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44872.5

文献号 : CN10784858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立石健二

申请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摘要 :

所提供的是使得燃料消耗低且乘坐舒适性优异的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该弹性履带(1)装配有:主体(2);多个芯骨(3),其均具有一对翼部(3a)并沿周向埋设;滚动面(2a1),其形成在主体(2)的内周面;凹部(2b),其形成在主体(2)的内周面,凹部(2b)从滚动面(2a1)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以及多个凸块(4a),其形成在主体(2)的外周面,各凸块(4a)均沿宽度方向(W)从一端(4a1)向另一端延伸。该一端(4a1)位于芯骨(3)之间并与滚动面(2a1)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另一端与埋设有芯骨(3)的翼部(3a)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重叠。弹性履带装置包括弹性履带(1)、链轮(20)和滚轮(30)。

权利要求 :

1.一种弹性履带,其包括:

具有弹性的无端带状的主体;

多个芯骨,其分别具有一对翼部并以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埋设,所述翼部分别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滚轮滚动面,其以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

凹部,其以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翼部之间朝向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以及多个凸块,其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所述凸块分别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芯骨之间、从与所述滚轮滚动面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一端朝向与埋设有所述芯骨的所述翼部的部分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另一端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的履带宽度方向中心形成有接合部,

以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隔着所述接合部成对地配置复合凸块,所述接合部的一侧的所述复合凸块的内侧端部和所述接合部的另一侧的所述复合凸块的内侧端部以在履带宽度方向上与所述接合部成一列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履带包括形成于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凸块之间且连接所述凸块的连接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被设置成在与所述凹部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由所述连接凸块和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凸块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块被设置成在与所述滚轮滚动面和所述芯骨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由所述连接凸块和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凸块形成。

5.一种弹性履带装置,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性履带;和

供所述弹性履带卷绕的驱动轮、从动轮和滚轮。

说明书 :

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传统弹性履带已知的弹性履带通过以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在无端带状橡胶履带主体的内周面配置沿橡胶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的凹陷部,由此允许橡胶履带主体容易屈曲、允许行进期间的功率损耗降低并允许改善燃料效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3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 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弹性履带仅在橡胶履带主体的外周面的、与埋设有芯骨的翼部的部分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形成有凸块,由此确保了凹陷部的厚度,这能够进一步改善燃料效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橡胶履带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芯骨的翼部之间的弹性是柔软的(因为埋设有芯骨的部分与位于埋设有芯骨的部分之间的空间的弹性差增大),所以行进期间的振动会增大,这有时会导致乘坐舒适性的劣化。
[0008] 本发明旨在提供能够实现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的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 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包括:具有弹性的无端带状的主体;多个芯骨,其分别具有一对翼部并以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埋设,所述翼部分别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滚轮滚动面,其以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凹部,其以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翼部之间朝向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以及多个凸块,其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所述凸块分别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芯骨之间、从与所述滚轮滚动面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一端朝向与埋设有所述芯骨的所述翼部的部分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另一端在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0011] 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能够实现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
[0012] 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可以包括所述弹性履带包括形成于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凸块之间且连接所述凸块的连接凸块。
[0013] 在这种情况下,增大了各凸块的体积,这能够改善凸块的耐久性。
[0014] 在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中,所述连接凸块可以被设置成在与所述凹部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由所述连接凸块和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凸块形成。
[0015]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
[0016] 在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中,所述连接凸块可以被设置成在与所述滚轮滚动面和所述芯骨在所述主体的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由所述连接凸块和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凸块形成。
[0017]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改善凸块的耐久性,同时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
[0018] 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装置包括:根据前述方面中任一项的弹性履带;和供所述弹性履带卷绕的驱动轮、从动轮和滚轮。
[0019] 根据本发明的弹性履带装置能够实现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
[0020] 发明的效果
[0021]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实现了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的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的外周面侧示出该弹性履带的局部截面的局部立体图;
[0023] 图2是从图1的弹性履带的内周面侧示出该弹性履带的局部截面以及假想示出的链轮和惰轮的局部立体图;
[0024] 图3是示出图1的弹性履带的外周面的平面图;
[0025] 图4是示出图1的弹性履带的内周面的平面图;
[0026] 图5是图3的X-X截面图;
[0027] 图6是图3的Y-Y截面图;以及
[0028] 图7是示出图1的弹性履带的在图4的Z-Z截面中的部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通过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
[0030] 在附图中,附图标记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弹性履带1包括具有弹性的无端带状履带主体(主体)2。履带主体2是被形成为带状的环状构件,其中以附图标记W的方向作为履带宽度方向,以附图标记L的方向作为履带周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履带主体2由橡胶材料形成。在以下说明中,附图标记W是与弹性履带1的宽度方向同义的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以下还称为“履带宽度方向”)。另外,附图标记L是与弹性履带1的周向同义的履带主体2的周向(以下还称为“履带周向”)。此外,图5等中示出的附图标记D是与弹性履带1的厚度方向同义的履带主体2的厚度方向(以下还称为“履带厚度方向”)。
[0031] 另外,弹性履带1包括如图3和图4中的虚线所示的多个芯骨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中的虚线所示,多个芯骨3以在履带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埋设在履带主体2中。另外,如图5所示,各芯骨3均具有隔着中心部3a从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内侧(以下还简称为“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以下还简称为“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一对翼部3b,其中中心部3a是芯骨3的位于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中心(以下还简称为“宽度方向中心”)的中心部。此外,一对突起部3c以在宽度方向上的彼此间隔开的方式配置在芯骨3的中心部3a。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芯骨3的翼部3b的下侧(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侧)配置有主帘线层11。主帘线层11通过例如将沿周向行进穿过履带主体2的多根钢帘线以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配置而成。
[0032] 具体地,如图4所示,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形成有沿履带周向延伸且绕着履带主体2的滚轮滚动面2a。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滚轮滚动面2a以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心侧。如图2和图4至图7所示,滚轮滚动面2a分别形成平坦面。
[0033] 如图4所示,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以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形成有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的翼部3b之间、从滚轮滚动面2a朝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凹部2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履带主体2的周向视图中,凹部2b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埋设有芯骨3的翼部3b的部分2c(以下还称为“芯骨翼部埋设部分”)之间。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凹部2b分别具有该凹部2b的沿履带周向延伸的长度(凹部2b的履带周向宽度)朝向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端缘2e增大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各凹部2b的底面2b1均沿履带厚度方向以越朝向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端缘2e去越接近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的方式倾斜。
[0034]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在履带宽度方向中心以在履带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形成有稍后说明的多个接合部2d。接合部2d被形成为分别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履带宽度方向上成一列。即,接合部2d在履带周向上形成在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一致的位置。
[0035] 如图1所示,弹性履带1包括多个复合凸块4。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凸块4由橡胶材料形成。复合凸块4可以例如分别通过对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进行硫化粘接形成或可以与履带主体2一体地形成。复合凸块4分别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凸块4以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隔着相应的接合部2d成对地配置。另外,以在履带周向上间隔开的方式隔着相应的接合部2d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配置有多对这样的复合凸块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复合凸块4之间,多对复合凸块4形成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间隙C1。
[003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复合凸块4均具有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一对凸块4a。一对凸块4a以在履带周向上间隔开的方式配置。在图3中,用双点划线示出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滚轮滚动面2a的宽度方向最外缘2a1。各凸块4a均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并均具有:内侧端部(一端部)4a1,其与滚轮滚动面2a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和外侧端部(另一端部)4a2,其与芯骨翼部埋设部分2c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图3所示的平面图中,凸块4a具有以越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去越在履带周向上错开的方式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形状。由此,各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和外侧端部4a2均配置于在履带周向上错开的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复合凸块4均具有形成于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4a之间且连接这些凸块4a的连接凸块4b。
[0037] 如图4所示的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芯骨翼部埋设部分2c与在图3中用虚线示出的芯骨3的翼部3b所在的部分对应,在图3中用虚线示出的芯骨3的翼部3b之间的空间与如图4所示的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对应。
[0038]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包括连接凸块4b,用于在与凹部2b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分别由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凸块4a和连接这两个凸块4a的一个连接凸块4b形成的缺口部C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缺口部C2以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方式形成于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之间。此外,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包括复合凸块4,用于在与滚轮滚动面2a和芯骨3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分别由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凸块4a和一个连接凸块4b形成的开放部C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开放部C3以朝向履带宽度方向中心侧开放的方式形成于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的上方。
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复合凸块4的成对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之间的开放部C3构成间隙,该间隙在履带周向上分别比形成在复合凸块4的内侧端部4a1之间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形成在同一位置的间隙C1窄,但是该间隙还可以是比该间隙C1宽的间隙。
[0039]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复合凸块4成对地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两侧、相对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接合部2d配置于彼此在履带周向上错开的位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右侧的复合凸块4的位于履带周向一侧的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和左侧的复合凸块4的位于履带周向另一侧的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以在履带宽度方向W上与履带主体2的各接合部2d成一列的方式配置。
[0040] 如图6所示,形成在凸块4a的外侧端部4a2之间的间隙C1和缺口部C2分别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凹部2b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从而局部地减小了履带厚度。由此,间隙C1和缺口部C2分别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协作,以允许弹性履带1容易屈曲成足够的程度。另外,如图6所示,各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内侧端部4a1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均与滚轮滚动面2a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由此,如图6所示,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分别支撑滚轮滚动面2a。
[004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以前述弹性履带1作为构成要素的弹性履带装置10的基本构造。弹性履带装置10包括前述弹性履带1、驱动轮、从动轮和滚轮,弹性履带1卷绕在驱动轮、从动轮和滚轮上。
[0042] 在图2中,附图标记20是构成弹性履带装置10的链轮或惰轮。在本实施方式中,链轮20构成驱动轮,惰轮20构成从动轮。如图2所示,链轮20具有与接合部2d接合以驱动弹性履带1的齿21,从动轮20由被链轮20驱动的弹性履带1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合部2d由在履带厚度方向上贯穿的通孔形成,但是接合部2d还可以是在履带厚度方向上不贯穿的凹陷部。
[0043] 附图标记30是构成弹性履带装置10的滚轮。在弹性履带1中,滚轮30在形成于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滚轮滚动面2a上滚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滚轮30具有经由轴32连接的两个滚轮31。
[0044]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中,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形成有多个凹部2b,凹部2b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的翼部3b之间、从滚轮滚动面2a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凹部2b分别以在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形成在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不存在芯骨3的部分中。此外,在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凸块4a,凸块4a在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之间、从与滚轮滚动面2a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内侧端部4a1朝向外侧端部4a2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外侧端部4a2与埋设有芯骨3的翼部3b的部分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
[0045] 即,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中,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之间,换言之,在沿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不存在芯骨3的部分中,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内侧,而形成于在周向上相邻的凸块4a的外侧端部4a2之间、即形成于在周向上相邻的复合凸块4之间的间隙C1中的一些间隙C1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由连接凸块4b形成的缺口部C2)。
[0046] 在这种情况下,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通过将由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的凸块4a成形的间隙C1和缺口部C2配置在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允许履带主体2(弹性履带1)在弹性履带1被驱动时容易屈曲,因而能够减少行进期间的能量损失,并且能够改善燃料效率。另外,在履带宽度方向内侧,通过将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配置在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允许履带主体1容易屈曲,并且使弹性在位于在周向上相邻的芯骨3之间的位置处变硬(在配置有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的部分中,各芯骨翼部埋设部分2c与位于芯骨翼部埋设部分2c间的空间之间的弹力差减小)。由此,抑制了行进期间的振动,这改善了乘坐舒适性。
[0047]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能够实现弹性履带1的抗屈曲性降低和振动抑制两者,因而能够实现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
[0048]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归因于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4a之间形成有连接该凸块4a的连接凸块4b,与使用单个凸块4a的情况相比,增大了各凸块的体积,因而能够改善凸块的耐久性。
[0049] 特别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包括连接凸块4b,用于在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由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4a和连接凸块4b形成的缺口部C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形成于在周向上相邻的复合凸块4的缺口部C2作为形成于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4a之间的间隙C1而存在,并且缺口部C2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所以改善了作为整个复合凸块4的刚性的凸块4a的刚性,并且允许履带主体2(弹性履带1)容易屈曲。由此,能够改善凸块的耐久性,同时能够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
[005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包括连接凸块4b,用于在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滚轮滚动面2a和芯骨3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处形成由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凸块4a和连接凸块4b形成的开放部C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埋设有芯骨3的部分与不存在芯骨3的部分之间的弹力差,因而能够改善凸块的耐久性,同时能够改善乘坐舒适性。
[005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装置10能够实现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
[0052] 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提供实现了低的燃料消耗和优异的乘坐舒适性两者的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
[0053] 弹性履带1在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侧包括多个凸块,凸块从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隆起,并且凸块分别围绕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与芯骨3重叠的预定区域R。这里,“围绕”不仅包含区域R被围绕整周的情况,而且还包含区域R的仅一侧开放的情况。具体的示例包括区域R被围绕半周以上的情况,更具体地,包括区域R被围绕2/3周以上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凸块包括:作为接地凸块的复合凸块(凸块)4,其配置在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侧,并且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配置在芯骨3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两侧;和中央凸块(凸块)5,其与芯骨3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心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
[0054]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凸块5由橡胶形成。中央凸块5可以例如分别通过对履带主体2的外周面进行硫化粘接而成或可以与履带主体2一体地形成。
[0055]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芯骨3的在图3中用虚线示出的翼部3b配置在与芯骨翼部埋设部分2c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位置,在履带周向上位于芯骨3的在图3中用虚线示出的翼部3b之间的空间配置在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内周面的凹部2b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位置。
[005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凸块4a中,凸块4a的包含内侧端部4a1的部分是比连接凸块4b靠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侧的部分,凸块4a的包含外侧端部4a2的部分是比连接凸块4b靠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的部分。由此,如图3所示,复合凸块4分别在如下位置形成具有由一个连接凸块4b和两个凸块4a的包含内侧端部4a1的部分划分而成的开放部C3的区域R:该位置为与一个滚轮滚动面2a和一个芯骨3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位置。另外,复合凸块4分别在如下位置形成由连接凸块4b和两个凸块4a的包含外侧端部4a2的部分划分而成的缺口部C2: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该位置为与在履带周向上位于两个芯骨3之间的空间在履带周向上重叠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连接凸块4b和每两个凸块4a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隆起相同的高度,使得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形成同一平面。
[0057] 注意,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复合凸块4的各对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之间的开放部C3均形成为间隙,该间隙在履带周向上分别比在履带周向上形成在复合凸块4之间、在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在同一位置的间隙C1窄,但是该间隙还可以比该间隙C1宽。
[0058] 接下来,说明中央凸块5。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凸块5与芯骨3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并且均连接复合凸块4中的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每两个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由两个凸块4a的包含内侧端部4a1的部分、连接凸块4b和中央凸块5围绕而成区域(预定区域)R分别形成在与芯骨3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位置。
[0059]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5所示,当将各区域R的在履带厚度方向上最接近各芯骨3的部分定义为区域R的底面6时,各中央凸块5隆起到如下位置:该位置位于比区域R的底面6靠各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的那侧,并且与该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一致或比该接地面4f接近芯骨3。各中央凸块5的最大隆起面5a形成在该位置。另外,各中央凸块5均具有与最大隆起面5a连续且越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去越接近各芯骨3的开放部侧倾斜面5b。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区域R均是由各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和各中央凸块5的最大隆起面5a围绕而成的以底面6作为最深部分的区域。特别地,在高度比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低的情况下,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中央凸块5的最大隆起面5a使区域R的仅一侧开放。
[0060]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放部C3使区域R开放的方向是沿着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向,更具体地,是沿着履带宽度方向朝向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履带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各开放部C3均以朝向履带宽度方向中央侧开放的方式形成于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位于各芯骨3上方的位置。
[0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复合凸块4成对地配置在履带宽度方向两侧、相对于形成在履带主体2的接合部2d以两个接合部2d的间隔在履带周向上配置在彼此错开的位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位于图右侧的各复合凸块4的两个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中的位于履带周向一侧的内侧端部4a1和位于图左侧的各复合凸块4的两个凸块4a的内侧端部4a1中的位于履带周向另一侧的内侧端部4a1以在履带宽度方向上与履带主体2的各接合部2d成一列的方式配置。
[0062] 具体地,在履带主体2的在履带周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接合部2d之间,形成于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复合凸块4之间的间隙C1和具有开放部C3的区域R以彼此面对的方式配置在接合部2d的相反侧。
[0063] 如图5所示,形成于在履带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复合凸块4之间的间隙C1分别与中央凸块5的最大隆起部5a连续,并且分别具有越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去越接近芯骨3的槽侧倾斜面5c。如图5所示,间隙侧倾斜面5c与底面6连续。槽侧倾斜面5c可以以与开放部侧倾斜面5b相同或不同的角度倾斜。如图6所示,间隙C1的底面6与以越朝向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端缘2e去越接近芯骨3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7连续。间隙C1在履带宽度方向外侧能够改善在履带周向上的芯骨3之间的屈曲性并能够降低行进振动,同时允许压在复合凸块4之间的雪等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离开。
[0064] 此外,如图3、图6等所示,缺口部C2形成在复合凸块4的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复合凸块4的形成在成对的凸块4a的外侧端部4a2之间的缺口部C2分别由第一倾斜面8、底面6和第二倾斜面9形成,其中第一倾斜面8与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连续并以从接地面4f起越朝向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端缘2e去越接近芯骨3的方式倾斜,底面6与第一倾斜面8连续且高度与区域R的底面6相等,第二倾斜面9与底面6连续并以越朝向履带主体2的宽度方向端缘2e去越接近芯骨3的方式倾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复合凸块4的形成在成对凸块4a的外侧端部4a2之间的缺口部C2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缺口部C2构成间隙,该间隙在履带周向上分别比形成在复合凸块4的内侧端部4a1之间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位于与该间隙同一位置的开放部C3窄。
[0065]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雪或软地面等上行进时,如图3等所示,通过利用由复合凸块4和中央凸块5围绕而成的区域R将雪或软地面压硬,改善了压实性(packing performance),并且由于由复合凸块4和中央凸块5围绕而成的区域R位于与芯骨3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位置,所以能够通过芯骨3与来自车体的负载将雪或软地面压在区域R中。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能够增大利用芯骨3对雪或软地面踏实的力,由此能够改善压实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能够改善压实性,并且能够改善驱动力在雪或软地面等上的传递。
[0066]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包括使区域R在仅一个方向上开放的开放部C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开放部C3容易地移除困在区域R中的雪、泥土等,或者可选地,困在区域R中的雪、泥土等能够响应于凸块4相对于开放部C3的变形而容易移除,因而能够抑制压实性因弹性履带1的连续使用而降低。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由复合凸块4(连接凸块4b和包含内侧端部4a1的部分)和中央凸块5围绕而成的区域进行踏实,并且通过利用由复合凸块4(连接凸块4b和包含内侧端部4a1的部分)围绕而成的区域踏实,能够进一步改善压实性,并且归因于复合凸块4(特别是包含内侧端部4a1的部分)相对于形成在复合凸块4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侧的开放部C3的移动,能够移除困在区域R中的雪、泥土等。
[0067] 特别地,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中,开放部C3使区域R开放的方向是沿着履带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抑制侧滑。
[0068]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中,开放部C3使区域R开放的方向是沿着履带宽度方向朝向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侧延伸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抑制了被踏实部分朝向履带宽度方向外侧离开,所以允许被踏实的雪等朝向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离开,在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处来自车体的负载大。由此,改善了行进期间的压实性,这能够进一步改善驱动力在雪、软地面等上的传递,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侧滑。
[0069]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弹性履带1中,优选的是,围绕预定区域R的凸块中的一些凸块是与芯骨3的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重叠的中央凸块5。在本实施方式中,围绕预定区域R的凸块中的一些凸块是与芯骨3的在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3a重叠的中央凸块5。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芯骨3的中央配置中央凸块5,区域R被承受诸如来自车体的负载等的最大负载的中央凸块5围绕,因而可以进一步改善压实性。
[0070]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中,优选的是,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凸块延伸跨过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多个芯骨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各复合凸块4的两个宽度方向凸块部分4a分别延伸跨过在履带周向上相邻的多个芯骨3。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增大各复合凸块4的体积,并且通过增大凸块4的接地面4f的面积,改善了驱动力在雪、软地面等上的传递,抑制了在诸如雪路等的低摩擦道路上发生滑移,还抑制了诸如磨耗和橡胶破裂等的现象。即,能够实现凸块的耐久性和在雪、软地面等上的行进性两者。
[0071] 如图3等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包括围绕区域R的凸块和间隙C1,使得各凸块均与相应的间隙隔着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彼此面对。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改善压实性,同时能够抑制行进振动。
[0072] 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的变型例,还优选的是,弹性履带1包括凸块和区域R,使得相应的两个凸块围绕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相应的两个区域R,并且相应的两个凸块的使区域R开放的开放部C3彼此面对。具体地,两个复合凸块4隔着对称线成对地对称配置,该对称线是沿履带周向延伸穿过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的中心线。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开放部C3以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配置成一列,并且这些开放部C3朝向同一中央凸块5开放。在这种情况下,在履带宽度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两个区域R中的雪以及中央凸块5的最大隆起部5a上的雪以由围绕区域R的两个复合凸块4和中央凸块5沿履带宽度方向夹入的方式被从履带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央踏实。因此,能够进一步改善驱动力在雪、软地面等上的传递,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侧滑。
[007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区域R的在履带周向上的端缘4e1、4e2在履带周向上分别位于芯骨3的在履带周向上的端缘3e1、3e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复合凸块4位于与芯骨3确实重叠的位置,与弹性体相比,芯骨3具有较高的刚性。因此,能够用较强的力将雪踏实,并且能够进一步改善压实性。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中,还优选的是,在履带厚度方向视图中,各区域R的在履带周向上的至少一个端缘与各芯骨3的在履带周向上的至少一个端缘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当卷绕到弹性履带1的链轮或惰轮时,复合凸块4相对于芯骨3的在履带周向上的端缘3e1和3e2屈曲,因而能够容易移除困在区域R中的尘土等。因此,能够抑制压实性因弹性履带1的连续使用而降低。
[0074]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弹性履带1的另一变型例中,优选的是,凸块在所有方向上围绕区域R。作为具体的示例,通过将中央凸块5的最大隆起部5b设定在与复合凸块4的接地面4f相同的高度处,区域R可以被复合凸块4和中央凸块5在所有方向上围绕,或者可选地,通过使用形成于复合凸块4的凹部作为区域R,区域R可以仅被复合凸块4在所有方向上围绕。
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改善压实性能够改善驱动力在雪、软地面等上的传递。
[0075]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行进期间的压实性得以改善的弹性履带。
[0076]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077] 本发明能够使用在包括如下构件的弹性履带和弹性履带装置中:具有弹性的无端带状的主体;多个芯骨,其分别具有一对翼部并以在所述主体的周向上彼此间隔开的方式埋设,所述翼部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内侧朝向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滚轮滚动面,其以沿所述主体的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周面;以及多个凸块,其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
[0078] 附图标记说明
[0079] 1   弹性履带
[0080] 2   履带主体(主体)
[0081] 2a  滚轮滚动面
[0082] 2b  凹部
[0083] 2c  埋设有芯骨的翼部的部分
[0084] 2d  接合部
[0085] 3   芯骨
[0086] 3a  中央部
[0087] 3b  翼部
[0088] 4   复合凸块
[0089] 4a  凸块
[0090] 4a1 内侧端部
[0091] 4a2 外侧端部
[0092] 4b  连接凸块
[0093] 5   中央凸块
[0094] 5a  最大隆起面
[0095] 5b  开放部侧倾斜面
[0096] 5c  槽侧倾斜面
[0097] 10  弹性履带装置
[0098] 20  链轮(驱动轮)或惰轮(从动轮)
[0099] 30  滚轮
[0100] C1  间隙
[0101] C2  缺口部
[0102] C3  开放部
[0103] D   履带主体的厚度方向
[0104] L   履带主体的周向
[0105] R   区域
[0106] W   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