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42059.4

文献号 : CN10784833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铃木敬大

申请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选择性地配置于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的一部分的部分结合橡胶层,能够一边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一边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在胎体层(4)与内衬层(9)的层间的、除了胎面部(1)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内侧结合橡胶层(11)和外侧结合橡胶层(12),将上述内侧结合橡胶层(11)和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起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橡胶厚度不同,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的120%~200%。

权利要求 :

1.一种充气轮胎,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中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带束层,另一方面,沿着所述胎体层在轮胎内面配置内衬层,在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的层间的、除了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部分结合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将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厚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2为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1的120%~200%,将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1设置为0.5mm~0.8mm,将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2设置为0.7mm~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使外周长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与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为5mm以上且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25倍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硬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为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

4.一种充气轮胎,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中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带束层,另一方面,沿着所述胎体层在轮胎内面配置内衬层,在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的层间的、除了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部分结合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将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外周长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与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为5mm以上且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沿着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25倍以下,将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设置为40mm~70mm,将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设置为50mm~8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硬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为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

6.一种充气轮胎,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中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带束层,另一方面,沿着所述胎体层在轮胎内面配置内衬层,在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的层间的、除了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部分结合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将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硬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为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将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设置为55~65,将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设置为70~90。

说明书 :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选择性地配置于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的一部分的部分结合橡胶(tie rubber)层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一边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一边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0002] 在充气轮胎中,一般而言,为了在轮胎制造时对未硫化轮胎进行充气(inflate)的情况下防止胎体帘线咬入内衬层,而在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配置结合橡胶层。关于这样的结合橡胶层,近年来,为了实现轮胎重量和/或滚动阻力的减少,提出了采用不在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的整个区域而是在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的一部分选择性地配置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技术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将这样的部分结合橡胶层至少配置于胎肩区域(因弯曲大而在充气时容易发生胎体帘线的咬入的部位),与配置于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的整个区域的以往的结合橡胶层(完整(full)结合橡胶层)相比能够获得充分的效果。
[0003] 然而,在仅简单地将完整结合橡胶层的一部分去掉而作为部分结合橡胶层的情况下,存在与采用了完整结合橡胶层的以往的轮胎相比刚性下降而难以充分地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能(干路操纵稳定性)这一问题。因此,在通过部分结合橡胶层来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时,要求用于防止干路操纵稳定性能的下降的进一步的改善。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第5239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选择性地配置于胎体层与内衬层的层间的一部分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能够一边维持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一边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一发明的充气轮胎,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中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带束层,另一方面,沿着所述胎体层在轮胎内面配置内衬层,在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的层间的、除了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部分结合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将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厚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2为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1的120%~200%。
[0011]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二发明的充气轮胎,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中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带束层,另一方面,沿着所述胎体层在轮胎内面配置内衬层,在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的层间的、除了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部分结合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将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外周长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与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为5mm以上且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沿着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25倍以下。
[0012] 用于达到上述目的的第三发明的充气轮胎,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被指定,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在该一对胎圈部之间架设胎体层,在所述胎面部中的该胎体层的外周侧配置带束层,另一方面,沿着所述胎体层在轮胎内面配置内衬层,在所述胎体层与所述内衬层的层间的、除了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之外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分别选择性地配置了部分结合橡胶层,其特征在于,将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分别配置于距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在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所述部分结合橡胶层中的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硬度不同,使所述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为所述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
[0013] 发明的效果
[0014] 在本发明中,采用了部分结合橡胶层,所以与具有完整结合橡胶层的以往的充气轮胎相比,能够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此时,在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与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厚度(第一发明)、外周长度(第二发明)、或橡胶硬度(第三发明)不同,使他们在外侧结合橡胶层比在内侧结合橡胶层大,由此能够提高车辆外侧的胎侧部的刚性,能够高度地维持干路操纵稳定性。
[0015] 第一发明、第二发明以及第三发明能够互相组合。即,在第一发明(对橡胶厚度进行设定的情况)中,优选的是,在内侧结合橡胶层与外侧结合橡胶层使外周长度不同,使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与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为5mm以上且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25倍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外侧的胎侧部的刚性,对于提高干路操纵稳定性有利。此外,在本发明中,“外周长度”是指在轮胎子午线截面中沿着各轮胎构成要素(外侧结合橡胶层、内侧结合橡胶层、轮胎内面)的延伸方向测定的长度。
[0016] 另外,在第一发明(对橡胶厚度进行设定的情况)或第二发明(对外周长度进行设定的情况)中,优选的是,在内侧结合橡胶层与外侧结合橡胶层使橡胶硬度不同,使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为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外侧的胎侧部的刚性,对于提高干路操纵稳定性有利。此外,在本发明中,“橡胶硬度”是指依据JISK6253由A型硬度计在温度23℃下测定的硬度(所谓的JIS‐A硬度)。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线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成详细地进行说明。
[0022]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并呈环状的胎面部1、配置于该胎面部1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2、以及配置于胎侧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3。此外,在图1~3中,CL表示轮胎赤道。该充气轮胎被指定了相对于车辆的安装方向。具体而言,图的IN侧是以在安装于车辆时相对于车辆成为内侧的方式指定的一侧(以下,称为车辆内侧),图的OUT侧是以在安装于车辆时相对于车辆成为外侧的方式指定的一侧(以下,称为车辆外侧)。
[0023] 在左右一对胎圈部3之间架设有胎体层4。该胎体层4包括在轮胎径向上延伸的多根加强帘线,绕配置于各胎圈部3的胎圈芯5而从车辆内侧向车辆外侧折回。另外,在胎圈芯5的外周上配置有胎圈填胶6,该胎圈填胶6由胎体层4的主体部和折回部包入。另一方面,在胎面部1中的胎体层4的外周侧埋设有多层(在图1~3中为2层)带束层7。各带束层7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多根加强帘线,且配置成在层间加强帘线互相交叉。在这些带束层7中,加强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设定于例如10°~40°的范围。而且,在带束层7的外周侧设置有带束加强层8。带束加强层8包括在轮胎周向上取向的有机纤维帘线。在带束加强层8中,有机纤维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设定为例如0°~5°。
[0024] 另外,在轮胎内面设置有内衬层9。该内衬层9由以具有防透气性能的丁基橡胶为主体的橡胶组合物构成,防止填充在轮胎内的空气向轮胎外透出。
[0025] 在这样的内衬层9与胎体层4之间配置有部分结合橡胶层10。部分结合橡胶层10是用于在轮胎制造时对未硫化的充气轮胎进行充气的情况下防止胎体帘线咬入内衬层9的层,但不是像以往的结合橡胶层那样覆盖胎体层4与内衬层9的层间的整个区域,而是选择性地设置于除了胎面部1的中央区域和胎圈部3之外的区域。即,如图1所示,在包括胎面部1的胎肩区域和胎侧部2的轮胎赤道CL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区域内分别设置有部分结合橡胶层10。具体而言,各部分结合橡胶层10的轮胎赤道CL侧的端部配置于距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10mm~25mm的范围。换言之,各部分结合橡胶层10的轮胎赤道CL侧的端部与带束层7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距离L设定为10mm~25mm。另一方面,各部分结合橡胶层10的胎圈部3侧的端部配置于比胎圈芯5靠胎面部1侧的位置。
[0026] 这样,部分结合橡胶层10选择性地设置于特定的区域,所以能够一边维持作为结合橡胶层的功能,一边与具有覆盖胎体层4与内衬层9的层间的整个区域的以往的结合橡胶层(完整结合橡胶层)的充气轮胎相比,能够减轻轮胎重量,且能够减少滚动阻力。此时,若部分结合橡胶层10的轮胎赤道CL侧的端部配置于比上述的范围靠轮胎赤道CL侧的位置,则部分结合橡胶层10的量会增加,所以无法充分地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若部分结合橡胶层10的轮胎赤道CL侧的端部配置于比上述的范围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则无法充分地防止充气时胎体帘线相对于内衬层9的咬入。
[0027] 此时,在本发明中,通过在一对部分结合橡胶层10中的、配置于车辆内侧的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配置于车辆外侧的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构造(尺寸)和/或物性不同,来提高车辆外侧的胎侧部的刚性,防止了干路操纵稳定性能与具有以往的完整结合橡胶层的充气轮胎相比下降的情况。即,获得了与具有以往的完整结合橡胶层的充气轮胎同等以上的优异的干路操纵稳定性。
[0028] 首先,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在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橡胶厚度不同。具体而言,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比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大,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的120%~200%。此时,若橡胶厚度t2比橡胶厚度t1的120%小,则外侧结合橡胶层12不会充分地变厚,无法对车辆外侧的胎侧部合适地加强来提高刚性,无法使干路操纵稳定性能良好。若橡胶厚度t2比橡胶厚度t1的200%大,则轮胎重量的减轻效果下降。另外,在轮胎制造时对轮胎构成部件进行层叠的情况下,在结合橡胶层所存在的部位与结合橡胶层不存在的部位阶梯差变大,变得难以成形为优选的轮胎形状。
[0029] 即使内侧结合橡胶层11以及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1、t2满足了上述的关系,在各结合橡胶层显著薄时,也无法充分地预计由结合橡胶层实现的加强效果,在各结合橡胶层显著厚时,也无法充分地预计轮胎重量的减少效果,所以优选使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为例如0.5mm~0.8mm,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为例如0.7mm~1.0mm。
[0030] 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结合橡胶层具有朝向端部而厚度减小的越靠顶端越细的形状,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橡胶厚度t1、t2优选例如作为将子午线截面上的内侧结合橡胶层11或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截面积分别除以内侧结合橡胶层11或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而得到的平均厚度而求出。
[0031] 接着,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在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外周长度不同。具体而言,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x2比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外周长度x1大,将上述外周长度x1与外周长度x2之差Δx(=x2-x1)设定为5mm以上且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25倍以下。此时,若差Δx比5mm小,则外侧结合橡胶层12不会充分地变长,无法对车辆外侧的胎侧部2合适地加强来提高刚性,无法使干路操纵稳定性能良好。若差Δx比外周长度X的0.25倍大,则轮胎重量的减轻效果下降。另外,外侧结合橡胶层12变得延伸至胎圈部3的附近,车辆外侧的胎侧部2刚性提高至胎圈部3的附近,相对于轮辋的嵌合性下降(在车辆内侧和车辆外侧产生相对于轮辋的嵌合性的差)。
[0032] 即使内侧结合橡胶层11以及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x1、x2满足了上述的关系,在各结合橡胶层显著短时,也无法充分地预计由结合橡胶层实现的加强效果,在各结合橡胶层显著长时,也无法充分地预计轮胎重量的减少效果,所以优选使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外周长度x1为例如40mm~70mm,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x2为例如50mm~80mm。
[0033] 进而,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在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橡胶硬度不同。具体而言,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2比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硬度h1大,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此时,若橡胶硬度h2比橡胶硬度h1的105%小,则外侧结合橡胶层12不会充分地变硬,无法对车辆外侧的胎侧部2合适地加强来提高刚性,无法使干路操纵稳定性能良好。若橡胶硬度h2比橡胶硬度h1的150%大,则对滚动阻力的影响变大,变得无法预计滚动阻力的充分的减少。另外,加工性、成本恶化。
[0034] 即使内侧结合橡胶层11以及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1、h2满足了上述的关系,在各结合橡胶层为显著低硬度时,也无法充分地预计由结合橡胶层实现的加强效果,在各结合橡胶层为显著高硬度时,也无法预计滚动阻力的充分的减少,所以优选使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硬度h1为55~65,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2为例如70~90。
[0035] 在图1~3的实施方式中,在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橡胶厚度(图1)、外周长度(图2)、橡胶硬度(图3)中的任一个单独不同,但也可以使它们中的2个以上的参数同时不同。通过像这样使2个以上的参数同时不同,能够提高车辆外侧的胎侧部2的加强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干路操纵稳定性。
[0036] 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内侧结合橡胶层1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12使橡胶厚度以及外周长度不同。在该情况下,使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以及外周长度x2分别比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以及外周长度x2大,橡胶厚度t1、t2和外周长度x1、x2分别满足了上述的关系。另外,在图1、2、4的构造中,也可以进一步将内侧结合橡胶层11以及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1、h2设定为满足上述的关系。
[0037] 在像这样使2个以上的参数组合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各参数对轮胎重量、滚动阻力或干路操纵稳定性能的影响的大小不同、和/或协同效应所带来的对本来的轮胎性能的影响,来对各参数的范围进行设定。即,在使橡胶厚度与外周长度组合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的140%~160%,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x2与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设定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025倍~0.250倍。或者,在使橡胶厚度与橡胶硬度组合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的140%~160%,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或者,在使外周长度与橡胶硬度组合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x2与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设定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05倍~0.20倍,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硬度h1的105%~150%。或者,在使橡胶厚度与外周长度与橡胶硬度全部组合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厚度t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厚度t1的120%~180%,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外周长度x2与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外周长度x1之差Δx设定为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0.08倍~0.15倍,且,将外侧结合橡胶层12的橡胶硬度h2设定为内侧结合橡胶层11的橡胶硬度h1的120%~150%。
[0038] 实施例
[0039] 制作了轮胎尺寸为195/65R15,具有图1~4共通的基本构造,关于部分结合橡胶层,将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1、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t2、橡胶厚度t2相对于橡胶厚度t1的比例(t2/t1×100)、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内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1与外侧结合橡胶层的外周长度x2之差Δx、外周长度之差Δx相对于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的比例、内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1、外侧结合橡胶层的橡胶硬度h2、橡胶硬度h2相对于橡胶硬度h1的比例(h2/h1×100)分别如表1~3那样进行设定的以往例1、比较例1~7、实施例1~37这45种充气轮胎。
[0040] 此外,以往例1是设置了完整结合橡胶层的的例子。该完整结合橡胶层的橡胶厚度为0.5mm,橡胶硬度为60,外周长度与从胎趾到轮胎赤道为止的轮胎内面的外周长度X一致。
[0041] 在比较例1~7以及实施例1~37的全部之中,各部分结合橡胶层的轮胎赤道侧的端部配置于距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端部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20mm的位置。
[0042] 关于上述45种充气轮胎,通过下述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轮胎重量、滚动阻力以及干路操纵稳定性能,将其结果一并示于表1~3。
[0043] 轮胎重量
[0044] 对各试验轮胎的重量进行了测定。评价结果用以将以往例1的测定值的倒数设为100的指数示出。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轮胎重量越小。此外,若指数值为“99”以上,则意味着可维持以往等级地获得了充分的干路操纵稳定性。
[0045] 滚动阻力
[0046]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轮辋尺寸15×6J的轮,依据ISO28580,使用滚筒径1707.6mm的滚筒试验机,在空气压力210kPa、载荷4.82kN、速度80km/h的条件下测定了滚动阻力。评价结果用将以往例1的测定值的倒数设为100的指数示出。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滚动阻力越低。
[0047] 干路操纵稳定性能
[0048] 将各试验轮胎组装于轮辋尺寸15×6J的轮,并使空气压力为210kPa而安装于排气量1.5L的试验车辆,在包括干燥路面的试验场地,进行了由试车员进行的感官评价。评价结果用将以往例1设为100的指数示出。该指数值越大则意味着干路操纵稳定性越优异。此外,若该指数值为“95”以上,则意味着可维持以往等级地获得充分的干路操纵稳定性。
[0049] [表1]
[0050]
[0051] [表2]
[0052]
[0053] [表3]
[0054]
[0055] 从表1~3可知,实施例1~37均相对于以往例1一边维持了干路操纵稳定性能一边减少了轮胎重量及滚动阻力。尤其是,将橡胶厚度、外周长度及橡胶硬度中的2个以上的参数设定于优选范围的实施例10~30,一边减少了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一边使干路操纵稳定性能比以往例1提高。
[0056] 另一方面,比较例1虽然具有部分结合橡胶层,但由于因内侧结合橡胶层与外侧结合橡胶层相同,所以干路操纵稳定性能比以往例1下降。比较例2~3由于外侧结合橡胶层相对于内侧结合橡胶层过厚,所以没能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比较例4由于外侧结合橡胶层相对于内侧结合橡胶层不充分长,所以没能维持干路操纵稳定性能。比较例5由于外侧结合橡胶层相对于内侧结合橡胶层过长而到达胎圈部附近,所以没能减少轮胎重量以及滚动阻力。比较例6由于外侧结合橡胶层相对于内侧结合橡胶层不充分地高硬度,所以没能维持干路操纵稳定性能。比较例7由于外侧结合橡胶层相对于内侧结合橡胶层显著高硬度,所以没能减少滚动阻力,滚动阻力与以往例1相同程度。
[0057] 附图标记说明
[0058] 1 胎面部
[0059] 2 胎侧部
[0060] 3 胎圈部
[0061] 4 胎体层
[0062] 5 胎圈芯
[0063] 6 胎圈填胶
[0064] 7 带束层
[0065] 8 带束加强层
[0066] 9 内衬层
[0067] 10 部分结合橡胶层
[0068] 11 内侧结合橡胶层
[0069] 12 外侧结合橡胶层
[0070] CL 轮胎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