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1194556.9

文献号 : CN10786915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韩尚宇谢洪阳张慧华余建杰严浩陈家燊李凯仁

申请人 : 南昌航空大学

摘要 :

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预制装配柱的底面设置连接凸隼、基础连接钢体、柱侧连接筋和柱底补强板,顶部设内置连接螺栓、连接台阶、柱内连接钢筋和连接锚筋,外表面设置界面格栅层;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设柱底连接槽、补强角钢布设槽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内部设置基础内锚板、基础连接筋和后注胶孔;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与预制装配柱相接处设柱底减震层和补强角钢,在补强角钢外侧设置限位箍板;基础连接筋与柱内连接钢筋通过钢筋连接段连接,在后浇混凝土层与预制装配柱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本发明可以增强结构的连接强度、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预制装配柱(1)的底面设置连接凸隼(2)、基础连接钢体(3)、柱侧连接筋(4)和柱底补强板(5),顶部设内置连接螺栓(6)、连接台阶(7)、柱内连接钢筋(8)和连接锚筋(9),外表面设置界面格栅层(10);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上表面设置柱底连接槽(12)、补强角钢布设槽(13)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内部设置基础内锚板(15)、基础连接筋(16)和后注胶孔(17);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与预制装配柱(1)相接面上设置柱底减震层(18),在柱侧连接筋(4)的外侧设置后注胶体(19);基础连接筋(16)的底部与基础内锚板(15)连接,顶部与柱内连接钢筋(8)通过钢筋连接段(20)连接;补强角钢(21)的底部嵌入补强角钢布设槽(13)内,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通过角钢连接螺栓(22)连接,顶部通过上部连接筋(23)与预制装配柱(1)内的内置连接螺栓(6)连接,并在补强角钢(21)与预制装配柱(1)外表面的界面格栅层(10)之间设置限位连接体(24);在补强角钢(21)外侧设置1~3道限位箍板(25),在后浇混凝土层(34)顶部与预制装配柱(1)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装配柱(1)在预制厂整体预制;柱内连接钢筋(8)的顶端与柱受力钢筋(32)焊接连接,低端伸出预制装配柱(1)底面8~20倍柱内连接钢筋(8)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底减震层(18)粘贴于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上表面,采用橡胶片或橡胶板;柱底补强板(5)呈长条形,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横断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沿柱底连接槽(12)侧连续布设;柱侧连接筋(4)采用钢筋或钢管或钢柱,柱侧连接筋(4)插入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后通过后注胶孔(17)注胶形成后注胶体(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连接钢体(3)采用型钢或钢管,顶部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32)焊接连接,底部与柱底连接槽(12)的间隙内设置钢体粘结胶层(2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格栅层(10)采用钢纤维格栅或玻璃纤维格栅或碳纤维格栅;所述限位连接体(24)横断面呈矩形,其横向宽度等于补强角钢(21)到界面格栅层(10)的距离,在限位连接体(24)上设置上部连接筋穿过孔(28)和基础连接筋穿过孔(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角钢(21)横断面呈“L”形,采用一块不锈钢钢板整体轧制或两块不锈钢板垂直焊接而成,在补强角钢(21)上预设上部连接筋穿过孔(28)和角钢连接螺栓穿过孔(30);所述基础内锚板(15)与相接的基础受力钢筋(33)焊接连接;内置连接螺栓(6)采用注浆螺栓或机械螺栓,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32)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施工准备:根据结构施工需要,制备内置连接螺栓(6)、限位连接体(24)、基础连接钢体(3)、基础内锚板(15)、补强角钢(21)等构件;

2)预制装配柱(1)制备: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和柱受力钢筋(32)计算结果制备预制装配柱(1),并在装配式柱内布设柱内连接钢筋(8)、内置连接螺栓(6)、基础连接钢体(3)和柱侧连接筋(4),使柱内连接钢筋(8)、内置连接螺栓(6)、基础连接钢体(3)、柱底补强板(5)分别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32)焊接连接,沿预制装配柱(1)的外表面铺设界面格栅层(10),在顶部连接台阶(7)处设置连接锚筋(9);

3)钢筋混凝土基础(11)施工: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和基础受力钢筋(33)计算结果制备钢筋混凝土基础(11),在基础受力钢筋(33)布设时,同步设置基础内锚板(15)和基础连接筋(16),并使基础内锚板(15)与基础受力钢筋(33)焊接连接,使基础连接筋(16)与基础内锚板(15)通过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混凝土初凝前在其上表面刻槽分别形成柱底连接槽(12)、补强角钢布设槽(13)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

4)柱底减震层(18)铺设:沿基础顶面均匀铺设一层柱底减震层(18),并使柱底减震层(18)下表面与基础顶面粘贴紧密;

5)预制装配柱(1)吊装:采用起重设备将制备好的预制装配柱(1)吊装至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上表面,先在基础连接钢体(3)的伸出段表面设置钢体粘结胶层(27),再使基础连接钢体(3)和柱侧连接筋(4)分别插入柱底连接槽(12)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内,并在预制装配柱(1)与基础外侧土体(35)之间设置辅助支架(31);

6)后注胶体(19)施工:通过后注胶孔(17)向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内注胶,形成后注胶体(19),使柱侧连接筋(4)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牢固;

7)补强角钢(21)及上部连接筋(23)设置:先使补强角钢(21)的底部通过角钢连接螺栓(22)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牢固,再使基础连接筋(16)穿过基础连接筋穿过孔(29),然后使上部连接筋(23)穿过上部连接筋穿过孔(28)后插入内置连接螺栓(6)内并连接牢固;

8)限位箍板(25)设置:在补强角钢(21)的外侧沿补强角钢(21)的高度方向设置1~3道限位箍板(25),并将限位箍板(25)与相接的补强角钢(21)焊接连接;

9)后浇混凝土层(34)施工:在预制装配柱(1)及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节点的外侧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或低收缩混凝土,并使预制装配柱(1)和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表面平齐;

10)密闭条带(26)粘贴:待混凝土形成强度后,先拆除辅助支架(31),再在后浇混凝土层(34)顶部与预制装配柱(1)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26)。

说明书 :

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有效改善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受力性状和抗震性能、增强结构整体性、便于现场施工组织的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工业化得到了不断的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实现建筑产业化发展模式的一种重要结构,其经济、便捷、环保的优势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0003] 装配式建筑构件连接节点的受力情况较为复杂,已有研究表明,装配式结构的破坏与不同类型构件间的连接情况关系密切。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是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性能的重要节点,连接结构性状及其抗震性能是影响该节点性能的重要指标,甚至会对整栋建筑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0004] 已有一种混凝土柱与基础节点连接,其特征是柱与基础全现浇,这种连接方式整体稳定性比较好,但是该连接方式没有摆脱湿节点连接形式,现场施工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无法体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点。
[0005]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柱与基础节点连接,其特征是在基础中预留安放柱子的孔洞,孔洞的尺寸应比柱子断面尺寸大一些,柱子放人孔洞后,柱子周围用细石混凝土(比基础混凝土强度高)浇筑。此种连接方式操作简单,施工方便,但整体稳定性较差,抗震性能不强,同时抗冲抗剪抗拔能力较差。
[0006] 综上所述,现有的一些装配式柱与基础节点连接方法,在适宜的工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改善节点受力性状、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等方面尚存可提升之处。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抗震能力,目前亟待发明一种可有效改善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受力性状和抗震性能、增强结构整体性、便于现场施工组织的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连接结构受力性状和抗震性能、增强结构整体性、便于现场施工组织的装配式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8]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在预制装配柱的底面设置连接凸隼、基础连接钢体、柱侧连接筋和柱底补强板,顶部设内置连接螺栓、连接台阶、柱内连接钢筋和连接锚筋,外表面设置界面格栅层;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设置柱底连接槽、补强角钢布设槽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内部设置基础内锚板、基础连接筋和后注胶孔;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与预制装配柱相接面上设置柱底减震层,在柱侧连接筋的外侧设置后注胶体;基础连接筋的底部与基础内锚板连接,顶部与柱内连接钢筋通过钢筋连接段连接;补强角钢的底部嵌入补强角钢布设槽内,与钢筋混凝土基础通过角钢连接螺栓连接,顶部通过上部连接筋与预制装配柱内的内置连接螺栓连接,并在补强角钢与预制装配柱外表面的界面格栅层之间设置限位连接体;在补强角钢外侧设置1~3道限位箍板,在后浇混凝土层顶部与预制装配柱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
[0010] 所述预制装配柱在预制厂整体预制;柱内连接钢筋的顶端与柱受力钢筋焊接连接,低端伸出预制装配柱底面8~20倍柱内连接钢筋直径。
[0011] 所述柱底减震层粘贴于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采用橡胶片或橡胶板;柱底补强板呈长条形,采用不锈钢板制成。
[0012] 所述柱侧连接筋插入槽横断面呈上宽下窄的梯形,沿柱底连接槽侧连续布设;柱侧连接筋采用钢筋或钢管或钢柱,柱侧连接筋插入柱侧连接筋插入槽后通过后注胶孔注胶形成后注胶体。
[0013] 所述基础连接钢体采用型钢或钢管,顶部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焊接连接,底部与柱底连接槽的间隙内设置钢体粘结胶层。
[0014] 所述界面格栅层采用钢纤维格栅或玻璃纤维格栅或碳纤维格栅;所述限位连接体横断面呈矩形,其横向宽度等于补强角钢到界面格栅层的距离,在限位连接体上设置上部连接筋穿过孔和基础连接筋穿过孔。
[0015] 所述补强角钢横断面呈“L”形,采用一块不锈钢钢板整体轧制或两块不锈钢板垂直焊接而成,在补强角钢上预设上部连接筋穿过孔和角钢连接螺栓穿过孔;所述基础内锚板与相接的基础受力钢筋焊接连接;内置连接螺栓采用注浆螺栓或机械螺栓,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焊接连接;
[0016] 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17] 1)施工准备:根据结构施工需要,制备内置连接螺栓、限位连接体、基础连接钢体、基础内锚板、补强角钢等构件。
[0018] 2)预制装配柱制备: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和柱受力钢筋计算结果制备预制装配柱,并在装配式柱内布设柱内连接钢筋、内置连接螺栓、基础连接钢体和柱侧连接筋,使柱内连接钢筋、内置连接螺栓、基础连接钢体、柱底补强板分别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焊接连接,沿预制装配柱的外表面铺设界面格栅层,在顶部连接台阶处设置连接锚筋;
[0019] 3)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和基础受力钢筋计算结果制备钢筋混凝土基础,在基础受力钢筋布设时,同步设置基础内锚板和基础连接筋,并使基础内锚板与基础受力钢筋焊接连接,使基础连接筋与基础内锚板通过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混凝土初凝前在其上表面刻槽分别形成柱底连接槽、补强角钢布设槽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
[0020] 4)柱底减震层铺设:沿基础顶面均匀铺设一层柱底减震层,并使柱底减震层下表面与基础顶面粘贴紧密;
[0021] 5)预制装配柱吊装:采用起重设备将制备好的预制装配柱吊装至钢筋混凝土基础的上表面,先在基础连接钢体的伸出段表面设置钢体粘结胶层,再使基础连接钢体和柱侧连接筋分别插入柱底连接槽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内,并在预制装配柱与基础外侧土体之间设置辅助支架;
[0022] 6)后注胶体施工:通过后注胶孔向柱侧连接筋插入槽内注胶,形成后注胶体,使柱侧连接筋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牢固;
[0023] 7)补强角钢及上部连接筋设置:先使补强角钢的底部通过角钢连接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牢固,再使基础连接筋穿过基础连接筋穿过孔,然后使上部连接筋穿过上部连接筋穿过孔后插入内置连接螺栓内并连接牢固;
[0024] 8)限位箍板设置:在补强角钢的外侧沿补强角钢的高度方向设置1~3道限位箍板,并将限位箍板与相接的补强角钢焊接连接;
[0025] 9)后浇混凝土层施工:在预制装配柱及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节点的外侧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或低收缩混凝土,并使预制装配柱和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表面平齐;
[0026] 10)密闭条带粘贴:待混凝土形成强度后,先拆除辅助支架,再在后浇混凝土层顶部与预制装配柱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
[0027]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0028] (1)本发明在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处设置了基础连接钢体、柱侧连接筋、基础连接筋、补强角钢等补强筋体,补强筋体与柱受力钢筋或基础受力钢筋连接,可有效提升结构的整体性。
[0029] (2)本发明在预制装配柱的底面设置了柱底补强板,可起到应力扩散作用,防止预制装配柱的柱脚局部发生偏压破坏。
[0030] (3)本发明在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接缝处设置了柱底减震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0031] (4)本发明在预制装配柱外表面设置界面格栅层,同时在预制装配柱的连接台阶部位设置了连接锚筋,可增强预制装配柱与后浇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防止发生开裂破坏。
[0032] (5)本发明涉及结构现场施工介于干法与湿法之间,现场施工组织方便,施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33] 图1是本发明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断面示意图;
[0034] 图2是图1限位连接体剖面图;
[0035] 图3是本发明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施工流程图。
[0036] 图中:1-预制装配柱;2-连接凸隼;3-基础连接钢体;4-柱侧连接筋;5-柱底补强板;6-内置连接螺栓;7-连接台阶;8-柱内连接钢筋;9-连接锚筋;10-界面格栅层;11-钢筋混凝土基础;12-柱底连接槽;13-补强角钢布设槽;14-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5-基础内锚板;16-基础连接筋;17-后注胶孔;18-柱底减震层;19-后注胶体;20-钢筋连接段;21-补强角钢;22-角钢连接螺栓;23-上部连接筋;24-限位连接体;25-限位箍板;26-密闭条带;27-钢体粘结胶层;28-上部连接筋穿过孔;29-基础连接筋穿过孔;30-角钢连接螺栓穿过孔;31-辅助支架;32-柱受力钢筋;33-基础受力钢筋;34-后浇混凝土层;35-基础外侧土体。
具体实施例
[0037]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8] 预制装配柱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钢筋混凝土基础的设计及施工技术要求、现场焊接施工技术要求、后浇混凝土层施工技术要求、界面格栅层铺设施工技术要求等,本实施方式中不再赘述,重点阐述本发明涉及结构的实施方式。
[0039] 图1是本发明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断面示意图,图2是图1限位连接体剖面图,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柱(1)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结构,在预制装配柱(1)的底面设置连接凸隼(2)、基础连接钢体(3)、柱侧连接筋(4)和柱底补强板(5),顶部设内置连接螺栓(6)、连接台阶(7)、柱内连接钢筋(8)和连接锚筋(9),外表面设置界面格栅层(10);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上表面设置柱底连接槽(12)、补强角钢布设槽(13)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内部设置基础内锚板(15)、基础连接筋(16)和后注胶孔(17);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与预制装配柱(1)相接面上设置柱底减震层(18),在柱侧连接筋(4)的外侧设置后注胶体(19);基础连接筋(16)的底部与基础内锚板(15)连接,顶部与柱内连接钢筋(8)通过钢筋连接段(20)连接;补强角钢(21)的底部嵌入补强角钢布设槽(13)内,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通过角钢连接螺栓(22)连接,顶部通过上部连接筋(23)与预制装配柱(1)内的内置连接螺栓(6)连接,并在补强角钢(21)与预制装配柱(1)外表面的界面格栅层(10)之间设置限位连接体(24);在补强角钢(21)外侧设置1~3道限位箍板(25),在后浇混凝土层(34)顶部与预制装配柱(1)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26)。
[0040] 预制装配柱(1)在预制厂整体预制,横断面尺寸为5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柱内连接钢筋(8)和柱受力钢筋(32)均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钢筋。连接台阶(7)分两级,每级台阶的高度均为50mm,台阶间平台长度为150mm。
[0041] 连接凸隼(2)顶宽为200mm,底宽为100mm,高50mm,与预制装配柱(1)整体现浇而成。
[0042] 基础连接钢体(3)采用工字钢,工字钢外型尺寸 110×90×9  ,理论重量为26.05kg/m。
[0043] 柱侧连接筋(4)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钢筋,伸出连接凸隼(2)表面50mm。
[0044] 柱底补强板(5)采用厚2mm、强度等级为Q235b的不锈钢板,板宽为150mm。
[0045] 内置连接螺栓(6)采用内径为25mm、长为100mm的套筒螺母。
[0046] 连接锚筋(9)采用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筋。
[0047] 界面格栅层(10)采用双向玻璃纤维格栅,与预制装配柱粘贴连接。
[0048] 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横断面尺寸为700mm×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基础受力钢筋(33)采用直径为25mm的螺纹钢筋;钢筋混凝土基础(11)上表面的柱底连接槽(12)顶宽为220mm、底宽为120mm;柱底连接槽(12)侧壁的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的顶宽为30mm、底宽为20mm;后注胶孔(17)的孔径为10mm。后注胶体(19)通过后注胶孔(17)注胶后形成,胶体采用AB胶。
[0049] 补强角钢布设槽(13)长150mm、宽100mm、深60mm;补强角钢(21)长150mm、宽100mm、厚10mm、强度等级为Q235b。
[0050] 基础内锚板(15)长500mm、宽400mm、厚10mm、强度等级为Q235b。基础内锚板(15)及限位连接体(24)上的基础连接筋穿过孔(29)的直径均为40mm;基础连接筋(16)和钢筋连接段(20)均采用直径为32mm的螺纹钢筋。
[0051] 柱底减震层(18)采用厚2mm的橡胶片切割而成。
[0052] 角钢连接螺栓(22)和上部连接筋(23)均采用直径为20mm的不锈钢螺栓。角钢连接螺栓穿过孔(30)的直径为25mm。
[0053] 限位连接体(24)的尺寸为100mm×100mm×80mm,由厚2mm、强度等级为Q235b的不锈钢板焊接而成;
[0054] 限位连接体(24)上设置上部连接筋穿过孔(28)的孔径为30mm。
[0055] 限位箍板(25)的宽度为100mm,由厚2mm、强度等级为Q235b的不锈钢板轧制而成;
[0056] 密闭条带(26)采用防水橡胶条带,厚度为2mm。
[0057] 钢体粘结胶层(27)采用AB胶粘结而成。
[0058] 辅助支架(31)采用工字钢,工字钢外型尺寸 110×90×9 ,理论重量为26.05kg/m。
[0059] 后浇混凝土层(34)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0060] 基础外侧土体(35)为中密状态的砂性土,土体湿密度为19.8g/cm3。
[0061] 图3是本发明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施工流程图,参照图2所示,一种预制装配柱与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62] 1)施工准备:根据结构施工需要,制备内置连接螺栓(6)、限位连接体(24)、基础连接钢体(3)、基础内锚板(15)、补强角钢(21)等构件。
[0063] 2)预制装配柱(1)制备: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和柱受力钢筋(32)计算结果制备预制装配柱(1),并在装配式柱内布设柱内连接钢筋(8)、内置连接螺栓(6)、基础连接钢体(3)和柱侧连接筋(4),使柱内连接钢筋(8)、内置连接螺栓(6)、基础连接钢体(3)、柱底补强板(5)分别与相接的柱受力钢筋(32)焊接连接,沿预制装配柱(1)的外表面铺设界面格栅层(10),在顶部连接台阶(7)处设置连接锚筋(9);
[0064] 3)钢筋混凝土基础(11)施工:根据设计混凝土强度和基础受力钢筋(33)计算结果制备钢筋混凝土基础(11),在基础受力钢筋(33)布设时,同步设置基础内锚板(15)和基础连接筋(16),并使基础内锚板(15)与基础受力钢筋(33)焊接连接,使基础连接筋(16)与基础内锚板(15)通过螺栓连接;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混凝土初凝前在其上表面刻槽分别形成柱底连接槽(12)、补强角钢布设槽(13)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
[0065] 4)柱底减震层(18)铺设:沿基础顶面均匀铺设一层柱底减震层(18),并使柱底减震层(18)下表面与基础顶面粘贴紧密;
[0066] 5)预制装配柱(1)吊装:采用起重设备将制备好的预制装配柱(1)吊装至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上表面,先在基础连接钢体(3)的伸出段表面设置钢体粘结胶层(27),再使基础连接钢体(3)和柱侧连接筋(4)分别插入柱底连接槽(12)和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内,并在预制装配柱(1)与基础外侧土体(35)之间设置辅助支架(31);
[0067] 6)后注胶体(19)施工:通过后注胶孔(17)向柱侧连接筋插入槽(14)内注胶,形成后注胶体(19),使柱侧连接筋(4)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牢固;
[0068] 7)补强角钢(21)及上部连接筋(23)设置:先使补强角钢(21)的底部通过角钢连接螺栓(22)与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牢固,再使基础连接筋(16)穿过基础连接筋穿过孔(29),然后使上部连接筋(23)穿过上部连接筋穿过孔(28)后插入内置连接螺栓(6)内并连接牢固;
[0069] 8)限位箍板(25)设置:在补强角钢(21)的外侧沿补强角钢(21)的高度方向设置1~3道限位箍板(25),并将限位箍板(25)与相接的补强角钢(21)焊接连接;
[0070] 9)后浇混凝土层(34)施工:在预制装配柱(1)及钢筋混凝土基础(11)连接节点的外侧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或低收缩混凝土,并使预制装配柱(1)和钢筋混凝土基础(11)的表面平齐;
[0071] 10)密闭条带(26)粘贴:待混凝土形成强度后,先拆除辅助支架(31),再在后浇混凝土层(34)顶部与预制装配柱(1)相交处设置密闭条带(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