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991311.2

文献号 : CN1078258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坂野秀树

申请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锦宫事务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盒,其能够平滑地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进行安装。一种带盒(100),其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1)的盒安装部(5),该带印刷装置具备:对印刷带(102)赋予输送力的花键轴部(274);和识别凸部(42),其识别收纳有印刷带的盒的类别,其中,带盒(100)具备:卷绕有印刷带(102)而成的带卷(106);压辊(120),其具有嵌合于花键轴部(274)的花键毂部(244);以及识别凹部(264),其嵌合于识别凸部(42),且在从带卷(106)的轴向观察时被设置于带卷(106)的中心部,识别凹部(264)被配设于凹陷部(262),凹陷部处于与盒安装部(5)对置的位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带盒,其收纳带状的印刷介质,且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具备:

卷绕有所述印刷介质的带卷;

对所述带卷进行轴支承的芯轴部;以及芯凹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芯轴部的内周部,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所述安装部时,所述芯凹部与立起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底座部和立起设置于所述底座部上的第1凸部相对应,所述芯凹部具有在该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所述安装部时供所述底座部嵌合的凹陷部和供第1凸部嵌合的第1凹部,所述第1凸部具有以沿着所述底座部的上表面的方式沿径向突出的第2凸部,在所述芯凹部设置有与所述第2凸部对应的第2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凹部在所述芯轴部的内周部上的位置被设置成在所述芯轴部的周向上以90°的间距偏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印刷装置还具备识别部,所述识别部识别收纳有所述印刷介质的盒的类别,所述识别部具有被执行识别动作的被动作部,所述芯凹部具有使所述识别部的所述被动作部动作的动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是在将所述带盒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上突起的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的位置或形状根据所述盒的类别而不同。

6.一种带盒,其收纳带状的印刷介质,且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具备:

卷绕有所述印刷介质的带卷;

对所述带卷进行轴支承的芯轴部;以及芯凹部,其被设置于所述芯轴部的内周部,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所述安装部时,所述芯凹部与立起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底座部和立起设置于所述底座部上的第1凸部相对应,所述芯凹部具有在该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所述安装部时供所述底座部嵌合的凹陷部和供第1凸部嵌合的第1凹部,所述凹陷部和所述第1凹部构成为一体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印刷装置还具备识别部,所述识别部识别收纳有所述印刷介质的盒的类别,所述识别部具有被执行识别动作的被动作部,所述芯凹部具有使所述识别部的所述被动作部动作的动作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是在将所述带盒安装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方向上突起的突起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部的位置或形状根据所述盒的类别而不同。

10.一种带盒,其收纳带状的印刷介质,且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盒具备:

卷绕有所述印刷介质的带卷;和

对所述带卷进行轴支承的芯轴部,

所述芯轴部的内周部具有构成如下部分的形状:第1嵌合部,其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所述安装部时供立起设置于所述安装部的底座部嵌合;和第2嵌合部,其在所述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所述安装部时与立起设置于所述底座部的第1凸部嵌合。

说明书 :

带盒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07月31日、发明名称为“带盒”、申请号为201580050197.2(PCT/JP2015/071890)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盒安装部并借助带印刷装置以用于印刷的带盒。

背景技术

[0003] 作为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盒安装部的以往的带盒,已知以下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
[0004] 该带盒具备:将印刷带卷绕于带芯而成的带体;将墨带卷绕于墨带送出芯而成的墨带体;卷取使用后的墨带的墨带卷取芯;将印刷带从带芯送出并传送的压辊;以及收纳这些带体、墨带体、墨带卷取芯和压辊的盒壳体。
[0005] 另外,盒壳体具有落座侧的下壳体和与下壳体对应的上壳体,在下壳体上一体地形成有中空的带轴支承部,该带轴支承部将带体轴支承成旋转自如。并且,带轴支承部(带体)的中心和压辊的中心被配设成在从安装方向观察时跨越连接盒壳体的两个把持部位的假想线。
[0006] 在将带盒安装于盒安装部时,带轴支承部卡合(嵌合)于盒安装部的定位突起,压辊卡合(嵌合)于压辊驱动轴,墨带卷取芯卡合(嵌合)于墨带卷取驱动轴。
[0007] 在先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
[000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5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1] 在这样的以往的带盒中,由于带体在带盒构成部件中最重,因此倾斜地进行把持的可能性很高。即,在安装带盒时,在用手指把持带盒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将其把持成水平,则配置有带卷的一侧很可能由于重力的影响而倾斜。因此,在以往的带盒中,下述可能性很高:在将压辊嵌合于压辊驱动轴之前,带轴支承部就开始嵌合于定位突起。因此,如果带轴支承部没有被相对于定位突起高精度地定位,则存在压辊被阻滞于压辊驱动轴或者需要加强指尖的微调等导致带盒的安装动作变得烦杂的问题。
[0012]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平滑地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进行安装的带盒。
[0013]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 本发明的带盒用于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带印刷装置具备:印刷头,其对带状的印刷介质进行印刷;驱动轴,其对印刷介质赋予输送力;以及识别部,其识别收纳有印刷介质的盒的类别,其特征在于,带盒具备:卷绕有印刷介质的带卷;压辊,其具有第1嵌合部,该第1嵌合部在带盒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情况下嵌合于驱动轴;以及第2嵌合部,其被设置于带卷在带卷的轴向上的中心部,并在带盒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情况下嵌合于识别部,在带盒被安装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情况下,第2嵌合部被配设于处于与安装部对置的位置处的凹陷部。
[0015] 根据该结构,第2嵌合部在安装带盒时被配设于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对置的凹陷部。即,被配设于凹陷的部分。因此,在进行安装时,在第2嵌合部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识别部开始嵌合之前,识别部抵靠于凹陷部,使得盒的姿势被矫正。因此,能够在第2嵌合部开始嵌合于识别部之前使第1嵌合部开始嵌合于带印刷装置的驱动轴。即,在进行安装时,即使在第2嵌合部侧以倾斜的姿势开始安装,也能够提高从第1嵌合部开始嵌合的可能性。
[0016] 由此,能够抑制第1嵌合部被阻滞于驱动轴等不良情况。另外,与第2嵌合部相比,先执行第1嵌合部的嵌合,由此能够在安装开始时矫正带盒的倾斜和位置。而且,通过在第1嵌合部的嵌合开始与第2嵌合部的嵌合开始之间设置时间差,还能够使安装时的冲击力分散。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带盒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安装。
[0017] 另外,由于第2嵌合部被配设于凹陷部,因此,能够实质上缩短第2嵌合部,从而能够使其具有恰当的强度。而且,第2嵌合部面对落下冲击等承受直接的冲击力的可能性较低。因此,能够形成为使第2嵌合部难以破损的结构。而且,通过凹陷部,即使在第2嵌合部存在突起等,突起等也不会从带盒的外表面突出,从而,在将带盒重叠保管的情况下,突起等不会成为障碍。
[0018] 并且,嵌合于识别部的第2嵌合部将凹形状和凸形状组合在一起使用,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嵌合的组合增多(用于类别的识别)。
[0019] 另外,优选的是,盒类别不是指所谓的带类别,而是带盒的规格上的、或者发售上的类别(按国别或OEM划分)。
[0020]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带印刷装置的识别部具有被执行识别动作的被动作部,第2嵌合部具有使识别部的被动作部动作的动作部。
[0021]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动作部是在安装方向上突起的突起部。
[0022] 根据这些结构,仅通过将带盒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就能够进行带盒的识别,并且能够检测出带盒是否被恰当地安装。另外,能够使带印刷装置的识别部侧的结构简单化。并且,动作部除了是在安装方向上突起的突起部外,也可以是在安装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0023] 另外,优选的是,动作部的位置或形状根据盒的类别而不同。
[0024]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可靠地识别类别不同的带盒。
[0025] 另外,优选的是,压辊的轴向、带卷的轴向以及带盒装卸方向相同。
[0026] 根据该结构,只要没有弄错装卸方向,就能够没有不适感且平滑地进行带盒的装卸。
[0027] 而且,优选的是,第2嵌合部在带卷的轴向上比第1嵌合部接近重心部。
[0028] 根据该结构,例如在第2嵌合部具备使带印刷装置的识别部动作的动作部的情况下,不容易受到由带印刷装置的动作中的振动等所带来的带盒浮起的影响,能够防止识别部的误动作。另外,第2嵌合部不仅在重力方向上观察时二维地接近重心部,而且三维地接近重心部,因此,与将第2嵌合部设置于不存在凹陷部的部分处的情况相比,能够有效地抑制动作中的振动。
[0029] 另外,优选的是,第1嵌合部具有用于嵌合所述驱动轴的引导形状。
[0030] 根据该结构,在安装带盒时,能够抑制第1嵌合部被阻滞于驱动轴等不良情况,能够平滑地进行第1嵌合部与驱动轴的嵌合。
[0031] 另一方面,优选的是,在安装带盒时,下述可能性很高:在第2嵌合部开始与识别部嵌合之前,第1嵌合部开始与驱动轴嵌合。
[0032]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安装开始时矫正带盒的倾斜和位置。另外,还能够使安装时的冲击力分散。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安装。
[0033] 另外,优选的是,在安装带盒时,第1嵌合部从嵌合于驱动轴开始至嵌合结束为止的移动行程比第2嵌合部从嵌合于识别部开始至嵌合结束为止的移动行程长。
[0034] 根据该结构,通过第1嵌合部与驱动轴的嵌合矫正了带盒的倾斜,因此,在第2嵌合部相对于识别部嵌合时,不会发生抬撬等,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带印刷装置相对于安装部的安装。
[0035] 另外,优选的是,驱动轴具有花键轴部,第1嵌合部具有与花键轴部对应的花键毂部(スプラインボス部)。
[0036] 根据该结构,仅通过将带盒安装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就能够使驱动部和压辊成为能够传递动力的状态。
[0037] 该情况下,优选的是,花键毂部的槽的数量比花键轴部的齿的数量多。
[0038] 同样,优选的是,花键毂部的多个槽的间隔比花键轴部的多个齿的间隔大。
[0039] 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花键毂部与花键轴部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减小带盒的安装负担。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安装。
[0040] 另外,优选的是,在成为压辊的轴向和重力方向一致这样的姿势的情况下,第1嵌合部的下端位于比第2嵌合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0041]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如下的可能性:在第2嵌合部开始与识别部嵌合之前,第1嵌合部开始与驱动部嵌合。由此,能够在安装开始时矫正带盒的倾斜和位置。另外,还能够使安装时的冲击力分散。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相对于带印刷装置的安装部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是实施方式的带印刷装置的开盖状态下的外观立体图。
[0043] 图2的(a)是实施方式的带盒的俯视图,(b)是仰视图,(c)是主视图,(d)是后视图,(e)是左侧视图,(f)是右侧视图。
[0044] 图3的(a)是实施方式的带盒的俯视立体图,(b)是仰视立体图。
[0045] 图4的(a)是沿图2的(a)中的A-A线的剖视图,(b)是沿图2的(a)中的B-B线的剖视图。
[0046] 图5是盒安装部的俯视图。
[0047] 图6是从背面侧观察开闭盖的立体图。
[0048] 图7的(a)是上壳体和除去了上壳体的状态下的带盒的俯视图,(b)是上壳体的背面图。
[0049] 图8的(a)是压辊驱动轴和压辊的放大剖视图,(b)是其花键卡合部分的放大图。
[0050] 图9的(a)是盒安装部的立体图,(b)是基座凸部周围的放大立体图。
[0051] 图10的(a)是从带盒的背面右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b)是从背面左侧观察的放大立体图,(c)是芯凹部周围的放大俯视图。
[0052] 图11的(a)是带盒相对于盒安装部未安装的状态下的剖视图,(b)是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0053] 图12的(a)是带盒相对于盒安装部未安装的状态下的剖视图,(b)是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第1变形例)。
[0054] 图13的(a)是带盒相对于盒安装部未安装的状态下的剖视图,(b)是安装状态下的剖视图(第2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盒和安装有该带盒的带印刷装置进行说明。该带印刷装置一边从所安装的带盒送出印刷带和墨带一边进行印刷,并切断印刷带的印刷完成部分,制成标签(带片)。
[0056] [带印刷装置的概要]
[0057] 图1是带印刷装置和安装于该带印刷装置的带盒的外观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带印刷装置1具有:构成外壳的装置壳体3;盒安装部5,带盒100装拆自如地安装于该盒安装部5;以及开闭盖7,其对盒安装部5进行开闭。在装置壳体3的上表面,在里侧设有盒安装部5,在中央设有显示器11,在近前侧设有键盘13。在开闭盖7附近设有手指勾挂用的凹入部15,开闭盖7以通过该凹入部15而跳起的方式打开。并且,在装置壳体3的侧面(左侧面)设有用于排出印刷带102的纵向较长的带排出口17。
[0058] 此外,带印刷装置1具备:印刷机构部23,其具有立起设置在盒安装部5中的印刷头21;带输送机构部25,其内置于盒安装部5的背侧空间内;以及带切断机构部27,其内置于带排出口17附近。
[0059] 用户在从键盘13输入印刷信息并通过显示器11确认了印刷信息后,通过键操作来执行印刷。当指令进行印刷时,带输送机构部25被驱动而使印刷带102和墨带110并行,并通过印刷机构部23对它们进行基于热转印而实现的印刷。通过该印刷输送将印刷带102从带排出口17排出,当印刷完成时,带切断机构部27被驱动而将印刷带102的印刷完成部分切掉。
[0060] [带盒的概要]
[0061] 如图2和图7所示,带盒100具有:带卷106,其是将印刷带102卷绕于带芯104而成的;和墨带卷114,其是将墨带110卷绕于送出芯112而成的。此外,带盒100具备:卷取芯116,其卷取使用后的墨带110;和压辊120(按压体),印刷头21隔着墨带110和印刷带102抵接于该压辊120,并且该压辊120输送印刷带102和墨带110。而且,带盒100还具有收纳有这些带卷106、墨带卷114、卷取芯116和压辊120的盒壳体130。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带盒100具有外壳被盒壳体130覆盖的所谓的壳结构。
[0062] 此外,在带盒100中,在盒壳体130上形成有插入开口134,该插入开口134用于在将带盒100安装于带印刷装置1时供印刷头21插入。另外,带盒100具有带送出口138,该带送出口138形成于盒壳体130,将印刷带102送出。并且,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带卷106被突出设置于盒壳体130的内侧的圆筒状的芯轴部192支承成旋转自如(参照图4)。
[0063] 当压辊120和卷取芯116被上述的带输送机构部25驱动时,印刷带102被从带芯104送出,墨带110被从送出芯112送出。被送出的印刷带102和墨带110在压辊120部分处并行,并借助印刷头21进行印刷。进行了印刷的印刷带102的送出端部(印刷完成部分)被从带送出口138朝向带排出口17送出。另一方面,墨带110环绕插入开口134的周壁部分并被卷取于卷取芯116。另外,对应于印刷带102的带宽,准备了厚度不同的多种带盒100。
[0064] [带印刷装置的详细情况]
[0065] 如图1和图5所示,盒安装部5形成为与带盒100的平面形状互补的平面形状,并且以具有与可安装的多种带盒100中最大厚度的带盒100相对应的深度的方式凹入形成。该情况下,构成盒安装部5的底板部的安装基座31和侧板部33通过树脂等一体地形成(成型)。在盒安装部5与上述带排出口17之间形成有缝隙状的带排出路径35,在该部分内置有上述的带切断机构部27。
[0066] 在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上立起设置有作为识别部的基座凸部40,在带盒100被安装时,该带盒100的芯轴部192(参照图4)的内周部嵌合于所述基座凸部40。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基座凸部40具有:立起设置在安装基座31上的圆形的底座部41;和立起设置在底座部41上的识别凸部42。
[0067] 另外,在安装基座31上立起设置有下述部件:印刷头21,其被头罩43覆盖;压辊驱动轴45,其驱动压辊120旋转;以及卷取驱动轴47,其驱动卷取芯116旋转。此外,在位于卷取驱动轴47附近的安装基座31上设有下述部件:带检测部51,其检测印刷带102的类别(属性信息);和芯解除部53,其解除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的旋转止动。
[0068] 而且,在安装基座31,在对角位置上设置有一对小突起55,此外还设置有一对卡定片57,该一对卡定片57用于卡定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中间部。另一方面,在安装基座31的背侧空间内置有上述的带输送机构部25,该带输送机构部25具有使压辊驱动轴45和卷取驱动轴47旋转的马达和齿轮列(均省略图示)。带输送机构部25通过齿轮列进行动力分配,使压辊驱动轴45和卷取驱动轴47同步旋转。
[0069] 印刷机构部23具有:由热敏头构成的印刷头21;头支承框架61,其支承印刷头21并使印刷头21转动;头释放机构(省略图示),其经由头支承框架61使印刷头21在印刷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转动;以及头罩43,其覆盖印刷头21(和头支承框架61)。
[0070] 头释放机构与上述开闭盖7的开闭联动地动作,与开闭盖7的关闭动作联动地使印刷头21向印刷位置移动(转动),并与打开动作联动地使印刷头21向退避位置移动(转动)。移动到印刷位置的印刷头21隔着墨带110和印刷带102与带盒100的压辊120抵接,移动到退避位置的印刷头21从压辊120离开。由此,在拆装带盒100时,防止了印刷带102和墨带110对印刷头21的干涉。
[0071] 印刷头21上设置有多个发热元件,多个发热元件排列设置在与压辊120的轴向相同的方向上。并且,通过印刷带102和墨带110的输送、以及对多个发热元件的选择性的驱动来进行印刷。头罩43在俯视观察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并与上述的安装基座31(盒安装部5)形成(成型)为一体。此外,头罩43从安装基座31垂直地突出,在其内侧允许印刷头21转动。
[0072] 带检测部51由多个微动开关51a构成,选择性地与后述的带盒100的被检测部180卡合,检测出印刷带102的带宽、带色和材质等的类别。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来控制印刷头21和带输送机构部25的驱动。
[0073] 芯解除部53由送出芯112用和卷取芯116用的2个解除销53a构成。详细情况后面叙述,在盒壳体130上设置有旋转止动钩206,该旋转止动钩206分别卡定于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参照图6)。在安装带盒100时,解除销53a与这些旋转止动钩206卡合,使得送出芯112和卷取芯116的旋转止动被解除。
[0074] 压辊驱动轴45具有:固定支承轴48,其被设置成贯穿插入压辊120中;和花键形状的花键驱动轴49(驱动轴),其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固定支承轴48的基部(参照图5和图8)。带输送机构部25的旋转动力被传递至该花键驱动轴49,进而被从花键驱动轴49传递至压辊120(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0075] 同样,卷取驱动轴47具有固定轴47a和花键形状的可动轴47b,可动轴47b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固定轴47a。该情况下,带输送机构部25的旋转动力也被传递至可动轴47b,进而被从可动轴47b传递至卷取芯116。
[0076] 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芯轴部192(后述的芯凹部260)卡合于基座凸部40(参照图11),压辊120卡合于压辊驱动轴45,而且,卷取芯116卡合于卷取驱动轴47。然后,在将开闭盖7关闭时,印刷头21转动,夹着印刷带102和墨带110与压辊120当接,带印刷装置
1成为印刷待机状态。
[0077]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开闭盖7经由设置于背侧的铰链部71而转动自如地、即开闭自如地安装于装置壳体3上。开闭盖7具有开闭盖主体73和观察窗75,该观察窗75设置于开闭盖主体73的中央。此外,开闭盖7具有:一对轴支承片77,它们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并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铰链部71;和动作杆79,其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使印刷头21转动。开闭盖7还具有:2个压入突起81,它们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将带盒100压入;和压下突起83,其突出设置在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用于使内置的盖关闭检测开关(省略图示)动作(接通)。
[0078] 观察窗75形成为横向较长并由与开闭盖主体73分体的透明(相对于可见光透明)的树脂构成。透过该观察窗75能够目视确认安装于盒安装部5的带盒100(印刷带102的类别和带余量)。此外,一对轴支承片77、动作杆79、2个压入突起81及压下突起83、以及开闭盖主体73由树脂一体地形成(成型)。
[0079] 动作杆79从开闭盖主体73的背面大幅地突出,伴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插入于盒安装部5的侧方处设置的狭缝开口87中。插入于狭缝开口87中的动作杆79使上述的头释放机构动作,从而使印刷头21朝向压辊120转动。同样,压下突起83随着开闭盖7的关闭而插入与狭缝开口87相邻的矩形开口91中,从而使盖关闭检测开关接通。
[0080] 一个压入突起81与带盒100的压辊120的附近位置对应,另一个压入突起81与上述的带检测部51的正上方位置对应。当关闭开闭盖7时,2个压入突起81将带盒100压入而使带盒100落座于盒安装部5的安装基座31,并且防止了带盒100浮起。
[0081] [带盒的详细情况]
[0082]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4和图7,对带盒100详细地进行说明。并且,在带盒100的说明中,以图1为例,将带盒100的上表面即安装方向近前的面称作“正面”,将相反侧的安装方向里侧的面称作“背面”,将左侧的侧面称作“左侧面”,将右侧的侧面称作“右侧面”,将上侧的圆弧状的侧面称作“末端面”,并将下侧的侧面称作“基端面”。
[0083] 如上所述,带盒100具有盒壳体130、和收纳于该盒壳体130中的带卷106、墨带卷114、卷取芯116以及压辊120(参照图7)。另外,带盒100具有:插入开口134,其形成于盒壳体
130;带送出口138,其在压辊120附近形成于左侧面;以及识别贴141(参照图1),其遍及收纳有带卷106的部位的正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地进行粘贴。在识别贴141上,在正面和左侧面这两处部位标示有所收纳的印刷带102的带宽、带色和材质等(属性信息的一部分)。
[0084] 盒壳体130是构成带盒100的外廓的结构(壳结构),呈现出右侧面的基端侧稍微突出的、在俯视观察为“L”字状的外观。在正背方向上,盒壳体130具有:下壳体150,其在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处于里侧;和上壳体152,其在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处于近前侧。实施方式的盒壳体130的上壳体152由透明树脂的成型品构成,下壳体150由不透明树脂的成型品构成。
[0085] 上壳体152由顶壁部156和上周壁部158一体地形成(成型),其中,所述顶壁部156构成盒壳体130的正面,所述上周壁部158垂直设置于顶壁部156的周缘部。此外,下壳体150由下述部分一体地形成(成型):底壁部160,其构成盒壳体130的背面;下周壁162,其立起设置在底壁部160的周缘部;以及开口周壁部164,其立起设置于底壁部160,以划分出上述的插入开口134。
[0086] 在上壳体152中的上周壁部158的下端面上,以适当的间隔设置有多个接合销170,另一方面,在下壳体150的下周壁162上,与该多个接合销170对应地设置有多个接合孔172(参照图7)。通过下述方式来组装带盒100:在设置了带卷106、墨带卷114等构成部件后,以将多个接合销170压入多个接合孔172中的方式使上壳体152与下壳体150接合。另外,考虑到成型的容易性而使各个接合孔172成为贯穿孔。
[0087] 另一方面,在下壳体15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一对卡定支承部174,这一对卡定支承部174与上述的一对卡定片57卡定(参照图2的(e)、(f)和图3的(b))。通过将盒安装部5侧的一对卡定片57卡定于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一对卡定支承部174,由此防止了带盒100的浮起。此外,在下壳体150的背面设置有嵌合小孔176,该嵌合小孔176供上述的一对小突起55以具有少许裕量的方式嵌合(参照图3的(b))。通过将盒安装部5侧的一对小突起55嵌合于所安装的带盒100的一对嵌合小孔176,由此实现了带盒100在安装基座31上的简单的定位。
[0088] 而且,在下壳体150的背面设置有被检测部180,该被检测部180位于基端面侧的左角部(从正面侧观察为右角部),并与上述的带检测部51对应(参照图3的(b))。被检测部180由与带检测部51的多个微动开关51a对应的部分构成,根据设置于该部分的接受孔180a的有无而得到多个位图样。即,该位图样与上述印刷带102的类别对应。
[0089] 如图4和图7所示,在盒壳体130内的上侧空间(末端面侧)中,大范围地构成有收纳带卷106的带收纳区域190。在带收纳区域190的中央立起设置有芯轴部192,该芯轴部192一体地形成(成型)于下壳体150。芯轴部192形成为带阶梯的圆筒状,带卷106(带芯104)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芯轴部192的外周面192b(参照图4)。
[0090] 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在形成为带阶梯的圆筒状的芯轴部192的内周侧,形成有供上述的基座凸部40嵌合的芯凹部260。芯凹部260具有:凹陷部262,其供基座凸部40的底座部41嵌合;和作为第2嵌合部的识别凹部264,其供识别凸部42嵌合。另外,在芯凹部260的上部,装入有带卷106的反转止动用弹簧193,该反转止动用弹簧193由螺旋弹簧构成。
[0091] 另外,如图7所示,在位于压辊120附近的带收纳区域190中,将被送出的印刷带102向压辊120引导的带引导件194一体地立起设置于下壳体150。即,在盒壳体130的内部构成有这样的带输送路径196:以带卷106为起点,经过带引导件194和压辊120到达带送出口138。从带卷106送出的印刷带102经由带引导件194被引导至压辊120,在此被用于印刷,进而再从压辊120被引导至带送出口138。
[0092] 带卷106具有印刷带102和带芯104,并且具有2片圆形膜198,这2片圆形膜198粘贴于卷状的印刷带102的两个端面上。这2片圆形膜198防止了卷绕于带芯104的印刷带102的松动。
[0093] 如图4和图7所示,带芯104具有:卷装有印刷带102的卷筒部104a;和转动接触部104c,其借助多个向内的肋104b设置于卷筒部104a的内侧,带芯104借助该转动接触部104c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上述的芯轴部192。另外,在转动接触部104c的端面形成有放射状的多个端面槽104d,上述的反转止动用弹簧193相对于该端面槽104d卡合和脱离。即,在芯轴部
192的上部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纵槽隙192a,反转止动用弹簧193的线材端部从该纵槽隙
192a突出,并卡合于转动接触部104c的端面槽104d。
[0094] 在搬运带盒100时,利用该反转止动用弹簧193防止带卷106(印刷带102)反转。另一方面,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反转止动用弹簧193被上述的基座凸部40压缩,其线材端部从转动接触部104c的端面槽104d脱离而使得反转止动被解除(均参照图11)。由此,能够输送印刷带102。
[0095] 如图7所示,在盒壳体130内的基部右侧,与插入开口134相邻地构成有墨带收纳区域200。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分别一体地形成于盒壳体130,其中,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在墨带收纳区域200的靠右的位置将墨带卷114(送出芯112)支承成旋转自如,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在墨带收纳区域200的靠左的位置将卷取芯116支承成旋转自如。即,在上壳体152和下壳体150上分别形成有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
[0096] 在形成于下壳体150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的切口部分,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旋转止动钩206,该旋转止动钩206的末端部面对所述送出侧轴支承部202和卷取侧轴支承部204。并且,一个旋转止动钩206以旋转止动状态与送出芯112卡合,另一个旋转止动钩206以旋转止动状态与卷取芯116卡合。
[0097] 在位于送出侧轴支承部202附近的墨带收纳区域200,将被送出的墨带110引导至压辊120的第1墨带引导件210一体地立起设置于下壳体150。此外,在上述开口周壁部164的外周侧一体地形成有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所述第2墨带引导件212对墨带110的环绕进行引导。
[0098] 即,在盒壳体130的内部构成了这样的墨带输送路径214:以墨带卷114为起点,经过第1墨带引导件210、压辊120和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而到达卷取芯116。从墨带卷114送出的墨带110经由第1墨带引导件210被引导至压辊120,在此被用于印刷,进而再从压辊120起环绕开口周壁部164(多个第2墨带引导件212)后被卷取芯116卷取。
[0099] 墨带卷114具有墨带110和送出芯112,并且具有圆环状的板簧220,该板簧220对送出芯112施加制动载荷(参照图7的(b))。板簧220在周向上形成为波浪状,在轴向上夹设于上壳体152的顶壁部156与送出芯112之间。即,借助该板簧220的弹力对送出芯112施加旋转制动载荷。由此,能够对利用卷取芯116而送出的墨带110施加回拉力以防止其松弛。
[0100] 送出芯112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壳体150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222(参照图3的(b))。并且,上述的旋转止动钩206与多个切口222卡合或脱离。并且,支承送出芯112的下壳体150侧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构成为圆形的开口,但上壳体152侧的送出侧轴支承部202构成为圆筒状的突出部分。并且,上述板簧220被安装于该突出部分(都参照图7的(b))。
[0101] 同样,卷取芯116形成为圆筒状,在其下壳体150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切口224(参照图3的(b))。并且,上述的旋转止动钩206与多个切口224卡合或脱离。此外,在卷取芯116的内周面形成有花键模样的狭槽226,该狭槽226与上述卷取驱动轴47花键卡合。由此,卷取驱动轴47的旋转力被传递至卷取芯116,以卷取墨带110。
[0102] 在盒壳体130内的基部左侧,与插入开口134相邻地构成有压辊收纳区域230。在压辊收纳区域230的中央设有椭圆状开口的下轴支承部234和椭圆状开口的上轴支承部232,其中,下轴支承部234形成在下壳体150上(参照图3的(b)),上轴支承部232形成在上壳体152上(参照图7的(b))。并且,压辊120被上轴支承部232和下轴支承部234支承成旋转自如且能稍稍横向移动。即,被支承于椭圆状的上轴支承部232和下轴支承部234的压辊120构成为能够在与压辊驱动轴45卡合的原位置和将印刷带102夹入并与带引导件194相接的夹持位置之间横向移动(微小移动)。
[0103] 另外,该带盒100在使印刷带102的送出端部从带送出口138稍稍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下被搬运(参照图1)。此时,当压入力或拉入力错误地作用于印刷带102的送出端部时,被该印刷带102拉拽的压辊120向上述夹持位置移动。由此,防止了印刷带102的送出端部被从带送出口138拉入盒壳体130内的情况。
[0104] 压辊120具有:圆筒状的辊基体240;和橡胶辊242,其安装于辊基体240的外周面(参照图8)。橡胶辊242在轴向上具有与印刷头21对应的长度,移动至印刷位置的印刷头21将印刷带102和墨带110夹入并与该橡胶辊242接触。
[0105] 另外,在辊基体240的基部形成有作为第1嵌合部的花键毂部244,上述的压辊驱动轴45的花键驱动轴49(驱动轴)花键卡合于花键244(参照图8)。由此,压辊驱动轴45的旋转力被传递至压辊120,从而对印刷带102(和墨带110)进行印刷输送。
[0106] [芯凹部和压辊的结构]
[0107] 接下来,参照图8至图11,对带盒100的芯凹部260及压辊120的结构、和盒安装部5的基座凸部40及压辊驱动轴45详细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盒安装部5,相互分离地设置有压辊驱动轴45和基座凸部40,与此相对应,在带盒100中设有压辊120和芯凹部260。
[0108] 如图8的(a)所示,压辊驱动轴45具有:固定支承轴48,其立起设置于装置框270,该装置框270位于安装基座31的下方;和花键驱动轴49,其被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固定支承轴48的下部。固定支承轴48以悬臂的方式固定于装置框270,贯通安装基座31并在带盒100的装卸方向上延伸。花键驱动轴49具有基部的齿轮部272和从齿轮部272延伸的花键轴部274,上述的带输送机构部25的齿轮列连接于齿轮部272。
[0109]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压辊120具有辊基体240和橡胶辊242,在辊基体240的基部形成有花键毂部244。即,在辊基体240上形成有与上述的花键轴部274花键卡合的花键毂部244。
[0110] 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压辊驱动轴45的固定支承轴48贯穿插入压辊120的辊基体240。另外,压辊驱动轴45的花键轴部274卡合于压辊120的花键毂部244。
[0111] 如图8的(b)所示,在花键轴部274上,在周向上形成有多个花键齿274a,在花键毂部244上,形成有与多个花键齿274a对应的多个花键槽244a。在该情况下,与一般的花键的结构不同,花键槽244a的槽数比花键齿274a的齿数多。另外,多个花键槽244a在周向上的间隔形成得比多个花键齿274a在周向上的间隔大。具体来说,花键槽244a的槽数为6个,花键齿274a的齿数为3个,花键齿274a隔开1个花键槽244a与花键槽244a啮合。另外,花键毂部244的内周面基部被倒角,成为所谓的引导形状(参照图8的(a))。
[0112] 这样,由于花键卡合中的槽数与齿数的差异和花键毂部244的引导形状,能够平滑地进行花键轴部274相对于花键毂部244的嵌合(卡合)。即,能够平滑地进行带盒100相对于盒安装部5的安装。
[0113] 如图9和图11所示,基座凸部40由底座部41和识别凸部42一体地形成,其中,底座部41立起设置在安装基座31上,识别凸部42立起设置在底座部41上。底座部41形成为圆形,并在周向的一部分具有切口开口部280。另外,识别凸部42具有:圆柱状(中空)的凸部主体282;4个突条部284,它们以成十字状的方式设置于凸部主体282的外周面;以及舌片286,其从凸部主体282以沿着底座部41的上表面的方式向径向突出。
[0114] 另一方面,如图10和图11所示,芯凹部260具有:凹陷部262,其供基座凸部40底座部41嵌合;和识别凹部264,其供识别凸部42嵌合。凹陷部262和识别凹部264构成为一体的空间。并且,在识别凹部264中,以朝向该空间在轴向上突出的方式设置有与切口开口部280对应的嵌合凸部290(突起部)。另外,在识别凹部264中,以从该空间没入的方式设置有与识别凸部42的舌片286对应的嵌合凹部292。
[0115] 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基座凸部40的底座部41嵌合于芯凹部260的凹陷部262,同时,基座凸部40的识别凸部42嵌合于芯凹部260的识别凹部264(参照图11)。另外,与该嵌合相对应,嵌合凸部290嵌合于切口开口部280,舌片286嵌合于嵌合凹部292。
[0116]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带盒100,在构成部件中,带卷106非常重,俯视时,重心存在于带芯104的附近。因此,在进行安装而把持带盒100时,如果不是特别有意识,则带盒100以末端下倾的方式发生倾斜的倾向很强。该情况下,在识别凸部42嵌合于识别凹部264之前,识别凸部42容易抵靠于凹陷部262,由此,倾斜的带盒100的姿势被矫正。即,在进行安装时,带盒100被矫正为水平姿势,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安装(详情在后面叙述)。
[01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芯凹部260和基座凸部40的协作,能够进行盒类别的识别。这种情况下的盒类别不是印刷带102的类别(带类别由带检测部51检测),而是进行例如用途(工业用或家庭用)、发售地域(面向美国或面向欧洲)等的识别。
[0118] 因此,虽然没有特别地进行图示,但是准备有使芯凹部260中的嵌合凹部292的位置在周向上以例如90°的间距偏移(使相位偏移)的、面向不同发售地域(不同用途)的多种带盒100。另外,与此相对应,准备有使基座凸部40中的舌片286的相位偏移的、面向不同发售地域(不同用途)的多种带印刷装置1(第1识别模式)。
[0119] 另外,为了实现盒类别的多样化,还增加了使芯凹部260中的嵌合凸部290的相位偏移的模式(使基座凸部40中的切口开口部280的相位偏移的模式)(第2识别模式)。并且,也可以代替使相位偏移的模式(第1识别模式和/或第2识别模式)、或者在使相位偏移的模式的基础上改变嵌合凹部292(舌片286)或嵌合凸部290(切口开口部280)的形状。
[0120]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带盒100,由于识别凹部264被配设于凹陷部262,因此,在安装时,在识别凹部264相对于基座凸部40的识别凸部42开始嵌合之前,识别凸部42暂时抵靠于凹陷部262,从而使得带盒100的姿势被矫正。因此,能够提高下述的可能性:在识别凹部264开始嵌合于识别凸部42之前,花键毂部244开始嵌合于花键驱动轴49(花键轴部274)。即,在安装带盒100时,即使以倾斜的姿势开始安装,也能够从花键毂部244开始嵌合。
[0121] 由此,能够抑制花键毂部244被阻滞于花键驱动轴49等不良情况。另外,通过与识别凹部264相比先进行花键毂部244的嵌合,能够在安装开始时矫正带盒100的倾斜和位置。而且,通过在花键毂部244的嵌合开始和识别凹部264的嵌合开始之间设置时间差,还能够分散安装时的冲击力。因此,能够平滑地进行带盒100相对于带印刷装置1的安装部的安装。
[0122] 另外,由于识别凹部264被设置于凹陷部262,因此,能够实质上缩短识别凹部264(芯轴部192),从而能够使其具有恰当的强度。而且,识别凹部264在面对落下冲击等时承受直接的冲击力的可能性较低。因此,能够形成为识别凹部264难以破损的结构。而且,通过凹陷部262,即使在识别凹部264存在嵌合凸部290等突起,嵌合凸部290等突起也不会从带盒100的外表面突出,从而,在将带盒100重叠保管的情况下,嵌合凸部290等不会成为障碍。
[0123] [第1变形例]
[0124] 接下来,参照图12,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在该第1变形例中,将盒检测部300(被动作部)组装在基座凸部40的内部。该盒检测部300以上述芯凹部260的嵌合凸部290作为动作部而动作,检测出上述的盒类别中的恰当的带盒100的安装。因此,第1变形例中的嵌合凸部290也作为带盒100侧的被检测部发挥功能。
[0125] 盒检测部300被组装于基座凸部40的底座部41的内部,并具有:被动作部件302,其借助作为动作部的嵌合凸部290而向下移动;和开关主体304,其从下侧与被动作部件302接触。开关主体304由固定设置的微动开关等构成。另外,被动作部件302形成为盖状,且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于底座部41的内周面。
[0126] 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芯凹部260的嵌合凸部290经由基座凸部40的切口开口部280与被动作部件302当接,使被动作部件302向下移动。开关主体304借助该被动作部件302的向下移动而动作(ON),从而检测出带盒100的安装。
[0127] 这样,根据第1变形例,通过在基座凸部40内设置盒检测部300,由此能够检测出不同发售地域(不同用途)的带盒100是否被正确地进行了安装。另外,由于盒检测部300是经由被动作部件302使开关主体304动作的结构,且被动作部件302形成为盖状,因此,即使为了进行盒识别而变更切口开口部280的位置或形状,也无需对盒检测部300侧实施变更。
[0128] 并且,对于带盒100,在存在寒冷地区等发售地域(用途)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盒检测部300的检测结果,执行将带印刷装置1切换为寒冷地区模式等的动作。
[0129] [第2变形例]
[0130] 接下来,参照图13,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在该第2变形例中,在组装于基座凸部40的内部的盒检测部300中,具有被动作部件302A兼作舌片286的结构。因此,在第2变形例中,芯凹部260的与舌片286对应的嵌合凹部292作为带盒100侧的被检测部发挥功能。
[0131] 在该盒检测部300中,被动作部件302A由轴状部310和兼作舌片286的舌状部312一体地形成。轴状部310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于基座凸部40的凸部主体282的内周面。另外,舌状部312上下移动自如地设置于L字缝隙部316中,其中,该L字缝隙部316从凸部主体282的侧面遍及底座部41的上表面设置。在该情况下,关于舌状部312,考虑动作行程而将初始位置设定为比上述的舌片286稍高的位置。
[0132] 在将带盒100安装于盒安装部5时,芯凹部260的嵌合凹部292(的顶面)抵接于被动作部件302A的舌状部312,使被动作部件302A向下移动。通过该被动作部件302A的向下移动,使得开关主体304动作(ON),检测出带盒100的安装。
[0133] 这样,根据第2变形例,通过在基座凸部40内设置盒检测部300,由此能够检测出不同发售地域(不同用途)的带盒100是否被正确地进行了安装。另外,由于被动作部件302A是兼作舌片286的结构,因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0134] 标号说明
[0135] 1:带印刷装置;3:装置壳体;5:盒安装部;7:开闭盖;21:印刷头;23:印刷机构部;25:带输送机构部;31:安装基座;40:基座凸部;41:底座部;42:识别凸部;45:压辊驱动轴;
48:固定支承轴;49:花键驱动轴;100:带盒;102:印刷带;104:带芯;106:带卷;110:墨带;
120:压辊;130:盒壳体;150:下壳体;152:上壳体;192:芯轴部;240:辊基体;244:花键毂部;
244a:花键槽;260:芯凹部;262:凹陷部;264:识别凹部;274:花键轴部;274a:花键齿;280:
切口开口;282:凸部主体;286:舌片;290:嵌合凸部;292:嵌合凹部;300:盒检测部;302、
302A:被动作部件;304:开关主体;310:轴状部;312:舌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