外表面摩擦,进行除锈作业;
[0036] ②直到整根钢管除锈完成,将连接架24下压,使除锈轮23处于最低位置;电机284停止;等待下一根钢管进入;
[0037] ③根据除锈的效果,调整调节螺母27即调整除锈轮23与钢管外表面的摩擦压力,以达到所需的效果。
[0038] 实施例2:如图5所示,连接架24上套接有滑座29,所述滑座29位于所述滑柱221的靠近所述连接架24的上端的一侧,所述连接架24上安装有推动所述滑座29移动的推动组件291,推动组件291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推动组件291推动滑座29移动,滑座29推动滑柱221沿长槽241移动,实现除锈轮23与钢管3的自动接触和分离,以及实现打磨压力和打磨深度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