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盒、胶带卷、胶带卷的生产方法和具有盒的打印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710895789.5

文献号 : CN10788080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水藤义胜中岛千惠

申请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胶带盒、胶带卷、胶带卷的生产方法和具有盒的打印机。胶带盒(11)包括在外罩(11A)中绕预定轴线缠绕胶带(150;150N)的胶带卷(14),胶带(150;150N)包括:基底层(151);和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163;161),设置在基底层(151)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上,且包括粘合剂,粘合剂包括其平均粒子直径是30μm到200μm的大直径粒子和其平均粒子直径是0.2μm到20μm的小直径粒子。

权利要求 :

1.一种胶带盒,包括

在外罩中绕预定轴线缠绕胶带的胶带卷,所述胶带包括:

基底层;和

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大直径粒子和小直径粒子,所述大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是30μm到200μm,所述小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是0.2μm到20μm,其中所述大直径粒子被以5%到50%的体积比率添加到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并且其中

相对于所述大直径粒子而言,所述小直径粒子被以等于或高于5%的体积比率添加到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盒,其中被添加到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所述大直径粒子和所述小直径粒子中的每一种粒子是颜料的粒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大直径粒子是闪光颜料的粒子,并且其中所述小直径粒子是固体颜料的粒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大直径粒子是闪光颜料的粒子,并且其中所述小直径粒子是由树脂或玻璃制成的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胶带进一步包括着色层,所述着色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所述着色层被设置在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胶带进一步包括着色层,所述着色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上,并且所述着色层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胶带进一步包括:

附贴粘合剂层,所述附贴粘合剂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上;和

分离材料层,所述分离材料层被设置在所述附贴粘合剂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带盒,在所述外罩中进一步包括:绕预定轴线缠绕盖膜的盖膜卷,所述盖膜被构造为被粘结到所述胶带的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和绕预定轴线缠绕墨色带的墨色带卷,所述墨色带被构造为将墨热转印到所述盖膜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所述盖膜被从所述盖膜卷馈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胶带进一步包括分离材料层,所述分离材料层被设置在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胶带进一步包括墨图像接收层,所述墨图像接收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上,所述墨图像接收层被构造为在所述墨图像接收层上被热转印有墨,并且所述墨图像接收层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胶带盒,在所述外罩中进一步包括绕预定轴线缠绕墨色带的墨色带卷,所述墨色带被构造为将所述墨热转印到所述胶带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带盒,其中所述小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大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的1/5。

14.一种包括盒的打印机,包括:胶带盒;和

打印机,在所述打印机中,所述胶带盒被附接在预定位置处;

所述胶带盒包括在外罩中绕预定轴线缠绕胶带的胶带卷,所述胶带包括:

基底层;和

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大直径粒子和小直径粒子,所述大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是30μm到200μm,所述小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是0.2μm到20μm,其中所述大直径粒子被以5%到50%的体积比率添加到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并且其中

相对于所述大直径粒子而言,所述小直径粒子被以等于或高于5%的体积比率添加到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所述打印机包括:

馈送器,所述馈送器被构造为馈送从在所述预定位置处附接的所述胶带盒的所述胶带卷馈送出的所述胶带;和

打印头,所述打印头被构造为打印到由所述馈送器馈送的所述胶带上或者打印到盖膜上,所述盖膜被构造为被粘结到所述胶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包括盒的打印机,其中所述胶带盒的所述胶带进一步包括:附贴粘合剂层,所述附贴粘合剂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上;和

分离材料层,所述分离材料层被设置在所述附贴粘合剂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括盒的打印机,其中所述胶带盒在所述外罩中进一步包括:绕预定轴线缠绕盖膜的盖膜卷,所述盖膜被构造为被粘结到所述胶带的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和绕预定轴线缠绕墨色带的墨色带卷,所述墨色带被构造为将墨热转印到所述盖膜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所述盖膜被从所述盖膜卷馈送出。

说明书 :

胶带盒、胶带卷、胶带卷的生产方法和具有盒的打印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括其中缠绕有胶带的胶带卷的胶带盒、该胶带卷、该胶带卷的生产方法和包括盒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0002] 包括其中缠绕有胶带的胶带卷的胶带盒是已知的(见例如JPA2013‑82789)。在该现有技术中,胶带具有层结构,该层结构包括:两个粘合剂层(作为粘结粘合剂层的第一粘
合剂层和作为附贴粘合剂层的第二粘合剂层),在所述两个粘合剂层之间夹着基底膜;和分
离材料层(分离片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4] 对于层结构胶带,能够考虑将粒子添加到层结构胶带,以获取期望的效果(诸如,例如将颜料添加到层结构胶带,以获取层结构胶带的外观的期望色调)。然而当用于添加粒
子的一层被新设置在层结构胶带中时,作为层数的增加的结果,总体胶带的厚度被增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胶带盒、在该胶带盒中使用的胶带卷和该胶带卷的生产方法,即使当用于获取期望效果的粒子被添加到带时,仍然能够抑制总体带的厚度。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带盒,所述胶带盒包括在外罩中绕预定轴线缠绕胶带的胶带卷,所述胶带包括:基底层;和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所述包括粒子
的粘合剂层被设置在所述基底层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
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包括大直径粒子和小直径粒子,所述大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
是30μm到200μm,所述小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是0.2μm到20μm。
[0007] 在该申请的发明中,在包括作为粘合剂层和基底层的两层的层结构中,粒子(大直径粒子和小直径粒子)被添加到粘合剂层(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作为结果,与除了所述两
层之外还设置一层作为使用粒子的层的手段相比较,能够减小总体胶带的厚度。作为结果,
即使在盒中的有限空间中,仍然能够增加能够在胶带卷中缠绕的带的长度。
[0008] 例如,当通过对胶带的粘合剂层添加粒子诸如颜料等而生产胶带时,在涂布有粘合剂的层中包括的溶剂(用于稀释)可能即使在此后执行的干燥步骤仍然未充分地挥发,并
且可能残留在粘合剂层中。因为当溶剂残留在粘合剂层中时不利影响作用于粘合剂层的粘
合性能,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点,涂布速度需要被减小,或者干燥条件需要被增强,从而导致
成本的增加。当使用特别大的粒子(例如,具有等于或大于3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粒子)时,
这些大粒子形成彼此接触,或者在其间的每一个距离被减小,并且作为结果,粒子趋向于阻
挡用于粘合剂层中的溶剂的挥发路径,从而导致以上趋势显著。
[0009] 在该申请的发明中,除了添加具有等于或大于3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大直径粒子之外,具有等于或小于20μm的平均直径的小直径粒子被进一步与大直径粒子一起添加到包
括粒子的粘合剂层。作为结果,在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中(当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在被干燥
之前具有可流动性时),小直径粒子分布以进入在大直径粒子之间的空间。作为结果,能够
引起大直径粒子在某个程度上(例如,以等于或大于2μm的距离)彼此远离,并且大直径粒子
形成彼此接触或者彼此粘着的可能性能够被降低。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用于溶剂的挥发路
径,并且能够提高溶剂的挥发性。作为结果,能够避免生产成本的任何增加。
[0010] 本发明的优点
[0011]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用于获取期望效果的粒子被添加到带时,仍然能够抑制总体带的厚度。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示出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前侧上的外观的透视图,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双面胶带盒被附接到该打印标签生产设备。
[0013] 图2是示出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0014] 图3是示出打印接收带和双面胶带中的每一个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15] 图4A是示出打印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16] 图4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17] 图5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双面胶带的层结构和将使用双面胶带的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18] 图6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19] 图7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20] 图8是示出在使用非层积型(non‑laminate type)的带盒的变型实例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0021] 图9A是示出胶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22] 图9B是示出打印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23] 图9C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24] 图9D是示出不带其图像接收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25] 图10是示出用于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26] 图11A是示出将透明膜层和着色层彼此替换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27] 图11B是示出将透明膜层和着色层彼此替换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28] 图11C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29] 图11D是示出不带其图像接收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30] 图12是示出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双面胶带盒被附接到该打印标签生产设备。
[0031] 图13是示出双面胶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32] 图14A是示出打印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33] 图14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4] 图15A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中的双面胶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35] 图15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36] 图16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37] 图17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38] 图18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39] 图19是示出在设置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不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再一个组合的变型实例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0040] 图20是示出双面胶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41] 图21A是示出打印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42] 图21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3] 图22A是示出在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中的双面胶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44] 图22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45] 图23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46] 图24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47] 图25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48] 图26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49] 图27是示出在使用非层积型的盒的变型实例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0050] 图28A是示出胶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51] 图28B是示出打印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52] 图28C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53] 图28D是示出不带其图像接收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54] 图29是示出用于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55] 图30是示出用于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56] 图31A是示出将透明膜层和着色层彼此替换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57] 图31B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58] 图31C是示出不带其图像接收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59] 图32是示出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双面胶带盒被附接到该打印标签生产设备。
[0060] 图33是示出双面胶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61] 图34A是示出打印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62] 图34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63] 图35A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中的双面胶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64] 图35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65] 图36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66] 图37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67] 图38是示出在设置再一个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变型实例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0068] 图39是示出双面胶带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0069] 图40A是示出打印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70] 图40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71] 图41A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中的双面胶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72] 图41B是示出将打印带附贴到粘附体的状态的说明图。
[0073] 图42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74] 图43是示出用于双面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75] 图44是示出在使用非层积型的盒的变型实例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0076] 图45A是示出胶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77] 图45B是示出打印带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78] 图45C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79] 图45D是示出不带其图像接收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80] 图46是示出用于胶带的生产步骤的视图。
[0081] 图47A是示出将透明膜层和着色层彼此替换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82] 图47B是示出不带其着色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0083] 图47C是示出不带其图像接收层的变型实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4] 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当在以下说明中将“上”、“下”、“前”、“后”和“宽度”用于打印标签生产设备1时,这些对应于由在附图诸如图1中适当地示出的箭头示意的
方向。
[0085] <第一实施例>
[0086] 将参考图1‑图11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0087] <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总体结构>
[0088] 图1和图2示出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一个实例,该实施例的胶带盒被附接到该打印标签生产设备。在图1和图2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1是由用户的手保持的手持电子装置。打
印标签生产设备1包括设备主体2和盖3,将该盖3附接到该设备主体2的后部面/从设备主体
2的后部面拆卸。
[0089] 设备主体2包括薄外罩2A,该薄外罩2A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伸长的扁平且基本长方体形状。在外罩2A的前面的上部中设置用于显示打印数据、设定屏幕等的液晶显示器部4,
并且在液晶显示器部4的下侧上设置用于操作标签生产设备1的键盘部5。在该键盘部5中,
布置一组键,所述一组键包括用于字符、符号、数字等的字符键和各种类型的功能键。在外
罩2A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图1中的左侧、图2中的右侧)上的侧壁部2a的上部中,设置用
于切断带有印记的标签带的切割操作杆6。
[0090] <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标签生产机构>
[0091] 如在图2中所示,设备主体2包括标签生产部10和电池存储部30。由容纳部8将该标签生产部10和该电池存储部30彼此分隔,该容纳部8中容纳有未示出的控制电路板、马达
等。电池存储部30包括具有矩形形状的一个凹部32,并且在该凹部32的底部34中沿着其宽
度方向设置多个凹部36,每一个凹部36在上下方向上是浅的。在电池存储部30中,未示出的
多个干电池被存储在两个高度处,每一个高度用于相同数目的干电池。
[0092] 标签生产部10包括:凹进的盒保持器12,该盒保持器12被设置成占据设备主体2的基本上半部的大部分,并且盒保持器12用于将胶带盒11(在下文中,适当地简称为“盒11”)
附接到盒保持器12/从盒保持器12拆卸;和打印·馈送机构13,该打印·馈送机构13被设置
在包括盒保持器1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区域中。
[0093] 盒11是在该实施例中被称为所谓的“层积型盒”的盒,并且如在图2中所示,在外罩11A的内部,盒11包括胶带卷14、打印接收带卷15、墨色带卷16、墨色带卷取辊17和输送辊
18。胶带卷14包括绕卷轴50缠绕的双面胶带150。如在图2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
向上的中心侧(对应于后述的图3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50朝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
于后述的图3中所示的下侧),双面胶带150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粘合剂层163、着色层180、
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后述的闪光颜料和粒子被添加到该粘合剂层163。
如在图2中所示,打印接收带卷15包括例如绕卷轴60缠绕的透明或半透明打印接收带110。
[0094] 打印·馈送机构13包括:胶带卷14的支撑轴19;打印接收带卷15的支撑轴20;墨色带卷16的支撑轴21;墨色带卷取辊17的驱动轴22;热头23;压印辊24;输送辊18的驱动轴25;
挤压辊26等。压印辊24被与挤压辊26一起附接到卷保持器27,并且基于该卷保持器27的摇
动,能够将辊24和26的位置在它们的与热头23及输送辊18接触的打印·馈送位置(图2中所
示的位置)和它们的远离热头23及输送辊18的等待位置(未示出)之间切换。
[0095] 当生产打印标签时,压印辊24和挤压辊26的位置被切换到它们的打印·馈送位置。通过在设备主体2侧上的未示出的驱动轴的驱动,使位置被切换到打印·馈送位置的压
印辊24旋转,并且压印辊24将从打印接收带卷15馈送出的打印接收带110和从墨色带卷16
馈送出的未示出的墨色带挤压到热头23。作为结果,由于通过墨从热头23接收热,墨色带的
墨被转印到打印接收带110上。作为结果,在打印接收带110上形成期望的印记R(见后述的
图3等),并且压印辊24朝向输送辊18输送其印记形成结束的打印接收带110和墨色带。其打
印结束的墨色带此后被从打印接收带110分离,以由墨色带卷取辊17卷取。
[0096] 另一方面,使它的位置切换到打印·馈送位置的挤压辊26将压印辊24输送的在完成它的打印之后的打印接收带110和从胶带卷14馈送出的双面胶带150挤压到通过驱动轴
25的驱动而旋转的输送辊18。作为结果,如在图2中的放大图(还见后述的图3和图4)中所
示,输送辊18通过将形成有印记R的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彼此粘结而形成打印带
100,从而将打印带100朝向被设置在设备主体2的上端上的标签排放出口29馈送。在将打印
带100从标签排放出口29排放的期望的时间点,用户手动地操作切割操作杆6,并且作为结
果,被布置在标签排放出口29的附近的切割器28操作以切断打印带100。作为结果,形成具
有期望长度的打印带100(即,打印标签)。
[0097] 图3是示出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098] 如在图3中所示,双面胶带150包括:膜层151;与该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180;与着色层180的如所示的上侧(在
该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且具有20μm到200μm的厚度的粘合剂层
163;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粘合
剂层170;以及与粘合剂层170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
接触地设置的分离材料层152。
[0099] 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以上,作为具有30μm到20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大直径粒子的闪光颜料被以作为5%到50%的体积比率(该体积比率是相对于总体层的比率,并且这
将在下文中同样适用于所有的实施例和所有的变型实例)添加到构成粘合剂层163的粘合
剂。具有0.2μm到2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适当的小直径粒子被进一步以等于或高于5%的相
对于大直径粒子的体积比率添加到粘合剂层163的粘合剂。小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例
如等于或小于大直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的1/5。
[0100] 能够使用例如以下手段计算体积比率。其体积和重量被测量的含闪光颜料的粘合剂被溶解在溶剂中,以使用离心分离来分离闪光颜料。作为结果,确定闪光颜料的重量,并
且通过测量闪光颜料粒子的绝对比重,确定闪光颜料的体积。通过从含闪光颜料的粘合剂
的体积减去闪光颜料的体积,能够确定粘合剂的体积。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
观察横截面,能够确定存在于粘合剂层的横截面中的颜料的面积和比率,并且通过连续地
增加所观察的横截面而执行体积换算,能够确定体积比率(在下文中这将同样适用于后述
的该实施例的变型实例、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型实例)。使用已知的激光衍射散射方法,能够
测量平均粒子直径。使用例如由堀场制作所(Horiba Ltd.)制造的LA‑960,能够测量平均粒
子直径(在下文中这将同样适用于后述的变型实例和其它实施例)。粘合剂层163的粘合力
等于或高于3[N]/10[mm]。根据JIS‑Z0237测量该粘合力(粘着力)。简单地描述,用于测量的
面被附贴到SUS304不锈钢板,并且在一定时间段逝去之后,使用拉伸试验机以300mm/min的
速度将面和板彼此以180°的角度剥离,以执行测量(在下文中这将同样适用于后述的变型
实例和其它实施例)。
[0101] 另一方面,打印接收带110在与双面胶带150面对的那一侧(那一侧是如所示的下侧,并且那一侧在该实施例中是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表面上如上形成有印记R。
打印接收带110通过粘合剂层163被粘结到双面胶带150。作为结果,印记R在双面胶带150和
粘合剂层163之间与粘合剂层163接触。
[0102] 图4A示出通过将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的层构造,并且图4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170附贴
到粘附体M的状态。作为粘结的结果,如在图4A中所示,从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实施例中在厚
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打
印带100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打印接收带110、粘合剂层163(闪光颜料和小直径粒子被添加
到粘合剂层163)、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
[0103] 如在图5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粘合剂层163和膜层151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粘合剂层163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
述一侧)接触地设置。
[0104] 通过例如在基底上涂布分离剂,形成分离材料层152。纸张、PET膜、OPP膜、聚乙烯膜等每一种均能用作该基底。硅树脂、聚乙烯树脂等每一种均能用作该分离剂。
[0105] 粘合剂诸如聚氨酯树脂基、硅树脂基、乙烯树脂基、聚酯树脂基、合成橡胶基、天然橡胶基和丙烯酸树脂基粘合剂等每一种均能用作粘合剂层163和粘合剂层170的粘合剂。
[0106] 通过在芯材的表面(诸如锂云母、玻璃、氧化铝、金属等的表面)上涂布色材(诸如氧化钛、氧化铁等)或作为色材的固体颜料而形成的闪光颜料能够用作将被添加到粘合剂
层163的闪光颜料。也可以根据闪光颜料的色调使用不在芯材上涂布任何色材的使用芯材
的反射光的干涉产生颜色的闪光颜料。“闪光颜料”是颜料的通用名称,每一种颜料都具有
如上闪光性质,并且例如珠光颜料、金属颜料等是已知的。
[0107] 在该情况下,无机颜料(诸如氧化物)和有机颜料(诸如纺织印花颜料)每一种均能用作固体颜料。例如,以下每一种均能用作无机颜料:氧化物诸如二氧化钛或锌华;氢氧化
物诸如水化氧化铝或氧化铁黄;硫化物诸如硫化锌或锌钡白;氧化铬诸如铬黄或钼橙;硅酸
盐诸如白碳或粘土;硫酸盐诸如沉淀硫酸钡或重晶石粉;碳酸盐诸如碳酸钙或铅白;以及另
外地,氰亚铁酸盐(普鲁士蓝)、碳(炭黑)等。例如,以下每一种均能用作有机颜料:纺织印花
颜料,包括碱性染料诸如若丹明色淀或甲基紫色淀、酸性染料诸如喹啉黄色淀、还原染料诸
如孔雀绿、媒染染料诸如茜素色淀;偶氮染料,包括可溶性偶氮诸如胭脂红6B、不可溶性偶
氮诸如双偶氮黄、缩合偶氮诸如chromophthal黄3G(chromophthal yellow 3G)、偶氮络盐
诸如镍偶氮黄、苯并咪唑酮偶氮诸如永久橙HL;酞菁颜料诸如酞菁蓝;缩合多环染料诸如二
氢异吲哚黄;硝基颜料诸如萘酚黄S;亚硝基颜料诸如翠绿B(pigronto green B);昼夜荧光
颜料诸如路玛近黄(Lumogen yellow);以及另外地,碱性蓝等。
[0108] 分离材料层152的材料质量以及在分离剂、粘合剂、闪光颜料和固体颜料中使用的材料·成分也能够共同地用在后述的变型实例和其它实施例中。
[0109] 将参考图6‑图7描述用于双面胶带150的生产步骤。
[0110] 如在图6中所示,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着色层180的膜层151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该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膜层151的带有着色层
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以建立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和粘合剂
层170的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D2、
第三干燥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腔室D5,以在五个阶段中为三层结构带执行
干燥处理。干燥腔室的数目不限于五个。
[0111] 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此后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70,并且作为结果,三层结构带变成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
结构带,以在此后被缠绕在第一带卷TR1中。
[0112] 如在图7中所示,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一带卷TR1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
涂布头AH在与着色层180的带有膜层151的那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
成的粘合剂(包括闪光颜料和小直径粒子)。作为结果,该带变成包括粘合剂层163(被添加
有闪光颜料和小直径粒子)、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
构带,并且类似于以上,该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
燥处理。作为结果,完成双面胶带150。以该方式完成的双面胶带150被缠绕在第二带卷TR2
中。
[0113] <第一实施例的优点>
[0114] 如上,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包括用于粘结的粘合剂层、膜层、用于附贴的粘合剂层和分离材料层的普通四层结构中,作为大直径粒子的闪光颜料和小直径粒子被添加到用于
粘结的粘合剂层163。作为结果,与除了所述四层之外还设置使用粒子的一层的手段相比
较,能够减小总体双面胶带150的厚度。作为结果,即使在盒11中的有限空间中,仍然能够增
加能够在胶带卷14中缠绕的带的长度。特别地,仅通过将粒子添加到包括粘合剂层、膜层、
粘结粘合剂层和分离材料层这四层的现有技术结构的粘合剂层,能够在不增加层的数目的
情况下实现带的长度的增加。
[0115] 例如,当如上参考图6和图7所述通过将粒子诸如颜料添加到粘合剂层而生产双面胶带150时,在被粘合剂涂布头AH涂布有粘合剂的层中包括的溶剂(用于稀释)即使在此后
在干燥腔室D1‑D5中执行的干燥步骤仍然可能未充分地挥发,从而残留在粘合剂层中。当溶
剂残留在粘合剂层中时,不利影响作用于粘合剂层的粘合性能。为了避免这一点,必须减小
涂布速度或增强干燥条件,并且这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当使用每一个均具有特别大的粒
子直径的粒子(例如,具有等于或大于诸如该实施例的闪光颜料的平均粒子直径的30μm的
平均粒子直径的粒子)时,用于粘合剂层中的溶剂的挥发路径趋向于被形成彼此接触或彼
此间的每一个距离被减小的这些大粒子阻挡,从而导致以上趋势显著。
[0116] 在第一实施例中,除了添加具有等于或大于3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大直径粒子(在该实例中,闪光颜料,并且这将同样在下文中适用)之外,具有等于或小于20μm的平均粒
子直径的小直径粒子也被同时添加到粘合剂层163。作为结果,在粘合剂层163中,当粘合剂
层163在被干燥之前具有可流动性时,小直径粒子分布以进入在闪光颜料粒子之间的空间。
作为结果,在闪光颜料粒子之间的每一个距离能够每一个均在某个程度(以例如等于或大
于0.2μm)上被维持,并且闪光颜料粒子形成彼此接触并且在其间的距离被减小的可能性能
够被减小。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用于溶剂的挥发路径,并且能够提高溶剂的挥发性。能够因
此避免生产成本的任何增加。
[0117] 以上粒子直径还具有如下技术含义。
[0118] 已经确保:当通过将具有30μm到20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大直径粒子和具有0.2μm到2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小直径粒子添加到粘合剂而生产双面胶带150时,利用每一个具
有等于或大于30μm的粒子直径的较大直径粒子,粘合剂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地,用于稀释的
溶剂)进一步趋向于避免它的挥发。
[0119] 使用气相色谱等,能够容易地测量实际上生产的带的残留溶剂的量。
[0120] 特别地,利用鳞形粒子诸如闪光颜料的鳞形粒子,溶剂进一步趋向于避免它的挥发,因为粒子在平面方向上的面积相对于在厚度方向上的面积而言明显大。
[0121] 当小直径粒子被添加到以上时,小粒子进入在大粒子之间的空间,并且作为结果,在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之间的每一个距离能够每一个在某个程度(例如等于或大于2μm)
上被维持。作为结果,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形成彼此接触或彼此靠近的可能性能够被减
小。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用于溶剂的挥发路径,并且能够提高溶剂的挥发性。
[0122] 此时,优选地,每一个小直径粒子的粒子直径等于或小于20μm,由此趋向于避免对溶剂的挥发性的任何影响。
[0123] 除了以上闪光颜料之外的颜料也可以被用作大直径粒子。适当的颜料(诸如,例如固体颜料)和由树脂或玻璃制成的珠子也可以被用作小直径粒子。当颜料也被用作小直径
粒子时,由于小直径粒子的颜料的添加,能够减小作为大直径粒子的闪光颜料的体积比率,
并且能够在不使闪光印象和颜色印象明显劣化的情况下减小溶剂的残留量。能够使用所述
一层获取由所述两种类型的颜料实现的视觉效果。从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例如图4中
的上侧)(见图4B中的点线箭头)看,通过混合每一种具有彼此不同的粒子直径分布的两种
类型的颜料,能够获取深度印象。
[0124] 在第一实施例中,特别地,粘合剂层163的粘合力等于或大于3[N]/10[mm]。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粘合剂层163的粘合性。
[0125] 在第一实施例中,特别地,作为具有30μm到20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大直径粒子的闪光颜料被以5%到50%的体积比率添加。这具有如下技术含义。
[0126] 优选地,因为当其体积比率等于或大于50%时溶剂的挥发性极度劣化,所以其体积比率小于50%,以确保粘合的质量等。
[0127] 在第一实施例中,特别地,具有0.2μm到2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适当的小直径粒子被以等于或大于5%的相对于大直径粒子而言的体积比率添加到粘合剂层163的粘合剂。这
具有如下技术含义。
[0128] 例如,假设在小直径粒子和大直径粒子之间的直径差是与小直径粒子的直径的五倍值对应的量,粒子的数目的差对应于125倍值,因为粒子的数目的差与直径差的立方成比
例。假设小直径粒子的体积比率甚至是5%,相对于大直径粒子的数目而言存在六倍数目的
小直径粒子,并且对于效果而言这是充分的。能够认为:当在小直径粒子和大直径粒子之间
的粒子直径的差是至少三倍或更多倍值时,大直径粒子的数目和小直径粒子的数目基本上
随机地彼此相等,并且能够实现充分的效果。
[0129] <第一实施例的变型实例>
[0130] 第一实施例不限于以上发明,并且能够在不偏离其主旨和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对其作出各种变型。以下将顺序地描述其变型实例。
[0131] (1‑1)应用于非层积盒
[0132] 该变型实例不同于使用层积盒11的第一实施例,并且该变型实例是使用被称为所谓的“非层积”(更特别地,“接受器(receptor)”)盒的盒的实例。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构件
等同的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次被描述,或者将被简单地描述。
[0133] 图8是与第一实施例的图2对应的示出该变型实例中的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在图8中,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盒11在外罩11A的内部
包括胶带卷14(其详细的层结构将后述)、墨色带卷16、墨色带卷取辊17和输送辊18。
[0134] 胶带卷14包括绕卷轴50缠绕的与该实施例相关的胶带150N。如在图8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在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对应于后述的图9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50朝向
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图9中所示的下侧),胶带150N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图像
接收层210、与以上相同的着色层180、透明的(或者可以是半透明的,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
中适用)的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1和分离材料层152,该粘合剂层161被添加有闪光颜
料的大直径粒子和闪光颜料的小直径粒子。
[0135] 当生产打印标签时,压印辊24将从胶带卷14馈送出的胶带150N和从墨色带卷16馈送出的未示出的墨色带挤压到热头23。作为结果,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由于通过墨从热头23
接收热,墨色带的墨被转印到胶带150N的图像接收层210上。作为结果,在胶带150N上形成
期望的印记R(见后述的图9B等)以建立打印带100N,并且压印辊24朝向输送辊18输送其印
记形成结束的打印带100N和墨色带。输送辊18此后进一步朝向被设置在设备主体2的上端
上的标签排放出口29输送打印带100N。类似于第一实施例,在将打印带100N从标签排放出
口29排放的期望的时间点,用户手动地操作切割操作杆6,并且作为结果,被布置在标签排
放出口29的附近的切割器28操作以切断打印带100N。作为结果,形成具有期望的长度的打
印带100N(即,打印标签)。
[0136]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137] 图9是与第一实施例的图3及图4对应的示出胶带150N和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138] 如在图9A中所示,胶带150N包括:透明膜层151A;与该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180;与着色层180的如所
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图像接收层;与透明膜层
151A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粘合剂层
161;以及分离材料层152,与粘合剂层161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
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且覆盖粘合剂层161的。
[0139]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该变型实例的特征在于,在以上,类似于粘合剂层163,具有30μm到20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被以作为5%到50%的体积比率添加
到构成具有20μm到200μm的厚度的粘合剂层161的粘合剂。具有0.2μm到200μm的平均粒子直
径的闪光颜料的小直径粒子被进一步添加到粘合剂层161的粘合剂。粘合剂层161的粘合力
等于或高于3[N]/10[mm]。
[0140] 着色层180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图像接收层210也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
[0141] 图9B示出其胶带150N的图像接收层210形成有印记R的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
[0142] 将参考图10描述用于胶带150N的生产步骤。
[0143] 如在图10中所示,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图像接收层210和着色层180的透明膜层151A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该粘合剂涂布头AH在
与透明膜层151A的带有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包括闪光
颜料的大直径粒子和小直径粒子),以建立包括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
和粘合剂层161(被添加有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和小直径粒子)的四层结构。该四层结构
带此后依次顺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D2、第三干燥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
D4和第五干燥腔室D5,并且作为结果,在五个阶段中为该该四层结构带执行干燥处理。干燥
腔室的数目不限于五个。
[0144] 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此后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61,并且作为结果,四层结构带被完成作为具有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
层161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构的胶带150N。以该方式完成的胶带150N被缠绕在第一带
卷TR1中。
[0145] 如在图9C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图像接收层210和透明膜层151A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图像接收层210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
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如在图9D中所示,以上还可以被构造为:在不
设置图像接收层210的情况下,使着色层180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接触地设置。
[0146] 在该变型实例中,也实现了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在包括膜层、粘合剂层和分离材料层这三层的层结构中,粒子(在该实例中,粒子是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和小
直径粒子)被添加到粘合剂层161。作为结果,与除了那三层之外还在其中设置使用粒子的
一层的手段相比较,能够减小总体胶带150N的厚度。作为结果,即使在盒11中的有限空间
中,仍然能够增加能够在胶带卷14中缠绕的带的长度。特别地,仅通过将粒子添加到包括膜
层、附贴粘合剂层和分离材料层这三层的现有技术结构的粘合剂层,能够在不增加层的数
目的情况下实现带的长度的增加。
[0147] 类似于以上,在该变型实例中,除了添加具有等于或大于3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大直径粒子(在该实例中,大直径粒子是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
用)之外,具有等于或小于20μm的平均粒子直径的小直径粒子(在该实例中,小直径粒子是
闪光颜料的小直径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被与大直径粒子同时地进一步添加
到粘合剂层161。作为结果,在粘合剂层161中,能够引起闪光颜料的大直径粒子在某个程度
(例如,以等于或大于2μm的距离)上彼此远离,并且大直径粒子形成彼此接触或者彼此靠近
的可能性能够被减小。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用于溶剂的挥发路径,并且能够提高溶剂的挥发
性。能够因此避免生产成本的任何增加。粘合剂层161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并
且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粘合剂层161的粘合性。
[0148] (1‑2)透明膜层和着色层的彼此替换
[0149] 如在图11A和图11B中所示,通过在图9A和图9B中所示的胶带150N和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中将透明膜层151A和着色层180彼此替换,图像接收层210、透明膜层151A、着色层
180、粘合剂层161和分离材料层152可以从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
所述另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依次彼此堆
叠。如在图11C中所示,可以不在图11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设置着色层180(在该
情况下,作为结果,建立与图9C中的层构造相同的层构造),或者如在图11D中所示,可以不
在图11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设置图像接收层210。在这些情形中,也实现与以上
相同的优点。
[0150] <第二实施例>
[0151] 将参考图12‑图31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及其变型实例的构件等同的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次被描述,或者将被简单地描述。
[0152]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应付使用所谓的层积型的盒的情形。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2,图12示出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设备主体
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在图12中,如在图12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
(对应于后述的图13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50朝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图13
中所示的下侧),该实施例的盒11的外罩11A中包括的胶带卷14中缠绕的双面胶带150包括
依次彼此堆叠的未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0、被添加有期望粒子(在该实例中,期望粒
子是颜料的期望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层162、着色层180、膜层151、
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类似于以上,如在图12中所示,打印接收带卷15包括例如绕
卷轴60缠绕的透明或半透明打印接收带110。外罩11A也包括与以上相同的墨色带卷16。
[0153]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154] 图13是示出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155] 如在图13中所示,双面胶带150包括:膜层151;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上侧(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180;粘合剂层162,与着色
层的如所示的上侧(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且包
括被以期望的体积比率(例如,5%到50%)添加颜料的粘合剂;与粘合剂层162的如所示的
上侧(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且包含未被添加粒子的粘合
剂的粘合剂层160;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下侧(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
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粘合剂层170;以及分离材料层152,与粘合剂层170的如所示的下侧(在
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且覆盖粘合剂层170。
[0156] 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以上,粘合剂层160的厚度tA小于粘合剂层162的厚度tB,并且粘合剂层160的厚度tA与粘合剂层162的厚度tB的总和大于粘合剂层170的厚度tC。能
够使用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段相同的手段测量被添加到粘合剂层162的颜料的体积
比率。
[0157] 另一方面,打印接收带110在与双面胶带150面对的那一侧(如所示的下侧和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表面上如上形成有印记R。打印接收带110通
过粘合剂层160被粘结到双面胶带150。
[0158] 图14A示出通过将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的层构造。图14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170附贴
到粘附体M的状态。作为粘结的结果,如在图14A中所示,从如所示的上侧(在图12‑图15中的
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
上的所述另一侧),打印带100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打印接收带110、粘合剂层160(未被添加
有粒子)、粘合剂层162(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
152。
[0159] 如在图15A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粘合剂层162和膜层151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粘合剂层162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上侧(在图12‑图15中的构造中的在
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图15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通过将如上构造的双
面胶带150和打印接收带11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
170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
[0160] 将参考图16‑图18描述用于双面胶带150的生产步骤。
[0161] 类似于上述图6,在图16中,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着色层180的膜层151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该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膜层151的
带有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以建立着色层180、膜层151和
粘合剂层170的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
室D2、第三干燥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腔室D5,并且作为结果,在五个阶段中
为三层结构带执行干燥处理。干燥腔室的数目不限于五个。
[0162] 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此后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70,并且作为结果,三层结构带变成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
结构带。该四层结构带此后被缠绕在第一带卷TR1中。
[0163] 如在图17中所示,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一带卷TR1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
涂布头AH在与着色层180的带有膜层151的那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
成(包括例如作为以上粒子的闪光颜料)的粘合剂,以建立包括粘合剂层162(被添加有颜
料)、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构。类似于以上,该带此
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燥处理,从而该带被缠绕在第二
带卷TR2中。
[0164] 如在图18中所示,包括粘合剂层162、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二带卷TR2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
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粘合剂层162的带有着色层180的那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
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不包括粒子)。作为结果,该带具有包括粘合剂层160(未被
添加有粒子)、粘合剂层162(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
层152的六层结构,并且类似于以上,该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
该带执行干燥处理。作为结果,完成双面胶带150。以该方式完成的双面胶带150被缠绕在第
三带卷TR3中。
[0165] 已经参考图16‑图18采取仅在一个点处设置粘合剂涂布头AH的情形的实例作了说明,然而可以在干燥腔室D5的在输送路径中的下游新设置附加的粘合剂涂布头AH。在该情
况下,能够连续地且紧接在图17中为粘合剂层162执行的涂布处理和在干燥腔室D1‑D5中的
干燥处理之后执行用于粘合剂层160的涂布处理(参考图18描述)。
[0166] <第二实施例的优点>
[0167] 如上,在第二实施例中,在膜层15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设置两个粘合剂层。包括粒子(在以上实例中,粒子是颜料的粒子,并且可以是其它添加剂粒子,并且这同
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层162被设置在膜层15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
不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160被设置在粘合剂层162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通过将粒
子添加到被设置在内层侧上的粘合剂层162,能够实现粒子的添加的期望效果(在颜料的实
例中,期望效果是期望色调),从而通过不对在表面侧上暴露的粘合剂层160添加粒子而抑
制由粒子的添加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
[0168] 粘合剂层160的粘合性需要高于粘合剂层162的粘合性的原因如下。如参考图17描述,被设置在膜层151(已经形成有着色层18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粘合剂层
162在生产期间在这些层受在例如图16‑图18中示出的工厂的生产装备控制的状态下被粘
结到着色层180。相比之下,当如上生产打印标签时,在打印标签生产设备1中,粘合剂层160
被粘结到打印接收带110。作为结果,粘合剂层161的粘合力需要高于粘合剂层162的粘合
力。
[0169] 在第二实施例中,特别地,粘合剂层160的厚度tA小于粘合剂层162的厚度tB。这具有以下含义。粘合剂层160未被添加有粒子,并且粘合剂层160具有高粘合性,并且作为结
果,即使当它的厚度被减小为小于粘合剂层162的厚度时,粘合剂层160仍然能够维持它的
相对高的粘合性。
[0170] 在第二实施例中,特别地,粘合剂层160的厚度tA和粘合剂层162的厚度tB的总和大于粘合剂层170的厚度tC。通过将粘合剂层160的厚度tA和粘合剂层162的厚度tB的总和
设定为相对大,能够对将粒子添加到粘合剂层162而引起的粘合剂层162的粘合性的任何劣
化进行补偿,并且能够因此通过总体两个粘合剂层160和162获取可靠的粘合性。
[0171] <第二实施例的变型实例>
[0172] 第二实施例不限于以上发明,并且能够在不偏离其主旨和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对其作出各种变型。以下将顺序地描述其变型实例。
[0173] (2‑1)设置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不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再一个组合的情形
[0174] 对应于用于第二实施例的图2,图19示出在该变型实例中在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在图19中,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在该变型实例中使用的盒11
也在外罩11A的内部包括胶带卷14(其详细层构造将后述)、墨色带卷16、墨色带卷取辊17和
输送辊18。
[0175] 胶带卷14包括绕卷轴50缠绕的与该实施例相关的双面胶带150。如在图19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对应于如在后述的图20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
50朝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图3中所示的下侧),双面胶带150包括依次彼此堆
叠的:粘合剂层160U,与第二实施例的粘合剂层160相同,且未被添加有粒子;粘合剂层
162U,期望粒子(在该实例中,期望粒子是颜料的期望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被
添加到该粘合剂层162U;着色层180;透明的(或者可以是半透明的,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
适用)的透明膜层151A;具有与粘合剂层162U的组成相同的组成的粘合剂层162L;具有与粘
合剂层160U的组成相同的组成的粘合剂层160L;和分离材料层152。类似于图2中所示的情
形,打印接收带卷15包括例如绕卷轴60缠绕的透明或半透明打印接收带110。外罩11A也包
括与以上相同的墨色带16。
[0176]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177] 图20是示出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178] 如在图20中所示,该变型实例的双面胶带150包括:透明膜层151A;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
180;粘合剂层162U,被与着色层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
侧)接触地设置,且类似于第二实施例被以期望的体积比率(例如,5%到50%)添加有颜料;
粘合剂层160U,被与粘合剂层162U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
一侧)接触地设置,且类似于第二实施例未被添加有粒子;粘合剂层162L,被与透明膜层
151A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且与粘合
剂层162U相同;粘合剂层160L,被与粘合剂层162L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
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且与粘合剂层160U相同;以及分离材料层152,被与粘合
剂层160L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且覆
盖粘合剂层160L。
[0179] 该变型实例的特征在于,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如所示的上侧上的粘合剂层160U的厚度tA小于如所示的上侧上的粘合剂层162U的厚度tB(见图20),并且如所示的下侧上的粘
合剂层160L的厚度tD小于如所示的下侧上的粘合剂层162L的厚度tC(见图20)。能够使用与
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段相同的手段测量被添加到粘合剂层162的颜料的体积比率。
[0180] 着色层180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
[0181] 另一方面,类似于第二实施例,打印接收带110在与双面胶带150面对的那一侧(在该变型实例中,那一侧是如所示的下侧,并且是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表面上如上
形成有印记R。打印接收带110通过粘合剂层160U被粘结到双面胶带150。
[0182] 图21A示出通过将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的层构造,并且图21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160L
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作为粘结的结果,如在图21A中所示,从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
另一侧),打印带100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打印接收带110、粘合剂层160U(未被添加有粒
子)、粘合剂层162U(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L(被添加有颜
料)、粘合剂层160L(未被添加有粒子)和分离材料层152。
[0183] 如在图22A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粘合剂层162U和透明膜层151A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粘合剂层162U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
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图22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通过将具有该构造
的双面胶带150和打印接收带11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
剂层160L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
[0184] 将参考图23‑图26描述用于双面胶带150的生产步骤。
[0185] 如在图23中所示,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着色层180的透明膜层151A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透明膜层151A
的带有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包含颜料),以建立着色层
180、透明膜层151A和粘合剂层162L(被添加有颜料)的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
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D2、第三干燥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
腔室D5,以在五个阶段中为三层结构带执行干燥处理,从而三层结构带被缠绕在第一带卷
TR1中。干燥腔室的数目不限于五个。
[0186] 如在图24中所示,包括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和粘合剂层162L的该三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一带卷TR1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
AH在与粘合剂层161的透明膜层151A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
(不包括粒子)。作为结果,带变成包括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L(被添加有
颜料)和粘合剂层160L(未被添加有颜料)的四层结构带,并且类似于以上,该带此后顺序地
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燥处理。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
分离材料层152此后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60L,并且作为结果,四层结构带变成包括着色层
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L、粘合剂层160L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构带,以在此
后被缠绕在第二带卷TR2中。
[0187] 如在图25中所示,包括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粘合剂层162L、粘合剂层160L和分离材料层152的该五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二带卷TR2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
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着色层180的带有透明膜层151A的那一侧相反的那
一侧上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包括颜料)。作为结果,该带具有粘合剂层162U
(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L(被添加有颜料)、粘合剂层160L
(未被添加有颜料)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六层结构,并且类似于以上,该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
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燥处理,从而该带被缠绕在第三带卷TR3中。
[0188] 如在图26中所示,包括粘合剂层162U(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L、粘合剂层160L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六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三带卷TR3馈送
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粘合剂层162U的带有
着色层180的那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不包括粒子)。作
为结果,该带具有包括粘合剂层160U(没有颜料)、粘合剂层162U(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
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L(被添加有颜料)、粘合剂层160L(未被添加有颜料)和分
离材料层152的七层结构带,并且类似于以上,该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
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燥处理。作为结果,完成双面胶带150。以该方式完成的胶带150被缠
绕在第四带卷TR4中。
[0189] 已经参考图23‑图26采取仅在一个点处设置粘合剂涂布头AH的情形的实例作了说明,然而可以在干燥腔室D5的在输送路径中的下游新设置附加的粘合剂涂布头AH。在该情
况下,能够连续地且紧接在图23中为粘合剂层162L执行的涂布处理和在干燥腔室D1‑D5中
的干燥处理之后执行用于粘合剂层160L的涂布处理(参考图24描述)。
[0190] 在该变型实例中,实现与第二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图20中的上侧)和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图20中的下侧)中的
每一侧上,设置两个粘合剂层。包括粒子(在该实例中,粒子是颜料的粒子,并且可以是其它
添加剂的粒子等,并且这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层162U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厚
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不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160U被进一步设置在粘合剂层162U的
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包括粒子(在以上实例中,粒子是颜料的粒子,并且可以是其
它添加剂的粒子等,并且这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层162L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
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并且不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160L被进一步设置在粘合剂层
162L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
[0191] 通过将粒子添加到被设置在内层侧上的粘合剂层162U和162L,能够实现粒子的添加的期望效果(在颜料的实例中,期望效果是期望色调),从而通过不对在表面侧上暴露的
粘合剂层160U和160L添加粒子而抑制由粒子的添加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
[0192] 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上的粘合剂层160L(被分离材料层152覆盖的粘合剂层)用作用于附贴到粘附体M的附贴粘合剂层,并且因为没有粒子被添加到粘合剂层160L,所以也
实现能够抑制粒子到粘附体M的任何转印的优点。
[0193]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粘合剂层160U的厚度tA小于粘合剂层162U的厚度tB,并且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的粘合剂层160L的厚度tD小于粘
合剂层162L的厚度tC。类似于以上,这实现了一个优点:因为粘合剂层160U和160L每一个均
未被添加有粒子并且每一个因此具有高的粘合性,所以即使当其厚度被减小为小于粘合剂
层162U和162L的厚度时,仍然能够维持其相对高的粘合性。
[0194] (2‑2)应用于非层积盒
[0195] 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图8,在该变型实例中,使用被称为所谓的“非层积”(更特别地,“接受器”)盒的盒。在与图8对应的图27中,在该变型实例中使用的盒11与图8类似地在
外罩11A的内部包括胶带卷14(其详细的层构造将后述)、墨色带卷16、墨色带卷取辊17和输
送辊18。
[0196] 胶带卷14包括绕卷轴50缠绕的与该变型实例相关的胶带150N。如在图27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对应于后述的图28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50朝向
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图28中所示的下侧),胶带150N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图
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的(或者可以类似于以上是半透明的,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
中适用)的透明膜层151A;被添加有与第二实施例和(2‑1)的变型实例的期望粒子相同的期
望粒子(在该实例中,期望粒子是颜料的期望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
层162;未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0;和分离材料层152。
[0197]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198] 图28A是示出胶带150N和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199] 如在图28A中所示,胶带150N包括:透明膜层151A;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180;与着色层的如所示
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图像接收层210;与透
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粘
合剂层162;与粘合剂层162的如所示的下侧接触且未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0;以及与
粘合剂层160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分
离材料层152。
[0200]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在该变型实例中,粘合剂层162被以期望的体积比率(例如,5%到50%)添加有颜料。能够使用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手段相同的手段测量在该情况
下的颜料的体积比率。着色层180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在该变型实例中,图像接
收层210也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
[0201] 图28B示出其胶带150N的图像接收层210形成有印记R的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
[0202] 将参考图29和图30描述用于胶带150N的生产步骤。
[0203] 如在图29中所示,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图像接收层210和着色层180的透明膜层151A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
透明膜层151A的带有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包括颜料),
以建立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和粘合剂层162(被添加有颜料)的四层结
构。该四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D2、第三干燥腔室
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腔室D5,以在五个阶段中为四层结构带执行干燥处理,从而
四层结构带被缠绕在第一带卷TR1中。干燥腔室的数目不限于五个。
[0204] 如在图30中所示,包括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和粘合剂层162的四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一带卷TR1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
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粘合剂层162的带有透明膜层151A的那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上涂
布具有以上组成(且未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作为结果,该带具有图像接收层210、着色
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被添加有颜料)和粘合剂层160(未被添加有粒子)的五
层结构,并且类似于以上,该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
干燥处理。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此后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60,并
且作为结果,完成六层结构胶带150N,该六层结构胶带150N包括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
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2、粘合剂层160和分离材料层152。以该方式完成的胶带
150N被缠绕在第二带卷TR2中。
[0205] 已经参考图29‑图30采取仅在一个点处设置粘合剂涂布头AH的情形的实例作了说明,然而可以在干燥腔室D5的在输送路径中的下游新设置附加的粘合剂涂布头AH。在该情
况下,能够连续地且紧接在图29中为粘合剂层162执行的涂布处理和在干燥腔室D1‑D5中的
干燥处理之后执行用于粘合剂层160的涂布处理和用于分离材料层152的粘结处理(参考图
30描述)。
[0206] 如在图28C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图像接收层210和透明膜层151A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图像接收层210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如在图28D中所示,以上也可以被构造为:在
不设置图像接收层210的情况下,使着色层180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
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接触地设置。
[0207] 在该变型实例中,实现了与第二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图28中的下侧)上,设置两个粘合剂层。包括粒子(在该实例中,粒
子是颜料的粒子,同时可以是其它添加剂等的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
层162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没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0
被进一步设置在粘合剂层162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通过将粒子添加到被设置在
内层侧上的粘合剂层162,能够实现粒子的添加的期望效果(在颜料的实例中,期望效果是
期望色调),从而通过不对在表面侧上暴露的粘合剂层160添加粒子而抑制由粒子的添加引
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粘合剂层160在该变型实例中用作用于附贴到粘附体M的附贴粘合
剂层,并且因为没有粒子被添加到粘合剂层160,所以也实现能够抑制粒子到粘附体M的任
何转印的优点。
[0208] 类似于以上,粘合剂层160的粘合性需要高于粘合剂层162的粘合性的原因如下。如参考图29描述,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已经形成有着色层18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
一侧上的粘合剂层162在生产期间在这些层受在例如图29‑图30中示出的工厂的生产装备
控制的状态下被粘结到透明膜层151A。相比之下,关于粘合剂层160,因为其粘附体未被确
定并且用户执行粘结,所以粘合剂层160的粘合性需要高于粘合剂层162的粘合性。
[0209] (2‑3)透明膜层和着色层彼此替换
[0210] 如在图31A中所示,通过在图28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将透明膜层151A和着色层180彼此替换,图像接收层210、透明膜层151A、着色层180、粘合剂层162、粘合剂层
160和分离材料层152可以从如所示的上侧(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
侧(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依次彼此堆叠。如在图31B中所示,可以不在图31A中所示的
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设置着色层180(在该情况下,作为结果,建立与在图28C中的层构造相
同的层构造),或者如在图31C中所示,可以不在图31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设置图
像接收层210。在这些情形中,实现与以上相同的优点。
[0211] <第三实施例>
[0212] 将参考图32‑图47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及其变型实例的构件等同的构件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不再次被描述,或者将被简单地描
述。
[0213] 类似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应付使用所谓的层积盒的情形。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2,图32示出平面图,该平面图示出在第三实施例中的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设备
主体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在图32中,如在图32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
心侧上的卷轴50(对应于后述的图33中所示的上侧)朝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
图33中所示的下侧),该实施例的盒11的外罩11A中包括的胶带卷14中缠绕的双面胶带150
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被添加有期望粒子(在该实例中,期望粒子是颜料的期望粒子,并且这
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粘合剂层164、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
152。类似于以上,如在图32中所示,打印接收带卷15包括例如绕卷轴60缠绕的透明或半透
明打印接收带110。外罩11A也包括与以上相同的墨色带卷16。
[0214]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215] 图33是示出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216] 如在图33中所示,双面胶带150包括:膜层151;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上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180;粘合剂层164,与
着色层180的如所示的上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
置,且包括被添加颜料的粘合剂;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下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
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粘合剂层170;以及分离材料层152,与粘合剂层170
的如所示的下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且覆
盖粘合剂层170。
[0217] 该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在以上,当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4通过将粘合剂层164假想地平分的平面(并且在图33中由“平分线k”表示该平面,并且这将在下文中简称为
“通过平分线k”等)被分隔成在如所示的上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
述一侧)上的一侧区域164o和在如所示的下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
述另一侧)上的另一侧区域164i时,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
率大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颜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换言之,如在图33中表示,在
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在粘合剂中的浓度高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颜料在粘合剂
中的浓度。例如,通过例如在涂布期间(见后述的图37等)将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减小
至低于通常的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或者将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采取得比通常的
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长而利用粒子(在该实例中,粒子是颜料的粒子)的重力下降,从
而将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设定为小于
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例如,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
率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的1.5倍值。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
的体积比率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的1.5倍值的事实的技术含义如
下。这是因为,理想的是,更多的颜料粒子集中在被平分的下侧上以确保粘合力。
[0218] 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例如以下方法(将同样适用于该实施例的变型实例)能够确定被添加的颜料的体积比率。通过沿着平分线k分离含颜料的粘合剂层,此后测量每一个被
分离的粘合剂层的体积和重量,溶解每一个被分离的粘合剂层,并且如第一手段那样使用
离心分离等分离颜料,从而确定存在于通过将层平分而被分隔的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侧中
的颜料的重量。因为包括相同的颜料,所以颜料的重量比率对应于颜料的体积比率。
[0219] 如第二手段那样,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观察粘合剂层的横截面,能够测量存在于粘合剂层的横截面的平分线k的上侧和下侧中的每一侧中的颜料的面积,并
且通过连续地增加所观察的横截面而执行换算成体积,以由此能够确定存在于上侧和下侧
中的颜料的体积比率。
[0220] 颜料的浓度不需要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每一侧区域中必须是均匀的,并且例如,这些区域可以每一个具有浓度梯度,诸如例如从如所示的下点
到上点浓度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当假想地观察到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颜料浓度低于所
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浓度时,例如,粘合剂层164可以具有浓度梯度,诸如例如对总
体粘合剂层164从如所示的下点到上点浓度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
[0221] 因为为粘合剂涂布或干燥处理采用了以上手段(即,使用粒子的重力下降的手段),所以每一个粒子(在实例中粒子是颜料的粒子)的粒子直径需要在某个程度上是大的。
在该实例中,粘合剂层164中的颜料的平均粒子直径例如等于或大于10[μm]。平均粒子直径
等于或大于10μm的事实的技术含义如下。已知的是:粒子的沉降速度取决于粒子直径的大
小,且与粒子直径的平方成比例。对于10μm或更小的粒子,粒子的沉降占用时间,并且其实
现是困难的。
[0222] 特别地,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的平均粒子直径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见图33中的表示)。例如,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的平均粒
子直径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颜料的平均粒子直径的1.5倍值。
[0223] 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的1.5倍值的事实的技术含义如下。这是因为,理想的是,更多的颜料粒子
集中于被平分的下侧上,以确保粘合力。
[0224] 粘合剂层164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
[0225] 打印接收带110在与双面胶带150面对的那一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那一侧是如所示的下侧,并且那一侧是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表面上形成有印记R。打印
接收带110通过粘合剂层164被粘结到双面胶带150。
[0226] 图34A示出通过将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的层构造,并且图34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170
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作为粘结的结果,如在图34A中所示,从如所示的上侧(在图33‑图35
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图33‑图35中的构造中在厚度方向
上的另一侧),打印带100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打印接收带110、粘合剂层164(包括作为其如
所示的上半部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作为其如所示的下半部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着
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
[0227] 如在图35A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粘合剂层164和膜层151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粘合剂层164与膜层151的如所示的上侧(在图33‑图35的构造中在厚度
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图35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通过将具有该构造的双面
胶带150和打印接收带11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170
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
[0228] 将参考图36‑图37描述用于双面胶带150的生产步骤。
[0229] 类似于图16,在图36中,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着色层180的膜层151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膜层151的带有
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以建立着色层180、膜层151和粘合
剂层170的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
D2、第三干燥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腔室D5,以在五个阶段中为三层结构带执
行干燥处理。三层结构带被缠绕在第一带卷TR1中。干燥腔室的数目不限于五个。
[0230] 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此后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70,并且作为结果,三层结构带变成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
结构带,以在此后被缠绕在第一带卷TR1中。
[0231] 如在图37中所示,包括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该四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一带卷TR1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
剂涂布头AH在与着色层180的带有膜层151的那一侧相反的那一侧上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
组成的粘合剂(包括例如作为以上粒子的颜料)。作为结果,带具有粘合剂层164(被添加有
颜料)、着色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构,并且类似于以上,
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燥处理。此时,如上,通过在
粘合剂涂布头AH的粘合剂涂布期间将固体含量浓度或者涂布速度减小至低于通常的固体
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或者将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采取
得比通常的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长,在粘合剂层164
中,能够将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设定为
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当用于粘合剂层164(被添加有颜料)、着色
层180、膜层151、粘合剂层170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干燥处理结束时,完成双面胶带150。以该
方式完成的双面胶带150被缠绕在第二带卷TR2中。
[0232] 已经参考图36和图37采取仅在一个点处设置粘合剂涂布头AH的情形的实例作了说明,然而可以在干燥腔室D5的在输送路径中的下游新设置附加的粘合剂涂布头AH。
[0233] <第三实施例的优点>
[0234] 如上,在第三实施例中,在膜层151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设置粘合剂层164。在该情况下,当粘合剂层164被平分线k平分时,粘合剂的体积比率在所述另一侧区域
164i中比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大。在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
中的粒子(在该情况下,粒子是颜料的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体积比率(比在
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较小。这是因为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
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
[0235] 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的原因如下。如参考图37描述,被设置在膜层151(已经形成有着色层180)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
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在生产期间在这些层受在例如图36和图37中示出的工厂的生产装
备控制的状态下被粘结到着色层180。相比之下,当如上生产打印标签时,在打印标签生产
设备1中,所述一侧区域164o被粘结到打印接收带110。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因此需
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
[0236] 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如上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并且作为结果,在不例如增加粘合剂层164的厚度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对粘
合剂层164添加粒子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通过以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
减小的体积比率对应的量将更多的粒子添加到内层侧上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能够实现
粒子的添加的期望效果(在颜料的实例中,期望效果是期望色调)。
[0237] 在第三实施例中,特别地,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大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作为结果,在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
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占有率能够被可靠地设定为(比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
的粒子的占有率)较小,并且能够抑制由粒子的添加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
[0238] 在第三实施例中,特别地,作为粒子的颜料被添加到粘合剂层164。通过使用以上手段确保颜料在总体粘合剂层164中的体积比率,能够实现期望的发色。
[0239] 在第三实施例中,特别地,粘合剂层164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并且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粘合剂层164的粘合性。
[0240] <第三实施例的变型实例>
[0241] 第三实施例不限于以上发明,并且能够在不偏离其主旨和技术构思的范围内对其作出各种变型。以下将顺序地描述其变型实例。
[0242] (3‑1)设置再一个包括粒子的粘合剂层的情形
[0243] 对应于第三实施例的图32,图38示出在该变型实例中打印标签生产设备的设备主体的后侧上的内部结构。在图38中,类似于第三实施例,在该变型实例中使用的盒11在外罩
11A中包括胶带卷14(其详细层构造将后述)、墨色带卷16、墨色带卷取辊17和输送辊18。
[0244] 胶带卷14包括绕卷轴50缠绕的与该实施例相关的双面胶带150。如在图38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对应于如在后述的图39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
50朝向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图39中所示的下侧),双面胶带150包括依次彼此
堆叠的:粘合剂层164U,被添加有期望粒子(在该实例中,期望粒子是颜料的期望粒子,并且
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并且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粘合剂层164,包括所述一侧区域164o
和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着色层180;透明的(或者可以是半透明的,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
适用)的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期望粒子,并且类似于粘合剂层164U,包括
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并且关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所述另一侧区域
164i在厚度方向上具有颠倒的位置关系,并且其细节将后述);和分离材料层152。类似于图
2中所示的情形,打印接收带卷15包括例如绕卷轴60缠绕的透明或半透明打印接收带110。
外罩11A也包括与以上类似的墨色带16。
[0245]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246] 图39是示出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247] 如在图39中所示,在该变型实例中的双面胶带150包括:透明膜层151A;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
180;与着色层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的
粘合剂层164U;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
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粘合剂层164L;以及分离材料层152,与粘合剂层164L的如所示的下侧
(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且覆盖粘合剂层164L。
[0248] 该变型实例的特征在于,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粘合剂层164,当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4U通过将粘合剂层164U假想地平分的平面(并且在图39中由“平分线k1”表示该平
面,并且这将在下文中被简称为“通过平分线k1”等)被分隔成在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在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
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时,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
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大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颜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换
言之,如在图39中表示,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在粘合剂中的浓度高于在所述一侧
区域164o中颜料在粘合剂中的浓度。例如,通过例如在涂布期间(见后述的图42、图43等)将
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减小至低于通常的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或者将在涂布之后
的干燥时间段采取得比通常的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长,将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
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设定为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
体积比率。关于被添加的颜料的体积比率,类似于以上,通过例如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
微镜等观察粘合剂层的横截面,能够测量存在于平分线k的上部和下部中的每一个中的粒
子的粒子直径和体积比率。
[0249] 类似于以上,当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4L通过将粘合剂层164L假想地平分的平面(并且在图39中由“平分线k2”表示该平面,并且这将在下文中被简称为“通过平分线
k2”等)被分隔成在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另
一侧区域164i和在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
一侧区域164o时,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大于在所述一侧
区域164o中颜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换言之,如在图39中表示,在所述另一侧区域
164i中颜料在粘合剂中的浓度高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颜料在粘合剂中的浓度(其详细
手段与以上相同,见后述的图42、图43等),并且将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
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设定为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类
似于以上,关于被添加的颜料的体积比率,通过例如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粘
合剂层的横截面,能够测量存在于平分线k的上部和下部中的每一个中的粒子的粒子直径
和体积比率。
[0250] 关于粘合剂层164U和164L中的每一个粘合剂层,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的浓度不必需要是均匀的,并且例如,粘合剂层可以具有浓度梯度,诸
如在粘合剂层164U中其浓度从如所示的下点朝向上点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和在粘合剂层
164L中其浓度从如所示的上点朝向下点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当假想地观察到所述一侧区
域164o中的颜料浓度低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浓度时,总体粘合剂层164U可以具
有浓度梯度,诸如例如其浓度从如所示的下点朝向上点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并且总体粘
合剂层164L可以具有浓度梯度,诸如例如其浓度从如所示的上点朝向下点逐渐减小的浓度
梯度。
[0251] 如在图39中表示,关于粘合剂层164U和164L,使用在粘合剂涂布、干燥处理等期间采用的以上手段,将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的平均粒子直径设定为大于所述一侧区
域164o中的平均粒子直径。
[0252] 粘合剂层164U和164L中的每一个粘合剂层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
[0253] 另一方面,打印接收带110在与双面胶带150面对的那一侧(那一侧是如所示的下侧,并且那一侧在该变型实例中是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的表面上如上形成有印记
R。打印接收带110通过粘合剂层164U被粘结到双面胶带150。
[0254] 图40A示出通过将打印接收带110和双面胶带15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的层构造,并且图40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剂层164L
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作为粘结的结果,如在图40A中所示,从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
另一侧),打印带100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打印接收带110、粘合剂层164U(包括作为其如所
示的上半部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作为其如所示的下半部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着色
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4L(包括作为其如所示的上半部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
和作为其如所示的下半部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和分离材料层152。
[0255] 如在图41A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粘合剂层164U和透明膜层151A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粘合剂层164U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
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图41B示出将分离材料层152从通过将具有该构造
的双面胶带150和打印接收带110彼此粘结而形成的打印带100剥离并且打印带100被粘合
剂层164L附贴到粘附体M的状态。
[0256] 将参考图42‑图43描述用于双面胶带150的生产步骤。
[0257] 如在图42中所示,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着色层180的透明膜层151A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透明膜层151A
的带有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的粘合剂(包括颜料),以建立着色层
180、透明膜层151A和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颜料)的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
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D2、第三干燥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
腔室D5,并且作为结果,在五个阶段中为三层结构带执行干燥处理。此时,如上,通过在粘合
剂涂布期间将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减小至低于通常的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或者
将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采取得比通常的在第一到第五
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长,在粘合剂层164L中,能够将作为在表面侧上
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设定为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
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当用于包括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颜料)、透明膜层151A和着色层
180这三层的带的干燥处理结束时,从分离材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被粘结
到粘合剂层164L,并且作为结果,该三层结构带变成包括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
层164L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结构带,以在此后被缠绕在第一带卷TR1中。干燥腔室的数
目不限于五个。
[0258] 如在图43中所示,包括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4L和分离材料层152的四层结构带此后被从第一带卷TR1馈送出,并且类似于以上,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
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着色层180的带有透明膜层151A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
(包括颜料)的粘合剂。作为结果,该带具有粘合剂层164U(被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透明
膜层151A、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颜料)和分离材料层152的五层结构,并且类似于以上,
该带此后顺序地通过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以为该带执行干燥处理。此时,类似于以
上,通过在粘合剂涂布头AH的粘合剂涂布期间将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减小至低于通常
的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或者采取将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
时间段采取得比通常的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长,在粘
合剂层164U中,能够将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
比率设定为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当用于包括粘合剂层164U(被
添加有颜料)、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颜料)和分离材料层152
这五层的带的干燥处理结束时,完成双面胶带150。以该方式完成的双面胶带150被缠绕在
第二带卷TR2中。
[0259] 已经参考图42和图43采取仅在一个点处设置粘合剂涂布头AH的情形的实例作了说明,然而可以在干燥腔室D5的在输送路径中的下游新设置附加的粘合剂涂布头AH。
[0260] 在该变型实例中,能够实现与第三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粘合剂层164U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粘合剂层164L被设置在透明膜层
151A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当粘合剂层164U被平分线k1平分时,粘合剂的体积比
率在其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比在所述其一侧区域164o中大。当粘合剂层164L被平分线k2
平分时,粘合剂的体积比率在其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比在其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大。在
粘合剂层164U和164L这两者中,在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
粒子(在该实例中,粒子是颜料的粒子,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用)的体积比率(比在所述
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较小。这是因为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
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
[0261] 在粘合剂层164U中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的原因如下。如参考图43描述,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已经形成有着色层180)上的
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在生产期间在这些层受在例如图42和图43中示出的工厂的生产装备
控制的状态下被粘结到着色层180。相比之下,当如上生产打印标签时,在打印标签生产设
备1中,所述一侧区域164o被粘结到打印接收带110。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因此需要
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
[0262] 在粘合剂层164L中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的原因如下。如参考图42描述,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已经形成有着色层180)上的
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在生产期间在这些层受在例如图42和图43中示出的工厂的生产装备
控制的状态下被粘结到透明膜层151A。相比之下,因为用于粘结到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任
何物体未被确定并且用户执行该粘结,所以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于所述另一
侧区域164i的粘合性。
[0263] 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如上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并且作为结果,在不例如增加粘合剂层164U和164L中的每一个粘合剂层的厚
度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由将粒子添加到粘合剂层164U和164L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通
过以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减小的体积比率对应的量将更多的粒子添加到内
层侧上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能够实现粒子的添加的期望效果(在颜料的实例中,期望效
果是期望色调)。
[0264] 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的粘合剂层164L(被分离材料层152覆盖的粘合剂层)用作用于附贴到粘附体M的附贴粘合剂层,并且因为具有低粒子浓度的所述一侧区域
164o如上存在于最外层中,所以也实现能够抑制粒子到粘附体M的任何转印的优点。
[0265] 在该变型实例中,类似于第三实施例,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作为结果,在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
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占有率能够被可靠地设定为是低的,并且能够抑
制由粒子的添加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在能够通过使用以上手段确保颜料在总体粘合
剂层164U和164L中的体积比率实现期望的发色的同时,将颜料作为粒子添加到粘合剂层
164U和164L。
[0266] 粘合剂层164U和164L中的每一个粘合剂层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并且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粘合剂层164U和164L中的每一个粘合剂层的粘合性。
[0267] (3‑2)应用于非层积盒
[0268] 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图27,在该变型实例中,使用被称为所谓的“非层积”(更特别地,“接受器”)盒的盒。在与图27对应的图44中,类似于图27,在该变型实例中使用的盒11在
外罩11A的内部包括胶带卷14(其详细层构造将后述)、墨色带卷16、墨色带卷取辊17和输送
辊18。
[0269] 胶带卷14包括绕卷轴50缠绕的与该变型实例相关的胶带150N。如在图44中的放大图中所示,从位于径向方向上的中心侧(对应于后述的图45中所示的上侧)上的卷轴50朝向
径向方向上的外侧(对应于后述的图45中所示的下侧),胶带150N包括依次彼此堆叠的:图
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如上是透明的(或者可以是半透明的,并且这同样将在下文中适
用)透明膜层151A;与(3‑1)中的变型实例的的粘合剂层164L相同的粘合剂层164L;和分离
材料层152。
[0270] <带的层构造的细节>
[0271] 图45A和图45B是每一个均示出胶带150N和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的说明图。
[0272] 如在图45A中所示,胶带150N包括:透明膜层151A;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着色层180;与着色层的如
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的图像接收层210;
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
的粘合剂层164L;以及分离材料层152,与粘合剂层164L的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
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接触地设置,且覆盖粘合剂层164L。
[0273] 类似于(3‑1)中的变型实例,在该变型实例中,当被添加有粒子的粘合剂层164L通过将粘合剂层164L假想地平分的平面(并且在图45中由“平分线k2”表示该平面)被分隔成
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上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和
如所示的下侧(在该变型实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时,在所
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相对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大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颜料相对
于粘合剂的体积比率。换言之,如在图45中表示,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在粘合剂中
的浓度高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颜料在粘合剂中的浓度(具体手段与以上相同,见后述
的图46等),并且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
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关于被添加的颜料的体积比率,类似于以
上,通过例如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观察粘合剂层的横截面,能够测量存在于平分
线k的上部和下部中的粒子的粒子直径和体积比率。
[0274] 在粘合剂层164L中,类似于以上,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和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颜料的浓度不必需要是均匀的,并且粘合剂层164L可以具有浓度梯度,诸如其浓度
从如所示的上点朝向下点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当假想地观察到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
颜料浓度低于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浓度时,例如,总体粘合剂层164L可以具有
浓度梯度,诸如其浓度从其上点朝向下点逐渐减小的浓度梯度。
[0275] 如在图45中表示,通过在粘合剂涂布或干燥处理期间采用以上手段,在粘合剂层164L中,将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颜料的平均粒子直径设定为大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
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
[0276] 粘合剂层164L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
[0277] 着色层180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在该变型实例中,图像接收层210也具有等于或高于20%的透射率。
[0278] 图45B示出其胶带150N的图像接收层210形成有印记R的打印带100N的层构造。
[0279] 将参考图46描述用于胶带150N的生产步骤。
[0280] 如在图46中所示,已经使用例如已知的打印手段形成有图像接收层210和着色层180的透明膜层151A被从膜卷FR馈送出,并被供应到粘合剂涂布头AH。粘合剂涂布头AH在与
透明膜层151A的带有着色层180的面相反的面上涂布具有以上组成(包括颜料)的粘合剂,
以建立包括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和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颜料)的
四层结构。该四层结构带此后依次顺序地通过第一干燥腔室D1、第二干燥腔室D2、第三干燥
腔室D3、第四干燥腔室D4和第五干燥腔室D5,以在五个阶段中为四层结构带执行干燥处理。
此时,如上,通过在粘合剂涂布头AH的粘合剂涂布期间将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减小至
低于通常的固体含量浓度或涂布速度或者将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
干燥时间段采取得比通常的在第一到第五干燥腔室D1‑D5中在涂布之后的干燥时间段长,
能够将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设定为小
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当用于包括粘合剂层164L(被添加有颜料)、
透明膜层151A、着色层180和图像接收层210的该四层结构带的干燥处理结束时,从分离材
料卷SR分开地馈送出的分离材料层152被粘结到粘合剂层160,并且作为结果,完成五层结
构胶带150N,该五层结构胶带150N包括图像接收层210、着色层180、透明膜层151A、粘合剂
层164L和分离材料层152。以该方式完成的胶带150N被缠绕在第二带卷TR2中。
[0281] 如在图45C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图像接收层210和透明膜层151A之间不设置着色层180的情况下,使图像接收层210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如在图45D中所示,以上可以被构造为:在不
设置图像接收层210的情况下,使着色层180与透明膜层151A的如所示的上侧(在该变型实
例中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接触地设置。
[0282] 在该修改实施例中,也实现了与第三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当粘合剂层164L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并且粘合剂层164L被平分线k2平分
时,粘合剂的体积比率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比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大。在作为在表
面侧上暴露的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比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
的粒子的体积比率)较小。这是因为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域
164i的粘合性。
[0283] 如参考图46描述,被设置在透明膜层151A(已经形成有着色层180)上的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在生产期间在这些层受在例如图46中示出的工厂的生产装备控制的状态下被
粘结到透明膜层151A。相比之下,关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因为用于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
附体未被确定并且用户执行粘结,所以所述一侧区域164o的粘合性需要高于所述另一侧区
域164i的粘合性。
[0284] 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如上被设定为小于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体积比率,并且作为结果,在不例如增加粘合剂层164L的厚度的情况下,能
够抑制由将粒子添加到粘合剂层164L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通过以与在所述一侧区域
164o中的粒子的减小的体积比率对应的量将更多的粒子添加到内层侧上的所述另一侧区
域164i,能够(在不减小作为总体粘合剂层的粒子的量的情况下)实现粒子的添加的期望效
果(在颜料的实例中,期望效果是期望的颜色印象)。
[0285] 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上的粘合剂层164L(被分离材料层152覆盖的粘合剂层)用作用于附贴到粘附体M的附贴粘合剂层,并且因为具有低粒子浓度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
如上存在于最外层中,所以也实现能够抑制粒子到粘附体M的任何转印的优点。
[0286] 在该变型实例中,类似于以上,在所述另一侧区域164i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大于在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平均粒子直径。作为结果,在作为在表面侧上暴露的
那一侧的所述一侧区域164o中的粒子的占有率能够被可靠地设定为是低的,并且能够抑制
由粒子的添加引起的粘合性的任何劣化。在能够通过使用以上手段确保颜料在总体粘合剂
层164L中的体积比率实现期望的发色时,将颜料作为粒子添加到粘合剂层164L。
[0287] 粘合剂层164L的粘合力等于或高于3[N]/10[mm],并且作为结果,能够确保粘合剂层164L的粘合性。
[0288] (3‑3)透明膜层和着色层彼此替换
[0289] 如在图47A中所示,通过在图45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使得透明膜层151A和着色层180彼此替换,图像接收层210、透明膜层151A、着色层180、粘合剂层164L和分离材
料层152可以从如所示的上侧(在厚度方向上的所述另一侧)朝向如所示的下侧(在厚度方
向上的所述一侧)依次彼此堆叠。如在图47B中所示,可以不在图47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
构造中设置着色层180(在该情况下,作为结果,建立与图45C中所示的构造相同的构造),或
者如在图47C中所示,可以不在图47A中所示的胶带150N的层构造中设置图像接收层210。在
这些情形中的每一个情形中,均实现与以上相同的优点。
[0290] 当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和变型实例中测量与带相关的各种参数(体积比率、平均粒子直径、粘合力和所有其它参数)中的每一个参数的值时,从该带切出等于或大于10mm×
10mm的片,并且使用该片执行测量。
[0291] 除了以上之外,可以适当地组合使用基于实施例和变型实例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