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680049051.0

文献号 : CN10792310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中西隆川村保吉田贤司佐藤弘树中川亘

申请人 :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AQUA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洗衣机(1),其能在包括洗涤桶(3)的结构中,实现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和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洗涤桶(3)的部分的刚性的提高,其中,该洗涤桶(3)能以与垂直方向(Z)交叉的方式转动。洗衣机(1)包括:洗涤桶(3),能以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方式转动;支承构件(13),配置于洗涤桶(3)的外侧,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洗涤桶(3);折曲部(13F),设置于支承构件(13),并向洗涤桶(3)侧折曲;以及弹性支承构件(5),安装于折曲部(13F),并对支承构件(13)进行弹性支承。

权利要求 :

1.一种洗衣机,包括:

洗涤桶,收容洗涤物,并能以与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转动;

支承构件,配置于所述洗涤桶的外侧,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洗涤桶;

折曲部,设置于所述支承构件,并向所述洗涤桶侧折曲;以及弹性支承构件,安装于所述折曲部,并弹性支承所述支承构件;

支承构件形成有倾斜地切掉前上侧的角的倾斜部,上端部的比倾斜部更靠近后侧的整个区域构成往支承构件的外侧折曲成大致直角的凸缘部;

折曲部包括前侧折曲部、后侧折曲部以及下侧折曲部;前侧折曲部通过将支承构件的前端部的比倾斜部更靠近下侧的几乎整个区域向洗涤桶侧折曲成大致直角,从而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带状;后侧折曲部通过将支承构件的后端部的几乎整个区域向洗涤桶侧折曲成大致直角,从而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带状;下侧折曲部通过将支承构件的下端部的整个区域向洗涤桶侧折曲成大致直角,从而形成沿为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带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包括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洗涤桶之间,使所述洗涤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基座部,该基座部以局部折曲的方式形成并安装于所述支承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以夹着所述洗涤桶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洗衣机包括梁构件,该梁构件架设于一对所述支承构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中,以夹着所述洗涤桶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洗衣机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是一体地具有一对所述支承构件和架设于一对所述支承构件的下端部之间的底构件的一体物支承框架。

说明书 :

洗衣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洗衣干衣机中,组装有被投入洗涤物的旋转桶部的外桶部经由倾斜旋转支承轴,由旋转支承构件支承。以夹着外桶部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旋转支承构件,各个旋转支承构件经由吊棒,由洗衣干衣机的外框支承。外桶部设有转动操纵绳安装部,连在转动操纵绳安装部的操纵绳卷绕在设置于外框的倾斜转动电机的卷筒上。随着倾斜转动电机的旋转,操纵绳或上或下,由此,外桶部绕着倾斜旋转支承轴倾斜转动。由此,能在将洗涤物投入旋转桶部时使外桶部横向倾斜,在洗涤、漂洗、脱水时使外桶部立起来沿着垂直方向。
[0003]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洗衣干衣机中,各个旋转支承构件的安装有吊棒的部分位于旋转支承构件的与外桶部侧相反侧的外侧面部。这样,由于吊棒以向旋转支承构件的外侧伸出的方式配置,可能会导致洗衣干衣机的大型化,因此难以实现洗衣干衣机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此外,希望提高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外桶部的旋转支承构件的刚性。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661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本发明是基于该背景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其能在包括洗涤桶的结构中,实现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和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洗涤桶的部分的刚性的提高,其中,该洗涤桶能以与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转动。
[000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 本发明是一种洗衣机,包括:洗涤桶,收容洗涤物,并能以与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转动;支承构件,配置于所述洗涤桶的外侧,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洗涤桶;折曲部,设置于所述支承构件,并向所述洗涤桶侧折曲;以及弹性支承构件,安装于所述折曲部,并弹性支承所述支承构件。
[0011]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其配置于所述支承构件与所述洗涤桶之间,使所述洗涤桶转动。
[0012]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基座部,该基座部以局部折曲的方式形成并安装于所述支承构件。
[0013]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夹着所述洗涤桶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洗衣机包括梁构件,该梁构件架设于一对所述支承构件之间。
[0014] 此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夹着所述洗涤桶的方式设置有一对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洗衣机包括支承框架,该支承框架是一体地具有一对所述支承构件和架设于一对所述支承构件的下端部之间的底构件的一体物支承框架。
[0015] 发明效果
[0016]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洗涤桶的洗衣机中,配置于洗涤桶的外侧的支承构件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洗涤桶,其中,该洗涤桶能以与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转动。
[0017] 在支承构件,设置有向洗涤桶侧折曲的折曲部。由此,能实现支承构件的刚性的提高。在折曲部,安装有对支承构件进行弹性支承的弹性支承构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弹性支承构件不以朝着支承构件的与洗涤桶相反侧即外侧伸出的方式配置,而是配置于洗涤桶侧即支承构件的内侧,因此能实现洗衣机的小型化。由此,能实现洗衣机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0018]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使洗涤桶转动的驱动机构不以向支承构件的外侧伸出的方式配置,而是配置于支承构件与洗涤桶之间,因此能实现洗衣机的小型化。由此,能实现洗衣机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0019] 此外,根据本发明,驱动机构的安装于支承构件的基座部以局部折曲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实现刚性的提高。由此,由于支承构件通过基座部得到强化,因此能进一步实现支承构件的刚性的提高。
[0020] 此外,根据本发明,在以夹着洗涤桶的方式设置的一对支承构件之间架设有梁构件,由此,能进一步实现各个支承构件的刚性的提高。
[0021] 此外,根据本发明,使以夹着洗涤桶的方式设置的一对支承构件和架设于这一对支承构件的下端之间的底构件一体化,由此,构成一体物支承框架,因此能进一步实现各个支承构件的刚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的示意性立体图。
[0023] 图2是洗衣机所包含的支承框架的支承构件的立体图。
[0024] 图3是洗衣机的立体图。
[0025] 图4是洗衣机所包含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
[0026] 图5是支承构件以及驱动机构的左视图。
[0027]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0028] 图7是变形例的洗衣机的立体图。
[0029] 附图标记说明
[0030] 1:洗衣机;3:洗涤桶;4:支承框架;5:弹性支承构件;8:驱动机构;13:支承构件;13F:折曲部;14:梁构件;30:基座部;60:底构件;Z: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洗衣机1的示意性立体图。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称为洗衣机1的上下方向Z,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为洗衣机1的前后方向Y,将与图1的纸面大致正交的横方向称为左右方向X。上下方向Z也即垂直方向。上下方向Z当中,将上侧称为上侧Z1,将下侧称为下侧Z2。前后方向Y当中,将图1中的右侧称为前侧Y1,将图1中的左侧称为后侧Y2。左右方向X当中,将图1的纸面的表侧称为左侧X1,将图1的纸面的里侧称为右侧X2。
[0032] 在洗衣机1中,虽然也包括具有干衣功能的洗衣干衣机,但是以下,以省略了干衣功能,只执行洗涤运转的洗衣机为例对洗衣机1进行说明。洗涤运转包括洗涤过程、漂洗过程以及脱水过程。洗衣机1包括:机壳2、配置于机壳2内的洗涤桶3、支承框架4、弹性支承构件5、转动部6、锁定解除机构7以及驱动机构8。
[0033] 机壳2为例如金属制,形成为箱状。在机壳2,设置有连接前表面2A和上表面2B的连结面2C。连结面2C是例如随着朝向前侧Y1而下降的倾斜面。用于向洗衣机1内投入取出洗涤物的出入口(未图示)以跨连前表面2A和连结面2C的方式形成。
[0034] 洗涤桶3包括外桶10和内桶11。外桶10为例如树脂制,形成为有底圆筒状。通过外桶10的圆心的假想直线是外桶10的中心轴J。在洗涤过程、漂洗过程中,外桶10内蓄有水。在外桶10的与底壁(未图示)相反侧的上端部,形成有供投入取出洗衣机1内的洗涤物通过的圆形开口10A。在外桶10的左右的侧面,逐一设置有向左右方向X的外侧突出的金属制的转动轴12。图1中,只图示出左侧X1的转动轴12。这左右一对转动轴12从左右方向X观察时配置于同一位置。
[0035] 内桶11为例如金属制,形成为比外桶10小一圈的有底圆筒状。洗涤物收容于内桶11。在内桶11的与底壁(未图示)相反侧的上端部,形成有供收容于内桶11内的洗涤物通过的圆形开口11A。内桶11同轴状地收容于外桶10内。因此,内桶11的中心轴即上述的中心轴J。在内桶11收容于外桶10内的状态下,内桶11的开口11A位于外桶10的开口10A的内侧。开口10A以及开口11A与机壳2的出入口(未图示)对置,由此,能向内桶11内投入取出洗涤物。
在内桶11的圆周壁11B以及底壁,形成有多个贯通孔11C,外桶10内的水经由这些贯通孔
11C,往来于外桶10与内桶11之间。因此,外桶10内的水位与内桶11内的水位一致。在洗涤运转中,内桶11通过接受来自设置于机壳2内的电机(未图示)的驱动力,绕中心轴J旋转。
[0036] 支承框架4为金属制,包括左右一对支承构件13和架设于这一对支承构件13的下端部之间的梁构件14。在一对支承构件13之间,配置有洗涤桶3。因此,一对支承构件13以从左右方向X夹着洗涤桶3的方式配置于洗涤桶3的外侧。各个支承构件13从左右方向X观察呈矩形且形成为左右方向X上薄的板状。换句话说,各个支承构件13在与洗涤桶3对置的方向即左右方向X上具有板厚。
[0037] 对于洗涤桶3的外桶10而言,向左侧X1突出的转动轴12贯通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并经由轴承(未图示)由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对于外桶10而言,向右侧X2突出的转动轴12(未图示)贯通右侧X2的支承构件13,并经由轴承(未图示)由右侧X2的支承构件13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由此,洗涤桶3由支承框架4的左右的支承构件13支承,能以与上下方向Z交叉的方式绕转动轴12转动。具体地说,随着洗涤桶3的转动,外桶10以及内桶11的中心轴J相对于上下方向Z向前后方向Y倾斜。洗涤桶3的转动方向称为转动方向K。
[0038] 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假想基准轴L与中心轴J的呈锐角的交叉角度为洗涤桶3相对于基准轴L的转动角度θ。转动角度θ越小,洗涤桶3越接近直立姿势,转动角度θ越大,洗涤桶3越是以外桶10的开口10A以及内桶11的开口11A朝向前侧Y1的方式,呈向前侧Y1倾斜的姿势。转动角度θ能以例如5度、15度、30度、45度、60度这五挡进行变更。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洗衣机1中的应用的一个例子,当在洗涤运转开始时将洗涤物投入洗涤桶3时,以使洗涤物的投入变得容易的方式将转动角度θ设定为45度,然后,在检测洗涤物的负荷量或对洗涤桶3进行供水的情况下,转动角度θ设定为5度。然后,在洗涤过程、漂洗过程中,为了促进内桶11内的洗涤物的位置交替以实现高效的洗涤、漂洗,将转动角度θ设定为在5度和60度之间变动。
[0039] 在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比转动轴12更靠近下侧Z2的区域,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X贯通该支承构件13的开口13A。开口13A形成为前后方向Y上长的大致长方形。参照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立体图即图2,在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开口13A的上侧Z1,形成有供转动轴12插入并且供转动部6进行定位的圆形的开口13B、以及位于比开口13B更靠近前侧Y1,供锁定解除机构7嵌入的矩形的开口13C。
[0040] 对于各个支承构件13而言,形成有倾斜地切掉前上侧的角的倾斜部13D,上端部的比倾斜部13D更靠近后侧Y2的整个区域构成往左右方向X的与洗涤桶3侧相反侧折曲成大致直角的凸缘部13E。这里,左右方向X的洗涤桶3侧是指支承构件13的内侧,在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情况下为右侧X2,在右侧X2的支承构件13的情况下为左侧X1。反过来,左右方向X的与洗涤桶3侧相反侧是指支承构件13的外侧,在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情况下为左侧X1,在右侧X2的支承构件13的情况下为右侧X2。
[0041] 在各个支承构件13,一体地设置有向洗涤桶3侧折曲的折曲部13F。折曲部13F包括前侧折曲部13G、后侧折曲部13H以及下侧折曲部13I。前侧折曲部13G通过将支承构件13的前端部的比倾斜部13D更靠近下侧Z2的几乎整个区域向洗涤桶3侧折曲成大致直角,从而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带状。后侧折曲部13H通过将支承构件13的后端部的几乎整个区域向洗涤桶3侧折曲成大致直角,从而形成为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带状。下侧折曲部13I通过将支承构件13的下端部的整个区域向洗涤桶3侧折曲成大致直角,从而形成沿为着前后方向Y延伸的带状。
[0042] 通过这些折曲部13F,能实现支承构件13的刚性、特别是左右方向X的弯曲刚性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支承构件13的上端部的凸缘部13E也有助于支承构件13的刚性的提高。由于通过这样提高支承构件13的刚性,使得具有支承构件13的支承框架4整体的共振频率变高,因此尤其在脱水过程中能抑制内桶11高速旋转时的支承框架4的振动。
[0043] 在前侧折曲部13G以及后侧折曲部13H,上侧部分13J通过分别将这两个折曲部从洗涤桶3侧沿着上下方向Z切口形成切口13K,从而在左右方向X上比下侧部分13L窄。切口13K位于洗涤运转中振动的洗涤桶3所能到达的位置。因此,能防止洗涤运转中洗涤桶3与前侧折曲部13G、后侧折曲部13H接触。在下侧部分13L的上侧区域,形成有多个沿着前后方向Y贯通下侧部分13L的或大或小的贯通孔13M。下侧部分13L的下侧区域的洗涤桶3侧的端缘以如下方式形成:随着朝向下侧Z2而向与洗涤桶3侧相反侧倾斜。由此,下侧部分13L的下侧区域随着朝向下侧Z2,在左右方向X上变窄。
[0044] 参照从下侧Z2观察洗衣机1的立体图即图3,在前侧折曲部13G以及后侧折曲部13H各自的下侧部分13L的上侧区域,逐一固定有接受部15。接受部15为例如树脂制,形成为上下方向Z上稍长的箱状。在接受部15,形成有从其下表面向上侧Z1凹陷的凹部15A。接受部15从前侧Y1与前侧折曲部13G的下侧部分13L对置配置,从后侧Y2与后侧折曲部13H的下侧部分13L对置配置。通过使设置于接受部15的爪(未图示)嵌入下侧部分13L的上侧区域的一部分贯通孔13M(参照图2),使得接受部15定位于下侧部分13L。通过将穿通下侧部分13L的上侧区域的其它贯通孔13M的螺钉(未图示)组装在定位部15,接受部15固定于下侧部分13L。
[0045] 弹性支承构件5也称作吊棒,形成为在下端部具有摩擦阻尼器16的上下长的棒状。弹性支承构件5存在四根,在从上侧Z1观察的俯视下的机壳2内的四角各配置一根。这些弹性支承构件5处于从机壳2的上部,详细而言从构成机壳2的一部分的金属制外框(未图示)悬吊的状态。
[0046] 在左侧X1前后排列的两根弹性支承构件5当中,前侧Y1的弹性支承构件5的下端部与设置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前侧折曲部13G的接受部15连结,后侧Y2的弹性支承构件5的下端部与设置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后侧折曲部13H的接受部15连结。在右侧X2前后排列的两根弹性支承构件5当中,前侧Y1的弹性支承构件5的下端部与设置于右侧X2的支承构件13的前侧折曲部13G的接受部15连结,后侧Y2的弹性支承构件5(未图示)的下端部与设置于右侧X2的支承构件13的后侧折曲部13H的接受部15(未图示)连结。
[0047] 各个弹性支承构件5的下端部通过从下侧Z2嵌入接受部15的凹部15A从而与接受部15连结,经由接受部15安装于前侧折曲部13G、后侧折曲部13H。弹性支承构件的比下端部更靠近上侧Z1的棒状部分贯通接受部15,向接受部15的上侧Z1延伸,与上述外框(未图示)连结。由此,具有支承构件13的支承框架4、由支承框架4支承的洗涤桶3、以及使内桶11旋转的电机(未图示)由弹性支承构件5弹性支承。
[0048] 如此安装于从支承构件13向左右方向X的洗涤桶3侧折曲的前侧折曲部13G、后侧折曲部13H的弹性支承构件5不以向支承构件13的与洗涤桶3相反侧即外侧伸出的方式配置,而是配置于洗涤桶3侧即支承构件13的内侧。由此,能实现左右方向X的洗衣机1的小型化。由此,能实现洗衣机1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因此,由于即使是具有转动部6、锁定解除机构7、驱动机构8之类的用于使洗涤桶3转动的结构的洗衣机1,也能将尺寸控制在与不具备这样的结构的通常的洗衣机相同的大小,因此能设置于现有尺寸的防水盘。
[0049] 梁构件14形成为左右方向X上细长的柱状,并设置有两根。梁构件14在一对支承构件13的下侧折曲部13I的前端部之间和后端部之间各架设一根。由此,能进一步实现各个支承构件13的刚性以及支承框架4整体的刚性的提高。因此,由于能抑制一对支承构件13之间的歪扭,因此能抑制因该歪扭而对洗涤桶3的转动轴12施加负担的情况发生。
[0050] 转动部6是左右方向X上薄、从左右方向X观察形成为向前侧Y1膨出的大致扇形的金属制的板。转动部6具有形成为沿着转动方向K的圆弧状并向前侧Y1膨出的外周缘6A。在转动部6的与外周缘6A的曲率中心一致的位置处,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X贯通转动部6的贯通孔6B。在外周缘6A,形成有多个凹部6C,此处为五个。这些凹部6C向贯通孔6B凹陷并且沿着左右方向X贯通转动部6,沿着转动方向K排列配置。相邻凹部6C的间隔即可以固定,也可以因转动部6的位置而异。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转动角度θ设定为5度、15度、30度、45度、60度相对应,在图3的姿势下的转动部6中,位于最后侧Y2及其前邻位置的两个凹部6C在转动方向K即以贯通孔6B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间隔10度,其他的相邻凹部6C之间的间隔一律为15度。
[0051] 转动部6配置于比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更靠近左侧X1。洗涤桶3的外桶10的向左侧X1突出并贯通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转动轴12插通转动部6的贯通孔6B,固定于转动部6。由此,转动部6经由转动轴12,以能一体转动的方式连结于洗涤桶3。
[0052] 在图3的姿势下的转动部6,在外周缘6A的后端,一体地设置有往下侧Z2突出,具体而言往以贯通孔6B为中心的转动部6的径向R的外侧突出的延设部6D。延设部6D形成为径向R上长、左右方向X上薄的板状。在延设部6D,形成有径向R上长且沿着左右方向X贯通延设部6D的引导孔6E。引导孔6E的长边方向的两端处于堵塞状态。引导孔6E在上下方向Z上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开口13A位于同一位置。无论转动角度θ为5度~60度中的哪个值,引导孔
6E都始终从左侧X1与开口13A对置。
[0053] 锁定解除机构7固定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左侧面。锁定解除机构7包括主体部17和锁定部18。在主体部17,设置有由螺线管等构成的促动器(未图示)。锁定部18形成为从主体部17向后侧Y2突出,严格来说向后上侧突出的凸状,由主体部17以能向前后方向Y滑动的方式支承。主体部17的促动器工作,从而使锁定部18在向最后侧Y2进入的进入位置和向最前侧Y1退出的退出位置之间滑动。
[0054] 图3的锁定部18位于进入位置。在转动部6的任意一个凹部6C与锁定部18在转动方向K上位于同一位置的情况下,锁定部18通过进入到进入位置,从而嵌入转动方向K上同一位置的凹部6C。由此,转动部6以及洗涤桶3的转动被锁定。在该状态下,当锁定部18退到退出位置时,由于锁定部18离开凹部6C,因此转动部6以及洗涤桶3的锁定被解除。
[0055] 图3中,进入位置的锁定部18处于嵌入位于最上侧Z1并且位于最前侧Y1的凹部6C的状态。此时,在转动角度θ(参照图1)为60度的状态下,转动部6以及洗涤桶3的转动被锁定。随着锁定部18所嵌入的凹部6C变成位于后侧Y2的其它凹部6C,转动角度θ变小,在锁定部18嵌入最后侧Y2的凹部6C的状态下,转动角度θ为5度,该状态下转动部6以及洗涤桶3的转动被锁定。
[0056] 图4是驱动机构8的立体图。参照图4,驱动机构8是使洗涤桶3转动的机构,包括基座部30、支承部31、螺纹轴32、电机33、联轴器34、螺母构件35以及传感器36。
[0057] 基座部30例如通过折曲金属板形成,一体地包括纵壁37和上下一对横壁38。纵壁37形成为左右方向X上薄、前后方向Y上长的长方形的板状。横壁38形成为上下方向Z上薄、前后方向Y上长的长方形的板状。一对横壁38当中,上侧Z1的横壁38从纵壁37的上端的整个区域连续并向左侧X1延伸,下侧Z2的横壁38从纵壁37的下端的几乎整个区域连续并向左侧X1延伸。
[0058] 各个横壁38的左端部作为凸缘部38A,以遍及前后方向Y的整个区域向上下方向Z的外侧折曲成大致直角的方式形成。上侧Z1的横壁38的凸缘部38A以向上侧Z1折曲的方式形成,下侧Z2的横壁38的凸缘部38A以向下侧Z2折曲的方式形成。在各个凸缘部38A,形成有螺纹孔38B。
[0059] 这样,基座部30以在纵壁37与横壁38的边界线、凸缘部38A的周缘局部折曲成曲柄状的方式形成。在基座部30,形成有由纵壁37和上下一对横壁38围起的收容空间30A。在收容空间30A,收容有支承部31、螺纹轴32、联轴器34、螺母构件35以及传感器36。
[0060] 基座部30以相对于洗涤桶3沿着左右方向X排列的方式配置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与洗涤桶3之间,上下一对凸缘部38A以从右侧X2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开口13A的周缘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参照图1)。通过将组装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螺钉39(参照图1)也组装到各个凸缘部38A的螺纹孔38B,基座部30安装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由于如所述局部折曲而形成的基座部30能实现刚性的提高,因此支承构件13通过基座部30得以强化。由此,能进一步实现支承构件13的刚性的提高。基座部30的收容空间30A经由开口13A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向左侧X1露出(参照图1)。
[0061] 一对支承部31以在前后方向Y上远离的方式设置,前侧Y1的支承部31配置于基座部30的纵壁37的前端部,后侧Y2的支承部31配置于纵壁37的后端部。各个支承部31例如通过折曲金属板形成。各个支承部31一体地包括主体部40和基部41。主体部40是在前后方向Y上薄的板状,以从基座部30的纵壁37的左侧面向左侧X1突出的方式配置。从前后方向Y观察呈环状的轴承42以沿着前后方向Y贯通主体部40的方式安装于主体部40。基部41是在左右方向X上薄的板状。对于前侧Y1的支承部31而言,基部41从主体部40的下端向前侧Y1延伸,并以从左侧X1与纵壁37的前端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对于后侧Y2的支承部31而言,基部41从主体部40的下端向后侧Y2延伸,并以从左侧X1与纵壁37的后端部重叠的方式配置。通过在基部41以及纵壁37组装螺钉43,各个支承部31固定于基座部30。
[0062] 螺纹轴32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Y细长地延伸的圆柱状,在其外周面的几乎整个区域,形成有螺旋状延伸的螺牙32A。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之外的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螺纹轴32的螺牙32A的图示。螺纹轴32的前端部插入前侧Y1的支承部31的环状的轴承42,螺纹轴32的后端部插入后侧Y2的支承部31的环状的轴承42。在该状态下,螺纹轴32由前后一对支承部31以能自转的方式两端支承。
[0063] 电机33是普通的电动电机,具有向后侧Y2突出并与螺纹轴32同轴状配置的输出轴44。在电机33,从后侧Y2安装有前后方向Y上薄的板状的托架45。输出轴44从托架45向后侧Y2露出。输出轴44从前侧Y1与螺纹轴32的前端部的比前侧Y1的支承部31的主体部40更向前侧Y1突出的部分对置配置。托架45的左端部的上端部以及下端部作为上下一对凸缘部45A向后侧Y2折曲成大致直角,在各个凸缘部45A,形成有螺纹孔45B。
[0064] 电机33在比基座部30更靠近前侧Y1处,配置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与洗涤桶3之间,托架45的各个凸缘部45A从右侧X2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开口13A的周缘部对置配置(参照图1)。通过将组装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螺钉46(参照图1)也组装在各个凸缘部45A的螺纹孔45B,电机33经由托架45固定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该状态的电机33经由开口13A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向左侧X1露出(参照图1)。
[0065] 联轴器34包括:以能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于电机33的输出轴44的后端部的筒状的输出部47、以能一体旋转的方式外嵌于螺纹轴32的前端部的筒状的输入部48、以及配置于输出部47与输入部48之间的缓冲部49。筒状的输出部47具有多个沿着其圆周方向排列并向后侧Y2突出的突出部47A。筒状的输入部48具有多个沿着其圆周方向排列并向前侧Y1突出的突出部48A。突出部47A和突出部48A处于在输出部47以及输入部48的圆周方向上逐一交替排列的状态。在相邻的突出部47A与突出部48A之间,配置有缓冲部49。缓冲部49由橡胶、弹簧等弹性体构成。输出轴44和螺纹轴32经由联轴器34以能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因此,当电机33被驱动从而输出轴44旋转时,螺纹轴32与输出轴44一体旋转。
[0066] 螺母构件35包括主体部50、连结部51、以及被检测部52。主体部50构成在内周面形成有螺旋状延伸的螺牙(未图示)的环状的螺母,以该螺牙与螺纹轴32的螺牙32A相互螺纹连接的方式,外嵌于螺纹轴32。当螺纹轴32随着电机33的驱动而旋转时,随着螺纹轴32的旋转,螺母构件35整体沿着螺纹轴32的轴向即前后方向Y移动。
[0067] 连结部51例如通过折曲金属板形成,一体地具有第一部51A、第二部51B、以及第三部51C。第一部51A形成为前后方向Y上薄且向上下方向Z延伸的板状,通过螺钉53固定于主体部50。第二部51B形成为左右方向X上薄且向上下方向Z延伸的板状,并以从第一部51A的左端缘向前侧Y1突出,从基座部30的收容空间30A向左侧X1伸出的方式配置,从左侧X1与主体部50对置(还参照后述的图6)。在第二部51B,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X贯通第二部51B的贯通孔51D。
[0068] 第二部51B从右侧X2与转动部6的延设部6D对置,在贯通孔51D,插入有从左侧X1插入延设部6D的引导孔6E的连结销54(参照图1)。连结销54不能从各个贯通孔51D以及引导孔6E取下,螺母构件35经由连结销54与转动部6连结。因此,当螺母构件35随着螺纹轴32的旋转而沿着前后方向Y移动时,转动部6通过螺母构件35被拉向前后方向Y,从而随着洗涤桶3转动。当转动部6转动时,连结销54在引导孔6E内沿着引导孔6E的长边方向移动。第三部51C形成为上下方向Z上薄的板状,从第一部51A的下端缘向前侧Y1突出,从下侧Z2与主体部50对置。
[0069] 被检测部52形成为左右方向X上薄的板状,一体地具有固定部52A和前端部52B。固定部52A以从下侧Z2与连结部51的第三部51C重叠的方式配置,并通过螺钉55固定于第三部51C。前端部52B又被称为限位部,形成为从固定部52A的前端部向右侧X2延伸的杆状。
[0070] 传感器36是根据前后方向Y的螺母构件35的位置检测洗涤桶3的转动角度θ的传感器,作为传感器36,能使用光传感器等光学式非接触传感器。当使用光传感器时,在传感器36的左侧面,形成有向右侧X2凹陷并且沿着前后方向Y贯通传感器36的槽36A,传感器36处于检测光沿着上下方向Z横切槽36A的状态。传感器36的数目与转动部6的凹部6C的数目相同,换句话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五个,各个槽36A以从前后方向Y观察时重叠的方式,在基座部30的纵壁37的下侧区域沿着前后方向Y排列配置。各个传感器36通过螺钉56固定于纵壁37。相邻传感器36的间隔以与相邻凹部6C的间隔对应的方式设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后侧Y2的四个传感器36中相邻传感器36之间的间隔固定,但是位于最前侧Y1及其后邻位置的两个传感器36的间隔比其他相邻传感器36之间的间隔窄。
[0071] 当螺母构件35随着螺纹轴32的旋转而沿着前后方向Y移动时,设置于螺母构件35的被检测部52的前端部52B穿过各个传感器36的槽36A。在前端部52B嵌入槽36A的状态下,该槽36A的检测光被前端部52B遮住。
[0072] 如图4所示,在被检测部52的前端部52B嵌入最后侧Y2的传感器36的槽36A的状态下,上述的锁定部18位于最上侧Z1并且在转动方向K上与最前侧Y1的凹部6C处于同一位置,洗涤桶3的转动角度θ为60度(参照图1)。另一方面,在被检测部52的前端部52B嵌入最前侧Y1的传感器36的槽36A的状态下,锁定部18与图1的最后侧Y2的凹部6C在转动方向K上位于同一位置,洗涤桶3的转动角度θ为5度。当转动角度θ为5度、15度、30度、45度、60度中的任一个角度时,被检测部52的前端部52B处于嵌入某一个传感器36的槽36A的状态。因此,五个传感器36统一通过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螺母构件35的被检测部52,从而检测转动角度θ是5度、15度、30度、45度、60度中的哪一个。
[0073] 图5是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以及驱动机构8的左视图,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在图6中,为了便于说明,用虚线图示前侧折曲部13G。参照图6,对于驱动机构8而言,虽然连结部
51的第二部51B以比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更向左侧X1伸出的方式配置,但是驱动机构8几乎整体配置于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内侧即该支承构件13与洗涤桶3之间。详细地说,驱动机构8的除第二部51B之外的绝大部分以收纳于从前后方向Y观察时左侧X1的支承构件13的前侧折曲部13G以及后侧折曲部13H的轮郭收在内侧的方式配置。这样,由于驱动机构8不以向支承构件13的外侧伸出的方式配置,而是配置于支承构件13与洗涤桶3之间,因此能实现左右方向X的洗衣机1的小型化。由此,能实现洗衣机1的设置空间的省空间化。
[0074] 图7是从下侧Z2观察变形例的洗衣机1的立体图。支承框架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包括一对支承构件13和架设于这一对支承构件13之间的柱状的梁构件14(参照图3)。取而代之,支承框架4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U字状的一体构件,其一体地具有一对支承构件13和架设于这一对支承构件13的下端部之间的平板状的底构件60。一体物支承框架4能实现各个支承构件13的刚性的提高,也能实现支承框架4整体的刚性的提高。因此,由于能抑制一对支承构件13之间的歪扭,因此能抑制因该歪扭而对洗涤桶3的转动轴12施加负担的情况发生。
[0075]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说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76] 此外,只要能在电机33的驱动停止时限制螺母构件35在前后方向Y上的移动即洗涤桶3的转动,也可以省略锁定解除机构7、转动部6的凹部6C。由此,能对转动角度θ进行无级调整。